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心阁古城墙多高(合集20篇)

西安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历史名城,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西安城墙旅游攻略。

浏览

1787

文章

167

篇1:澳门旧城墙遗址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1604年,由于中国政府不许他们私筑城墙,所以都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至1617年,澳葡-贿赂中国官吏,使他们不加干涉,再次筑起城墙。虽然1625年在明政府-强力干涉下,曾拆毁北部城墙。但葡人仍不顾明政府反对,继续筑墙。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正是当时所建之部分。旧城墙位于圣保禄教堂遗址左侧,邻近哪里吒庙,为夯土建成的墙体,夯土主要是用泥沙,细石,稻草再掺合蚝壳粉逐层压实而成。现存墙体长18.5米,高5.6米,宽1.08米,墙身开有一砖券洞,宽1.8米,高2.8米。交通

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需于新马路下车,沿议事亭前地及步行径前往;

乘17、18、8A、26于白鸽巢总站下车沿石仔路前往。

澳门澳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浚县城墙文治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浚县城西的卫河岸边,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它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下来,见证了浚县这些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卫河沿岸的古城墙两边,随处可见的是砖石瓦砾,这是浚县启动古城墙保护开发工作后,对城墙两边的违章建筑和与古城墙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拆除。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两代,古城墙多次重修扩建,日趋完整。”陪同记者采访的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向记者讲述了古城墙的历史。裴顺昌说,古城墙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也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拆除,现仅存沿卫河的一段古城墙、姑山南侧古城墙遗迹和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

沿卫河的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城墙的南北两侧,有券形顶城门两个,北部的为水驿门,南部的为允淑门。

允淑门高不到5米,宽约5.5米。门的左侧墙壁上,还嵌着写有“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门”的石碑一块。位于姑山南侧的古城墙遗迹已经没有了青石和砖,只剩下夯土,若不是裴顺昌介绍,记者很难看出这里也是古城墙遗迹。

位于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始建于明朝,是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浚县的标志性建筑,浚县人习惯称它为“钟鼓楼”。

文治阁是一座单体双层的高阁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平面为方形,每面宽约12米,四面中部开四道拱形券孔,东西南北相对通行;阁的东北角有供人登阁观赏的曲径小道,台基平面上还建有一个两层的四角重檐攒尖顶方阁,下层四面开门,平台四周回廊围绕。

“每年正月古庙会上的社火演出都会从文治阁前经过,这里就成了观赏社火演出的最佳场地之一。”采访中,附近一名商户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曾到文治阁上观看社火演出,“阁的上层内雕梁画栋,非常古朴”。

在文治阁的拱形券孔上方,记者看到了清代书法家赵素庐和张哲留下的笔迹,东边的“丹流东壁”和西边的“碧泻西山”为赵素庐所书,南边的“清环黎山”和北边的“黛护伾岚”为张哲所书。

“古城墙和文治阁是浚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也是大运河沿岸遗存的重要文物,它们对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申遗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计划围绕古城墙开发旅游。”裴顺昌说。

2003年6月,浚县在古城墙的允淑门、城墙北头竖立了两座保护标志碑,在文治阁西侧竖立了一座保护标志碑。同时,还公布了古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通告、通知、意见等安全保卫文件,使古城墙得以较好地保存。

据了解,拆除浚县古城墙周边的建筑只是古城墙保护工作中的一部分,接下来,浚县还将开辟城墙两端广场和沿城内外环路,修复古城墙的墙体、蹬道、堞垛,复建古城墙西门,整治和美化周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防御城墙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防御城墙遗址为醴陵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防御城墙遗址位于东富镇新莲村关口组,年代为清。

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向各至遗址边缘外8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

东富镇:醴陵市辖乡。1949年属楚东乡,1950年属第三区,1951年属第四区,1956年为林仪乡,1958年属八里坳公社,1968年以纪念地东富寺改名为东富公社,1984年改东富乡。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8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2.6万。乡政府驻叉路口。辖栗村、西塘铺、包冲、普济庵、同桥、庵冲、楚东桥、新关、龙源冲、莲花村、花木村、东富、承天桥、高塘、毛江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国最长的城墙

全文共 274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最长的城墙是哪一条?答案毋庸置疑,长城,接下来让小编告诉你长城的魅力吧。

1.长城的长度

长城究竟有多长?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但是据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对遗址的调查,初步估计,长城有十万里之长。历代修筑的长城先后分布在西至新疆,东到黑龙江,南至湖南共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各时代的长城总和就有三万里之多。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

