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托塔天王李靖是什么朝代的(经典20篇)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柳宗元,因为他的作品影响力相当大,被后人称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柳宗元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1461

文章

791

篇1:大建安天王殿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建安天王殿,位于五台县建安乡大建安村中央。始创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54平方米。面宽三间,

进深四椽,悬山顶,通板灰瓦布顶。柱头斗栱把头交项作,平身科每间一朵把头交项作。殿内彻上明造,用材砍削规整,隔架科斗栱,丁桦抹亥斗栱。合榙雕成云形。(《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建安乡:建安乡位于五台县西南边陲,北与东冶镇相望,东与神西乡相邻,西南与定襄县河边镇接壤,是进出五台县的南大门;南依系舟山建安支系,北傍滹沱河畔;属积陷性盆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雨量充足,热量适宜,年平均气温10.7℃,年降水量500-800mm,无霜期155-183天,年日照时数2850小时,地下水充足,农业发达,境内有五台山旅游公路、河苏公路、河东铁路、朔黄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朝代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共有20个朝代

1、夏朝

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

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

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

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

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1、三国

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

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12、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

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

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

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

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

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

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

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

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千年前是什么朝代?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西周

千年前,即公元前1000年时期,当时朝代:西周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前1045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当时国姓为姬。

三千年前,即公元前1000年时期,西周(前1046—前771),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国主周武王,国姓姬姓。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一共传了12个王。第十个王周厉王统治时,实行专利政策,垄断山林川泽之利,不让国人(都城中的平民)前往采樵渔猎,并派人监视国人的活动。公元前841年,国人举行暴动,把周厉王赶跑了,由周公和召公临时主持政事,称为“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端。

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他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引起申后父亲申侯的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等部落攻人镐京,杀了周幽王,西周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莲花落的历史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莲花在历史上是一种高尚的花,更是有着“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莲花落在历史上是戏曲中的一种传统曲艺,更是在北京等地非常流行。本期太原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

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订规立矩,收徒传艺,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小名张生根仔)、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

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

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建国后创作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

表演形式: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时下的莲花落,不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仅是边说边唱。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你可能也喜欢: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久负盛名的厦门四大建筑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雁塔是什么朝代的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塔是唐朝时期的。

在唐永徽三年间,玄奘法师为了能够供奉从天竺带回来的舍利、佛像以及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跟宝鸡的法门寺因塔而建设寺庙刚刚相反,大雁塔是因为寺庙而建塔的。大雁塔是在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该塔又叫做慈恩寺塔。

该塔从最初的五层,后来加盖到了九层,再后来的层数以及高度又发生了改变,最后固定为了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为64.517米,底层边长为25.5米。大雁塔作为规模最大、现存最早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也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了中原地区,并融合了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更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商丘古城是哪个朝代的建筑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商丘古城是明朝的建筑,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是在明朝弘治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年,于明朝正德六年,也就是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商丘古城位于我国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

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根据历史记载,商丘古城在历朝历代都为名都大邑,甲骨文中有“商”、“丘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地名,都是指的商丘这个地方。

商族的始祖是阏伯,阏伯死后葬于封地,因为阏伯的封号为“商”,所以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也就是如今商丘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武朝是哪个朝代 武朝背景介绍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很多观众看到武朝,会想到是不是武则天创造的朝代。历史上,武则天创建的朝代叫武周,武周存在的时间只有15年,皇帝也只有武则天一位。《赘婿》中的武朝并非武周,其实从各个设定来看,很容易就能推测出武朝是一个虚构的朝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宁毅拥有现代人的思想,他自然不会接受封建制度。《赘婿》的故事核心还是看宁毅最终如何改变武朝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1、武朝是哪个朝代

《赘婿》原著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武朝,而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朝代。

其实从很多剧情设定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赘婿》的故事背景,跟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不沾边。我国古代社会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浸淫,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当官经商,而女人地位低下,需要受到三纲五常的约束。可是《赘婿》中,上门女婿也要遵守三从四德,宁毅在剧中还被送去过男德学院学习过,这在冥冥之中抬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光是这一点就跟真实历史有很大出入。

