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护国寺遗址(精选20篇)

浏览

2224

文章

1000

李宗仁屯兵遗址

全文共 2522 字

+ 加入清单

李宗仁屯兵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宗仁屯兵遗址

翻开民国历史,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他就在慢当时

咤风云的新年桂系首领、位居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李宗仁与兴业有着不解缘,至今在兴业县城隍镇的鹿峰山上仍在他当年的屯兵遗址,在民间还流传着他“正月初一火烧天棚”和“连升三级”的传奇故事。

鹿峰山位于兴业县城隍镇圩镇东约1公里处,由二十几座小匚玲珑的山头组成,这些山头或似庐山歌的雄鸡,或似睡的狗熊,或似端坐的观音,或似-车工的莲花,确是小匚端妙。山虽不高,但因其背连着绵延苍茫的六万大山,面靠人烟稠密的圩镇村落,通州大道从山下横穿而过,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上个世纪20年代初,李宗仁就选中此地用一屯兵。

我们爬石级、穿竹林、越石门、过小桥,七拐八弯,气喘吁吁,才上到屯兵遗址处。屯兵遗址由一大一小两个山谷组成,大的叫姜姐寨,小的叫和气山肚。两座山谷中隔芙蓉峰,都在半山腰了。

位天回音峰下的和气山肚是个小山谷,除前后两堵石墙拦截,设一门通入外则没什么太多的宫事色采用而姜姐寨地势较高,到此细看,才令人叹服李宗仁当年选此屯兵的高明。

整个姜且寨谷地平坦,宽约20来亩,四周被芙蓉峰、莲花峰、仙人峰和金秀峰四座山峰包围着,如铁桶一般坚固。四座山峰之间四处隘口,但实际通到山外的口只有西、北两个隘口,皆设哨卡,碉堡。南边隘口用石墙围堵,只设碉堡;东边莲花峰和芙蓉峰之间隘口用石土墙围堵,只设碉堡,只有一条可通一人过的石阶小道与东边的和气山肚相通。从残存的石墙可以看出几个隘口的石墙和碉堡皆用石头和三合土垒成。西隘口哨卡的门口和城墙还在,墙上用于射击的枪眼犹存。在山寨北口哨卡附近,有一眼山泉日电磁线泉池,水清见底,四季汪涸,是山中人饮用之水,站在这些隘口古堡的断墙看一看外边,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险峻的恐惧。因为石墙外多是深崖绝壁,尤其是在北隘谷口处,碉堡下是绝壁深渊,要上这个隘口必要经过一条共有120多级石阶的古栈道,实为险绝的“一线天”。并且,从下向上爬“一线天”,又必要先经一个需要弯腰才能通过一人的天然石门,真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山寨内满是甜竹紫荆花、杂树、芒草等。竹树掩映间露出石头垒成的断墙残壁,一间间排列整齐划一,明显可辨,一看便知是当年的兵营。在山寨东边有几间用竹木茅草泥巴垒成的草房,显然是景区管理处为启发游客想当年兵营模样而于旧石墙基上建成的。在山寨南边有一块高不足2米,宽却有2米见方的大石,日点将台,是当年“点将台”仿佛看到当年的李宗仁,正在这里指挥苦定,操兵遣将。

初秋的清晨,虽不是孤身一人,但站在这空荡荡的山谷里看关那些薄雾随风飘荡、残墙断壁在雾中隐现,听着偶尔几声鸟叫和蛤蚧的怪鸣,在想像当年驻满将土时热闹和喧嚣的同时,也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神秘和悚然。

登上姜姐寨背后的莲花顶主峰,任凭天风鼓衣裳,放眼四眺,只见东边和南边绵延的六万大山森海茫茫,松涛阵阵;西边和北边村镇错落,高楼厂房林立,公路纵横。虽然山谷中已无人喊马嘶,炮轰角鸣,但山下公路上车水马龙,村镇里鸡鸣狗吠,以及工厂烟囱吐出的底袅袅白烟,给人却是另一番热闹兴旺的景象。我想呈现于眼前的这一幅安定祥和欣欣向荣的山水画面,也庆是当年李宗伍屯失意于些以便东山再起所追求的境界吧?!

