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氢氧化钠化学式及俗称通用20篇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你知道中国的春节俗称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问学吧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的春节俗称,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3071

文章

189

薤白俗称什么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薤白俗称为小根蒜、团葱、密花小根蒜。

薤白是百合科、葱属下的一种植物,其根部成白色,鳞茎呈近球状,鳞茎外皮呈黑色,纸质或者是膜质,不破裂;叶三到五枚,呈半圆柱状,或因背部纵棱发达而呈三棱状半圆柱形,中空;花瓣颜色呈淡红色或者是淡紫色,花被片呈矩圆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为五到七月份。

薤白通常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山谷、丘陵、荒地、干草地、草甸、山坡、林缘以及田间;也有少数的薤白生长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坡上。该植物有着极强的耐旱、耐低温、耐瘠以及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氢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还是吸热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又被称为烧碱、火碱等,是一种有强腐蚀性的强碱,易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从而放出热量。

氢氧化钠简介

氢氧化钠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加入盐酸即可检验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篇,不溶于丙醇、乙醚。

吸热和放热过程

化合物溶于水的过程,有化学过程也有物理过程,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有一个分散过程(物理过程)这时吸热,溶解水后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是化学过程,这时放热。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就表现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乙烯和氢氧化钠反应吗 乙烯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吗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乙烯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因为乙烯的双键具有亲电性,可以与亲电试剂反应,如与溴化氢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但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具有亲核性,没有亲电性,故不能与乙烯反应。

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乙烯在常温下极易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氢氧化钠,也称苛性钠、烧碱,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 配合掩蔽剂、 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乙烯和氢氧化钠各自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现象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氯化铜是绿色至蓝色粉末或斜方双锥体结晶,溶液为绿色(有时称蓝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离子为绿色,固体为绿色,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

氧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之后,如果溶液比较浓,会出现蓝色絮状物,溶液由绿色渐渐变成无色或变为蓝色(蓝色是指如果溶液还有铜离子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逐渐变成黑色(氢氧化铜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变成黑色的氧化铜)。如果溶液比较稀的话,会出现蓝色絮状物,溶液由渐渐变成无色或蓝色变浅,过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逐渐变成黑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化学式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CaCO3在较高温度下会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与强酸发生反应,生成钙盐和放出二氧化碳。石灰石可以加工为石料或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水就可变成熟石灰。

石灰石的性质

石灰石的化学含量:二氧化硅0.07-1%、三氧化二铝0.02-1%、三氧化二铁0.03-1%、氧化钙48-55.22%、氧化镁0.08-1%。石灰石有抗化学性,除酸以外,许多侵蚀性物质都不能侵蚀或只能缓慢侵蚀石灰石。石灰石与所有的强酸都发生反应,生成钙盐和放出二氧化碳,反应速度取决于石灰石所含杂质及它们的晶体大小。杂质含量越高、晶体越大,反应速度越小。

石灰水是什么

氢氧化钙(Ca(OH)2)的澄清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沉淀。石灰水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临床应用: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 现代根管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的化学式 水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水,化学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可饮用。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在4℃时,其密度为1g/cm³,固态水的密度比液态的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纯水的导电性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地球表面有72%被水覆盖,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严重污染,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保护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氧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 氧化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吗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氧化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MgO是碱性氧化物,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而氢氧化钠也是碱,所以不能反应。

氧化镁是镁的氧化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镁的原料。氧化镁俗称苦土,也称镁氧,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属于胶凝材料。白色粉末(淡黄色为氮化镁),无臭、无味、无毒,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化学式MgO。

为什么氧化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

1、氧化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它包裹在氧化镁的表面,抑制了氧化镁和水的进一步反应。

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温度密切相关,通常的化学反应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就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化学考点之氢氧化钠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b.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乙醛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乙醛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乙醛(acetaldehyde)是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20.8℃,相对密度小于1。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乙醛分子式为C2H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05,无色液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21℃。天然存在于圆柚、梨子、苹果、覆盆子、草莓、菠萝、干酪、咖啡、橙汁、朗姆酒中。具有辛辣、醚样气味,稀释后具有果香、咖啡香、酒香、青香。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乙醛在2类致癌物清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奥氏黄檀的俗称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奥氏黄檀是红木家具常用材料,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说起奥氏黄檀可能大家不知道底是哪一种材料,其实它还有一个俗称,你知道是什么吗?那么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奥氏黄檀俗称白酸枝,市场上,白酸枝还是很通俗的叫法,实际上是缅甸红酸枝,也即奥氏黄檀的俗称。

