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热门20篇)

白露是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第十五个节气,在白露的时候,天气开始有了一些变化,那么白露天气变化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7995

文章

25

篇1: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多少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朝代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开始的770年算起,到2018年,就有2788年。春秋时期本身是东周前半期的一个历史阶段,是在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67年结束。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技术

铁器开始被广泛的使用,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人们还会发明各种农业工具,比如铁犁、铁锄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注重于修建堤坝或者是水渠,可以有效的作用于日常的灌溉,还有防洪中。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出现很多著名的医学著作,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里面包括按摩、手术以及针灸。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在这一个阶段,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学,都已经进入到丰田绝后的阶段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学作家,里面包括楚辞、诗经。另外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哲学家,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老子、庄子、孔子。在当时的这一个阶段,会出现许多非常优秀的雕塑家以及画家,还有许多不一样的著名建筑。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早已拥有了腾达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

在当时的这一个时间阶段,各个国家的制度早就已经慢慢的形成,而且会逐渐的完善,甚至出现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整个法律制度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当时这一个时间阶段,已经出现许多的著名法典。《法经》、《秦律》这些在当时的事业中都是受到大家关注。只是这一个时代,很快进入到结束的状态,至于结束的原因,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战国时期两个被邯郸女子改变国运的国家是哪两个国家?

全文共 209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风起云涌,战乱不断的表面下却暗示着社会制度即将发生大的变革。旧的贵族制度下的奴隶制度即将土崩瓦解,以血缘关系为统治依托的秩序也渐渐适应不了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准确的描述了。

此时,周朝的统治者周天子,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统治社会的“礼”,它曾经分封的那些用来稳定统治的诸侯们各自为政,甚至想要问鼎中原。

周朝在春秋战国时代,其实已经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了,被取而代之,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发现,这还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的存在感微乎其微,但并不是说女人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战国末期,就出现了两个女人改变了历史,并且她们还都是赵国邯郸人。

其中一个是邯郸姬,一个是邯郸倡,当然这看似不是名字的名字,其实只是她们的职业代号。

被2个邯郸女人改变的战国历史,1个强大了秦国,另1个灭亡了赵国,说起赵国的灭亡,我们不得不说赵王迁杀死李牧这件事,那么赵王迁为何自毁长城杀了李牧?不只是因其昏庸,关键在他母亲身上,此事我们还得从邯郸姬说起。

邯郸姬强大了秦国。

邯郸姬,其实就是赵姬,赵姬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此人可以说极其不简单,从一个小商人府上的歌姬到大秦帝国的帝太后,她的一生堪称传奇。

说起赵姬,有四个男人是无法被绕开的,吕不韦,嬴异人,嫪毐,嬴政,我们先说第一个是吕不韦,他是赵姬生命中第一个男人,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后来吕不韦把她送给了嬴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说白了,这也只是吕不韦对嬴异人的投资而已。

结果,嬴异人回秦国继位,吕不韦谋国的买卖堪称完美的完成了,而赵姬自然跟着秦庄襄王成为了秦国的王后,但是嬴异人继位没多久就死了,大权就落在了吕不韦和赵姬手中,两人又开始如胶似漆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吕不韦对嬴政的成长感到了忌惮,想从这段关系中全身而退。

于是大阴人嫪毐登场了,结果就是嫪毐自视甚高,在秦国发起的叛乱,成长起来的嬴政把嫪毐集团一举肃清,顺带着把吕不韦和赵太后的权力都收到了自己手中,其实说赵姬强大了秦国,也仅仅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好儿子。

邯郸倡灭亡了赵国。

赵姬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邯郸又出来了一位美人邯郸倡,此人是赵悼襄王的妃子,因为她以前的职业是倡(以歌舞娱人的妇女),人们又称她为赵悼倡后(后文简称倡后),关于这个女人的故事,其实和赵姬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倡后一开始只是一个倡女,后来嫁给了赵国王室,但是没多久,这个王族公子就死了,倡后也就守了寡,但是毕竟美貌出众,“忧国忧民”的赵悼襄王,自然要肩负起拯救寡妇的重任,于是在自己的后宫就给这个女人收拾好了床铺。

你还别说,这个倡后还真厉害,没多久就给赵王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赵王迁,有了儿子后,倡后的野心就开始膨胀,处处诋毁赵王的王后以及太子赵嘉,一心想让赵王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结果被枕边风吹得云里雾里的赵悼襄王,还真废了原来的王后和太子,把邯郸倡和赵迁立为了王后和太子。

结果,没几年赵悼襄王也去世了,赵迁继位,倡后更加肆无忌惮,受贿干政,淫乱私通,样样在行,而赵王迁也不是明主,品行极其不端(《资治通鉴》记载:迁素以无行闻于国),赵国就在这对母子的肆意妄为下,以火箭的速度冲向了灭亡。

赵王迁杀死了李牧。

俗话说,李牧死,赵国亡,所以赵国的迅速灭亡和李牧的死有着直接的原因,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那统兵打仗可不是吹出来的,李牧也是秦王政时期东出的最大绊脚石,但他却没有死在沙场上,而是死在了赵国的朝堂之上,因为他被赵王迁给杀死了。

那么赵王迁为何要杀李牧呢,其实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还因为李牧得罪过赵迁母子,因为当时赵悼襄王要娶倡后,第一时间就遭到了李牧将军的强烈发对,他直接说此女品行不正,会颠覆社稷,但是他的反对没什么效果,却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种子。

秦国灭了韩国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但是李牧却阻挡了秦国的铁骑,并且把秦军打的大败,这让秦国很烦躁,既然军事上出了问题,那么就是秦国金钱开道的时候了。

于是乎,秦国的贿赂和对李牧的谗言源源不断地从咸阳出发,直奔倡后以及赵国的朝堂之上,本来就烦李牧的赵王迁听到自己的母后和朝臣的诽谤,于是下令解除李牧的兵权,但李牧却不交,最后被赵王迁偷偷摸摸的杀死了。

