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蜈蚣咬伤会怎样【通用20篇】

浏览

1039

文章

284

篇1:蜈蚣岭古道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古道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蜈蚣岭古道位于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行政村蜈蚣岭山,时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

2011年3月,蜈蚣岭古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场浜村: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村地处南郊风景区,东依东苕溪,南临下菰城遗址,西接104国道,北靠白洋坞岭。全村面积17.09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24个,农户850户,人口2660人。现村下属公墓2家,集体林场2个。道场浜村依托城郊位置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带领和引导群众发展致富,兴办社会事业,取得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村党支部、村委会曾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不能踩死蜈蚣有什么说法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是五毒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何时就会碰见,尤其是住在乡村或者住宅附近有小山的朋友们更是增加了遇见蜈蚣的几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为什么不能踩死蜈蚣有什么说法,欢迎阅读!

蜈蚣为什么怕石灰粉

石灰粉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范围很广,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撒一些,可以杀或驱逐蜈蚣。

为什么不能踩死蜈蚣

1.蜈蚣不是不能够打死,而是因为蜈蚣在打的同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蜈蚣就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打死的过程中如果影响到身体就会有一些影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避免接触到蜈蚣,容易刺激到自己的神经,严重的可能会有一些中毒的现象,这个需要特别的注意,所以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消除。

2.民间有一个传说是说蜈蚣是记仇动物,打死一只会引来报复,但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事实科学依据,打死一只后也并不会引来更多。蜈蚣的体液较多,且含有一定的毒液,在踩死蜈蚣的同时也会喷射出大量的细菌、病毒和毒液到空气当中,被人体吸入后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当在清理蜈蚣尸体的时候,还有可能会沾上蜈蚣的毒液,容易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所以并不建议直接踩死蜈蚣。

3.蜈蚣是节肢动物,同样也是一些食虫类鸟最爱的食物。比如生活中有一些饲养画眉鸟的饲主就会给自己养的画眉鸟喂食蜈蚣。鸡是杂食性动物,虽然没有蜈蚣外表那么可怕,但它却是蜈蚣不折不扣的天敌。众所周知鸡会啄小虫子吃,所以如果在鸡舍里出现了蜈蚣,那么即使是五毒之一,也难逃鸡的魔爪。

蜈蚣为什么怕青蛙

青蛙是庄稼地里的有益动物,爱吃小昆虫,像稻螟、粘虫、金龟子、果蝇、玉米螟等等,像现在夏天,稻田里最多青蛙了,它们正忙着帮农民吃田里的害虫呢。

而蜈蚣呢,吃蜘蛛、蟑螂、青虫还有其他的昆虫,连蝎子、蛇也敢吃,真不愧是五毒之一呢;蜈蚣本身毒性就不小,而且脚多,攻击性强,一旦缠住其他的动物了,其他的动物也是难以摆脱的,就像蚂蚁咬大象,大象奈何不了蚂蚁一样,所以在农村我们看到比蜈蚣大条的蛇都败于蜈蚣手下,是不奇怪的。

蜈蚣跟青蛙所吃的食物差不多,而且都有夜行捕食的习惯,再说了,蜈蚣连蛇都不怕,更何况青蛙可是蛇的食物呢,蜈蚣也是不怕青蛙的,而青蛙行走都是一跳一跳的,不够蜈蚣灵活,相对来说,青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防身术,要是被蜈蚣缠住了,咬一口注入毒液了,是没法逃脱的。

虽然乡居小菜没有亲眼见过蜈蚣吃青蛙,然而以前我们老家厨房放水缸的地方是经常有癞蛤蟆出没的(癞蛤蟆跟青蛙是近亲),后面妈妈发现水缸挨墙的角落那里有蜈蚣,抓蜈蚣的时候是没有看到癞蛤蟆的,不知道是癞蛤蟆自己跑了,还是被蜈蚣吃了呢。

而现实生活中是有人看到了蜈蚣吃青蛙的一幕,青蛙一点反抗力力都没有,蜈蚣明显的弱肉强食。蜈蚣虽然有毒,但是可以入药的,以前村里就有人喜欢晚上去抓蜈蚣,所以他们也是有碰到过蜈蚣吃青蛙的,不过他们说蜈蚣反应太快了,他们也想帮下青蛙的,然后蜈蚣缠住青蛙就咬了,被注入毒液的青蛙被他们救了之后也是没法活下来的,好在蜈蚣吃青蛙的情况不多见,青蛙可是保护庄稼的益虫呢。

