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孙悟空大闹地府销毁生死状最后被谁上天宫告状【推荐20篇】

自我们的老朋友“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孙悟空大闹地府销毁生死状最后被谁上天宫告状2022,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676

文章

371

篇1: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什么来历 金箍棒和大禹治水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金箍棒原本是放在东海的定海神针,后来被孙悟空看上拿去当了兵器。其实金箍棒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器,后来被大禹拿去治水。金箍棒是神器榜上天下第一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在孙悟空手上简直就是不所不能般的存在。其实在西游记中金箍棒的存在感还比较偏低,很多场景上金箍棒的作用都不如其他的法宝,从这点来看真的有些委屈金箍棒了。

《西游记》中最强大的法宝是什么,如果不算上在封神故事中出现的“封神榜”,那就应该是有着“擎天之柱”称号的金箍棒了,全称是“如意金箍棒”,孙悟空在刚拿到金箍棒的时候,第一次用就不小心变出了这个法宝的本体,不仅把其他的妖怪吓到了,还把自己给吓到了。

当时是孙悟空被菩提老祖赶走之后,刚回到花果山不久,在猴群里面老猴子的建议之下,跑到自己的邻居东海龙王那里,把自己的“专属法宝”金箍棒给拿到了自己的手里,但后回到花果山,第一次使用了学到的“法天象地”。

(孙悟空)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手中的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如同擎天之柱。

说的孙悟空的金箍棒,其实真正熟悉了解的,在孙悟空拿到手之前,至少有过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金箍棒的制造者太上老君、第一任使用者大禹、海底看守者东海龙王!在这里面,大禹的作用或者说是决定性无疑是最大的!

龙王道:“上仙,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原来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转手自治理洪水的大禹,当年天空破开了一个大洞,大家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天河之水不断涌入。就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人类的始祖之一女娲上神出场,用大神通之术炼造除了补天顽石,将天空的破洞补上了!

接下来便是人间的洪水,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虽然人族中出现了一些强大的战士,但终究还是人力比不过天威,太上老君见状,便打造了一根神铁,送给大禹帮助他治理洪水,这跟神铁在之后洪水治理结束后,被大禹扔到东海之中,永远镇压海水的浪涛。

只是未曾想,最后孙悟空得到了这根太上老君炼造的法宝。如果说孙悟空是女娲补天的时候,多炼造的一块顽石所化,那不得不说,天空破了一个大窟窿,就是孙悟空出世的一个关键,或者说是所有因果关系的起点,没有天空的这个窟窿,就不会有他出世的石头以及法宝如意金箍棒!

在把金箍棒扔到东海之下,作定海神针的时候,大禹对当时的东海龙王说了一句话:“此神铁乃定海神针,能镇压茫茫大海万里波涛,不可轻易挪动,否则玉帝怪罪下来,你我承担不起!”

有了这句话,东海龙王自然是不敢触碰金箍棒,自然也就不知道,其实这根神铁是一个法宝,而且能够随心变化,只要自己能够在孙悟空之前触碰一下,那么金箍棒就听他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孙悟空被压五行山的时候,为什么不变苍蝇飞走?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孙悟空当时因为大闹天宫而被如来压在了五行山下,时间长达数百年,可以说是受了非常多的磨难了。但是当时虽然说被压在山下,孙悟空却并不是整个身体都在山里面出不来,他的头和一只胳膊分明还露在外面,孙悟空又拥有72般变化,可以变成任何样子。既然这样,为什么他不把自己变小了以后从山缝中钻出来呢?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最想做的事情当然就是从山里出来了,但是数百年间他都没有用到这个办法,难道是因为有什么在阻挡着他吗?

要说这个办法,现在的人们想到难道说孙悟空就想不到吗?当时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实在没有办法,才派人将如来请过来,而如来一来就用五行山将孙悟空压住了,书中说孙悟空被压了500年,但其实这个500年并不是真正的500年,只是一个用来形容时间很长的词语。要知道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这段时间,最想做的事情,当然就是从山里出来恢复自由了。他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他也一定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办法,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并不是说孙悟空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而是面对如来的威压,即便是有办法,孙悟空也没有能力去实行。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后来唐僧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的时候,唐僧到山顶上揭下了一张法帖,而这张法帖上面就是六字真言。当六字真言还在五行山上的时,孙悟空就算是有天大的能力,也根本不可能逃脱出来。毕竟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从头到尾都在想办法想要逃出来。当时如来刚刚把手掌变成山的时候,孙悟空就想尽办法挣脱,由此才造成了他还有头和一只胳膊露在外面,否则话可能全身都在山里了。

而当唐僧把法帖揭下来的时候,孙悟空就完全不用任何人帮助,自己就从山里出来了,由此可见,孙悟空的一切行动都是被那张法帖给限制住了,不管是有什么样的神通都使不出来,纵然是有金箍棒在手,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孙悟空和老博士4吓人的大蟒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巨蟒问,“这是什么算法?”

老医生说:“这叫做知其部分,问其全部。只要我们知道这部分的比例和这部分的具体价值,我们就能得到总数。”

蟒蛇又问,“兔子、松鼠和刺猬知道把草莓分成几份也需要全部吗?”

老医生摇摇头说:“不,不。相反,分草莓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巨蟒接着问,“做数学有什么秘密吗?”

老医生说,“你为什么想要这个秘密?唉,你是谁?你是蟒蛇还是猴王?”

巨蟒惊慌地说:“我是巨蟒,孙悟空在哪里?”说完,转身就跑。

老医生跟着他说:“别跑,我知道你一定是孙悟空!”

悟空跑到一边,心想:“如果一个计划失败了,另一个计划就会实施。”经过思考,他摇了摇自己,变成了一个少年,手里拿着一根准备上吊的绳子。他嘴里不停地喊着,“我不活着。”

老医生问:“你为什么这么小就自杀了?”

少年抽泣道:“我总是不擅长数学。我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我妈妈骂我,我爸爸打我,我的同学看不起我。我真的不能活了。”

老医生跑过去抓住套索说:“你不擅长数学。我来教你。你不能自杀!”

少年问道:“你有学习数学的秘密吗?”