苏檀儿在剧中可谓是女中翘楚,女子经商在古代本就很少见,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巴清、周莹等,但是记载中没有姓苏的女性商人。而宁毅本是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的上门女婿,所以他跟很多墨守成规的古代人相比,有更跳跃更先进的思想观念,在现代他是金融界巨头,所以穿越到古代他在经商赚钱方面更是天赋异禀,哪怕是商贾之家最没地位的赘婿,他也能够混的风生水起。

《赘婿》本质就是一部穿越题材的古装轻喜剧,剧中有很多诙谐幽默的桥段设计,譬如拼刀刀、苏宁毅购等谐音梗,都源自于主角的现代思维。这部剧跟真实历史并无关系,不管是宁毅还是苏檀儿都在历史上没有原型可循。

2、武朝背景

开篇第一集宁毅穿越忘记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后问丫鬟小婵是何朝代,有交待故事背景是武朝。但是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出现一个叫做武朝的朝代,可见是虚构的。另外本故事为作者虚构,不单单以古装为元素,更是添加了很多现代思维和用词,非常吸睛,通过这点也可以看出武朝是不存在的。

不过从故事各个细节来判断,宁毅所谓的武朝和南宋非常相似。武朝表面上看是一个很富饶的朝代,百姓安居乐业,实际上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赘婿的身份低下,做错事还要被送到男德书院去进行学习,在这里无非就是学习一些男子的三从四德和下厨的技艺。在当时赘婿盛行,但做了赘婿就要承受别人的冷眼。

宋朝时期赘婿盛行,宋太宗的父亲留宿在宋太祖母亲的家中,做了赘婿,后来就有了宋太祖,从那时起赘婿才慢慢的发展起来。赘婿基本上是男方家庭不怎么样,或者是男方想要得到女方强大家族势力的支持,才不得已入赘,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生活。

在剧中宁毅在男德书院结交了一些好友,陆续的又有很多人加入到宁毅创业当中来,这一幕和《水浒传》中人物故事有些相似,《水浒传》背景皇帝就是宋朝皇帝宋徽宗。但是我们要知道武朝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能从中找到一些影子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夕节起源哪个朝代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是我国那么多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你知道七夕节起源朝代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七夕节起源的朝代,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给女友的礼物选择

(1)钻戒

如果你已经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已经认定对方是自己以后的未来伴侣,那就在七夕情人节里送她一枚代表真爱的戒指吧。

(2)情侣本子

为两个人准备一本专属的情侣本子,记录两个人的点点滴滴。内容可是彼此沿途走过的风图片,大头贴,合影,甚至都喜欢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段具有哲理的真爱宣言,两个人未来的蓝图,都是以后浪漫的回忆凭证。

详细的,欢迎参考石榴夫妇,崔始源送给刘雯的相册情书,一张张照片贴上去,一句句话手写,真的是非常浪漫哦!

(3)录音笔

身边的她是不是总是有的小健忘小糊涂呢,七夕送女友礼物给她送上一个小小的录音笔,让她随时随刻都可以记录下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女友是从事创意行业的工作,那么一支录音笔还可以记录自己随时迸发出来的一些灵感小创意,或者是她此刻对你的想法,她的心情,绝对方便也实用,是一份很贴心的七夕礼物~

(4)公仔

女孩子都会喜欢一些毛茸茸的玩偶和公仔,大的小的,都会成为女孩子眼中可爱的礼物。送女友礼物之前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女友平时喜欢怎样的卡通,例如有的会喜欢叮当猫,有的会喜欢小丸子,柯南,开心熊等等,然后根据她的爱好,为她挑选好一个憨态十足的公仔吧!小的可以挂在包包上,大的可以放在床头边哦。

猜你喜欢:

七夕节起源的朝代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传说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救荒本草》一部由是医学家朱橚,主持编写的植物图谱,于明永乐四年编写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

