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蝉是什么物种【实用20篇】

浏览

6912

文章

238

篇1:新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没那么多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由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数量比以前估计的多几百万,而且这些估计仍在趋同。这项研究发表在《PNAS——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里菲斯大学环境未来研究所的奈杰尔·斯托克教授发现,全球甲虫、昆虫和陆生节肢动物的物种数量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多。

这项研究只使用了一种全新的物种计算方法。以前,关于物种顺序有许多观点。一些人说地球上可能总共有200万个物种,而另一些人乐观地认为最多有1亿个物种。

昆虫和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物种群。如果我们知道这些动物的物种数量,我们就能比以前更准确地估计包括植物、真菌和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地球上大约25%的物种是甲虫,加上昆虫,它们占地球上所有有名字和描述的物种总数的一半以上。

斯托克认为,甲虫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可能导致著名的英国甲虫的大小分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甲虫相似。

他们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测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甲虫样本,并将甲虫的身体大小与不断变化的英国甲虫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世界上大约10%的甲虫被描述和命名。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只有两种物种评估方法。当时,甲虫的估计数量至少为490万种,最高估计为4070万种,平均为1750万种。陆生节肢动物的最低估价为700万种,最高估价为8000万种,平均价值为3680万种。

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用目前的四种估计方法估计的数字要低得多。甲虫有90万至210万种,平均150万种;陆生节肢动物有590万至780万种,平均680万种。斯托尔克教授说,这四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关的,包括最新的人体尺寸法,它有非常接近的估计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

斯托尔克教授的人为研究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无论是规划保护活动还是采取补救性管理措施,只知道哪些物种、需要保护多少物种以及在哪里可以完成。否则,就不可能知道保护有多成功。计算物种的最终数量很重要,但在统计过程中了解生物多样性也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气候变化影响700多种濒危物种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日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一份研究报告最近指出,目前有超过700种濒危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其中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物种之一,因为它们热带栖息地的气候数千年来一直很稳定。

由意大利和英国科学家联合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这篇论文指出,灵长类动物和有袋目哺乳动物中,受气候变暖影响的数量最多。仅两组哺乳动物、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可能会从气候变化中受益,一方面由于它们的繁殖率高而快;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们并不囿于某个特定的栖息地,而且常常生活在地洞中,而地洞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对天气变化几乎“免疫”的环境。

该研究负责人、意大利智慧大学的米凯拉·帕西弗西说:“哺乳动物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这也和它们的饮食更有针对性有关。最新研究也与此前对于动物灭绝风险的研究相吻合:饮食比较单一的物种利用资源、适应新环境、抵抗选择性压力的能力更弱。”

栖息在寒冷高山区域的鸟类面临的风险也更高,因为生活在高海拔和更寒冷地方的物种群,前往更冷或更高的地方以避免温度升高的机会更少,灭绝风险也随之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5亿年前,地球上96%的物种死亡

全文共 2813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灭绝正在发生。事实上,地球上超过90%的生命形式已经灭绝。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另一个物种会进化来取代它。然而,在过去的5亿年中,五个物种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期内迅速灭绝,杀死了当时50%至90%的生命形式。

最著名的大规模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灭绝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恐龙不是这一事件的唯一受害者。那时,地球上将近50%的生命形式也被毁灭了。

然而,这并不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大约2.5亿年前,在恐龙出现之前,二叠纪-三叠纪灭绝就发生了。当时,地球上近90%的生命已经灭绝,这是已知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科学家们对事故原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些人认为一颗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这与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似。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当时西伯利亚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了大规模灭绝。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会酸化海洋,使地球变暖,并导致物种灭绝。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将火山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认为火山释放的镍导致了甲烷细菌的蓬勃发展,这是一种产生甲烷的生物。这个古细菌需要镍才能生存。当镍进入水循环系统并在世界各地流动时,甲烷球菌也在扩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甲烷。结果,氧气供应耗尽,导致物种灭绝。它们腐烂的身体为甲烷球菌提供了另一种食物来源,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甲烷。

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单细胞生物能摧毁地球上90%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小行星、火山和产甲烷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并考虑我们是否能防止另一次如此规模的灭绝事件。

