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淡水鱼有哪几种精品20篇

作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我们很难理解在水里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那或平静,或湍急的水面之下,又有多少尚未知晓的秘密?随着人类的触角,不断地伸向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那些神秘的大鱼们,也不时呈现在我们面前。跟着问学吧小编来了解一下淡水鱼的世界吧。

浏览

1125

文章

149

篇1:台老翁爱吃淡水鱼生 300只肝吸虫寄生胆囊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一位82岁老先生,只因嗜吃生鱼片,肚内胆囊竟不知不觉被肝吸虫寄生,数量多达300多只,因为腹痛剧烈求医,医生开刀取出肝吸虫,才救回了一条老命。

台湾卫生部门呼吁,民众最好勿食淡水鱼类制成生鱼片,同时,最好吃煮熟的食物,才能避免寄生虫上身。

据悉,这种名为“中华肝吸虫”主要流行于台湾、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属于人畜共通寄生虫传染病之一,因肝吸虫感染多与民众嗜食淡水鱼生鱼片、未经熟煮之鱼片粥或其它生食习惯有关,而这些饮食习惯常见于客家村的日常生活,故客家住民之感染率远高于原住民及闽南住民。

台湾卫生部门官员表示,感染肝吸虫后所引起之症状因人而异,轻微感染者一般无症状表现,但如果在短期内食入大量的囊状幼虫,会产生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烧、腹泻、上腹疼痛、厌食、肝肿大及压痛等症状,若长期重复感染时,则会造成肝功能障碍,包括胆管炎、胆管阻塞、胆结石、肝结石、及多发性肝脓疡等,甚至发生肝硬化及癌症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淡水鱼有哪些 淡水鱼种类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广义的说,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常见的淡水鱼有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青鱼、翘嘴鱼、黄辣丁、鲶鱼等。

我国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鲤科属种最多,有4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二分之一。淡水鱼多以昆虫、浮游生物、附著性藻类为食,有少量肉食性。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鱼居住,上至温暖宜人的温泉,下至冰冷刺骨的南北极,都可找到淡水鱼的踪迹。淡水鱼养殖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全文共 255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我们很难理解在水里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那或平静,或湍急的水面之下,又有多少尚未知晓的秘密?随着人类的触角,不断地伸向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那些神秘的大鱼们,也不时呈现在我们面前。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淡水鱼世界吧。

黄貂鱼(Stingray)

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鳄鱼猎手”史蒂夫•艾尔文,2006年,这位澳大利亚野生动物专家在拍摄纪录片时正是被一条黄貂鱼刺中心脏而不幸身亡。黄貂鱼是魟(hóng)科鱼类的俗称,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少部分生活于南美、非洲及东南亚淡水水域。黄貂鱼习性类似比目鱼,通常埋于水底沙泥中,只露出双眼和呼吸孔,有时用胸鳍做波浪状运动贴着水底游动。 #wiki.geekfans.com

巨骨舌鱼(Arapaima)

巨骨舌鱼(Arapaima gigas)是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鱼类,现在主要生活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成体体长可以达到3米以上,重达200公斤。巨骨舌鱼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而受到大范围的猎杀。更要命的是,巨骨舌鱼本身就大,目标明显,还时不时游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这使它们很容易被捉到。如今,创纪录的大型巨骨舌鱼已很难见到。

鲟(Sturgeon)

鲟科的鱼类中,有好几种都具有竞争世界最大淡水鱼称号的实力,包括鳇(Huso dauricus)、欧鳇(Huso Huso)和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而名头最响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与它们比起来只能甘拜下风。许多种类的鲟都具有洄游的习性,大部分时间在海里度过,因此也有人将其视为海鱼,但大部分科学家还是将它们归为河鱼。

鳇,又名达乌尔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黑龙江流域。在遥远的欧洲它们有个表亲:欧鳇。欧鳇的体型更大一些,据称1827年曾有人在伏尔加河河口处捕获一条欧鳇,长度为7.2米,重达1476公斤,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湄公河巨鲶和巨骨舌鱼的纪录。

鲟和鳇是鲟科中最重要的两个属,有时也将两者并列,称“鲟鳇鱼”,对应英文中的sturgeon。高首鲟,虽然叫white sturgeon,但与下文将要提到的“白鲟”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高首鲟生活在北美,被认为是北美最大的淡水鱼。据称最大的可以长到6.1米长,816公斤重。

鲶鱼(Catfish)