《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有上、下两卷。

有414种植物,且均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全书对野生可食用植物的救荒作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配以精美的木刻插图,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状况,也全面地总结了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多方面的理论。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学、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是什么?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朝代顺序口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中国朝代顺序表: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更替是中国封建社会进行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现象之一。王朝发展到后期就面临土地兼并,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马太效应显现,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就很难调节。面对着内忧反叛外患入侵天灾人祸,面对着文臣武将皇亲国戚等既得利益者,当政皇帝所能做的就是依势而为,维持各方勉强平衡,努力让封建王朝有序运行。直到矛盾越来越大,只需要一个偶然因素点燃导火线,一个看似坚固无比的封建王朝大厦就彻底倒塌。

中国古代政权的最高统治权力者皆是王或皇帝,由家族世袭相承构成的“家天下”的政权称之为“朝”或“朝廷”。此等由世袭王族所建构的政权更替构成了中国朝代。东汉末年之前,只有被视为正统之天下共主才敢称朝。而不是随便一个国号、政权都可以称“朝”,非正统割据的称为“国”。更换非本家族继承人的中原王朝大多都会更改国号及正朔(如年号等纪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剑王朝蘅国的历史原型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作为历史背景?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剑王朝》这部古装剧已经在网上开始热播了,不过这部剧与原著在历史背景,和角色命名上都有着很大的改动。在原著当中,丁宁是出生在秦国的,而在电视剧当中则是蘅国。很观众们看了前两集之后都十分好奇蘅国是哪个朝代的,其实蘅国的历史原型国家就是秦国了。剑王朝》的背景并不影响剧情发展,大家还是能够看懂这个故事的,真正的重点还是在丁宁、梁惊梦、蘅王、叶甄这几个角色身上。下面就来介绍下《剑王朝》的剧情发展,先来了解下吧。蘅国原型是哪个朝代?

《剑王朝》原著的背景是在战国时期,剧本则是架空背景,将故事放在了一个不存在的世界中。

乱世之年,诸国百姓纷纷尚武而存。风鸣梧桐落酒铺里身患顽疾的丁宁因半日通玄,十日破境等一系列天才举动,一时间成为江湖最炙手可热的存在,伪装成其小姨的长孙浅雪愈发感到这个少年像极了她爱慕多年的巴山剑首梁惊梦。从鹿山会盟到岷山剑会,丁宁和太子元子初以及白羊洞师兄弟们的友谊日渐深厚,他逐渐成长为少年们的领袖。

蘅王元武和王后叶甄开始感到不安,昔日两人背叛梁惊梦和巴山剑场的真相正被逐渐揭开,一场旷世决战蓄势待发。此时蘅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难当前,生死变得那么微不足道,时间更让原本简单的仇恨复杂起来,离别与苦痛将丁宁洗练得愈发稳重,这一次,他不想再重来。剑王朝背景揭秘

《剑王朝》小说是以战国末期为背景,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秦国展开。秦国出现了一位天纵奇才,这位少年创造了修炼史上的奇迹,就连秦国国君元武皇帝为之震惊,甚至因为少年的出现产生了危机感。

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既是混乱的,又是蓬勃发展的。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七国并列称雄的空前局面,之后秦国崛起,灭六国,一统天下。战国时代在时间的长河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时的秦国已经实现了大一统,齐、楚、燕、韩、赵、魏皆被灭国,元武皇帝称霸天下。这部剧虽然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却在其中融入了仙侠元素,奇幻和史实碰撞出了不一样的花火。

而李一桐和李现领衔主演的《剑王朝》,将背景放在了架空世界中,他们出生的地方变成了蘅国,历史上是没有这两个国家的。李一桐和李现两人分别饰演公孙浅雪和丁宁这一角色。公孙浅雪出身名门,是旧贵族家的千金。她有倾城容貌,清冷孤傲,宛如盛开在冰山上的雪莲。

丁宁就是那位出山后让皇帝大为忌惮的少年。丁宁身体不好,五脏之气过盛,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法就会丧命。丁宁想与命运做斗争,想活下去,因为他心中藏着杀死蘅国蘅王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孝恭远不如李靖,李世民凭什么将他排在凌烟阁第二位?