老医生一听,惊讶地说,“啊?你也需要秘密!数学是有规律的,但是学习它没有秘密。你必须自己努力工作。”

年轻人问老医生,“我怎么学习?请告诉老医生。”

老医生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说道:“拿着这本书,好好看看。做更多的练习。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不会失败。”

悟空回过神来,双手合十道:“师父,谢谢你的书!”

老医生指着孙悟空说:“你这个刺猬!”

孙悟空跳起来说:“我回去一定努力学习。谢谢你,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玩蹦极要签生死状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蹦极一项非常考验人的运动,两个人想要一起去蹦极最好商量好,不要因为头脑发热决定一起去结果临到跳时一个想往下跳一个吓得往后退,导致影响蹦极效果甚至发生意外事故,那我们在蹦极时该注意什么呢?许多蹦极点都针对不同的体重,配备了不同的绳索。这些绳子有不同的颜色和标签,标明适用于哪个体重范围。要问问教练绳子的规格,如果觉得不满意,就不要跳。一般来说,50公斤以下的用细绳,50-80公斤的用中绳,80公斤以上的用重绳;许多蹦极点都使用一条主安全绳,另外还有一条备用绳,以在第一条发生断裂时派上用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故,第一条安全绳断裂,而备用的那条长度又不对,那么大家知道玩蹦极要签生死状吗?

玩蹦极是不需要签生死状的。参加蹦极之前在报名的时候,需要填写一份游客登记表,大致内容有这些:当天的日期,参与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联络方式。另外还有身体状况,体重,血压等等。由于蹦极地点不同,登记表的内容也不是都一样,不过大致内容应该都差不多。

很多想体验蹦极的人却望而却步,主要还是担心安全问题。专家介绍说,任何运动都有危险,但只要按规定操作,安全系数是有保障的。一般蹦极地点都有专业弹跳绳,旧式弹跳蝇没有安全绳的后备系统。新式弹跳绳采用“双保险”,为防意外,弹跳绳的设计皆按人体下降速度及反弹高度精确地分为轻绳及重绳。安全系数较高。玩过蹦极的人都知道扣环,扣环是连接弹跳绳与弹跳者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的扣环为纯钢制品,每个安全钢扣环皆可承受10500磅,约4772公斤的重量。

专家说,因为橡胶皮筋会硬化,使用次数是有限制的,只要不为了追求利润、超期使用、在限制的次数之外运营就没有危险。北京市对设备的检测很严格,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除了每天要进行自检外,还有一年两次的特检,黄金周之前还要进行检测。因此,蹦极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孙悟空到底是不是不死之身?阴阳二气瓶专治金刚不坏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根据西游记当中的设定,孙悟空并没有不死之身,但他拥有的能力同不死之身差不多,几乎都是死不了。但这个设定也有一些bug,因为按道理来说,几乎没有人能够说不死只有不老,哪怕是神仙受了重伤也会死。所以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身基本上是个假象,如果要是碰到阴阳二气瓶的话估计孙悟空有什么身体都不管用了。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阴阳二气瓶这个宝物的厉害之处,一起来看看吧。

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因为偷吃了王母蟠桃,喝了琼浆玉液,再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里面,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练成了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身。

金刚不坏之身,是一个防御极为强悍的技能,它不仅仅刀枪不入,更厉害的是,它就算被穿了琵琶骨,也不会失效,也算是一门特殊的技能。

琵琶骨乃神仙们的命脉,一旦失去一身法力将全部消失,如同凡人一般,但是金刚不坏之身却不受影响,当年孙悟空因为被二郎神抓获,玉帝欲要斩首示众,但奈何孙悟空金刚不坏之身护体,怎样都打不死他。

也因为金刚不坏之身的强大,很多读者以为孙悟空是不死不灭的存在,因为在西游记中杀死孙悟空简直如同上青天,雷劈不不死他,太上老君八卦炉烧不死他,妖怪刀枪也砍不死他等等。

在西游记中,想要杀死孙悟空,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样就代表孙悟空真的能不死不灭吗?其实不然,若是要碰到这件法宝,阎王都救不了他!

那么究竟是什么宝贝?它为何能破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身?其实说出这件宝贝,大多数读者都知道,因为他就在取经路上一位妖怪的手上。

说到法宝厉害的妖怪,很多读者第一印象便是金银角大王,毕竟这两位妖怪手上,可是拿着圣人太上老君的五件致胜法宝,特别是那件能把人化成脓水的紫金红葫芦。

那么金银角大王的紫金红葫芦,它到底能不能破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身呢?小易认为破不了,紫金红葫芦杀伤力确实强,但是孙悟空当年被收进去后,因为有金刚不坏之身护体,自己全然没有受到伤害。

既然这件法宝不是紫金红葫芦,那究竟会是那件宝贝呢?其实西游记中,唯一能破孙悟空金刚不坏的法宝,就是金翅大鹏雕的阴阳二气瓶。

孙悟空为了和取经团队打探狮驼岭虚实,自己决定孤身一人进入狮驼岭妖怪大本营,后面因为自己笑漏猴腮,被青狮精发现有异样,最后被三怪擒拿。

为了消灭孙悟空这个心头大患,金翅大鹏雕拿出了自己的阴阳二气瓶,把孙悟空装入其中,刚进入法宝时,孙悟空仗着自己有金刚不坏之身,完全就没当回事。

可没过一会,孙悟空后悔了,阴阳二气瓶的杀伤力越来越大,自己金刚不坏之身完全失效,孙悟空逐渐感到死亡越来越近,万般无奈之下,孙悟空拿出了观音的三根救命毫毛,最后才保住了性命。

可以这么说,阴阳二气瓶的杀伤力,是全西游记中众多法宝最为强悍的,孙悟空金刚不坏之身都能破坏,也是唯一一件能让孙悟空差点见了阎王爷的宝贝。

有读者会问了,阴阳二气瓶为何能破坏金刚不坏之身?那是因为阴阳二气瓶破坏了万物阴阳平衡,说通俗点,阴阳二气瓶破坏的是万物根本,你拥有再强的防御技能都不管用。

其实一旦被阴阳二气瓶伤害,最后会被化成脓水,让你在三界永远消失,并且地府不会有你魂魄,因为阴阳根本遭破坏,就算是阎王也救不了你。

有读者会问了,孙悟空在阴阳二气瓶当中,最后不也活下来了吗?孙悟空之所以能活下来,是用了观音的三个救命毫毛,但论本质而言,阴阳二气瓶能杀死无数个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孙悟空。