蜈蚣为什么怕公鸡

蜈蚣怕公鸡是因为它容易被公鸡捕食。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和阴暗的角落中,夜间出来活动,捕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温馨提示:蜈蚣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野外被蜈蚣蛰伤有哪些后遗症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被毒虫叮咬,尤其是被有毒的蜈蚣蛰伤之后,对身体的危害性特别大。野外被蜈蚣蛰伤有哪些后遗症?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正常情况下,被蜈蚣蜇伤之后伤口会迅速红肿,而且还会出现疼痛和发痒的症状。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自救,如果身边有水源或者随身携带矿泉水,可以直接用清水冲洗伤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伤口上的毒液,如果中毒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一般情况下几天左右就可以痊愈,基本上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如果被蜈蚣蜇伤之后出现浑身发冷,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说明毒液进入身体的量比较多。除了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外,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一般情况下,只要经过救治之后,根本不会给身体留下什么后遗症。

温馨提醒:

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去户外游玩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意外情况发生,户外旅游遭毒虫叮咬如何急救?除了要进行一些紧急处理之外,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蜈蚣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本领?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特点是蜈蚣的足比较多,体长12-20厘米,身体扁平,红头黑背。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大多互不合群。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

蜈蚣的本领:蜈蚣的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所以它可以在土块、岩石的缝隙中通过或者栖息。

蜈蚣是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着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以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的食物比较的广泛,主要以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蜻蜒、蜘蛛、蝇类和蜂类等的成虫、蛹、幼虫和卵为食,所以食性是比较杂的,人工养殖的话是比较好饲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去澳大利亚旅游怎样预防蜈蚣蛰伤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最好时节,因为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与中国的季节相反。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是澳大利亚的夏季,阳光下的炫目海岸有无限诱惑。但是由于澳大利亚气候比较湿润,非常适宜蜈蚣的生长。所以,大家在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被蜈蚣蛰伤。去澳大利亚旅游怎样预防蜈蚣蛰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蜈蚣特别喜欢生存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恰巧澳大利亚的天气比较潮湿,非常适合蜈蚣的生长。所以,去澳大利亚旅游时尽量远离蜈蚣经常出没的地区。还有就是最好能够在当地购买一些一些除虫药物随身携带,也可以采购一些硫磺,在宿营地周围撒上硫磺粉,也能够有效的预防蜈蚣蛰伤。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澳大利亚的草原特别多。在草原中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翻动石头或者树枝,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栖生大量蜈蚣,不小心就很容易被蜈蚣蛰伤。一旦被蜈蚣蛰伤之后,千万不能过于着急,一定要及时使用清水或者苏打水清洗患处,中毒情况比较严重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温馨提醒:

出国旅游之前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尤其是去澳大利亚这种草原比较多的国家,更容易出现蜈蚣蛰伤的情况。户外旅游遭毒虫叮咬如何急救?只要不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即使被蜈蚣蛰伤之后也不至于致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蜈蚣的形态特征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

蜈蚣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节肢动物,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强,不会致命。蜈蚣是雌雄异体动物,雌雄鉴别对雌雄合理搭配饲养,减少饲养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只有15 对步足和1 对颚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对、45 对,最多的达到191对。蜈蚣的雌雄鉴别比较复杂,需从头部、体型、体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头部呈扁平状而较大,第21节背板后缘较平圆、体型较大、较宽,腹部肥厚,体质较软,用手挤尾部生殖区无生殖肢外露的为雌性;头部隆起呈椭圆形,第21节背板后缘稍隆起,尖形,体型较小、较窄,腹部较瘦,体质较硬,尾部生殖区有l对退化的生殖肢的为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蜈蚣作为五毒之一,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是一种非常丑陋的动物,很多人看到了都会全身汗毛竖起,头皮发麻。而且蜈蚣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时常躲在厨房或者柴房等地吓人一跳。不过大家其实也不必过于害怕,因为在厨房等地看到的蜈蚣一般都是小蜈蚣,毒性基本可以无视,而且最毒的蜈蚣只要去治疗的话也无法置人于死地。人们都认为蜈蚣是有危害的,那么蜈蚣的危害有哪些呢?

