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福寺抗战阵亡烈士墓精品20篇

浏览

4717

文章

456

光华镇光华村无名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光华镇光华村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光华镇镇政府所在地光华村西山头,距村中心1公里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00平方米。1975年4月始建,2006年9月修缮扩建。

1947年1月30日,国民党军以3个师的兵力向我临江地区进行第二次进犯,我参战部队密切配合,至2月8日共歼灭国民党军52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进攻。1947年2月13日,国民党军纠集一切可能之机动兵力,以近4个师的兵力向我临江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进犯,我参战部队浴血奋战,至3月24日,此次战役共计歼灭国民党军14000余人。两次保卫战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我参战部队也付出了较大牺牲。在通化县各乡镇,都有“四保临江”战役革命烈士墓,主要安葬着牺牲的我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三纵、四纵牺牲的将士。光华镇光华村无名烈士墓是其中一座,安葬着5名战士,墓碑题字:永远铭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遗址得到维护和利用。(中共通化县委党校提供)

光华村:光华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四棚乡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四棚乡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四棚乡西北3公里处的三棚村北山山坡上,距村中心2公里。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00平方米。

1946年11月,通化县市“二五”减租工作队选派3名同志到通化县英额布区的三棚甸子村(今通化县四棚乡)开展工作,袁名秀为工作队队长。3名同志刚刚住下,当地一个名叫李奎兰的地主家属即向胡匪通风报信,胡匪头子黄德有带领20多名胡匪冲进工作队住所,将袁名秀队长用绳子--起来,胡匪鄂展青、鄂展方在头道阳沟门草甸子里,用刺刀刺了袁名秀20余次,袁名秀惨遭杀害。按照胡匪头子黄德有“跟八路军办事不能留后患”的恶毒指令,另外两名工作队员亦被胡匪-杀而牺牲。1970年,四棚乡清查办公室清查敌伪档案时,查出兰山柱等一帮胡匪的累累罪行,使这段历史--大白,并修建了革命烈士墓,让牺牲的3名同志得以安息。1982年,驻四棚某部队在某次施工过程中牺牲了3名解放军同志,亦安葬于此。

形成于1946年11月,利用于1970年9月。遗址得到保护和利用。(中共通化县委党校提供)

三棚村:三棚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内容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2016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71周年,下面小编准备了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的手抄报内容及图片,供大家参考!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图片欣赏(4张)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图片1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图片2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图片3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手抄报图片4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诗

《警钟鸣》

南京屠戮国殇惨,暴虐狰狞举世惊。

安倍政权疑定论,强军拜鬼露原形。

豺狼暴戾金瓯碎,虎豹贪婪血雨腥。

英烈情怀多壮志,国家公祭警钟鸣。

《抗日功勋载伟篇》 (七律一首 )

日寇侵华气焰狂,奸淫烧杀似豺狼,

延安敌忾驱强虏,重庆燃箕敛外攘。

领袖英明韬略著,金瓯完整国威扬。

神州今日东方屹,往事犹新不可忘。

《七绝》(六首)

卢沟桥畔起烽烟,八载疮痍兵祸连。

七七事变往日事,从来正义胜强权。

南京惨案惊人寰,烧杀奸淫似豹狼。

血海头颅三十万,罪行累累一桩桩。

血战沙场凭将士,运筹帷幄仰泽东。

三月吞华狂想曲,八载逐寇救亡诗。

安邦抗日举兵戎,浴血沙场屡建功。

救国忠魂芳万代,留名万代悼英雄。

当年日寇太嚣张,叫嚷三月欲我亡。

撼树蚍蜉挑战乱,军国主义梦黄粱。

拼搏血肉筑长城,横扫千军战火平。

百万日军齐解甲,中华喜听凯歌声。

纪念抗战胜利相关手抄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经把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只实行一年,就改定为9月3日。再上溯至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4月决定以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解放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周恩来在1951年8月13日签发的关于规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公告是这样说的:“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通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无条件接受敦促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庆夏季时间8月15日晨7时(即北京时间晨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同时宣布日本政府正式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于是,“8月15日中美英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和“8月15日日皇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向日本军民播放”构成了中国人关于那一天的记忆。

