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要注意些什么呢【推荐20篇】

新生儿肺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孩子越小越易患病,多发生在出生1~2周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5875

文章

189

篇1:宝宝打乙肝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那么,宝宝打乙肝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宝宝打乙肝疫苗前后要注意事项:

1、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2、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3、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4、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5、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应该注意接种哪些疫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除了需要注意接种新冠疫苗之外,还需要注意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还有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等等。对于人体免疫能力比较差的老年人群,在这一方面真的不应该忽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1、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较强的感染性,相对而言具有着普遍感染的机会,对于免疫能力比较弱的老人而言,就应该选择注射疫苗。注射疫苗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可以有效减少重症的机会。

2、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会拥有着众多的特点,比如突然的爆发,抗原性易变,还有迅速传播。抵抗能力比较差的老人,免疫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流感,因此就应该注射疫苗,以免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3、肺炎链球菌疫苗

这时老人很容易会出现获得性肺炎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当前的抗生素耐药几率也会进入到逐渐上升的阶段,肺炎链球菌疫苗就能有效达到阻断链球菌的传播以及携带可以达到控制疾病的作用。如果能够选择使用疫苗,就可以减少病情的发作,所以对于现在的老人而言,就应该选择积极的注射,拥有着较好的效果。

4、带状疱疹病毒疫苗

老人在感染水痘带状疱疹之后,会有着许多的并发症,比如全身性疼痛,比如听力下降,比如视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通过注射疫苗就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活性,还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再次感染,所以这也是老年人群所需要注意的一些疫苗,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保护健康的效果,能够减少重症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是什么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一出生,要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外还要进行一些疾病的预防,那就必须持续性分期接种疫苗,下面来了解一下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是什么吧?

(1)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3)百白破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4)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5)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宝宝疫苗时间表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7)乙肝疫苗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8)甲肝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给宝宝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疫苗的时候,如果宝宝有发热或者其他一些特殊情况的,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疫苗接种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给宝宝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吧?

1、先了解自家宝宝的健康状况。宝宝近几天是否接触过有传染病的人,有没有发热、拉肚子、咳嗽等症状,这些问题在给宝宝接种前都需要告诉医生,作为能否进行预防接种的参考,以免造成反效果。

2、查看宝宝有无禁忌症和过敏史。心脏疾患、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化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以及有过敏史、惊厥史等都属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范畴。此外,如果宝宝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物治疗也应推迟接种时间。

3、需详细了解要接种的疫苗。接种前,父母不但要事先准备好《预防接种证》以便让医生凭证接种,而且自己也要了解接种的是什么疫苗。如果宝宝在上次接种这种疫苗后出现过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出现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看这次能不能再接种这种疫苗。

4、接种前的护理。在接种前,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吃好睡好好,以免影响到接种时的状态。另外,还要给宝宝洗澡或洗净手臂,如果天气较冷,要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不仅注射时卷袖子方便,也可避免内衣摩擦针眼处的皮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宝宝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长在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已的宝宝是聪明健康的,因而每个宝宝都会接种疫苗来抵抗各种传染病,所以宝宝健康要从接种疫苗开始。疫苗的作用就是使用已经去除伤害力的病原菌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能够自动的分泌并阻止病原菌的伤害的一种保护物质。一般大多数的疫苗在宝宝接种后不会引起很严重的反应,但每个孩子的体质各不相同,在接种疫苗后也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反应。那么家长在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以确保安全和减少接种后的不适反应。如果是年龄特别的宝宝,出现了哭泣,睡眠不安等情况时都要加倍注意防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在生病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宝宝拉肚时不要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温馨提示:宝宝在空腹时或饥饿时都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如果宝宝接种前发生了身体不适等情况,家长无法确定时,可以由医务人员进行确认。

3、宝宝在接种完疫苗后心须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以观察孩子是否出现了过敏和其它的一些不适反应,不要提前离开,一些家长很容易忽略,这其实是对孩子一种保护。

4、接种回家后,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发烧。温馨提示:接种后体温过高也是暂时性的且不会超过38.5℃,如果超过了38.5℃可以给防仓服用一些退烧药盒便可,如果体温再次升高且不退,这时家长要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耽误。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长在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常识有哪些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轮状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引起5岁以下宝宝的腹泻。有时非常注意个人卫生也不能很好的避免感染次病毒,因此,预防该病毒最有效地方法就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那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常识有哪些呢?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时间:2个月3岁

