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宁红军遗址【20篇】

红军长征胜利,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征的这一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关于长征的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宁红军遗址,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3431

文章

1000

篇1:台北圆山遗址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圆山遗址位于台北市中山区圆山西边的缓坡,面积约有2.7公顷,为全台湾最珍贵的史前遗址之一,也是罕见的多文化层遗址。依照国际通行办法,从圆山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纪录统称圆山文化,该文化存在时间约在西元前4500年至西元前2000年。

圆山遗址至少包含了汉人文化、十三行文化、植物园文化、圆山文化、细绳纹陶文化、大坌坑文化、先陶文化等六个史前文化与一个历史文化。依照国际通行的办法,以最接近遗址的现代村落为该遗址命名的原则,因此将其遗址命名为“圆山遗址”。而后又将最先发现的遗址名称为该文化命名的原则,将其首先发现的史前人类活动纪录命名为“圆山文化”。

圆山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器、鼓角器种类众多,而且制作技术进步,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88年4月25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宣告圆山遗址为国家第一级古迹,并积极规划圆山史迹公园。2006年5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重新指定该遗址为国定遗址。

YuanshanSite

必去理由:台湾最珍贵的史前遗址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脚木足河流域古遗址群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脚木足河流域遗址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脚木足河流域古遗址群(马尔康县)

1.达维村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地亚迭沟,西至库拉低沟,北至确玛山山脚,南至脚木足河北岸内。

2.代基村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草登寺院转经廊,村委会活动室向西外延500米,北至山脚,南至坎下村口机耕道以内。

3.孔龙村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山脚机耕道,南至脚木足河东岸于机耕道交汇处以内,西至脚木足河东岸,白塔向北300米。

4.白赊村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山脚,寺庙向南、西、北外延至沟坎边。

5.蒲志村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村道,村道北坎向南外延500米,村寨向西外延150米。

6.沙尔宗村遗址

保护范围:以官寨五角碉楼为基点向北外延150米,西至沟坎,南至山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鸾亭山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鸾亭山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鸾亭山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后牌村北侧,东至燕河,西至鸾亭山山腰,南至后牌村,北至冲沟,遗址位于山顶被挖断的山脊上,坡度比较缓,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海拔约1580米,山上和山下有汉墓,山的第3~4级台地上曾经出土玉戈,也曾采集到“长乐未央”瓦当和冥钱,山顶有祭祀坑和汉代的建筑遗迹,祭祀坑被盗。山顶上散落大量的瓦片、陶片和骨头,另外还留有石头铺制的散水遗迹。曾出土素面泥质红陶鬲足、灰陶罐等。2004年9月至12月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山顶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600平方米。200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牌村:后牌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山宫遗址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成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秦、汉

成山宫遗址于1981年被发现,1983年、1990年、2000年先后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灰坑六个。包含物主要是瓦、瓦当和砖的残片;水设施遗址区多处断崖上裸露出陶水管头,显示其地下纵横交错的排水设施;不同个体的瓦当残片近500件;砖种类较多,有空心砖、铺地砖、条砖、饰面砖等,残块多,完整者少。陶色浅灰,夹细沙,质地坚硬。