2.概况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物。它像一条巨龙,从西北甘肃的嘉峪关向东,翻越祁连山,沿贺兰山、阴山、燕山、越沙漠,过草地直达鸭绿江畔,全长12700多里,统称万里长城。历史上先后有20个朝代(包括诸侯国)修筑长城,其中以秦、汉、明三个王朝修筑规模最大。

在秦始皇以前就开始了长城的建造。春秋战国时期,楚、秦、齐、魏、赵、燕、韩、中山诸国各有自己的城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贵族入侵,下令以原来的燕、赵、秦北方的长城为基础,修筑一条新的长城。

3.长城的历史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4.长城的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

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城墙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西城墙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城墙位于嘉定镇人民街西端,年代为元。

建于南宋(121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的西城墙,被人民街隔为南北两段。北段北端始于清河路西城河桥,此段古城墙的西端紧挨着居民住宅楼的窗户,高约十余米(齐3楼);经过修缮有一突出于城墙外侧用以防御攻城之敌的高台——敌台和垛口,再往南的城墙上还有现代防盗的电子围栏。此段西城墙为嘉定古城墙中最完整、最长(好几十米)的一段,前有绿地和亲水平台,是观赏嘉定古城墙的最佳地。

2014年西城墙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嘉宝公寓住宅楼。南:人民街。西:环城河。北:清河路。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同保护范围。西:环城河以西10米。

嘉定镇街道:春秋战国之前,长江口形成古海岸,练祁河畔(现西门老街一带)已有人类活动,至梁天监(502—519)形成聚落。唐代嘉定古镇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延垂至今。2000年9月,嘉定镇撤镇建街道。 嘉定镇于1991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素以人文荟萃闻名,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孙世刚院士:新能源车要冲破电化学的“城墙口”

全文共 1522 字

+ 加入清单

能源是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加上净进口量达到6.3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9.8%。燃料汽车能继续快速增长吗?不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固体表面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近日在昆明云南科学讲堂发表演讲时如是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公安部的数据,中国汽车销量惊人,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机动车总数达到3.27亿辆,成为化石能源的“主要消费者”。同年,新能源汽车数量为261万辆,居世界第一,但仅占机动车总数的0.8%。

根据该计划,中国到2020年将拥有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30年将拥有8000万至1亿辆。“就速度和规模而言,我们的电动汽车是世界上最快的,但它们仍落后于计划。电动汽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他们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电池性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孙世刚院士表示,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竞争焦点在于速度、续航里程、可靠性和价格。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是降低电池自重和提高续航里程的关键。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分为两类:电化学储能和电化学能量转换,通常称为可充电电池或二次电池,以及燃料电池。按照目前的路线,锂离子电池更适合替代汽油发动机,而氢燃料电池更适合替代柴油发动机。一般来说,一辆汽车加一次油可以行驶500公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能源汽车要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500瓦时/千克。相应的电极容量对于正极材料大于250毫安/克,对于负极材料大于1000毫安/克。

孙世刚院士说:“这看似简单,但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问题需要逐一解决。”一般来说,电池的能量密度取决于正负材料的能量容量,其功率密度取决于正负材料的倍率性能,其使用寿命取决于正负材料的循环性能。然而,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规模储能,5G,人工智能等。对蓄电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突破正负材料的壁垒,形成不同能量和功率的锂离子电池,以满足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宽工作温度和低成本的要求。目前,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将成为下一代锂电池的首选,钠电池也将成为储能电池的重要替代品。

就燃料电池而言,还有许多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不仅电动车辆,而且各种地面发电站、偏远地区的能源、医疗电源(如心脏起搏器)和移动通信办公室都依赖于燃料电池。目前,提高汽车燃料电池的性能和铂族金属作为催化材料的利用率是最大的挑战。铂族金属稀缺而昂贵。进一步改善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性能是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云南贵金属研究所等单位正在加紧研究。此外,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孙世刚院士也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到2018年底,我国将建成72.8万个公共充电站,但建设速度仍远远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和需求。同时,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到2020年,将有100多个燃料电池加氢站。到2025年,将有超过300家,但截至2018年9月,只有23家在运营,26家在建。施工速度慢和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建设一个每天可装载200公斤氢气的加氢站不包括土地成本,需要8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孙世刚院士还强调,迫切需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化学能源材料、新体系、新机制和新理论。现阶段,我国已经规划了重点布局,设立了许多重点研发项目,并在最关键的领域投入了资金,包括电池、电子控制系统等。在这个过程中,人才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全球新能源发展形势非常迅速。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该瞄准一个方向,坚持解决关键问题,害怕失败,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打仗攻城时登城墙第一批士兵明知道要死,为什么还是要上呢?