最适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时间是宝宝在2个月大-3岁期间,常年可行。但是,在秋季腹泻的高发期不推荐接种该疫苗。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而且,轮状病毒疫苗时甜味口服液,所以家长在安排孩子服用这种疫苗时要避开腹泻高发期,一般安排在每年的7-10月,1次服用1瓶,每年都应服用一次。

家长如果在宝宝3岁前没有给宝宝服用过该疫苗,那这类宝宝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再服用该疫苗了。即使宝宝没有因为感染次病毒发过病,超过3岁的宝宝多半也早已感染了此病毒,产生了抗体,会明显降低发病率。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开启瓶瓿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液体混浊者切不可使用。

3、玻瓶开启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5、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6、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预防轮状病毒腹泻

1、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

4、做好腹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5、疫苗预防。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常识有哪些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不知道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更别说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注意事项了,现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注意事项。

说通俗一点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是引起小儿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所以我们的新生儿是必须要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以下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注意事项之一

如果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之二

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的凝块,有异物,疫苗瓶有裂纹,制品曾经冻结,标签不清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注意事项之三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患者注射本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注意事项之四

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供偶有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方能离开。

注意事项之五

本疫苗可与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白喉-百日咳一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接种,但应在两个不同部位注射。

注意事项之六

在任何情况下,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

注意事项之七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以上7点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带新生儿接种时一定要细心留神,如今社会疫苗事件层出不穷,大部分也是由于家长不细心留意,医生不负责导致,小编在这里祝愿每个新生儿都健康成长。如果你对新生儿接种疫苗有多重要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疫苗接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肺炎疫苗多少钱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肺炎也成了越来越难治愈的顽疾。作为预防肺炎的有效方式,一些家长开始考虑为孩子接种肺炎疫苗宝宝肺炎疫苗多少钱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7价肺炎疫苗适合2岁以下宝宝接种,属于小儿肺炎疫苗的一种。

7价肺炎疫苗采用了蛋白结合技术。在此疫苗中,每种多糖都通过共价键的方式与白喉类毒素CRM197蛋白结合到一起,这种蛋白的作用相当于一种免疫载体。荚膜多糖抗原和蛋白的结合改变了免疫反应的性质,从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转换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此抗原复合物可以刺激辅助性T细胞免疫反应。宝宝出生后不久就可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并且蛋白结合抗原能够诱导产生免疫记忆,当受到与疫苗组分相同的肺炎链球菌多糖再次刺激时可以产生增强的免疫反应。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用于宝宝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4、6B、9V、14、18C、19F和23F)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属链球菌属,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肺炎球菌是引起侵袭性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和菌血症)、以及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2岁以下宝宝发生侵袭性疾病的危险性最高。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的预防肺炎。妈妈带宝宝接种七价肺炎疫苗时,如果宝宝发烧,是不能接种的,妈妈要等到宝宝完全退烧后才可以接种。

0-5岁宝宝是7价肺炎疫苗的适用人群,但是主要还是以2岁宝宝为接种人群。接种7价肺炎疫苗可以预防疫苗所覆盖7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国外研究显示,其所包含的7种血清型所导致的IPD约占所有IPD的80%左右。

7价肺炎疫苗暂时没有国产的,而进口的7价肺炎疫苗价格一针就要860元,且要连打4针才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将孩子接种疫苗的风险降到最低,一些关于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家长们可不得不引起注意。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属于国家计划内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一般婴儿出生后会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婴幼儿及小孩都属于乙肝病毒的高感染人群,因此都建议最好要接种。不过能否接种乙肝疫苗,还要看个人情况,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禁忌人群最好要避免注射。

禁忌人群:

1、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2、出生时有严重脏器畸形、新生儿窒息、黄疸或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3、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

4、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5、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后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接种后局部发生红肿、硬结、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恶心、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但如果情况严重者必须立即就医。

感冒时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冬季是感冒多发期,流感更是常有的事。专家提醒说,孩子感冒时,即便没有发烧等症状,但抵抗力也较差,因此接种疫苗产生不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此时接种疫苗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仅加重孩子的病情,甚至可能产生过敏症等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接种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引发其他问题。家长都知道腹泻和发高烧时,不能接种疫苗,但其他禁忌不知道。据专家表示,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腋下或、哮喘、、活动型结核病、癫痫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严重、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的儿童,也不宜接种疫苗。

