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波那墓葬群(汇编20篇)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那么你对墓葬了解多少呢? 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墓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134

文章

70

篇1:商周墓葬群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商周墓葬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商周墓葬群位于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聂村北的大沙河河道内,目前已发掘48座古墓葬、15座灰坑,墓葬为东西向布局,排列整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人骨骼保存完整,头向东,分为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两种,深度从1米至20米不等,随葬器物有铜戈、铜锛、陶鬲、陶罐、贝币等,为殷墟二期墓葬,即商代晚期墓葬。聂村(遗址)墓地是焦作市首次发现的商代墓地,也是全国发现为数不多的商代墓地之一,其文化内涵与殷墟二期相同,可以互相印证,是研究商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例证,对研究商代晚期的墓葬制度、埋葬方法及随葬习俗,有重要的意义。其出土的铜戈、铜锛,对研究商代晚期冶金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聂村遗址是焦作市发现为数不多的先商文化和早商文化遗址,内含丰富,是研究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演变的重要实例,也是研究我国先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夏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龙王墓葬群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龙王墓葬群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墓葬群分布在龙王乡范围,通过1984年文物普查及200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确定龙王墓葬群均为汉代墓葬,共发现汉代墓葬7处10座墓冢。分别是龙王乡龙王村西墓冢1座、岗王村南墓冢2座、庙后唐村西墓冢1座、坡赵村南墓冢2座、苏村郑村东北墓冢1座、前铁李村西墓冢1座、小韩庄村西北墓冢2座。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新郑市龙王乡龙王村、岗王村、庙后唐村、坡赵村、苏村郑村、前铁李村、小韩庄村一带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龙王村:全村15个自然庄,20个居民组,总人口4402人,耕地面积4473亩,全村位于S202道路两侧,南北约2公里,横跨陈老庄路和母子岗路,北靠大清河,依托龙王中心街集贸市场的优势,全村涌现出一大批个人企业,如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立新渔饵厂,有集北苗郢两个人造板厂,S202省道两侧有黄沙厂2个、一个黄牛大市场,母子岗路南侧新建废品收购站1个,全村养肉鸡、蛋鸡厂4个,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

全文共 182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墓葬群,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十三陵内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两位太监。

现如今,明十三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陵寝建筑群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春秋季节是最佳旅游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碾儿屯墓葬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碾儿屯墓葬为阳高县文物保护单位。

碾儿屯墓葬年代为汉,位于阳高县古城镇村北。

2018年12月25日,碾儿屯墓葬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古城镇:古城镇 位于中部丘陵南侧。距县城30公里。面积65.6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地形,丘陵占94%。是本县降雨量最低的地区,平均年降雨360毫米左右;加上日照长,蒸发量大,土壤板结,渗透差,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十年九旱,不少年份从种到收没有一场透雨。作物一生象缺奶的小孩,勉强维系生存,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亩产1965年前只有30公斤左右。农业合作化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冯家崖—任家坪遗址及墓葬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冯家崖—任家坪遗址墓葬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冯家崖—任家坪遗址及墓葬位于武都区柏林镇冯田家沟村东100米北峪河南岸。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和寺洼文化墓葬共存的地点。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灰坑、红烧土。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及施黑彩勾叶圆点纹、变体鸟纹,器形有直口、敛口圜底钵及盆、罐、重唇口尖底瓶等。遗址南部为墓群,出土有寺洼文化的夹砂灰褐陶、灰陶浅绳纹马鞍口双耳罐、豆、鬲等。另采集有石刀、斧和陶环。遗址和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内涵和寺洼文化的特征有重要价值。

柏林镇:武都县辖镇。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北部,北峪河两岸,距县城19公里。面积39.6平方公里,人口1.1万。略(阳)武(都)公路过境。辖石桥子、楼儿底下,腰坡、赵家湾、上渠道、下渠道、袁坝、湾儿下、田家沟、大社科、袁家塄、五角坪、李家山、大湾沟、罗湾里、大庄头、梨树湾里、垭头里、王家山、芝家山、浩家山、杨地湾、梨树底下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陕西“青铜器之乡”再次发现西周青铜器墓葬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素被称为“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新近又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墓葬。文物考古工作者从10日开始对这座西周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任周方介绍,7日凌晨和13时许,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办事处长青村侯家大院农民侯启恒家后院土崖因暴雨两次引起坍塌,崖面上暴露出一件青铜鼎。侯启恒立即将此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