全文共 233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打仗其实大家应该都有一种印象,那就是城墙这个防御工事是最难的,如果能把这个防御工事给拿下来,那么这场战役就算是已经赢了啊,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攻城的士兵其实都是知道自己要死的,但是这些士兵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的往上冲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不要被现代影视剧误导,古代攻城容易守城难。在大多情况下,攻打城池并不比野战危险。

古代州、县城池,被攻下是常态,能守住才是奇迹。攻城的野战大军,是国家的主力和野战精锐,和守州县的地方军,在装备、经验、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守方在没有野战部队增援下,是很难守住城池的。

明末孙传庭在河南败于李自成,退守潼关,以孙传庭之能、潼关之险,李自成一战即破;宗泽守开封、于谦守北京,依仗天时地利人和守住都城,成为千古名将典范(说明守城之难)。

三国演义虽然是部小说,但书中能守住城池的战例也是凤毛麟角吧?我们来看看守城难度:

一、古代州县城墙不是影视剧里的高达数十米的大墙,明以前多为泥制土墙,大雨都能造成坍塌

古代一般州、县的城墙也就2层楼高,仅约5、6米,远不是影视中高达20多米的城墙(宋都城开封城墙高为13米)。

明以前的城墙,多为夯土墙,大多年久失修,经常会发生下陷,甚至会在雨天坍塌,平时也就起个防贼防盗的作用。

如唐安史之乱张巡守城,命人制造大量泥砖和泥浆,城破哪里补哪里,说明古代城墙质量不堪。

明朝开始虽然有了砖制城墙,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高度和强度,由于威力巨大的火炮替代了投石机,实际更增加守城难度。

这样的夯土墙,可挖断墙根造成坍塌

二、绝大多数州、县是没有护城河的,防护简陋。瓮城之类的设施只有战略要地和京城才有

中国古代大多数州县依水而建,有水门和码头,很难建设护城河系统。攻城方可直抵城门,用冲车撞击城门、城墙,古代城门是木制外蒙铁皮,很难经受撞击,木制城门也无法抵御火箭齐射。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南下,攻城时下马登梯,能轻易攻下大多数城池(用人梯,或制作简易木梯、板车加大树干制作简易冲车)。

专门攻打城门的攻城锤

三、州县守备将校、士兵与攻城的名将、野战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州县守城的武将,只是县尉、校尉,和身经百战攻方大将作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历史上州县极少能在没有野战军增援下守住城池的,一旦守住能名动天下(如杨延昭用水浇墙,结冰退敌)。

守备州县的地方部队数量很少,多为几百上千,官兵大多没有实战经验,守城临时征召的城市居民,不但缺乏纪律,甚至连护甲、武器都没有。

守军体格和作战能力,无法与身经百战的野战军相比,如明朝倭寇作乱,53个倭寇连续攻破20多座城池,杀伤守军5千余人,这53人居然一个没死,古代州县地方军战斗力,可想而知。唐代石头建成的城门与城墙。

守方武器简陋,严重缺乏弓箭手和弓箭。

守城最好的武器是弓箭,但对于古代州县来说,弓箭手是稀缺的兵种,弓箭是极其昂贵的军事物质,无法大量采购和储存。

失去弓箭的守城部队,是无法形成对攻城方的威胁的,而攻方弓箭手能直抵城下,近距离射杀城墙守军(野战军多的是神箭手)。

唐代石头建成的城门与城墙

攻城的危险在于攻击大城、都城和战略要塞,这些城池有护城河、高墙、瓮城、野战军,攻城方式与州县完全不同,主战场一定是在城下的野战。

如北京西安襄阳这种战略要地,守军(包含野战军和平民参战)往往需要10万以上。在大城守城战中,防守方不能全部部署在城内,主力需驻扎在城外,甚至分兵到离城较远的山丘、水源扎营,与城池互为犄角,即使守方来了援军,也是作为野战力量驻扎城外。

大型抛石机

城下守军以壕沟、木栅、拒马、护城河等作为防线,任务是防止敌军和攻城设施靠近城门和城墙,城墙守军以弓箭、火炮等火力配合支援。

在这种战法下,攻方被层层阻击,很难找到薄弱环节,因为城外守军在城墙火力掩护下可以快速机动,弥补薄弱地段,失利时可退回城内休整。

更要命的是城墙外守军能在攻方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反击、夜袭的,这种战法叫“守险不守郫“,电影《圣女贞德》、《特洛伊》就体现了这种战法,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北京城下大战皇太极也是如此。