此外,如果宝宝感冒或是有轻度低热等,最好视情况暂缓接种。这是因为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会出现、疲倦、起皮疹等,生病时宝宝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影响接种的效果。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状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可能会有家长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

疫苗针对不同的人,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反应。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但很快就消退,这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而这些症状如果加重,且不见好转,最好尽快到医院治疗。有些人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其症状有出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甚至,如果曾出现过此类症状,今后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的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

任何一种疫苗接种都有其必须关注的禁忌症,家长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在接种疫苗前,宝宝的任何不良症状,无论轻重,都应该跟医生报备一下,让医生从专业角度来决定接种与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内对小儿麻痹有两种疫苗,分别为口服和注射用的。其中口服的沙宾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为非活性疫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疫苗的注意事项吧。

【注意事项1】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开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注意事项2】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注意事项3】只能口服的小儿麻痹症疫苗,患胃肠病的小孩子最好延缓使用。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现象的话,应该重新服用。

【注意事项4】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杰质炎疫苗。

【注意事项5】对有禁忌症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续2~3天。

【注意事项6】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做好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快速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

小儿麻痹症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使用小儿麻痹症疫苗是预防的首选方法。如果你对新生儿接种疫苗有多重要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疫苗接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接种疫苗后宝宝会出现哪些典型反应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的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出现发烧、出疹子等异常情况,他可能不是生病了,多半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的正常反应,下面来看看接种疫苗后宝宝会出现哪些典型反应吧?

反应一: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二:发热

典型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其中以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而且,由于许多宝宝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担心不已,不知所措。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可持续1~2天。

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反应三:皮疹

典型疫苗:麻疹活疫苗、水痘疫苗等

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疹活性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处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起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或处理。

特别提醒

●极个别的宝宝有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如注射部位化脓、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这些反应是极其罕见的,一旦发生异常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情。

●在宝宝注射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而要观察2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情况再离开。如果宝宝以前出现过不良反应,就更应如此。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救治。

接种卡介苗反应最明显

接种卡介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最明显,持续时间也最长。接种后2~3天内,注射部位的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接种后2周左右,注射局部出现红色的丘疹和硬结,硬结大约有0.5~1厘米左右。随后硬结中央逐渐开始软化,形成带有类似黄色脓液的小疱,这个小疱可以自行消退,也可能破溃,破溃后的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可能流出少量黄色液体,2~3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一个略凹的皮肤瘢痕。整个过程大约为2~3个月左右。这些现象都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需要特别处理。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给宝宝洗澡。如果脓疱破溃,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等待结痂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严重,经久不愈,局部的硬结超过5厘米、溃疡部位3~4周后仍不愈合,或出现接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异常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等情况时,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诊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疫苗后宝宝会出现哪些典型反应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接种免疫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出生到一路成长中,根据年龄段要打很多不同的疫苗,从而使某种传染病得到免疫,在宝宝接种疫苗的时候,家长们会有很多担心,现在小编就跟大家来分享下宝宝接种免疫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吧?

接种前,家长要了解疫苗的基本信息

打疫苗时,要看好接种疫苗的具体信息,应该标明接种疫苗的种类、剂次、接种(月)年龄,反面应是《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书》。

打疫苗前做好初步体检。

在打疫苗前,要做好基本的体检,特别是孩子,需要找儿科医生进行检查,医生会查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基本身体状况等,以便为打疫苗做好准备。

确保孩子安静的打疫苗。

当打疫苗时,孩子哭闹不配合会加大打疫苗的难度,容易导致针药感染,个别孩子会出现红肿现象,因此要哄着孩子,不要让他哭闹。

生病期间不要接种疫苗。

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时,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孩子这时抵抗力较低,打完疫苗后容易出现各种负面后果。尽量让孩子以健康的状态去打疫苗。

避免一次打几种疫苗。

当打疫苗时,不能一次打几种疫苗,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小孩子,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出现危险。

看好免费疫苗和收费疫苗。

一般孩子打疫苗时,有免费的和收费的,免费的是国家要求打的,有很强的免疫作用;但是收费的疫苗就不同,有一些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打疫苗时对于收费的要慎重。

总之,为了宝宝的安全,宝宝打免疫疫苗注意事项家长一定注意,按时间接种疫苗,保护宝宝不受传染病的侵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接种免疫疫苗的注意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孩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每个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接种疫苗,有的是政府免费的,有的是要自费的。每个宝宝都需要打预防针,多数家长已经知道要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但还有很多新爸新妈,没有将疫苗接种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下面来看看小孩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吧?