被2个邯郸女人改变的战国历史,1个强大了秦国,另1个灭亡了赵国,强大秦国的是赵姬,因为她的儿子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即使因为她的缘故,导致了嫪毐叛乱,但依然不能否认她生出了嬴政的“功劳”。

灭亡赵国的是赵悼倡后,刘向在《列女传》中评价倡后为:穷意所欲,受赂亡赵,身死灭国,这虽然有甩锅的成分,我们不能盲目的把赵国灭亡归在一个女人身上,但不可否认这个女人的出现却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赵王迁为何自毁长城杀了李牧?不只是因其昏庸,关键在他母亲倡后的身上,为了自己的私立却不顾国家的利益,倡后也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结果也正是如此,赵国大夫怨恨赵悼倡后误国,杀死倡后并灭了其族,可谓因果报应。

不过,话又说回来,战国末期秦国东出统一华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赵国即使没有倡后,依然会亡国,毕竟秦国的强大不只是军事力量,还有先进的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如何留住人才?

全文共 1958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能把人才留在自己身边,不仅是现代企业老板面临的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就已经开始犯难了。当时很多国家就是因为某一个人提出的政策,让国力迅速得到提升,商鞅变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防止人才流失,是当时各个国家重点防范的事情。其实只要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对等的报酬,一般人也不会走,但要是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商鞅虽然帮助了秦国但最后下场却无比惨烈。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注重人才的国家。在我们的文化中,“选贤任能”,“能者多得”等思想源远流长,这深刻的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和人才观。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个王朝的开创时期,开国君主对于人才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正所谓求贤若渴,这些王朝也往往因这些人才而成就霸业,开创盛世。如商之伊尹;周之姜尚;秦朝商鞅、李斯;汉代张良等等。

在探究古代对于人才的管理与运用上经验后,我们发现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来借鉴。

重视人才价值,待遇要公平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战火不断。但也是在这大变革的时代,诸子百家风起,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杰出人才。各诸侯国为了争霸,都积极的笼络人才。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落后,贫穷,被中原各国鄙视为戎狄之国的秦国却最终统一了天下。秦国能够逆袭完成统一大业,靠的便是其领先的人才政策。

纵观秦国的历史,其发展靠的便是“招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的方针。凡是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各国学子,在秦国都得到了重用,予以高官厚爵。

如使秦国强大起来的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受教于魏国国相公孙痤,公孙痤死之前曾给魏惠王推荐过商鞅。但魏惠王在公孙痤死后,把这位老公孙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没有把商鞅当回事。商鞅在魏国地位低下,正苦于自己无处施展才华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秦孝公的《求贤令》,便前往秦国,辅佐秦孝公开展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吞灭六国奠定了基础。并且,秦国在变法强大起来后,商鞅立马率领秦军进攻河西,击败了魏国。

从秦惠文王时相国张仪的经历更是可以看出秦国对人才的重视要远远超过东方六国。张仪是魏人,有计谋和口才。曾在楚令尹昭阳门下担当门客,一次众门客和令尹一块喝酒时,昭阳丢了一块玉璧。在场的门客有很多,但很多人都认为张仪贫穷,品行不端,必然是他偷了玉璧。于是他们“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张仪一直没有承认,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又把他放了。受到了窃玉之辱的张仪最后来到了秦国,两次出任秦相,帮助秦惠文王瓦解了诸侯合纵攻秦的策略,两戏楚国,并攻灭了巴蜀二国。

由此观之,秦国的强大,与其重视人才,赏罚分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人才,知人善任

汉高祖刘邦曾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然而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刘邦有着项羽所不具备的一项能力,那便是知人善任,有着独特的用人之道。

在汉王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对自己如何成功夺取天下做过一次总结。《史记·高祖本纪》这样记载,刘邦首先说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而自己之所以成功,恰因为“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并且,他还说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项羽不懂得运用人才,“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所以,要想更好地利用人才,不光要重视他们,给予优待。还要去了解他们,知人善任。知道他们每个人的长处所在,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才能够让他们在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

让人才拥有情感依靠和归属感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名句。然而,在名句的背后,有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豫让曾经给范氏、中行氏做过家臣,但一直默默无名。后来,他来到了智伯的家中,受到了智伯的尊重和厚待。但是没多久,智伯家族被赵襄子率领下的韩赵魏三家给灭掉,智伯被杀。

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漆身吞炭,接连几次刺杀赵襄子,最后失败被执,赵襄子问他为何唯独对智伯如此忠心耿耿。豫让说:“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言讫,伏剑自杀。

而最有亲和力,让人才产生情感依靠和归属感的莫过于刘备。他三顾茅庐请出了孔明,并且与其“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待孔明如师”,使得诸葛亮为了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死之前,孔明还在哀叹自己没有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而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佳话的关羽挂印封府,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去寻刘备,不也恰恰表明了让人才产生情感依靠和归属感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并将重视人才价值,待遇公平;了解人才,知人善任;让人才产生情感依靠和归属感三条经验性原则运用到今后的人才管理之中,才能让人才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战国时期七大国有哪些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的“七大国”主要有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春秋末期,韩国、赵国、魏国灭掉智氏之后,进而瓜分了晋国,并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于是,赵、魏、韩这“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成为当时国力较强的七个国家,并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七大国有哪些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由于郡县制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扮演的是个什么角色?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的历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然了,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比较繁荣发达的一个时期了。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小编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还是有不少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对郑国不太了解,因为它好像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属于大国,又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即便经常出现于各类史书,也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所以存在感不是很强!话虽怎么说,但是郑国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其实还是有所表现的,即便是一个配角,那也绝对称得上最佳配角之一,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郑国在春秋战国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郑国建立于公元前806年,灭亡于公元前375年,一共经历了二十四位国君,前后经历了四百三十二年,其首任国君是郑桓公(周宣王封他的弟弟王子友于郑地,建立郑国,王子友即为郑桓公),末代国君是郑康公,最终由于内乱被韩国所灭。郑国在建国之初前三代国君时候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被后人并成为“郑氏三公”,其中的郑庄公更是被称为“郑庄小霸”,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主!巅峰时期的郑国曾经和周王室发生互相交换太子为人质的事件(周郑交质),还打败了周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射伤了周王的肩膀(射王中肩),当时连齐国这样的大国都跟在郑庄公后面东征西讨,郑国威震诸侯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郑庄公去世以后,郑国就发生了内乱迅速衰弱了下去,并从此沦为一个诸侯争霸的配角,但其中还是有几次比较精彩的出场,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1、公元前630年,正是晋文公称霸诸侯之时,因为当年晋文公重耳带着随从流亡到郑国的时候,郑文公非但没有以礼相待,反而催促他们赶紧离开,为报当年屈辱之仇,晋文公决定联合秦国讨伐郑国。秦晋很快联军就杀到了郑国都城下面,在此存亡之际,郑国突然冒出来一个“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的人才烛之武,他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穆公,劝退了秦国军队。看到秦国退兵以后,晋国也只好不了了之,郑国由此得以保全。