李宗仁屯兵遗址之所以又称为姜姐寨,是因为李宗仁到来前此山为一名叫姜姐的女匪首占据,筑寨称雄多年李宗仁兵到将其打败,并踞此屯兵休整。由于李宗仁官兵剿匪有功,军纪严明,维护了地方安宁,因此深得地方富绅和百姓欢迎,他也是靠地方富绅接济才渡过了因粤桂战争兵败的难关,并在此扩充势力,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时李宗仁虽驻兵山中,但为便于指挥部队与地主接触筹集军饷,在山上和山下的城隍大西村梁氏宗祠皆设指挥部。民国九年(1920年)正月初一,李宗仁在梁氏宗祠指挥部里与将士迎新年,当地士绅则带了洒、肉、爆竹到梁氏宗祠向他年劳军。梁氏宗祠民屋宇高大,四合院的天井还盖着遮阳天棚。年的商民在天井里放爆竹,一不小心,火花忽然把天棚烧着了,众人迅速抢救,结果虽未成灾却把天棚中间烧了一个大圆洞。阳光下照,院落反显得更明朗了。当时许多人都信为这是不吉这兆,惟独军中深研阴阳怪异之说的老军李庆廷向李宗仁道贺,李宗仁问这是何帮,李军医答,据他几十年的经验,这事是一件难逢的好兆头,天棚上烧了一个大洞,上见天日,如果火烧成灾,当然不好,起火而无灾,正是上通宵汉,光照万里,大吉大利,且又发生在大年初一,所以要道贺。这就是“正月初一为烧天棚”之说。而“连升三级”的故事倒发生在玉要城,当时李宗仁驻扎城隍,却要常到玉林向上级报告公事,一天他到玉林公干之后与几位高级军官逛街,大家一起去找一位姓崔的星相家看相。同行的六七人都看过了,惟独李宗仁人看,而姓崔的却对他频频注目,并且说要替他看一看,李宗仁因向来不信,并且在这帮同竽中自己官阶最低,故再三推辞,然而看相的说不收钱,加之间同行们又极力怂恿,李宗仁只好让他看了。看过之后,姓崔的说,你的相比你同来的朋友亲都好。李宗仁说:这不可能,在这里我是官阶最低的。看相的人说,这关系,按相上来说,你明年要升三级。旁边有人问,连升三级又怎样呢?答日:“鹏程万里,前途无疆。”事过后,李宗仁并不放在心上,谁知年粤桂战争又起,李宗仁由营长升帮统,接着升统领,最后升边防军司令。一年之内,恰恰连三级。

尽管,这两件事有着很大迷信色彩,但在当时的社会并什么惊异,反因与李宗仁后来的官运进展确有偶合,故在民间一直流传。

事实上,李宗仁两次驻扎城隍,尤其是最后一次,在他决定自己一生命

运的关键时刻,得到兴业士绅指点、谋划和军饷接济,渡过了难关,奠下了根基。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兴业便成了新桂系发源地,说李宗仁在城隍“得天地之灵气连升三级”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吕家坪遗址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吕家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吕家坪遗址 位于陇西县首阳镇。分属上、下吕家坪村。是两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遗址。上吕家坪村西500米渭河南岸台地上。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器表以素面为主,彩陶纹饰有黑彩条纹、旋涡纹、网纹纹,器形有尖底瓶、盆、钵、罐等。下吕家坪村西北300米 。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米,断面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条纹、旋涡纹、网格纹,器形有旋涡纹尖底瓶、双耳罐、盆、深腹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首阳镇:自然环境:首阳镇位于陇西县西部,总土地面积69.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7.7℃,全年无霜期160天。行政区划:辖2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1651户,乡镇总人口44764人,乡镇从业人员22382人。六通情况:2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8个村通公路,6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叠溪地震遗址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叠溪地震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叠溪地震遗址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公里,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河,面积22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叠溪汉为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几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叠溪城扼松茂要道之冲,即是军事重镇亦是商留集散地。

