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车上的太阳膜多少钱【通用20篇】

浏览

6131

文章

1000

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现代分类汇编——记叙文

安徽省

生机勃勃太阳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花的状态

日出前

日出后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

10.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4分)

1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2.第0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如何进行侧面描写:

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6分)

14.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黑子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还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电讯中断。如果及时观察太阳黑子的产生情况,可以提前预报太阳黑子即将对地球产生的危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危害程度,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比较简易的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1.准备一台天文望远镜,或是旅游观光望远镜。天文望远镜要一个太阳滤镜,放在望远镜物镜的前面,不要搞坏蜡烛熏黑的碳层,否则会很危险。

2.旅游观光望远镜的观测方法,等到太阳落山,还没落完,到太阳用肉眼看不刺眼时,就可用旅游观光望远镜进行观测。

1840年代德国的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10-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还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纬度分布也有规律性。一开始,几乎所有的黑子都分布在±30°的纬度内,太阳活动剧烈时,它往往出现在±15°处,并逐步向低纬度区移动,在±8°处消失。在上一个周期的黑子还没有完全消失时,下一个周期的黑子又出现在±30°纬度附近。如果以黑子的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黑子分布图很像蝴蝶,因而称作蝴蝶图。

今天小编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太阳风暴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风暴的影响和危害日益凸显。同时由于人类各种技术系统之间的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太阳风暴影响的范围更加广泛,影响程度也不断加剧。那么太阳风暴的危害有哪些呢?

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和危害按照技术系统分类,主要有对卫星、无线电通信和地面技术系统三个方面的影响。

1.卫星安全运行

太阳爆发所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后,使在轨卫星遭遇的高能带电粒子急剧增加。这些高能带电粒子具有极高的能量,能穿透卫星外壳,给卫星平台和携带的有效载荷带来多种辐射效应。自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以来,曾多次经历卫星运行受太阳风暴影响的事例。

2.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

太阳爆发活动会引起电离层的分层结构混乱,从而干扰原本正常工作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只要发生太阳风暴,就会影响到人类的无线电通信。太阳风暴干扰无线电通信的事例屡见不鲜。

3.地面技术系统

太阳爆发活动会引起地磁暴,地球磁场的剧烈变化在地球表面诱生地磁感应电流,这种附加电流会使电网中的变压器受损或者烧毁,造成停电事故。

此外,地磁感应电流还可能对长距离管线系统产生腐蚀,造成泄漏,影响石油、电缆等管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今天小编对太阳风暴的危害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主要包含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当可见光经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0.40~0.76微米)。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大气散射的结果。红绿灯的颜色选择也与散射作用有关。

今天小编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晒不到太阳的阳台怎么养多肉,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阳台晒不到太阳可以选择养护喜阴的多肉,在光照较差的阳台上养护多肉的时候,除了多肉品种需要特意挑选外,养护方法也需要多多注意。在养护的时候,最好是将多肉尽可能摆放在远离墙壁的位置。如果养护的多肉盆栽较多,在摆放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拉开每个盆栽间的距离,如果摆放过于紧凑,容易遮挡某些多肉的阳光,容易导致徒长,不利于多肉生长。

北方地区多肉如果养在阳台上,到冬天的时候,要密切留意天气的变化,尽早的把多肉移到室内或者用塑料薄膜给它制造一个小的温室,不至于因为气温骤降而发生冻害。

阳台由于通风透气、光照比较充足,多肉生长比较迅速,可以比室内的多肉的用水量稍微多一些,浇勤快一些,促进多肉的生长。如果是没有遮挡的阳台,夏季或者春季雨水比较多的话,要注意遮挡雨水,防止盆土过湿造成多肉根茎腐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太阳简笔画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小伙伴们喜欢太阳公公吗?喜欢!今天我们就跟着匠子姐姐一起来学学太阳公公简笔画的画法吧。

步骤:

1.首先画一个圆,然后画出笑脸;

2.然后再圆的周围画出一圈长方形,接下来再太阳的周围画出两朵云;

3.最后给太阳涂上颜色就大功告成了。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阳黑子活动之谜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伽利略非常幸运地发现了太阳黑子,因为大约在1610年,它与太阳活动的高峰期重合,当时太阳产生了许多太阳黑子。然而,由于他对日心说的推广和与教会的冲突,他的天文学研究被迫中断。晚年,他的视力下降,使他难以观察。