经文物部门初步勘察,认定这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墓葬。经有关方面同意,宝鸡市考古队、金台区文化馆等部门考古工作者对侯家大院的西周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侯家大院位于宝鸡市区西关,此处为西周(“弓”右加“鱼”)国早期墓地所在。1981年9月23日,侯家大院就曾因土崖坍塌发现文物。经考古部门清理,发现一处较大的西周墓葬,出土青铜器、蚌器、陶器、原始瓷器等文物共39件。其中有带盖圆鼎、伯方鼎等青铜器15件,成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根据铭文判断,此墓为西周早期被封于今宝鸡地区的(“弓”右加“鱼”)国国君的墓葬。当年因周围窑洞毗连成排且住有农户,所以未作进一步清理发掘。

这次崖面坍塌的地方仍在侯家大院后院,与1981年坍塌的崖面相邻。据专家预测,这次抢救发掘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笔架山、龙山墓葬群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笔架山、龙山墓葬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笔架山、龙山墓葬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春秋战国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位于安城镇兰田、坭坝、古城、石角等村。分二大区。龙山土墩墓群面积约3平方公里,山脊、山坡及农田区均有分布,共有300余座,土墩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底径达100米,小者则不到10米。1998年发掘其中1座春秋墓,出土器物有米筛纹、叶脉纹、方格纹印硬陶罐及原始瓷碗等,另采集有西汉釉陶鼎、罐、壶等残片。笔架山土墩墓群范围约2.5平方公里,沿山脊和山坡分布,共100余座。土墩底径10-50米,高2-15米。外观呈馒头状。采集有席纹、米筛纹、方格纹印纹硬陶瓿、罐及原始瓷簋、碗等。安吉笔架山、龙山土墩墓群是浙江土墩墓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研究吴、越、楚文化及其交融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东晋永和古墓葬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东晋永和古墓葬为上栗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晋永和古墓葬位于上栗县上栗镇新建村施家台上。葬于公元348年,原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

东晋永和古墓葬现占地面积10平方米,坐西朝东,墓地保护地带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墓地四周150米,建设控制高度5米,该墓于八十年代被盗,现只剩下一黄土堆。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新建行政村

上栗镇:上栗镇地处萍乡北部、湘赣边陲,是县人民0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98.9平方公里,总人口8.21万,现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境内交通便利,南(昌)长(沙)公路横贯东西,319国道、萍栗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平安畅通的城乡公路网络,至省会南昌3小时车程,长沙1小时车程,长沙黄花机场4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东门新石器晚期墓葬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小东新石器晚期墓葬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巧家县城中心小东门。晚清迄至民国,此地均为衙署所在。1950年后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后院范围。由于地面被建筑物覆盖,从未进行过有计划的勘察、发掘,墓葬面积不详。历年基建,时有器物出土。1984年县科委建房,发现墓葬6座,采集到出土器物3件。陶器质地为夹沙灰陶,平底鼓腹侈口罐。底部有叶脉纹、肩部及口沿为平行划纹。1990年,县人民政府建盖职工宿舍,再次发现石板墓葬,报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择成昭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县文物管理所作抢救性发掘。历时27天,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9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贝类器物50余件。石棺由自然砂石块镶嵌而成,死者头部一律向南。随葬物已清理已清理、登记,有待鉴定。石板墓葬初步断代为新石器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张家河古墓葬群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河古墓葬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河古墓葬群位于四川省苍溪县龙王镇清水村四组,坐东向西,纬度32°05′23.7″,经度106°02′13.6″,海拔为513.40米。在长35.00米,宽16.00米,即56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呈三角形布局5座古墓葬。Ⅰ号为嘉庆二十二年三人合墓,双重檐碑亭,面阔4.58米,通高3.10米,两侧石栏及正中立四柱石刻题记碑亭均保存完好。Ⅱ号墓为皇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立,双重檐碑亭,出檐镂空石质雕刻,装饰配件及四周书法、人物、花草雕刻均保存完好。 该墓面阔8.60米,通高4.80米,碑亭正中两栋石室门各宽1.33米,高2.10米。墓前石栏相围,内设天井,长8.60米,宽5.20米,石栏正中立一字库。Ⅲ号墓为同治五年十二月立,双重檐碑亭,面阔7.90米,通高4.30米,石质围栏及天井已被破坏,碑亭石质雕刻及字库保存完好。Ⅳ--Ⅴ号墓位于前三座墓后侧正中,均为光绪年间立,规模较小。整个墓群题刻碑联“雨露秋霜四季凄怆地,苍松翠竹千秋报塞堂”、“青山不语花能笑,绿水无言鸟作歌”等计十五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波点比小波点洋气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大波点不比小波点洋气,因为它们适合不同的人群,穿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不一样,如果选的好和搭配得好就会洋气,如果选的不好就会有反作用。比如胖的人穿小波点会很洋气,但如果穿大波点就会臃肿,所以洋气不仅要看衣服,还要看每个人的身材与身高等等。