1937年8月25日,此地发生7.5级强烈地震,山崩地裂,台地下陷,古城沉没,城中军民三千余人全部遇难。地震后古城仅残存东门瓮城一角,南墙一段石狮、石辗、石碑、石缸各一。该遗址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地震毁灭的古城遗址.是国际地震界研究地震的重要现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魏家峡口遗址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魏家峡口遗址为清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峡口遗址位于清水县红堡镇魏家峡口村西侧台地。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断崖为界;西:以西侧缓坡山地至山巅为界;南:以小壕沟为界;北:以北侧断崖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周界为基础各向外延伸30米。

红堡镇:自然环境:红堡镇位于清水县西部,总土地面积8.18万亩,总耕地面积3.37万亩。平均海拔1334米,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9°C,全年无霜期180天。行政区划:辖26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922户,乡镇总人口27490人,乡镇从业人员13869人。六通情况:2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韩家砭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韩湾社以西韩家砭林带一独山咀。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向四周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河畔镇:一、基本情况 河畔镇位于会宁县北部,属靖会灌区,镇域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有耕地8.56万亩,总人口3.2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1万人。镇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321万元,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镇内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达到1500多人。 河畔镇区建设主要包括商贸一条街和羊产业综合开发一条街两大区域。已完成总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真寺大殿遗址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寺大殿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寺大殿遗址

清真寺大殿遗址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大北街中段,清代。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坐西向东。原建筑面阔三间10.2米,通进深五间14.85米,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现已无存,遗址东侧另建一新大殿。殿内存光绪十九年(1893年)“永捐铺房”碑1通及光绪年款“至诚无息”、“心维清真”、“覆帱恩深”、“大道惟一”、“明经堂”、“清真古寺”等匾额共6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乔家岔石榴寺遗址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乔家岔石榴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乔家岔石榴寺遗址位于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乔家岔社。

乔家岔石榴寺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石榴寺外墙底边为基准,四周向外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柴家门镇:柴家门乡地处会宁县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4公里。周边分别与八里湾乡、会师镇、定西西巩驿乡、甘沟驿乡相邻, 总面积279.3平方公里,全乡现辖11个村,67个村民小组,4711户22384人。 自然地理: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7℃,海拔1900米,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主要河流祖厉河贯穿南北。耕地面积10.3万亩,其中水地29300亩,属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军遗址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大同原到午井镇以西高望寺地带。

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3军9师由临平挺进扶风天度,防守该镇的国民党军早已逃跑,追至法门镇,在镇东桥沟一带,隔沟击战,迫使国民党王治岐部119军仓皇向西南逃窜。解放军跟踪追击,一路由法门镇西追至岐山青化镇,另一路南下,追至扶风县城,守城国民党军和县长郭仲鳞所带领的地方武装早已逃之夭夭,县城不攻而破。解放军立即渡过韦水,登临南岸,从三人庄、贤官村直插县道坡,战斗半小时即歼国民党1个连。这时国民党38军驻扎在县道坡至大同原边烽火台一线。晚10时许,解放军占领敌人防线中心。

段家镇:段家镇位于扶风县中南部,地处扶风县城与绛帐工业园区中间,距县城7公里,东与杨凌高科技示范区毗邻,扶绛公路、法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冯家山、宝鸡峡首灌区,宝鸡峡一、二支渠横穿东西,水利条件十分优越。镇辖13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2.4万口人,辖区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3.76万亩,其中水浇地3.75万亩。陕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火星被发现有座“废墟”, 疑似建筑物遗址, 跟智慧物种有关吗?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在2020年里,地球世界一下子变得不怎么安宁了,野火,蝗灾,干旱,高温,疫情等情况都已经出现了,怪不得有不少人表示,2020年过得并不怎么如意,收入变少了,生活压力相应变大了,头发都愁白了,甚至有人将2020年称为霉运的一年。

