0

江豚

江豚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江豚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江豚问题。

分享

浏览

1222

文章

9

江豚是几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是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是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的江豚。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寿命约20年。

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最多的有过87头在一起的记录。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和低频连续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120个之间,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鸟鸣。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江豚吃什么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江豚吃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寻觅食物的时候一般是先快速游动,但多是深潜水里,露出水面却频繁,它的呼吸声也很大,有的时候还带有污染物。若是发现猎物后会勇敢向前冲锋,紧接着立马转体并用尾部击水从而驱赶鱼群。

长江江豚,是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的江豚。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寿命约20年。

长江江豚曾与东亚江豚共同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2018年被认定为独立物种,鲸豚类物种也由原来的89种增加为90种。当然这就标志着中国又增添了一个特有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江豚是不是鱼类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小型鲸类。

江豚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背鳍,其背部至尾鳍之间有不明显的隆起,全身被淡蓝灰色覆盖。江豚是江豚属中唯一的淡水亚种,只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江豚由于数量的锐减,被列为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为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江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地带,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的淡水中生活。江豚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会结成两至三只的小群。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江豚生活在淡水还是海水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生活淡水中,是唯一全生活在淡水水域的亚种。

江豚一般生活在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淡水区域里生活。

江豚在我国俗称江猪子。其动物属下有二个物种,分别是印度洋江豚和窄脊江豚。其中窄脊江豚有两个亚种,一是东亚江豚,另一种就是我们熟知的长江江豚。江豚属于哺乳类动物,成年江豚可长到1.2-1.6米,体重100-220千克,全身呈现灰黑色,头部较短,额部略微突出,眼睛小,尾部扁平,无背鳍。

由于江豚能适应多样的栖息环境,这一物种在地球上已经存活10万余年的历史。但随着近代人类工业活动的加剧,沿海海域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造成了江豚的食物短缺,同时生存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江豚属于鱼类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不是鱼类,而是鲸类。江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背鳍,而鱼类的特征是:使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繁殖方式为卵生;使用鱼鳍游泳,包括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由此可见,江豚不符合鱼类的特征,所以不是鱼类,而是鲸目、鼠海豚科的一种小型鲸类。

江豚的体型和鱼类相似,整个身体呈灰黑色或灰白色,头部较短,眼睛较小,左右两叶的尾鳍较大,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背鳍,它的性格比较内向,性格会因为栖息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江豚的主要食物是鱼,但是也会吃鱿鱼和虾。江豚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普遍位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以及我国热带沿海地区,例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水域,而较为特殊的长江江豚,它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生活在长江水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

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近二十年来种群的数量快速衰减,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现在已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江豚是不是海洋生物是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属于海洋生物。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这和海豚之间应该是亲戚。但这两者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并非是完全一致的。海豚只不过是一个动物的统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江豚虽然有一个江字,但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海洋里面生活。

长江江豚是一种特有的物种

长江江豚本身是一种特有的物种,这是在长江女神灭绝之后,能够在长江中生存的动物。长江江豚在此时同样会面临着来自于种群的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在已经把长江江豚放入到一个极度危险的行列中,这意味着长江江豚会成为我国重点的保护野生动物。

江豚主要生活在哪里

江豚生活的地方非常的多,主要是热带还有暖温带水域,包括印度洋、西太平洋、中国沿海、日本海等等。江豚会拥有三种不一样的物种,基本上都是在沿海地区,有一些可以进入到河流。比如常见是在沿海水域生活,有红树林沼泽、海湾,大的河流中,偶尔会出现在一些浅水海域。但从这里可以看到每一种不一样的江豚,在生活习性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对应的情况分析。

这一个物种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喜欢远程地区,通常都会喜欢待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有时在大小河川的下游中可以看到。在当前情况来看,生活在淡水中的江豚并不是很多,估计只有长江江豚,其余的江豚都是在海水中生活。这是目前海洋中为数不多的一种野生保护动物,现在因为数量逐渐的减少,已经成为一种珍贵动物,更是放在国家保护的行列中,意味着不可以随意的捕捉,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数量比熊猫还少的长江江豚升级为了“独立物种”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江豚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而是一个独立物种。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种新的鲸类哺乳动物物种。鲸类物种也从89种增加到90种。

江豚被认为起源于海洋环境,但在中国,长江和其他淡水流域也出现了独特的长江江豚。在以前的学术分类中,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