其实,关于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早在1945年8月16日重庆《大公报》第二版就登有一则消息:“我国庆祝胜利,将于日本签订投降书后开始。预定庆祝三天,各机关放假一天,一切办法已经中央决定,通电各省市准备候公布后施行。”此前8月12日中、美、英、苏答复日本请降照会后《大公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就曾预告:日本投降消息将由我国和盟国同时宣布,庆祝胜利的日期亦将另行公布。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确立胜利纪念日的日期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烈士墓位于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的亚克夏山北坡的桠口上,距红原县刷经寺镇约13公里,是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克夏山又名长板山、马塘梁子,海拔4800米,高耸云天,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终年积雪,气候多变。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于长征途中连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不少指战员在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雪山上留下了他们的铮铮铁骨。

1952年,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进驻桠口,在其营地附近发现了十二具排列整齐的红军遗骸,于是收殓遗骸,造坟立碑,敬献花圈,举行了一个庄重而简单的祭奠仪式。战士们在烈士墓前肃立宣誓:不消灭黑水叛匪,不解放黑水各族人民永不收兵。1982年,有关部门拨款由红原县人民政府重建。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2006年5月25日,红军烈士墓作为阿坝红军长征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以下是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血了中国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如下:

1. 2.

2.

3.

抗日战争主要特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

1、全国共同抗战;

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江坊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江坊革命烈士墓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江坊革命烈士墓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村口省道S204线和进村公路交叉路口。江坊革命烈士墓是为纪念该乡邹银荣烈士而建。

邹银荣,女,清流县堡里乡(现长校镇)人。1904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地方坚持斗争。1935年5月在执行任务中因叛徒出卖被捕,尔后被敌杀害于江坊村。1974年1月,当地人民政府为缅怀英烈、教育后人而修建了该烈士墓。江坊革命烈士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侧刻有两副楹联,内侧联为“继承遗志,革命到底”,外侧联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万古长青”。墓碑正中题有“邹银荣烈士墓”字样。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江坊村:江坊村地处长校镇3公里处,南邻连城四堡乡,北邻长校村,耕地面积2946亩,林地面积13136亩。全村25个村民小组,由-坊主村和新江坊片区组成。2012年全村898户,人口3412人,属全县最大行政村,全村以江姓为主。江坊村始祖入闽于唐僖宗,年代在105世至106世期间,时任南建州刺史,宋赠诰命官人,生于唐文宗太和丁未元年(公元827年)。僖宗乾符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铁厂镇烈士墓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铁厂镇烈士墓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烈士墓,位于二道江区铁厂镇红光社区大鸡房山。始建于1985年7月,建在铁厂镇风光秀丽的大鸡房山上,占地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安葬烈士25位。烈士墓位于偏远的山区,年久失修,现大部分地方已经损坏。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的四保临江战役中,铁厂镇作为战场之一,有25位烈士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建立烈士墓。

从1985年建立以来,成为铁厂镇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时节,当地中小学生和广大党员干部都会来此缅怀先烈,表达志愿,重温入党誓词。前来瞻仰参观人数每年达700余人次。

信息来源:二道江区委党校

红光社区:红光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福临门的五福分别是什么 五福分别是哪几个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以及善终。其中长寿是指长命百岁,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在传统的文化中,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这所代表的就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和繁荣。为了可以追求长寿,人们就会选择多种不一样的方法,比如保健,锻炼,养生。

富贵为什么是福气

富贵主要是指地位尊贵,财富丰厚,拥有幸福安稳的生活,生活无忧无虑。在当前的传统文化中,总是将富贵当成是人生的目标,这代表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还有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可以通过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来有效获取财富还有地位,同时人们还会比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所有一切,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会过分的去追求物质享受。

康宁和好德什么重要

抗凝主要是指心情宁静,生活平静,身体安康,没有烦恼和疾病。人们会通过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然后让自己拥有更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太极、冥想以及修行等一些方式。好德在当前传统文化中,也是人们一直都在比较追求的,这就意味着心地善良,品德高尚,会有仁爱之心。在当前的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是大家一直都在追求的做代表的就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以及最高的境界,可以通过儒家思想来有效提升整个人的品德修养。

