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6930

文章

56

篇1:河马是哺乳动物吗 河马是什么动物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地球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生物,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哺乳动物。每胎产一仔,雌河马一般会带着小河马远离群体生活两个月,避免幼仔遭到攻击。河马体躯庞大而拙笨,四肢特别短,皮肤呈蓝黑色,嘴可张开呈90度角。

河马主要成对或结成小群活动,老年雄性的河马常单独活动。一般生活于河流、湖泊、沼泽附近水草繁茂和有芦苇的地带。它们白天几乎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觉或休息,晚上出来吃食。它不会游泳,只能潜水,一般潜水3-5分钟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马会游泳吗?它平常是怎么过河的?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在过河的时候,用的是一种近似于行走的游泳方式,当河水较浅的时候,河马会直接行走,当河水较深的时候,会在河里潜行,用四肢来推动身体,踩水到达对岸。平时河马会将全身没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这样不仅能够正常呼吸,而且能及时发现危险,另外河水也能帮助河马支撑庞大的身体,使其在水中行走自如。

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喜温暖的气候,一般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泽附近水草繁茂和有芦苇的地带。河马是潜水高手,在潜水时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每次潜水时间可达5-10分钟左右,河马的皮肤非常敏感,长时间离开水便会干裂,所以不能在水外待太长的时间,但也不像水生动物那样在生理上有对水的适应能力,所以只能算是一种半水生动物。

河马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候也会吃肉,虽然身躯庞大,但能在水中行走自如,因为河马的皮格外厚,皮的里面是一层脂肪,使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河马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均是在水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马是两栖动物吗?是什么种类的?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作为胎生的物种之一,属于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

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而河马是胎生的,有恒定的体温,并且通过哺乳的方式养于幼崽,所以河马是哺乳动物。

河马的特点:

1、河马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

2、河马是草食动物,但是稀疏獠牙长十厘米,母河马为保护小河马极具领域攻击性。河马成对或结成小群活动,老年雄性常单独活动。

3、河马的夜行性:它们几乎整个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觉或休息,晚上出来吃食,有时会顺水游出30多公里觅食。

4、河马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鳄鱼为什么不吃河马有哪些原因

全文共 189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好像河马鳄鱼在一起的时候,鳄鱼并不会攻击河马!更不会想着吃了河马,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鳄鱼为什么不吃河马,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河马的介绍

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体型巨大,体长4米,肩高1.5米,体重约3吨,躯体粗圆,四肢短,脚有4趾,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较小,下犬齿巨大,长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较厚,约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肤裸露,呈紫褐色;生活于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时,便在夜间上岸觅食植物或农作物河马是半水生的。白天的时候他们会为了保持身体的清凉而待在水中或泥沼里。公河马具有领域性,繁殖及生产皆发生在公河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

鳄鱼不吃河马的原因

首先,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河马是草食动物,但是稀疏獠牙长十厘米,母河马为保护小河马极具领域攻击性。河马成对或结成小群活动,老年雄性常单独活动。夜行性:它们几乎整个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觉或休息,晚上出来吃食,有时会顺水游出30多公里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其次,河马的身躯庞大,但在水中行走很轻便。在炎热的太阳下,体表带着泥水更能使其免受烈日的曝晒。河马的皮肤的汗腺里能分泌一种红色的液体作为天然防晒剂,以湿润皮肤,常被误认为是排出来的血,称为"血汗"。因为它的皮肤非常敏感,长时间离开水便会干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懒散地呆在水里,靠水的帮助来调节体温并防止皮肤干裂,夜间睡觉则在岸上。它的视力很差,甚至在水面以上也看不清东西,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生活,因为水下常常十分浑浊,根本无法看到远处。