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松林社区北门村。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的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4月初进入沾益县的炎方、白水、盘江、大坡等地。4月3日清晨,红二军团在贺龙的带领下,由白水乡水田村进入盘江乡喜厦村,先头部队——军团直属4师、6师经遵化铺、兴法村、十里铺宿营在松林、河西、中村、小后所、清水沟一带。当红二军团先头部队进入松林镇时,正逢松林镇的赶集日,红军首先占领了镇公所,大部队随之浩浩荡荡进入松林镇。由于赶集的群众不了解红军,慌忙四处奔跑,集镇一片混乱。这时,红军立即向群众喊话:“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北上抗日的队伍,是打富济贫的队伍,一切为人民谋利益。红军主张买卖公平,请大家照常赶街,安心做买卖。”在红军的宣传之后,慌乱的群众稳住了,重新摆设摊子,打开店铺做买卖。红军战士在集镇上购买商品都一一付钱。红军政工人员在集市上召开了有数百人参加的宣传大会,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宣传红军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宗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丑恶嘴脸,彻底消除了老百姓对红军的误会。接着,红军又把镇公所囤积的粮食和18户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了群众。这时,全镇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传颂着红军打土豪、分浮财的特大喜讯。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红军是穷苦大众的队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当天晚上,大部分红军战士驻扎在松林镇上,他们对老百姓秋毫不犯,还帮助老百姓挑水、劈柴、打扫卫生、喂牲口,许多老百姓都把自己家房屋收拾干净,热情邀请红军战士到自己家住宿,帮助红军打草鞋、缝补衣服,并把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红军,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红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博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4月4日,红军在清水沟白栗树丛中召开镇反大会。在会上,有一位红军-讲话,宣传“抗日必须讨蒋”的救国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与人民为敌的滔天罪行,指出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红军打富济贫、杀官安民是为了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谋求穷苦人民的翻身解放。会上,镇压了沿途带来的8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和敌特。红军的行动,鼓舞了军民的革命斗志,穷苦大众扬眉吐气,拍手称快,更加热爱红军。当红军踏上新的征途时,当地群众争相为红军带路,有的甚至把红军带到寻甸县才返回。

4月5日,天刚蒙蒙亮,红军又分两路前进:一路由小东湾经小兴村、大树屯到迤堵;另一路由遵化铺、兴法村出发,经黑老湾到迤堵会合,再经山后坡、小后所、胡家屯、陶家营沿马鞍山进人大坡乡。红二军团长征经过盘江乡,历时3天,途经9个村公所,27个自然村,行程60华里。

红军长征在松林的革命斗争,在盘江人民心中树立了巍峨的丰碑。1976年8月,原盘江公社在松林古城北门建立了“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纪念碑。2008年,松林村委会筹资10万元进行修缮,让人民世世代代缅怀红军。红军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人民谋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崇高理想,英勇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是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杠坡战役遗址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青杠坡战役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杠坡战役遗址

青杠坡战役遗址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在土城镇东北约3千米。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

战役简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原定执行《渡江作战计划》,经习水从泸州至宜宾一线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24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中央纵队和三、五军团陆续抵达土城后。川军刘湘一面调重兵-长江,一面派八个旅分进合击。红一军团的一、二师分别在黄陂洞、复兴场受阻;红九军团在赤水箭滩受阻;红军从赤水入川的大门被川军封堵。同时川军模范师部郭勋祺等部尾追至青杠坡。此时红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1月28日晨,红军在青杠坡与川军展开激战,毛泽东等到青杠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共和国的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一任国务院总理(-)、七大元帅(-、-、彭德怀、聂荣臻、-、罗荣桓、-)及数百名将军参加作战。由于情报判断敌认兵力为两个旅四个团,但川军参战部队实为8个多团,且还有增援部队赶到。战斗非常惨烈,我军部分阵地被突破。危急关头,-、-亲上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命令干部团发起冲锋,夺回部分阵地,同时电令红二师从元厚跑步回援。经过反复争夺,红军占领了主阵地营棚顶,但未能达到歼灭追敌的目的。红军伤亡了3000多人。毛泽东等当机立断,给予川军重大杀伤,指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改变行军路线,西渡赤水河。以灵活机动的运动逐步摆脱了费口舌,迈出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第一步,青杠坡战斗为红军一渡赤水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2002年,老红军、-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了“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军挑粮歇息处遗址黄洋界荷树下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黄洋界上原有的小路叫五里横排,从这棵荷树下经过。1928年冬,毛泽东、朱德同志和井冈山军民挑粮上山时,常在这棵树下歇脚。

当年,井冈山上除正规红军部队外,另有八百多伤病员,还有党、政、军等后勤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但山上“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黄洋界崇山峻岭,羊肠小道,交通十分不便。从山下运粮上山,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那个时候,早上下山挑粮,晚上回来,每天往返于山上山下,军民们挑的挑,背的背,仅一个多月,井冈山上就储备有三十多万斤粮食。