所以,孙悟空其实并不是不死不灭,要是碰到金翅大鹏雕的阴阳二气瓶,金刚不坏之身都会失效,若不是用了观音三根救命毫毛,就算是阎王爷都救不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孙悟空说的无根水是什么水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说的无根水是指雨水,而且是不能落地的。无根水是古代服药时常用的一种药引或制药时用的材料。用于服药时送药物咽下,或调制解痫肿毒的敷药等。无根水是取水方法的一种,需因时,因地,因具体条件方便从事。如有些茶人取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

拓展知识:

无根水也叫天水,泛指天上落下的水,雨、雪、霜、露等,这在《红楼梦》中有详细的描述,一般主要指雨水,水在地上被大自然的高温蒸发到天上成云,在天上的云遇低温再变成水落到地面,《封神演义》中也多次提到某某解药或仙丹要用无根水服下。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中写道:朱紫国国王患病,孙悟空为其“悬丝诊脉”,诊断国王为“双鸟失群”之症。孙悟空为国王配药,用了大黄、巴豆、百草霜,最后用马尿和丸,用无根水送服。什么是无根水,孙悟空解释道:“井中河内之水,俱是有根的。我这无根水,非此之论,乃是天上落下者,不沾地就吃,才叫做无根水”。

以现代眼光看雨水就是一种蒸馏水,无杂质,当它落在地面流经岩石层时,会溶解石灰质,成为“硬水”;还会溶解地面的许多污物,成为污水。无根水能保持某些药材的药性不被破坏,保持茶叶的原有风味,所以古代高雅人士爱用无根水泡茶,获得更佳的口感,是有科学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孙悟空头上戴的是什么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刻画的人物。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后大闹天宫,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下,由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孙悟空头上戴的是什么

观音大士为了点化孙悟空,交给了唐僧一件宝物,就是紧箍咒。观音大士告诉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紧箍收缩,头痛欲裂。后用紧箍咒就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孙悟空头上戴的紧箍咒就是他除了金箍棒的另一项标志。

“紧箍咒”这一意象,揭示了文化在“人”的生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花果山七大圣结义,孙悟空为何排到了最后一名?

全文共 2249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西游记》的小伙伴们一开始肯定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花果山七大圣结义。虽说七大圣在《西游记》中的戏份并不是很多,但是这几位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名气可是很大的。关于这个七大圣结义,很多小伙伴们肯定就会有疑惑了,孙悟空勇武冠天下,结义后孙悟空为何排在最后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不久,展示法天象地神通,挥舞金箍棒表演了一番。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吓得全身筛糠,跪地趴伏。孙悟空遂成花果山之主。

此后,孙悟空遨游四海,访遍千山,广交天下英豪。正是在这个时候,人界七大魔王聚会花果山,结拜兄弟,同称“七大圣”。

说起七大圣,有不少谜团。比如一贯傲视天下英雄的美猴王孙悟空,为何会排名老末?

孙悟空初遇红孩儿时,说自己和牛魔王是结拜兄弟,红孩儿不信。孙悟空说:“那时节,专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狔王,称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个猕猴王,称为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獝狨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我老弟兄们那时节耍子时,还不曾生你哩!”

在这里,孙悟空亲口承认,自己是老七。

那么,孙悟空为何排名最后呢?

有人说,妖魔的世界,自然讲的是拳头。谁的拳头硬,谁的神通大,谁就当老大。孙悟空最没用,当然排名最靠后。

《西游记》对牛魔王之后的五大圣神通如何,没有详细介绍,无法与孙悟空比较。不过没有关系,原著对牛魔王的神通写得极为详细。

火焰山土地神介绍牛魔王说:“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

孙悟空求牛魔王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牛魔王大怒说:“你若三合敌得我,我着山妻借你;如敌不过,打死你,与我雪恨!”言语之中,对孙悟空非常轻蔑。孙悟空却说:“哥说得是,小弟这一向疏懒,不曾与兄相会,不知这几年武艺比昔日如何,我兄弟们请演演棍看。”对牛魔王的威胁根本不放在心上。

若当初孙悟空真的是神通最弱,那他听闻牛魔王放如此狠话,一定不敢比试。可孙悟空根本就没有把牛魔王的威胁放在心上。可见,当初结义前后,七大圣虽然知道彼此厉害,但并没有互相斗法。

牛魔王和孙悟空几次斗法的情况,也证明了结义排名并非依据神通大小。

第一次相斗,孙悟空拿金箍棒,牛魔王拿混铁棍。书中写“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在格斗技术上,两人旗鼓相当。

第二次相斗,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骑走避水金睛兽,骗过铁扇公主,盗走芭蕉扇。后来,牛魔王得知大怒,变成猪八戒模样,竟从孙悟空手上把芭蕉扇给骗了回来。

书中写:“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钻疾,不活达些。”也就是说,牛魔王同样会七十二变神通(是不是地煞七十二变呢?有可能)。本来,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专破各种幻术。但因为牛魔王变的是八戒,孙悟空没有起一点疑心,自然不会用火眼金睛神通探查。

这次变化之术,本是旗鼓相当,但牛魔王要胜过孙悟空再不可能。下次斗变化之术,孙悟空必定用出火眼金睛。

因此,在拼斗法术方面,孙悟空其实略胜一筹。

第三次相斗,牛魔王使出芭蕉扇,想要吹走孙悟空,不料孙悟空已经服下定风丹。然后,两人继续用兵器相斗,打了一天,不分胜败。猪八戒来了,把牛魔王打走。然后猪八戒追赶,与孙悟空双斗牛魔王。土地又说,三界天兵将要来擒拿牛魔王。牛魔王拼死抵抗,竟然和孙悟空、猪八戒又斗了一夜,且不分胜败!因玉面公主带着上百妖兵前来助阵,这次相斗反倒是孙悟空、猪八戒落败。

