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活鳜鱼的做法(合集20篇)

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活鳜鱼的做法,温炝鳜鱼片的一般做法,温炝鳜鱼片的由来等知识,更多请查阅问学吧网。

浏览

1369

文章

62

篇1:臭鳜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淡水鱼

臭鳜鱼是一道安徽传统民间菜,以鳜鱼、红辣椒、生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菜品。该菜闻起来会感觉比较臭,但吃起来是比较香嫩的,鳜鱼的形态较为完整,呈鲜红色,会散发出特殊以及纯正的腌鲜香味,肉质较为细腻,口感滑嫩,且醇香入味。

鳜鱼是鮨科、鳜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高,头重大,吻尖突,眼径小于吻长;口大,端位,斜裂;体背侧呈棕黄色,腹面呈白色,体具有许多不规则的褐色斑块以及斑点。该鱼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鱼类,喜欢栖息在水库、江河、湖泊等水草较为茂盛且洁净的水域中,白天会潜伏在水底,等到了晚上再出来活动和觅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鳜鱼是海鱼吗?鳜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也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鱼。那么,鳜鱼是海鱼吗?鳜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鳜鱼是海鱼吗

鳜鱼(Sinipercachuatsi),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

鳜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在中国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鳜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

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鳜鱼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肺结核、咳嗽、贫血

①桂鱼1条,去内脏洗净。加百合20克、贝母5克、冰糖适量,隔水蒸熟,去药渣。食鱼及百合。

②桂鱼加大枣煮汤,用鱼汤煮成糯米粥食用。

2、治疗虚劳赢瘦、肠风便血

桂鱼1条,去内脏、鱼鳞,洗净后与豆腐共煮食。也可单用桂鱼清蒸或炖汤食用。

3、治疗骨刺鲠喉

桂鱼胆阴干后研末,用温酒送服,慢慢下咽,可使入咽喉之骨刺随涎而出。

4、治疗病后体弱及年老体弱

桂鱼1条,去鳞及内脏,洗净。黄芪、党参各15克,淮山药30克,当归头12克。诸药先煎取汁,鱼入药汁,煮熟食用。

5、治贫血、食欲不振

桂鱼1条,去鳞及内脏,洗净,加姜、葱、盐、胡椒粉共煮,食之。

6、主治肠风泻血、咽喉骨鲠或竹木刺喉,灭腹内诸虫

桂鱼肉100克,糯米100克,猪肉50克,姜15克,蒜头10克,料酒1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精盐5克,水1000克。糯米浸泡6小时,鱼肉、猪肉、姜、蒜头均切丝。油入锅,猪肉丝炒。下料酒、糯米、水、鱼肉丝煮成粥。放姜丝、蒜丝、精盐、味精,稍煮,撒上胡椒粉后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龙鳜鱼

全文共 1913 字

+ 加入清单

黄龙鳜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龙鳜鱼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水库的特产。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黄龙鳜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龙鳜鱼生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的黄龙水库。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自吻端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过眼斜纹;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头部具细小鳞片、呈尖三角形,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眼大偏暗黄;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鳃耙6枚,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幽门垂68~95个。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肉质柔嫩,味鲜美,少腥味,无肌间刺,为名贵鱼类。

1969年黄龙大坝建成以后,堵河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因其南水北调水源地特定的水资源和地域环境,加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本为名贵的鱼类产品加上了市场发展的皇冠,使得黄龙鳜鱼在市场销售之初就显得光芒四射、供不应求。

近年来,张湾区在“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公司)+养殖渔户”模式运作下,开展黄龙鳜鱼养殖技术标准的研发与示范工作,坚持“技术支撑+标准带动+政策扶持+环保养殖+打造品牌”的思路,逐步集群养殖手段,保持地方特色,壮大养殖规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2011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镇养殖黄龙鳜鱼的协会1个,养殖大户43家156人,技术服务人员达18人,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达22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多年来,黄龙鳜鱼养殖业的发展走过了集体网箱转包给农户试养→渔户养殖经营→标准化运营模式(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养殖渔户),已壮大完善走向产业化发展格局。