即便如此,地球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仍没有停歇,尤其是与地球相隔数千万公里外的火星,探索“热度”在升级,飞往火星的SpaceX巨型星际飞船正在加紧打造,2020年7月将有三艘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对火星进行一探究竟,那里是否真的有外星生命。

火星可以说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环境最类似的一颗行星,但是否存在生命没有一个具体说法,专家们仍在讨论之中,因为在数十亿年前,火星曾现过有着长长河流的“绿洲”,甚至有可能比长江还要雄伟壮观,出现生命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近日有人通过好奇号火星车照片发现火星存在一座“废墟”,疑似某种智慧生命建筑物垮塌后的遗址,是否真的跟智慧物种有关?据了解,这张照片是由火星好奇号漫游车在929个火星日里捕获,看起来非常清晰明了。

照片显示,棕色火星表面上存在一处让人怀疑结构,看起来像是一座垮塌后的“墙壁”,每一处“墙壁”厚度看起来一致,并且纵横交错在一起,分隔出多个独立的“小房间”,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这座类似废墟的结构非常小,占地面积目测只有一平方米。

“废墟”到底是什么,跟智慧物种有关吗?

对于“废墟”是什么,存在多种解释,首次发现者怀疑,或许是种曾经生活在火星上的微型智慧物种,曾经在火星上繁衍和发展,成为了火星主人,它们建造出房屋,然后跟地球人类一样,居住在房屋内吃饭,睡觉,甚至是生儿育女,相当地球人类的一个“缩小版”。

不过有人认为,就是一处被日晒风蚀后的火星石残骸,由于火星石内部结构成分不一样,比较坚韧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比较脆弱的大部分完全被风蚀化了,所以才形成现如今这样的奇怪结构,要知道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火星曾存在过生命,更别说是高级生命了。

所以,“废墟”是一处火星石残骸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智慧生命建造出来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除非科学家肯定火星上没有任何生命。

火星曾出现过多个可疑结构

火星上有什么,很多人可能比较关心,火星好奇号也在不停地收集各种证据,曾经有多张照片显示,火星出现过大量可疑结构,在2019年,有一位美国顶级昆虫学家称,火星上可能存在大量昆虫和昆虫化石,并展示了多类似昆虫结构的火星照片,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2020年6月,有人从火星照片中发现了一个类似人类股骨的物体,于是不少人开始怀疑,火星或许真的出现过智慧生命,不过专家对“股骨”进行了解释,这可能是一处被水流冲刷、太阳暴晒、火星风扫过的一块火星石残骸而已,不要有过多联想。

火星能否找到外星生命

古代火星虽是一颗湿润星球,非常类似现在的地球,大气层、气温、水资源都适合生命存在,但遗憾地告诉你,截止到2020年6月,人类机器仍没有发现任何生命。曾有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公开表示,我们将很快在火星上发现生命,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仍然杳无音讯。

