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弩末的成语(20篇)

一个人的穿着如何是对这个的素养表现,穿着的华丽高雅的人素养不一定好,但是一定不差,弩末的成语有哪些?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488

文章

528

篇1: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留有后路固然稳妥安全,但也容易使人懈怠,不求进取。反之,人在逼入绝境之时,求生的欲望将会激发出内心深处潜藏的一切能量,以求一搏,从而得到更大胜利。破釜沉舟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巨鹿”。

故事: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水的成语有哪些 跟水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水的成语有万水千山、高山流水、饮水思源、细水长流、跋山涉水、游山玩水、依山傍水、水滴石穿、山明水秀、秋水盈盈、似水流年、细水长流等。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依山傍水: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秋水盈盈: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游山玩水: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十分优美。

山重水复: 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山光水色: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什么天什么地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1

1、惊天动地:惊是指惊动;动是指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2、呼天吁地: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3、感天动地: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 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4、呼天叩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同“呼天抢地”。

5、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2

6、翻天作地:犹言翻天覆地。 形容闹得很凶。

7、乌天黑地: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

8、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

9、蟠天际地:谓从天到地无所不在。 亦用以形容气势博大。

10、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3

11、穷天极地:比喻极边远之处。

12、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13、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14、漫天掩地:指铺天盖地。

15、改天换地: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4

16、瞒天昧地:瞒、昧:隐瞒,欺骗。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以谎言骗人。

17、翻天覆地:覆: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18、瞒天席地:犹言瞒上瞒下,一手遮天,隐蔽真情。清 洪楝园 《警黄钟》第三出:“説鄰封安然無事,那裏問環球公法,誰是誰非。

19、熏天赫地: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 形容气焰炽盛。

20、撑天拄地:犹言顶天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之最-最长的句子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中有很多形容最的很是有趣。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其中一个,最长的句子-千言万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说话很多

拼音

qiān yán wàn yǔ

成语

千言万语

英 语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words;innumerable words

灯谜

千言万语(打字一) 谜底:够

释 义

形容因长久没有见面,说的话很多。一般作谓语、宾语。

示 例

两人对望着,好像没有话说了,其实心里正有着~。(巴金《家》三十六)

反义词

只言片语、三言两语

近义词

滔滔不绝、千语万言

辨 形

语;不能写作“雨”

歇后语

长篇小说

出 处

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鹖冠子·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不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负众望,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出自《诗经·大雅·下武》。

不孚众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只有一字之差,且“负”与“孚”读音还相近,所以,有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负”是个会意字,篆书的“负”字,为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贝字,许慎《说文》的解释是:“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负”的正体字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所以,负,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归已所有。其后,负又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他人”,如《增广贤文》中的“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之负,即是。“不负众望”之“负”亦然。

而“孚”字则义指“信用”、“使人信服”。“孚,一曰信也(《说文》)。”比如《左传·庄公十年》节选之《曹刿论战》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就是说“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孚”字因为“信用”之义,所以,常常被用作名字。“不孚”的意思,就是不能使人信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汇编第五册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喜出望外的意思 喜出望外的成语解释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喜出望外意思是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作为网络流行语,成语的意思是指在2020年疫情期间,原本喜欢出去玩的人,现在只能眼巴巴望着窗外。

出自宋代苏轼的《与李子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近义词有:喜不自胜、乐不可支、大喜过望、欣喜若狂、眉开眼笑、如获至宝。反义词有:大难临头、叫苦不迭、不堪回首、怒不可遏、痛哭流涕、悲从中来、祸不单行、泣不成声、大失所望、叫苦连天、忧心如焚等。

例句: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无肠公子是古人对哪种动物的别称 成语无肠公子是古人对什么动物的别称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无肠公子”是古人对螃蟹的别称。“无肠公子”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登涉》,原文为:“称无肠公子者,蟹也。”螃蟹除了“无肠公子”的称号外,也被叫做“横行介士”。

螃蟹的名字由来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

唐·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含有无肠公子的诗句

无肠公子醉乡徒,风味元来蜀似吴。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长喙参军初荐熟,无肠公子正输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汇编第六册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论语十则》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论语十则》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宋。晏殊《浣溪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什么万险成语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写唐僧西天取经故事,计六本二十四折,结构宏大且较为完整,为元杂剧中的宏篇巨制。