1826年,德国药剂师和天文学家施瓦贝开始记录太阳黑子数并绘制太阳黑子图。就这样,他坚持到80岁,连续观察太阳黑子43年。他发现,经过大约11年的强烈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几乎可以看到四到五组太阳黑子,这被称为“太阳黑子最大值”。然后变弱,到一个非常弱的时期,太阳几乎没有黑子。因此,每11年被称为“太阳黑子周”。不幸的是,当他的研究成果被送到《德国天文公报》时,编辑部并不在乎。在观察了两个太阳活动周之后,他于1851年发表了他的重要发现。也是在那一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洪堡特在他的《宇宙》第三卷中采纳了施瓦贝的研究结论。

为了对太阳活动和太阳黑子周期进行分类,国际规则称从1755年开始的11年为第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987年,它进入了第22个太阳黑子周。

在每个太阳黑子周的过程中,太阳黑子的出现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是德国天文学家斯波尔在1861年发现的。它告诉我们,在每个周期的开始,太阳黑子离赤道有一段距离,然后向低纬度发展。在每个周期的开始,太阳黑子离赤道有一段距离,然后向低纬度发展。在每个周期结束时,新的太阳黑子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新的周期被宣布。

20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海勒研究了太阳黑子的磁性,发现它们有极强的磁场。几年后,他发现磁力变弱,甚至消失了。这一变化实际上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关。最后,他终于发现太阳黑子磁变的周期正好是太阳黑子周期的两倍,即22年。人们称这个时期为磁性时期或海尔时期。因此,考虑到太阳黑子的磁变化,太阳黑子周期应该是海尔周期。

1976年,美国天文学家埃迪质疑1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而,这不是第一次质疑11年周期。许多科学家对太阳黑子记录材料的分析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例如,天文学家沃尔夫提出了一个80年的长周期,后来的几代人将其修正为75-100年,也被称为“世纪周期”。中国有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材料。经过分析,中国科学家也经历了61年、200年、275年、430年甚至800年等不同的周期。

许多太阳黑子周期确实很难统一,而且太阳黑子周期不会在每个周期重复先前的太阳黑子发生过程。特别是统一太阳黑子的产生机制更加困难,这给太阳黑子周期的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原始太阳模型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假定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个计算程序,和一台足够大的计算机,我们就要利用它们来构造一个恒星模型。首先必须给出恒星物质的化学组成,即各种化学元素的混合比。这些化学元素是我们观测太阳时得到的,并且几乎在观测所有的恒星时都可以再次得到。我们假设,在 1000 克的恒星物质中有 700 克氢和 270 克氦,其余的 30 克是重元素(主要是碳和氧),在以后的计算中计算机必须严格地按照这样的化学组成来确定物质的性质,首先是恒星物质的辐射透过率。计算机还需要知道我们这个恒星模型的质量是多少,例如它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相同,于是计算机就会按照程序已考虑到的自然定律和已知的物质特性去算出一个恒星模型。当今的计算机其计算速度相当快,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上述任务。我们利用以上规定的太阳数据所得到的恒星模型要比真实太阳稍小一些,这个模型的直径只有太阳直径的 92%。它辐射的能量也比我们观测到的少——它的光度只有真实太阳的 75%。它的表面温度为 5620 度,比太阳的温度约低 180 度。现在我们先不去考虑它们二者之间的差别,而来详细观察一下这个恒星模型。它正好落在赫罗图中的主序位置上,在真实太阳的下方。

图 4-2(a)再次显示这个太阳模型的内部结构①。图中采用的表示方法本书内还要经常用到。在每个图的下面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在这个模型的中心,物质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100 克,大约相当于 13 倍铁的密度,压强为 1300 亿大气压,中心区域的温度为 1000 万度。在这

① 虽然曾有很多天体物理学家计算过许多太阳模型,但这里我们仅采用库尔特·冯·森布施《Kurt von Sengbusch)1967 年哥廷根所写的博士论文中的太阳模型数据,在以后叙述太阳的演化史时也依据他的结果。

样温度下会发生核反应,并以质子-质子链反应产生能量!就是说,我们得到了一个由氢的聚合反应提供其光度的恒星!在它的内部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外传递,然而在它的外部仅仅以辐射方式还不够,必须有对流将能量传输到表面,于是出现了在太阳表面的气体物质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我们总结如下:根据太阳的化学组成,我们用和太阳相同的质量的物质,塑造了一颗恒星。它在赫罗图中位于主序上。在它的内部氢燃烧转变为氦,它的外层也和太阳一样存在着对流,其他的特性和太阳很相似。