过去的大规模灭绝

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广为人知的海蝎已经灭绝。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规模灭绝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在类似事件中生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已经发生的物种灭绝事件。迄今为止,地球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在4.34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86%的物种。

晚泥盆世灭绝:结束于3.59亿年前,杀死了大约75%的物种;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在2.51亿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96%的物种。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结束于2亿年前,杀死了大约80%的物种;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它在6500万年前结束,杀死了大约76%的物种。

这些都是导致无数生命消失的事件。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呢?这些事件的起因听起来像是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恐怖场景的集合。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全球温度波动以及大气和海洋成分的变化是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更可怕的是,上述绝大多数灭绝发生在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前,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以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为例,因其规模最大而被称为“大灭绝”。根据一种理论,灭绝开始于大约2.52亿年前,当时地球上有一个巨大的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当时,全球气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这使得盘古内部的沙漠极度炎热干燥,生命只能维持。

然后,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火山爆发开始了。熔岩覆盖了大片土地,并向空气中喷出大量火山灰和有毒气体。在短暂的酸雨和全球变冷之后,整个地球开始大规模变暖。来自火山的二氧化碳充满大气层,造成温室效应。经过160,000到280万年的破坏(按照我们的标准,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地球来说不是),96%的物种已经灭绝。

显然,大规模灭绝是不容易生存的。

未来大规模灭绝的迹象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地球并没有濒临灭绝。甚至专家也承认,在过去的200年里,只有1%或2%的物种灭绝了。与经常毁灭75%物种的大规模灭绝相比,这个数字似乎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科学家对灭绝如此紧张?

我们已经知道,当植物和动物的灭绝速度比正常速度(或背景速度)快得多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灭绝。因此,知道是否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的一个好方法是知道当前的物种灭绝率和背景灭绝率。事实上,许多研究都关注这个问题。

一项较为悲观的研究估计,所有物种的背景灭绝率为每年每百万物种0.1个物种(即0.1E/MSY),而目前的灭绝率接近100E/MSY。这意味着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1000倍。另一项研究仅对哺乳动物更为乐观,将物种灭绝的背景速率设定为1.8E/MSY,当前的灭绝速率为50-75e/msy。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乐观的”,目前的灭绝率至少比背景值高27倍。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原因之一是栖息地的丧失。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留给最初生活在那里的生物的空间越来越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经济利益,如偷猎和过度捕捞,这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解释是人为的气候变化。当我们燃烧化石燃料时,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从太阳吸收热量,导致地球变暖。一些动物和植物不能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所以它们已经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如果我们真的正在经历大规模灭绝,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结束了。地球历史上许多生物在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

如何避免物种灭绝?

人类可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地球工程方法来应对灭绝事件,比如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控制地球的气候。这听起来很惊人,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首先,大规模气候实验几乎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许我们可以在期待科学家拯救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同时,自己采取一些行动。毕竟,是人类把地球推向了大规模灭绝。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想防止物种灭绝,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应对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可能已经过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201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我们仍有一线希望。为了将全球变暖趋势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标准),我们需要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这个数字有些令人沮丧。

如何降低50%?你可以多拼车。购买更多节能汽车;在冬天,汽车空调的温度会更低,而在夏天,温度会更高。骑自行车去上班;尽可能回收资源。这些看起来是微小的变化,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影响将是巨大的。以一个简单的灯泡为例:如果每个美国人都用更节能的灯泡取代普通白炽灯,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将相当于减少80万辆汽车。

导致物种灭绝的另一个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减少肉类消费可能会有所帮助。每单位面积的农作物可以提供比牲畜更多的热量,所以它可以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在畜牧业中,除了放牧牲畜所需的土地外,还需要土地来种植牲畜饲料。

最后,还有偷猎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不要购买濒危物种的产品(如象牙),并尝试从可持续的渔场购买海鲜。我们可以查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寻找濒危物种,并从科学研究机构寻找海鲜推荐。

最终,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人类极大地改变了气候。这些措施只能延缓但不能防止大规模灭绝。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尽一切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全球变暖首个灭绝物种出现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官员正式宣布澳大利亚濒临灭绝的啮齿类动物裸腹珊瑚灭绝,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物种

