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照顾孕妈妈合集7篇

浏览

1364

文章

7

篇1:新生儿育儿知识 妈妈如何照顾新生儿

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做为一个刚做妈妈的女人来说,对于如何照顾新生儿肯定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新妈妈该如何照顾新生儿呢?新生儿育儿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一、关于新生儿的生理状况

新生儿是很脆弱了,和我们成人肯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哦。

1、头顶是软软的

当你触摸宝宝头顶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头顶软软的,这部位称为囟门。囟门是厚的保护膜,让宝宝可以通过狭小的产道,等到宝宝渐渐大了,囟门就会变硬。

2、胸部看似空心

婴儿的胸骨是三部分组成,看起来空心有可能是因为是底部,角度问题。随着宝宝成长,胸部和腹部的肌肉会将这片骨头弄直。

3、喝完奶就大便

哺育母乳的婴儿很可能在每次喝完奶之后就大便,这是因为母乳可快速消化吸收。而且因为婴儿的饮食都是流质的,所以大便会呈现软软的糊状。

看新生儿的大便也是可以看出新生儿身体是否健康哦,妈妈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也要多注意宝宝的大便情况。

4、宝宝经常打嗝

一般来说,婴儿打嗝是因为大脑和腹部肌肉之间,控制呼吸的沟通不顺所导致,也就是横膈膜,但实际原因还无法查明。

5、宝宝经常哭泣

婴儿的神经系统不成熟,而且非常容易受到惊吓,所以他们会时常哭泣。哭是宝宝唯一的沟通方式,他哭只是要让你知道他不舒服或是饿了。

6、脸部出现痤疮

很多新生儿都有痤疮,这是因为妈妈的荷尔蒙还在他们体内流转,通常会在2~8周间出现。痤疮并无害,只要温和的清洁即可。

所以对于新生儿有痤疮切忽过于紧张,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长时间不消除的话,那么新妈妈就要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了哦!

7、出现乳房肿胀

有些女婴可能在出生后会出现短暂的月经周期,也有的男婴或女婴出现乳房肿胀的情况。不用太过担心,这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消失。

8、很容易打喷嚏

婴儿的鼻子很小,只要一点点的黏液就可以让他们打喷嚏。而且新生儿才刚离开你的子宫羊水,所以他可能会有一点堵塞,导致打喷嚏。

二、如何照顾你的新生儿宝宝

1、尽量哺育母乳

对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所以尽可能的哺育宝宝母乳,并且为期至少6个月。如果可以,也可以哺育到宝宝2岁。

2、经常更换尿布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敏感,所以黏稠的大便或是尿液沾附在屁股上都很容易刺激皮肤,造成发红、出疹,所以最好勤换尿布。

3、让宝宝多睡觉

新生儿会在睡眠中发展身体的器官和系统,所以睡得越多,成长的越好。尽可能的让你的宝宝睡觉,也不需要特地唤醒他喂奶。

4、刺激宝宝感官

你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刺激宝宝的感官发展,触觉、视觉、听觉等,刺激越多,对宝宝的发展越好,也会比较聪明。

新生儿不睡觉的原因

通常分为宝宝晚上不睡觉和白天不睡觉两种情况:

一、新生儿晚上不睡觉的原因

1、吃撑了或吃太少

孩子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宝宝会觉得很不舒服;如果宝宝吃的太少觉得饿,就会又哭又来闹表达饥饿需求。所以妈妈要根据需求给刚出生的宝宝喂奶,过多过少都不可取。

2、尿布湿了

湿的尿布会让宝宝很不舒服,如果妈妈没有马上给宝宝换,宝宝就会用哭闹来提示妈妈。父母要随时留心宝宝的异常,如果宝宝尿湿了,要立刻换新的尿布。

3、衣着被褥不适宜过紧

不论是衣服过紧,还是被子太厚,如果不适宜,都会使宝宝体感不适,宝宝年龄尚小未学会说话,所以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

4、蚊虫叮咬

如果不幸被虫子咬了或是患上湿疹,宝宝都可能会哭闹,因为他们觉得皮肤十分痒。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应该注意查看宝宝身上是否出现了小红点点。

5、缺钙

宝宝又哭又闹的原因还可能是缺少钙质,父母可以通过微量元素检测来判断这一点。如果宝宝体检之后显示缺钙,就要让宝宝多摄入钙质。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宝宝避免缺钙,那就是让宝宝多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

6、白天睡太多

这对于宝宝的睡眠来说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白天父母要尽量不让宝宝睡太久,多跟孩子玩耍沟通一会儿,白天多消耗宝宝的精力,这样晚上才更容易入睡。

结语:宝宝是很脆弱的,他们的抵抗力也是很弱的,所以准妈妈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小心哦,那么对于新生儿如何护理,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发烧妈妈应该怎样照顾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发烧后,家长也不用很着急,育儿专家的建议是家长们不要着急,除了积极的治疗之外,要正确护理发烧的宝宝,下面一起来看看宝宝发烧妈妈应该怎样照顾吧?