再者,河马喜欢营群栖生活,由雌兽统领,每群20~30只,有时可多达百只以上,尤其是在水草稠密的地方,平均每5.5平方米就有一只。它有一套特殊的、如同阀门一般运用灵活的肌肉组织,在潜水时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每次潜水时间可达5~10分钟左右,但不像水生哺乳动物那样在生理上有对水的适应能力,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也很长,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奔跑,因此只能算是一种半水生动物。平时河马将全身没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这样不仅能够正常呼吸,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危险而不被敌人察觉。除了安全和凉爽外,水也能帮助支撑其庞大而沉重的身体,使其在水中行走自如。

而且,河马虽然总是呆在水里,但它会游泳,更会潜水。在受惊时,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潜伏水下时一般每3、5分钟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潜伏约半小时不出水面来换气。河马平时较安静,一旦发起脾气来,常常打架,它们各自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去刺伤对方厚厚的皮肤。有时在河里发起怒来,它敢顶翻小船,把船咬成两段。

综上,你觉得鳄鱼还敢吃河马吗?其实,还是敢的,如果那是一个小河马,而且离开了河马群,这可就糟了!所以说,小孩子还是不要轻易离开大人的好呀!

河马的外形特征

河马是陆地上仅次于象的第二大哺乳动物,体躯庞大而拙笨,体长为350~450厘米,尾长约56厘米,体重3000~3500千克,但比较矮,四肢特别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还不及象的一半高。有一个粗硕的头和一张特别大的嘴,比陆地上任何一种动物的嘴都大,并且足可以张开呈90度角。嘴里的牙也很大,门齿和犬齿均呈獠牙状,是进攻的主要武器,下门齿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像铲子一样向前面平行伸出,长度可达60~70厘米,重量为2~3千克,[1]犬齿的长度也达75厘米左右。眼睛、鼻孔、耳壳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皮肤很厚,背部和两侧的厚度可达4~5厘米,呈黑褐色兼赤紫色,光滑无毛,仅在嘴端、耳内侧和尾巴上有一些毛。前后肢上各有大小几乎相等的4趾,趾尖有蹄,其形状如同扁爪,趾间略微有蹼。

河马的身体由一层厚厚的皮包着,皮呈蓝黑色,上面有砖红色的斑纹,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体上几乎没有毛。河马的皮格外厚,皮的里面是一层脂肪,这使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当河马暴露于空气中时,其皮上的水分蒸发量要比其他哺乳动物多得多,河马的皮上没有汗腺,但却有其他腺体,能够分泌一种类似防晒乳的微红色潮湿物质,并能防止昆虫叮咬。河马不能在水外待太长的时间。出于这个原因,河马必须待在水里或潮湿的栖息地,以防脱水。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台湾摔车河马昨日死亡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兽医评估河马“Ahe”曾一度好转,但在29日早上6: 30被发现死亡,没有呼吸和心跳。在联系动物专家和兽医后,操作者最初的结论是河马经历了两次严重的跌倒,不能接受治疗,这可能会导致肠道问题和致命的毒血症,但死亡的确切原因必须从解剖学上弄清楚。

他重2吨,大约18岁。他既温柔又温柔。他独自住在一个8米宽1.5米深的水池里。每当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就会浮出水面乞求食物。台湾天马牧场的公河马阿赫,在从苗栗回台中的路上,被抛出车外,摔倒在车道上。他被迫站起来,摔倒了一会儿。有人怀疑他断了的牙齿和腿太疼了,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两滴明显的白色眼泪。动物专家指出,包括河马在内的哺乳动物都有泪腺,这并不排除河马因为疼痛而流泪。

警察和消防队员控制交通,直到晚上5点20分,苗栗县动物防疫局检疫员孙继权才在现场观察,20分钟后给它打了一针镇静剂,但河马皮层太厚,针头打歪了。天马牧场的特种兵兽医陈伟力随后赶来,他接手并从薄薄的皮肤上注射了两剂镇静剂,让河马昏昏欲睡。6点20分,河马被吊入集装箱,送回牧场治疗。

一辆载着河马的马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马是哪个国家的象征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坦桑尼亚的象征,象征着财富,财源广进。