1845年,英国水手发现了珊瑚裸尾鼠。它生活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的一个岛上,只存在于岛上。该物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从那以后就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据报道,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栖息地被淹没是珊瑚裸尾鼠灭绝的主要原因。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一个罕见的和多样化的地区。然而,由于物种丰富,澳大利亚也成为动物灭绝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许多人认为澳大利亚的官方环境保护很薄弱。因此,澳大利亚官员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26-28%。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外来物种会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升温,外来入侵生物借助这些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除交通工具外,建设开发、军队转移、快件服务、信函邮寄等也会无意引入外来物种。然而外来物种会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吗?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仅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相当昂贵。在英国,为了控制12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在1989—1992年,光除草剂就花费了3.44亿美元,而美国每年为控制“凤眼莲”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万美元,同样,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提醒您:有效避免外来物种的侵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我国造成的损失非常重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时预防,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帮助自己。最后大家想要咨询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什么是外来物种有意引种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已制定了关于如何引进外来物种、如何预防、消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术性文件。然而什么是外来物种有意引种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毋庸置疑,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如美国于20世纪初从我国引种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亿多亩,目前,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就我国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我国历史便揭开了引进外来物种的一页,苜蓿、葡萄、蚕豆、胡萝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种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被引进到了中原地区,而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槟榔、无花果、番木瓜、夹竹桃、油棕、桉树等物种也非我国原产,也是历经好几百年陆续被引入我国的重要物种。

相反,不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

提醒您:外来物种入侵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因此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相关的外来物种知识,只有多了解相关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如若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在本网站直接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吗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吗?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一些从国外引进,并且在中国没有天敌的动物。外来入侵物种会通过竞争、繁殖等方式,争夺本土的资源,同时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本土的物种造成威胁。

鳄龟是深水龟还是浅水龟

鳄龟是深水龟,因为野生鳄龟一般都生活在较深的水域中,它们早已习惯深水生活,一般不会爬到岸上去。在养殖时建议饲养员最好也用深水,一般使用高出龟体3~5倍的水源即可,这样可以让它尽早的适应生活环境。

鳄龟属于一种水龟,建议不要让它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这样会会减缓它的生长速度,不利于它们生长发育。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必须保证每天泡水半小时。

鳄鱼偏肉食性,对食物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是低脂肪的食物就行,因为龟类对含有脂肪较高的食物难以消化。平时建议饲养员在喂养时可以喂一些小鱼小虾、 黄粉虫、瘦肉以及新鲜的蔬菜,比如:南瓜、番茄、胡萝卜等。

鳄龟的形态特征

鳄龟背甲最长可达70厘米以上,在人工饲养下正常生长停止在40厘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80公斤以上,曾有达200公斤的记录。

它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嘴巴、背甲盾片、红舌都异常奇特,头和颈上有许多肉突,龟壳长而厚,背上有3条凸起的纵走稜脊,盾片呈棕褐色,13块盾片就像13座小山连绵起伏,呈纵横3行排列,背甲的边缘有许多像锯齿状的突起,使它们的外观像是穿上装甲的恐龙。

鳄龟呈实灰色、褐色、金黄色、黑色或橄榄绿色。眼睛周围有散开的黄色斑纹,长在口的两侧,小而有神,且有星星状的肉质“睫毛”。

鳄龟咬人怎么办

1、鳄龟如果真的咬人了,不要把撕咬的部位强行拉出,因为这样会伤害到人。此时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去打鳄龟的头部,因为头部比较敏感,也比较脆弱,它吃痛后自然而然的会松开口。

2、鳄龟咬人之后要用橡皮夹去固定住伤口,这样血液会凝聚。咬伤的部位要用肥皂去清洗,清洗之后用碘伏去消毒。此时要格外的注意下伤口,如果只是伤到表皮,消毒后几乎就安全了,但是伤口超过5毫米,此时需要格外的谨慎,最好立马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的药剂,防止伤口威胁健康。

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吗

鳄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因为它们性格暴躁,攻击力比较强,并且繁殖的量较大,如果放生到野外,会争夺本土乌龟的资源,甚至会让本土的乌龟濒临灭亡。而且它们在我国是没有天敌的,一旦在野外繁殖,很有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所以鳄龟是外来入侵物种。虽然鳄龟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大,但是家庭饲养还是没问题的,饲养者只需要注意不放生即可。