2、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自己被晋国压制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东出称霸的时候了,而且此时秦国派往郑国的间谍杞子回报其手中掌有郑国北门的钥匙,于是秦穆公果断决定派出三员大将偷袭郑国。秦军行至滑国时,碰到了郑国的商人弦高,弦高一边假装是郑国派来的特使,说早知道秦兵将至,特意送来十二头牛作为礼物劳军;一边又立即派人回郑国报告秦军来袭的消息。郑国国君郑穆公得到消息以后,委婉的将间谍杞子一伙礼送出境,秦军得知消息已经败露,郑国人已有准备,就停止了进军,在顺道灭了滑国以后启程回国(后来秦军被晋国在“崤之战”中设伏而全军覆灭,秦国三将被俘),郑国又避免了一次被灭的危险。

3、晋楚争霸之时,郑国成了两国的主战场,郑国一开始附属晋国,后来又附属楚国。附属晋国时,楚国就会出兵攻打,附属楚国时,晋国又会出兵攻打,弄得两头不是人不说,其国土也遭到两国的轮番蹂躏。可怜的郑穆公受不了如此打击而一命呜呼,继位的郑襄公更是制定了“唯强是从,晋来从晋,楚来从楚”的国策,此时的郑国就好比是一棵不起眼的墙头草,在左右摇摆中顽强的存活着。

到了战国时期,郑国内政极其不稳,内斗不已(连续两任国君郑哀公和郑繻公都被郑国自己人杀害),而旁边新兴的韩国则对其虎视眈眈,郑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后来在战国第一任霸主魏国的支持下,韩国不久就攻灭了又爆发内乱的郑国,郑国也从此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知识点: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5.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起名那么奇怪?那些姓是失传了吗?

全文共 2522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发现了,在秦朝建立之后的历朝历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他们的名字都是比较简单的姓加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会有字,但是大名的格式还是很一致的,但是在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取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奇怪,比如夫差、庆忌、叔梁纥等等,这些称呼听起来总是让人感觉很奇特,难道是有很多姓后来都失传了吗?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取名字到底是怎样的方式呢?1.夫差、勾践、叔梁纥的名字为什么奇怪

“夫差”、“勾践”之类的名字其实是音译。感觉春秋时期的人名字很奇怪,这其实是正常的。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华夏各国的人,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纥”,这名字怪不?还有姓叔的人?再比如老夫子去见过的那位著名的风流女南子,这名字也够奇怪的,难道是姓南名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春秋(及其以前)人的名字形式和现在不同。一方面是姓氏分流,男子称氏不称姓,但氏又不稳定,经常随着其人的封地、官职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晋国元帅先轸,他又叫原轸,轸是名,而先、原是氏。他先封于“原”这个地方,故此称原轸,后来又改封于“先”这个地方,故称先轸。对于女子来说,就是称姓不称氏,姓虽然是长期固定的,但女子的名称结构和现在却不同,是姓放在最后的。所以上面提到的“南子”,其实是姓“子”。子这个姓是殷商的国姓,孔子也姓子。

另一方面,春秋时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如前面说的孔子他老爹叔梁纥。这老先生当然不姓叔,前面说了,他姓子。叔也不是他的氏,他的氏是孔。那叔梁纥是毛意思呢?其实,“叔梁”是他的字,纥才是名,这是把名和字连称的。

与之类似的,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这老先生字孔父,名嘉。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就称孔氏了,孔子的孔就是这么来的。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孔父嘉、叔梁纥这些名字都好奇怪啊。另一种情况,就是周围蛮夷各国的人,比如“夫差”、“要离”这些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吴、越都属于百越,是越人,他们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举个很著名的例子: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河中游玩,船上钟鼓齐鸣,荡舟者是一个越人,于是他就唱了一首歌,是什么样的歌呢?他唱道:“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子析说这是什么鸟语?来人啦快给偶翻译一下,于是就有个翻译过来,说,他唱得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诗歌。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吴越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践、夫差、阖闾之类的名字,自然是音译的,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2.春秋战国名字为什么很奇怪

其实,每个朝代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也有自己流行的名字。古代用“伯仲叔季”来算排行,与现代的张三李四王五差不多意思。晋朝时期,人们普遍信佛,因此当时人们的名字大多叫某某之、某僧某;唐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并存,宗教意味很浓,人们大多喜欢起这样的名字,某玄某、某道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就是父亲一辈人,因为爱国热情正浓,大多数人爱叫建国、卫东之类的名字;到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我们一辈人,因为父母的希望,大多数人的名字叫某强、某博、某洋;到九零后和零零后,因为父母爱看琼瑶剧的原因,就起了一堆子涵、子轩、子豪这样的名字。

