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筝算器乐吗(通用20篇)

浏览

7021

文章

152

篇1:古筝有哪些历史,它的历史发展是什么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筝的音色非常优美在外形上,它不仅端庄清雅,而且极具流畅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那么古筝都有哪些历史呢?

筝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悠久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至今约有两干五百年历史,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在秦、齐、赵等国就已经开始流传,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古人称之为秦筝。

史记中对筝有这样的记载:击瓮叩钵、弹筝博鹊,真秦之声也。东汉风俗通进一步描述了筝的形制:筝五弦,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镑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筝不光是文人雅士的爱好,在民间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中所述: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击而已。可见筝在民间流行的广泛性,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凋技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筝逐渐流传到全国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地方流派,筝还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筝按音怎么弹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按音的三种演奏方法:提前按音,然后再演奏。这种方法适用于慢句;消音法,即用右手指甲触弦(又称遮弦)消音;左右手高度同步法,即左手不提前按音,右手不捂弦消音。相反,在右手弹弦的瞬间,左手快速按音到位,左右手动作高度同步。要熟练运用这些方法,首先要熟悉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才能知道力度有多大。1、如何按音弹古筝

1.提前按音,然后再弹。这种方法适用于慢句。由于速度慢,如果按音与前一个音不同,可以先用左手提前按音到位,然后用右手再弹。左手等待下一个音乐按音响后再放弦。

2、消音法,即用右指甲触弦(又称遮弦)消音,适用于同弦34、67。按音前,右指甲提前触弦,消除上一个音的余音,停在弦上不弹,左手按音到位后再弹。如果是43、76弦,弹完按音后,右手指甲盖弦消余音,然后左手再抬起。这种方法比正常演奏多了一个捂弦的消音动作,所以速度有限,掌握不好,容易出现消音痕迹。

3.左右手高度同步法,即左手不提前按音,右手不捂弦消音。相反,在右手弹弦的瞬间,左手快速按音到位,左右手动作高度同步。这种方法很难练习,需要左右手无缝配合,高度同步。但如果掌握得好,即使在快速指序的同弦3434或6767中,按音也能非常干净清晰,动作上没有冗余和拖泥带水。二、古筝按音技巧

1.按音的音准和音色取决于左手按弦的位置是否合适,按弦的深度是否到位,与右手弹弦的动作连接是否协调。此外,耳朵对音准的听觉敏感性也很重要。

2.古筝按音时,首先要熟悉弦的松紧程度,即先弹弦,然后用左手按压所需的音高,反复做几次,直到能感觉到左手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得到正确的音高。掌握合适的力度后,用这个力度按弦,这样用右手拨弦就是正确的音高。

3.左手按弦动作要领:肩臂放松,肘部自然弯曲,手腕与手背平行,食指和中指自然弯曲放在筝弦上,用指尖肉垫按压筝弦,避免按压手腕。

4.按音时自然放松。利用左手和左臂的自然力量,肌肉放松,动作灵活。按音往往容易紧张僵持,影响音高和音准,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古筝对手指的伤害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是民乐的一种,古筝音色清丽悠扬,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学习古筝对手指的伤害极大,这是真的吗?学古筝对手指又怎么的伤害呢?

其实你如果使用正确的方式,佩戴指甲的话,一般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手指的,因为在弹古筝的时候,是用指甲扫古筝的弦,不会和自己的手直接接触,对手指是没有伤害的,左手按弦才需要用刀指腹去弹,但也不会对手指有什么伤害,无非就是初学的时候,手指比较娇嫩,会有些疼,等磨出一层茧子来,就好了,要想学习一门技艺,当然要吃苦受累,只要掌握了方法,学习古筝不会对手指的发育有什么伤害。

学习过程中手指被琴弦划破了,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学习古筝还有很多优点,能够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气质 锻炼身心,培养一个极具特点的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筝选购窍门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挑选古筝主要从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弦的音色这几方面考虑,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买名牌产品,挑选适合自己的,不要完全听从售货员的话,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该如何挑选古筝。

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挑选一家信誉良好、明码标价的乐器行,最好是已经做出了一些品牌的。