从概率角度来看,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人类已经对火星表面探索了那么久,结果还是一无所知,那么只能说明一种结论,火星上可能根本不存在生命,而真正拥有生命的星球目前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地球,所以要珍爱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旱台遗址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旱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旱台遗址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土族自治乡清泉村北。中川乡位于寺沟峡与积石峡之间的小盆地的中部。盆地发育较好,分三个阶梯台地,比较宽阔平坦,旱台处于第三台地南缘,西临清泉沟,东靠红崖沟,北为台地大缓坡,南对清泉村(俗称祁家)。遗址面积约30O×120 米,西部紧靠清泉沟,南缘为中川中学校园,东部是一处汉代墓葬群。由于引水灌田,遗址被水冲刷分割成东西两区,中部塌陷形成一个大坑,地面散布有杂骨、陶片,以陷坑内最多,周边暴露有灰层、灰坑、白灰面房屋等遗迹。东部还见有残墓葬。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此清理墓葬1座,房屋2座,灰坑1个。墓葬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墓,长240厘米、宽140厘米,内葬2人,男性为二次葬式,女性为侧身直肢葬式,并面向男性尸体。随葬器物有泥质红陶双大耳罐1件,长颈双耳罐两件,侈口粗陶罐、石璧及饰物各1件,骨镞20个。房屋一为410×350厘米,一为310×300厘米,都是半地穴式。地面白灰厚0.3-0.5厘米,墙壁四角略呈弧形,上部向内倾斜。室内中间设一直径114厘米的圆形灶,灶的周边镶嵌一圈白色小河卵石。两座房屋相距约20米,唯一不同的是一座门向南开,一座门向北开。灰坑为圆形平底式。灰坑与房屋内皆堆满了灰土,灰土中夹有较多的陶片、杂骨及零星的石器。陶片以泥质红陶居多,泥质灰陶及加砂陶次之。陶器器形有素面及篮纹双耳罐、腹耳罐、带嘴陶盆、尊、鬲、加砂粗陶花边无耳罐、瓮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盘状器。是一处较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外星人遗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外星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外星人遗址在距德令哈西南边100公里处,在当地非常有名。遗址位于托素湖东边的白公山上,一个岩洞的周围。岩洞外散落着一些铁管、铁片似的东西,岩洞里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铁管穿入山体,与岩石紧密吻合,就像将管子直接插入岩石一样,管子呈铁锈的褐红色。在岩洞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都站立着,有些甚至立在旁边的湖中。

当地有关机构把一些管片送到有色金属集团做测试,化验结果显示氧化铁的成份占30%以上,而且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的含量都比较大,说明管片年代久远,最奇的是其中有些元素根本没有化验出成份,这更增加了外星人遗址的神秘性。

青海德令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通安城遗址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通安城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通安城遗址位于会宁县大沟镇通安村通安社西南50米。。

通安城遗址为第三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通王河大路,西至康卫军承包地,南至董礼承包地,北至董礼宅基地。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大沟镇:大沟镇位于会宁县中北部,东邻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田坪乡,西接韩家集乡和四房吴乡,北靠新塬乡和土门岘乡,南与平头川乡接壤。总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大沟村,距县城67公里,国道309线横穿境内4村17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80户,总人口22323人。 自然资源:属黄土高原区,地形为坡陡梁多、沟壑纵横的梁峁山地,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

甘溪坡茶马古道位于天全县红星村二组境内。是当年背夫们背茶包子到西藏的必经之路。该古道现有27户农家住户,房屋还保留有清末建筑风格,古道上背夫们当年背茶包歇脚时用拐子杵下的拐子窝仍清晰可见,还有当年照亮背夫行走夜路的灯杆窝子。至今,尚有健在的背夫,背夫们家中保留着当年用过的背夹子、拐子、油灯、草鞋耙等工具,以及当年开茶馆、旅馆遗留下的古老桌椅。

保护范围:现有驿站遗址四周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杨家坟山遗址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杨家坟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旧石器时代

杨家坟山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曹店乡尧门河水库大坝北侧的杨家坟山南坡。东、南、西有尧门河环绕,北侧靠山,地势较陡。东西宽60米,南北长100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黄龙人"头盖骨化石1975年出土于此。该化石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骨壁较厚,额部后倾,眶缘圆钝,为成年男性头骨,属晚期智人,距今约3~5万年。原件现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澳门旧城墙遗址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1604年,由于中国政府不许他们私筑城墙,所以都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至1617年,澳葡-贿赂中国官吏,使他们不加干涉,再次筑起城墙。虽然1625年在明政府-强力干涉下,曾拆毁北部城墙。但葡人仍不顾明政府反对,继续筑墙。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正是当时所建之部分。旧城墙位于圣保禄教堂遗址左侧,邻近哪里吒庙,为夯土建成的墙体,夯土主要是用泥沙,细石,稻草再掺合蚝壳粉逐层压实而成。现存墙体长18.5米,高5.6米,宽1.08米,墙身开有一砖券洞,宽1.8米,高2.8米。交通