长江江豚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种群。随着白海豚的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已成为长江中唯一的淡水海豚。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船舶运输、非法捕鱼、采砂、海岸工程建设等因素,其人口持续下降。2012年的调查显示,大熊猫数量只有1000只左右,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因此,保护长江江豚迫在眉睫。

杨光教授的研究小组通过大样本全基因组测序对长江和中国沿海不同水域的49只江豚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长江江豚和海洋江豚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没有与其他江豚种群的基因交换,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已经形成。

他们发现,一些与水盐代谢和渗透调节相关的基因在长江江豚中表现出显著的正向选择,表明它们经历了适应性进化,以适应与海洋高盐环境完全不同的淡水和低渗透环境,从而更好地维持淡水环境中机体的水盐平衡。

然而,这种显著的遗传分化和适应性进化表明长江江豚和海洋江豚缺乏基因交流和生殖隔离。这表明长江江豚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新的拉丁学名是亚洲新剑鱼。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长江江豚灭绝了,海洋中仍会有亚种,而这一物种不会灭绝。杨光和其他人认为,如果长江江豚死亡,一个物种将完全消失。

中国科学院武汉水资源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郝玉江博士作为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的现场指挥者,认为这一结论表明长江江豚的保护更加迫切。

为了保护长江江豚,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布。根据调查结果,将进一步探讨长江江豚面临的生存威胁,并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为遏制长江江豚种群快速下降趋势,乃至促进种群恢复提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江豚为何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5月9日,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被正式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是除白暨豚外,仅存于中国的另一种淡水水生哺乳动物。从“水中大熊猫”的绰号中,不难看出它们的珍贵。据统计,长江流域现存江豚不到10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保护级别,这是第三个最严重的级别(仅次于灭绝和野生灭绝)。

长江江豚(贝壳网照片)

窄脊江豚(Arkive濒危物种数据库照片)

它和虎鲸有关吗?

长江江豚的平均长度为1.2米,最长接近2米。头部和背部的皮肤呈灰色或蓝灰色,白色腹部有不规则的斑点。圆圆的头和嘴让它们看起来又圆又可爱,似乎总是在微笑。虽然这些小生物看起来像萌萌,但它们是海洋霸王虎鲸(都属于齿鲸亚目)的亲戚。他们最初住在海里。大约10万到30万年前,一些居住在黄海的东亚江豚由于当时海平面上升的海侵而迁徙到长江。当时,长江鱼资源丰富,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所以这些长江江豚的祖先在这里定居。像其他鲸鱼一样,长江江豚视力很差。它的叫声产生的回声(声纳)是它们寻找鱼群和辨别方向的主要手段。他们通常喜欢在家庭中以4-5只动物为一小组生活。

莫比·迪克攻击大白鲨(网络地图)

灾难:人类活动引发厄运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长江已成为主要的航运通道,江豚的生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船上的马的声音会干扰它们对鱼群位置的判断,从而无法准确地找到食物。为了满足当前的捕鱼需求,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撒网甚至使用电网,这不仅减少了江豚的食物,而且影响到江豚本身(被捕获或电死),桨也可能击中它们。更糟糕的是,一些人类活动也阻断了它们的迁徙路线,使得江豚的活动范围变小,近亲繁殖现象增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江豚的数量急剧下降。一些人预测,如果不加以改善,这个物种将在15年内像白鳍豚一样消失。

营救:搬迁和宣传并重

为了防止长江江豚重蹈白鳍豚的覆辙,经过调查和准备,有关部门于2015年启动了长江江豚的搬迁保护计划。继2015年8只江豚成功从鄱阳湖转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水域后,今年3月又精心挑选了8只江豚,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后,将它们送往湖北省监利魏王庙自然保护区和监利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江豚的数量。此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江江豚,成龙、张静怡等电影明星还拍摄了保护长江江豚的公益广告。一些地铁站也有长江江豚的巨型海报。许多科普工作者也通过自己的文章介绍他们。这些提高保护水平的做法和措施都表明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长江江豚的重视。当然,如何在不影响其他活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长江江豚原有的生存环境是保护这一物种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石首江豚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江豚石首重要的生态名片。长江石首江段是江豚最重要的自然分布区之一,有长江江豚天然种群的稳定分布。石首境内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迁入地。1992年石首设立保护区以来,江豚种群稳定增长,天鹅洲长江故道水域有60头以上江豚,石首江段有35头江豚繁衍生息,且石首江豚以10%年增长率持续增加。2016年12月19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石首市“中国江豚之乡”称号。

信息来源:石首市官方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