第二步,检查古筝面板(此处包括底板,为正反面)的用料。

面板是古筝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都是桐木制作,检查时需要注意面板上是否有蛀虫、腐烂等现象,最好不要有节眼(一般活疤节也不会影响音色),如果是拼接板,还需要看接缝是否紧密平整,油漆不宜太厚,能够看出清晰条理的木纹为佳。

第三步,检查古筝的边板的用料。

边板有头尾边板和侧边板,通常采用质地密致的红木、楸木等木料制作,也有采用较硬的杂木,检查时着重注意侧边板,尽量挑选硬度较强的硬木,这直接关系到上弦后筝体的平整和音高的稳定。

第四步,检查古筝的金属配件用料。

打开弦轴盒,主要检查里面的弦轴是否为不锈钢制品,

第五步,检查古筝的做工。

外观整体上没有被磕碰蹭划的痕迹,完整无缺,筝体能够水平平稳放于桌面,没有歪斜。

现在的古筝基本上都是木料胶合,所以绝不能有钉子或者钉孔,而胶的用量也一定要足够,所以要仔细检查面板、边板、底板之间胶合是否严密,否则容易受潮以及开裂。

检查古筝岳山上筝弦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否均匀统一,如果不均匀,会对演奏带来障碍

第六步,检查古筝的音响效果。

试试用右手弹琴,用左手按滑琴弦,会否出现杂音,好的古筝不会有杂音。

另外,好的古筝发音清晰,音量充足,有穿透力,如果发音暗淡飘忽,或者声音够大但是不清亮,那么可以直接排除这一款。

PS:古筝按产地有上海的扬州的河南的三个大的产地。上海的琴比较精致代表的是敦煌还有焦桐,敦煌的琴价格偏高,低端琴用一段时间音色也会变差,要买就买中高档的,最好是4000元以上的。还有敦煌的假琴很多,买是要注意。焦桐的低端琴价格便宜些,因为名气没有敦煌的大,2000元-4000元的琴就很好啦。扬州是古筝之乡品牌很多但是也很杂,如果在老师的帮助下挑选可以挑到又便宜又好的琴。最后建议不要在网上买琴,因为琴是要挑音色的,就是同一款琴的音色也会有不同,所以好琴都是挑出来的。最好是老师与厂家有合作,这样出厂的好琴是先给老师挑的。这样你有机会看到好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筝六级必考曲目是什么?有哪些?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六级必考的曲目分别是《高山流水》、《柳青娘》、《庆丰年》、《出水莲》、《崖山哀》、《闹元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丰收锣鼓》、《瑶族舞曲》、《香山射鼓》。古筝考级划分为1~10级,1~4级为初级,5~7级为中级,8~10级为高级,其中高级需要加考乐理。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隶属弹拨乐器。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广泛,演奏技巧多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因此深受大众喜欢。现已出现小古筝、便捷式古筝、迷你古筝等等。

古筝是一件古老民族乐器,伴随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其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地板以及穿弦孔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筝简谱乐理知识古筝的乐理知识

全文共 305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声音,古筝的音色更是让人听起来更加悦耳,更容易消除繁杂事物的干扰。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古筝简谱乐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古筝简谱乐理小知识

根据自然界各种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声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乐音有固定的音高/音低和谐交融。古筝、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半音与全音

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在简谱中,7、1之间及3、4之间是半音。

音符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看过“古筝简谱乐理知识“

古筝简谱乐理知识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乐音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这些音有的听起来纤细,有的听起来粗犷。有的显得柔和,有的却显得低沉……。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音乐就是一门音的艺术’。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名 唱名

为了称呼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人们采用了七个英文字母。这七个字母的排列是从C开始,依次为C、D、E、F、G、A、B,这就叫音名。而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用do、re、mi、fa、sol、la,si来唱出乐谱上的音,这就叫唱名。音名与唱名既有联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在中国民乐中有特定的调式,即五声调式,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基本音级

循环使用C、D、E、F、G、A、B七个音名,这些以七个音名为名称的音就是基本音级。

半音 全音

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在简谱中,7、1之间及3、4之间是半音。

音符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

乐曲中的音响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时中间会有间断,出现无声的时间,这时,就用另一类符号——休止符来表示。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全音符。二分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二分音符,等等。