鳄龟怎么饲养

1、温度:鳄龟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在3-45℃的水中生活,但是它们最适宜的温度是20-33℃。家庭饲养鳄龟最好将水温控制在20℃以上。

2、容器:鳄龟体型较大,尤其是大鳄龟,成年后的体型可以达到70厘米左右,饲养者需要准备一个大于它们体型2倍的容器,才能让它们更好的生活。

3、食物:鳄龟是偏肉食性的,喜欢吃一些小鱼、小虾、泥鳅、瘦肉、动物内脏等,但是饲养者也需要搭配一些蔬菜或水果一起投喂,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是什么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外来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在对外交往中,人们有或无意将外来种引入了我国.但也有一些入侵种类属于自然传入,与人类活动无关或没有明显关联,那么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是什么?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有意传入:从国外引入植物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植物引种为我国的农林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人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根据资料统计,截止1970年,由原产世界各地引种到我国来的植物837种,隶属于267科,约占我国栽培植物的25%~33%.这些植物区系包括印度一马来西亚区,新热带区的中美洲(包括墨西哥),欧洲西伯利亚地区,非洲亚区,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地中海亚区,伊朗-土耳其地.另外近20年来,随着对外经济和科技交流的日益扩大,外来入境植物(包括杂草)数量也大为增加,但由于人力缺乏及工作难度大,再加上人们对一些植物引入后所产生的利弊看法不一,到目前为止很难得出有多少种类是人为引种所带来的有害植物的准确数据.这些植物引入后的主要途径有牧草、饲料、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草坪植物和环境保护植物等.

虽然我国在生物防治害虫和害草中,曾引进很多天敌昆虫,但目前并没有这些天敌昆虫带来危害的报道。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的一些不科学的思想意识往往加重了外来种的入侵.有的人认方“外来的就一定比本地的好”,不加分析地盲目引种.如目前草坪引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来种,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种,很可能导致入侵种种类增加、危害加剧。

提醒您:外来物种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多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相关的外来物种知识来保护自己。另外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中国,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下面带您了解一下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

我国在2003年至2016年共发布过4次危害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物种,共计71种。2003年1月10日,公布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石茅、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2010年1月7日公布有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落葵薯、桉树枝瘿姬小蜂、稻水象甲、红火蚁、克氏原螯虾、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椰心叶甲;2014年8月20日公布有反枝苋、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小蓬草、苏门白酒草、一年蓬、假臭草、刺苍耳、圆叶牵牛、长刺蒺藜草、巴西龟、豹纹脂身鲇、红腹锯鲑脂鲤、尼罗罗非鱼、红棕象甲、悬铃木方翅网蝽、扶桑绵粉蚧、刺桐姬小蜂;2016年12月20日公布有长芒苋、垂序商陆、光荚含羞草、五爪金龙、喀西茄、黄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蓟、大狼杷草、野燕麦、水盾草、食蚊鱼、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无花果蜡蚧、枣实蝇、椰子木蛾、松树蜂。

今天小编对中国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放生外来物种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往自然界放生一些鸟类、鱼类等生物,本是人们主动施救、平衡生态的一种环境保护方式。然而,放生却是有讲究的。缺乏相关放生知识和生态保护常识,随意放生,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那么放生外来物种有哪些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盲目放生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种下许多风险。一方面,放生的动物有可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盲目放生、随意放生,会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这些动物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等也容易成为“外来入侵者”,通过与放生地野生动物接触,很容易形成病菌传播。

放生不仅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受到法律严格制约,盲目随意放生涉嫌违法。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就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提醒您:放生外来物种的危害是我们不能承担的,因此看到陌生动物或者植物时,应该了解外来物种知识来辨认。最后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进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方瓜和南瓜的区别 居然是同一物种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方瓜和南瓜,感觉形状不一样,这个味道和气味都是这么的相似,它们是一样的吗?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方瓜和南瓜的区别

方瓜,有的地方叫南瓜、西葫芦。北方的长南瓜,叫方瓜,所以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形态上有所不同,但是其实是一种物种,只是抵御的叫法不同,其次就是形状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葫芦科属的南瓜