毛泽东虽然军务繁忙,但他也坚持和军民们一起挑粮。有一天,毛泽东和战士们从宁冈挑粮登上黄洋界后在这棵树下歇脚时,他问身边的战士:“你们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哪里呀?”战士们有的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他的话,鼓舞了军民们坚持井冈山斗争的信心。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同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当时年已四十多岁的朱德军长身负重任,但还是和毛泽东以及军民们一起挑粮。红军战士为了让他得到休息,两次拿走他的扁担,朱德便请军需处的同志为他削了第三根扁担,在上面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黄洋界荷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6月30日,郭沫若同志来到荷树下参观,他感慨地吟写了“小径挑粮领袖忙,五里横排遗槲(荷)树”的诗句。

信息来源: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寨则湾古寨遗址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寨则湾古寨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寨则湾古寨遗址

时代:清—民国

地址:佳县坑镇寨则湾村

保护范围:东至遗址本体东墙外扩31米,南至遗址本体南墙外扩26米,西至遗址本体西墙外扩40米,北至遗址本体北墙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0米。

2018年,寨则湾古寨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坑镇镇:佳县辖镇。1957年设坑镇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为坑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5公里。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1.3万。榆(林)吴(堡)公路过境。辖四道峁、冯家梁、关口、峁上、富家焉、高家沟、胡家山、白家山、张家岩、沙渠、小沟掌、圪绺咀、官道峁、三牛沟、冯家岔、郭家沟、倍甘、白家甲、赤牛崄、背沟、高仲家崄、长沟条、红岩卜绽、寨则湾、黑水坑、冯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神疙瘩山遗址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疙瘩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神疙瘩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点:延川县马家河乡郭家河行政村

保护范围:西北以渭清路为界,东南以秀延河、滑马河为界,山体二级台地6万平方米。

2008年,神疙瘩山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河乡:马家河乡位于延川县城东南7公里处,处于210国道和渭清线交汇地,又有-线横穿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全乡共有39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2754户,12800人。总土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丰富。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619万元,粮食产量6708吨,财政收入33.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 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吴起新寨遗址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吴起新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寨遗址位于延安市吴起县西北新寨乡新寨村树洼自然村西侧,属于(北)洛河上游,面积约有30—50万平方米,以龙山时代至夏初的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灰坑6座、房址1座,烧土面3处,并获取了大量陶片、石器、骨器和碳样、土样标本。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T1、T4所在区域由于水土流失或农田建设,文化层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T2、T3的第二、三层为龙山时代的灰坑,并且被同时期的灰坑打破,文化层之下为生土。灰坑分圆形筒状和圆形袋状两种,筒状者底部或坑口边往往有烧土面,填土经过夯打,夯土之上放置玉琮等玉礼器,填土中夹杂极少龙山时代中晚期至夏初的陶片,且这一区域所在的山梁独立于居址之外,可能为该聚落祭祀遗存。袋状灰坑均位于居址区,往往与房址相伴,应为日常生活设施。暴露在梯田断面上的房址多为半地穴式或窑洞式,有些房址的地面涂抹1厘米厚的白灰面。

本次出土的陶器主要以T4F1为例作扼要介绍。F1出土器物主要包括3件陶鬲、1件高领罐、3件圜底瓮、1件三足瓮、1件双耳罐以及夹砂罐等。从F1出土的器物特征来看,具备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初期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单把鬲成熟的尖角裆形态、较高的实足跟、足跟外的杆状物压槽以及加固足跟的绳索勒痕,表明该陶鬲已经接近夏代初期,大体与神木新华遗址早期遗存的年代相当或略早。在文化因素的构成方面,新寨遗址体现出多谱系交汇的综合特征,表明这一地区在甘青宁与河套地区、关中与北方地区文化传递路径中的枢纽地位。应该指出的是,白于山地区、洛河流域应该成为今后探究北方地带文化传播、迁徙及聚合问题的重要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安阜城遗址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阜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址分新、旧两城。旧城略呈矩形,南北长约166米,东西宽约122米。四周城墙大半犹存,黄土夯筑,高一般约5米。南墙中段辟城门,宽约4.5米,高4米。北墙中段残存马面一座。东墙因紧邻民居,破坏较严重。城内文化堆积层厚约0.60米。并有现代伊斯兰墓群。