蜈蚣可能咬伤人们,会在身体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时会感觉到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一般不会导致致命危险。但是如果严重的话,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蜈蚣的危害有很多,会使得人们身体出现各种的症状,但是不会发生致命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野外被蜈蚣蛰伤怎么排毒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是一种有剧毒的昆虫,一旦在野外游玩的时候被蜈蚣蛰伤,千万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将伤口内的毒液排出。如果伤情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野外被蜈蚣蛰伤怎么排毒?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被蜈蚣蛰伤之后,需要及时用肥皂水反复冲洗,能够将伤口中的毒液有效的冲洗掉,但如果伤口内依然有毒液,就需要使用专业的吸毒工具。千万不能用嘴去吸允伤口内的毒液,不然很容易导致中毒症状更加严重。

然后,用5%小苏打湿敷。同时,口服抗组织胺药治疗。也可以立即用普鲁卡因或吐根碱局封,可止痛并防毒液进一步扩散。不要刺激患处,避免挤压和摩擦。千万不要吃海鲜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或引起感染。同时,需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温馨提醒:

在户外旅游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被蜈蚣或者其他毒虫叮咬这情况更为多见。可以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当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也知道如何处理。户外旅游遭毒虫叮咬如何急救?一定要先将毒液排出体外,然后使用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野外被蜈蚣蛰伤口什么样子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有过被蚊虫叮咬的经历,但是,如果仅从伤口上观察很难辨别是哪类昆虫所为。如果是蜈蚣等毒虫蛰伤,一定要及时进行救治。野外被蜈蚣蛰伤口什么样子?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被蜈蚣蛰伤后伤口比较小,确切的说是一对小孔。看起来就像两个瘀点,被蜈蚣伤后,伤口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等症状。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浑身麻木、抽搐等情况。小儿及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的人,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可以使用甘草、雄黄研末加菜油调敷,或者使用鲜桑叶捣烂外敷。

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看到是蜈蚣蛰伤的前提下,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出是什么咬的。因为,被昆虫类咬伤后症状基本上都差不多,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主要症状就是咬伤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瘙痒,严重的会起水泡等。治疗方法也大同小异,除了要及时用清水或者碱性溶液冲洗伤口外,也可以使用皮炎平,无极膏涂抹患处。

温馨提醒:

外出旅行时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尤其是去野外游玩时更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户外旅游遭毒虫叮咬如何急救?一定要抓紧时间清洗患处,然后使用随身携带的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蜈蚣咬伤涂牙膏有用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牙膏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而牙膏不仅可以去除牙垢,还可以在受到烫伤的时候,可用少许牙膏涂抹伤处,能消炎止痛、预防感染。那么大家知道蜈蚣咬伤涂牙膏有用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据小编了解蜈蚣咬伤涂牙膏是有用的,可以消肿,而牙膏中含有薄荷脑、丁香油、生姜油等成分,有消炎、止痛、化瘀等功效,尤以药物牙膏效果更好。

1.小面积的皮肉之伤,可在伤处涂上牙膏进行消炎和止血,包扎上作为急救。

2.受到烫伤的时候,可用少许牙膏涂抹伤处,能消炎止痛、预防感染。

3.受到蜂蜇或蚊虫叮咬后奇痒难忍,涂上一点牙膏按摩一会儿,即能止痒消肿。

4.冬季手脚发生皲裂时,可在裂口处涂上一些牙膏,能够止痛,防止感染,促进早日愈合。

5.手脚如果受冻,只要受冻面没有破损,可用纱布蘸取牙膏在红肿处摩擦,帮助活血消淤。

6.夏天生了痱子后,在洗澡时,用少许牙膏在痱子多的部位进行搓洗,再用清水洗净,连用几次,能止痒消痱。

7.旅途中发生头痛、头晕时,可在太阳穴涂上牙膏,因为牙膏中有薄荷脑、丁香油可以镇痛。

8.牙膏还能治脚气。每天洗脚后,挤少许牙膏涂抹在脚气部位,坚持一段时间后,脱皮、水肿、奇痒的现象就会消失,脚气即可痊愈。

9.男子剃须时,可用牙膏代替肥皂,由于牙膏不含游离碱,不仅对皮肤无刺激,而且泡沫丰富,且气味清香,使人有清凉舒爽之感。

10.夏日人体容易发生皮癣,用清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将牙膏涂抹患处,对治疗皮癣很有帮助。