从这次战斗看,牛魔王不愧是大力牛魔王,持久力、爆发力都超强。当然,牛魔王是为了生存而战,而孙悟空对牛魔王一直念着兄弟情谊,猪八戒则总想着偷懒,故此战斗力一升一降,反倒持平。

第四次相斗,还是牛魔王一挑二。打了一百来个回合,猪八戒火了。书中道:“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原来老猪发飙,那也是锐不可当的。从此也可以看出,真正一挑二,牛魔王是根本招架不住的。

牛魔王打不过,变作天鹅飞走。之后两人施展七十二变,这次,牛魔王就处处被克制,最终,只能献出本体攻击。那牛魔王竟然是一只身高八百丈、体长一千多丈的巨大白牛。孙悟空也用法天象地神通,变成千丈巨猴,与牛魔王斗在一处。

这一战,可谓惊天动地。书中写:“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不过,那金头揭谛、六丁六甲只能算是毛神,实力太弱。他们的帮助基本可以忽略,孙悟空仍无法降伏牛魔王。

最终,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牛魔王被化为三头六臂的哪吒一刀将牛头剁下。牛魔王施展法术,牛头长出,哪吒再斩首。连续许多遍之后,牛魔王只能表态说:“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

为何孙悟空的手下败将哪吒竟轻易降伏牛魔王?牛魔王明明被道派的哪吒降伏,为何表态归顺佛家?我们后文再说。

总之,孙悟空和七大圣之首的牛魔王无论是斗体术,还是斗法术,两人可谓旗鼓相当,谁也赢不了谁。也就是说,孙悟空神通最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孙悟空为何排名最后呢?其实,前文孙悟空已经亲口说出了——唯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

身小,即身体矮小、瘦小。

那么,就应当是牛魔王个子最大,蛟魔王个子次之,美猴王孙悟空个子最小喽?

孙悟空到底有多小(矮)呢?在原著第二回混世魔王曾嘲笑孙悟空:“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原来,孙悟空身高仅仅一米三左右,矮小得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直教人生死相许前一句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直教人生死相许前一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

全词如下:

摸鱼儿-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请问世间的人们,爱情究竟为何物呢?竟会令这两支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呢?整首诗以大雁殉情的故事来展开,并用悲情气氛的环境来烘托出悲凉的感情,表达了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婉和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西游记五大佛祖都有谁?五大佛祖实力排行孙悟空只能垫底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的背景虽然是以道教为主,但是主体还是再讲佛教。因为孙悟空和唐僧最后还是成佛了。不过以孙悟空的实力来讲,成佛以后是不是就变的更强了呢?的确是这样的,西游记中有五大佛祖,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直接位列第五,那前四位到底是谁呢?其中之一肯定还是有如来,毕竟是佛教鼻祖人物,其他三人在西游记中也被提起过,一起来看看吧。

孙悟空的实力非常强大,这一点大闹天宫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出来了,其实当年在花果山地时候,他和其他几个妖怪结拜为了七大圣,把他排到第七名,是非常吃亏的,因为即便是带上封印实力的紧箍圈,孙悟空依旧能打赢他的大哥牛魔王!

孙悟空的真正实力,在经过如来佛的五行山镇压500年之后,究竟恐怖到了何等程度,或许在孙悟空与牛魔王一战的时候,可以管中窥豹,得知一二,孙悟空在这里使用的“法天象地”,和大闹天宫与二郎神杨戬战斗时使用的“法天象地”,可以进行明显的对比。

和二郎神的战斗: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孙悟空在和二郎神战斗的时候,两个人都使用法天象地,都变成了身高万丈。

和牛魔王的战斗: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和牛魔王的战斗,牛魔王的法天象地只有不足一千丈,然而戴着紧箍圈的孙悟空,依旧达到了万丈之高!

戴上了紧箍圈的孙悟空,依旧能够勉强发挥出曾经大闹天宫的实力,那么他在成佛之后,摘下头上的紧箍圈,封印解除之后,实力暴涨之下,有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想必西游记五大佛祖,孙悟空一定能够上榜吧!

当然毕竟孙悟空是新晋的佛祖,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挑战得了亘古就存在得四大佛祖,他们分别是: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这四位这样排序,是西游记最后一章回中能看见的。

在这个排行里面,释迦摩尼佛便是如来佛,所以如来佛排第三,也是不会改变的,而孙悟空只能位居之后,成为第五大佛祖的存在,在取下紧箍圈之后,孙悟空的强大实力几乎已经可以横行三界了。

孙悟空达到这样一个程度花了多少年呢,从出生到成佛,恰好一千年!千年成佛,成佛上榜,对于孙悟空来说,这些所谓的成就与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或许他心中最在乎的,还是花果山那些悠闲的时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沙僧只打死过一只花果山的猴子,为何孙悟空却不生气?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沙僧作为取经团队里面存在感非常弱的一个人,从头到尾也是很少出手的,一般都是跟着孙悟空或者八戒去打妖怪,但是孙悟空打死的妖怪很多,八戒其次,沙僧却是最少的,一路上死在他手上的只有一个妖怪,甚至不能称之为妖怪,因为他打死的是花果山的一只猴子,也就是在真假美猴王的情节当中,沙僧打死了那只假扮成自己的猴子。这猴子不管怎么说也都是花果山的猴子,为何孙悟空却没有因此找沙僧算账呢?