看过电影《大鱼》吗?在那部赞颂父爱的经典电影里,里面出现的那条“大鱼”就是一条鲶鱼。虽然看上去也挺大,但跟湄公河的巨无齿𩷶(máng)比起来,还是逊色得多。巨无齿𩷶(Pangasianodon gigas),又称为湄公河巨鲶,生活在10米深的主河道中。2005年在泰国捕获的一条雌性湄公河巨鲶,身长2.7米,重293公斤,成为有明确记录以来捕获的最大淡水鱼。湄公河巨鲶的远方亲戚们,如欧洲的欧鲶(Silurus Glanis)和南亚的坦克鸭嘴鱼(Bagarius yarelli,这中文名起得如此霸气),也可以长到非同寻常的巨大体型,后者还曾背过袭击人类的恶名。

匙吻鲟(Paddlefish)

匙吻鲟科仅有两属两种,分别为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白鲟,或名中华匙吻鲟(Chinese paddlefish),又名中国剑鱼,又因其吻长如象鼻,也被叫作象鱼。与中华鲟一样,它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白鲟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成体可达2米以上。据闻上世纪50年代曾有渔民捕获7米长的白鲟,但这一纪录并未得到确证。让人感到痛心的是,白鲟已经差不多有十年没有出现过了,被怀疑已经灭绝。

盘点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与海洋里的亲戚比起来,大多数淡水鱼类在体积和重量上显得弱小很多。但是,在那些浑浊的河水或湖水中,也生活着一些硕大的鱼类。它们躲过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捕食者的一次次捕杀,同时也使自己成为出色的猎手,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一步步成为河流或湖泊中的王者。

目前,全世界淡水中发现的大鱼种类大概有20种,其中最有名的包括湄公河巨鲶、黄貂鱼、鳇、白鲟、福鳄、巨骨舌鱼等。那么现有的记录中,谁才是江湖里大佬中的大佬,谁最能配得上最大淡水鱼的称号?

福鳄(Alligator Gar)

乍一看这名字感觉很纠结,有个“鳄”字,想必并不是什么善类,偏偏名字前面又有一个“福”字。再看到图,就更纠结了,这货才真的应该叫做鳄“鱼”吧?

福鳄(Atractosteus spatula),又叫鳄雀鳝或大雀鳝。作为一种古老的鱼类,福鳄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淡水鱼之一,长度为2.4~3米,成体重量在90公斤以上。与大部分鱼类相比,福鳄还有个特长,能呼吸空气,在离开水的情况下甚至能坚持两个小时。虽然有报道怀疑福鳄会袭击人类,但都没有得到确证,说实话,它们虽然长得丑,性情却是挺温顺的。

其他貌不惊人的大鱼出没!

看了上面几种大鱼,是不是还不过瘾?其实,大鱼也不一定都长得像上面几位那么奇特,也有一些看起来比较眼熟的,比如鲈鱼和鲤鱼的加大款……

不过,与其他的巨无霸淡水鱼相比,上面这两种大号常见鱼还没法在“最大淡水鱼”中排上号。最后介绍一下让人意想不到的、可能在最大淡水鱼竞争中搅局、现在还很神秘的淡水鲨鱼。

没错,不仅海里有鲨鱼,淡水里也有鲨鱼。公牛鲨(低鳍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是一种在沿岸浅水带常见的鲨鱼,并且是多起近岸攻击人类事件的元凶。不过,公牛鲨并不是真正的淡水鲨鱼。淡水鲨鱼又称河鲨(river shark),目前共发现6种。它们行事低调,难得一见,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搞不清楚其确切分布。这些鲨鱼都属于真鲨科的露齿鲨属(Glyphis),能长到3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淡水河流中。

究竟谁才能算是最大的淡水鱼?各说纷纭。但事实是,随着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程度的加剧,这些大鱼的处境可是越来越不妙了。

不过,从生态意义上,体型巨大的鱼类并不见得就比其他鱼类来得重要。巨大的体型决定了它们的数量必定稀少,即使灭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不是致命的。但就如同华南虎、白暨豚一样,它们更多的是作为“旗舰物种”,代表着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能够达到的进化水平,大鱼们的存在,也意味着这些大河、大湖的健康。

对于我们来说,水中的大鱼并不像陆地上的巨兽那样引人注意,但一旦见到,也足够震撼。白鲟这样的大型淡水鱼可能已经无法再见到,但愿其他大鱼,还有那些还未被人类发现的大鱼们,能在地球上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水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淡水鱼污染最严重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之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约有8600余种。