河马是哺乳纲、鲸偶蹄目、河马科的杂食性动物,它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2-5米。河马除了嘴巴、尾部、耳朵上有毛之外,身体其它地方的皮肤都是裸露着的。河马大多生活在非洲的热带地区以及水草丰盛的地区,而且河马喜欢群居生活。

河马经常栖息在浅湖、河流以及沼泽之中。水必须要足够地深,这样河马才能把自己的整个身体浸入水中。白天的时候,河马喜欢在浅水区休息,也偶尔会在泥滩上睡一觉。黄昏的时候,它们就会从水中出来,到岸上觅食,然后沿着水岸向茂密的草场走去,十分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马为什么离不开水?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河马白天躲在水里面比在陆地上凉快,也可以免受去蚊虫的叮咬之苦;二是河马主要食物为水草;三是河马皮肤上的水分蒸发量大,必须在水里或潮湿的地方栖息,以防身体脱水;四是河马皮肤非常敏感,如果离开水时间太久,皮肤就会干裂;五是河马在陆地上既跑不快又笨拙,水里面比较安全。

河马之所以离不开水,有很多个原因:一是河马生活在非洲热带地区,天气非常炎热,太阳毒辣辣的,尽管河马皮肤上能够分泌一种微红色潮湿物质,类似于防晒乳,并具有防止昆虫叮咬的功效,但河马白天躲在水里面仍然会比在陆地上凉快,也可以免受去蚊虫的叮咬之苦;二是河马生活在水草丰美的非洲热带地区,主要食物为水草,每日进食量在100千克以上,因此,白天几乎都会泡在水中吃水草。三是河马暴露在空气中时,它们皮肤上的水分蒸发量比其他哺乳动物要多得多,因此,河马必须在水里或潮湿的地方栖息,以防身体脱水。四是河马的皮肤还非常敏感,如果离开水时间太久,皮肤就会干裂,因此,河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既能够靠水调节体温,又能防止皮肤干裂;五是河马身躯庞大而笨重,四肢短小,在陆地上既跑不快,又非常费力气,尽管它们均长有巨口和大牙,应该能够自卫,但由于身体笨拙,转动不太灵活,一旦遭遇鬣狗、狮群等动物的侵袭,防御起来就实在是太吃力了,因此,相比而言,还是待在水里面比较安全一些;除安全与凉爽外,水还能帮助河马支撑起庞大而沉重的身躯,使它在水中能行走方便自如。六是河马的视力比较差,甚至它们在水面时也看不清东西,在水里待着就不会影响它们的生活,因为水下也常常是非常浑浊,河马无法、也无需看到远处的东西。

河马全身还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构造,它全身光滑,几乎无毛,仅嘴端、耳内侧和尾巴上长有一些毛,前肢和后肢上均长有大小几乎相等的4趾,趾尖长蹄,形状如扁爪,趾间略微有蹼连结。河马的皮肤非常厚,皮下面长有一层脂肪,能使河马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来。河马还有一套非常特殊的肌肉组织,在潜水时如同阀门一般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潜伏水下时,河马一般3~5分钟就把头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最长潜伏水下可达约半小时。河马的鼻子、眼睛、耳朵等五官器官均长在头脸的上端,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河马全身泡在水里,鼻子、眼睛和耳朵可以留在水表面,既能够正常呼吸,又能够及时发现危险,还能够不被敌人察觉。

但是,河马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很长时间,它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在陆地上奔跑。因此,尽管河马不能离开水很长时间,它也只能算是一种半水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马吃什么?河马详细介绍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世界上淡水种类中现有仅次于大象的最大型杂食性的哺乳动物。体积巨大,个体体长3.3米,肩高1.5米。平均体重约为1.35吨,最大的野生的重达2.66吨。四肢短小,脚有四趾,头部巨大,眼睛和耳朵较小,嘴大尾小,下犬齿巨大,长度为五十至六十厘米,皮较厚,大约有四十到五十毫米。除吻部、尾部、耳部有稀疏毛发外,体皮裸露,呈紫褐色。胃有三室,常生活在热带非洲水生植物丰富的地区。它们通常由十只河马或十只以上河马组成一个群体,有时也会组成上百只的大群。河马吃什么?河马详细介绍