新城遗址在旧城遗址东约1公里,城中现代民居鳞次栉比,巷道纵横,古城已破坏殆尽。据《清史稿?地理志》载,城周二里二、高一丈七尺三寸、城楼四座,雉牌五百八十个,有四座城门:东曰登青、西曰永丰、南曰辑和、北曰保康。

关于新旧安阜城,-明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准部平始建安阜城于精河,设典史”,安阜取“永保康宁”之意。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于“安阜城东二里建新城,仍旧名。”

安阜新旧城沿袭两个多世纪,因战乱,居民逐渐外迁,此城遂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羊马河战役遗址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羊马河战役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羊马河战役遗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乡羊马河村。

羊马河地处今瓦窑堡镇西南约12公里处。

1947年4月14日,西北野战军在羊马河地区,全歼胡宗南部整编15师135旅4700余人。

1947年2月,蒋介石在西安部署34个旅,计23万余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西北线有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和榆林邓宝珊集团,南线胡宗南集团15个旅约14万人向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突进。1947年4月11日,西北野战军得悉胡部驻清涧72团,将接替瓦窑堡135旅的防务,便决定在运动中歼灭敌135旅。西北野战军主力分布于羊马河周围。瓦窑堡东南岭湾、黑山寺、杜家畔集结2纵359旅、独4旅和教导旅;瓦窑堡西南由新4旅防守,1纵358旅集结于白家坪一带,独1旅集结于安家嘴一线;警备7团驻守石窑河一线。4月14日,敌135旅沿瓦窑堡至蟠龙大道的两侧高地南下,逐山跃进,异常谨慎。上午9时,其右翼404团先头到三郎岔、李家滴哨附近高地时,就被西北野战军新4旅堵截。其左翼405团行至磁家沟高地,即被独4旅拦截,独4旅12团击溃敌一个营的反扑,俘敌100余人。第14团抢占石家沟南端高地后,继续向羊马河突进,迫使敌405团退缩三郎岔东北高地,敌135旅全被西北野战军合围。胡宗南得知135旅被包围后,一面电令其固守,拖住西北野战军,一面调整编第1军、第29军速向135旅靠拢。胡部第1军、第29军共9个旅,都被西野阻击部队阻击于三皇庙、云山寺两线,胡军虽与135旅只有数里之隔,可相望而不能相救。包围圈中的135旅分别占据东、西高地顽抗,西野采取分割手段,集中兵力攻击东山敌405团,战斗一个多小时,405团大部被歼,残部向西溃逃。敌左翼被歼后,西野攻击部队稍加整理,于下午2时向西山敌404团发起进攻。激战两个小时,攻占高地,消灭其大部,残部逃窜,也被西野第14团追至流泪坡附近歼灭。羊马河战役俘敌135旅代旅长麦宗禹、404团团长成耀煌、405团团长陈简均,歼灭敌一个整旅。

羊马河战役遗址在子长县余家坪乡羊马河村,主战场上有子长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1月建的标志碑一块。碑高2.2米、宽2.3米。纪念碑四周为居民农田。纪念碑旁边住一户居民。

时代:1947年

地点:子长县瓦窑堡镇羊马河村和新庄库村

保护范围:以三郎岔村为中心,10平方公里范围内。

2008年,羊马河战役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正宁秦直道遗址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正宁秦直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横有秦长城,竖有秦直道,与万里长城一样工程浩大,撼人心魄的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与秦长城、兵马俑并称于世。两千多年前,由秦始皇下令派蒙恬将军率30多万大军用两年半的时间修建而成(公元前212年——210年)。秦直道北起九原郡,南抵秦都咸阳,全长70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4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如剑直劈,宽广直通,故称“直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两千多年后的秦直道虽然久经风霜、沧海桑田,但遗址依然清晰可见,直道在庆阳市境内约三百里,正宁境内由蔡头湾至艾蒿店长约八十里。