鱼营养丰富,食之有味,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有的鱼有暖胃养血、祛头风、益脑髓之功效,对月经不调痛经及风邪所致的头晕眼花和产后头痛、头晕有一定的疗效。有的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养生食品。有的鱼具有健筋骨、补中开胃、活血引气、逐水利湿的作用。还有的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目前,由于工业废料排放入海,不少海洋水域受到污染,使得在其中生活的鱼类容易受到汞污染。从安全性上来说,排列顺序应该是海水鱼、淡化养殖海水鱼、淡水鱼。这是因为,海水流动性大且含盐量高,其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三文鱼等深海鱼又比近海鱼更安全,其营养价值也是其他鱼所不能比的。江河水质相对更容易受到污染,寄生虫含量会多,感染系数则比较高。淡化养殖海水鱼的安全性介于二者之间。无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关键看养殖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只要不是在受污染水质中养殖、捕捞的鱼类,都是安全的。随着我国进口检验检疫力度加大,只要是正规渠道销售的鱼,一般来说都可以放心吃。

今天小编对什么淡水鱼污染最严重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识别受过污染的鱼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鳡鱼是什么鱼?鳡鱼是淡水鱼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只知道吃鱼,但是分不清什么鱼,而对于钓友来说,鳡鱼是最常钓的鱼类。那么,鳡鱼是什么鱼?鳡鱼是淡水鱼吗?

鳡鱼是什么鱼

鳡鱼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该鱼生性凶猛,属食肉性鱼类,很贪食,不分荤食、素食,见了就吃,有食就抢,有时竟能吞食比它嘴还大的鱼类,专以各种鱼类为食(包括吃黑鱼),是淡水鱼的大敌,喜食比它小的鱼类,部分地区把它与青鱼类混淆,是钓友常垂钓的一种对象鱼。

鳡鱼是淡水鱼吗

鳡鱼是淡水鱼类中的广温型品种,生存水温范围较广,适宜生长水温为16-30摄氏度,适合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养殖。

性成熟为3-4龄,成鱼于4-6月在江河激流中产卵。幼鱼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生长十分迅速,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最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60公斤。

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公斤。

鳡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如果摄食正常,一龄个体体重在1.0—1.5千克之间,两龄个体3.5—5.5㎏,三龄个体7.5—11.0㎏,四龄个体可达15.0—20.0㎏。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最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60千克。通常雄鱼三龄达性成熟、雌鱼四龄性成熟,野生状态下,亲鱼4-6月产卵,人工繁殖一般在5月份进行。鳡鱼卵为漂浮性卵,吸水膨胀后要随水漂流完成发育。体长一米的成熟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

药用价值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鱤鱼生江湖中,体似鲤而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鲇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啖鱼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鱼。

功能主治

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疮疥患者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鲅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海鱼

鲅鱼的学名为“蓝点马鲛”,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而在淡水区没有分布,因此它是海鱼。

鲅鱼的身体非常光滑,外形像梭子,一般体长为30厘米~50厘米,最长的有一米左右。它的背部是蓝黑色的,上面有许多蓝色的斑点,腹部多为银灰色。它喜欢紧贴在水面上游动,有时还会一跃而起,阳光照在它的鳞片上闪闪发光。鲅鱼有着锋利的牙齿,性情也非常凶猛,最喜欢吃鱼。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制作烧鲅鱼、手撕鲅鱼饼等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皇带鱼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是属于什么种类的?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带鱼种类有很多,皇带鱼就是其中一种,皇带鱼是一种常年生活在海洋当中的咸水鱼。皇带鱼的体型颜色是呈现银灰色的,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另外,皇带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白天的时候栖息在水里面,它的移动和季节有着很大的关系,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做南北方向的变化。

皇带鱼作为一种咸水鱼,它的产卵周期非常长,是在秋天的时候成群结队的返回。这种咸水鱼具有很大的疗养功效,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它不仅能够养胃,而且还能够润泽皮肤,具有非常大的美容功效。

皇带鱼是一种海洋物种,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暖海域深处,水深1000米处,通常生活在200米的深处。属于肉食性鱼类,它们性情凶猛,并且还有同类自相残杀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淡水鱼能在海里生活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不能

海里的硬骨鱼类鳃片中长有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而且表皮膜、内腔膜和口腔膜等都是一种半渗透膜,能够排泄出海水中的盐分。海洋软骨鱼类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和三甲胺,体液渗透压比海水略高,这样,海水能通过鳃和口腔黏膜渗入体内,而体内过多的水分则由肾脏排出体外。淡水鱼则不行。

鱼有海水鱼和淡水鱼之分。淡水鱼是最常见的淡水生物,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水域中度过。常见的金鱼、鲢鱼、草鱼等都是淡水鱼类。海水鱼则是生活在海水里的鱼,常见的有鮟鱇、比目鱼、金枪鱼等。

那么,淡水鱼为什么不能去海里?