附点音符

有的音需要延长一定的时间,记谱时就在这个音符的右边点上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就叫附点。这个音符也就被称作附点音符。附点增加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常用的附点音符有: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等等。

附点休止符

知道了什么是附点音符,你也就知道什么是附点休止符了,附点休止符同样也是增加原来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延音线 延长号

要延长某个音的时间,除了用附点之外,还常用另外的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用延音线把几个音高相同的音连在一起,演奏的时候,这几个音加起来奏成一个音。如:5---∣5--- 。

另一个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延长号。延长号的样子像一个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延长这个音的时间。延长号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变化音级

音乐中除了七个基本音级以外,还有许多把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的音,它们叫做变化音级。在念变化音级的时候,要把‘升”或‘降’字读出来,比如升4、降5等等。

为了区别于变化音级,基本音级也叫做本位音。

变音记号

把基本音级升高,降低或回复本位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简谱中使用的变音记号一共有五种:

升记号#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斜写的汉字‘井’。

降记号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英文小写字母b。

重升记号x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它的形状似一个叉。

重降记号b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它由两个降记号合在一起而成。

还原记号 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到基本音级,也就是还原到本位音。所以还原记号也可以叫做本位号。

念重升或重降的变化音级时,同样要把‘重升’或‘重降”两个字读出来。比如‘重升1’、‘重降6’等。

调号

打开琴谱,我们可以看到1=D 、或1=G的字样,这是简谱中的调号,1=D表示该曲是D调,即1音是D音。

临时记号

变音记号是直接写在音符前面的,这种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临时记号只对与变音记号 同音高的音起作用,而且只限于一小节内,过了小节就失去作用。

节奏

音乐世界中的音,不仅高低起伏翻动,而且长短也千变万化,形成轻重缓急的效果,人们把音的长短关系及特定的强弱关系总称为节奏。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也会有规则地进行运动。比如我们呼吸的起伏,时钟的摆动,列车行进时车轮的滚动……。所以节奏这个词,也广泛运用于音乐以外的领域。

节拍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把某些词说得比其他词重一些。在音乐中同样有这种情况,某些音会比其他音强一些,形成重音。而且,音乐中重音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往往是定期的反复。强音与弱音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便形成了节拍。

节奏与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人把节奏比喻为旋律的‘骨架’,而把节拍比喻为旋律的‘脉搏’,你能理解这样的比喻吗?

小节 小节线 终止线

根据强音、弱音交替出现的规律,可以把音乐分成一个个长度相同的部分。从一个强音到下一个强音之间的部分,就叫做小节。小节是用一根直的短线划分开的,这根直线叫小节线,它总是在小节的强音前面。而在段落结束或整首乐曲结束时,必须用并排的双条直线来表示,这叫终止线。写的时候还必须把右边的那根线写得稍微粗一点。好,现在请你看看琴谱,乐曲结束时的终止线是不是一条细,一条粗?

拍号

说起拍号,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因为弹奏曲子时如果不先看清拍号,那一定会弹得乱七八糟。在音乐中,构成节拍的单位叫‘拍”,表示小节长短的类型时,则是用‘拍子’这个词。一小节中有几拍就叫几拍子。拍号就是用来表示拍子的记号。它由两个阿拉伯数字来表明,上面那个数字表示一小节有几拍,下面那个数字表示以哪一种音符作为一拍。拍号写在乐谱的开头部分,紧挨在调号的后面。

这二种记号的排列顺序是:先调号,再拍号。(拍号一般只写一个,除非中间更换拍号)。

拍号应该怎样来读呢?一般采用先上后下的读法。这种读法首先确定了这是个几拍子的曲子。不过,也常常听到先下而上的读法,这种读法也可以。但要注意不能把拍号读作几分之几拍,因为拍号不是数学中的分数。

单节拍 复节拍 混合节拍

在小节内,带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强拍,不带重音的单位拍叫弱拍。在下面的文章中,用 ●○记号分别表示。

一小节内只有一个强拍,叫做单节拍。哪些是单节拍呢?单节拍有两种:一种是二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另一种是三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把几个相同的单节拍合在一起,就成为复节拍。复节拍中,除了第一拍是强拍以外,其他的重音叫次强拍,也就是稍稍强一点的意思。复节拍包括:四拍子强 弱 次强 弱(●○○○)六拍子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筝算琴吗