1、超过39度可用温水拭浴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9度,家长也可以用37度左右的温水,来擦拭宝宝的身体,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张医师也叮咛家长,不要用酒精来擦拭宝宝的身体,因为洒精会造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并不适合。另外,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因为小宝宝体表面积大,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加上宝宝表达能力不是很直接,家长较难发现孩子是否很不舒服。

2、多休息

宝宝生病,最好卧床休息,让孩子体力恢复,增强抵抗力。

3、多补充水分

当身体内水分不足,呈现脱水现象时,也会引起发烧或烧不容易退,所以孩子发烧时更应该补充水分。有些家长会问,是否可以让孩子喝含电解质的饮料,张医师说,因为饮料糖份浓度太高,不适合于腹泻时饮用,以免加重拉肚子,若是一般发烧,则稀释后应该没什么问题。

4、不要把孩子包得密不通风

除了刚发烧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寒颤,可以先帮孩子加件衣服外,等寒颤过去之后,应该让孩子穿着舒适、适时地衣服。此外,天气炎热时一样可以开冷气,盖着薄被,造成别用闷出汗,烧就会退的想法来照顾孩子。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发烧妈妈应该怎样照顾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胎家庭成长方法:二宝出生后,妈妈应该如何照顾大宝情绪?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宝妈都在争先恐后的备孕和生产,你有没有照顾到原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情绪?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大宝情绪慢慢的在发生变化?以前是家里围着转的宝,现在自己的爱被弟弟妹妹分走了,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也变得容易发呆。有的大宝可能会动手打弟弟或妹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二胎宝妈内心也是焦急也愧疚。今天小恩和大家分享一下面对二宝来临,如何照顾一下大宝的情绪,希望各位宝妈宝爸们好好学习一下~

1

一、为什么大宝面对二宝会有情绪?

二宝刚出生,宝妈因为身体劳累的原因,不能时刻陪伴大宝,大宝通常会暂时被家里的老人看护。这时候的大宝心里会有不满情绪,因为他觉得随着二宝的出生,自己被爸妈忽视了,大宝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如果宝妈不及时照顾到大宝的情绪,大宝会变得没有安全感,会随即对二宝产生嫉妒心理,心里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2

二、如何照顾大宝情绪?

1、和大宝分享妈妈怀孕的经历

让大宝参与到妈妈的怀孕经历中来,怀孕时经过各种的身体不适,生理和心理上都很难受。这时候大宝不知道妈妈怎么啦?这时候就需要妈妈和大宝分享,告诉大宝,妈妈肚子里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肚子的隆起是妹妹或弟弟在一天天长大。当初大宝也是这样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可以给大宝讲,再过几个月,弟弟或妹妹就要出生了,很快就会见面的。也让大宝观察妈妈肚子的变化,倾听胎儿的胎动,让大宝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2、公正公平,一碗水端平

在两个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厚此薄彼。孩子是最敏感,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旦发现自己不被父母重视,心里就会产生无限的不安全感。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制定相同的标准,有奖有罚,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二宝年纪小就要多让着他,而应该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谁犯了错误就要受罚。慢慢的,大宝和二宝之间产生平等感和尊重感,这也是他们日后相处时非常重要的。

3、降低大宝的危机感

提前告知大宝。一岁以内简单表述下就好;2-3岁可以以故事或绘本形式辅助,让大宝逐渐认同;4岁以上的孩子,最初可以适当的偏心老大,让老大学会慢慢接受。

4、鼓励大宝和小宝互相准备礼物

小宝当然不会自己准备,那其实是父母准备,然后告诉她,这是弟弟送给你的礼物,她真的会相信,会开心。

5、进行爱的教育

要样大宝知道新生命的脆弱,要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也被别人爱着,面对家里的新成员,可以多让大宝一起参与照顾和发现,让他知道,小宝的脆弱和需要爱的程度,这样大宝就会更容易理解小宝和父母,也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弟妹。

6、妈妈应该更“偏心”大宝

二胎宝宝出生后,大宝的内心肯定是经过了一个惊涛骇浪式的冲击,他们必须有一样逐渐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个时候父母必须要善加引导孩子。当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表现时,爸爸妈妈要弄清楚原因,和大宝讲清楚道理,甚至可以在言语中更加偏向大宝,让大宝明白爸爸妈妈仍然是最爱他的。而二宝毕竟还很小,对很多事情都不懂,爸爸妈妈对大宝的偏心二宝也感受不到,因此偏向大宝是更好的选择。