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自己流行的名字,只是因为时间太久远,许多文化或者消失,或者变味了。比如臼、婴、轲、鞅等字都是名词,臼是一种农具,现在看到的人很少;轲是一种车,已经淘汰了两千多年,没人见过;婴指项链,现在没有这种含义了;至于鞅,指的是套马的皮带,虽然意思相差不大,但是很少有人接触。

当然,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些常见的名字,比如嬴政、孙武、李信等等,好像不论哪个时代,这种常见的名字都会有人取。3.姓和氏的区别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据研究,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学者认为,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关于图腾,学界有3种观点:图腾名称是一个群体共同的名称;图腾是群体的祖先,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

全文共 733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

操作方法

1

.饮食结构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 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如: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贤中》)

“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

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整个南方都归入版图,稻米在全国粮食中的比重也就加大。同时也促进北方水 田的发展,因此记述北方耕作技术的农书《氾胜之书》就辟有专章介绍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出“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张堪引潮自河水灌溉,“狐奴(今北京市顺义区)开稻田八千余顷。”(3)由此亦可想见,北方种植水稻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副食 由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业和园圃业以及水产养殖与捕捞业都很发达,所以这一时期的副食品也非常丰富多样。

肉类食品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农民们“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韩非子·难二》)当时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即《苟子·荣辱》所说的:“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肉食主要靠猪羊鸡狗等小牲畜。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也。”当然这肉食也和锦衣稻食一样,是统治者才能终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同义词,著名的曹刿论战故事中,就大骂“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到了汉代,人们更加重视小家畜的饲养以解决肉食问题。如西汉黄霸为河南颖川太守时,“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汉书·黄霸传》)龚遂为河北渤海太守时,命令农民“家二母彘、五鸡。”(《汉书·龚遂传》)东汉僮仲为山东不其(今即墨)县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齐民要术·序》)尤其是养猪业普遍得到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养猪的好处:“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盐铁论·散不足》)此外,在秦汉时期,鸭、鹅与鸡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各地汉墓中也经常出土陶鸡、陶鸭和陶鹅,也反映了当时家禽饲养的盛况。此外,战国秦汉时期的肉食中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盛行吃狗肉。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屠宰狗为职业的屠夫,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聂政列传》)荆轲则“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史记-荆轲列传》)西汉开国将领樊哙在年青时候就是“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这么多人以屠狗为职业,可见当时食狗肉之风的兴盛,因此各地汉墓中经常有陶狗出土,也可作为旁证的实物。

2

话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天子从关中的一片丘墟逃到了位于洛邑的东都,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烽火戏诸侯

从这一刻开始,镇守一方的各个诸侯国终于不用再担心“僭越”的风险,可以尽情享受“比于天子”的美食体验。

进入春秋战国之世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迈进,平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更为广泛的原材料为那时候的人们提供了创造美食的契机。

同时,分居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各个诸侯国开始逐渐衍生出极具地域特点的饮食文化,此时的中国美食界开始了第一次“菜系”划分。

1“从城乡到贫富”的味觉转换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古装剧场景已经大体成型。在城市或交通道上,“沽酒市脯”的商贩与小店让人应接不暇。阡陌之间,农民已经熟练地种植“五谷”,“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甚至在自己的院落中种植“桃李瓜薑”,一派和谐富足的农村安逸生活让人恍若隔世。

从前常常出现在贵族宴席的肉食,这一时期开始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当年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就曾经在荒野老农户的家中获得了“杀鸡为黍”的待遇。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的贵族们竟然也如今天的土豪们一般,出现了厌恶山珍海味,追求自然原味的现象。

鲁国君主在宴请周天子时就用菖蒲根(北方河湖中的水生植物)制作的腌菜当做“五味之享”,莒国的柱厉叔与楚国卿大夫屈到则尤其钟爱湖塘的水生植物菱芰(即今苏浙水乡所产“鸡头”,壳有芒刺,内实如豆米)。

二角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为芰。

2北方有佳肴

地区性的饮食结构和风味食性的差异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美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情景。

当时的中华美食主要分成南北两大菜系。西起秦晋,东及齐鲁,属于黄河流域的北食风味。

周王朝的王畿洛阳一带主要种植稻谷,以大米为主食,这与现在河南以面食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而同时期的齐鲁人好食姜,孔老夫子吃饭就有“不撤姜食”的爱好。

相传当年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在一次误食毒蘑菇后肚子疼到昏厥,千钧一发之际,一股浓烈的药香味飘来,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炎帝将这种植物挖来仔细品尝,方才的症状完全消失,从这以后,炎帝便用“生姜”(炎帝为姜姓)来表达对这种食物的感激。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农畜产品相对丰富,肉类制成的各种风味成为北方的主打食品。

除了周代有名的“周八珍”之外,用肉类、蔬菜与各种调味品熬制的各色羹汤和脾析(牛百叶)、蜃肉、豚拍(小猪肩肉)等腌制的“凉菜”也成为当时北方餐桌上的重要菜肴。此外,各种醢(肉酱)与黍酏(小米粥)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饮食。

3楚地风味

与肉食丰富的北方菜系相比,南方江淮流域的列国权贵,则有品瓜果、啜花椒和偏爱水产禽类的食性。

当年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位身材矮小的智者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拜服不已。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位大才子刚到楚国的时候就在餐桌上被楚国人耻笑了一番。

当时的楚王用楚国的桔子款待晏子,并准备了专门的刀削来剥皮。没吃过桔子的“北方人”晏子居然囫囵吞“桔”,直接把桔子放在嘴里嚼起来,着实令南方的楚国人啼笑皆非。犯了尴尬癌的晏子只好用“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桔柚不剖”的说辞来为自己解围。

桔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

当时的南方各国也用花椒作为香料。这种味辛而香烈的调味品能刺激味觉,减除腥腻,增加菜肴肉食的美味,还可酒浸制成椒酒,又可药用除病毒。后来楚人刘邦入关中定都长安,这一调味品引入关中。