11.女性患有轻微的***炎症,可在水里放入少量的牙膏,搅拌均匀后再清香患处,症状可消失。

12.夏天,脚癣患者的脚趾间非常容易出现浸渍、溃烂及奇痒感,如果洗净后在患处涂上少许牙膏,便能止痒。

13.将强的松片研末,与药物牙膏拌匀温水,洗脸后涂之,一日4~5次,有除去脸上粉刺的作用。如选用面膜去垢,效果更佳。切忌用肥皂洗脸和搽各种护肤霜、脂、蜜等。

14.有腋臭的人,用牙膏捈腋窝部,可减轻其臭味。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中毒急救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被蜈蚣咬伤能用雄黄解毒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雄黄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质软,性脆,通常为粒状,紧密状块,或者粉末,条痕呈浅桔红色。那么大家知道被蜈蚣咬伤能用雄黄解毒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首先小编给大家说一篇事例;2016年6月9楚天都市报报道,29岁黄陂居民朱先生在被蜈蚣咬伤脚趾后,他联想到电视剧白娘子中饮雄黄酒“驱妖避邪”的情节,试图喝雄黄酒解毒,结果却“中毒”更深。这位朱先生的自作聪明的行为至少存在一下双重错误:

蜈蚣作为一种凶猛的肉食为主的节肢类爬行动物,在捕食时会通过尾部的毒刺刺入被猎食者身体并注入毒素以杀死或麻醉猎物。但是,蜈蚣毒素对于人和其他大型动物毒性作用却是微不足道,对于人体的影响与多数其他昆虫和节肢类爬虫一样是非常轻微的,通常仅表现在被刺皮肤局部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在少数人可以引发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死亡。但是这种反应是患者免疫系统过高的反应性引发,而非蜈蚣毒素的毒性反应所致。

因此,蜈蚣毒与多数叮咬和刺蜇性昆虫、爬虫毒一样,完全不需要做针对性解毒处理。当然目前除极少数具有潜在致命性动物毒素,比如蛇毒,具有特异性抗毒血清外,也没有特殊的解毒药物可用。

可见,蜈蚣咬伤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不需要进行解毒处理,目前也没有针对性解毒药物可用。新闻中的这位朱先生自作用聪明地饮用雄黄酒解蜈蚣毒,实质上是以剧毒攻无毒,是一种愚蠢行为。

根据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知道被蜈蚣咬伤是不需要雄黄解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被蜈蚣咬伤怎么处理方法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蜈蚣有很多的用途,不仅可以做药酒用来帮助人们舒展经络,还可以用来作为中药的药材帮助人们治百病,那么大家知道被蜈蚣咬伤怎么处理方法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蜈蚣别名天龙,百脚,常在夏季闷热、高温的天气出现。它的头部有一对腮脚,内有毒腺。咬人时,毒液流到伤口内,引起中毒,其症状为:伤口局部有淤点,四周红肿,剧痛,严重者出现头痛、呕吐、发热,甚至出现全身抽搐、休克。一般说来,蜈蚣越大,毒性越大,症状也正越严重。

主要治疗方法:用5~10%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患处(注意不要涂擦碘酒)以中和其酸性毒液,然后用吸奶器、拔火罐等在伤口处拔毒。也可以选用下列方药:

(1)南通蛇药适量,加水少许,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

(2)旱烟油少许涂患处。

(3)公鸡冠血适量,涂患处。

(4)公鸡唾液少许,涂擦患处。

(5)鸡冠花叶适量,口嚼烂敷于患处。

(6)苦瓜叶适量,口嚼烂敷于患处。

(7)马齿苋适时,口嚼烂敷于患处。

(8)大蒜1~2瓣,去皮捣烂,加醋适量,敷于患处。

(9)鱼腥草30克,桑叶30克,薄公英40克,捣烂后敷于患处。

(10)甘草20克,雄黄20克研末,加菜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比如中毒急救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蒜香海蜈蚣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 蒜香海蜈蚣