2013年,张湾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申报的“黄龙鳜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鳜鱼是一种美味佳肴。库区野生鳜鱼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味美肴,食用珍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等微量元素。可清蒸、红烧、水煮、油炸等,根据个人喜好而食,不管怎样烹饪,都不会改变其美味可口的特性。

同时鳜鱼药用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鳜”类[食疗]:“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春夏季捕捞的鳜类,可全鱼入药。鲜用,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随着丹江口水库的网箱养殖的逐步取缔,我市“黄龙鳜鱼”的主产区汉江-堵河流域将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又一个支点,而“黄龙鳜鱼”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市“黄龙鳜鱼”的产量也将跨越式增长,其经济效益潜力无限。

地域范围

黄龙鳜鱼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所辖的黄龙镇黄龙水库,总水域面积4000公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9゜31ˊ至110゜41ˊ,北纬31゜21ˊ至32゜50ˊ之间。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220吨,产值0.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呈尖三角形,眼大偏暗黄;头部具细小鳞片;侧线沿被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自吻断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斜型褐色条斑;幽门垂68~95。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漂泊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2、内在品质指标:黄龙鳜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90(g/100g),蛋白质≥9.0(g/100g);总脂肪≤0.8(g/100g);灰分≤1.0(g/100g);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7.0 (g/100g)。 3、安全要求:安全指标执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鲑鱼与鳜鱼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和桂鱼是属于同一种鱼类,只不过是名称上的不同。鳜鱼是学名,鲑鱼是部分地区为了方便而叫出来的别名。

鳜鱼,学名桂鱼,又称为季花鱼、花鲫鱼、鲑鱼,是一种凶猛型鱼类,主要生活在底层水域,通常以小鱼小虾为食,鳜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这种鱼在自然水域中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显得十分珍贵,是许多钓鱼人梦寐以求的鱼种。

鳜鱼广泛分布于国内江河湖泊,其肉质细嫩肥厚,刺少而味美,实为鱼类之上品,有人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这些都证明鳜鱼风味不凡,鳜鱼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吃货们对美味的挑剔要求,又能起到较好的增强体质和预防保健作用,正是因为鳜鱼比较难求,所以鳜鱼在市场上还是比较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鳜鱼是什么鱼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身上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喜欢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尤以水草丰盛的浅水湖泊为多。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

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味道十分鲜美,是鱼中的佳品。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等,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爱好钓鳜鱼的朋友需注意:鳜鱼的背鳍刺很尖,取鱼的时候用毛巾裹住鱼身再放入钓箱。钓鳜鱼适合用活的小鱼或小虾做饵。鳜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种,在各大主要水系均有分布,是钓鱼人喜欢垂钓的目标鱼种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什么诗,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渔歌子》。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浙江金华人,在唐肃宗时期任待诏翰林,被贬后隐居,字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掉叟。《渔歌子》也是流传千古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的全文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渔歌子》这首诗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写的就是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西塞山前”点名了地点,而“桃花”是春天的代表,所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春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山“臭”鳜鱼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如此影响力,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性,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鳜鱼闻起来“臭”,烹制后的鳜鱼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

黄山“臭”鳜鱼的腌制方法:

制作黄山“臭”鳜鱼主要是鳜鱼的腌制,因为鳜鱼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菜质量。腌制黄山“臭”鳜鱼首先要选用新鲜之鳜鱼,去掉鱼鳞及内脏,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可选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许精盐,然后逐一将鱼表面抹上适量的精盐,整齐地放入桶内,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在鳜鱼上面压上重物将鳜鱼压紧,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数日后闻到“臭”味时便可出桶,将鱼清洗干净便可用来烹制,腌制后的“臭”鳜鱼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冻保藏。