沙僧在取经途中,存在感还是非常弱的,不抢风头,不说废话,而且任劳任怨,遇到妖怪的时候基本上也轮不到他出手,有孙悟空也就够了,他和八戒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打下手的,八戒本身就很懒,而沙僧性格看起来很老实,都不会像孙悟空那样猴急,然而这样的沙僧也是打死了一只假扮自己的猴子,说起来也没毛病,任何人看到有人假扮自己,肯定都不会放任不管,但这一次出手,一点活路都没有给对方留着,直接打死了。

而孙悟空知道以后也并不生气,他明明也知道那是自己花果山的猴子,为何不生气呢?其实,这是因为孙悟空也看明白了沙僧的心理,沙僧看起来憨厚老实,与世无争,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之前并没有人会触犯他的利益,沙僧或许是早已经看透了,唐僧这一路上是死不了的,所以有什么妖怪,也不必自己出手,只需要好好的挑行李就行,但是假沙僧明显是触犯到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想要去西天取经,取代自己,这可与自己一直以来的理念相违背了,如果他们取经去修成正果了,自己不就成了假的吗?这当然不行。

因此这也是沙僧打死猴子的理由,孙悟空很明白这一点,因此,就算是自己家的猴子,也没有让自己能够修成正果来的更重要,所以当然也不会去找沙僧的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孙悟空的三根毫毛是谁给的?取经路上三根毫毛为什么只用过一次?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取经之前,基本上已经把所有神功都学会了。在菩提老祖那里先是修炼成长生不老之术,不过根据孙悟空的体质来看,应该也自带长生不老,还有就是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和七十二变的绝技,基本上能掌握这三项技能,就已经比90%的神仙要厉害了。随后,孙悟空大闹天宫,阴差阳错又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和火眼金睛,配合金箍棒的加持,使得这只猴子打遍天庭无敌手。不过在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就没这么好运了,很多妖怪他都搞不定,可能还需要搬救兵,甚至有一次差点被妖怪封印,最后利用三根救命毫毛脱身。其实孙悟空身上这个三根毫毛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给的,就是怕他遭此一劫。

很多读者认为取经路上的悟空,实力不如大闹天宫时的悟空。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有500年,但他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只要放出来休息一段时间,照样能恢复成巅峰状态,这就是长生不老的威力。长生不老是能让你一直保持身体最巅峰的时刻,而不会衰老,金刚不坏之身是让你身体不会被破坏,受伤也能复原。所以想要克制孙悟空只有靠封印类型的法术,五指山便是其中之一。但有了这三根毫毛,封印术也对孙悟空没用了。

其实这三根毫毛是观世音菩萨给孙悟空的,观音在悟空取经之前给了他这三根救民毫毛,告诉他这三根毛能在关键时刻救他一命,不管是遇到多严重的险境都必能化险为夷。但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只用过一次,就是在对战大鹏的时候,大鹏用阴阳二气瓶封印了孙悟空,孙悟空使用浑身解数都没办法破解。这时候想起了观音给的毫毛,便拔了一根瞬间化作金刚钻,将阴阳二气瓶钻了个洞,然后逃跑了。

其实这里有个小bug,孙悟空是会七十二变的人,想要变成金刚钻应该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为什么非要用救命的毫毛才能完成呢?反正作者也没具体说明这七十二变,都能变些什么,可能刚好没有金刚钻吧...这样悟空算是成功脱离险境。其实观音就是怕孙悟空一时大意困入险境,而猪八戒和沙僧又帮不上忙。那观音的这三根毫毛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这三根毛是玉净瓶中的三片杨柳叶,经过了圣水的洗礼,使得这三根毛也获得了法力。

观音手中的玉净瓶大有来历,算是观音最厉害的宝物。不管是里面的柳叶还是圣水,都极具灵性,当年孙悟空推翻人参果树,找遍各种办法都没能将树重新救活,后来只是将玉净瓶里的水滴上几滴,人参果树就复活了。可见瓶中的圣水的确具有非常强的灵性,能使万物起死回生。所以这三根毫毛也是观音为孙悟空量身定做的,专门帮他破解最头疼的封印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西游记乌巢禅师为何看不起孙悟空?乌巢禅师为何要收猪八戒为徒?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放眼观看正步《西游记》,敢瞧不起孙悟空的人可不多,就算有很对也被孙悟空的棍棒给敲的看的起了。不过确实也有那么两三个另类。其中,除乌巢外,有两个人堪为代表。一个是如来佛祖,在者就是葛仙翁。如来自然不用说了,实力碾压。在葛仙翁看来孙悟空也就只是个小苍蝇罢了。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问他: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

如来佛祖看不起孙悟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孙悟空是猴子成精,乃妖精一类,相比人类仙人地位凭白低了一等;第二,是孙悟空本领不大,口气不小,除了天仙人人都会的长生变化之术,不过还会筋斗云而已。这种微末本领,竟敢来天庭叫嚣,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事实上,孙悟空的本领还真的不高。取经路上他降伏的,多是千年修行的妖魔。可是,玉皇大帝乃是修行了2亿年的老人精。像孙悟空这种级别的仙人,人家挥手可灭。

第二个是葛仙翁。葛仙翁乃是天庭四大天师之一。他对孙悟空极端蔑视。那年凤仙郡大旱,孙悟空想仗着自己的面子请玉帝降雨。结果葛仙翁冷笑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在葛仙翁看来,孙悟空不过就是个小小苍蝇!

葛仙翁乃是四大天师之一,四大天师在天庭又称为四大上相,乃是天庭中的宰相。他们的地位比如来佛祖、观音菩萨都还要高一级。他们确实有实力,有资格鄙视孙悟空。

不过,乌巢禅师实力高强,只是他蔑视孙悟空的一个原因,若我们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其中还有更深沉的原因。

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已经分析过,这乌巢禅师其实就是灵山前代佛祖燃灯古佛。唯有是燃灯古佛,才能明白,为何乌巢禅师竟然能拿出一部佛门修行总纲,才能明白为何知道取经前路安排,才能知道孙悟空三兄弟最终的分工情况。

毕竟,如来与观音为取经谋划了至少五百年。在佛派高层中,以上几样都不是什么隐秘。

老叶还曾经提过,那燃灯古佛乃是太上老君出函关,化胡为佛所收的弟子。故此,《西游记》中那燃灯经常去兜率宫中找老君开法会。他是以开研讨会的名义,见老师,请教去了。

正因为燃灯古佛是太上老君弟子,由此埋下了燃灯古佛对孙悟空的厌恶种子。

作为太上老君的弟子,燃灯古佛执掌西方佛门多年。可最终佛祖大位旁落,被如来抢走了。如来与老君可不是一路。如来亲附的乃是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恰恰成了老君的敌对派。

因燃灯古佛过于软弱,为了夺回西方佛门的控制权,太上老君不得不化身菩提,教导出孙悟空,并在孙悟空被镇压之后与如来谈判,以公开支持取经为条件,换取孙悟空成佛。

孙悟空是作为菩提——老君的利益代言人进入西方佛门。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灵山过去派也不需要两个领导。孙悟空成佛后,未来必然威胁到燃灯古佛的地位。