善终又代表什么呢

主要是指当人的生命即将要结束时,可以比较安详的离开,没有太多的恐惧和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人们一直都追求的,所代表的就是生命的结束,以及我们内心的想象。此外人们也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来有效提升生活的质量,例如改善环境,合理营养,积极治疗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

年代:清

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万石植物园

简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率两万大军攻打澎湖,大败郑军刘国轩部。此役清军共计阵亡329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在此建祠纪念阵亡将士。现祠堂无存,仅有原祠堂中的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1通。碑坐东朝西,高2.12米,宽0.84米,厚0.2米,花岗岩质,上直行题刻“澎湖阵亡将士之灵”八字。石碑下承碑座,前有石供桌。雍正十一年(1733)清溪司铎李铨《癸丑仲夏谒将士祠有感》题词和康熙五十三年(1714)僧人衲果所立的有关蓝理等为澎湖阵亡将士祠捐金置产的记事题刻,为附属文物。

保护范围:碑刻及附属文物四周向外延伸10米。

2009年,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城区桥西北门渡口所左侧的五眼桥。为纪念东征军在攻克惠州城战斗中牺牲的241名官兵而建。纪念碑高约5米,由碑座和碑身两部分组成,周围以炮弹模型作围栏,炮弹间用铁链相连。碑身为花岗岩石,长条方形,正面阴刻“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楷书大字系林振雄题;碑座四周嵌四块石碑,前后两块为大理石,前面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亲笔手书“精神不朽”,后面刻黄埔军官学校教育长林振雄题字“气壮西湖”。左右两块墨石均刻有此役牺牲的烈士英名,其中有中将刘尧宸等。该碑解放初被毁,1992年10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在五眼桥东侧依原碑模式复建此碑,以彰先烈之精神。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1984年6月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烈士墓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昆明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地在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东南山坡之上。三墓皆为拱顶圆堡形石墓,背西向东,中为王德三烈士之墓,两侧稍后为吴澄、马登云烈士之墓。前立墨石金字墓碑,四围护栏,雪松翠柏,环境清幽,庄严肃穆。墓旁有石碑,刻有烈士生前事迹。20世纪50年代初,三烈士墓迁葬于黑龙潭北面山坡,1983年12月,再迁此地安葬,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德三(1918~)庐江县裴岗乡金湾村人,中-员。建国前曾任新四军四支队营长、华东第二、第七野战医院院长;建国后任鞍钢建设公司副处长、马鞍山钢铁公司经理、中共嘉峪关市委副书记、甘肃省冶金局局长、党组书记、甘肃省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张梦庚烈士墓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张梦庚烈士墓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梦庚烈士墓位于冠县梁堂乡张里村,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梦庚(1909~1926),字效白。15岁离乡到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不满军阀统治。孙中山到北平时,他亲聆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讲演,并常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等人接触,产生了革命思想,遂于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春,八国公使干涉中国内政,他愤而上 书-痛斥。3月18日,北平各校学生4000余人赴段祺瑞“执政府”-,他走在最前列。段祺瑞令卫队开-,他身中3弹,与刘和珍等37人一起当场牺牲,年仅17岁。史称“三·一八”烈士。鲁迅先生曾作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专记此事。后国民党政府发给其遗属怃恤金。建国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张梦庚(1909~1926),字效白,今梁堂乡张里村人。15岁离乡到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不满军阀统治。孙中山到北平时,他亲聆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讲演,并常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等人接触,产生了革命思想,遂于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春,8国公使干涉中国内政,他愤而上 书痛斥。3月18日,北平各校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抗战胜利71周年图片带字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9月3号,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而又黯然神伤的日子。扬眉吐气的是,71年前中国人民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的确,抗日战争造成中国人民伤亡3500万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抗战虽然远去,但依然有其启示意义。下面小编分享了一组抗战胜利71周年的图片,希望对你有帮助。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6张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1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2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3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隆重举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全权代表(中国代表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4