全文共 131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不属于钢琴。古筝又称汉筝、瑶筝、秦筝、栾筝,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而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目前也有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节奏调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筝入门基础知识古筝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5333 字

+ 加入清单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及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古筝入门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筝(弦)及弹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的沿革

1、筝(弦)的沿革

古代的筝曾为五弦,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增加到了十二弦。以后筝弦的增加速度很缓慢,从汉晋到唐宋这1300多年间,只增加了1弦。十二弦与十三弦虽然只一弦之差,但从五声音阶的定弦原则来看,它的目的在于加强主音,使其实用价值更大。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候瑾《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是采用移动筝柱来转调的。十三弦筝,在隋代就已出现,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隋代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调宫商于促柱”(顾野王赋)。盛唐时期流行的十三弦筝是在十二弦筝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在唐宋时期,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并存,但有雅俗之分,十三弦为俗乐筝,流行于民间;十二弦筝为雅乐筝,流行于宫廷。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中记载:“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这一时期的筝弦,多用丝弦或(昆鸟)鸡的筋作弦,这在唐朝诗人刘禹锡和唐彦谦的诗中都有提及。岑参在《秦筝歌送外甥肖正归京》诗中云:“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丝弦的主要特点是:银色深厚、灵透、柔和、韵味深长,最富于表现慢板及花音不多的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弦和十五弦筝。明末清初,南方各地开始使用铜和钢的金属弦,如粤、闽两省首先使用铜弦。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出了继续使用传统丝弦外,又开始使用钢弦。钢弦银色清越、明亮,余音长,最适合表现音韵典雅缠绵的乐曲。这一时期的演奏技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明代《敦煌实录》云:“索函宗伯夷成善弹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由此略见一斑。

清代的筝有了新的发展,值得重视的是,清代十四弦筝已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在《律吕正义合编》中记载有:“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隋宫调设柱和弦以谐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这里说的“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即指七声音阶定弦。另据记载,清康熙年间,曾有人用筝等四种乐器在宫廷合奏了康熙根据琴曲改编的“平沙落雁”。当时还有人用筝独奏了变调“月风儿”。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前后。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如四川筝、上海筝、苏州筝);筝的转调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已经改革了几种转调筝(如营口二十五弦脚踏张力转调筝,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苏州四十四弦脚踏转调筝,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近年来,古筝的弦又出现了尼龙弦。这种弦是以金属弦为内质,外加以尼龙丝缠绕而成。尼龙弦在一定程度上,既有金属弦那种清脆、明朗的特点,又有丝弦委婉质朴的韵味,他的余音长短适中,音韵较为清雅含蓄,最适于表达现代双手技巧复杂的乐曲。

2、弹奏方式及演奏技巧的沿革

今日筝流行于与专业演出和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但用假甲弹筝,并非近代之创。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书·羊侃传》载:“有弹筝人陆大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在李商隐的《无题二首》诗中有:“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另外,在《资暇录》中对假甲的使用有如下的记录:“今弹筝,或削竹为甲,以助食指之声。亦因研公也弃真用假,舍清才从浊。人盖靡只其由也。至如箜篌之与秦筝,若能去假还真,其声婉美矣。”

溯其本源,既然有“代指”与“去假还真”只说,可见最初弹筝乃是用肉甲来演奏的。后来由于假甲音量大、使用方便、不易损坏等原因,逐渐取代了肉甲,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年来,随着筝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奏力度的加强,以及筝弦的加粗,使假甲更加普遍的推广开来。

传统的筝曲,右手弹奏旋律,左手施以颤、按、滑、揉等技巧,这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演奏方法,也叫传统奏法。致于左手何时开始移到筝码右边和右手同时演奏的,无从考究,但在敦煌壁画中已看到双手弹筝的形象,还有在陕西蓝田水陆庵佛寺群雕中也有生动的双手奏筝的乐人形象。

1935年,杭州国乐研究社用铅字印制的合奏曲《将军令》的古筝分谱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双手抓筝”手法的运用。我们还可以在王巽之先生传谱的《月儿高》、《四合如意》等曲中看到左手简单的伴奏音型和划奏技法。