大波点比小波点洋气吗

大波点和小波点都能够穿出洋气的感觉,关键在于穿在合适的人的身上,就好比小西装、牛仔夹克都洋气,但并不是每个人穿都能显得洋气。一般来说大波点会让气场增强,小波点会让人性感妩媚,再搭配合适的鞋子、手提袋、发型,才能让整体看着洋气。

大波点显瘦还是小波点显瘦

小波点要比大波点显瘦。小波点的衣服与碎花裙会比较相似,它从远处看就像一些小的花纹,这样整体的视觉效果就不会特别明显,容易让人忽视胖瘦的问题,不过身材胖的人选小波点时,最好选择颜色浅一点的,这样显瘦的效果就会更强。

大波点裙和小波点裙怎么选

选大波点还是小波点好呢?可以看三个地方来挑选:一是自己的身高;二是自己的身材;三是自己的气质。如果身高1米6以上的女生选大波点,1米6以下的女生建议选小波点。如果身材胖的人推荐小波点,瘦的人随便选;如果是女王气场的人选大波点,如果是清纯可人选小波点。

大波点和小波点哪个显年轻

小波点会显得更年轻,因为穿小波点时气质会变得更加清新、甜美一些,适合一些年轻的人风格,而大波点会让气场更强,显得更成熟妩媚一些,所以在减龄的效果上推荐小波点。不过任何衣服穿的时候都要讲究搭配,因此小波点虽然减龄,也不表示能随意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虬龙墩墓葬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虬龙墩墓葬为临沂市文物保护单位。

虬龙墩墓葬位于莒南县筵宾镇大文家山后村西南约500米处,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

虬龙墩墓葬是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筵宾镇:莒南县辖乡。1942年设筵宾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1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7万。莒(县)新(浦)公路纵贯南北。辖西筵宾、东筵宾、小王庄、集前、前新庄、后新庄、集前、前新庄、后新庄、东集西、西集西、邢家水磨、范家水磨、刘家水磨、薛家水磨、金沟官庄、齐家庄子、团埠子、苍沟、沙汪头、前下河、后下河、杜家庄、解家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肠题凑是什么?黄肠题凑的墓葬有多豪华?

全文共 1730 字

+ 加入清单

“黄肠题凑”这个词听上去的确是有些拗口,也很难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上去就是毫不相干的几个字组合在了一起。其实,黄肠题凑是一种墓葬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并不多见,而且基本上在汉朝以后就没有了,而且黄肠题凑非常豪华,甚至比金缕玉衣更加豪华。究竟黄肠题凑豪华到了什么程度呢?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周代和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天山汉墓位于高邮市的天山镇境内。在1979年发掘于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的秦公一号大墓、扬州的高邮“天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

“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所谓“黄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黄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后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墓葬中的“题凑”结构,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但缺乏实物的证据。从已有的汉代考古材料可知:“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木条)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生出来的。