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庆祝胜利的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5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71周年带字图片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世聪革命烈士墓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张世聪革命烈士墓为浦北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世聪革命烈士墓(张黄烈士陵园)

在张黄镇张黄江公路大桥西侧20米处,张世聪烈士墓,始建于1954年。1984年秋至1985年春重新扩建,建成烈士陵园。并添葬了张广南、张世柏、张体宽、朱菊清、黄家祚和方上智、洪荣、梁标等烈士的遗骨。这是一处纪念1940—1945年参加白石水地区武装斗争而牺牲的烈士陵园。陵园由墓道、平台、墓三部分组成,种有苍松翠柏.墓前有半圆形池塘一口,中问架设一座拱桥,通向平台。墓用水泥建筑,圆顶,有祭台,墓地坐西北向东南,立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墓碑。墓碑碑文用大理石镌刻高6米,宽1.5米。并分别立有张世聪烈士生平事略和张广南等八位烈士纪念碑。各纪念碑落款为“中共浦北县委员会、浦北县人民政府,1985年1月立”。墓地陵园约占地4亩。

张世聪(1909~1945),乳名云生,字学明,1909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白石水(今广西浦北大成)勾刀水村的一个小康家庭。他家世代以农为业,到了父辈兼营商业,生活稍为宽裕。后因匪乱,其父被匪劫持,拿不出赎金而惨遭杀害。年幼丧父的张世聪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全靠母亲操持,家景渐窘。他8岁开始读私塾,学习勤奋,成绩很好,1928年7月考入广东省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抗战时期合浦廉中革命旧址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抗战时期合浦廉中革命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战时期合浦廉中革命旧址

在今小江镇浦北中学东侧。1938年秋至1940年秋。合浦廉州镇被日寇飞机轰炸,合浦廉中迁至此地继续办学。中共合浦县委书记张进煊(该校教师)以学校为据点,在小江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和地下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成立小江区委。

张进煊 (1908—1968年)合浦县白沙乡木岩塘村人。民国19年(1930年)考人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行政专业。 23年毕业后,到农林局新造糖厂任技术助理。25年6月,加人中国青年抗日同盟,并担任该组织主办的《时事周刊》。26年1月,由钱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张进煊通过在广州的“合浦学会” 团结大批合浦同学,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是年2月,中共组织派张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广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德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雒城镇房湖公园内•1941年•市(县)文物保护单位]1941年7月7日“七七事变”四周年之际,广汉县为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将士树立此碑。碑为正方形砖石结构,通高5.5米,碑身边长0.48米,高3米,三面行书阴刻“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七月七日”。碑座为四方形须弥座,高1.5米,四面均有反映抗战的浮雕图案。碑四周有石质围栏。维修时,补刻有阵亡将士名录及碑记于碑前。现保存完好。2006年6月被公布为德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冀东抗战纪念馆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冀东抗战纪念馆依山而建,内设序厅和3个展室,分别陈列60多年前八路军用过的子弹袋、手榴弹、刺刀、电话机以及军服等实物,展示军民坚持抗战的珍贵图片和以当时斗争生活为场景的绘画作品等。由当地政府投资80多万元兴建、占地140平方米的纪念馆,成为冀东地区第一家“抗战纪念馆”。

纪念馆征集到了冀东抗日武装及李运昌、曾克林等人不少宝贵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并第一次正式对外陈列展出。沿街墙壁上记录抗战时期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的白描画穿过山村。出山村北端不远是一小型水库,水库大坝上用红色地板砖镶嵌出“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其左侧即是纪念馆。