故此,燃灯古佛一方面刻意笼络唐僧、猪八戒,一方面对孙悟空多加嘲讽。只因他知道这个小师弟来者不善,是来夺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收了孙悟空为徒弟,并且传授给了他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说到菩提祖师其实在《西游记》中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种人物,是一个世外神仙。

《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中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长篇的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沙僧、猪八戒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取经的途中遇到了各种劫难,总共是八十一难,这一路上降妖除魔化险为夷,最后终于到达西天顺利取得真经。

《西游记》第一回节选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箭在弦上:天宫二号将于9月15日至20日择机发射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天宫二号将于9月15日20日适时发射。目前,它已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完成垂直转移,标志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正式发射阶段。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搭载14个应用负载,如太空冷原子钟和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如失重心血管研究。配备在轨维护技术验证装置和机械臂操作终端在轨维护测试设备,开展空间科技试验(实)测试。

9月9日8时35分,搭载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组合的移动发射平台驶出总装试验场,平稳行驶约1.5小时,然后垂直运输至发射区。随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将在发射区进行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最终状态确定后,火箭将装满推进剂,计划于9月15日至20日发射。

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称,自7月初以来,天宫二号航天实验室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相继进入市场,根据飞行任务测试和发射流程,今天完成了总装测试等技术领域的各项任务。目前,空间应用系统、酒泉发射场、TT&C通信系统等系统已经完成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的相关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云天宫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天宫位于玉林市区江滨路,是玉林市重点景区之一。云天宫始建于1998年,占地4.6公顷,广场面积1.7万平方米,主体楼21层,高108米。共有房间1100多间。牌楼、单体结构、华表高度谓全国之最,清清河水的南流江岸边上。从江边看过去,整座建筑雄伟壮观。耸立于天地之间,蓝天白云之下,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云宫城占地面积有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楼体建筑21楼,高度108米,牌坊高30米建筑宏伟,雕塑精美,是一个单体建筑。5楼上还应有一个铜佛像,我们到的时候还未建筑好。只是主要观看了雕塑艺术品展馆,因为只开放了四层楼。

云天宫位于广西玉林市区江滨路,是玉林市重点景区之一。云天宫建成于1998年,占地4.6公顷,广场面积1.7万平方米,主体楼21层,高108米。共有房间1100多间。牌楼、单体结构、华表高度谓全国之最;精雕麒麟、凤凰、景泰蓝工艺五龙托葫芦等高大居世界之冠;壁雕飞龙,精雕细琢堪称世界一绝;56个民族文化文物总汇一处创全国先河。整体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外观

云天宫是台湾商人在广西兴建的一座以浓缩古今中外传统文化和著名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巨型仿古建筑,占地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21层、高达108米的高楼。云天宫整个建筑楼塔重叠,攀高而上,主楼正面两旁各自延伸出至少相当于4层楼高度以上的副楼,俨然如两只稳坐巨人的“脚”。

雕塑

在这座建筑主楼的正中央,伸出了一个约5层楼高的大平台,这里将竖立起一座高30米、重660吨的号称“东南亚第一大铜佛”的巨型铜佛像。在广场中央,分别耸立着一对18.1米高的用青色花岗岩雕塑而成的龙表,一对以同样原料雕塑而成的5.8米高的麒麟和一对4.7米高的凤凰以及108条石雕龙。最引入注目的是主楼正门前面安着一面用黄铜雕塑而成的巨型铜鼓,铜鼓上挺立着一只据说目前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高十多米的巨型公鸡铜像。公鸡的形象象征中国版图。

云天文化城

云天文化城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楼体建筑21楼,高度108米,牌坊高30米。云天文化城是一个仿古式建筑,展现我国历史文化,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塑精美,气魄雄伟。可谓全国单体建筑第一,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云天文化城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品展馆、民俗文化博物馆、珍奇异宝及国宝展示区三大部分。其中雕塑作品分为三大系列:石雕、木雕及铸铜。每一件雕塑作品,都包含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凝结着两岸同根的深情,都体现着两岸艺术家和民间工匠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及对艺术境界的至高追求。细细观赏、品味那数以千计、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便如同游入了历史的长河,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瑰宝,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那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以浩瀚而柔美的方式,沐浴着我们的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孙悟空大闹天宫为什么神仙都打不过他?玉帝也拿孙悟空没办法么?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在西游记当中的实力已经算是天下无敌了,如来之所以能制服孙悟空也只是因为剧情需要,因为真正的佛祖从来就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更别说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了。但是因为孙悟空的设定实在太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神仙能够打赢他,而且玉帝不会法术的设定应该是给佛祖的,连玉帝都不能制服孙悟空就有点太假了。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排行: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在原著中提到这个排名时,恰逢孙悟空被如来佛镇压之后,天庭开办的一场让如来佛命名为“安天大会”的盛宴,这场盛宴规格之高几乎前所未有,只因三清都全部出席!

那么在西游记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三清了吗?非也!在西游世界中,地位最高的毫无疑问是玉皇大帝了,他不仅修炼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更是三界之主,远在西牛贺州灵山之上的如来佛,以及南瞻部洲武当山上的荡魔天尊,都要听从他的圣旨,可想而知地位的尊贵。

其实在三清之上,应该说除了最顶尖的“一帝”玉皇大帝之外,还有两人,这二人被合称为“二祖”,他们自然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以及捏土造人的女娲了,这算是这方世界始祖般的存在,若非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或许地位不及着二祖。

如果尊贵的玉皇大帝,修炼时间如此之长,想必个人实力一定非常强大,如来佛就已经算是法力无边了,玉皇大帝的实力只会更胜之。但是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不敢出手呢,这就和身为二祖之一的女娲有关了!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传说级别的存在,从一块石头中出世,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女娲的补天石,一方面能炼石的在西游记中只有女娲,当年她曾经炼石补天,另一方面则是女娲炼造的石头都能够化作有生命的存在,当年捏土造人便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看,孙悟空的身世是和女娲有关的,那怪大闹天宫之时,玉皇大帝不太敢出手,毕竟如果自己亲自出手了,那么女娲留了后手自己不就是往坑里面跳了吗,对于经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的玉皇大帝而言,这种会影响互相之间关系的事情,涉及到还人情的事情,他都比较谨慎。

正因如此,玉皇大帝才没有亲自出手,虽然众仙都比较好奇,但是并没有谁问这件事情。说是玉皇大帝不敢出手倒是也说得过去,毕竟后来用圣旨的方式叫来了如来佛,不仅解决了孙悟空这是妖猴的事情,还避免了和女娲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两万斤葡萄被销毁,是因为催熟剂有害?