当年窦漪房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相传就是用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以防虫蛀。

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当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一个遍尝楚国佳肴的“老饕”。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离骚》之外,他还曾经在《楚辞·招魂》列有一连串代表南方贵族食馔名肴风味的食单:

稻粢穱麦,挈黄梁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从这些华丽的辞藻中我们可以看到楚国人对于南方产禽鸟水产(鳖、鹄(天鹅)、鸿鸧(大雁)、凫(野鸭))的极度偏好。楚人对于食物配伍精致考究,有吴羹、吴酸、吴醴、楚酪、柘浆(甘蔗汁)、蜜饴作为配套的汤水饮品。

他们重视新鲜美味而不喜干脯陈脩,重实货菜肴而不重酱羹,表现出与北方迥然不同的饮食风格。

4烹饪与保鲜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对于食材的选择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传。

当时的厨师们总结出:

牛夜鸣则庮,羊冷毛而毳烝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郁,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

就是说常在夜里叫的牛则肉臭,毛稀而打结的羊肉有膻气,比较狂躁的狗则肉臊恶,毛色枯而鸣声嘶哑的鸟则肉老,好仰首望而睫毛相交的猪则有息肉,脊黑而前胫毛斑的马则肉亦有臭味,鸡太小不可以吃。

当时的各国权贵开始普遍采用冰藏或井藏宫廷食品法。古人有专门的冰窖名曰“凌阴”,有专门的官员将冬天采取的冰块储藏在其中,用来冷藏其食品,以供暑天或需要时享用。

楚国用于储藏冰块的“冰鉴”

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在春秋战国之际产生了全新的流变,不仅形成了南北两大“菜系”,于食物的保藏、选料、加工、配伍、调制等方面均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纷乱的政治格局下,各具风味的美食成为了不同地区人们心中具有独特情思的味觉享受,同时也联结着人们心中对于“中国”观念的认同。

随着大一统帝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势必会演绎出新的美食传奇。

3

东周时期,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食器具、食品加工和烹饪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多种烹调方法和烹调名家。同时调味品也增加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那时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普通民众受粮食定量的制约,艰难度日;而贵族们经常举行各种宴饮活动,并有规范的礼仪。

粮食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

蔬菜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果实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肉类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水产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4

话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天子从关中的一片丘墟逃到了位于洛邑的东都,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烽火戏诸侯

从这一刻开始,镇守一方的各个诸侯国终于不用再担心“僭越”的风险,可以尽情享受“比于天子”的美食体验。

进入春秋战国之世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迈进,平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更为广泛的原材料为那时候的人们提供了创造美食的契机。

同时,分居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各个诸侯国开始逐渐衍生出极具地域特点的饮食文化,此时的中国美食界开始了第一次“菜系”划分。

1“从城乡到贫富”的味觉转换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古装剧场景已经大体成型。在城市或交通道上,“沽酒市脯”的商贩与小店让人应接不暇。阡陌之间,农民已经熟练地种植“五谷”,“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甚至在自己的院落中种植“桃李瓜薑”,一派和谐富足的农村安逸生活让人恍若隔世。

从前常常出现在贵族宴席的肉食,这一时期开始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当年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就曾经在荒野老农户的家中获得了“杀鸡为黍”的待遇。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的贵族们竟然也如今天的土豪们一般,出现了厌恶山珍海味,追求自然原味的现象。

鲁国君主在宴请周天子时就用菖蒲根(北方河湖中的水生植物)制作的腌菜当做“五味之享”,莒国的柱厉叔与楚国卿大夫屈到则尤其钟爱湖塘的水生植物菱芰(即今苏浙水乡所产“鸡头”,壳有芒刺,内实如豆米)。

二角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为芰。

2北方有佳肴

地区性的饮食结构和风味食性的差异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美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情景。

当时的中华美食主要分成南北两大菜系。西起秦晋,东及齐鲁,属于黄河流域的北食风味。

周王朝的王畿洛阳一带主要种植稻谷,以大米为主食,这与现在河南以面食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而同时期的齐鲁人好食姜,孔老夫子吃饭就有“不撤姜食”的爱好。

相传当年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在一次误食毒蘑菇后肚子疼到昏厥,千钧一发之际,一股浓烈的药香味飘来,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炎帝将这种植物挖来仔细品尝,方才的症状完全消失,从这以后,炎帝便用“生姜”(炎帝为姜姓)来表达对这种食物的感激。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农畜产品相对丰富,肉类制成的各种风味成为北方的主打食品。

除了周代有名的“周八珍”之外,用肉类、蔬菜与各种调味品熬制的各色羹汤和脾析(牛百叶)、蜃肉、豚拍(小猪肩肉)等腌制的“凉菜”也成为当时北方餐桌上的重要菜肴。此外,各种醢(肉酱)与黍酏(小米粥)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饮食。

3楚地风味

与肉食丰富的北方菜系相比,南方江淮流域的列国权贵,则有品瓜果、啜花椒和偏爱水产禽类的食性。

当年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位身材矮小的智者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拜服不已。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位大才子刚到楚国的时候就在餐桌上被楚国人耻笑了一番。

当时的楚王用楚国的桔子款待晏子,并准备了专门的刀削来剥皮。没吃过桔子的“北方人”晏子居然囫囵吞“桔”,直接把桔子放在嘴里嚼起来,着实令南方的楚国人啼笑皆非。犯了尴尬癌的晏子只好用“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桔柚不剖”的说辞来为自己解围。

桔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

当时的南方各国也用花椒作为香料。

5

东周时期,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食器具、食品加工和烹饪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多种烹调方法和烹调名家。同时调味品也增加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那时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普通民众受粮食定量的制约,艰难度日;而贵族们经常举行各种宴饮活动,并有规范的礼仪。