大型登城梯,突出部位不低于城墙高度

所以古代守大城实际是野战的延续,如果攻方已隔绝孤城外界联系、攻城锤开始撞击城门、搭起云梯爬墙头的时候,那是到了绝境(守方无野战力量),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古代战争不会轻易攻击大城市,攻击方清楚,一旦攻击大城市,有可能将已方优势消耗在攻城战中,只有关乎战争命运的战略要地才会不惜代价攻打。

如都城、长安、潼关、洛阳、襄阳、徐州、合肥等,刘秀守昆阳、哥叔翰守潼关、吕文焕守襄阳、王坚守钓鱼城、袁崇焕守北京、太平军守安庆,都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守城大战。

对于惨烈的攻城战,第一批士兵为何明知必死,还要前赴后继的往前冲呢?这是因为古代有严厉的战场制度和异常丰厚的奖赏。

一是战前动员,主帅会晓喻各军,攻破此城的重要性,颁布退缩不前的制裁措施,第一个登上城楼的奖赏。还有一些特殊政策,如破城后允许洗劫三天等等,更先好酒好肉犒劳三军一顿。

二是古代军中有严厉的军中连坐法:主官如带头冲锋,士兵必须奋勇向前;主官战死而士兵逃回者,一律处斩。另外攻城时设立督战队,主帅未下令收兵,官兵退缩者杀无赦。

三是首先登上城楼者,奖赏异常丰厚,诸如封侯、连升三级,可谓升官发财,官兵无不踊跃。战时主帅除指挥作战外,还要细致观察是谁第一个登上城楼,攻城官兵士气大振。

四是攻城与野战的危险性并没有多大区别,在阵地战、野战中的生存几率和攻城战并无多大不同。乱世士兵就是冲着吃饱饭来当兵的,现在多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会更加卖命。

古代几乎没有攻不下的城池,极端例外是钓鱼城,屹立数十年不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古城墙,小编实地去看了家乡(州城)古城墙,只有几米高,搭个人梯就上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220多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中,有建于7世纪的著名岩石圆顶寺,其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图案美轮美奂,引人注目。

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教堂的复活大殿里庇护着耶稣的墓地。耶路撒冷就像是一块磁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朝圣者。耶路撒冷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城。遗迹里的著名景点有哭墙、圣墓等。所谓的哭墙仅为一段12米高的基础墙,通常以“哭墙”闻名于世。耶路撒冷古城里保留的建筑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必去理由:最美轮美奂的古城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封川古城墙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封川古城墙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封川古城,坐落于江口镇北山之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址是在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此后,该城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修葺、改建不下二十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川、开建两县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办公。

1958年冬,封川与德庆并县后,当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屡遭拆损。现仅存南门及东西城墙(约400余米)。南城门,呈拱圆形,用红褐色砂岩石块砌成。石块长60~80厘米,宽20~30厘米,厚14~18厘米。拱门宽3.05~3.7米,高3.2~3.76米,内深12.4米。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据《封川县志》载:古城背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壕堑(深20余米,宽约10余米),与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构成一个“回”字形城堡。城廓呈长方形,东西城墙长约418米,北面城墙长约168米。

城墙为青砖砌筑,墙厚4~5米,高约8~9米。城砖特制,长34厘米、宽16.5厘米、厚6厘米,侧面阳印“封川城砖”字样。城堡原有东北、西、南三门。城上修筑有城门楼、串楼、角楼、敌楼、望楼。战窗、串屋、更铺等二百余间。此外城内还设有县署、教谕署、训导署、典史署、城守署,武庙、城隍庙、万寿宫、常平仓、监狱等。

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封川县古城墙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封川村:封川村总面积17.627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1070亩;耕面积面积2136亩,其中水田面积1340亩;总人口4167人,其中“两委”干部5人,党员48人,是我镇人口最多的村。2008年农业总收入3097.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3.5万元,农村人均经济纯收入5191.8元。群众生活水平较高。村“两委”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为己任,积极引导群众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穆塞格城墙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瑞士保存最好,最长的防御性城墙之一。建于14世纪的城墙现存900多米,城墙上建有9座式样各异的了望塔,现在仅Männliturm、Zeitturm、Schirmerturm三个城楼对公众开放(冬季不开放)。