1943年到1945年间,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在这里设址办公,指挥前线军民奋勇杀敌。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将军曾长期在此指挥,冀东军区十二团团长曾克林、抗日英雄马本斋等抗日名将也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和战斗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0及其军队第一批出关的军政人员又是从柳河北山出发,进军东北,从此拉开了开辟东北解放区、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冀东二十五县烈士陵园与抗战胜利纪念楼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冀东二十五县烈士陵园抗战胜利纪念楼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冀东二十五县烈士陵园与抗战胜利纪念楼年代为1946年,位于唐山市丰润区杨官林镇池家屯村。 2008年10月20日冀东二十五县烈士陵园与抗战胜利纪念楼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官林镇:丰润县辖镇。1958年属阎家铺公社,1961年建杨官林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杨官林镇。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2.7公里。面积48.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唐(山)遵(化)铁路、112国道和102国道过境。辖豆各庄、商各庄、黄家屯、破寺、常峪、新才庄、请庄坞、杨官林、石佛寺、辛店子、李庄子、东曹庄子、西曹庄子、郭庄、新李庄、宋庄户、菜园17个村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都十二桥烈士墓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十二桥烈士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桥烈士墓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二仙庵侧。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恺、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1950年1月建立烈士陵园。

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国民党政府保密局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这是继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大-之后,在成都制造的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

十二桥死难烈士陵园,共有36座烈士墓。他们中有中国共产党党员14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4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5人、党的-组织成员7人,以及其他革命志士6人。他们中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留法勤工俭学时入党,回国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委员并一直从事党的文化工作和上层-工作的杨伯恺烈士;有在1926年英军炮轰万县的“九五惨案”中英勇抗英,闻名中外的爱国军人,后来长期从事党的秘密活动的于渊烈士;有领导过“绵竹暴-动”,长期从事上层-工作的王干青烈士;有用世界语发表文章,积极向反动派作斗争的许涛真烈士;有担任过陕南学委和西北联大党的负责人,在反内战、反饥饿、反破孩运动中与国民党作不屈不挠斗争的刘骏达烈士;有长期隐蔽在国民党军队,从事军运工作的王侠夫、黄子万、曾鸣飞、谷时逊烈士;有毕业于华西大学,并勇敢地参加党领导的-的毛英才烈士;有在狱中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在监工作组”,后扩展为“川西解放组”的杜可、龙世正、彭代悌、刘仲宣、云龙等烈士;还有在双流擦耳岩党的联络站工作的徐海东、徐茂森烈士。牺牲在重庆白公馆的周从化烈士也长眠于此。

这些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惧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志士壮丽的人生赞歌。

十二桥烈士是共和国成立后,成都即将解放之时,被反动派杀害的。成都人民将永远铭记着这些蓉城的英烈们,永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完成先烈们开创未竟的事业。

保护范围:烈士墓群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克兰芝阵亡战士公坟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克兰芝阵亡战士公坟坐落新加坡北部的克兰芝,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为了保卫新加坡同日军战斗阵亡的将士而建立,这些伟大的战士来自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新西兰和荷兰。

战士公坟由纪念墙、国家公墓和军事墓地三部分构成,军事墓地代表着军事的三个分支,即空军、海军和陆军,塔器代表陆军,飞机双翼形状的建筑代表空军,建筑物顶部的潜望镜代表着海军,以此来纪念为了战争而付出努力的三股军事力量。纪念墙上刻有24000名战士的名字,他们的遗骸再也无法找到,但是新加坡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将铭记于心。国家公墓内埋葬着4458位战士,其中850个人的身份不明确。

沉睡在克兰芝阵亡战士公坟的烈士们是伟大的,他们为了全世界人们的和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值得全世界人们怀念和崇敬的。在纪念活动期间,人们将罂粟花敬献在位于修剪一新的草坪上整齐的坟墓上,并默哀一两分钟。

Kranji War Memorial

必去理由:新加坡最具怀念意义的地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加坡[Singapo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

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吴敦仁烈士墓纪念碑为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林角村。

吴敦仁,生于1906年,涂岭林角村人。1921年秋,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1926年2月,参加共产党员王德彰、吴国珍领导的由多位进步学生组成的“集美同学回乡宣传队”,到惠安城关及山腰、坝头、大前黄、割山和涂岭等区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0月,随中共厦门特支、共青团厦门干事会和厦门大学党支部指派的王德彰、柯联定、吴国珍等人,回到惠安,筹备迎接国民革命军光复惠安。11月25日,北伐军进入惠安城,他和同志们一起举行军民祝捷联欢大会,组织演讲、--、演文明戏活动,反对--污史、土豪劣绅和封建会道门,开展减租减债运动。