全文共 2522 字

+ 加入清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作为李世民对曾经跟随自己征战,或者在政事上帮助自己的功臣们的一个奖赏,很多人都认为能够进入凌烟阁的功臣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对于凌烟阁的排名,很多人却还是产生了很多的疑惑,比如排名第二位的李孝恭,他看起来似乎是躺赢的,毕竟他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尤其是战绩还不如李靖,凭什么李世民就将他排在第二位呢?李孝恭究竟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李世民对他和对别人不一样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李孝恭与李世民同一个宗室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第七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则是李虎的第三子,也就是说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关系是堂兄弟,祖父是亲兄弟,他们隶属同一个宗室。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自古以来血脉宗亲的观念深入人心,就连刘邦这位起于微末的草根皇帝,在登基之后也开始逐渐找机会安排自己同姓之人做王,甚至萧何也没能逃过刘邦的猜忌。所以,李孝恭排在第二名,和他的血统不无关系。

李孝恭的功劳极大,甚至能够和李世民的功劳媲美,有“北方李世民,南方李孝恭”的赞誉。在《旧唐书》中,对李孝恭的评价很高,被称为唐朝唯一能与李世民在军功上争高低之人。

“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李家宗室的能人很多,比如战功无数,能征善战的李神通;身先士卒,勇猛冲锋的李道玄;得到李世民高度认可的李道宗等等。但是这些与李孝恭相比,他们就少了独当一面,稳妥可靠的气质。李神通的败仗、李道玄的丧命,以及李道宗没有独自领兵的“代表作”,这些软肋让他们失去与李孝恭竞争的资本,虽然同是宗室身份,但是李孝恭却堪当重用,与李世民二人一南一北,奠定大唐王朝。2、李孝恭的功劳大

李孝恭的功劳大,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以他的功劳排名,凌烟阁功臣第二的排名没有任何异议,若论军功,唐朝除了李孝恭,就只能是李世民了。

每逢乱世,巴蜀都会有势力盘踞,巴蜀地区几乎是动乱晴雨表,“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唐朝也不例外,巴蜀成为唐朝开国后的第一个“难题”,李孝恭在这个时候被委以重任,让他带队攻略巴蜀。

李孝恭的对手是朱粲,这人残暴,不像是人类,他被称为“凶恶之贼”,因为他“杀 食 活人”,因此,在李孝恭将朱粲打败,活捉了不少俘虏的时候,李孝恭手下将领纷纷表示,应该将他们全都坑杀,因为他们是一群“魔鬼”。

李孝恭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如果坑杀他们,其他城池的人便会拼死抵抗,不会投降。最终以“只斩贼首”为由,将他们全部释放。李孝恭此举,让巴蜀人看到了一个慈善的将领,觉得没必要和他拼命,纷纷投降。李孝恭也因此轻易取得巴蜀,体现了他智慧过人。

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再次向李渊献计,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萧铣。萧铣自称梁王,盘踞江南富庶之地,这个钱袋子,李渊必然是要拿下,此刻李孝恭提出扫平萧铣的计策,李渊欣然同意。

李孝恭带兵进攻萧铣的时候,有一个细节让人拍案叫绝,他出征的时候,将巴蜀地区首领的子侄都收编到自己的麾下,带着他们一起斩获战功,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巴蜀诸位首领的厚爱。但是此举并不简单,因为李孝恭离开巴蜀不放心,带走巴蜀子侄既是厚爱,也是掌控巴蜀的人质。