方瓜和南瓜介绍

方瓜又名番瓜、番蒲、倭瓜、北瓜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类蔬菜,属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呈五棱形,无刚刺。叶五角状心脏形。花冠裂片大,黄色,分雌雄。果长圆、扁圆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后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呈红黄、黄褐、红褐、黄白等各色。原产地有亚洲南部、中国南方、中美洲等,现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方瓜是我国消夏解暑的优良瓜果之一。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南瓜”一词可以特指南瓜属中的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也可以泛指包括笋瓜(又称印度南瓜)、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等在内的其他南瓜属栽培种。其中前者因产地叫法各异,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闽南话、客家话、大鹏话、金华话称为金瓜,在湖南常德等地也称“北瓜”,原产于北美洲。

方瓜的功效

方瓜中的葡萄糖含量比较高,而人体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都是由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所以食用方瓜可以维持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方瓜里面含有众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例如瓜氨酸、天门冬酸、精氨酸等,这些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可以为人体起到补充日常所需的营养的作用。

方瓜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维生素,无论是增强抵抗力、美容肌肤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方瓜中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例如镁、铁、铜、硒等,对于维持大脑发育、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方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较多,每100克的方瓜中含有大约2.4毫克的胡萝卜素,是瓜类中含有胡萝卜素含量比较多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于维持视力正常、促进发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方瓜的做法

葱香方瓜南瓜

材料

南瓜1只

调料:

食盐4克

蒜5克

小葱适量

橄榄油适量

做法

1。将南瓜去皮,切成片

2。油锅8成热后,将蒜末放入爆香

3。爆香后,将南瓜片放入,翻炒

4。在翻炒的同时,可以不时地往锅里加水,但不要太多

5。放入盐,炒匀

6。南瓜差不多软和绵了之后,就可以关火

7。撒入香葱,即可出锅

蛋黄方瓜南瓜

材料

主料:小南瓜1只(约400-500g),咸鸭蛋黄4枚,黄酒1汤匙(15毫升),盐1/2茶匙(3克),香葱段少许,油1汤匙(15毫升),料酒1茶匙(5毫升),鸡精1/2茶匙(3克)

做法

1.将咸鸭蛋黄和黄酒放入小碗中,入蒸锅隔水大火蒸8分钟,取出趁热用小勺碾散,呈细糊状。

2.小南瓜去皮,挖去南瓜籽,切4毫米厚的薄片。

3.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爆香香葱段,加入南瓜煸炒,约2分钟,观察到南瓜边角发软,即是熟了。

4.倒入蒸好的咸鸭蛋黄,调入盐和鸡精,再翻炒均匀即可。

TIPS:

南瓜片刚刚呈现熟的颜色再翻炒2分钟就可以起锅了,此时南瓜脆嫩又有形有款。蛋黄的薄“沙”一裹,那样子最见得人了。

盐、味精等佐料都不用放,自然鲜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入侵物种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外来物种入侵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要超过4000亿美元,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严重的是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和生物污染。然而入侵物种有哪些特点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入侵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微生物、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2.无意引入多:由于交通越来越发达,流动人员和物资,以及压舱水无意带入的物种很多,例如蔗扁蛾、褐家鼠、豚草、北美一枝黄、紫茎泽兰、刺花莲子草、苋属、松材线虫和美国白蛾等。

3.有目的的引入多:中国引种历史悠久,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牵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几乎与养殖、饲养、种植有关的单位都存在大量的外地或外国物种的引进项目。这些单位有农业、林业、园林、水产、畜牧、特种养殖业、各种饲养繁殖基地,其中大部分引种以提高经济收益、观赏、环保等为主要目的。

提醒您: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多了解,可以警示我们大家更好地预防外来物种入侵,为了避免它们的出现,我们也要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我们只有了解它们才能预防它们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自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然而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生态安全意识。近年来,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开展“质量月”“国门生物安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绿蕾专项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但由于生物入侵的复杂性,需要政府、媒体、学校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生态安全意识。

二是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外来物种的种类、分布、传入途径、危害、损失等情况的调查,建立外来物种档案和信息数据库。