杨景贤的《西游记》不论在艺术成就或者在杂剧体制的革创造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吴承恩所著《西游记》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在元代后期曲坛上,杨景贤的《西游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品。

它第一次将民间流传的唐僧赴西天取经故事敷演成六本二十四出大型连台本杂剧,围绕取经过程塑造了以孙悟空为典型代表的一组充满神奇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戏剧舞台和古典文学人物画廊,展示了元末文人带有市民化倾向的审美创造能力,为神魔小说《西游记》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哈哈镜打一成语 哈哈镜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镜打一成语”的谜底是:相映成趣。解谜思路:哈哈镜是曲面镜,可以将映在镜面中的人像或物件呈现出扭曲的面貌;而“相映成趣”的意思为“互相映照而显得很有趣”,正好符合题意,因此“哈哈镜打一成语”的谜底就是相映成趣。在这个谜语中,“哈哈镜”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相映成趣”字是谜底。

哈哈镜的介绍

哈哈镜的原理是曲面镜引起的不规则光线反射与聚焦,做成散乱的影像。镜面扭曲的情况不同,成像的效果也会相异。 常见的变换效果有高矮胖瘦四种效果,镜面材质有金属哈哈镜,玻璃哈哈镜等。哈哈镜的原理是曲面镜引起的不规则光线反射与聚焦,做成散乱的影像。

镜面扭曲的情况不同,成像的效果也会相异。 常见的变换效果有高矮胖瘦四种效果,镜面材质有金属哈哈镜,玻璃哈哈镜等。大型哈哈镜主要用在幼儿园,酒店装饰,心理咨询室等,小型哈哈镜主要用于整人,家庭装饰搞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QQ接龙红包怎么发?成语接龙红包发布教程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QQ是我们用得最多最久的聊天软件之一,现在的QQ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功能单一,现在QQ更新得快,功能也是越来越多。

工具/材料

QQ

操作方法

1

首先打开自己的QQ。

2

选择一个要发送红包的好友,点开对话框。

3

选择下方选项的红包。

4

在红包选项中选择接龙红包。

5

这时候就是设置接龙红包的页面,输入金额与成语

6

输入密码,把红包发给好友。

7

好友在收到红包之后就可以根据红包下面提示的接龙拼音输入一个成语。

8

输入好之后就发送出去。

9

发送成功之后,成语是对的就可以领到红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表示颜色的成语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1

1、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指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嫣(yān):艳丽。

2、灯红酒绿

[ dēng hóng jiǔ lǜ ]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3、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4、青黄不接

[ qīng huáng bù jiē ]

指陈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成熟,口粮接续不上。农家常指春夏之间。比喻财力、物力、人力暂时中断。

2

5、绿肥红瘦

[ lǜ féi hóng shòu ]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6、红装素裹

[ hóng zhuāng sù guǒ ]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7、花花绿绿

[ huā huā lǜ lǜ ]

状态词。形容颜色鲜艳多彩:墙上贴着~的年画。姑娘们穿得~的,在广场上跳舞。

8、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

9、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长白山和黑龙江,指我国东北地区。

3

10、漆黑一团

[ qī hēi yī tuán ]

1.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 2.形容一无所知。‖也说一团漆黑。

11、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12、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红飞翠舞

[ hóng fēi cuì wǔ ]

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4

14、姚黄魏紫

[ yáo huáng wèi zǐ ]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15、五彩缤纷

[ wǔ cǎi bīn fēn ]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16、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1.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 2.形容颜色鲜艳多彩: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

17、黄旗紫盖

[ huáng qí zǐ gài ]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18、浮翠流丹

[ fú cuì liú dān ]

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什么一什么的成语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那你知道一什么一什么的成语有哪些吗?