●接种前

家长先了解孩子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防什么病,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有没有其他疫苗可以替代。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接种前最好给孩子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接种当天

认真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不明白的及时问,有情况及时告诉医生,然后签字。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或正生病,或是近期生过病要及时告诉医生。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有严重哮喘、荨麻疹等;以前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高烧、惊厥、抽搐、荨麻疹等反应;另外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或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输过血,都要告诉医生。

●接种后

接种后在医院观察30分钟再离开。回家后宝宝暂时不要洗澡,2至3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不要让宝宝抓挠。别让孩子吃刺激性的东西,适当多喝些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留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有高烧、昏迷、抽搐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疫苗对宝宝的身体来讲是外来物,接种后对身体会产生刺激,个别人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常见的有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烧、哭闹等。一般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2到3天后就会渐渐好起来。

有的小宝宝在半岁之内母传抗体水平还比较好的时候就反复感冒、腹泻、吐奶严重、肺部感染,以及有严重的湿疹等等,这些孩子属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对于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婴幼儿,接种疫苗减少疾病风险尤其重要,因为这样的孩子患病后病情会更为严重。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孩子,不仅要及时接种,同时还要减少接种风险。可以选择联合疫苗,比如能预防5种疾病的五联苗,从常规的注射12针减少到4针,宝宝可以少打8针,就意味着减少8次不良反应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孩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宝宝接种计划外疫苗的相关知识点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计划外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妈妈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如果妈妈不是很清楚那些是计划外疫苗,可以对照儿童接种证,在证上没有列出的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均属计划外疫苗。下面一起来看看宝宝接种计划外疫苗的相关知识点有哪些吧?

♦计划外疫苗接种前注意事项

1、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

2、和医生好好谈谈,如果有什么禁忌症和慎用症,让医生准确地知道,以便保护好宝宝的安全。

3、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当天最好穿清洁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4、如果小宝宝有不适,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者等需要暂缓接种。

♦计划外疫苗接种时间表

1、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7个月注射,间隔2-3个月注射一针,第二年加强一针效果最好。

2、水痘疫苗:1岁以上接种。

3、肺炎疫苗:2岁以上接种。

4、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的宝宝根据情况一年接种一次。

5、甲肝疫苗:1岁以上接种。

6、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3岁的宝宝可以每年口服一次。

♦计划外疫苗如何选择

1、接种计划外疫苗,首先考虑宝宝的体质,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或抵抗能力较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应考虑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2、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

3、家有宠物应当特别注意,凡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不论大人还是宝宝,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4、还要根据宝宝具体生活环境的需要具体选择,比如水痘疫苗,参加集体活动的宝宝可考虑接种,对于居住分散、不参加集体托幼的宝宝,可不接种。

5、如果宝宝经常在外就餐,最好接种甲肝疫苗。

6、秋冬季节容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秋季腹泻,而该疫苗的保护期为一年半,因此可以在每年的3月份到9月底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接种计划外疫苗的相关知识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过敏者,禁止接种。其他禁忌症还包括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接种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全程佩戴口罩,有序排队。接种完毕后,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未来为全民免费提供。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1、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2、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4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过敏者,或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3、其他禁忌症还包括: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新冠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建议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按组织接种人员通知携带身份证、手机等物品,佩戴好口罩前往。

2、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向医生主动提供自己健康状况,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

3、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等在接种点留观区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接种点;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乙肝疫苗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是每个宝宝都必须接种的。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宝宝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剂量最好从5微克加大到10微克;确保新生儿0、1、6个月全程接种,即在孩子刚出生时、1个月大、6个月大时分别接种乙肝疫苗,打满3针。由于乙肝病毒可经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婴儿,还可能通过哺乳、喂养等方式传播给婴儿,对于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孩子,应在出生时即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然后1个月和6个月后再分别接种一针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原因