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需于新马路下车,沿议事亭前地及步行径前往;

乘17、18、8A、26于白鸽巢总站下车沿石仔路前往。

澳门澳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位于木垒县东城乡四道沟,距离县城10公里,东西为河沟地带,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根据考古专家对四道沟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遗址分为早、晚两期。地层五、六两层为早期,距今3000多年;一、二、三层为晚期,距今2400年。1977年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工作队和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清理出两个探沟,6个探方,6座墓葬,100余件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中有石球、石锄、石纺轮、磨谷器、石杵、铜刀、笄,饰件有骨针、骨饰、有陶纺轮、陶盆等。在众多的土石器中,有一状似生殖器的石祖尤为珍贵。由于当时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人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人口增长缓慢。他们认为,生育是件神圣的事,男性生殖器背后有一个神灵。于是他们用石头打磨出男性生殖器形状的石祖,作为崇拜物而加以供奉,以祈求部落人丁兴旺。这种崇拜与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具有相同的意义。

四道沟氏族公社遗址四周风景秀丽,东城河从南面山口流出,在遗址南从东向西流过,三面环山,群山起伏。每当夏季来临,山坡上绿草茵茵,豌豆花飘香,微风佛过麦浪滚滚,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四道沟遗址是目前新疆唯一经过科学挖掘的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自治区早已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竖有保护界碑,木垒县博物馆有遗址出土文物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杏树台遗址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杏树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杏树台遗址

杏树台遗址,位于永靖县陈井镇西山村徐家岘子生产队,地处山沟下一台地。台地北至盐沟洼,南靠塔尔山,东接红科坨,西接苏家湾,面积4亩。1975年10月,经州文物普查组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被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6月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作了复查。这是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及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另外,在西山村还发现了大量文化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杏树台、地湾、徐家岘子、高家山等地。在高家山修学校时发现一座墓葬。距地表180米,人骨已毁,出土器物三件。两件已损失,剩一件双身彩陶壶,高31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9厘米,口稍侈,陶色橙黄,饰黑红二彩,颈部饰交错斜线纹,腹下部饰水波纹,属马厂类型。还征集到此地出土的一件马厂类型彩陶罐。根据调查,高家山一带属马厂类型墓地葬区。另外,采集到清阳水出土的二件石器,一件石锛,制作精细。在地湾一带发现较大面积灰层,暴露在大路两坎崖壁上,下层厚约10厘米~30厘米,长达1米左右,灰层内涵石器残片、人骨、兽骨。

在第二生产队三级地沟东边的台地上还发现墓葬、人骨及出土器物,根据出土器物彩陶罐分析,属半山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栏桥遗址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栏桥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栏桥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蒿林乡栏桥村,大多被房屋覆压,遗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灰层、灰坑、墓葬等。从采集陶片特征分析,栏桥遗址属仰韶文化、寺洼文化聚落遗址。

该遗址1974年发现,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师生和西和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寺洼文化墓葬9座,出土陶、铜、石器200多件。栏桥遗址是研究西汉水中游聚落分布、文化谱系的重要资料。

蒿林乡:西和县辖乡。1949年设申家乡,1958年改为公社,1968年更名为红旗公社,1983年置蒿林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汉水两岸,距县城55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0.9万。大(桥)蒿(林)公路只通农用车。辖蒿林、杜林、魏王、周沟、杨庄、申集、李家山、邱家老庄、段庙、唐石、大苏、何家山、张沟、团结、寺申、赵沟、席山17个村委会。山区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河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玛瑙山营盘遗址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玛瑙营盘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玛瑙山营盘遗址,由玛瑙山营盘遗址、官田寨、钱氏家族墓葬、古桥、古道等文物建筑本体和文物环境构成。充分利用山、崖、洞、水等自然条件,周密考虑了攻、防、退、守而建成。七山连接,七营贯通,营门、炮台遍布四周,碉堡、了望台矗立其上。地上为八卦阵图,地下有溶洞。中营山体腹内溶洞与地面工事相连,洞内可容千余人。具有很高的军事研究价值。保存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遗址海拔835—877米不等。以石砌筑,包围小山7座,其中金盘山墙内面积5231.68平方米,-面积27308.46平方米。墙高5米,基宽1.2米,以石条、石方、石块、石礅砌筑,未用灰浆粘合,牢实坚固。大石超过吨,小者百余斤,用石估计10万立方米。