李孝恭做事,稳固后方,再图进取,这是他的一个重要风格,居安思危,也是他能够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孝恭兵锋一到,便所向披靡,萧铣很快就在李孝恭的进攻之下,选择出城而降,“当死者惟有我萧铣,百姓无罪,请勿杀掠”。这是萧铣出降时说的一句话,说明他算是一条汉子。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相信李孝恭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李孝恭在巴蜀做过这样的事,也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萧铣投降,其实与李孝恭在巴蜀做的事情有一定关系。有人说李孝恭其实能力不强,就是运气好,这一点实在不敢苟同。

萧铣倒在李孝恭脚下之后,岭南四十九州竟然也望风而降,这便是“仁德”的力量,如果李孝恭在巴蜀屠戮俘虏,恐怕他就难以建立这贪天之功,更不可能如此高效地为唐朝开疆扩土。这是侥幸吗?不是,这是李孝恭有预见的主观设计,包括免除巴蜀后顾之忧在内,没有一步是来自侥幸心理。

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反唐。李孝恭带兵平叛,建立大功,被封为扬州大都督。一时间,李孝恭管辖领地面积竟然近乎唐朝半壁,此等军功,大唐也首屈一指。

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3、李孝恭智慧超群

李孝恭功高震主,当时却身在局中浑然不知,忙着修建高墙壁垒,加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措施。直到被人诬告谋反,返京后贬为宗正卿,这时的李孝恭可能才恍然大悟。

于是,李孝恭在晚年的时候,开始成为一个喜爱骄奢生活,家中甚至养了歌女百余,每日只是饮酒作乐,逍遥快活。似乎曾经的那些军功都与他没有关系,他只要每天能享受歌舞美酒即可。也正因如此,李孝恭的“自污”让他获得了善终,这其实是他智慧的体现。其实“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真正能放下一切的人,其实并不多。

李孝恭去世之前,还将自己家的豪宅给卖了,买了小房子留给自己的儿子。他怕儿子没能力,这豪宅会给他们惹来祸事。如果他的儿子有能力,也就不怕没大房子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孝恭不仅自己活得通透,他看人看事都很通透,是历史上少有的明白人。

有人说,李孝恭的功劳其实不是他有本事,而是他的副将李靖的功劳。这种说法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李靖作为大唐军神级别的人物,有他给李孝恭当副手,李孝恭自然事半功倍。而且有几次确实也是因为李靖在,李孝恭才能够获得胜利。

李靖的军事才能极强,但是有一点却不能忽略,李渊不喜欢李靖,而且多次要除之而后快,要不是有李孝恭一直保他,并且给他机会,他李靖可能早就成为刀下亡魂了。李孝恭为了抬举他,甚至连他的军功都不占据,如实报给李渊,惹得李渊不是很开心。

在我看来,与其说李孝恭的功劳来自李靖,不如说李靖的功劳来自李孝恭,没有李孝恭,李靖哪有机会施展才华,这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啊!

李孝恭功劳盖世,却没有受“功高盖主”之害,反而受到李渊及李世民父子俩的厚爱,在他去世的时候,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由此可见,李孝恭能力极强,且有智慧,能纵横天下、知人善用,又能全身而退、参透人生,也难怪李世民会将他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名的位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景泰蓝是什么地方的工艺 景泰蓝在哪个朝代出现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工艺品。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北京作为景泰蓝工艺主要的发祥地和最为重要的产地,明代的御用监和清代的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

北京景泰蓝工艺最初的兴盛是在元末明初,至明代,北京的景泰蓝工艺已经趋于成熟。明代的景泰蓝制品,铜胎的质地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所以,这时制品的造型以仿古的居多,主要仿青铜器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袁枚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袁枚是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少有才名,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擅长写诗文。

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是“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他的“性灵说”诗论以情为本,强调诗歌创作要自由自适、畅快淋漓地抒发真情实感,在理论上符合诗歌抒情本质。其中他的哀悼诗中的真挚情感和高超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性灵说”的诗歌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不被承认的朝代有哪些 揭秘我国历史上不被承认的朝代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者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经历了非常多的朝代。有的朝代能够存在数百年,而有的仅仅只有几十年。甚至还有一些朝代,严格来说可能都不算是朝代,只能算是“政权”,因为它们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地位,就更别提寿数多少了。那么,细数一下,历史上都有哪些“王朝政权”,不被主流的看法所承认呢?这样的“政权”,你又知道几个呢?