腌制“臭”鳜鱼的关键:

(1)在腌制“臭”鳜鱼的过程中,温度和盐量的变化都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30℃为宜,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盐量则以每25kg鳜鱼400-500克盐为宜,在此范围内盐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鳜鱼500克盐为例,当温度在10-20℃时,腌制时间约为7天,当温度在20-25℃时腌制时间约为4天,温度在25-30℃时则需2天时间便可腌制完成,达到“臭”的效果。

(2)腌制“臭”鳜鱼的桶以选用木桶为佳,这样才能使“臭”鳜鱼“臭”味醇正。在腌制过程中外加重物压制可以使“臭”鳜鱼烹制后肉质紧密,每天上下翻动一次能使盐份均匀地渗透每一条鳜鱼,使其出品统一。

(3)腌制“臭”鳜鱼还可以分为整条腌(适合于250克-500克/条的鳜鱼)和块状腌(适合于较大的鳜鱼,改小块后再腌制),烹制后风味都一样,但因块状鳜鱼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优点,故而更受食客们之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鳜鱼怎么做好吃?鳜鱼怎么做给宝宝吃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是中国特产,而且鳜鱼在中国饮食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刺少味道鲜美,而且又可以做给宝宝吃。那么,鳜鱼怎么做好吃?鳜鱼怎么做给宝宝吃?

鳜鱼怎么做好吃

鳜鱼,刺少,肉质细嫩肥美,是绍兴的名特产之一,历史上曾作贡品,清诗有:“时值秋今级鱼肥,肩挑网箱入京级”之句。此菜选用鉴湖产的鳜鱼清蒸,以着名的绍酒调味,色泽淡雅悦目,味似蟹肉,食后富有清新之感,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田园诗中赞它“别饶风味胜一筹”。

原料

生料:活鳜鱼一条(约重750克)

配料:熟火腿3片(25克)、熟笋6片(50克)、水发大香菇3朵

调料:麦片2.5克,葱结1个,绍酒25克,精盐2.5克,味精1克,熟鸡油5克,葱段1克

制法

鳜鱼剖洗净,入沸水中一焯捞起,刮去鱼身上粘液,洗净,把鱼平放在砧板上,用刀贴着鱼脊骨从头下刀至尾部划一长刀,将鱼翻身,每隔2.5厘米斜片一切,刀深至骨为度。取大腰盘1只,放入鳜鱼,在鱼身两旁整齐均匀地放上笋片,中间火腿与香菇间隔排放,加入绍酒、麦片、葱结,旺火沸水上笼,蒸至断生,出笼,拣去葱结、姜片,把原汁倒入炒锅,加精盐、味精、熟鸡油煮沸,投入葱段,浇在鱼身上,即可。

鳜鱼怎么做给宝宝吃

最能保持鱼的鲜味的做法就是清蒸。

做法:将桂鱼除去腹中杂物,洗净。

切一片姜片,在鱼身上反复涂抹,用后扔掉。然后在鱼身上划几道口子,以便入味和蒸熟。

另切一小块姜,切成丝,其中一半装入鱼腹内。

锅中加热水,将鱼入锅蒸10分钟。

蒸熟后鱼面上撒上葱花和剩下的姜丝,淋上一勺。

倒入一勺在锅内烧热,油热后立即浇在鱼身上。

营养价值

1、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2、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3、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臭鳜鱼臭味是哪里来的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臭是因为它的腌制方法,它是在高盐的环境下腌制而成的。在这种腌制的环境下,臭鳜鱼中的微生物会被慢慢的分解掉,所以才会散发出比较独特的臭味

臭鳜鱼是以鳜鱼、红辣椒、生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菜,属于徽州菜,也是徽州传统民间的一道菜肴,流行于皖南一带。虽然这种鱼闻起来是比较臭的,但是吃起来还是比较鲜嫩的。

该菜品的鳜鱼形态完整,呈鲜红色,会散发出特殊的鲜香味,肉质细腻,醇香入味以及口感滑嫩,它的制作方法是比较多的,不同地区的做法也会不同的,口感上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鳜鱼是桂鱼吗?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是中国特产鱼,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日常饮食以红烧鳜鱼或是清蒸鳜鱼为主。那么,鳜鱼是桂鱼吗?鳜鱼和桂鱼的区别是什么?