1926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惠安县第一个支部——惠安支部的一名党员。1927年中共惠安县临时县委成立,任学生支部负责人。这个时期国共合作,他担任由共产党协助成立的国民党惠安县临时党部的组织干事,又担任县联合会执委,负责宣传股工作。还以县学生联合会的名义,和苏克明等8位同志在县政府机关组成钱粮监督委员会,对征收农民钱粮实行监督,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后,他转移到惠安县北部涂岭农村,在鼎新小学担任教员,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坚持开展农-动。4月下旬,与受中共闽南部委的指派前来惠安工作的共产党员施岑侬、许彩英接上关系,在涂岭组织发展“互助团”,会员有60人,并以互助团成员为骨干,创办农民政治训练班、农民夜校,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把穷苦的农民群众团结起来。7月14日,正式成立涂岭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农会会员和学生1000多人参加在林角埔召开的成立大会,施岑侬和吴敦仁在会上讲话。1927年8月中共惠安特别支部在涂岭成立,他任林角支部书记。涂岭农-动扩展到晋(江)、惠(安)、仙(游)3县交界三坪山区13个基点村,农会会员1200余人,农民自卫军500多人-,其中常备队21人。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捐斗争,先后3次击退惠安、泉州国民党“田亩捐”局长带领的征税军队以及林寿国海军陆战队摧捐军队的进攻。12月1日,涂岭农民自卫军近千人编为2个营13个连队,更名为惠安工农革命军。1月16日,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杨献秋营300多人,从仙游园庄插进涂岭西部山区,妄图摧毁工农革命军。他和吴国珍、陈冬水等人得悉后,部署工农革命军在泗洲村溪谷间将敌军三面合围,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大获全胜,毙敌30多人,俘敌70多人,缴获--械200多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1929年10月,他与中共惠安县委委员陈平山等恢复发展农民协会,坚持革命斗争。1930年6月,任涂岭区委负责人。7月6日,在中共惠安县委领导下,他和蓝飞鹤、吴国珍、陈兴桂、陈冬水等人,发动路口、涂岭、菱溪和“十八乡”的三朱、前烧等村近千名农民,联合开展武装反抗股匪汪汉民(柴水)征收烟苗捐的“抗捐拒匪”斗争,取得了胜利。7月,他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加紧开展武装暴-动-准备工作。

1930年9月15日,正要举行武装暴-动-时,突然发现惠西蓝田股匪汪云龙带着二三十人-队窜入涂岭乡绅章寿卿家中,他同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惠安红军总指挥、红一团团长兼政委陈平山一起,到章寿卿家中向股匪阐明共产党的主张,化阻力为助力,并以防意外,留在章家牵制股匪。陈平山率领第一团500多名战士进攻地主武装据点惠枫车站,因久攻不下,暴-动-失利。

惠安暴-动-失败后,国民党-派派出大批--民团,疯狂地“围剿”革命势力。他临危不惧,仍坚持党的工作。他和陈平山、吴国珍、陈冬水等对涂岭区委进行了整顿,并迅速在涂岭、驿坂、樟脚、陈田等地建立党支部和农会组织,大力开辟涂岭至三坪山区的游击活动区,坚持开展反抗国民党-政府征捐派税的斗争。一时间,使北起枫亭、园庄,南至驿坂,西至三坪纵贯30里地带一度成为武装游击“赤化区”。

1930年12月26日,吴敦仁外出活动后于傍晚回到家里。8时许,他正躺在楼下卧室里的床上看书,突然受到潜伏在窗外的被地主恶霸收买的匪徒的-击,胸部和肩胛多处中弹,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4岁。

2001年12月,泉港区人民政府将吴敦仁烈士纪念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洛江区委党史研究室

涂岭镇:涂岭镇地处泉港区西南部,与惠安、洛江、仙游三县区交接。全镇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占泉港区陆地面积的一半,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万多人。镇党委下辖3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19个,社区党支部1个,直属单位17个,党员1524人。涂岭镇民风淳朴,辖区内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稳定。涂岭籍在外工商企业和政界人士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