秦直道加快了秦、汉等朝中央政府与北方各地的联系速度,保证了政令畅通,直道连接了中原和西北地区两大民族,对我国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会宁红军烈士陵园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会宁红军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宁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中川乡。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会师地。1936年10月23日,为保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第5军等部在会宁大墩梁阻击国民党军进攻,红四方面军第5军副军长罗南辉、93师师长柴洪宇等10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纪念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86年始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杨尚昆题写园名,李先念题写红军烈士纪念堂馆名,刘华清题写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文,其中大墩梁阻击战纪念馆主要陈列展出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和887名红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和遗物等。陵园是甘肃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灯塔遗址外观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与其他奇观不同的是,它的建立没有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造,它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省的船只。 亚历山大灯塔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年,地点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法洛斯岛上。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

灯塔以白色大理石建成,共分为三层。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经阶梯送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依靠燃烧石油产生的火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以照亮夜间的大海,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并具有防卫及侦察敌人的功用。

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七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十四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亚历山大港进行了一些挖掘工作,使人类对灯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灯塔遗址在亚历山大城外的法罗斯岛上,建于公元前280年。据文献记载,灯塔由4层构成,并均略向里倾斜。底层为正方形,高60米,有300余个房间和洞孔,供人员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层为八面体,高30米。灯塔的三层为圆形,由8根圆柱撑着一个圆顶,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顶部,这一层即灯体所在。它的灯,或说是一个大型的金属镜,可在白昼反射白光,夜中反射月光;或说置巨大的长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岗石所制的反光镜以反射火光。这样,远处海船都能遥见塔上灯光,晦明不息,据以导航。第四层为海神波塞东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个灯塔面积约930平方米,高达180米,全为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铸成,气象巍峨。但是经过数次地震,灯塔于1435年完全毁坏。1480年用其石块在原址修筑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模型、壁画、油画等,介绍自一万年前从草船开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

埃及亚历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凤遗址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五凤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蒋村镇五凤村村北。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

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多在3米左右,个别地点深度达4米,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最丰富,暴露的遗迹有房址、灰坑、陶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地面经过火烤或拍打,平整坚硬;灰坑形制有筒状、袋状、锅底状;陶窑暴露有火烧结块。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篮纹、附加堆纹及彩陶,可辨器形有敛口缽、宽沿盆、喇叭口尖底瓶、平沿缸、敛口瓮、折沿罐等。建筑材料残片多为绳纹板瓦、筒瓦及夔龙纹、云纹瓦当残片。从现场踏查情况看,晚期遗存多分布于山岗顶部,而早期遗存则多分布于山岗偏下部。根据采集遗物分析,遗址内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秦汉时期遗物,其中以仰韶文化遗物最为丰富。

五凤遗址地处于秦岭北麓山岗上,面积较大,内涵丰富,距离水源较远,在关中地区较为少见,对于关中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史前人类选址及山前丘陵地带文化面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蒋村镇:蒋村镇地处户县西南隅。东与天桥乡接壤,酉与周至县耿峪九峰乡为邻,南靠涝峪镇,北接祖庵镇。南北长约27 3公里,东西长约5公里,距户县县城约15公里,辖4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人口3.4万人,镇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南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林木茂密,矿产资源已探明有金红石、石英石、墨石等。镇政府驻地蒋村。 改革开放以来,蒋村镇经济、文化、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矿区占地面积3432亩,鼎盛时期职工家属共约3万人。

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东郊12.5公里处的鳌背山下,三面环山,背对山川,南临陈炉古镇,北望避暑胜地玉华宫,紧挨霸王窑遗址、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云梦鬼谷子庙。矿区内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矿区交通便利,临近210国道、305省道,并有一条与陇海铁路咸(阳)铜(川)支线相接的煤炭专运线。从王石凹到陈炉、云梦鬼谷子庙、姜女祠、金锁关石林15分钟车程,到玉华宫、耀州窑、药王山、香山寺6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交通优势,是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能够融入铜川旅游大环境及铜川市老区环形旅游经济带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曾经的王石凹煤矿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等“十大”闻名遐迩,并形成了“八街”“八景”,八街:爱岗路 福乐路、工业路、公寓路、敬业路、文苑路、迎宾路、正阳路;八景:巨鳌探海、钢缆钓日、乌金飞瀑、蛟龙潜洞、亭 阁挂月、古槐迎客、缆车如梭、银河坠地。