鳜鱼是桂鱼吗

一般俗称的鳜鱼和桂鱼都是一种鱼,淡水鱼。

因为鳜鱼的鳜字比较难写,又很容易读错,所以就写成桂鱼了。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鳜鱼[mandarinfish]。中国产的一种美味食用鱼(Sinipercachuatsi),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属鮨科,体侧扁,青黄色或橄褐色,具许多不规则的暗棕色或黑色斑点,背隆起,口大,下颌突出,背鳍一个,鳞细小、圆形,性凶猛,捕食水中鱼虾

桂鱼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药膳功效

1、肺结核、咳嗽、贫血

用鳜鱼1条(500克以上),去肠杂、鱼鳞,百合20克,贝母5克,冰糖适量,隔水蒸熟后,去药渣,鱼肉及百合共食。也可用鳜鱼煮的汤,加人大枣和糯米熬粥食用。

2、虚劳羸瘦,肠风便血

取鳜鱼1条去肠杂、鱼鳞,单独清蒸或与豆腐共煮食用。

3、目刺粳喉

用鳜鱼胆汁加入米酒中化温呷下,可使卡人咽喉的骨刺、异物随涎而出。

4、老年体弱无力

取鳜鱼1条,黄芪、党参各15克,淮山药30克,当归头12克。把药物煎后取汁,再放人鳜鱼共煮熟食用,可调补气血。

5、肠风泻血

取鳜鱼肉100克、猪肉50克,切丝后入油锅,加适量生姜、蒜、盐、料酒、味精炒一下,再把浸泡6小时的糯米100克加入煮成粥,撒些胡椒粉即可食用。鳜鱼为虚劳食疗要品,患寒湿病者不宜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吃鳜鱼有什么好处呢 鳜鱼怎么做好吃呢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非常多的鱼类吧,但是你了解鳜鱼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吃鳜鱼有什么好处呢,以及鳜鱼怎么做好吃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吃鳜鱼有什么好处呢

鳜鱼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具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鳜鱼适合女性们吃,可以有美容的作用,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有抗氧化的作用,而且热量也是不高的,适合爱美的女性,同时也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对于肠胃不好啊或者是消化不良的人群都可以食用,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促进食欲的效果哦。

鳜鱼怎么做好吃呢

1.锅烧热加入食用油,依次加入蒜瓣、姜片、花椒,爆香后放入鳜鱼,煎至两面鱼肉变白,淋上生抽,翻面再淋生抽,沿锅的边缘一圈倒入啤酒,中火让他尽情翻滚,中间可以翻面,确保鱼肉入味,(本人不爱吃辣)所以辣椒后放,注意不要把汤滚干了哦,差不多放入青红椒,让辣椒在汤中加热,即便不吃辣的人,鱼也需要一丁点辣味,也能提鲜,

2.先把鱼盛入盘中,然后淋上汤汁,非常美味哦,吃过的朋友都说我鱼做的不错。

红烧鳜鱼的技巧有什么呢

红烧鳜鱼在制作的过程中,不需要放盐,生抽里面本事带盐的,不要加水,鱼大的话可以多加酒(酒在加热过程中酒味会挥发,所以不用担心有酒味。

鳜鱼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鳜鱼是东亚特有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此外,在日本、朝鲜有长体鳜、斑鳜和两种少鳞鳜分布,在东南亚国家越南有长体鳜、斑鳜和中国少鳞鳜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臭鳜鱼怎么腌制 腌制技巧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是徽菜中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喜欢徽菜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道美食哦。那么,臭鳜鱼怎么腌制?臭鳜鱼怎么做好吃?