原来,生活在海水中的硬骨鱼类,鳃片中长有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它由“泌氯细胞”组成,“泌氯细胞”是一个淡化“车间”,当鱼吸进海水后,其能快速将咸涩的海水淡化。

还有,海鱼的表皮膜、内腔膜和口腔膜等都是一种半渗透膜。当海水被吸入口腔时,口腔粘膜或内腔粘膜把海水阻止在口腔内,然后通过吸气,增加口腔压力,形成膜内外的压力差,将海水淡化后的水吸进体内,而那些被分解后滞留在口腔内的盐和其他一些成分,则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这样,留在鱼身体里的就全是淡水了。

此外,海洋软骨鱼类不像硬骨鱼那样能淡化海水,但它们自有一套保持体内外渗透压平衡的本领。海洋软骨鱼类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和三甲胺,体液渗透压比海水略高,这样,海水能通过鳃和口腔黏膜渗入体内,而体内过多的水分则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是,淡水鱼则没有这样的本领。

虽然都是鱼,但不同的生理机能和生长环境导致了海水鱼和淡水鱼的区别,它们虽然同住一个地球,但又无法同在一片水域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多宝鱼是海鱼吗?多宝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吃鱼最常见的就是多宝鱼、鲈鱼等,不过多宝鱼虽然好吃,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其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那么,多宝鱼是海鱼吗?多宝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多宝鱼是海鱼吗

多宝鱼是海鱼。

多宝鱼为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海洋底栖鱼类。

多宝鱼即漠斑牙鲆,中文名“大西洋漠斑牙鲆”。英文名:SouthernFlounder,又名南方鲆。据资料介绍:多宝鱼学名大菱鲆鱼,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其身体扁平、略成菱形,褐色中隐约可见黑色和棕色的花纹。由于游动时体态十分优美,宛如水中之蝴蝶,故又称“蝴蝶鱼”。

多宝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多宝鱼是海鱼,而且是优雅美丽的“蝴蝶鱼”,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的比目鱼之一。多宝鱼还被古罗马人称为“海中雄鸡”,由此可见多宝鱼多么惹人爱。下面来看看多宝鱼都有哪些特点:

1、腹部颜色可变化。多宝鱼形态与我国褐牙鲆相似,体侧扁,卵圆形,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身体的左侧呈浅褐色,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能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以便隐藏身体,躲避敌害。

2、具有埋伏捕食的机智。在自然海域里,多宝鱼具有埋伏捕食的能力。通常捕食的对象包括斑点鲻鱼、条纹鲻鱼和白鲻鱼及草虾等。

3、一年四季可养殖。多宝鱼的成鱼的生存水温2-36度,生长适温16-32度,最适生长水温21-26度;育苗期最适盐度18‰-30‰,经变态后的幼鱼至成鱼对盐度耐受范围很广,在0‰-30‰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多宝鱼的营养价值

多宝鱼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等,其裙边部位还含有丰富的胶质,有养颜美容、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多宝鱼口感独特,风味良好,整个身体的可食用部分比牙鲆多,口感滑爽滋润,有近似甲鱼的裙边和海参的风味,营养价值很高,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在欧洲市场上同鲑鳟鱼类一样名贵。

每100克多宝鱼鱼肉所含营养素如下:

蛋白16.1g 脂肪3.6g 钙22mg

镁20mg? 卡路里(热量单位)102

多宝鱼富含Ω-3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等。Ω-3脂肪酸是人类不能自身合成但是健康必需的脂肪酸,能使人体中帮助脂肪分解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增加,有助于降低血脂、缓解大动脉和其他血管的压力,有效降低心脏发病率。

多宝鱼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就要表现在它的皮下拥有丰富的胶质,胶质的味道非常鲜美,并且既有美容的作用,还可以滋补健身,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胶质蛋白含量高,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作用,且能补肾健脑,经常食用可以滋补健身,提高人体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巴沙鱼是淡水鱼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物种是非常多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物种,比如亚马逊河中的食人鱼,长江中的中华鲟等等,东南亚的湄公河里也有一种鱼类,名字叫巴沙,那么,巴沙鱼淡水鱼吗?