1955年,赵玉斋教授创作筝曲《庆丰年》,使左手的技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首曲子中有了琶音、和音、三和弦,左手能和右手交替弹奏旋律,左右手大、食、中指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发展,《庆丰年》一曲开创了古筝双手演奏技巧的新篇章。

1965年,原上海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员王昌元创作的筝独奏曲《战台风》,在传统“四点一”指法基础上创出“扫摇四点”奏法,在传统食指抹弦奏法的基础上,创出“双手食指点奏”奏法,把古筝演奏技术推向了新的阶段。

继《战台风》之后,《幸福水渠到俺村》、《草原英雄小姐妹》、《东海渔歌》等曲的出现,使古筝双手演奏技巧继续发展,更趋完善。80年代以后,现代筝曲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如《山魅》、《黔中赋》等曲,突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法。

随着新的双手演奏技巧不断涌现,不断革新,古筝的表现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也必将不断推动古筝事业的发。

古筝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汉族民族乐器,一共10级。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Q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Q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8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0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5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从应邵的《风俗通》2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是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0“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9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6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么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他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同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是极其相似的。

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D调,F调或C调或A调较少使用。

古筝的发展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地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山魅》(徐晓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采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荣、,邱霁、袁莎、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多年来,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使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看过“古筝入门基础知识“

古筝入门基础知识

筝,通常又被人们叫做古筝,和琴之被称为古琴一样。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5、筝的渊流和形制的沿革

关于筝的渊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1、分瑟为筝说

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二人争瑟,由争夺而产生了“筝”,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是传说而已,不说把争的人说的多么无情无义,单就一种乐器来说,都是由无数个部件组成的,缺一不可,争一而破为二,必然破碎或残缺不全,怎末会成为两件单独的乐器呢。

2、筝筑同源说

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我国的乐器发展史是现有打击乐器,后有弹拨乐器的。筑的右手奏法,以竹尺击之,沿用了打击乐器的奏法,这与筝相比用指弹奏简单的多。综上所述,筝与筑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西,筝是由筑发展而来的,筑之源即筝之源,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姜,筝筑是同源的。

3、蒙恬造筝说

据《隋书·音乐志》载:“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造。”但刘朐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筝的说法是靠不住不的。

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朝著名的训诂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棒状、细颈、都是五弦。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筝绿色弦是什么音

全文共 13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古筝标准定弦D调时,绿弦为D调的5(sol)音调,若转为C调,其音节排列对应的绿弦为6(la)。在古筝的21根弦中,有四根是绿色或红色的,分别是3根弦、8根弦、13根弦和18根弦。这种颜色标志是为了让演奏者更容易区分音区。最近的两根绿色弦之间的音程是8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筝调音器怎么用,看完就知道了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调音器的用法:

1、把调音器的电池上好,长按中间的开关,打开调音器。

2、按开关键把屏幕左下角的字换成“自动”,按“M/T”键把屏幕右下角的字换成“古筝D”。

3、按上三角符号和下三角符号把左上角的数字换成“=440”即可。

4、把夹子夹到要调的那条弦的附近,这样更能使调音器取到音。

5、用古筝指甲拨要调的那条弦,看调音器屏幕上的数字,如果显示的数字比调的弦大,就说明太松了,如果数字比调的弦小,说明太紧了,用调音扳手重新调整。

6、当屏幕上的数值是所调的弦的数值,还要看调音器最上端的三个指示灯,如果左边的红灯亮了,就说明有点偏紧了,如果右边的红灯亮了,就说明有点偏松了。如果绿灯亮,就说明这条弦已经调好。

调音器是一种乐器辅助工具,主要指电子调音器,用于各种弦乐器的调音,包括吉他调音器,贝斯调音器,小提琴调音器,大提琴调音器,古筝调音器,尤克里里调音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琴和古筝有什么不一样的,你分得清楚吗?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古琴古筝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外形不同、音量不同以及它们的演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区别如下:

1、外形不同:

古琴是7根弦,而古筝比较常用的是21根弦,也有22根弦,23根弦。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雁柱。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2、音量不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而古筝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悦耳。

3、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拔弦。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筝弦断了有什么用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古筝弦断了,就不能正常使用,也没用,需要及时更换。一般来说,断弦可以松开4-5个半圈,古筝侧立,断弦可以从后板拉出,新弦可以从后板音孔拉到头岳山线控制,然后穿过弦孔,绕在弦柱上,正时针向前(21弦方向),紧到弦靠近板,按下代码,把弦调成标准音。一、古筝弦断了有什么用?