臭鳜鱼怎么腌制

将新鲜鳜鱼洗净、去鳞(未去鳞腌制鳜鱼会导致腌制过程中鱼的水分不易排出,影响臭鳜鱼口感)、剪开鱼肚,抹盐,然后放在木桶里面腌制(最佳方式是木桶腌制,现在也有泡沫箱腌制,缸里面腌制等多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切勿采取直接抹盐然后也无石头压的腌制方法,这种腌制方法鱼肉不结实,鱼的水分不易排出,鱼肉无法充分发酵,就达不到臭鳜鱼“似臭非臭”的效果,鱼肉也不好吃;),然后将鱼放在室温25C左右的环境中,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的气味。

腌制臭鳜鱼技巧

1、腌制臭桂鱼最好不要杀鱼。

用传统方法腌制臭桂鱼其实是不需要杀鱼的,而是将活鱼敲晕后直接腌制。因为腌制臭桂鱼其实是一个发酵过程,而鱼鳃和内脏均有帮助发酵的作用。另外,用活鱼直接腌制比死鱼更容易入味。

2、腌制臭桂鱼千万不要用水冲洗。

很多人杀完鱼之后习惯于冲洗干净,但腌制臭桂鱼千万不能这么做。因为洗过的桂鱼腌制时会出水过多,这样不仅会带走桂鱼的鲜味,而且沾过生水以后的桂鱼,在发酵过程中比较容易变质。

3、腌制臭桂鱼一定要密封腌制。

腌制臭桂鱼是一个厌氧发酵的过程,氧气含量越低越容易腌制成功,所以在腌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密封起来,如果有条件还要尽量排出多余的空气。

4、掌握腌制臭桂鱼的最佳温度。

腌制臭桂鱼的最佳温度是25℃~28℃之间,温度太低则臭味不够香醇,温度太高则容易导致腐败变质。

5、腌制臭桂鱼要注意避光。

几乎腌制所有的菜都需要避光,因为光线容易导致发酵异常而变质,所以腌制臭桂鱼也不能例外。

臭鳜鱼怎么做好吃

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营养价值

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且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最后,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鼎城鳜鱼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鼎城鳜鱼

鳜鱼,又名季花鱼、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名贵鱼类之一。

鼎城区自1996年石公桥镇建立全省第一家龙腾鳜鱼繁养基地以来,鳜鱼养殖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全区鳜鱼精养水面2500亩,网箱精养鳜鱼1500口,面积8000平方米,年产商品鳜鱼50万公斤。龙腾鳜鱼繁养基地2002年繁养鳜鱼水花2000万尾,培育鳜鱼夏花300万尾,培育鳜鱼春片15万尾。近几年,该基地鳜鱼苗种供应到省内外30多个县市,为鳜鱼养殖的迅速发展作出了贡献。1998年被省科委确定为科技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臭鳜鱼怎么读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怎么读(chou guì yu )

“鳜”是多音字,有2种读法,读“ [ jué ]”或者“ [ guì ]”。

1. [ jué ]:〔鳜鯞( jué zhǒu)〕即“鳑鲏”

2. [ guì ]:〔鳜鱼(guì yú)〕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是中国特产。亦作“桂鱼”;有些地区称“花鲫鱼”。

鳜:guì 形声。字从鱼,从厥,厥亦声。“厥”意为“上半身憋气发力”,引申为“欠身”。“鱼”和“厥”联合起来表示“背部隆起之鱼”。本义:隆背(欠身)之鱼。

简体部首:鱼

部首笔画:8

总笔画:20

繁体部首:鱼

部首笔画:11

总笔画: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通常以小昆虫,小虾为主,鳜鱼吃荤不吃素。当气温升高时,鳜鱼也会跑到浅水的草丛中觅食,平卧在水底和石块之间,进食也比较频繁。