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为无鳞鱼类。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因为体内富含油脂,多用于制作鱼油。

形态特征:

巴沙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可长至500-800克,次年可长到1500-2000克,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

巴沙鱼外形与我国珠江水系产的白骨鱼极为相似。

生活习性:

巴沙鱼喜群集,常活动于上、中水层,杂食性,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喂食时能游至水面吃食。耐低氧,对水质要求不高,可高密度养殖。每亩放养4-5厘米规格鱼种3000尾左右,苗期以投喂小杂鱼和米糠为主,约半年个体增重至600-700克。

主要价值:

巴沙鱼作为西方国家超市里卖的最为便宜的一种鱼,有很多种食用方法,但大都以亚洲菜谱为主(西方人很少吃淡水鱼,尤其养殖鱼类),其主要消费群体是亚洲国家的新移民们,因为其鱼肉本身有着很浓重的土腥味道,所以不建议清蒸或是炖汤,西方超市里的巴沙鱼大都以急冻鱼片的形式出现(无鳞无刺,整片的鱼肉),烹调之前先用酒和盐腌过比较容易烹调,可以用来红烧,涮火锅,或者做水煮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如钙等营养元素,但可食用部分含水量极高,蛋白质比重低,因此缺乏营养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河鲀是淡水鱼吗?河鲀是哺乳动物吗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食用河鲀的历史由来已久,甚至有人说不吃河鲀不知鱼之鲜美,尤其日本对于河鲀的食用更是严格考核厨师资质。那么,河鲀是淡水鱼吗?河鲀是哺乳动物吗?

河鲀是淡水鱼吗

河鲀。鲀形目,鲀科。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tái),别名:也称鲀鱼、气泡鱼、辣头鱼,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

它的名字虽然叫河鲀,但其实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只有少数几种会进入到江河中。河鲀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温暖海水中,一般它们都在水底活动,以虾、蟹、贝类和小鱼为食,是个贪吃的家伙。这类鱼约有100种左右,人们将它们归为魨科。河鲀一般长二三十厘米,最大的可达90厘米。它们的皮肤光滑且坚韧,通常上面会长着一些小刺。河鲀遇到敌害时,身体里会马上充气使自己变成一个圆球,皮上的刺也会随着立起来,活像是一只刺猬,即可爱又可怕。不过最可怕的还不是它们的样子,而是它们的内脏、卵巢及血里有一种剧毒物质--河鲀毒碱。如果人们误吃了这些东西就会死掉!据说河鲀的肉味极其鲜美,因此有“拼死吃河鲀”一说。在日本,经过特殊训练的厨师会提供河鲀肉食。不过即使如此,吃时也要有一点儿勇气。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不含毒素的河鲀鱼并开放了河鲀鱼市场。虽然河鲀毒素很可怕,但它却具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止血、止痛、止痉挛等医用价值。河鲀的颜色花纹多种多样,就是同一种河鲀往往也不一样。

河鲀是哺乳动物吗

河鲀,古时称“肺鱼”。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叁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别名气泡鱼、乖鱼、鸡抱、龟鱼、舰鲅鱼,古名肺鱼,为哺乳纲,鲸目,淡水豚总科动物的统称。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海豚科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个品种,即普拉塔河鲀(拉河鲀)则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学分类中,它仍被列为淡水豚总科而不是海豚科。未成年的淡水豚为灰色,成熟后就会变为粉红色,河鲀是哺乳动物里面最亲和人类的哺乳动物,可爱。河鲀,人们一般指肉质鲜美但有剧毒的一种鱼类。当作鱼类理解时,应做河鲀。而河鲀则为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如白鳍豚等。

河鲀怎么吃

河鲀一般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鲀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鲀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鲀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淡水鱼之王是什么?揭秘什么鱼是淡水之王

全文共 156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淡水鱼之王其实不算好定义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心目中的那位才是淡水鱼之王,但是今天我们可以来说一个比较公认的,也就是说公认的淡水鱼之王又会是谁呢?其实想必大家也知道了答案,又有的人还是不知道,不管知道不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中国淡水鱼之王其实就是:长江白鲟,但是它已经灭绝了,所以也可以叫曾经的淡水鱼之王。

长江白鲟简介

中国最大的淡水鱼,最长可达7米,同时也是长江食物链的最顶端,这里多说一下,我发现很多人把它跟鲟搞混了,虽然它的名字叫白鲟,但它跟中华鲟达氏鳇什么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长江白鲟又名中华匙吻鲟,是鲟形目匙吻鲟科,和其它鲟、鳇不同科的,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是匙吻鲟科现存唯二的物种,不过现在就剩美国匙吻鲟这一种了。

长江一共有三种鲟形目,它是习性最神秘也是唯一无法人工繁殖的,另外,知乎上看到,90-92这几年,每次写论文都会用掉几十条白鲟,但是从93-00年整个四川一共才捕获了十几条,也就是说在93年之前白鲟数量还不少,93年白鲟数量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断崖式下跌。而葛洲坝是81年截流,三峡94年开工,时间对不上。

如果知乎上所言非虚,那么葛洲坝和三峡对于中华鲟灭绝是主因,但是对于白鲟灭绝不会是主要原因。

长江白鲟灭绝

据澎湃新闻消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pre-proof)透露了这一消息。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辉博士。