1

一酬一酢

解释:一来一往的互相敬酒。

出处:《儿女英雄传》

2

一心一意

解释:形容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的做一件事。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3

一板一眼

解释: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

出处:《糊涂世界》

4

一草一木

解释:比喻微小的东西或平常的东西

出处:《后汉书·应劭传》

5

一举一动

解释:指一个人的动作

出处:《宣和遗事》

6

一针一线

解释:很小很少的东西

出处:《红楼梦》

7

一颦一笑

解释:指一个人的表情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上》

8

一唱一和

解释:指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 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出处:《诗经·郑风·萚兮》

9

一张一弛

解释:治理好国家,就要让人民 有劳有逸 ,劳逸结合,使 工作 ,生活有节奏地进行。

出处:《礼记·杂记下》

10

一心一德

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泰誓中》

11

还有很多有关一什么一什么九什么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劳动的成语有哪些 劳动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劳动成语有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勤勤恳恳、汗流浃背、劳心焦思、勤工俭学、劳筋苦骨、手胼足胝、脚踏实地、寒耕热耘等。

披星戴月:身上披着星星,头上顶着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胼手胝足:手掌和足底都已经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劳筋苦骨:指劳动非常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空闲时间参加劳动,用劳动换取报酬来维持生活。

起早贪黑: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形容非常辛勤的劳动。

勤勤恳恳:做事勤劳踏实,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恳的样子。

不辞劳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的生活。

安家乐业: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剪莽拥彗:剪除杂草,手拿着扫帚,泛指辛勤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曹刿论战的成语 曹刿论战文中有哪些成语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曹刿论战》中的成语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彼竭我盈。《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了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中的成语解释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在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就把事情全部做完。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消失,而我们的士气却十分旺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雪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1

1、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粤犬吠雪 :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3、雪虐风饕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4、雪泥鸿爪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5、雪窖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2

6、以汤沃雪 :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7、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8、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9、雪上加霜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10、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3

11、挑雪填井 :比喻劳而无功。

12、如汤沃雪 :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汤:热水;沃:浇。

13、飞鸿印雪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14、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15、风雪交加 :暴风雪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4

16、洪炉点雪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17、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

18、鹅毛大雪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19、沉冤莫雪 :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案。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

20、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牛年四字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牛年四字成语有丙吉问牛、宁戚叩牛、气克斗牛、庖丁解牛、牛角挂书、气冲牛斗、如牛负重、屠所牛羊、吴牛喘月、蜗行牛步、犀牛望月、以羊易牛、椎牛飨士、充栋汗牛、槌牛酾酒、饭牛屠狗、汗牛塞栋、裾马襟牛、犁牛之子、马牛其风、买牛息戈、牛高马大。

牛年四字成语还有:

牛骥共牢、牛骥同皁、牛口之下、牛农对泣、牛蹄之涔、牛蹄中鱼、牛童马走、牛羊勿践、牛衣岁月、牛之一毛、气喘如牛、齐王舍牛、牵牛织女、散马休牛、兔角牛翼、休牛归马、羞以牛后、一牛鸣地、椎牛发冢、钻牛角尖、服牛乘马、九牛一毫、马面牛头。

牛角书生、牛毛细雨、床下牛斗、对牛弹琴、放牛归马、呼牛呼马、鸡尸牛从、茧丝牛毛、老牛破车、扛鼎抃、马牛襟裾、牛刀割鸡、牛骥同皂、牛衣对泣、泥牛入海。

扛鼎抃牛、马牛襟裾、牛刀割鸡、牛骥同皂、牛衣对泣、泥牛入海、搏牛之虻、带牛佩犊、多如牛毛、归马放牛、汗牛充栋、鸡口牛后、鲸吸牛饮、老牛舐犊、卖剑买牛、牛鼎烹鸡、牵牛下井、牛刀小试、牛溲马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墨守成规等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墨守成规发音mòshǒuchéngguī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示例~,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

孜孜不倦发音zīzībùjuàn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牛年送祝福,带牛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带牛字的四字成语有:鞭打快牛、丙吉问牛、伯牛之疾、搏牛之虻、笔误作牛、版筑饭牛、充栋汗牛、吹牛拍马、槌牛酾酒、椎牛飨士、泥牛入海、气冲斗牛、九牛一毛、对牛弹琴、多如牛毛、牛鬼蛇神、吴牛喘月、庖丁解牛、呼牛作马、牛骥同皂、老牛破车、牛衣病卧、一牛鸣地、牛毛细雨、鲸吸牛饮、一牛九锁、牛头马面、牛高马大、牛刀小试、气壮如牛、目无全牛、带牛佩犊、牛农对泣等等。

据统计,带有牛字的成语有几百个之多,除了上面的四字成语,还有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九牛二虎之力、初生牛犊不怕虎等成语。

成语的来源是“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因此得名,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代表一定的含义,一般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不能拆分。大部分的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在用词方面偏向古文,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