7、和大宝一起参与对二宝的照顾

让大宝明白这个新出生的家庭成员是一家人,是自己密不可分的血肉至亲。一些简单照顾二宝的事情,例如换尿布啦,即使大宝一时半会做不好,也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宁愿事后重做一遍。要及时夸赞大宝“小哥哥/小姐姐做得很棒哦”“弟弟/妹妹会感谢你的”和父母一起参与了对新成员照顾的大宝,不仅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也会更有责任感,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

当大宝面对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来分享自己爸妈的爱时,难免内心比较难受。作为爸妈,一定要及时了解和觉察大宝的情绪,并引领他的情绪走向正面,从最开始的抗拒走向接受自己的弟弟妹妹,这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所有的爸妈都能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大宝和小宝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秋季妈妈在照顾宝宝上容易犯哪些健康误区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是最紧张孩子的身体的了,对于孩子的护理也是无微不至,但是妈妈们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好心做了错事,陷入了护理的误区,通常在医院门诊中,医生诊断出的病因归根结底大多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生活呵护的太过细致,导致孩子无法适应变化,所以得病,下面来看看秋季妈妈在照顾宝宝容易犯哪些健康误区吧?

误区一:门窗紧闭

秋天来了,有的家长会担心风力增强后,会有风沙吹进屋子。其实风沙,土之类的东西倒是没什么致病因素,反倒是长期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容易让孩子生病,所以就门窗紧闭,这样做是完全不正确的。从病菌、灰尘种类或总量来说,屋里一定比外面少,但从某一种细菌或病毒的浓度来说,屋里可能比外面多。

误区二:长期服用中药来增加免疫力

长期用中药作为保健药物,是很不好的,大多数家长也知道的,不过还是有少数家长不知道。是药三分毒,长期吃任何药都会对孩子的身体有一些毒副作用。

误区三:注射免疫球蛋白提高抵抗力

免疫球蛋白只是暂时提高免疫力,但从长远看,对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建立没有好处。

误区四:消毒剂可以让环境保持洁净

生活中没有细菌是不行的,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消毒剂。细菌中有益得得和有害的大概各占一半,我们给孩子创造的环境不是不让他们接触细菌,而是要控制接触细菌的浓度。平时我们要保持的是空气清洁,而不是无菌。让孩子少量地、经常地接触细菌,对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非常有利。

要想让孩子体质增强,不生病,隔离病源不是根本,而是措施,根本在于孩子自身对病毒的抵抗力,主要让孩子经历锻炼,他一定会坚强起来,例如让他经历春捂秋冻,只要不是很小的宝宝,都还是能够适度的承受春捂秋冻的,这比永远让孩子在温室强多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季妈妈在照顾宝宝上容易犯哪些健康误区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妈妈照顾宝宝黄疸容易闯入的误区有哪些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黄疸是每个宝宝必须经历的阶段,一般高峰期出现在出生后的4-6天,两周后会自行消失,没有生过宝宝的妈妈可能不知道黄疸是什么,一看见宝宝脸色变黄就就大失所措,最后为了治疗与护理宝宝,就选择了许多民间的偏方。总是抱着一试的心态,但民间偏方大多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爸爸妈妈在护理宝宝的时候就容易闯入误区。现在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爸爸妈妈照顾宝宝黄疸容易闯入的误区有哪些吧?

一、晒太阳可以退黄

太阳光直接照射能够帮助退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日光中蓝色波长光量有限,而且在家中很难做到裸露大面积皮肤接受日光的地方,就算能做到也容易造成紫外线灼伤和受凉感冒。所以我们不建议依靠晒太阳来退黄。

目前最为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是照蓝光,它是波长425-475nm的蓝色可见光。但值得提醒的是,光疗的常见副作用有发热、腹泻和皮疹,但这些副作用都不会很严重,停止光疗后很快能恢复,不留后遗症。所有宝宝接受蓝光治疗时都会戴上眼罩来保护眼睛,不用担心。现在还有新型的冷光源蓝光发明了出来,这种蓝光的副作用更小。

二、黄疸自己会消退

刚出生的宝宝无法排出过剩的胆红素,进而引发黄疸。只有当1周大的时候,宝宝的肝脏比较稳定了,黄疸才会得到控制。大多数宝宝的黄疸不需要治疗,在1周左右即可消退。

但如果宝宝患有的是病理性黄疸,会引起其他疾病,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会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果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照顾龙猫妈妈和小龙猫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纯黑龙猫(详情介绍)