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该论文的预校样(pre-proof)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

记者获悉,事实上,9月17日,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在浙江杭州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extinct)。

这是继白鱀豚(极危,CR,可能已灭绝)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该专家称,这一结果正在上报IUCN办公室,随后将在IUCN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除长江白鲟灭绝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仍被评估为“极危”等级(status)。

前述专家在杭州淳安县举办的一个鲟鱼国际会议上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了报告。

“千斤腊子,万斤象。”“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十年前,2009年,IUCN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

但十六年来,长江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

没人能想到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了整个物种。

IUCN前述专家称,目前没有包括影像学等在内的任何证据证明白鲟还存在。如果人们再拍到或捕捉到任何一个长江白鲟个体,IUCN将重新考虑调整其物种濒危等级。

据此前报道,2018年11月4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生物资源保护论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论坛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在其报告中透露,白鲟可能已经灭绝,专家们正在评估这一情况。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但人们还抱有一线期待。“有渔民认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鲅鱼是淡水鱼吗 鲅鱼不是淡水鱼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是生活在海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海、渤海等地,所以鲅鱼是海鱼,属于海鲜类,由于鲅鱼不太容易养殖,所以一般大家都是直接海捞的鲅鱼。

鲅鱼是淡水鱼

鲅鱼不是淡水鱼,鲅鱼是海水鱼。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青岛人喜欢做熏鱼,鲅鱼是最佳选择,风味独特的熏鲅鱼,是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

鲅鱼吃什么

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鲅鱼能人工养殖吗

鲅鱼可以养殖。但经济价值低。养殖无意义。

人工养殖鲅鱼的,但是相对来说,养殖成本比较高,而且鲅鱼的成活率又低,所以养殖规模逐渐缩小,现在基本上都不养殖了,海捕的味道更好。

鲅鱼怎么钓

钓甩鲅鱼,要二人合作,乘舢板“追捕”。一人摇橹,一人站立船头观察鱼情,当发现鲅群时,二人通力抱橹快摇,加速追击,当追到甩钩能达到鲅鱼群位置时,改为一人掌橹,一人甩钩收线钓鱼。钓鲅操作技术要求高,体力消耗比较大,一时不好掌握,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实践方能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海鲈鱼是一种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鲈鱼既有淡水鱼也有海水鱼,其中淡水鲈鱼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加州鲈鱼,而海水鲈鱼最为出名的就是海鲈鱼,因为海鲈鱼主要生活在近海以及海河的交界处,因此海鲈鱼属于海水鱼。

海鱼一般只能生活在海里,即使养殖,也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模拟大洋中的生活环境;而淡水鱼主要生活在温度比较适宜的淡水中。另外,海水鱼的口感比较鲜美独特,且肉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好。

海鲈鱼体型较大,分为白鲈和黑鲈。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长30~40cm,体重400~1000g,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白鲈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较白,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黑鲈颜色较黑,整体颜色深黑灰色,黑色斑点不明显。

海鲈鱼在海洋中的分布比较广,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水域都有分布,其中亚洲的日本海、黄海、渤海是主要产地,美国的西海岸和南美的秘鲁渔场也出产海鲈鱼,还有就是英国的北海渔场和地中海等地。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海鲈鱼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海鲈鱼生性凶猛,以鱼、虾为食。海鲈鱼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鳗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有什么习性?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鳗鱼既是海鱼也是淡水鱼。鳗鱼在陆地的淡水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会死亡,这种生活模式称为降河洄游性。

鳗鱼的仔鱼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0.1克,但它的头狭小,身体高、薄又透明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柳叶鱼”。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作长距离的漂送。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养殖户大量在土池中进行鳗鱼养殖,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1000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刀鱼科淡水鱼饲养方法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七星刀鱼(详情介绍)

刀鱼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超过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大多有6个长的细丝,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26厘米,体长、身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而得名。



一、魔鬼刀鱼



黑魔鬼的身体呈刀型,侧扁,没有背鳍,臀鳍宽大而发达,尾鳍成棒状,幼鱼时期在尾鳍上有两块白色斑点,但会随着生长而退化消失。同种的另一咖啡色的品种,称为“咖啡魔鬼”。 它有着一个凶悍的名字,却习性温和,可以和绝大多数的热带鱼混合饲养。 

“魔鬼”,这个名字更多的只是表示了它的神秘特性--黑魔鬼喜欢夜行性生活,大多数时候,它们躲藏在密植的水草丛中,岩石、沉木的缝隙的幽暗环境里。所以,除了饲养者本人,其他人不太会留意到它们在水族箱中的存在,当偶尔它们在白天竖立游动着滑过水族箱一际的的时候,宛若一个突然出现的黑色幽灵。