1、粮食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

2、蔬菜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3、果实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4、肉类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5、水产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6、野味西周至战国,田猎依然是人们补充动物食物的途径之一。那时狩猎一般在农闲进行,且与军事演习结合。据《诗经》记载,那时常见的野兽有象、虎、豹、狼、熊、罴、麋、鹿、狐、兔、兕等。还有许多野禽。春秋晚期至战国,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田猎在食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但楚国由于气候温暖,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北方,捕猎物在饮食中依然占有较大比例。楚国的猎物有犀、兕、麋、鹿、熊、虎、豹、兔、猩猩、牦牛、大象、鸹、凫、鸧等。上述食物以素食为主,以肉食为辅。这种饮食结构无论贫富大都如此。只不过富贵之家肉食比例比一般人家高一些。早在商代,粮食消费定时定量已皆成俗。此俗到春秋战国,犹为下层社会所沿袭。直到战国末年,下层社会仍然沿袭着一日两餐的习俗,并且一般实行早饭稍多而晚饭稍少,以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相适应。但也有早饭晚饭粮食数量一样的。与下层社会一日两餐并行的,使中上层社会的一日三餐制。即在两餐之外,又加一夜餐。《黄帝内经·素问》载战国行一日十六时制,除有“早食”、“下(饣甫)”之外,还有“晏(饣甫)”,即夜食。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贵族与平民在饮食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礼仪。贵族在餐桌上的礼节可谓极尽繁琐之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都有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秋战国时期被活活饿死的三位君王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被饿死的三位君王

春秋战国时期,直接就被饿死的君王有三个,一个就是齐桓公,一个是赵武灵王,一个就是齐王建。

一.齐桓公

说到齐桓公,大家也不会特别的陌生,这本身就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拥有着强盛的国力。现在早就已经成为了中原各国的霸主,后期也直接把齐桓公当成了人生的楷模,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齐桓公并不如年轻如此的贤明。因为一病不起,直接就被一些奸臣软禁起来,所以最终活活的被饿死,而在他死后两个月才有人给自己收尸。

二.赵武灵王

这也是战国后期的一位邻居,在会议期间一直都会插手多国立国君的一个问题,使得赵国的国力迅速的变强,所以一下子也就成为了军事强国。因为产地皇位的问题是,最终儿子马上就选择发动宫变,也直接就将他围困在行宫中,最终赵武灵王还是选择拼死一战。因为行宫中根本就没有粮食,所以这种也导致断绝粮食整整三个月被活活的饿死,真的让人觉得有一些可惜。

三.齐王建

齐王建完全就是自作自受,这本身就是齐国的一个末代国王,在嬴政的指挥之下也开始统一天下之战。齐王建不仅没有选择支持,反而一直和秦国结盟,最终就选择置身事外,不过当他在被流放到偏僻的地方时,也同样直接就被扔到一个荒芜的地方,没有人给他粮食,这种也只能够自食恶果,直接就会活活的饿死,最终也就是自作自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秋战国时期有几个国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国家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一共有一百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有“春秋五霸”称号的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这五个国家的实力较强。

战国初期大约有二十几个国家,到了战国中期只剩下七个国家,这七个主要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战国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实力如何?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卫国和中山实力怎么样?

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而在进入到复国之后,整体的实力会更加的强大。中山国的实力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实力要比战国七雄稍微低一些,比如说在巅峰时期所管辖的地区也是非常广阔的。

直接就从河北保定一直进入到衡水地区,从南到北大概会有200公里。在兵力上人们也会发现中山国也会拥有着将近10万人的军队,这些小地方也同样可以轻轻松松的获得所拥有的一些实力。

战国时期在进入到第2点的时候,人们也会发现更是派出了自己的得意干将,然后就选择发起进攻,再经过苦苦守候三年之后,有朋友能够有效的攻打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山国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之后,最终就能够有效打败魏国,更是顺利的拿回属于自己的这一个部分。对于赵国准备要消灭中山国,其实根本就不会感觉到害怕,毕竟这个国家剩下全部都能够保持一条心,这一点也是非常不错的。

赵国面临这么多次的失败,其实自己的国家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那个时候赵国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巅峰时期,而且一直都会被压制,所以在此时选择攻击中山国家,这必然是没有办法获胜的,最终也可能会面临失败。

公元前的296年,赵国在经过了努力之后终于消灭了中山国将近12年的经历,最终也打败了中山国,但是在灭掉中山国之后,我们又可以发现大家并没有忘记这个国家,所以这一点也会让大家觉得有一些特别的佩服。从这一方面也会让大家知道这个国家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如今早就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很多不一样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战国时期七雄指的是哪些个国家?它们被秦消灭的顺序是什么?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罗贯中先生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情况非常严重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是战阵争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也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战国七雄。但是最后都被秦国的铁骑征服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秦灭六国走向大一统的顺序吧。

1、挥师灭韩: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2、破赵逼燕: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

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前229年,秦灭韩后第二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占领魏地: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4、大举伐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5、攻破燕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

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6、吞灭齐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战国七雄简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

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地图是怎样的?楚国是怎么被秦国灭掉的?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大国,最强时期占据了当时的半壁江山,但楚国最后也没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壮举,而是让后来居上的秦国实现了,为什么秦国反而完成了逆袭呢?但是楚国的地图已经非常辽阔,和其他国家的对比非常鲜明,而秦国更是只有一点小,但是到了战国时代,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和其他国家拉开了差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就战国七雄来说,楚国是传统强国,而且疆域面积在顶峰时期几乎占到了天下之半。不过,坐拥半壁江山的楚国,却让秦国最终一统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早在西周建立时,因感念楚人出兵帮助灭商的缘故,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让他到丹阳建立了最初的楚国(方圆五十里)。但是,对于不断扩张的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成为一个地方数千里的大国。到了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对于当时的楚国,可谓坐拥半壁江山,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秦始皇消灭楚国。