在接新生命到来的时刻无论是小龙猫妈妈还是饲主都应很开心。但对于刚分娩完宝宝的龙猫来说此时身体是最虚弱的时候,小龙猫也是如此,这时需要饲主的细心照顾,对于新手饲主很容易造成手忙脚乱的现象,那么下文为大家简述一下关于如何照顾龙猫妈妈和小龙猫的问题。刚分娩完的龙猫麻麻和小龙猫身体都会特别的脆弱,需要主人特别耐心的照顾。首先在小龙猫宝宝诞生之后,主人要为它和麻麻准备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然后及时观察小龙猫的皮毛是否彻底干了,如果已经干透就表示小龙猫非常的健康。如果皮毛长时间没干,而且龙猫宝宝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那么主人就应该注意保暖,将环境温度调试得高一些。分娩完后,主人一定要让龙猫麻麻单独带着宝宝生活,因为龙猫粑粑会对整个哺乳的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它们会被暴怒的龙猫妈妈驱逐而在鼠笼中到处乱窜,这样就容易伤到幼小的龙猫宝宝。为了整个龙猫家族的安慰,一定要在产前就像公母龙猫分开饲养。此外,在小龙猫宝宝睁开眼之后就会变得调皮活泼。它们会啃咬笼子,甚至钻出鼠笼。所以,普通的鼠笼是关不住幼小龙猫的。需要主人另外准备一个更紧密的鼠笼,以防止小龙猫出逃。然后将鼠笼中所有的玩具、跳板都拆掉,以防止小龙猫调皮而摔伤。在刚出生的几天,主人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助喂养。因为,许多龙猫宝宝在其出生后的一两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龙猫妈妈下奶需要一个过程,这时就需要进行辅助喂养。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人工辅助喂养应该在3-4天,当小龙猫的体重停止下滑,那就表示它吃到了母奶,此时就不必在辅助喂养了。但如果龙猫繁殖一胎超过2只或母龙猫年高体弱,主人就应该果断决定进行人工辅助喂养,确保龙猫麻麻和宝宝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恐龙妈妈会照顾小宝宝吗?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在蒙古发现的一件窃蛋龙伏在自己蛋窝上的珍贵标本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对于这只窃蛋龙究竟在做什么,科学家还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在孵蛋,有人认为它在保护自己的窝,还有人认为它也许正在生蛋。总之,大多数人都同意窃蛋龙是会照顾自己的蛋窝的。

一般来说,在脊椎动物中,亲代对子代的照顾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这样的高等动物的特殊行为方式。绝大多数鱼类和两栖动物在产卵或者孵化以后就会将后代弃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而爬行动物的卵产于陆地上,环境相对复杂,它们对后代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龟类产卵后便万事大吉,卵的孵化以及幼龟的出生都只能听天由命,多数蜥蜴和蛇也是如此。但是有个别的爬行动物,尤其是胎生的种类,会在卵孵化以后,或者在幼体出生后,陪伴其一段时间,以确保后代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免受其他动物的攻击。雌鳄会在卵孵化以后将幼鳄转移到附近的水塘中,并照顾一段时期。这称为亲代照顾。那么,恐龙是不是也会亲代照顾呢?

在蒙古发现的一件窃蛋龙伏在自己蛋窝上的珍贵标本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对于这只窃蛋龙究竟在做什么,科学家还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在孵蛋,有人认为它在保护自己的窝,还有人认为它也许正在生蛋。总之,大多数人都同意窃蛋龙是会照顾自己的蛋窝的。更进一步,小恐龙出壳之后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自美国:1979年,两位科学家在蒙大拿某偏僻山区的一个碗形的凹坑里及其附近不远处,发现了总共15具小鸭嘴龙的骨骼,认为它们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由此推断它们的妈妈会给它们带来食物,直到它们能够自立。这种恐龙也因此得名为慈母龙,名字里蕴含了母爱的意思。但是,新的研究却表明这些小恐龙可能已经有能力独立生活。另外,由于慈母龙的成年个体并不是在这些小恐龙附近发现的,所以慈母龙实际上是否会照顾已出壳的孩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

然而,令人兴奋的是,发现于中国辽宁西部的一处鹦鹉嘴龙“幼儿园”,又为解决恐龙是否照顾孩子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34只小鹦鹉嘴龙和一只成年鹦鹉嘴龙被瞬间埋葬在一起,可以想象这只成年恐龙为保护孩子们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也许它是小恐龙们的妈妈,也许鹦鹉嘴龙像现在的帝企鹅一样,从群体中挑出一名“志愿者”看护整个群体中的小恐龙。但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化石证据非常有限,成体和幼体保存在一起是否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呢?期待着更多化石证据的出现,来解答这些问题。不管怎么样,来自不同恐龙类群的化石似乎表明,在自己的后代面前,恐龙很可能是充满温情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