河马吃什么?河马是杂食性的两栖性哺乳动物,主要以水草类的水生植物喂食,偶尔河马会在田野里吃农作物。。河马一天可以吃掉80千克以上的食物,但当食物紧缺的时候,河马不仅会杀死动物,还会吃掉,甚至是吃掉同一种动物的尸体。河马吃鳄鱼都不是绝对的,动物园的河马一般则餵食吨状料、草粒、麦片、乾草、青牧草。

河马习性:河马擅长游泳与潜水,但惧怕冷,喜欢温暖的气候环境。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它们通常白天待在水里或是河边的草地及芦苇丛中活动及休息。晚上出来到草地上觅食,为了寻找食物,它们可迁移数百公尺至数公里之远。

河马皮肤:河马的皮肤上有特殊的腺体,会分泌出红色的液体,使人认为河马的汗液如“血汗”,而这些分泌物会保护河马的皮肤免于干燥。河马不喜欢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每隔几天,它们就会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当然,大多数时候还是在水里。

河马喜欢在群体生活,以雌性为首,每个群体都有二十只到三十只,有时候会多达百只或是更多,特别是水生植物多的地方。它有一组像使用阀门一样的灵活特殊的肌肉组织。在潜水时可以闭上耳朵和鼻孔。每次潜水可以持续5到10分钟,以避免水流入。它们通常一次在水里可以待三到五分钟在水里,最长可以待到三十分钟。但与对水有生理适应性的水生哺乳动物不同,也能长期生活在陆地上,每小时速度奔跑可达二十公里,但只能算是半水生动物。通常河马会将身体淹没在水中,只留出耳朵、眼睛和鼻孔在水面上。在保证能够正常呼吸的同时,还能及时察觉危险不被敌人发现。除了安全和凉爽外,水还可以帮助支撑它巨大和沉重的身体,使它能够在水中自由行走。

河马吃什么?河马详细介绍,是不是更了解河马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马吃什么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基本上以草为主,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会食肉类。

河马喜欢营群栖生活,由雌兽统领,每群20~30只,有时可多达百只以上,尤其喜欢居住在水草稠密的地方。它有一套特殊的、如同阀门一般运用灵活的肌肉组织,在潜水时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每次潜水时间可达5~10分钟左右。平时河马将全身没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这样不仅能够正常呼吸,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危险而不被敌人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河马吃什么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有时也会吃陆地上的作物,食物短缺时也会食肉类。

河马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杂食性哺乳动物,主要吃一些水里的植物,偶尔也会到陆地上来寻找食物,比如农田里的野草和庄稼。但河马如果出现了食物短缺的情况,它们就会杀死小型动物食肉,甚至有可能会吃掉自己同类的尸体。

河马是陆地上的第三大动物,但是也能够很轻巧的漂浮在水中。它们通常生活在非洲热带水草丰盛的地区,喜欢群居生活,性格温顺,喜欢温暖的气候。河马一般都是由雌兽统领,在水里的时候不会游泳,只能潜水,能在水中行走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河马属于两栖动物吗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两栖动物。河马是哺乳纲、鲸偶蹄目、河马科属的杂食性淡水物种。躯体粗圆,四肢短,脚有4趾,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巴较小,下犬齿巨大。河马的体型虽大却可轻巧的浮在水中,还能在水中待超过5分钟。

河马是地球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生物,生活在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

河马是一种半水生哺乳动物,通常栖息在浅湖,河流和沼泽中。水必须足够深,河马才能将其整个身体浸入水中。通常,最好使用深约2米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乌鲁木齐河马泉新区指哪个地方?位置在哪里?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乌鲁木齐河马新区位于水磨沟区,紧邻观园路片区,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河马泉新区更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新区地处水磨河流域,拥有清泉山、温泉山、石人沟景区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正是依托这些生态资源,河马泉新区得以定位康体养生的功能。