繁殖特征 

它们属于卵生鱼类,繁殖十分困难,需要独特设计的水族箱以及苛刻的饲养环境下才能进行成功繁殖。适水温为23~27℃,对水质较为敏感,适宜酸碱度:PH 6.5- 7.2,适宜硬度(dGH):4 - 12°N。它们体格极其强健,很少会感染得病。黑魔鬼喜欢摄食动物性的活饵,饵料有水蚯蚓、红虫等。却也十分容易接受各种人工饵料。但它有着一个凶悍的名字,却习性温和,可以和绝大多数的热带鱼混合饲养。但成鱼会吃小鱼,须特别注意。

当观察到雌鱼鱼腹部膨大,雄鱼紧随雌鱼后,便可将一对种鱼捞到繁殖缸内,将温度控制在26-28度之间,并保证缸内氧气和水质良好。亲鱼繁殖期间喂冻红虫和丰年虾,避免喂活食以防携带的病菌给鱼带来伤害。在繁殖缸里放个干净的瓷盘子和叶子宽大的水草,作为繁殖所。同时摆放沉木供雄鱼躲避。母鱼产卵时呈喷射状,卵一粒粒被喷射出来,产卵时不宜被打扰,轻微的异常都会造成母鱼停止产卵。



二、七星刀鱼



七星刀鱼又名弓背鱼、七星飞刀鱼、东洋刀鱼、花刀鱼。体长80~90厘米。前半身宽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七星刀鱼性情温和,喜欢吃活的小鱼小虾。外形和习性:七星刀鱼体长可达1米,水族箱中饲养的较短小。

七星刀鱼白天基本躲在假山等隐蔽物后,晚上才出来吃小鱼。可以和体型相仿的鱼混养,鱼缸里最好有它能藏身的假山或沉木或高大的水草等,水温25度左右,水质呈弱酸性。可以买一本PH试纸,经常测水的PH值,6.5-7之间最好。混养的鱼也要喜弱酸性水质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热带雨林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可分海水鱼和淡水鱼。在热带雨林中,河流多,鱼自然也不少。但热带雨林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热带雨林最大的淡水鱼的介绍。

热带雨林最大的淡水鱼—湄公河巨型鲶鱼

湄公河巨型鲶鱼。又叫巨无齿(鱼芒),属鲶形目、鲶科、巨鲶属鱼类,被认为是东南亚最有绝种危险的鱼类。湄公河巨型鲶鱼食草,平均寿命30年不等;一般可达3米长,最重可达到300千克。分布于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湄公河巨型鲶鱼一生都在淡水或略带咸味的水中生活,鱼类之中最大的是稀少的巴布克或普拉布克鱼,这是一种生活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深水之中的巨型鲇鱼。为国际公约一级保护,在国内等同于一级保护动物,云南有理论上分布的可能。

目前记录中最大的淡水鱼是于2005年在泰国北部捕获的一条湄公河巨型鲶鱼,它重293千克,长2.7米。最大尺寸118英寸(300厘米),661.4磅(约合300公斤)背鳍棘2,背鳍条7-8,臀鳍条35,椎骨48,体无纹,前后鼻孔接近,背鳍分支鳍条7,鳃耙弱或无,鳍灰,无黑色,幼体口亚下位,亚成体与成体口下位,幼体须发达,随生长颌须减弱,幼体有鳃耙和扩大的犬齿,30-50厘米时消失,背鳍腹鳍和胸鳍无延长鳍条,区别于湄公河其他鲶鱼在于无齿和几乎无须和相似种低眼巨鲶的简易区分方法,身体粗壮。幼体无条纹,眼较大。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高度濒危,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濒临原因鉴析: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人造大坝的修建和野生栖息地的破坏已经严重地威胁了它们的生存。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最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灭绝,而湄公河巨型鲶鱼恰恰属于这种。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正在努力拯救物种,但是,因为这些鱼一般生活在偏僻地区黑暗的深水中,所以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强制执行捕鱼限制在湄公河沿岸的许多偏僻村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湄公河巨型鲶鱼的生存状况仍将进一步恶化。