首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其次,乙肝若不有效的治疗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因此说,有效的预防乙肝就是成功的预防肝硬化,预防肝癌的发生,是预防肝硬化肝癌的第一针。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三十几块钱,民众都能接受。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宝宝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则

接种前最好检测下是否有发烧症状,对于检测体温高的婴儿,建议积极治疗,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后,再接种乙肝疫苗为宜,以免对感冒和疫苗接种效果不利。

属于过敏体质的婴儿,尤其是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在接种前一定要说明过敏史,再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伴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湿疹等疾病的婴儿,建议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符合接种条件的婴儿,在接种完毕后,建议观察15~30分钟,以确保无异常反应的发生;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加之婴儿自身抵抗力较差,应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对于局部会出现红、肿、痛、发痒或有低热轻微异常的现象的婴儿,可采取物理降温、饮水、休息等对症治疗,多数该轻微的异常反应会自然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宝宝接种麻疹疫苗要注意哪些事项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宝宝在出生之后都会接受疫苗的保护,得到这样的待遇,起码对宝宝是一种安全的保障。麻疹疫苗是一种活性灭毒疫苗,那么宝宝接种麻疹疫苗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来看看吧!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接种时机

满9个月及最好在满15个月时再l次追加接种,以避免接种后的免疫力在几年后消失。

(二)接种部位

大腿中段外侧部位、臀部三角肌或臀部外上1/4处。为了接种方便及正确,请为宝宝穿便于穿脱的衣服。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有些宝宝在接种后7~10天有轻度发烧、流鼻涕、皮肤有少许疹子,通常2~3天,最多2个星期后可消失。应注意将宝宝指甲剪短,避免抓破皮肤。让宝宝多摄取水分及营养食物、多休息。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若觉得宝宝无精打采,便要注意测量体温变化。

(四)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潮红、疼痛、全身轻度疲倦。

(五)接种的禁忌

当有严重腹泻、呕吐、发烧(超过37.5℃便是发烧),此时暂不接种。此外,对蛋白质过敏者、感冒合并喉咙发炎者、怀孕等,皆避免接种。若是以前曾因预防接种而发烧;在一年内曾发生痉挛等异常现象的;或是罹患肾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婴幼儿,在接种前必须先请教医师予以评估。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流行期间避免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若已发病,则应做好家庭护理。在此,提醒家中有5岁以内幼儿的爸爸妈妈,当冬末春初,将是麻疹流行季节了,您的宝宝是否已接受过麻疹疫苗接种及追加注射了呢?倘若未曾接种,尽快到卫生所或医院接种疫苗,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如果你对如何应对小儿麻疹疫苗不良反应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麻疹疫苗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宝宝乙肝疫苗接种几次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于1—3天内不治自愈。那么,宝宝乙肝疫苗接种几次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婴儿打几次乙肝疫苗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病史,其中约90%为乙肝病毒感染,5-8%为丙肝病毒感染。最新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即有0.9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而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由于每个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产生抗体的时间也不同。有些人在注射疫苗三针后一个月产生抗体,有些人在注射的第二针就产生了。有部分人的抗体只能持续一年,有的人却持续了十年,还有部分人甚至不会产生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麻风腮疫苗的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每一种疫苗总有一些注意事项麻风腮疫苗也不例外,那么麻风腮疫苗的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

3、安瓿启开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5、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6、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7、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风腮疫苗的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接种脊灰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脊灰疫苗是小时候吃的糖丸。脊灰疫苗的作用就是帮助小宝宝美抵挡小儿麻痹症,它是小宝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疫苗。如今,脊灰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那么接种脊灰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脊灰疫苗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我国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自从有了该疫苗,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脊灰疫苗注意事项

如果接种完疫苗之后,你的小孩有发热、体质异常虚弱、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及其他严重病疾以及1周内每日腹泻4次者均应暂缓服用。HIV感染、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白血病、广泛性恶性病变以及其他免疫缺陷者(如服用皮质激素、抗癌药、免疫抑制药或接受辐射等)均属禁忌。

1、此种疫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必须用冷开水送服。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3、最好在服苗后两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疫苗,影响效果。

4、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该补服。

5、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脊灰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