鳜鱼和桂鱼没有区别,鳜鱼的别称是桂鱼。鳜鱼在全国的水域都有分布,以长江的中下游居多。鳜鱼生性胆小,攻击性也很少,非常擅长潜伏。身体侧扁,背部隆起,体肥肉厚,身上有斑纹,俗称黑龙江最美的鱼。

钓鳜鱼,应该选择有大石块和乱石堆的地方作为钓点,也可以选择水底多乱石坑洼的地方作为钓点。鳜鱼是肉食性的鱼类,它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水中的小鱼小虾了,因此它的口味是比较偏向于腥,在钓鳜鱼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一点,准备一些腥味的饵料,比如鸡肠、鸭肠的,或者是一些红虫、蚯蚓、昆虫一类的,这些都是鳜鱼比较爱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鳜鱼肥是哪首诗里的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写的《渔歌子》。诗的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

渔歌子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另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崔令钦《教坊记》与敦煌写卷中,"渔"作"鱼",五代《花间集》以后均作"渔歌子"。

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中有《鱼歌子》词两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中谓此调"应为民间歌曲"。并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调实为后来类此诸调之总源,敦煌四辞之写作时期,可能在张志和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做温炝鳜鱼片的相关步骤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做温炝鳜鱼片的相关步骤,温炝鳜鱼片的一般做法,温炝鳜鱼片的由来等知识,更多请查阅网。

温炝鳜鱼片的一般做法

温炝鳜鱼片做法一

1、将鳜鱼肉片成片。

2、兰片切成象眼片。

3、鱼片、兰片一起放入开水锅中汆透,捞出投凉,控净水。

4、姜片切成丝。

5、香菜切成段。

6、将鱼片、兰片放在碗内,加精盐、味精、料酒、花椒油、姜丝拌匀,装盘后撒上香菜即成。

温炝鳜鱼片做法二

材料:桂花鱼1条,盐,糖,胡椒粉,麻油,米酒,姜丝,姜汁,葱白(拍碎),生粉,鸡蛋,生抽,八角,花生油,鸡汤。

1、桂花鱼宰好洗净,起鱼肉切成双飞片,以盐、糖、胡椒粉、生粉、花生油和少许米酒拌匀;

2、然后煮开鸡汤,下花生油和麻油、八角、姜汁、葱白继续煮开,再下鱼片和姜丝,小心翻动,滚至鱼片刚熟,捞起放上蒸好的水蛋上,下适量生抽便成。

温炝鳜鱼片做法三

1、将鱼肉剥去外皮,洗净,放在案板上;

2、鱼肉斜刀切成长,宽各3厘米、厚0.5厘米的片,放到盘内,撒上胡椒粉、盐腌渍一下,沾匀淀粉;

3、锅内倒入生菜油30克,上火烧至六成热,把鱼片放入,用中等火将其两面煎成金黄色;

4、将葱头、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片;

5、芹去叶,根洗净,切成粗丝;

6、鲜青椒去籽,洗净,切成斜角块;

7、另用一锅,放入生菜油30克,上火烧热,先下葱头煸炒几下,再下胡萝卜片、香叶、干辣椒、胡椒粒,随炒随搅拌,炒至半熟时下入番茄酱;

8、待将番茄炒出红油,下入适量清汤烧开,随后下芹菜丝、青椒块、番茄少司、糖、醋精、辣酱油、香桃、味精,滚上两滚之后,调好口味;

9、倒进鱼片,再开起,烧约2分钟,即可出锅盛在盘内食用。

做温炝鳜鱼片的相关步骤

1、鳜鱼肉洗净,先片成5厘米长的薄片,再切成丝,放入碗内,加入精盐(2克)、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

2、西兰花洗净,掰成小朵,放入烧沸的淡盐水锅内焯熟。

3、取一小碗,放入酱油、米醋、麻油、姜末拌和均匀,对成味汁。

4、炒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烧沸,下入挂好浆的鳜鱼丝氽熟,捞出沥水,倒在盘内晾凉,浇上对好的味汁,周围码上烫熟的西兰花即成。