张楚

众所周知,“大泽乡起义”是很著名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大泽乡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其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胜与吴广,陈、吴起义之后,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了政权,即“张楚”政权,然而不幸的是,随着起义的失败,第二年“张楚”政权便宣告破产了。

大齐

北宋末年,金国起兵南下,侵扰大宋,待金兵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之后,便占领了大宋朝廷北方的大片国土。当时的金国尚处于奴隶制社会,他们为了方便统治大宋国土,便开始扶持傀儡,于是一个“大齐”政权就诞生了。“大齐”的傀儡皇帝,只不过就是原来的济南知府而已,当然,“大齐”也被后世称为“伪齐”。

韩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在天下起义反元的队伍中,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人无疑是最早的。韩山童牺牲之后,1355年的2月,刘福通在亳州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大宋”,由于“皇帝”姓韩,所以后世就称其为“韩宋”。顺便多说一句,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就在这个“韩宋”政权中干过。

大周

在后期的反元农民起义中,力量最强大的共有三支队伍,即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最终的结局我们当然都知道,那就是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的大明王朝。不过,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他的劲敌之一张士诚,也建立过政权,也就是张士诚在高邮所建立的“大周”政权。

陈汉

我们在上面说到,张士诚曾建立了“大周”政权,其实,与张士诚同时代的陈友谅,更非等闲之辈。1360年,陈友谅在武昌称帝,建立了“大汉”政权,也就是“陈汉”。“陈汉”之“陈”,即“陈友谅”之“陈”也。

大顺

提起“大顺”政权,我们也许比较熟悉,因为他的建立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李闯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改西安为长安,称为“西京”。同样,李自成的“大顺”也是昙花一现的,第二年,也就是1645年,“大顺”政权就夭折了。

大西

我们在上面说到,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建于1644年,灭于1645年,事实上,还有一个政权,与之十分相似,那就是张献忠在成都建立的“大西”政权。“大西”政权也是建于1644年,亡于1645年,看起来,这“大西”与“大顺”,真是生也同年,死也同年了。

吴周

历史就是那么奇怪,似乎有很多政权都爱用“周”作为自己的国号,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张士诚一样。除了张士诚,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建立过“大周”政权,那就是吴三桂。1678年,即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因为他姓吴,所以就称其为“吴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还建立过“武周”哦,不过“武周”可比“吴周”要厉害多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一些不不入流的政权了,亲爱的小伙伴们,除了这几个之外,你还知道其它哪些这样的“小政权”呢?或者,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来发表你的高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法海寺建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法海寺较多,不同地区的法海寺,修建朝代不同,如下:

1、法海寺位于北京市景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28号,修建于明朝时期;

2、山东省青岛法海寺建于北魏时期;

3、河南南阳荆紫关镇法海寺建于唐高宗仪风二年;

4、法海寺位于新乡市寺庄顶村南,时间年代不详,重修时间是在宋大中祥符六年;

5、江苏省吴县的法海寺,相传是隋朝莫厘将军舍宅而建;

6、江苏省扬州市的法海寺,始建于1705年;

7、坐落在太姥山的法海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八年间;

8、位于香山南麓,于清顺治十七年间重修,始建于不详;

9、福建省福州市的法海寺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等。

河南省南阳荆紫关镇法海寺,又叫做山乍山客寺,该寺是由西峰禅寺所建,三面环山,前面是悬崖绝壁,整个地形就像一个莲花宝座。景区内有古栈道、万佛洞、八棱泉、绝壁飞瀑、古寺院等;山东省青海法海寺是为了纪念该寺的法海大使而得名的,距今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也是青岛地区最为古老的一座寺院。