河马泉片区以科教文化、康体养生为核心产业,知识创新、休闲旅游为特色功能,生活居住、服务配套为基础功能的城市新区。具体来说,以新疆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智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

河马泉新区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新疆大学规划面积为2.48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新疆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公布的现有规划来看:河马泉片区科教文化的功能主要由新疆大学来担当,此外,观园路目前已经汇集了新疆师范大学、医科大学、天山学院等新疆众多高校资源。未来,这里将逐步发展为乌鲁木齐的大学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马用什么部位呼吸?在水里可以呼吸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用肺和鼻子呼吸的,鼻孔在吻端上面,与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条直线。这样河马全体潜伏水中只须将头顶露出水面就能嗅、视、听兼呼吸了。

通常情况下河马是用肺和鼻子呼吸的,而且河马能在水中行动,依靠的是自己得天独厚的生理构造。首先河马的皮肤很厚,皮下脂肪能使河马轻易地从水中浮起来。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技能,当它潜入水中时,耳朵和鼻孔能向阀门一样关闭起来,只需3~5分钟头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就行了。

总而言之,河马是用肺和鼻子进行呼吸的,鼻孔在吻端上面,与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条直线。这样河马全体潜伏水中只须将头顶露出水面就能嗅、视、听兼呼吸了。虽然没有游泳技能,但河马强壮的身材可不是白长的。在水中,它们依靠大腿肌肉,水浅的话,它们能够扑腾着移动,到了深水区,它们就踩着河底,用马跃的方式大跨步前进。所以说,即使河马不会游泳,但依靠着强大的身体,在水里活动也没多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为什么河马可以靠自己的汗液防晒?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汗中含有河马汗酸,是一种高效的防晒剂。它可以吸收200-600纳米波长的光线,而315-400纳米间正是对生物体杀伤最强的长波紫外线的范畴。

河马的大汗液分泌液是红色的,这让它在水塘里特别显眼,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以为河马是被晒伤了,其实不然。人们曾经对“汗血河马”大惑不解,有人说它可能有防水的效果,有的说它只不过是用来散热的。2004年,以日本京都药科大学的桥本贵美子(Hashimoto Kimiko)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揭开了河马汗的神秘面纱。桥本女士对这奇怪的河马汗感兴趣还要得益于她的孩子的启发。据说,某日桥本女士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孩子看到了红红的河马,童言无忌道:“妈妈,河马受伤了吗?”。桥本女士回答说:“那是它的汗。”“为什么我们的汗没有颜色,而河马的汗是红色的?”孩子这下把妈妈问住了。还好,这位妈妈是个科学家,她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居然发现这个问题是科学上的空白——这年头找个科学领域的处女地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于是,桥本女士率领自己的团队投入了对河马汗的研究之中。他们经过一番研究,从河马汗中分离出了红色的物质河马汗酸hipposudoric acid(这个新造的词由hippo河马,和sudoricacid汗酸拼凑而成)。

河马汗酸至今没有被化妆品厂商转变成奢侈品真是令人奇怪,因为它是高效的防晒剂——可以吸收200-600nm波长的光线,而315-400纳米间正是对生物体杀伤最强的长波紫外线的范畴。另外,很低浓度的河马汗酸就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氏肺炎链球菌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车田河马蹄粉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马蹄粉,亦称荸荠粉,是用马蹄[又名荸荠﹑地栗﹑乌芋]经提炼而成,其丰富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铁、钙和淀粉、荸荠英等成分。中国医学认为,荸荠味甘,性寒,有清热肝,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等功效。《本草纲目》说荸荠:〝清渴祛热,补中益气,开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热杀菌,清黄疸,降血压,治疗多种疾病。〞《本草再新》说:“清热降火,补肺、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食疗本草》记有:“清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粗粮,明目,止渴,消黄疸”的作用。广西各地均产马蹄,其中以桂林马蹄最佳,当年鲁迅先生在给广西陈此生的信中曾赞羡说:“桂林荸荠,亦早闻雷名,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巳,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此地称荸荠如此)代之耳。”