但为什么我们所得到的模型和真实的太阳并不完全相同?产生区别的原因何在?是不是我们的程序有错误?我们将会看到,产生和真实太阳不同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我们给出的物质的化学组成完全均匀而造成。真实太阳向外辐射已远超过 30 亿年了,因而在它的中心区域新产生了更多的氦。然而这一点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我们设计的太阳其中心和外部都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即构造了一个刚开始发生核反应还处于生命起始点的太阳。这是一个原始太阳。在讨论原始太阳如何变为今天的太阳之前,让我们用计算机来计算化学组成相同、但质量不同的恒星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太阳风暴导致电源系统故障 日本“绿色2号”卫星报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委员会调查部门26日发表了关于人造卫星绿色2号”事故原因的报告,称设计错误使电源绝缘电线短路导致卫星报废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环境观测卫星“绿色2号”去年10月因电源系统出现故障停止运转。事故发生后不久,曾有人认为是太阳风暴导致了卫星报废。新报告认为,人们并没有观测到来自太阳风暴、可达到引起电源系统异常的放射线和磁场变动,因而太阳风暴不是“绿色2号”电源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

绝缘电线是从太阳能电池板向卫星主体供电的“生命线”。绝缘电线是直径为1毫米的铜线,104根捆在一起。专家在设计卫星时估计,铜线温度最高可能达到143摄氏度。他们因此选用了最高可耐受200摄氏度的乙烯树脂包裹铜线。然而,故障出现后,地面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铜线最高温度达到了230摄氏度。这样,很可能是树脂溶化后,铜线与铜线接触引起短路烧断电线,导致卫星报废。

“绿色2号”开发费用为725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2002年10月发射升空,第二年10月,电力供应突然从6000瓦下降到1000瓦,卫星难以继续运转,宣告报废。此前,人造卫星“绿色”也曾因电线温度上升引发事故,日本宇宙开发机构对“绿色2号”的设计进行了修改,但对铜线所能达到最高温度的推测没有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科学家找到了太阳的“孪生兄弟”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太阳现在似乎过着相当孤独的生活,但是当它在大约46亿年前出生时,它是一个有成千上万成员的家庭的孩子。所有这些兄弟姐妹现在分散在整个银河系,很难识别他们。但是现在葡萄牙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与太阳完全相同的“双胞胎”,这意味着它是寻找外星生命的好地方。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太阳的兄弟姐妹。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为我们的恒星有一个名为“复仇”的“邪恶双胞胎”,并认为这与彗星撞击造成的地球物种毁灭有关。

尽管多年的面向天空的调查没有显示出复仇女神的踪迹,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太阳远不是唯一的孩子。找到这些失散已久的兄弟姐妹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恒星的诞生以及在整个宇宙中寻找生命的可能性。

“由于没有太多关于太阳过去的信息,研究这些恒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星系的位置和太阳形成的条件,”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瓦尔丹·阿迪贝克扬说。

为了在银河系无数其他恒星中找到太阳的兄弟姐妹,研究人员筛选了AMBRE,这是一个包含数千颗邻近恒星的巨大光谱数据库。这些数据让天文学家知道这些恒星的化学成分和年龄,然后团队可以用盖亚调查的运动数据来交叉检查它们,以找到与太阳最匹配的数据。

从AMBRE分类的第一批17,000颗恒星中,该团队选出了55颗金属水平与太阳最接近的恒星。接下来,他们研究了一些元素的化学丰度,并将名单缩小到12个候选元素。然后它被缩减到离太阳最近的四个年龄,在测量了碳同位素比率后,这个小组只得到一个结果。

这颗名为HD 186302的恒星不仅是太阳系的成员,还是太阳的孪生兄弟。它在质量、年龄、金属含量、化学丰度和碳同位素比率方面相似。它是一颗G3主序星,距离地球约184光年。这并不是第一个被证实与太阳直接相关的成员——这个头衔一直被认为是HD 162826——但新发现的成员是有史以来最接近的。

如果HD 186302几乎和太阳一样,它将提出生命是否也在系统中发展的问题。目前,我们不知道那颗恒星是否有行星,但该团队计划在未来开始搜寻。因为,当它们是我们的邻居时,生命的基石可能已经扩散到这些行星或小行星。如果条件像这里一样有利,生命就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什么晚上看不见太阳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晚上的时候能够看到月亮,却看不到太阳,这是为什么呢?