奥氏黄檀鉴别方法:根据木材特征,可以从心材颜色、纹理、生长轮明显度、射线与薄壁组织相交程度、轴向薄壁组织等。奥氏黄檀,心材颜色柠檬红、红褐至深红褐,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有鱼鳞状花纹;生长轮比较明显,在肉眼下可看见。奥氏黄檀横截面上射线与薄壁组织相交呈网状结构的特点不明显,只是局部有出现;奥氏黄檀的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带状,带宽多为2-3细胞,翼状、聚翼状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5H2O)为天蓝色溶液,呈弱酸性,俗名胆矾、石胆、胆子矾、蓝矾。硫酸铜是制备其他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得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由于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生成的是无色的硫酸钠溶液和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反应现象应当描述为:溶液变为无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预防孩子患上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预防孩子患上内斜视

操作方法

1

要想预防孩子患有斜视,我们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

2

要想预防孩子患有斜视,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与电脑,没有规定好上网的时间。

3

要想预防孩子患有斜视,当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尽量坐在中间的位置。

4

如果孩子在长时间的学习或者玩游戏、看电视时间过长,我们可以教孩子在家里面做一做保眼健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氢氧化钠溶液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在污水处理厂,氢氧化钠可以通过中和反应减小水的硬度。在工业领域,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的再生剂。那么,什么是氢氧化钠溶液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化学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⒌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比

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应用: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阔叶黄檀是什么,俗称叫什么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他们真实的名字也许不被人们所知道,但是一说他们的俗称大家就知道,说起杜鹃鸟可能不太熟悉,但一说布谷鸟我们就熟悉了,人们习惯性地叫俗称,渐渐地忽视了它们的真实名称。那么阔叶黄檀俗称是什么?

阔叶黄檀是一种生长在印度的树木,喜爱热带雨林其潮湿的环境适合它茁壮的生长,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那么阔叶黄檀俗称是什么?因为其不同的价值有着不同的俗称,在印度常被称之为西采,在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将阔叶黄檀称之为广叶黄檀,在旧家具行业,印度产的阔叶黄檀俗称紫花梨,对于古董界来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是一种收藏珍品。所以阔叶黄檀的俗称有西采、广叶黄檀、紫梨花等等。

阔叶黄檀的俗称:有西采、广叶黄檀、紫梨花,生长于不同的都地方有着不同的别称,应用较为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银氨溶液化学式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银氨溶液,一般指氢氧化二氨合银,化学式:AgOH·2NH3,有弱氧化性,为强碱,具有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溶解于水及乙醇,可完全电离。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中存在以下组分:[Ag(NH3)2]+离子、NH3分子、NH3·H2O分子、NH4+离子、OH-离子和极少量的Ag+离子。氢氧化二氨合银是一种络合物,可用来检验有机物中含有的醛基,如:乙醛、葡萄糖等。这种反应又叫银镜反应。

教材中银氨溶液配制过程:

向溶液里逐滴滴加氨水首先析出AgOH:

AgNO3+NH3·H2O--->AgOH+NH4NO3

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分解为Ag2O暗棕色沉淀

2AgOH--->Ag2O+H2O

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Ag2O+4NH3+H2O---->2[Ag(NH3)2]OH

同时,生成的[Ag(NH3)2]OH与前面反应生成的NH4NO3反应:

[Ag(NH3)2]OH+NH4NO3--->NH3·H2O+[Ag(NH3)2]NO3

因此,向AgNO3溶液里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溶解的总方程式为:

AgNO3+2NH3==[Ag(NH3)2]NO3

此时溶液中只含[Ag(NH3)2]NO3,即得到[Ag(NH3)2]NO3,不是氢氧化二氨合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电离方程式:NaOH=Na++OH-。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40.01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在高温下对碳钠也有腐蚀作用。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OH)2。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不溶于醇,能溶于铵盐、甘油,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钙盐。遇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遇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氢氧化钙用途较广,在农业上,能有效降低土壤的酸性,以及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制成波尔多液农药,进行杀虫等。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石灰浆还可以涂在树木的根部,来帮助树木进行过冬等。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氢氧化钙俗称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什么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a(OH)2。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

氢氧化钙的用途非常广泛,其优质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也可作生产碳酸钙的原料。可用在橡胶、石油化工添加剂中,也用于制取漂白粉、漂粉精、消毒剂、制酸剂、收敛剂、硬水软化剂等。

氢氧化钙粉尘或悬浮液滴对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喷嚏和咳嗽,人体过量服食和吸收氢氧化钙会导致有危险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肥皂化学式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肥皂化学式是C17H35COONa,它的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钠,也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肥皂是通过皂化反应制成的,反应方程式是:硬脂酸甘油酯+3NaOH-3C17H35COONa+甘油。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它的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反应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都可称为肥皂。

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也可以写成RCOONa,由氢氧化钠和碱合油脂发生反应产生)。如果在里面加进香料和染料,就做成既有颜色,又有香味的香皂了;如果往里面加点药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它就变成药皂了。

肥皂有去污功能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1、当CO2含量较少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少)=Na2CO3+H2O;2、当CO2足量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CO2(足量)=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现象是:现象是通进去的气体被吸收。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在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奇数配偶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配偶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