温炝鳜鱼片的由来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

看过“做温炝鳜鱼片的相关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什么是鳜鱼呢 鳜鱼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非常多的鱼类吧,但是你了解鳜鱼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什么是鳜鱼呢,以及鳜鱼有什么营养价值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鳜鱼呢

鳜鱼,鮨科鳜属。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鳜鱼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1、鳜鱼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且构成比例平衡,属于高生物价蛋白,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2、鳜鱼的赖氨酸含量丰富,经常食用可以促进生长、提高智力、增强体质。

3、鳜鱼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鳜鱼的生长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鳜属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库,通常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等较洁净的水体中,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较多。冬季栖于深水处,春季游到沿岸带觅食,夏季和秋季游动活跃,摄食旺盛,没有钻卧洞穴的习性。池塘养殖中,夏、秋季鳜鱼常隐藏在池边水草下面,可用手直接捕捉到;早春和晚秋鳜鱼在池塘边挖去浮泥形成较浅的洞穴,隐藏其中;冬季则栖息于池塘深处。鳜喜砂砾底质或硬底泥区,常见尾鳍将淤泥搅拨掉,形成砂质或硬泥底基的窝穴,然后卧藏其中。

鳜鱼的市场价格是怎么样的呢

鳜鱼以其肉嫩味美驰名中外,是久负盛誉的淡水鱼珍品,在国内外广为畅销。由于天然资源量日趋减少,捕捞的鳜鱼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鳜鱼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驯化转食技术试验(从摄食活饵料鱼到摄食冰鲜鱼再到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功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鳜鱼人工养殖的规模化。鳜鱼的价格一般在每斤45元到65元左右,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生产量的不断变化,导致鳜鱼的价格也会随之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松鼠鳜鱼是哪里的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松鼠鳜鱼是江苏省苏州市的,属于苏帮菜。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后名扬苏州。

制作方法

1、将桂鱼去鳞、鳃、鳍、内脏,去掉头上的皮衣,洗净,把鱼头斩下,摊开、拍扁。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切掉,在尾巴处留约1厘米的脊骨。桂鱼去骨后,皮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达肉的五分之四,不要切破鱼皮,在尾巴处开一个口,将尾巴从刀口中拉出。

2、将鱼身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涂匀。

3、炒锅上火,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油热至七成,将桂鱼蘸少许淀粉,放油锅中炸数分钟,外皮金黄,鱼肉熟了即可,再将鱼头蘸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装上鱼头。

4、将松子放在温热的油锅中,待油热后再炸半分钟后捞出,放小碗中备用。

5、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少许清汤,加食盐、糖、番茄酱、食醋,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入热油少许推匀,出锅浇在鱼肉上,撒上松子、水果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鳜鱼是海鱼吗?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鳜鱼属于淡水鱼,是中国广西著名的特产鱼类。鳜鱼一般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栖息,水草茂盛的湖泊中鳜鱼数量较多。此外,鳜鱼的肉质细嫩,没有细刺,味道清甜鲜美,可以烹制多种宴上名肴。

养殖鳜鱼的鱼塘要有水流才可以,不可以使用死水养殖,鱼塘的深度不能低于1.8米。此外,水质要没有污染,要有丰盛的水草,还要具备打氧设备。养殖密度一亩鱼塘养殖鳜鱼一千四百尾是理想的密度,这样一来会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养殖鳜鱼可以采取饲料喂养,为鳜鱼摄食营养均衡,应投喂多种饲料鱼。在广东,鲮、麦穗卡拉鲮、露斯塔野鲮都是很好的饲料鱼,此外鲢、鳙、鲫、鳊等都适宜于作为鳜鱼的饲料鱼。饲料鱼投喂前,一定要对饲料鱼进行药物浸浴消毒杀虫,防止病原由饲料鱼带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