三是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拟定外来物种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向本市人民政府报告外来物种现状、防治措施及发展趋势。并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日常监测,定期对外来物种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为外来物种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评价资料。

提醒您: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外来物种的侵袭。最后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等相关的外来物种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外来物种是如何入侵中国的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然而外来物种是如何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受国际交流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城市宠物热兴起带来的巨大需求影响,跨境电商、交通工具、邮寄包裹、口岸非法携带等逐步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新的风险点。如近来电商平台上风靡的多肉植物,多利用游客携带或邮寄途径大量运输闯关,多次被检验检疫部门截获并予以销毁,而销售这些多肉植物的商家仍在销售信息中公然标明“保过”。2015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多次从跨境邮件中截获火蚂蚁、蜘蛛、毒箭蛙等活体动物予以销毁。

提醒您:外来物种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到可以影响我国的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相关的外来物种知识保护我们的国家。最后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玛塔龟的物种信息介绍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玛塔龟

玛塔龟或许是看起来最奇特的水龟,爬行动物,也有可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脊椎动物。同样,它们也是一种体型很大的龟,通常可以长到43至45厘米。有记载最大的一只达到了61厘米。雌龟的体长通常要较雄龟大一些,与其他的成年龟一样,雄龟有着较雌龟长和宽的尾巴。它们的甲壳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坚硬,与产自北美的鳄龟有些相似。最奇怪的是它们的的颈部周围长着肉质的须。至于这些须的确切作用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有三个主要的观点:

第一,这些须被当作伪装能使它们和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迷惑被捕食对象。

第二,这些有着敏感神经末梢的须可以用来当作事物探测器。

第三,这些须在水中可以摆动,起到了诱饵的作用。

除了它有特点的脖子外,另一个特点就是真空捕食法。当它们捕食时,先伸长脖子,张开嘴,然后以非常快的速度冲向它的猎物。与此同时制造出一种真空的效果,它们几乎是把鱼吸进嘴里的。因为这样特殊的捕食方式,它们的喉咙并不是非常有力。这些龟是潜伏的猎手,但有时也见到它们主动捕食猎物。

玛塔龟生长在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在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足迹。在特里尼达岛上也有分布。一本书上记录到,当地的印地安人称它们是非常普遍的龟(出版时间是1963年)。原住民有CARA DEMATAMATA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一张MATAMATA的脸,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句恭维人的话。MATAMATA是一种高度水栖的龟,它们生长在浅水中,比如一些死水塘,和亚马逊流域的湖里。这种龟不能生活在深水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它们游泳的技巧并不好,第二当他们呼吸时只是伸长脖子,把鼻刺管伸出水面。

由于玛塔龟生活在较阴暗的水中,所以眼睛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了,它们的小眼睛恰恰证明了这点,另一点在龟和爬行动物中比较奇特的是它捕食是利用声音。它头两侧的耳鼓可以感觉到水中的震动。来确定猎物在水中的确切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的物种入侵到国外的例子有哪些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生物入侵地重灾区,那么有没有中国物种入侵其他的国家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中国的物种入侵到国外的例子

1.鳙鱼,花莲,著名的中国四大家鱼之一。由于没有天敌制约加之鲢鱼繁殖生长快而造成严重消耗本土鱼种生存食物。现在已经成功入侵美利坚等其余70多个国家,几乎全面占领密西西比河。

2.黑鱼,这家伙几乎是肉就吃,所以在东亚广泛分布,并不仅限于中国。后来作为食用鱼引入美国,流出后泛滥成灾,绝对当之无愧的入侵物种,甚至被老外拍成电影。

3.黑家鼠,是的,就是黑老鼠,这种老鼠本来是亚洲物种,但是后来,因为生命力太顽强,通过陆路过了中近东,占领欧洲和非洲,再漂洋过海占领了澳大利亚和美洲。现在已经是世界公民了。

4.老头鱼,土点叫山胖头,学名叫葛氏鲈塘鳢,原分布于我国黑龙江、俄罗斯、朝鲜等地,后来开始蔓延至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