“黄肠题凑”皆发现于竖穴木椁墓中。例如,长沙象鼻嘴1号墓、北京大葆台1号墓等都使用了黄肠题凑。“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王侯将相对于自己死后的墓地都极其重视,而在西汉时期也是如此。据相关文献记载,西汉皇帝一般使用名为“黄肠题凑”的葬式,它与“金缕玉衣”一样,都是尊贵地位的象征,不过,“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样子,几千年来却一直都是个谜,直到北京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的发掘,才为考古专家揭开了这个隐藏了千年的谜团。

1974年,当地政府进行建筑施工时,现场工人偶然发现了一些木炭、白膏泥和五铢钱,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后,推测此处必有古墓,后进行初步发掘,果然找到了这座西汉时期的巨大王陵。很快,考古专家就发现了这里共有两座竖穴土坑木椁,两墓一东一西,封土相连,是典型的王、后并穴合葬,那么,这是西汉哪位诸侯王的陵墓呢?

经过详细的考释论证,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此墓的主人是广阳国开国诸侯倾王刘建及他夫人的合葬墓。其中,一号主墓室的后室位于整个墓室的最中心,它的外面还依次环绕着一圈内回廊与两圈外回廊。正是在内外回廊之间,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堵怪异神秘的木墙。

那么它有什么诡异之处呢?原来,整道木墙南北长15米左右,东西宽10米左右,高达3米,而厚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米!经过仔细辨认,原来它是由一根根长约90厘米,截面宽、高都为10厘米的木枋紧密堆垒而成的,粗略一算,木枋竟然多达1.5万多根!木枋的保存非常完好,历久弥新,木质呈棕褐色,经检测所用木材是中国独有的黄心柏木。那么,这堵以一座“森林”为代价而建成的奇怪木墙究竟是什么?

经过考证,专家们认定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为帝王修建地宫时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那么问题来了,这只是一座诸侯王的陵墓,为什么却敢使用帝王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呢?原来,在西汉时期,虽然“黄肠题凑”是最高级别的礼葬之制,不过只要经天子特许,地位极高的诸侯王和重臣也可在死后使用“黄肠题凑”,比如《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大将军霍光死后就享有了这一殊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双孤堆古墓葬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双孤堆古墓葬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孤堆古墓葬位于睢宁县张圩。

双孤堆原是睢宁县姚集镇一个行政村,2002年并入蛟龙村,现为一个自然村。村庄内有一座大墓为西堆,直径80多米,墓高22米。村庄东有一小墓为东堆,直径50余米,墓高15米,两堆相隔200米。1986年3月,双孤堆古墓葬被江苏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

双孤堆里究竟埋葬的是谁?民间传说分别是东汉范丹墓(东小墓)和西晋石崇墓(西大墓)。2002年,江苏省考古专家初步推断,这里距下邳城很近,可能是下邳国某代国君的墓葬。当然,推理不等于结论,双孤堆的墓主至今仍是一个没有揭开的谜。然而,虽然双孤堆主人并无定论,但流传下来的各种传说还是让双孤堆的文物价值充满了神秘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海州古墓葬群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海州墓葬群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州古墓葬群位于海州区朐阳办事处,西自海州白虎山,东至孔望山,北起玉带河,南至锦屏山麓。自五十年代以来,这一地区屡有汉代木椁墓、石椁墓和宋代砖石墓出土。出土文物丰富,有些文物是全国罕见的艺术珍品。如西汉侍其繇墓、霍贺墓,其报告都已在《考古》杂志上公开发表,近年,还出土了早期的汉画像石墓和明代的墓志铭。目前,这一带的地下还埋有大量古墓葬。海州古墓群对研究古代的葬俗、典章制度以及海州的历史,都有很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孔望山,西至白虎山,南至锦屏山,北至玉带河。

朐阳街道:朐阳街道办事处位于古城海州中心地带,南枕锦屏山,北依玉带河,与苏北较大的新海发电厂近邻,中日合资三得利啤酒厂、市第二、第四人民医院等市属企事业单位座落于境内。辖区有可供游览的四山三河(锦屏山、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盐河、蔷薇河、玉带河,其中孔望山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是国家级AAA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7. 9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个村级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屿塘山古墓葬群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屿塘山古墓葬群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