太阳是一个发光的星体,月亮是一个不发光的星体,地球上所谓的白天黑夜,只不过是由太阳的照射所引起的.当地球的一面对着太阳的时候,这一面也就是白天了,而另一面背对着太阳,太阳的光线照射不到,所以也就是黑夜了。

而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只不过是在没有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月亮反射太阳光而已.如果有强光照射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只能被强光所霸占,但是当我们处在黑暗里的时候,一个很微弱的光线,我们也能看得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月亮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有望远镜的话,白天也是可以看到月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奇妙的日冕喷泉揭开太阳之迷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奇妙日冕喷泉揭开太阳之迷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太阳表面象喷泉一样喷射出的炽热气体可能会为人类揭开日冕之谜提供新线索。

科学家们观测到太阳表面猛烈喷出的气体呈拱形,高出太阳表面达 300,000 英里,对它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日冕形状多变和温度极高的原因。现在,科学家对日冕的极高温度的来源逐渐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其成因仍一无所知。

日冕是太阳大气层的一部分,在日全食的时候可以通过肉眼看到。由于日冕的活动会对卫星和地球的高科技电子设备造成破坏,所以天文学家以及其它方面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日冕的温度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 1000 倍,科学家们数十年来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天文学家相信,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 TRACE 自动控制宇航飞船拍摄的日冕拱形喷泉图片,太阳大气上层数百万度高温之谜能够解开。

研究这一现象的天文学家马库斯 - 阿什旺登 (Markus Aschwanden)称这种炽热高温可能是在太阳表面磁场发生变化并相互碰撞时产生的。他认为太阳表面并不稳定,磁力场也不稳定,它们会发生碰撞或相互结合,磁场的融合可能就是日冕高温的来源。

天文学家对日冕晕环的研究已经有几年了, 30 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晕环的上部比底部温度高得多,因为顶部气体较稀薄,不能向外辐射太多的热量。然而,新拍到的高解晰度图片以及 TRACE 收集的数据显示太阳的每个晕环都是由较小的晕环组成的,就象粗绳由多股较细的线结成的一样。这些图片资料表明,其中一些小晕环的温度比其它晕环温度高,而整个晕环从底部到顶部的温度差异并不象以前人们认为的那样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纸杯制作:太阳花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在闲暇时都会制作一些有意思的小制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用纸杯怎样做太阳花。

工具/材料

纸杯一个

剪刀一个

尺子一把

彩笔若干

铅笔、橡皮

操作方法

1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纸杯。

2

用尺子沿着纸杯的杯沿量好适当的距离。用铅笔做好标记。

3

用剪刀沿着做在杯子上的印记,从开口处,一直剪到底部。开口距离杯子的底部最好在一厘米左右。

4

将剪好的纸杯用手从中间向四周压,一直到压平压实。(可以将印痕压的深一点,没有关系。)

5

最后,用彩笔将压好的太阳花涂好颜色,再找一个细木条用双面胶粘在太阳花的背面,这样就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太阳上也有“地震”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 1962 年,美国天文学家莱顿等人在研究太阳表面的气体运动时,观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太阳上的气体从太阳表面快速地垂直上升,随后又落下。太阳表面上有 2/3 左右的地方,每隔 2~5 分钟,即有一次这样的振动,而且振动的规模很大,振动的步调基本一致(同时起落)。即一些气流同时冉冉上升,另一些气流同时徐徐下降。太阳就像是一颗巨大的心脏不停地一胀一缩地脉动,大约每隔 5 分钟上下振动一次。

科学家们在作了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之后,发现太阳振动周期还不只一个。除了 5 分钟的振动周期外,还存在着 160 分钟振动一次的周期。此外,太阳上还有从每 7 分钟一次到每几小时一次的许多种振动周期。为什么会发生太阳振动呢?