“车田河”牌马蹄粉由是广西唯一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农工贸综合发展的马蹄粉加工企业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广西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通过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车田河”牌马蹄粉为广西名牌产品、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车田河”商标为广西著名商标。“车田河”牌马蹄粉选用优质桂林马蹄加工而成,与同类产品相比,“车田河”牌纯正马蹄粉具有以下特点:1、纯度高,保证100%纯正马蹄粉;2、清香味纯,用本品制作成的各式糕点、芡料等,保持原有很好的清香味;3、溶水率大,如制作马蹄糕,用我公司马蹄粉,可配制7倍的水,而同类厂仅可配5—6倍水;4、安全性高,所用马蹄原料,全部来源于本公司的原料基地,无公害、无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倭河马到底“倭”在哪儿?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一种半水生的哺乳动物,也许生活在水中,但也因为它的巨大体积,总是能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动物学分类中,河马被归类为“偶蹄目”,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哺乳动物,自始新世大约4000万年前就被分成许多种类。其中之一,偶蹄目动物,开始逐渐探索海洋生物,所以数百万年后,一种独特的海洋哺乳动物,鲸鱼,进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生物学家支持将鲸类和偶蹄目动物合称为“鲸类和偶蹄目动物”的原因。显然,他们认为鲸类的祖先与偶蹄目动物有着不寻常的关系,他们的脚趾特征非常明显:第一趾完全退化,第二趾和第五趾发育不全,第三和第四趾发育异常,看起来像两个脚趾,因此得名“偶蹄目”。

然而,河马不是河马科的单一物种,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表亲”——倭河马,这是河马科的另一个属。“倭黑猩猩”一词在古代中国成为一个特定的名称,用来指日本海盗和浪人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它的原意是一个形容词,又短又短,给人侏儒症的感觉。那么,倭黑猩猩和河马相比怎么样?首先,你可以从倭河马和河马的大小比较中感受到这一点。众所周知,河马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哺乳动物。成年河马可以长到3米长,1.5米高。值得一提的是,迄今观察到的最大河马有4米长,是在赞比亚发现并被射杀的。相比之下,倭河马更“倭”。成年倭河马平均体长1.5 ~ 1.7米,仅相当于河马的高度,而倭河马本身的高度不足1米。

日本河马

从倭河马和河马的地理分布来看,它也可以反映倭河马的“倭”。今天,河马是一种常见的“水怪”,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中。它可以在从西非到东非,然后从东非到南非的广大地区被发现。根据地质记录,河马在更新世的活动甚至可以延伸到欧洲北部和新大陆。然而,倭河马仅限于西非热带雨林中的淡水,在尼日利亚、几内亚和其他五个国家是一种独特的珍贵物种。一些观察表明,尽管倭河马也在水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它对水的依赖性似乎没有河马强。在紧急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与河马相反的方式:躲在丛林里而不是跳进水里。

从倭河马的外表来看,它也可以体现“倭”这个词。河马的头扁平而长,而倭河马的头通常又圆又短,这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河马的头很霸道,倭河马的头很可爱。刚才,据说倭河马在陆地上的时间比河马多得多。从两只河马的眼睛位置可以看出这种差异。河马的眼睛靠近头顶。这种形状有利于河马在水中长时间停留,并露出眼睛观察运动。倭河马的眼睛更靠近头部的两侧,因此它在陆地上的运动获得了更大的视觉范围。此外,河马最突出的部分是牙齿,河马和侏儒河马的区别也非常明显。一旦河马张开它的大嘴,我们就会明显地看到它有两对巨大而可怕的门牙,而倭河马只有一对门牙,河马的长度可达60多厘米,远远超过倭河马。