北京市法海寺建于明朝正统时年,动用了石匠、木匠、画工、瓦匠等人,历时将近五年,原寺庙规模较大,而且明清时期经过数次重修。寺内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钟鼓楼、护法金刚殿、药师殿、四天王殿、选佛场、藏经楼等建筑。1988年,将该寺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李延年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延年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李延年是西汉时期的人。李延年是一位音乐家,其代表作为《佳人曲》。李延年一家世代为倡,能歌善舞,因为擅长音律而受到汉武帝的厚爱。

《李延年歌》的作者是谁

《李延年歌》又叫做《佳人曲》,其作者是李延年。李延年早年因为其音乐天赋以及作曲才能深受汉武帝的宠爱。在其妹被汉武帝封为李夫人之后,李延年更是深得皇帝的宠爱,李氏全门一时风光无两。而李延年妹妹受宠的起因还是因为李延年在宫廷宴席上献唱的《佳人曲》。

在李延年妹妹李夫人去世之后,因为李延年之弟李季以“奸乱后宫”的罪名,李氏家族被灭族。

《佳人曲》的原文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貂蝉是怎么死的?貂蝉生活在什么朝代?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貂蝉是三国演义当中虚构的一个历史人物,于史无证。貂蝉起初是王允府中的一个歌妓,才艺双绝。而当时的董卓祸乱朝廷,司徒王允为了除掉董卓,于是使用离间计,一方面将貂蝉赠送给了董卓,另一方面却又将貂蝉赠送给了吕布,造成吕布与董卓争风吃醋,最终吕布杀掉了董卓,为朝廷除掉了这个祸患。

三国演义当中,并没有记载貂蝉最后的结局。最后一次记载貂蝉,是曹操将吕布围困,并且杀掉了吕布,而貂蝉毫无记录。

有的学者推测,貂蝉或许为三国演义当中某位正面人物所收藏,因为三国演义奉蜀汉为正朔,如果说貂蝉被曹操所收纳,那必定会浓墨重彩地书写,但是从此之后再无痕迹,说明有可能被蜀汉政权中的人所收藏。而当时关羽为了刘备两位夫人的安全,暂且投降了曹操,曹操将吕布的赤兔马赠送给了关羽,那么非常有可能,貂蝉也随之一同赠送给了关羽。关羽一身正气,自然接受不了貂蝉这种红颜祸水,于是貂蝉或许从此就自刎而死,在昆剧当中就有类似的情节。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那就是貂蝉,在完成了司徒王允的离间计之后,完成了她的人物使命,于是从此归隐山林,这也是貂蝉的另外一种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吴道子是唐朝什么时期的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吴道子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的一位知名画家,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有知名度,在壁画创作上更是有着一定的成就。主要擅长的是山水,飞鸟走兽,花草树木,还有亭台楼阁。在他笔下所描绘的景物拥有着逼真的视觉效果,带来栩栩如生的感受。

吴道子简介

这是一位特别有知名度的画家,家境很是贫寒,之前跟随着张旭以及贺知章等人一起学习书法,后来慢慢的转到绘画上。在画家的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而且非常成功。他是一个特别刻苦好学之人,始终都会融会贯通,将绘画的技巧变得更加的出色,另外对于绘画的艺术更是大胆的创作,始终精益求精,在绘画的成就上变得比较高。

吴道子的实力

在当时环境的影响下,凭借着杰出的天才迅速的成长,吴道子的出现就成为中国人物画史上特别光辉的一页。从人物画方面来看,可以体现出民族风格,又被大家称之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行业的工匠全部都将他称之为祖师,由此可见,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上,他拥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始终都能给大家带来经典的作品。

吴道子有哪一些经典的作品

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出生于公元680年,在公元759年去世。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一开始主要是学习书法,后来就选择放弃来到洛阳,专门从事壁画的创作。一直都会观赏公孙大娘舞剑,然后就能够体会到用笔技巧,擅长的壁画非常的多,无论是神鬼还是人物全部都可以手到擒来。在经过多年努力之后,则出现明显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