对此,在笔者看来,针对楚国面积辽阔,却无法和秦国争天下的问题,第一个原因是楚国当时主要处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但是,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非常稀少,不少还是蛮荒之地。换而言之,楚国虽然坐拥半壁江山,但是实际的人口却没有那么多,这促使楚国的兵力相对于秦国没有什么优势。同时,地域辽阔的楚国,因为士族卿大夫的分散,促使楚国王室的权力没有秦国集中,其凝聚力也无法和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相提并论。

再者,相对于秦国、齐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这六国,楚国可以说是变法最不彻底的一个诸侯国。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各个诸侯国为了走向强化,纷纷进行了变法,比如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齐国早在管仲时期就进行了变法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吴起变法九年而亡,屈原想变法而不得。楚悼王重用吴起变法,变法九年而有小成,将楚国的疆域扩大到今湖南、广西等地。但是,吴起被杀害后,其变法却没有延续下去。对于变法的抗拒,成为楚国无法和秦国争天下的重要原因。

最后,相对于秦国,楚国也出现了楚威王、楚悼王等有作为的君主,但是,楚国的昏君却让这一明君积累的成果不断流失。比如楚怀王在位期间,贸然进攻秦国导致楚国丧失了大量的兵马和土地。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最终死在秦国。此后,楚国从战略主动彻底变成战略被动,失去与秦争夺天下的资格。就战国后期来说,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对于秦始皇以及之前的几位君主,不少都很有作为,但是,楚国后期的国君,大部分都毫无作为。对此,在笔者看来,国君上的差距,也是导致楚国失去和秦国争天下资格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秋战国时期40则经典历史典故

全文共 8098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算是我们第一个百家齐放的时代,孔子、老子等人的智慧理念也是一直传流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有意思的故事也有很多,这里就为大家准备了40则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历史典故,大家可以从中看到古代人的智慧的确非常令人钦佩,能够在千年以前就有这些领悟确实非常厉害。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1

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

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

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

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

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

胡服骑射

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

窃符救赵

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

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

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

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则故事是韩非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

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

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

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

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

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

常存抱柱信

出自《庄子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

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

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

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话)?”

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

“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

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背城借一“。

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24

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

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5

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

苌弘死于蜀,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26

悬梁刺股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

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

27

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28

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

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29

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

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30

大义灭亲

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1

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 天运》。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

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32

呆若木鸡

出自《庄子 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派人反复催促,纪渻子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庄子用这个故事,原义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33

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34

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庄子说:“筌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后世用“得鱼忘筌”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35

断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被后世誉为“亚圣”,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

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36

高山流水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弹起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岸上子期叫绝不已,伯牙兴奋极了,此后二人成为至交知己。

37

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38

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

39

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

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

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

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毛泽东,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

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

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

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40

马首是瞻

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处于天下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其他大国如要称霸,必须要过晋国这一关,反之,如果晋国要确立其霸主地位,也必须击败其他的挑战者。

所以,秦、楚都与晋国发生过多次的大规模战争,总的来说,各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

在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的时候,晋国率领着其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附庸国向秦国发动进攻,并且一路打到了咸阳的附近。

秦军的顽强的拒绝求和,并在泾水上下毒,联军伤亡不少。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就是说:“鸡鸣套车,填塞水井,铲平土灶,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前进”。

但是联军并不是团结一气,各国军队只是拼凑起来的,并不齐心。栾黡首先就违抗命令,带领下军回国了。荀偃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下令诸侯军队全部撤离了秦国。

总的来说,荀偃大有破釜沉舟,团结一致,共同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的决心,无奈,诸侯军队各怀鬼胎,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从商周到秦汉,国人的族群意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分封制度以及郡县制度同时进行。后期汉武帝更是推出推恩令以及独尊儒术两种不一样的手段。相比之下,偏向于柔和的手段能够被大家接受,但政权的改变也意味着需要重新的创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1.郡县制、分封制同时进行

按照历史的趋势,当时的汉朝应该按照规定实行郡县制度。但在进入到西汉初期,显然违背了原则,反而形成东西异制的局面。刘邦选择体制制度是对于所有有功之臣的一种赏赐,更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做法必然能够有效缓解清朝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冲突,尤其是秦朝,一直都希望能够统一文字。中央集权在逐渐加强之后就能够有效促进人群的联系以及文化的交流,使得汉朝的经济文化具有着空前绝后的发展,慢慢会形成潜意识的思想。

2.汉武帝的推恩令与独尊儒术

在汉朝的统治下,各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土地人口比较多,拥有着军事独立性,拥有着较强的政治独立性,因此推恩令的出现,能有效完美改善所有的一切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这好像和当年秦始皇所以推出的焚书坑儒有着相应的作用,无非是为了完美加强皇权的统治,希望能够达到统一天下人的作用,使得天下人对于汉朝能够拥有着一个认可度。

3、怀柔的手段容易被接受

之前的手段显然会有一些偏向于教化,因此一般人无法接受,可如今会慢慢的选择一种柔性的手段,自然能够让大家接受,而且也会成为了忠君爱国的一个主要行为典范。总体而言,每一个政权的改变,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需要重新建立,都需要面临文化崩溃,这是一个正常的事件,要想创建一个新文化观念,必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很多人才都投奔秦国呢?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天下人才拥向大秦

这首先是因为是阶级逐渐的发展壮大,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也就是因为如此,无数的人都会选择投奔秦国

西周时期为了能够有效维护统治,马上就会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也同样会创造周礼。在周礼之下社会之中的等级秩序分明,往往就会从上往下来一次的评分,在这一个等级体系中,不同身份的人也必须要遵循对应的礼仪还有制度,否则这必然就是僭越礼制。西周社会表面上好像就呈现出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但是在这背后又会有着垄断政治。