全文共 2116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阮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部主任

中国食品假冒联盟专家组成员

2016年“年度健康头条”

署名作者和标题

快速了解要点

●乙烯利是一种合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许多水果被使用,它的剂量和范围是有限的。我们通常吃水果,不会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不要误解陕西省Xi市的消息,即“由于滥用催熟剂,2万斤葡萄被毁”。这些葡萄不是因为催熟剂而被破坏的,而是因为“过度使用”,导致葡萄质量差。

●乙烯利和其他植物催熟剂是高度自我限制的,过量食用对水果质量有害。正因为如此,水果种植者通常不使用太多催熟剂。

●作为一种植物激素,植物催熟剂只对植物有用,不会影响动物或人。“催熟剂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的谣言是完全不真实的。

最近,一个关于“果农滥用催熟剂”的故事因其高传播率而备受关注。据中国商业网报道,这一消息主要是说Xi伊彦区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用催熟剂销毁了约2万斤葡萄。

许多网民看到了标题和图片,认为葡萄被破坏只是因为催熟剂。

葡萄可以使用催熟剂吗?有什么安全问题吗?你能安全地吃葡萄吗?

乙烯利能用于葡萄吗?

根据报道,一些种植者使用乙烯利,一种催熟剂,以便提前将葡萄推向市场。那么,什么是乙烯利?

要说乙烯利,我们必须从乙烯开始。

乙烯是植物中五种主要的植物激素之一。植物的自然生长会产生乙烯。它能调节果实的生长,表明果实应该成熟,果实的自然成熟依赖于乙烯。

在上世纪初,人们发现乙烯可以加速水果成熟。为了更容易加工,他们使用含有乙烯的“煤炉气”来帮助水果成熟。然而,乙烯是一种气体,使用不太方便。

科学家发明了乙烯利(它的学名是氯乙基磷酸,通常是一种粉末。一旦溶解在水中,一分子乙烯利就会分解产生一分子乙烯。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水果可以加速成熟。因此,它的溶液通常用于农业中喷洒和浸泡水果以加速其成熟。

最常用的催熟剂主要是那些极难长时间保存的水果,如温和的亚热带水果。如果它们在自然成熟后被收获和运输,它们将容易变质和腐烂,并且难以运输。

因此,水果通常在不成熟时采摘,然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用乙烯利处理使水果成熟。这就是我们在世界各地吃葡萄的方式。

此外,像用乙烯利处理过的葡萄这样的水果在营养和味道上与自然成熟的水果没有太大的不同。它们成熟均匀,色泽鲜艳,更有市场价值。因此,乙烯利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被用作一种很好的催熟剂。

乙烯利对人体有害吗?

首先,大剂量的乙烯利具有急性毒性,但请注意,这指的是大剂量。

乙烯利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其急性中毒症状与其他有机磷农药相似,但毒性相对较弱。在可以发现的两起急性乙烯利中毒案例中,其中一人直接服用20克乙烯利粉剂,另一人空腹饮用250毫升乙烯利溶液。有这么大的剂量,我认为普通人做不到这一点,是吗?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国家标准,乙烯利在葡萄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1毫克/公斤。根据该标准,通常使用的各种水果和蔬菜上的乙烯利残留不会引起急性中毒症状。

此外,仍有许多人担心葡萄上残留的乙烯利是否会导致慢性中毒。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一份报告,正常成年人每天可接受的乙烯利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0.05毫克。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服用3毫克乙烯利不会对他的健康造成任何伤害。这相当于6公斤葡萄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

我不认为大多数人一天能吃6公斤葡萄。因此,没有必要担心慢性伤害。

此外,乙烯利很容易溶解在水中,仔细清洗水果也可以大大减少水果表面的残留物。如果你真的很担心,你可以买下它,用清水清洗几次后再吃。

因为乙烯利用得太多,葡萄被销毁了!

既然乙烯利据说在葡萄中使用非常安全,那么为什么要毁掉所有这些葡萄呢?有害吗?不完全是。

植物激素的使用往往有很强的自我限制。这种自我限制主要来自数量限制。正确使用可以促进生长,但过度使用不利于水果生长。乙烯利也有这个问题。如果使用太多,水果会更容易腐烂,味道更差,因为它们成熟得太快。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利浓度适宜时,可提前葡萄的物候期,提高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增加维生素C含量。

然而,研究人员也发现,一旦过度使用,不利于葡萄的生长。葡萄会提早落果,葡萄的味道会变得更差。因此,受这一因素影响,企业不会增加更多。

这次这么多葡萄被销毁的主要原因是商人盲目使用它们,没有控制乙烯利的使用,导致过早落果和葡萄味道差。

事实上,即使这些葡萄没有被破坏,它们也不会在市场上卖得好,并且会影响当地葡萄的声誉。

乙烯利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据说催熟剂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也是许多父母经常担心的问题。事实上,乙烯利能使葡萄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使人成熟。

事实上,植物激素的本质是一种毒性很低的杀虫剂。动物激素是大分子蛋白质。换句话说,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具有非常不同的分子结构。它们不会使人性过早或不育,就像花粉不会让人怀孕一样。乙烯和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类似性激素的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摘要

总的来说,乙烯在葡萄生产商中的应用并不新鲜,安全性也很好。然而,乙烯利有很强的自我限制,滥用不利于果实品质。

如果是为了控制产品质量,破坏是正常的,但说乙烯利有害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孙悟空为什么是太乙金仙?太乙金仙是孙悟空前世吗?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的身份有很多,众所周知的有美猴王,还有他自己给自己封的齐天大圣,还有在取经成功结束之后,西天如来给他封的斗战胜佛。但是,在他众多的身份中,还有一个是“太乙金仙”,这个身份可能有很多人就不是很了解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孙悟空为什么被封为太乙金仙?太乙金仙难道和太乙真人有什么关系吗?