1535年由Hans Luter在赞特塔楼上建造的大钟是城里最古老的钟,并享有比城里其它大钟提前一分钟报时的特权。城墙是观赏卢塞恩景色的最佳处。 门 票/开 放 时 间城楼开放时间:复活节(春分过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每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11月1日,8:00-19:00。

瑞士卢塞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上海古城墙大境阁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城墙大境阁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仅存的明代城墙和城楼,感受都市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气息。

景点介绍

上海市区内现存的古迹屈指可数,位于黄浦区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古城墙大镜阁便是其中一处,这是一段30多米长的古城墙和建在古城墙上的大境阁,是明代嘉靖年间留存至今仅存的古城墙。虽然这个景点小到仅用几十分钟就能看个遍,但当你走上古城墙,或许能感受到这古朴的建筑散发着的岁月气息。

这段城墙成“凸”字型,原是箭台,而建立在箭台上的大境阁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三层楼阁。另外,当年射箭用的熙春台和登上箭台的21级花岗岩石阶,也都是明代遗物,有的砖上至今还有“上海城砖”字样的钤记。可以依次游览城楼、关帝殿、熙春台。

熙春台建于清代,如今里面陈列着《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有图片、实物、模型置景等展品,展现了上海老城厢七百多年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的变迁以及南市(现已分属黄浦和卢湾两区)的今日和未来。

明代时的上海屡遭倭寇侵犯,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用三个月赶筑了一座周长4.5公里的城墙用以御敌。城墙于辛亥革命后被拆除,现在这段因城墙上建有关帝庙而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关帝庙悬有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陈銮题写的“大千胜境”匾额,故又称为“大境阁”。大境阁前城墙上赞颂关帝的“信义千秋”石匾仍是当年的原物。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大境路239号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0.5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成人票5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襄城古城墙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襄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古城墙是襄城县古城游览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最早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屡加修建;明清历经修葺,最后形成计垛口1944个,长5公里,高7米,宽5米,宏伟壮观的城墙。现存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是河南省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00多年前,襄城县为郑国封地,名氾。东周的第六位天子周襄王,在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因避其弟叔带之难出走,来到郑国,居于氾。各国诸侯得知后,都前来朝拜,因此,氾就慢慢繁华起来。春秋时期,襄城是楚国的边疆。楚国在周襄王避难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城,襄王曾在此避难,故名其城为“襄城”。

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襄城古城成为周长六里八十九步、高两丈的四方城,后又扩建为朝靴样。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石和砖甃筑县城南、西、北三面城墙,以防北汝河水患,城外挖有壕沟,与北汝河水相通。后为防水防匪,又在四面城门外增修瓮城,西南城墙下,挖建了水门水道,以备取北汝河之水,供城中民众饮用。

襄城县古城墙西门,现保存较完整,是一座瓮城门,呈椭圆形,由朝南和朝西两个城门组成,周长约200米。据载,朝南的城门上曾有匾额“眺嵩,西扼陕川”,其重要性可由此略窥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文明门城楼城墙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城楼城墙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明门城楼城墙位于县城南大街,是长江边上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城楼城墙,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门”之称。城墙原为土筑,明天顺年间改为石城墙,清顺治三年(1674年)城墙遭破坏。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整修时,增设城门两道。原有九道城门中,现存临长江的“文明门”(俗称大南门)、“广福门”、“望瀛门”(俗称东门)城楼及沿江部份城墙,全长1482米,高约6米,平均厚7.5米。

“文明门”城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檐歇山式项,穿逗抬梁混合梁架。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培修时;知县邵兆禄书“文明门”三字刻于门额上,整个建筑翼角高翘、曲线优美、秀顷大方、不落俗套,属川南民间风格。楼前有6台62级石质码头与之相连,使城楼更加巍峨壮观、气度非凡。先后被《草莽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九根毛》、《青年-》等多部电影电视剧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略阳城墙遗址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城墙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略阳城墙遗址

时代:清

地址: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东关文家坪

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四周外扩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为A区外扩50米,西为A区外扩30米。

2018年,略阳城墙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州街道:2015年11月15日在新一轮镇村综合机构改革中,原城关镇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更名为兴州街道办事处。兴州街道办事处地处略阳县城,北邻五龙洞镇、西接横现河街道办事处、南壤白雀寺镇、东临接官亭镇,总面积3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78亩,辖10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交通发达,“十天”高速、309省道、略徽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15个村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嵊州城墙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嵊州城墙,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北鹿胎山东南麓及城南剡溪北侧。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存二段:一在城北鹿胎山东南麓,残长47.80米。一在城南剡溪北侧,长590.30米。