一些太阳科学家认为,太阳 5 分钟振动是太阳对流层发出的声波所致,属于压力型的;160 分钟振动可能是太阳对流层下面的重力波引起的,属于引力型的。“对流层”是指从光球向下延伸至太阳中心 1/4 个太阳半径处的一层太阳大气。遗憾的是,由于现测上的重重困难,科学家们迄今对其详情还知道得很少。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天文台对“日震”进行联合观测,其观测网分布于美国、西班牙、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国。通过对太阳振动的长期连续观测和研究,可以获取太阳内部及日核的许多信息,这对于研究太阳自转、太阳磁场起源、太阳活动规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还能揭示出更多的宇宙奥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发热原理是什么 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发热原理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电暖器是通过电热丝通电后发热和红外线进行取暖的,小太阳电暖器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所以在使用小太阳电暖器的时候要知道小太阳电暖器的发热原理是什么,了解了小太阳电暖器的原理之后再进行对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发热危害进行了解。

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的发热原理

一、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的发热原理

小太阳电暖器是通过电热丝通电后放出热量或红外线来取暖的,它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所以它输出的能量和输入的能量是相同的。空调制热分为热泵型、电加热型、热泵辅助电加热型。热泵型空调器是通过制冷系统从室外吸收热量然后释放到室内,只是热量的转移,当室外的温度不低于5度时,热泵型空调放出的热量是输入电源功率的2到3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热泵型空调比电热 取暖器 省电很多。但是在室温低于5度时,由于制冷剂蒸发能力下降,这时热泵型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会下降,低于-5度时就有可能不能正常制热了。电加热型空调器的原理跟热泵型不同,而跟电热取暖器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然后放出,跟室外温度无关,耗电也是相同的。热泵辅助电加热型空调是在热泵型的基础上增加电热元件,当室外温度较高时采用热泵型工作状态,这时较省电,当室外温度过低时采用电热元件制热。

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发热危害

二、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发热危害

1、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是局部加热的取暖器,一般来说,一米外的范围是没有效果的,但是,如果离的太近的话,又会有灼伤皮肤的危险,而且,用过小太阳电热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皮肤特别容易缺水,干燥不适。

2、医学上证明,红外线伤眼,长时间照射红外线会造成晶状体的损伤,导致晶状体浑浊,轻者眼底充血,重者视神经过度氧化,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小太阳取暖器

三、小编提示:

小太阳取暖器电热扇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所以,不易经常使用,而且用的时候,尽量不要直视,并保持一米的距离,同时多喝水。

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扇的辐射问题,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危害。而紫外线的电磁波频率一般高于对人体的伤害,但是仍然比光电红外频率低,所以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玉树怕太阳晒吗?玉树能晒太阳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玉树不怕太阳晒。玉树在养护过程中可以晒太阳,但怕强光照射,可以放在散射光线下,为其提供光照。

植物在生长期间可以放在衍射光线比较好的环境下养殖,在正午可以放置在阳光下进行光照,照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植物可以得到更多的阳光来满足光合作用,从而正常生长。在傍晚可以将植物放在室内,当环境的光照不足且温度偏低时,玉树就会缓慢生长,进入半休眠的状态。

秋季的阳光最好,这个季节的光照比较柔和,光线也比较充足,一天的日照时间短,符合玉树的生长需要,所以玉树在秋季的生长速度就比较快。而进入冬季之后气温就开始逐渐下降,此时就需要将玉树的盆栽转移至室内向阳处,并将温度控制在7至10度,也可以与室温保持一致,若温度低于0度以下时,就会导致植株因温度过低而造成冻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夏至哪里太阳辐射最高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在夏至日,北回归线附近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是最多的。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气温继续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节。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夏至后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

夏至养生

夏至阳气最旺,生要注意保护阳气。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不要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因为夏至过后就是夏季,夏季炎热,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适当的运动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条件好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今天小编对夏至哪里太阳辐射最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阳花的含义是什么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花一直给我们一种温暖和积极的感觉,所以一很多朋友之间送花也都会选择互相赠送太阳花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觉,那么太阳花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小编告诉你。

太阳花的传说1

关于太阳花,曾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克丽泰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她深深为这位俊美的神所着迷,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视着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阿波罗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这样呆坐着,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太阳花。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追随他,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恋情。

太阳花的含义:

乐观勇敢,自强不息,欣欣向荣。也代表活力、激情。代表沉默的爱。

太阳花的传说3

关于太阳花,曾有一个凄美的希腊神话传说。克吕提厄(Clytie)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us)的情人,但后来赫利俄斯又爱上波斯(Persia)公主琉科托厄(Leucothoe)。妒火中烧的克吕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发了琉科托厄与赫利俄斯的关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将不贞的女儿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彻底断绝了与克吕提厄的来往。痴情的克吕提厄一连数天不吃不喝,凝望着赫利俄斯驾驶太阳车东升西落,日渐憔悴,最终化为一株向阳花(太阳花)。