然而,倭河马精巧的体型也为它赢得了更多的关注。现存的野生倭河马数量不到3000只,并且早就被列入《濒危物种公约》附录。几个拥有侏儒河马栖息地的国家发行了侏儒河马邮票,在邮票上标明了这种动物的栖息地,从而展示了它的珍贵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胖胖的河马在水里如何移动的?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不会游泳,但是它们可以依靠大腿肌肉,通过行走的方式来移动。当河水较浅时,河马会直接行走,扑腾着移动。当河水较深时,它们就踩着河底,用马跃的方式大跨步前进。

虽然河马里有个河字,但是河马却不会游泳,它们通过在水底行走来移动,边走边开辟道路。

河马的行走,准确的说是在水里蹦跶——调整呼吸、用四肢让自己浮起来,在水里前进。

河马能在水中行动,依靠的是自己得天独厚的生理构造。

首先河马的皮肤很厚,皮下脂肪能使河马轻易地从水中浮起来。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技能:当它潜入水中时,耳朵和鼻孔能向阀门一样关闭起来,只需3~5分钟头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就行了。

所以说,即使河马不会游泳,但依靠着强大的身体,在水里活动也没多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马怎么画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地球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生物。它们在5500万年前在地球上行走。河马的近亲是鲸鱼和海豚。在非洲,有一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1600万年前。对它们已经在许多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以使人类对河马的进化有所了解。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体型巨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河马简笔画的画法吧。

步骤:1、首先画出河马肉嘟嘟的脸,然后加上一双耳朵还有眼睛;

2、然后画出河马胖嘟嘟的身体,最后用紫色给河马涂上颜色,脸上涂上腮红就完成了。

河马生活的开始虽然仍然是个谜。那里有一些有趣的假设。人们相信它们曾经是仅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地区,那里的阳光不影响其脆弱的皮肤。它们生活在温暖的气候中,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毛发很少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为什么鳄鱼不敢吃河马

全文共 2325 字

+ 加入清单

鳄鱼属肉食性动物,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鳄鱼会不敢吃河马。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鳄鱼不敢吃河马的原因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鳄鱼形态特征

鳄目(Crocodilia)所有爬虫类动物的统称。通常为体形巨大、笨重的爬行动物,外表上和蜥蜴稍类似,但是比它稍微大一些,属肉食性动物。鳄强而有力,长有许多锥形齿,腿短,有爪,趾间有蹼。尾长且厚重,皮 厚带有鳞甲。目前公认鳄的品种共23种。

鳄是现存生物中与史前时代似恐龙的爬虫类动物相联结的最後纽带。同时,鳄又是鸟类现存的最近亲缘种。大量的各种鳄化石已被发现;4个亚目中有3个已经绝灭。根据这些广泛的化石纪录,有可能建立起鳄和其他脊椎动物间的明确关系。

鳄鱼,一般指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Crocodylia类的动物。代表性主体鳄鱼——湾鳄,是鳄形目鳄科的1种,又称湾鳄或海鳄。分布于东南亚沿海直到澳大利亚北部。全长6~7米,重约1吨,最长达10米,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湾鳄生活在海湾里或远渡大海。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它是在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 约两亿年以前)由两栖类进化而来,延续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凶猛的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恐龙的灭绝不管是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鳄鱼的存在证明了它生命的强有力。

鳄鱼不是鱼,属脊椎动物爬行虫纲,是祖龙现存唯一的后代。它入水能游,登陆能爬,体胖力大,被称为“爬虫类之王”。它以肺呼吸,由于体内氨基酸链的结构,使之供氧储氧能力较强,因而具有长寿的特征。一般鳄鱼平均寿命高达150岁.

据考古发现鳄鱼最大体长达12米重约10吨,但大部分种类鳄鱼平均体长约6米重约1吨,主要以鱼类、水禽、野兔、蛙等为食,属肉食性动物。

据说现今发现的鳄鱼最大的有八米以上,重数吨,完全是一血肉机甲型生物,它是冷血生物,体表温度达到32~35度左右。据考古发现鳄鱼最大体长达15米重近1.5吨,但现存大型种类鳄鱼平均体长3米以上重约100kg以上。颚强而有力,长有许多锥形齿,腿短,有爪,趾间有蹼。尾长且厚重,皮厚带有鳞甲。

看了鳄鱼不敢吃河马的原因还看:

1.

