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弩末的成语经典20篇

一个人的穿着如何是对这个的素养表现,穿着的华丽高雅的人素养不一定好,但是一定不差,弩末的成语有哪些?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477

文章

528

牛年送祝福,带牛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带牛字的四字成语有:鞭打快牛、丙吉问牛、伯牛之疾、搏牛之虻、笔误作牛、版筑饭牛、充栋汗牛、吹牛拍马、槌牛酾酒、椎牛飨士、泥牛入海、气冲斗牛、九牛一毛、对牛弹琴、多如牛毛、牛鬼蛇神、吴牛喘月、庖丁解牛、呼牛作马、牛骥同皂、老牛破车、牛衣病卧、一牛鸣地、牛毛细雨、鲸吸牛饮、一牛九锁、牛头马面、牛高马大、牛刀小试、气壮如牛、目无全牛、带牛佩犊、牛农对泣等等。

据统计,带有牛字的成语有几百个之多,除了上面的四字成语,还有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九牛二虎之力、初生牛犊不怕虎等成语。

成语的来源是“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因此得名,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代表一定的含义,一般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不能拆分。大部分的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在用词方面偏向古文,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妙笔生花等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五句话打一成语 五句话打一成语是什么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五句话打一成语”的谜底是:三言两语。解谜思路:根据谜面,“三言两语”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共有五句话,符合题意,因此“五句话打一成语”的谜底就是三言两语。在这个谜语中,“五句话”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的释义

三言两语的意思是:只说了几句话,形容话很少。三言两语出自《救风尘》,原文为: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

三言两语的用例

1.他讲话准备了半天,却三言两语就完了。

2.几乎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似乎都有一种无法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性格。

3.事情这么严重,你别以为三言两语就可以敷衍过去!

4.杯里的水闪闪发光,海里的水却黑不见底。小道理可以三言两语说清楚,而大道理却只有伟大的沉默...

5.这件事太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什么言什么语有哪些四字成语?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关于“什么言什么语”的四字成语有:千言万语、花言巧语、流言蜚语、豪言壮语等,具体成语的解释可参考以下:

详细内容

1

千言万语:可以形容两个人很长时间没见面,有很多话要说。例句:“好久不见,我们两个真的是有千言万语要说啊!”;

2

花言巧语:是指用动听的话去欺骗别人,很虚伪。例句:“收起你的花言巧语,我不会再听你说了!”;

3

流言蜚语:是指在丝毫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散播谣言,诋毁诬蔑他人。例句:“不要听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我始终都相信你!”;

4

豪言壮语:形容某人激情澎湃,充满英雄气概的话语。例句:“多么感人的豪言壮语啊!希望你能够说到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招贤纳士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针砭时弊:“针砭”本意当然是说用针刺、砭刮治病。现在常引申为指出、发现和治理(错误);“时弊”是指当时社会的弊病。两者合在一起,“针砭时弊”是当今常见用语,当然是说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针”侧重于思,“砭”侧重于言。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富五车成语故事 学富五车的典故来历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思想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自己的观点,其中宋国人惠施认为天下无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都是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庄子对惠施的学识非常肯定,评价他学富五车,知识广博。

成语典故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译文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之中有一些不恰当的话语。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水天相接是成语吗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水天相接不是成语。水天一色才是。

水天一色

发音: shuǐtiānyīsè

释义: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示例: 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祝福成语 祝福新年的四字成语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1、五福临门、六六大顺、十全十美、万事如意。

2、福满门庭、万福临门、心想事成、吉星高照。

3、福满人间、喜气临门、吉祥如意、万事亨通。

4、万象更新、合家欢乐 、鹏程万里、门迎百福。

5、出入平安、新年快乐、欣欣向荣 、美满幸福。

6、瑞气盈门、旭日东升、和气生财、财源广进。

7、天蓬值岁、天蓬贺岁、诸事如意、诸事顺利。

8、和气致祥、鸾凤和鸣、喜气盈门、招财进宝。

9、福星高照、福禄寿禧、荣华富贵、大展宏图。

10、家庭幸福、前途无量、前程似锦,生意兴隆。

从一到十的成语祝福

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平八稳、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报喜、八面威风、九九回一、十全十美。

一帆风顺、两人同心、三羊开泰、四喜临门、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久久登科、十全十美。

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令人喷饭是成语吗?有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令人喷饭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意思是形容人某说话或者做事让人事非得搞笑或者荒唐,那么令人喷饭是成语吗?