随着时间逐渐的发展为主,垄断政治整体的局面也会出现一些改变,一方面也就是贵族的政治斗争,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落败而逐渐的造成社会等级的降低。伴随着社会逐渐的发展,整个社会阶级结构也同样会出现变化,所以无数的人都会选择离开。

春秋时期这种诸侯之间的争霸也会处于一个比较克制的阶段,当时诸侯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让敌国灭亡,而是想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的地位。对于人们的思想上也会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也会显得非常有礼貌。在此时就能够有效得到较大的发展及群体的人数,也会不断的壮大,这就能够有效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各个国家来说,贵族因为较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垄断朝政的现象,而且国内的政治环境早就已经一潭死水。只有那一些有能力有才学,有思想的人才可以进入到国家发展,才可以有效注入一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比较好的一种优势,这早就已经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较有优势性的一个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战国时期有几个国家 战国时期都有什么国家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有一百零三个国家,其中大国八个:秦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齐国、越国;小国:晋国、巴国、蜀国、鲁国、卫国、郑国、宋国、薛国、滕国、邹国、小邾、中山国、西周公国、东周公国、周朝等。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战国时期的形式是,楚国在南,赵国在北,燕国在东北,齐国在东,秦国在西,韩国、魏国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影响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的时间

春秋战国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直接被秦国灭了,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什么是春秋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当然另一说法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什么是战国

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著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影响

西周时期,周天子还保持着天下共主的权威。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秋战国时期连打仗都很讲究礼仪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打仗是有关生死攸关的事儿,《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换句话说用兵之道取决于千姿百态、出乎意料。殊不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打仗则是另一幅界面,春秋战国时期,打仗還是要注重礼仪知识的。

打仗也要注重礼仪知识?听起来很难以置信,殊不知事实上是真正存有的,例如:

1、不用丧,不因凶

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展战事需有为名和原因,正所谓师出有名,假如这次作战没理由,那么就会遭受到全天地诸侯国的唾骂,被斥责为无信无义的國家。假如敌国的君王去世了,敌国朝廷动荡不安,那麼就不可以进攻另一方,趁另一方君王新丧而攻之,原是小人之举,不可以而为。 假如敌国暴发了疫情,或是闹灾荒,水灾,综合国力苦闷,也是不可以进攻另一方的,此也是小人之举。

2、提交战书,两军对战,不斩来使

就算师出有名,也不可以立即起兵,你需要先去提交战书。战书上应说搞清楚,我想与你宣战,地址在哪儿,時间承诺在何时,你是不是敢来迎战?害怕来你也就立即服输,敢来得话打。

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有项要求,两军对战,不斩来使,送信件的使臣是不可以被杀的,杀了使臣,就好似杀了另一方的君王,另一方乃至能够为此来进行灭国对决,占领你的底盘,别的诸侯国也不会说些什么。

3、阵型交战,不能乘虚而入,不鼓不了列

另一方决策迎战,大伙儿拉着军队依据承诺的時间,赶到承诺的地址,假如另一方的军队仍在迟缓的结集当中,因为我不可以启动攻击,由于它是不义之举,不能而为。务必得直到另一方人来齐了,摆放了场面,彼此这才进行冲杀。

4、不受伤,不逐北

便是博击的情况下不可以让同一个人反复负伤,假如另一方早已受伤了,都不可以再打第二下。击败了他人就该及时止损,不可以扯住没放。

也有许多 ,例如“不擒二毛”,便是不可以战俘秀发斑白的老人。往往那样,是由于那时尽管诸侯国兴起,周王朝式微,但大伙儿还会遵照周王朝的有关礼数,因此都算是较为抑制。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战事增加,相互之间讨伐更加残暴,灭国对决时刻产生,战事要残酷和恐怖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将领?白起是最厉害的统帅吗?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一片百花齐放的态势,各个国家都曾有过崛起的时期。可能多数人还是会觉得,白起才是战国最厉害统帅,不过这句话说的还不够严谨。只能说白起是他那个年代最厉害的人物,那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哪些厉害的将领呢?下次就为大家做个小介绍,春秋战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但也没到灭国的地步,最终秦始皇抓住了改变历史的机会,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显著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在战国七雄的较量中,率军征战的将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战国前中期,魏国之所以能成为霸主,离不开吴起、庞涓等名将的发挥。而就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出自秦国,廉颇、李牧出自赵国。那么,问题来了,就实力同样非常强大的齐国,在战国时期拥有哪些名将呢?

首先,就齐国来说,在战国中期成为和秦国平起平坐的强国。对于齐国的霸业,是建立在击败魏国的基础上。而在和魏国的较量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田忌,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作为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在田忌赛马之后,田忌和孙膑主导了对魏国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在桂陵之战中,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魏国大军。到了公元前43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在马陵之战中,齐国大军的统帅依然是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此战,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又一次重创魏国,特别是让魏国的精锐力量——魏武卒损失殆尽。由此,在击败魏国的战役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用作用。

再者,田忌和孙膑因为这些战绩,得以位列山东六国八大名将。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载:“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此八人因而成为山东六国八名将。值得注意的是,就齐国来说,不仅有田忌、孙膑,还有匡章这位名将。对于匡章这位名将,经历了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这三位君主,也即处在齐国实力最为鼎盛的时期。根据史料记载,匡章是孟子的学生,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

最后,齐宣王在位时,匡章率领十万大军消灭燕国。不过,在其他诸侯国的压力下,匡章最终还是退军了,燕国得以复国,并和齐国结下了比较深的仇怨。公元前301年,匡章率领齐军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匡章在垂沙(今河南省唐河西南)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公元前298年,齐闵王在位时,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正是因为匡章击败了楚国、秦国等强国,奠定了齐国在战国中期的霸主地位。就秦国来说,在被匡章击败后,选择邀请齐闵王并称为“东西二帝”,也即认为齐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强国。总的来说,在战国中期这一历史阶段,齐国拥有田忌、孙膑、匡章这三位可以媲美白起、吴起、廉颇、李牧的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