2.

3.

4.

5.

鳄鱼不敢吃河马的原因

鳄鱼(Crocodile)是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冷血之卵生动物,长久

鳄鱼不敢吃河马的原因以来的改变甚少。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鳄鱼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之鳄鱼为什么不吃河马?

河马看起来笨重而憨厚,实际上它们在岸上的奔跑速度远比人要快,在非洲,河马是野生动物中杀人最多的物种(比鳄鱼还要多),河马极具攻击性,特别是当它们正要从岸上回到水里的时候,如果有其他生物挡在中间,河马会狂怒地冲向障碍. 河马的犬齿十分尖利,力气也很大,成年河马可以一口咬断鳄鱼!

动物园会把这两种动物置于同一池子里是有考虑的,因为在野生情况下,这两个物种就会在同一个河流里比较和谐的共处,当然鳄鱼是不敢对河马怎么样,河马不生气的情况下,也不会找鳄鱼的麻烦!

首先,河马是一种两栖动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河马是草食动物,但是稀疏獠牙长十厘米,母河马为保护小河马极具领域攻击性。河马成对或结成小群活动,老年雄性常单独活动。夜行性:它们几乎整个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觉或休息,晚上出来吃食,有时会顺水游出30多公里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其次,河马的身躯庞大,但在水中行走很轻便。在炎热的太阳下,体表带着泥水更能使其免受烈日的曝晒。河马的皮肤的汗腺里能分泌一种红色的液体作为天然防晒剂,以湿润皮肤,常被误认为是排出来的血,称为"血汗"。因为它的皮肤非常敏感,长时间离开水便会干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懒散地呆在水里,靠水的帮助来调节体温并防止皮肤干裂,夜间睡觉则在岸上。它的视力很差,甚至在水面以上也看不清东西,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生活,因为水下常常十分浑浊,根本无法看到远处。

再者,河马喜欢营群栖生活,由雌兽统领,每群20~30只,有时可多达百只以上,尤其是在水草稠密的地方,平均每5.5平方米就有一只。它有一套特殊的、如同阀门一般运用灵活的肌肉组织,在潜水时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每次潜水时间可达5~10分钟左右,但不像水生哺乳动物那样在生理上有对水的适应能力,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也很长,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奔跑,因此只能算是一种半水生动物。平时河马将全身没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这样不仅能够正常呼吸,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危险而不被敌人察觉。除了安全和凉爽外,水也能帮助支撑其庞大而沉重的身体,使其在水中行走自如。

而且,河马虽然总是呆在水里,但它会游泳,更会潜水。在受惊时,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潜伏水下时一般每3、5分钟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潜伏约半小时不出水面来换气。河马平时较安静,一旦发起脾气来,常常打架,它们各自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去刺伤对方厚厚的皮肤。有时在河里发起怒来,它敢顶翻小船,把船咬成两段。

鳄鱼基本介绍

鳄鱼(Crocodile)是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冷血之卵生动物,长久以来的改变甚少。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鳄鱼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公认鳄的品种共23种。鳄是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河马可以憋气多久?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河马是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跟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都是用肺来呼吸的,因此河马无法在水中呼吸,它们在呼吸的时候必须将头露出水面才可以。河马潜水时能将耳朵和鼻孔关闭起来,肺活量较小的河马通常在水下能憋气3-5分钟,而肺活量较大的河马可憋气5-10分钟左右,然后会将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再重新潜入水中。

不过河马也可能一直将头探出水面,此时它们就可以正常呼吸,这样就能一直待在水中,不用担心会有溺水的风险。

河马居住的地方必须要有很多水,因为河马不长毛也没有汗腺,不会出汗,所以娇嫩的皮肤离开水就会干裂,因此河马每天要花16个小时泡澡,一般到了晚上才会上岸找东西吃。

河马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