矿区现有办公、生活区域,具备完善的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系统和通信设备。拥有1个占地1200余平米,包含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瑜伽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羽毛球场、塑胶灯光球场为一体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1个面积达2900平方米,座位1807个可供大型表演的影视俱乐部,3个约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文化广场;1个可容纳数百名职工同时就餐的职工餐厅和一个200人的会议室;2个中型超市、1个小型超市,1个价格便宜可同时满足于1500人住宿的单身楼及1个招待所。一应俱全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完全可以为举办各类大型文体、培训活动,接待大批量游客观光、度假、疗养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矿井现存的炮采、高档普采、综采设备、主副井提升设备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不仅能够再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可为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证据。矿区保存完好的办公大楼、选煤楼和千米单身宿舍楼等苏式建筑,既是中苏两国友好互助友谊的最好见证,也是建设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填补陕西煤炭大省乃至西北地区无煤炭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空白的最大优势和最好资本,更是成为铜川旅游业继照金红色文化、玉华宫佛教休闲、药王山养生保健、陈炉陶瓷古镇等特色项目之后,再增添一抹厚重底色的最大亮点和最美名片。

信息来源:印台区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百丈关,是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必得成都无疑”之说。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相继攻下宝兴、天全和芦山后,准备通过名山转战川西平原,在成都建立根据地。

1935年11月19日拂晓,敌军派出10多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由北、东、南三面向红军在百丈地区10余里长的弧形阵地发起进攻。经过七昼夜的激烈血战,红军虽毙、伤敌15000余人,但伤亡也近万人,被迫撤出百丈。

百丈战役后,红四方面军移师北起九顶山至名山莲花山一线扼险防守。1936年2月,因战略转移,驻名山县的红军陆续撤离。

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原为蒙顶山天竺院旧址,是红军百丈关战役的指挥部。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馆内陈列着红军1935年11月进入名山后特别是百丈关战役的实物和史料。

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馆名由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题写,馆内除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史料外,还有兵器、货币、分田证、公文包等实物。馆内还有邓小平、徐向前、张爱萍、刘伯承、杨成武、肖华等题词的碑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云贵红军桥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云贵红军桥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云贵红军桥

1936年3月中旬,贺龙、肖克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乌蒙回旋战中从彝良奎香进入威宁的云贵乡和羊街镇,在洛泽河两岸和辅处、兴隆厂等处住了下来。在这里,红军宣传革命真理,打富济贫,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当地群众为红军提供给养,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作向导,与红军依依惜别。解放后,洛泽河两岸人民靠一铁索为桥以通来往,十分不便,年年均有失足溺水者。1986年6月,中央电视-事部摄制组在编辑宫军的带领下深入威宁县云贵乡洛泽河两岸采访,并把所摄片子提供给威宁县有关领导,片子反映了当地老百姓迫切需要修桥的愿望。为缅怀当地群众与红军的浓厚情谊,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发展地方经济、两岸两省交通部门商定共建“云贵红军桥”。1989年11月,大桥建成,并立碑纪念,使当地老百姓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洞遗址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大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洞遗址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约49公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大洞遗址属于石灰岩洞穴遗址,洞口宽55米,高约40米,主洞长1600米。1992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首次发掘,已揭露面积为80平方米。遗址内出土有石制品1300余件,部分石器的特征可与西方同期文化相比较。此外,遗址中还出土有属于中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动物化石40余种。

大洞遗址是目前贵州省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址,其文化遗物和原始生活遗迹保存了弃置时的状态,洞内的第四纪堆积丰厚且保存完好,为建立华南地区第四纪洞穴堆积的标准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