1、古筝琴弦断了就不能正常使用,没有其他用途,此时需要及时更换琴弦。

2、更换古筝琴弦的方法一般为:

(1)首先打开校音箱,用扳手将需要更换的弦对应的弦逆时针倒转相应的圆数。注意保持穿弦孔与弦钉孔平行,松开缠绕的弦,抓住弦的末端,在面板上慢慢拔出弦。

(2)然后将古筝翻转,底板朝上,抓住弦的末梢,从S形的音孔中慢慢抽出弦。

(3)安装新弦,取出备用弦,从S形音孔插入弦,抓住弦慢慢拉出所有弦。把古筝翻过来,正面朝上,弦头插入右首对应的穿弦孔,超出的弦全部拉到校音盒。从弦钉上的孔穿过校音盒的弦头,使其超过1厘米,超过的弦由外向内压倒,紧贴弦。多余的弦逆时针旋转琴弦180度转圈将琴尾扣压,在弦钉右侧留一圈多余的弦。多余的弦自然会形成一个圆,右手将圆从右到左放在弦钉上,左手从面板上方收紧弦,右手用扳手顺时针2-3圈,使面板上的弦基本拉直。

(4)安装相应的郑码,用校音器校音。调音时,先将琴弦拧紧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琴弦抬起放入琴码槽中,可以平衡琴弦的张力,保护琴弦。安装琴弦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断弦伤手。二、古筝的演奏技巧

1.古筝传统的常用演奏方法是用右手的大、食、中、无名四指拨弦,演奏旋律,掌握节奏。左手的演奏方法还包括适应郑柱左侧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从而调节音高,提高旋律。右手指法包括钩、托、劈、挑、抹、挑、挑、打、摇、撮等。左手指法包括按、滑、揉、颤等。

2.古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其广阔的音域和优美的音色,被称为众乐之王和东方钢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业余爱好者自学古筝的几点建议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是一种很好的乐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业余爱好者如何自学古筝?

操作方法

1

自学古筝不光是在网上看看视频这么简单的,还要选好入门教材,初学者选用简谱版的教材更加容易上手。

2

虽然是业余爱好,但是选一把适合自己的古筝也是很重要的,建议业余者就选择练习筝,琴弦比较软,适合指力不是很强的人用。

3

业余爱好者不用专门去报古筝班,在网上学习就可以了,推荐b站,上面有各种古筝教学视频。

4

做什么事坚持是最重要的,坚持下去才会成功,学习古筝也是一样,要每天勤加练习,就会弹出优美的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筝abc调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35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A调、B调、C指三种调式。A调把“do放在A音高,B调把“do放在B音高,C调把“do把它放在C音高上,然后他们去演绎re、mi、fa、so、la、si音高,以及升降音的音高。古筝是一种基准调定在D调上的乐器。为了展示其他调式的作品,需要调整(移动郑码或调整琴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筝弦a型和b型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喜欢音乐的男性和女性越来越多,古筝就是众多乐器中的一个。古筝目前常用的琴弦有三种:钢丝尼龙A型弦 、钢丝尼龙B型弦和钢丝弦。

古筝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 ,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0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首先,钢丝尼龙A型弦,钢丝尼龙B型弦是常规21弦古筝的配套用弦,钢丝弦是潮州筝配套用弦,钢丝尼龙A型弦和B型弦结构和工艺类似,但规格略有区别。其次呢,A型弦相对较细较软,音色较为清脆单薄,手感较松,余音较长,而B型弦较粗较硬,手感较紧,其韵味更悠长,在大力度弹奏时,能将曲子更好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筝fine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4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乐谱中fine这意味着结束。古筝又称汉筝、瑶筝、栾筝、秦筝,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是中国独特而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筝快四点的方法运用