令人喷饭这样一个看起来很随意的词,居然是成语,用来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令人喷饭是个地道的成语,而且历史上先后有两位古人在积极文章中用过令人喷饭,最早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笔下,他在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中写道: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感觉很有画面感,而清代作家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二回中也提及: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份。

令人喷饭是成语,释义为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或者荒唐,使人笑得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下册

1.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4.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事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5.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课本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6.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7.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8.天衣无缝:比喻事物(诗文、话语等)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9.海枯石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

10.落英缤纷:指落花繁多的样子。

1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2.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13.挑拨离间: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诬蔑、中伤的说法。

14.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15.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

1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1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18.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19.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20.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21.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

22.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23.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24.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25.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6.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27.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28.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9.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30.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1.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32.安营扎寨: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33.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34.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35.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36.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7.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38.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39.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4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1.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42.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abcc的成语有什么,你知道吗?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ABCC式成语是指前两个字不同、后两个字相同的四字成语。在生活中常用到的成语有哪些呢?例如: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严肃,谨慎。成语出自《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虎视眈眈

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眈眈:注视的样子。成语出自《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其乐融融

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信誓旦旦

誓言诚挚可信。旦旦:诚恳的样子。成语出自《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忧心忡忡

形容十分忧愁。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成语出自《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除上述ABCC成语之外,还有很多ABCC的成语,例如:千里迢迢、风度翩翩、大名鼎鼎、忠心耿耿、千里迢迢、无所事事、热气腾腾、人心惶惶、兴致勃勃、议论纷纷、伤痕累累、雄心勃勃、硕果累累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东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寓意:

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弃,那么我们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前进,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立下了目标,就要敢于实践,努力完成,只会空想是不对的,半途而废也是不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意思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是成语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知道处境坏的人的困难与苦衷。“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是一句俗语,常见的表达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的介绍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晚清文学家李伯元,李伯元字宝嘉,是个多产的作家。《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鲁迅将《官场现形记》与其他三部小说并称之为谴责小说,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秋天的成语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1

1、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2、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3、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4、金风飒飒: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

5、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6、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7、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8、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2

9、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10、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11、秋风瑟瑟:萧瑟: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12、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3、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14、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www.lz13.cn)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15、春去秋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6、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7、秋风瑟缩: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3

18、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9、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20、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指橙子金黄橘子翠绿时的季节。

21、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22、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23、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24、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25、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26、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4

27、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28、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29、金风飒飒: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

30、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31、秋月春风:秋月春风,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32、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万险成语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写唐僧西天取经故事,计六本二十四折,结构宏大且较为完整,为元杂剧中的宏篇巨制。

杨景贤的《西游记》不论在艺术成就或者在杂剧体制的革创造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吴承恩所著《西游记》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在元代后期曲坛上,杨景贤的《西游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品。

它第一次将民间流传的唐僧赴西天取经故事敷演成六本二十四出大型连台本杂剧,围绕取经过程塑造了以孙悟空为典型代表的一组充满神奇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戏剧舞台和古典文学人物画廊,展示了元末文人带有市民化倾向的审美创造能力,为神魔小说《西游记》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5.感悟方面

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行“仁、义、礼、智、信”诸道德境界的修炼和陶冶。《论语》的一些阐述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及追求的境界,表现为:

【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富贵浮云】

[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快乐得忘了忧愁。

【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不也是很快乐吗?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形容状态、动作等达到极端、非常的程度。

【望而生畏】

[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释义》看到了就害怕。

编辑推荐:源自《论语》中的经典成语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指鹿为马等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指鹿为马发音zhǐlùwéimǎ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示例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高山流水发音gāoshānliúshuǐ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三长两短”最初来源于什么?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三长两短,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cháng liǎng duǎn。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另一说与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不过都有些牵强。最可信的是"三长"指三柱香,"两短"指两支蜡烛,活人是不受这些东西的。需要用到香烛的八成是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 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是什么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为“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成语的故事内容为:

古时候有位富翁叫六叔,十分吝啬,由于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亲朋好友都来了。他的大侄和二侄问他,他也不答话。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点着,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凑近妻子的耳朵说:我死后,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我死后,别用棺材,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也不要请和尚念经。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也别丢了……说完就去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打一成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神”打一成语的谜底:开卷有益。解谜思路:根据句意可得,这句话描述的是读书的益处,可得出谜底为“开卷有益”。在这个谜语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开卷有益”是谜底。

读书破万卷的意思

读书破万卷形容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读了很多书,把书读透了,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读书破万卷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诗节选如下: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成语大全

全文共 1697 字

+ 加入清单
1

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2

11.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3.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4.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5.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6.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7.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8.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9.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20.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示例:春天来了,~都披上了绿装。

3

21.绿叶成阴: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

22.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示例: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吧。

23.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25.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示例:只有认真复习,考试时才能有备无患、胸有成竹,考出好成绩。

26.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27.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示例:一位民警同志在汽车上为了和坏人作斗争,临危不惧。

28.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示例:朱元璋虽然多谋善断,却未免心狠手辣,杀自己的功臣比杀敌人还来劲儿。

29.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示例:面对劲敌,他依然从容不迫地冷静面对。

30.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4

31.金凤送爽:不是成语示例:在金凤送爽的九月,同学们纷纷回到了学校。

32.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示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给子孙后代留个好印象吧。

33.秋色宜人:不是成语。示例:这样迷人的景色,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秋色宜人”。

34.天朗气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35.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6.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37.寒来暑往: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38.星移物换:星移:星辰移位;物换:景物变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39.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40.雨过天晴: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示例:~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