5.麦穗鱼,我国东部土著物种,先是入侵云贵高原,在滇池等湖泊造成大量种群灭绝案件,然后又入侵欧洲,现在在罗马尼亚等国肆虐。

6.大闸蟹在德国、英国由于缺少天敌,生长泛滥,对河堤、大坝产生严重危害,对当地的生态也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大闸蟹对于中国人而言是美食,然而大闸蟹一旦死亡,几个小时内,内部就会产生致命毒素,因此没法海运到中国卖,很多被制作成了动物饲料。

今天小编对中国的物种入侵到国外的例子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什么是外来物种无意引种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引进是与外来物种入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简称引种),那么什么是外来物种无意引种?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我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我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我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发现188种入侵植物、81种入侵动物、19种入侵微生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发现了50种,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业等造成严重危害。仅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例,“十一五”期间年均发生面积1.7亿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1100亿元,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造成的林业年均损失高达110亿元。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目前已然成为我国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它给我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提醒您:外来物种对于我国现在的状态是有害无利的,因此为了避免外来物种的侵袭,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或者了解一些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等危害知识。最后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出汗有什么用?是人类成为地球优势物种的重要原因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从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人体出汗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人类进化成为地球上顶级食肉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汗不仅是一种高度先进的散热系统,而且还起着防御作用。每个踢足球的人都知道很难抓住一个又湿又汗的人。

早期人类在奔跑和狩猎前吃像鬣狗一样的动物尸体。照片显示海莲娜·布鲁尼正在吃死小牛。

据国外媒体报道,坚持不懈的确会有回报!即使你不得不忍受运动产生的汗水,从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人体出汗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人类进化成为地球上顶级食肉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几百万年前,消化系统消耗了人们摄入的大部分热量。在此期间,大脑需要的能量是人体其他器官的20倍。因此,为了人类大脑的发展,我们需要更高热量的食物,并从狩猎和杀害其他动物中获取肉类,这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一种关于人类进化的理论认为,我们的祖先大约在200万年前开始吃肉,这将迅速促进人类大脑的发展。因为肉类食品含有大量的卡路里和脂肪,所以肉类食品可以使人的大脑变得更大。但是早期人类是如何得到肉的呢?

一种方法是早期人类吃动物尸体,类似于现在的群居动物,如马和骆驼。人类绦虫是由狗和鬣狗的感染进化而来的,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早期人类一定吃过被狗和鬣狗吃掉的动物尸体,并接触过它们的唾液。但这并不是早期人类获取肉类的唯一途径。

早期人类必须参与狩猎活动。然而,直到大约20万年前,人类才开始用石头和棍子等工具狩猎。230万到20万年前,早期人类是如何狩猎的?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是《生来就是为了跑》的作者,也是一名记者,他说我们追逐猎物到极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它们美味的肉。

出汗在长跑和追逐猎物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以免身体过热。我们的祖先最终耗尽了猎物,获得了最好的狩猎机会。出汗在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对于一只被人类追赶并跑了很长一段距离的瞪羚来说,人类可以在奔跑时流汗并排出体内的热量,但是瞪羚不能这样做,这意味着它们不能在非洲大草原上跑很长一段时间。

跑得太久,像瞪羚这样的动物必须停下来喘口气,这将为早期人类提供最好的狩猎机会。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坚持”策略。当瞪羚跑了大约5英里时,它必须停下来休息和呼吸,否则它将面临生命威胁甚至死亡。像瞪羚这样的动物不奔跑时可以完全伸展横膈膜,而人类祖先直立行走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人体汗液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散热系统,可以说是动物世界中最有效的散热方法。研究表明,大约189万年前,一些人类特征同时进化,包括直立行走、无毛皮肤、出汗和长跑。这些能力的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那时,地球开始变暖,森林栖息地变成了开阔的草原,从而使人类能够直立行走,甚至在开阔的地方奔跑。这也可能导致他们选择狩猎动物作为肉食。

出汗不仅是一种高度先进的散热系统,也是一种防御机制。任何在夏天赤膊上阵踢足球的人都知道,很难抓住一个汗流浃背的人。当你下次大汗淋漓时,你可以花些时间冷静思考。尽管出汗可能会让你尴尬,但这种生物功能是人类成为地球上顶级捕食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海兔子和墨鱼的区别 不是同一物种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要给大家明确的一点就是海兔子并不是墨鱼,这两种东西是有区别,两种食材从外观、功效到营养价值都是有不同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海兔子和墨鱼的区别