玛瑙山古军事洞堡位于凤冈县城北20km的绥阳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2),扩建于清代咸同年间(1851—1864)。据《凤冈县志》和《钱家族谱》记载,是一处始建于南宋时期,扩建于清代的古军事建筑遗址,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该古洞堡的城墙用大块的条石构建,蜿蜒万米,故称“万米长城”。

玛瑙山古军事洞堡依山附洞,就势建垣,七山连接,七营贯通,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城门、炮台遍布四周,碉堡、了望台矗立其上。地上为八卦阵图,地下有溶洞迷宫。是一座具有较高军事研究价值的古洞堡,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的奇葩”。

洞堡分地面、地底下两部分:地面部分以金磐山中营为核心,四周有南营、北营、蜂桶岩营和子营山营;地下部分为金磐洞与子营秘洞。幽静曲折的溶洞通过“品”字形的三个洞口,与营盘城墙巧妙结合,攻守自如,在防御的同时,还可以反包围。营盘城墙蜿蜒于七座山头之上,48道石门,540余个-孔,错落于万米城墙之间。石门、秘道启合,变化无穷,形成扑朔迷离的八卦阵,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博大精深。主要景观有洞堡城墙,地下军事溶洞,钱青云庄园遗址(官田古寨)等。

官田古寨主要由七个院落构成,相互间明处靠两条曲折的巷子连接,暗里又有院墙间的暗门、地下暗道和房上跳桥环环相通。其格局有八卦的玄妙,有官寨的气派,亦有黔北民居的典雅和实用。整座寨子还靠两处地下溶洞通道与玛瑙山营盘连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奇妙的军事防御体系,极具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

2019年10月7日,玛瑙山营盘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绥阳镇:绥阳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北面,距县城约19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凤务公路横穿其境,与湄潭、务川、德江接壤,是凤冈的北大门。全镇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万亩,辖六村一居,62个村民组,8578余户,总人口3.57万人。现有远程教育光纤接收站2个,信息站10个,播放点1个。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粮、油、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然闹遗址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然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然闹遗址位于迭部县电尕镇然闹村东200米的白龙江二级台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1985年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出土有彩陶罐、彩陶瓶、石器等。陶器分为红陶、彩陶和灰陶。其中,红陶又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有垂幛纹、鸟眼纹、圈点纹、燕尾纹、鸟羽纹、带状纹和网格纹等。彩陶施内外彩。

遗址出土彩陶的器型、质地和彩绘花纹图案,与庙底沟类型、大地湾类型、马家窑类型同时期文物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是马家窑文化中的一个新类型。另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器形有高领罐、鼓腹折肩罐、盆、壶等。遗址范围内还有唐叠州城址及烽火台。

然闹遗址是甘肃南部地区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面积大,既有居址,又有墓葬,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平寨遗址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太平寨遗址

太平寨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东南约500米的太平山主峰,清代。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82米,南北短径4米—9米,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寨墙基本完整,高为2.5米-5米不等,厚0.8米,块石垒砌而成,寨墙上有垛口、瞭望口、射枪口等。共有前门、二道门、三道门和后门四道寨门,皆为抬梁石门,条石垒砌而成,高1.8米,宽1.2米,厚0.8米,现后门坍塌,其余三道门保存基本完整。旧时曾是当地百姓防御土匪之处,现已废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