产品产地:浙江台州

产品特性:形状特异,香溢味美,蛋白质丰富。

产品季节:盛产于寒冷季节

产品功效:该水产蛋白质丰富,是性凉食品,益脾肾

产品简介:主要原料:海蜈蚣、青蒜 菜肴典故:海蜈蚣乃玉环特有海洋产品,盛产于寒冷季节,生于海滩沙石下30公分至50公分泥土里,与蜈蚣非常相似,但无毒,最长有5米左右,以背黑色为佳品。该水产蛋白质丰富,是性凉食品,益脾肾。菜肴特点:形状特异,香溢味美,蛋白质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艾草可以驱蜈蚣吗 蜈蚣怕艾叶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艾草可以蜈蚣。鲜艾草放屋里不仅可以防蜈蚣,也可以防其他蚊虫;还可以用艾草熏屋子的方法,可以驱赶蚊虫,还有杀菌的效果,夏季的时候使用很适合。

艾草可以驱蜈蚣吗

烧艾草,因为艾草的气味本身可以驱蚊驱虫,在蜈蚣出没的地方堆上一些艾草点燃,然后将这块地方封闭,把艾草的气味全部封在里面,一段时间都能够达到驱赶蜈蚣的目的。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用艾草熏屋子的方法,可以驱赶蚊虫,还有杀菌的效果,夏季的时候使用很适合。但是使用艾草驱虫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怀孕的孕妇千万不要用,来月经的女性也要慎用。总得来说用艾草熏屋子好处多多,能够赶走讨厌的蚊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蜈蚣会从卫生间下水道上来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会爬下水道

蜈蚣会从卫生间下水道上来的,因为蜈蚣非常喜欢呆在相对潮湿黑暗以及没有空气的环境当中,可能蜈蚣的体积还不是特别的大,它们在下水道上下可以来去自如,蜈蚣属于一种毒虫子,人们要是一不小心触碰到蜈蚣,蜈蚣是会咬人的,所以蜈蚣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家里面有蜈蚣的时候,建议大家及时的清理掉,避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蜈蚣作为爬虫中的一种,它可能顺着下水道慢慢的爬上来,建议人们在生活中要适当的做好除虫工作,其实蜈蚣白天的视力特别的差,在晚上八到十二点的时候可能会频繁地看到蜈蚣,一旦你看到蜈蚣就代表家里面比较脏,这时候要注意家里面的环境卫生,另外家里面发现蜈蚣的话要及时的清理,避免惊吓到孩子,也会影响到自身健康。

大部分蜈蚣可能会从地面甚至于窗户慢慢的爬进来,它们进到房子以后主要是室内不太干净,很多小伙伴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其实这样的环境蜈蚣也是非常喜欢的,因此我们为了自身的健康,要注意自己生活的环境,要是室内的温度环境都不是特别好,恰巧属于蜈蚣能够生活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去除蜈蚣的准备。

平时在家里面发现了一只蜈蚣,简单来说就是家里面还有另外一只蜈蚣,蜈蚣很少会打架斗殴,它们会相处在一起,可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蜈蚣大部分在石头缝里面、墙角树叶下面也有,一些存在于腐烂的木头当中,晚上蜈蚣是频繁的活跃。蜈蚣喜欢吃吃昆虫,平时在家里面发现蜈蚣的时候,建议大家直接选择杀虫剂,喷洒在蜈蚣经常出没的地方,也可以在下水道的路口及时的喷洒一点点,就能够去除蜈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蜈蚣的养殖方法

全文共 1887 字

+ 加入清单

养殖蜈蚣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但是不了解蜈蚣养殖的话,那么在养殖的过程出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下面小编总结蜈蚣养殖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蜈蚣的养殖方法:蜈蚣的怀卵雌体的隔离

蜈蚣产卵、孵化要求有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常发生雌体吃掉卵粒,甚至吃掉幼体的现象。据观察,在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很不一致,未产卵的雌体及雄体蜈蚣的活动常干扰、破坏产卵和孵化的正常进行,有的还有抢食卵粒的现象。因此,雌体产卵前,应分缸进行饲养,或在大饲养池内用玻璃片、无底玻璃杯或罐头盒、瓦片等进行隔离。

蜈蚣的养殖方法:天敌与病害防治

1、蚂蚁的防治: 蚂蚁是蜈蚣蜕皮与孵化期的最大敌害,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蚂蚁: 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 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 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