1在外观上,两者虽然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两者的内脏中都有墨囊;头前和口周都有10只腕,包括2只长触腕和8只短腕。但它们的区别还是有的。海兔子的躯干后部署稍狭窄的,顺着脊背内侧有一条细长的、透明的类似塑料的东西;而墨鱼的躯干上椭圆形或圆形的,顺着脊背内侧有一厚的、白色的的石灰质内壳,叫乌贼骨,可以入药作制酸、止血、收敛之用。

2两者的功效不同。海兔子性质寒凉,具有滋阴润肺、消炎退热等功效;墨鱼性质温和,功效则是补益精气、健脾利水、养血滋阴、制酸、温经通络、通调月经、收敛止血、美肤乌发。海兔子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海兔子的卵称为海粉丝,含蛋白质32%、脂肪9%、灰分3.4%、盐分12%。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咸、寒,入肝、肺经,具有滋阴、明目、清热、软坚、止咳等功效。而墨鱼是低脂肪的滋补食品。

海兔子是墨鱼吗

海兔子不是墨鱼。

其实,没怎么见过海兔子和墨鱼的人不会区别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两个东西看着很像,同样有墨囊,同样头前和口周有10只腕,而且都是其中的2只是长的触腕,另外的8只短腕上有吸盘,就连做法也很类似。但细心点就可以发现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海兔子的躯干后部署稍狭窄的,顺着脊背内侧有一条细长的、透明的类似塑料的东西;而墨鱼的躯干上椭圆形或圆形的,顺着脊背内侧有一厚的、白色的的石灰质内壳,叫乌鱼骨。

海兔子食用注意事项

1、海兔子必须要煮熟可吃。通常情况下,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能够彻底把细菌杀灭。由于海兔子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干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以外,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

2、海兔子不宜寒凉的食物同食,如蔬菜类的黄瓜、空心菜和水果类的西瓜、梨,也不要在吃完海兔子之后喝冰镇饮品,如雪糕、冰水等,以免引起腹泻等症;

3、海兔子不能与葡萄酒、啤酒同食,因为同食的话会产生过多的尿酸,最后导致痛风症或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4、患有神经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

海兔子的家常做法

1、一小捆粉丝用冷水泡软,与处理好的海兔子(不切块)放在蒸盘上,海兔子在下,粉丝在上;

2、水烧开后,把蒸盘放上去,大火蒸10分钟;

3、调酱:蒜切碎,放于油已热的锅煮一会,使蒜香味出来,加入适量酱油,面酱和水,煮一会即可关火;

4、将调好的酱均匀浇淋在蒸盘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洋洲兽类灭绝物种有哪些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兽类这一类动物均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纲,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从进化的程度来说,可分为原兽类,如鸭嘴兽、针鼹等卵生动物,它们是兽类中最原始的一类,然而大洋洲兽类灭绝物种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1.巨猿

巨猿可能就是金刚的原型,它们在外形上与现代猿较为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体型更为硕大。巨猿是历史上出现的肌肉最发达的猿,身高达到近10英尺(约合3.04米),体重超过1000磅(约合453公斤)。它们是现代猩猩的远亲,绝大多数相关绘画作品均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2.旋齿鲨

尽管生活在近3亿年前,旋齿鲨仍与它们的现代近亲类似。现代鲨鱼长有数排锯齿状牙齿,一旦有牙齿脱落便会长出新牙。相比之下,旋齿鲨颚部位置较低,牙齿排列出的形状看上去有点像一个圆锯,它们的新牙会不断长出并把旧牙推到前端。对于这种怪异牙齿结构所处位置,科学家仍存在一些异议,但不管是位于口腔内还是喉咙深处,这都是一个独特而令人吃惊的特征。

3.有角囊地鼠

即使是体型最小的动物也值得我们关注,有角囊地鼠(学名CeratogaulusRhinoceros)自然就在被关注之列。作为体型最小的有角哺乳动物,它们至少应得到我们的承认。科学家最初认为,角是一个挖掘工具,但现在绝大多数人认同“充当防御武器”这一观点。

提醒您:当物种灭绝后,我们一定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可以了解一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另外也要多学习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