对于“太乙金仙”这个身份的解释,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金仙”。金仙就是道教仙的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佛教的最高果位。在道教的先人当中,最高的境界叫做大罗金仙,也叫做天仙,而金仙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宋徽宗时期,可以永生不死,永不轮回,可以算作是修仙之人的一种很高的追求。

而想要成为金仙,就一定要有三花聚顶和五气朝元。所谓三花聚顶,就是有人花、地花还有天花,当然这个天花并不是疾病天花,而是说修习者进入一种虚空的境界,那么天花就产生了。而五气朝元,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气朝元,而要达到这种地步,又需要心肝脾肺肾的全面成功,而只有三花和五气这两步都做到了,才能成为金仙。

孙悟空的身世,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从一块吸收了天地灵气的石头里面出来的,一出生就有很多神通,再加上后天,有菩提老祖的教化,龙宫的定海神针,又有炼丹炉、五指山、紧箍咒的磨难,最后跟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他的责任就是保护唐僧,让他平平安安到达西天,见到佛祖,之后他也被封了斗战胜佛,取到真经,回到大唐。

但是,就是在这个封号上面,非常奇怪。如来给了唐僧一个佛,给了孙悟空一个佛,但是对于其他人就是随便一个“使者”“罗汉”,很明显他们两个都不是什么地位高的角色。尽管唐僧和孙悟空的佛地位也不高,但好歹是一个佛,他给唐僧封佛很明显,因为唐僧是他的弟子金蝉子,就算是佛祖也会向着自家人。

可孙悟空为什么也是佛?只是因为他路上出力最多,打的妖怪最多吗?未必,在如来给孙悟空封佛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孙悟空原本是太乙金仙,之后投入佛门之下,保护了唐僧,一路上降妖除魔功劳很大,所以被封佛,所以佛祖的重点在于,孙悟空本身的身份,因为他是太乙金仙,然后才是他保护唐僧,所以说,在哪里都是要看别人的背景的。

正因为孙悟空来头不简单,所以他做的什么事情都有解释,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孙悟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石猴,那么就算是他出了再多的力,最终恐怕也都得不到什么斗战胜佛,顶多也就跟猪八戒是一个等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孙悟空头上为何有两根毛?孙悟空头顶上的两根毛有何用?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会在京剧当中一些人物的扮相会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有着很大的差别,就比如说官员腰上那个像呼啦圈一样大,必须需要用手扶着的“腰带”。再就是一些武将后面会背着一些旗子,手里拿着马鞭就相当于起码等等,非常的抽象。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还被运用到了电视剧当中,那就是孙悟空头顶上的那两根长长的毛,不仅仅孙悟空有,三国名将吕布也有。那么这两根毛叫什么呢?有着什么作用?

如果您看过相关的戏剧,包括一些传统的绘画、皮影等艺术作品,就可能留意到一个现象,当孙悟空、吕布等比较英武、年轻的形象出现时,头顶往往要插两根很长的羽毛,这两根毛在戏剧行头里被称为“雉鸡翎”或者“翎子”,很多戏种里都有它。

除了男性角色,京剧中的女性武将角色也经常佩戴雉鸡翎。比如杨门女将的戏,很多戎装女将都有雉鸡翎。虽然只是简单的两根羽毛,却为这些女将平添了一股英气。有些人还进一步把雉鸡翎玩出了花样,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翎子功,借助翎子的翻飞或静止,表达角色的情绪。

那么,这种雉鸡翎的来历究竟是什么呢?单纯从戏剧史的角度,恐怕已经说不太清楚了,因为早期的资料比较匮乏,特别是图像证据。不过,如果我们把在头部装饰双羽的做法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上来考察,会发现它很可能跟历史上武将所佩戴过的一种特殊的冠有关系,而这种冠最早居然能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

这种冠名为鹖[hé]冠,《后汉书·舆服志》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它的形状,抄录如下:

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鶡冠,纱縠单衣……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

根据这段文献我们能够知道,汉代有一种冠被称为武冠,或者大冠。如果在左右两边插上双鶡尾,就成了鹖冠。在汉代,虎贲、羽林等勇猛的武士都戴鹖冠。

武冠的形象比较清楚,除了在壁画、画像石等材料中屡有发现,还出土过汉代的武冠实物。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发掘过一座新莽时期的墓葬,墓主人头部就戴着武冠。

而鹖冠上之所以选择鹖这种鸟的羽毛,是因为它很好斗,被视为勇雉。曹植曾经专门为这种鸟写过一篇赋文,他说“鹖之为禽,猛气,其斗,终无胜负,期于必死”,也就是说,两只鹖一旦斗起来,就必须要争个你死我活。

现代研究者认为,古人所说的鹖,就是褐马鸡(拉丁文名:Crossoptilonmantchuricum)。这是一种我国独有的鸟类,尾羽相对较长,性情的确好斗。

看来,古人就是看中了褐马鸡的好斗,想用它来跟武士的英勇之气相得益彰。《后汉书》提到,鹖冠和战国时的赵武灵王有关,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鹖冠源自武冠,这是我们前面已经交代清楚的。而古代学者认为,武冠是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时采纳了胡人衣冠的一些特征而制作出来的,专门配给武士们佩戴。后来秦灭赵国,就吸纳了这样的冠。今天的一些赵武灵王的形象复原图,特意给他配上了鹖冠。

从文物材料看,战国时期不仅有武冠,还有了鹖冠。下图是出土于洛阳的一面战国铜镜上的图案,用错金银的工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武士手持宝剑蹲距在马背上,他头上戴冠,两侧各插一根羽毛状物,这正是鹖冠的雏形。

汉代以后,鹖冠继续被沿用,但是形态逐渐出现了变化,比如下图所示的唐代鹖冠,就废除了两根褐马鸡的羽毛,而是在冠的前面直接增加一个鸟形的装饰。虽然如此,在头冠上插羽毛的做法却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