2006年7月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被发现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这是目前有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鱼淡水鲶。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终还是死掉,随后这条巨鲶就成为当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鲶已被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名单中。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这被称为近10年来保护湄公巨鲶的最大进展。为了挽救湄公巨鲶,泰国渔业部门早在20年前就在大城府附近修建了6个巨鲶养殖基地,已有大约6万只人工养殖的巨鲶被陆续放回湄公河。泰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在湄公巨鲶身上安装芯片,追踪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以挽救泰国这个特有的珍贵物种。湄公河巨型鲶鱼一生都在淡水或略带咸味的水中生活,鱼类之中最大的是稀少的巴布克或普拉布克鱼,这是一种生活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深水之中的巨型鲇鱼。成年雄鱼平均长2.43米,重 163.44 公斤。这个记录可能被从前的欧洲鲇鱼或者魏尔斯鱼超过,但如今如长度超过1.83 米,重量超过90.8公斤的就算是大鱼了。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巨骨舌鱼常常被认为是最大的淡水鱼,它平均长1.98米,重 68.1公斤。这种鱼之中, 可靠的记录是1836年在巴西的里约尼格罗捕获的一条大 鱼,长 2.48米,重 147.55公斤。1978年9月在非洲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动部网捕到一条重188.86公斤的尼罗河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安康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安康鱼是海鱼

安康鱼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安康鱼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安康鱼头冬季性腺开始发育,春季产卵 。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雌鱼全长1~1.2米,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龙利鱼是淡水鱼吗?龙利鱼是巴沙鱼吗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以为龙利鱼是淡水鱼,甚至去商超购买的时候挑选的就是巴沙鱼。那么,龙利鱼是淡水鱼吗?龙利鱼是巴沙鱼吗?

龙利鱼是淡水鱼吗

龙利鱼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牛舌头、子板鱼、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我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活鱼价格很高。加之,半滑舌鳎生长速度快,食物层次低,能耐低氧,病害少,适合在目前养殖大菱鲆、牙鲆的大棚内养殖。龙利本名舌鳎,与巴沙无关,因其体型差异较大,小的以条鱼销售,大的切片销售,鱼片常和巴沙鱼片难以区分,国人常将两者混淆,故龙利在中国大多指巴沙。

龙利鱼是巴沙鱼吗

不是巴沙鱼。

舌鳎鱼自然资源比较少,味美、口感爽滑、久煮不老,在我们威海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鱼,我们当地叫舌头鱼。个头小的一般会炸着吃,因为因为鱼刺又少又小,一炸就酥了,除了鱼头和中间的大鱼刺,其余部分都吃了。大的会煎或清蒸,但是大的舌头鱼不常见,一般的也就10-15厘米。烧烤店经常会有烤舌头鱼。

25cm长的鲜鱼,市场价大概是50元1斤,冻鱼大概30元1斤。小的价格便宜些。

下图是真正的龙利鱼的鱼柳,可以看到,是非常薄的,因为龙利鱼本身就很薄,切出来柳叶不会厚了。市场上基本见不到有卖龙利鱼柳的,都是整鱼卖。

有的产品会在名称上写上巴沙鱼,有的会在配料里写巴沙鱼,而有的产品根本就不写巴沙鱼,这就不大讲究了

下图就是巴沙鱼了,主要产地是越南,是越南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它是一种鲶鱼。对于养殖户来讲,巴沙鱼的优点非常多,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1年能长大1.5斤,2年能长到4斤,最大的可以长到30斤。对比舌鳎鱼来讲,舌鳎鱼体形就太小了。

巴沙鱼是什么鱼

巴沙鱼来自它英文俗名“Basafish”的音译,并不特指一种鱼。巴沙鱼通常包括鲇形目巨鲇科下的低眼无齿[鱼芒](P.hypophthalmus)和博氏巨鲶(P.bocourti)以及其它一些近似种类,在中文里,“鲇”通“鲶”[nián],是鲇形目鱼类的统称,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它们都可以被称为“鲇鱼”或“鲶鱼”。

低眼无齿[鱼芒]和博氏巨鲶外形相似,区别主要是体色略有差别,前者背部体色较深而后者周身银白色。它们是最大的一类淡水鱼,可以长到很大。因为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以及适合高密度放养,所以被广泛引进和养殖,也就是俗称的“巴沙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巴沙鱼生活在哪里?属于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沙鱼属于淡水鱼的一种,目前在东南亚国家比较常见,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淡水养殖河鱼,在中国却不是很常见,它们多生长在湄公河流域附近。巴沙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但可食用部分含水量极高,蛋白质比重较低。

巴沙鱼作为西方国家超市里卖的最为便宜的一种鱼,有很多种食用方法,但大都以亚洲菜谱为主(西方人很少吃淡水鱼,尤其养殖鱼类),其主要消费群体是亚洲国家的新移民们,因为其鱼肉本身有着很浓重的土腥味道,所以不建议清蒸或是炖汤,西方超市里的巴沙鱼大都以急冻鱼片的形式出现(无鳞无刺,整片的鱼肉),烹调之前先用酒和盐腌过比较容易烹调,可以用来红烧,涮火锅,或者做水煮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