太阳花的传说4

太阳花--俄罗斯国花。前苏联人民热爱太阳花,并将它定为国花。现在俄罗斯把国花仍定为太阳花“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太阳花,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关于太阳花,历史上有一美妙传说。古代有一位农夫女儿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实,长得俊俏,却被后娘“女霸王”视为眼中钉,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顶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这时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难忍,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坟上开着一盘鲜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太阳花。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这太阳花便繁衍至今。 字串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阳石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1

太阳石可以加强肌肉活力,当感到疲劳时,可以配戴太阳石,能够增强体力,是运动员与企求健康体魄人士的最佳宝石。

2

上班族和学生党则可以通过佩戴懂得自我约束,缓和自身的压力,达到目标。增强自身的注意力,让自己的头脑随时随地保持清醒、敏捷。

3

太阳石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宝石,带有漂亮的猫眼效应,对应太阳轮也对应脐轮,对人暴饮暴食后身体的不适有重新净化及调整的功能,并可为身体带来温暖的感觉,还能改善感冒症状及哮喘与支气管炎,也能运用它本身的能量加强关节与骨骼,安抚镇定新陈代谢的神经系统。

4

天然太阳石因拥有着强大的阳性磁场而洁净浓烈,我们可以通过长时间佩戴天然太阳石手链来过滤人体里的蓝色忧虑气息,从而生活得更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太阳湖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

太阳湖位于县城南郊,东临巧威公路过境线,西接鸣楼自然村,占地面积320亩。园区整体布局主要由水体湖面、小岛屿、环湖公路和商业区四个部分组成。太阳湖呈蝴蝶型镶嵌于城郊平坝中央,水体面积为16万平方米,湖面水深2.2米。湖畔有岛屿3个,在岛上设置了八角亭及长廊等江南风格园林设施,拱型廊桥将孤岛与小岛连为一体,形成湖中有岛、小岛四面迎水的秀美景观。环湖路区域设置园林景观绿化带,在与世纪大道连接处设置喷泉和假山瀑布,将其建设成为景中有意、意中有景、杨柳青青、水气盈人、花香四溢的江南景象。太阳湖原义来自于乌蒙土著彝族部落对火的崇拜与太阳图腾,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如今的太阳湖,“朝看日出红

暮映霞光透;月泻半池银

灯映一潭秋。”四时美景,争看不够,最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地址:鲁甸县城南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阳活动异常的证据有哪些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太阳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就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太阳活动异常证据有哪些吧?

第一个证据:太阳动力学观测探测器(SDO)与太阳表面震荡监测站研究太阳内部结构时发现,太阳内部等离子体流动减缓,表层两个半球间气流交换频度下降。等离子流的加强通常预示着太阳下一个活动周期的开始,这种起伏性的“扭转振动”由太阳的中纬度区域向赤道方向迁移,但目前任然没有发现这种活动的迹象。第25个周期按理论应该发生在2008年或2009年,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如果错过周期的起点,那太阳的第25个周期只能推迟到2021或者2022年。而这期间将发生什么情况,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个证据:通过对日冕的观测,可以得出太阳磁场正在减弱。壮观的日冕活动是可以洞察太阳内部深处的变化,关联着太阳的磁场结构,日冕的喷发由太阳内部的某种振动形式进行调控,这种振动形式在过去的40年间基本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研究人员目前所观测的情况是这种机制正在被改变,使得磁场强度减弱,这就说明在太阳内部深处已经出现某种未知的变化,这种变化正在改变着磁场。太阳的第24个周期开始得很晚,同时也很缓慢。如果这轮周期出现异常,必定将影响整个太阳活动的规律性和连续性,由此引发的问题将是一连串的多米诺效应,而目前也没有任何物理模型能解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证据: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发现,黑子的活动呈现长期性的弱化趋势,这种趋势将导致在第25个太阳周期的磁暴将非常微弱,进而进一步影响黑子的形成。美国亚利桑那州McMath-Pierce天文台对太阳进行了超过13年的连续观测,在第23个周期中,太阳每年磁场强度衰减大约是50高斯,而在第24个周期内也是维持着这种程度的衰减,磁场强度的变化直接导致了黑子温度的变化。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太阳磁场强度用不了多久就会跌破1500高斯,届时磁场强度不足以维持太阳表面各种能量的对流,同时也会造成黑子基本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