屿塘山古墓葬群位于瓯北街道清水埠社区屿塘山,年代为晋-南朝,类别为古墓葬。

1983年,屿塘山古墓葬群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埠社区:清水埠社区是瓯北街道的一个老社区,东至楠溪江、南至清水码头、西至清花路、北至三江码头,总面积0.7平方公里,覆盖面积14.39平方公里。清水埠社区不但是瓯北街道的老城区,更是永嘉的老城区,1983年永嘉县成立了第一个镇,所在地就是清水埠,名为清水埠镇,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清水埠社区地大面广,人口复杂。社区分为十五个居民小组,常住户905户,常住人口2335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陈国典家族墓葬群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国典家族墓葬群为进贤县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类型:古墓葬

地址:江西省进贤县下埠集乡柯溪西陈村南850米老虎山

简介:

墓葬群有明清墓葬12座,陈鼎佑、陈鼎佑妻、陈国典、陈国谟及后代全部葬于此山。清代道光年间,该家庭发达至鼎盛时期,故重整墓地,重刻墓碑,重新加制墓顶“^”形红石坟盖,墓碑文字显示陈鼎佑家庭世系关系清楚。

下埠集乡:进贤县下埠集乡位于南昌市东南,进贤东部。经乡政府驻地下埠集距县城14公里,南昌市70公里。区域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总人口28750人,是个区位优势,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山水秀丽,环境宽松的农业乡。 本乡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浙赣铁路,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穿乡而过,集镇设有火车站、汽车站。乘汽车至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磨沟遗址含墓葬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磨沟遗址(含墓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

磨沟遗址(含墓葬)位于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西北300米与岷县交界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面积约80万平方米。分属仰韶、马家窑、齐家和寺洼等史前文化,并有宋代遗存。

1958年发现,2008年、200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发掘。遗址断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墓道中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及蚌、牙、石质装饰品和复合材料装饰品,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墓地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晚期和寺洼文化早期。

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进而对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影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波点和小波点哪个显瘦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小波点显瘦,因为小波点会让人的注意力分散到身体各个部位,就会忽视身材胖的缺点,而大波点容易让人关注整体,整个身材会很明显,所以小波点更适合胖人。但是在选择大波点还是小波点时,我们不仅要看身材,还要看个人的身高和气质。

大波点和小波点哪个显瘦

从视觉效果上来比较,小波点要比大波点显瘦,因为当一个人穿着小波点时,人们通常会将目光聚集在她的手臂、腿部、颈部等等这些位置,而不会注意她是胖还是瘦,所以有显瘦效果。但如果穿的是大波点,目光就会关注整体身材,如果胖的人会更突出。

大波点和小波点哪个好看

不论是大波点还是小波点都很好看,关键是看它是不是穿在合适的人的身上,比如身材高挑、偏瘦且气质出众的人,穿大波点和小波点都好看,最推荐是大波点,但如果是个子矮的人,通常是穿小波点更好看,所以不能单独说大波点好看,也不能说小波点一定比大波点好。

大波点和小波点裙怎么选择

1、根据个子高矮选择

一般个子超过160厘米的人,更适合选择大波点裙,个子不超过160的人,建议选择小波点裙,并且还要注意个子矮的人选浅色的,花纹不要太复杂。

2、根据身材选择

如果身材偏胖的人,适合选择小波点裙,因为它会显瘦,如果身材偏瘦的人,选大波点或小波点裙均可。如果是身材标准的人,一般推荐大波点裙,但要注意实际穿的效果。

3、根据个人气质选择

如果要气场比较强大,并且追求女王范、成熟淑女范的人,适合选择大波点的裙子;如果要甜美可爱且带有一些小女人的气场的人,建议选择小波点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纳斯景区被誉为人间净土、“东方小瑞士”,一向以湖光山色的美景著称。考古人员在距离喀纳斯湖面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的禾木乡图瓦新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古墓葬群,随后根据其位置将其命名为图瓦新村古墓葬群。经考古研究专家初步判断,古墓葬群年代大致为战国到两汉时期,距今2000年左右,共有墓葬60多座。

这处古墓葬群在阿勒泰地区的发掘史上比较少见,但在欧亚草原上曾有过类似发现。这次考古发掘也是首次在喀纳斯景区开展古墓葬群的考古工作。这次考古发掘对于更多地了解当地古代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状况,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意义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