全文共 140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四点技术是勾、托、抹三种指法衍生出来的组合指法套指练习。要练好快四点,首先要解决勾、托、抹三种技术。另外,玩的时候要注意手掌握球,重心要低,要集中,手腕要来回摆动,就像画圆路线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反复练习思考,不断改进,从慢到快,循序渐进。长期练习快四点对稳定手型有很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弹古筝手上绑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手上绑的是义甲,义甲是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弹奏古筝,是需要戴义甲的,这是出于保护真甲免受磨损、增大筝弦音量、追求明亮动听音色等多重目的。

义甲在古代已有先例,而非近代之创。早在汉魏时期,用于相和歌伴奏的筝就多用骨甲代指,弹起来铮铮作响。自唐经宋,再到明代,原来弹筝所用的鹿骨爪拨奏形式改为十指戴甲弹奏,这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

弹古筝时,使用义甲是因为真指甲的厚度不够,拨弦后音质单薄,尤其在低音区音质轻飘。再者拨弦角度受局限,难以修整出最佳角度,影响了音色和技术的发挥。并且容易断裂,练习无保障,演出不可靠。

手指上缠的是假的指甲,用玳瑁制成的。可以防止本身的指甲受伤,而且用假的指甲演奏出来的音色会不同,应该是最适合演奏古筝的音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筝可以跳级考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可以跳级考试。只要你有这个难度水平的演奏水平,就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的水平。但跳级的考生除了演奏两个报考级别的曲目外,还要再演奏一个低级别的曲目。一、古筝能跳级考吗?

1、古筝可以跳级考试。古筝考试一般按1-10级,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级考核。因为考试工作一般是每年(暑假)一次,如果每年只考一次,那么从1-10连续10年,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不同,所以主管规定,所有跳考生,需要演奏三个曲目,除了演奏两个考试级别的曲目,再演奏一个低1级曲目,如去年通过了一级,今年想申请三级,需要考2首3级曲目和1首2级曲目。

2.一些有才华、有见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选择跳级,但大多数孩子在通过考试前应该学习基本技能,学习音乐理论等音乐知识。如果盲目跳级,孩子的基本功会不扎实,最终失去进一步成长的潜力。二、古筝考试注意事项

1.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做好考试准备。首先,准备义甲,提前佩戴义甲,观察是否灵活方便,检查胶带的数量和粘度。

2.演奏时,要求思想融入音乐,全神贯注,不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演奏完成的部分不应考虑是非。

3.一般来说,老师没有时间听完整首歌,但会选择其中一首来听。因此,考生在学习每首音乐时,都需要全面确定每一部分,以应对老师对任何段落的抽查。

4.演奏结束时,需要等待几秒钟,以保持音乐意境的完整性,然后起身向评委仪式,及时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筝弦a型和b型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古筝A型弦和B型弦的规格主要不同。A弦相对细软,音色更清脆单薄,手感更松,余音更长;B弦更厚更硬,手感更紧,韵味更长,在剧烈演奏时,能更好地演绎歌曲。1、古筝弦a型和b型有什么区别?

1、手感不同:a型弦较细,材质较软,手感较松;b型弦较厚,材质较硬,手感较紧。

2、音调不同:a型弦从低音3到以上三点3;b型弦是从下面三点到高音3。

3、音色不同:a弦的音色清脆单薄,余音长,适合一些柔和迷人的传统筝曲;b弦的音色韵味更长。在剧烈演奏时,可以更好地诠释音乐,更适合剧烈演奏的现代筝曲,更好地表达音乐。二、古筝简介

1.古筝又称汉筝、秦筝、瑶筝、栾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古筝常用于重奏、独奏、器乐合奏、戏曲、歌舞、曲艺的伴奏。因其广阔的音域和优美的音色,被称为众乐之王和东方钢琴。

2.古筝通常用右手大、食、中、无名指拨弦,演奏旋律,掌握节奏。左手是指郑柱左侧符合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从而调节音高,提高旋律。右手的指法包括钩、托、劈、挑、抹、挑、打、摇、撮等。左手的指法包括按、滑、揉、颤等。

3.一方面,初学者需要接受严格的听觉训练,能够准确地唱出和听到各种音调的五、七音。另一方面,他们应该努力学习古筝的调音方法,逐步实现自己的调音和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