据南宋嘉泰《会稽志》:“旧经云,县城周十二里,高一丈二尺,厚二丈。孔晔记云,县治本在江东,吴贺齐为令,始移,今县城盖齐所创也。南临大溪,溪流湍暴,至庆元初,为水所啮,存者才二三尺。”万历《绍兴府志》:“嘉靖时,倭患作,三十四年,知县吴三畏乃力请筑县城,高二丈有奇,厚一丈有奇,周围共一千三百丈有奇,为门四:东拱明,南应台,西来白,北望越,门上各有楼,有月城,东有陡门。”

自东至西有:东门、解放门、南门、化龙门、工农门。城墙外侧以条石叠砌,内侧用块石垒筑,中间填土;高3.30至4.80米,上宽4.90至6.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赣州古城墙故事,赣州古城墙的特点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赣州不仅因山水秀丽而闻名于世,更由于这座古老城市因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袭至今的三千多米的古城墙而闻名遐迩。那么,赣州古城墙的建筑历史是怎样的呢?今天的江西文化版块,就带你一睹赣州古城墙的雄伟风采。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二千年的历史,经过南宋至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当年共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而现存保留下来的城门,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整段古城墙长有3600米。

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创始人是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孔宗翰担任赣州知州,为了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他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用砖石全面改砌城墙,逐渐把土城墙改砌成砖石城墙。这段古城墙,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

风流倜傥的孔宗翰还特意在三水交汇处的城墙上砌建了一座石楼,营造起一处可以让官宦大吏、文人雅士们观景品茗的地方,这位风流才子的远见卓识,引出了后来苏东坡数访虔州,为八境台赋诗作序的历史佳话。

此后的几个朝代,赣州古城墙的修缮和加固都不曾停止,而在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正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使赣州易守难攻,遂有“铁城赣州”之称。

赣州古城墙的一大建筑特色,就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是“某某年、某某督造、某某窑烧造”之类的建筑记录。

据赣州市博物馆统计,赣州古城墙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铭文砖记于民国四年(1915年)。这些铭文砖一直保留至今,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成为一部独特的记载赣州历史的宏篇巨着。

结束语:赣州古城墙是显示汉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其建设充分体现了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时至今日,它不仅成为赣州,乃至江西的旅游名片,而且至今还依然为赣州的防洪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你可能也喜欢: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堪称中国僧塔的典范——真如寺塔林

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简介

浔阳楼在哪,浔阳楼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耀州城墙遗址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耀州城墙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耀州城墙遗址

时代:明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办

保护范围:各段城墙遗址本体四周外扩1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

2018年,耀州城墙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路街道:永安路街道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37184人(2010年),农业人口0.78万人。辖邻德、崇德、南泉、解放、东站5个社区,东街、南街、西街、五台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永安南路67号。沿革:1949年建城关区,1956年改镇。1959年为管理区,1962年建公社,1964年复设镇。位于耀州区东南隅,漆、沮二水绕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赊店清代古城墙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赊店清代城墙为文化旅游景点。

赊店清代古城墙清咸丰三年1853年起造城墙,清咸丰八年竣工,青石为墙基,夯土为墙心,布局为“金鱼”状,寓意如鱼得水,年年有余,周长十八华里,高11.6米,周设九座城门。

赊店镇:赊店镇,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53个村(居)民小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人。赊店镇是社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潘、赵二河交汇,三面环水,镇贯三岗。交通便利,南( 阳)驻(马店)公路、方(城)枣(阳)公路十字相交于此。 清时为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水运发达,繁荣异常。全国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西便门北京城墙遗迹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此处遗址是内城的西南角城垣。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塌,“文革”中城砖大部被拆除,仅留100余米长的残迹。1987年市文物局与西城区政府拨款150万元,拆迁违章建筑和临时住户,修复城墙,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修复了旧楼,改造周围环境并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现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处景观。交通

天桥乘917支线(韩村河方向)到璃河村站下车。

北京西城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洋河城墙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西洋城墙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洋河城墙为明代古建筑,位于 张家口市怀安县渡口堡乡西洋河村。 2008年10月20日西洋河城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洋河村:西洋河村位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处,距乡政府 7.5公里。全村401户1219人,现常住人口309户877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 64户95 人,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为0.5 %。村两委2018年完成了换届,有两委干部4人。全村有党员 63名。村驻村工作队分别由县市场监管局和水务局各派一名干部进驻,第一书记由市场监管局张继彦担任。结对帮扶责任人 1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