2、粉螨的防治: 如果蜈蚣饲养池内湿度太大,在气温高的时候,蜈蚣就容易受粉螨危害,被粉螨寄生后,不但活动不便,而且蜈蚣会受粉螨产生的毒素刺激不得安宁,更严重的事,粉螨吸收蜈蚣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蜈蚣身体瘦弱而死亡。防治方法如下:①饲养池内一星期不要加水,降低养土的含水量。②处理好养土,采用热水泡、太阳下暴晒等方法杀灭其中的粉螨。③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粉螨,每天清除2~3次,效果很好。

3、消化不良的防治: 平时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提高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在早春和晚秋的低温季节,应做好保温工作,池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如果蜈蚣已经得了消化不良症,以下两种方法可以治疗: ①用酵母片1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投喂,每天一次,直至痊愈。 ②取山楂20克,白糖10克,水250克,拌合后煮20分钟,每天一次,喂至痊愈。

4、胃肠炎的防治: 预防此病主要是加强管理。低温期间在池内挂上灯泡,补充光照,每10平方米池内安装20W灯泡一个。保持饲料新鲜和池水清洁,即使取出池内的病蜈蚣隔离治疗。病情严重时,饲养池中要用3%的福尔马林或0.2%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对已经染病的蜈蚣用以下方法治疗:取青霉素片2片,酵母片2片碾成粉末,均匀拌进500克饲料中,每日投喂一次,直至痊愈。

5、绿僵菌病的防治: 平时加强管理,经常刷洗食盘和水槽,改善通风条件,掌握好饲养池的温度,一旦发现感染绿僵菌病的蜈蚣,应迅速捉出来另行饲养,同时将感染的饲养土全部清除,换进新饲养土,将池内的瓦片用3%福尔马林溶液清洗,待其晾干后,再放进池内,以杀灭瓦片上的绿僵菌。饲养池周围用0.5%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杀灭绿僵菌,确保环境的清洁,防治绿僵菌的孢子传播扩散,引起再感染。用氯霉素0.25克溶于150毫升温开水中,然后让蜈蚣吸吮,每天一次,直至病愈为止。蜈蚣康复期间,同时喂些活性高蛋白饲料,如黄粉虫、土元等,提高蜈蚣免疫力。

蜈蚣的养殖方法:蜈蚣的控制饲养

控制饲养蜈蚣,可用饲养池、饲养缸、饲养罐等各种形式,但都应防逃。饲养池壁可用玻璃或塑料布,也可在周围修建水沟等防止蜈蚣逃跑。

在蜈蚣人工养殖时,保证蜈蚣繁殖幼体成活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蜈蚣产卵、孵化、育幼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所以适时加强管理,予以保护,对保证繁殖量和蜈蚣孵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蜈蚣的养殖方法:对蜈蚣进行产前加强喂食,增加营养

蜈蚣孵化时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雌体有大量进食积蓄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种类,以促使雌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对蜈蚣孵化时期的监护。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强声等均有一定的反映。所以饲育室一定要选择安静、阴暗的场所,室内最好安装红光灯,并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光照射。房内孵化缸应事先安置好,一旦产卵,轻易不要移动。试验人员观察应小心轻动,不要随便移动遮护的玻片(瓦片),也不要用手电筒照射。

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但因此时正值盛夏,若孵化巢内湿度过小,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孵化缸内应适时加水。加水时,应顺着缸壁慢慢倒入,使孵化巢周围内壁略有潮湿即可。不要将水直接洒在巢内,也不应使巢内湿度过大。

孵化结束后,幼体蜈蚣虽然暂成团群集,但是亦可单独活动和寻食。此时雌体也逐渐离开孵化巢单独活动。因蜈蚣有争食物和大吃小的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离饲养。

蜈蚣的养殖方法:注意蜈蚣的个体生长规律

蜈蚣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其体长在两年内即可达到药用小条标准(8厘米),两年后即接近大条标准。因此可推断,人工养殖蜈蚣,从捕捉的成体蜈蚣产卵、孵化直至提供药用,需要2-3年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夏季户外旅游如何驱蜈蚣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去户外旅游,而且也愿意在自然环境中露营。但是夏季也是蜈蚣比较活跃的季节,一定要积极预防被蜈蚣蛰伤。夏季户外旅游如何驱蜈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万金油驱蜈蚣

看到蜈蚣的时候使用灭虫剂,就是喷杀蟑螂文字的那种药,一般情况下用来对付蜈蚣也是能达到效果的,不过一般要多加点量。

雄黄酒驱蜈蚣

喷雄黄酒驱赶蜈蚣效果也不错,如果直接撒上雄黄粉的效果会更好。但是一定要注意环保,而且雄黄粉对人也有一定伤害,撒雄黄粉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烧艾草驱蜈蚣

艾草的气味本身可以驱蚊驱虫,在蜈蚣出没的地方堆上一些艾草点燃,然后将这块地方封闭,把艾草的气味全部封在里面,一段时间都能够达到驱赶蜈蚣的目的。

温馨提醒:

夏季外出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户外旅游遭毒虫叮咬如何急救?除了多学会一些自救方法之外,如果中毒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雷峰塔突然坍塌时,里面真的挖出了装有蜈蚣的盒子?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雷峰塔的故事很多人也说了,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当时雷峰塔突然倒塌的时候,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专家们突然挖出了一个装有蜈蚣盒子,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在《新白娘子传奇》编下一代许仕林剧情的时候,设置了一个儿子蜈蚣精,当年因为吃童男女修炼邪术,被白素贞给杀了。而蜈蚣精的父亲“金拔法王”一心要找许仕林“母债子偿”。

当时编这个桥段的编剧可能没有想到2001年发掘重建雷峰塔时,竟然在情理塔基的时候,在雷峰塔地宫内发现了一个鎏金的阿育王塔,塔内有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的竟是是一只“活的蜈蚣”。

这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事件,后来被韩国抄了去。在《我的野蛮女友》里,牵牛和明熙约定的埋在大树下的那颗“时间蛋”里,几年后挖出打开时候,竟然蹦出个癞蛤蟆。

雷峰塔是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的舍利塔,是公元977年,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也是虔诚的佛教徒钱弘俶出资兴建的。

目的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儿子出生,希望可以给自己和吴越国带来好运。但是塔成之时吴越国已经成了故国。北宋为了追谥钱弘俶已故夫人为“皇妃”,故而将塔命名为“皇妃塔”。然而故国久远,后来因为地名“回峰”误作“雷峰”原因,人们便称其为“雷峰塔”。

这原本是一座没有神话色彩的塔,但是由于明代冯梦龙的小说《白蛇传》,把这座塔推向了一个高潮。

因为在小说里,义妖白蛇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并声称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蛇不得与许仙复见。因此被鲁迅先生看作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束缚人们追求真爱的桎梏。

然而雷峰塔从建成到1924年的彻底倒掉。前后经历了数百年风吹雨打和多次战争洗礼。明朝明嘉靖34年(1555年)4月,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反而使得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因其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之一“雷峰夕照”。

而到了清末民初,愚昧颟顸之气顿起,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终于把雷峰塔给挖倒了。

不过正因为雷峰塔的倒掉,使得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才让雷峰塔验明正身,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更何况1999年,杭州市政府宣布启动重建雷峰塔计划;并于2001年正式对雷峰塔地宫进行发掘,发现了阿育王舍利塔。

重复一遍,雷峰塔是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的舍利塔。所以这只鎏金阿育王塔里的“活的白色蜈蚣”可能并不是舍利子的守护神兽,而是当年和舍利供奉在一起的螺髻发。经过千年重现人间,所以“这条蜈蚣的触须”还在微微晃动,宛然活物。只可惜被移到玻璃器皿中,接触空气后,神秘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蜈蚣吃什么 蜈蚣吃什么东西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喜食昆虫类,如蟋蟀、蝗虫、蜘蛛、蝇类、蜂类,也捕食蜗牛、蜥蜴、蛙等。此外,还喜食西瓜、黄瓜、苹果、桃子等。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等,是一种有毒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cm-17cm,宽0.5cm-1cm,由 22 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它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有聚居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蜈蚣晒干后可制成药材,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蜈蚣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它的生长环境一般是温暖、能避雨、空气流通的。它喜欢生活在有很多沙土的地方,白天的时候喜欢待在砖石细缝或者成堆的树叶杂草中,到了晚上会出来活动觅食,它主要是吃蜘蛛、蟑螂等小型的动物。

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适合人工饲养,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它和蛇、蟾蜍、蝎子、壁虎并称为五毒。蜈蚣的钻缝能力很强,只要在它附近有一条细缝,它就会选择钻进去。它是非常典型的食肉性动物,但是当食物缺乏的时候也会吃一些青苔之类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