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病中的两面词(推荐20篇)

浏览

6936

文章

25

篇1:语文语病题之方法“厨艺展”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方法“厨艺展”

同学们,修改病句,要遵循“改少取巧,不背离句子原意”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请你不妨采取以下一些常规方法:

1.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2.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会句子的意思和情趣和表达手法,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帖,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3.看关联词。关键看是否用得得当。

当然,我们在具体修改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能够调整一下语序的,就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就能成功的,就不改两处;有多种改法的时候,就从简、从易选取。老师认为,修改病句也应“靠船下篙”,“小手术”能搞定的,坚决不“大动干戈”。只要保证句意的简洁、明了、通畅,修改就是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结构混乱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它往往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句子;(2)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3)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另说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纠缠不清。

例如:

①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②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应该从“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中选用一个。)

③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应该从“要出版……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中选用一句。)

④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上半句,主语应当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是“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而是“我们”。)

⑤花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慰藉》,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美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应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语序不当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①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②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③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规律: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短语,②表示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字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字的定语之前)。

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①从村庄到街道,从清晨到深夜,到处都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②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地交谈。

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介词短语,③表处所的介词短语,④表语气的介词短语(副词),⑤表情态的词,⑥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前。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语病题之新题“料理间”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新题“料理间”

1.修改下列病句。(1)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加强。(2)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制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3)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4)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5)这本书对中学生很陌生。(6)止咳祛痰片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远志等配制而成的。(7)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8)这次会议,我们班同学基本都参加了。(9)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10)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语病题之真题“百家宴”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真题“百家宴

4.(2011·浙江舟山)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①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③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15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④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5.(2011·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荒老娘”于化玲,九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6.(2011·江苏常州)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四处)

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它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即使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百年校庆之际,“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共举“百年清华”盛典。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清华”二字心存感慨,皆可一诉感想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

趣话“小甜点”

哪有“望年之交”

胡南芬

《中国老年》2010年第9期(上)刊发《独立的晚年,自在的生活》一文,其中写道:“知道老人喜欢鲜花,年轻房客上门时常常带上一束,二人也就成为望年之交。”这里“望年之交”的“望”应为“忘”。“忘年之交”亦称“忘年交”,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语出多门。较早见诸《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又如,清冯桂芬《陈君若木家传》:“余与君同客裕靖节所,君年长以倍,为忘年交。”哪有“望年之交”。

(选自《咬文嚼字》2011年第3期,有改动)

文浩:我们无论是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还是平时的书面表达中,都坚决不能生造词语,不然会弄出笑话。看来,我回去还得告诫身边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语病题之新题“料理间”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新题“料理间”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B.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D.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

B.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C.李文英数十年扎根基层,用智慧为棉农造福,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

D.2008年3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首个将遂宁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语病题之选择修改型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选择修改

例(2011·山东德州)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语病,任选两处在原句中修改。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不但我被人鲨搏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更被主人公那“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的信念所折服。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种阅读体验将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解题策略:做好这类题,要学会选择。此题有三处毛病,而我们只需选两处作答即可。因为我们有了选择权,题目难度便于无形中降低。此题同时也考查了我们对修改符号的使用情况。三处订正:①将“讨论并阅读”改为“阅读并讨论”。②将“不但我”改为“我不但”。③末句删除“的动力”,或者改为“成为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语病题之积累“营养粥”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积累营养粥”

明确语病的类型

1.语序不当。即组成句子的各个成分的排列次序出了问题,从而导致表意不明、不合事理或产生歧义。

例:①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古代先贤留下来的光辉思想。(先“继承”后“发扬”)

②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360元人民币。(应为“一位法国外宾”)

2.搭配不当。常见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或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等。

例:①大陆对台政策的出台,牵动着无数海峡两岸同胞的心。(“无数”应修饰“同胞”)

②穿的只要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改为“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语病题之积累“营养粥”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积累营养粥”

明确语病的类型

3.成分残缺(或赘余)。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

例:①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缺主语,去掉“从……中”)

②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学雷锋”热潮。(“空前”与“前所未有”意同,删去其一)

4.结构混乱。表达同一个意思时,由于犹豫不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句式交错使用,造成句式杂糅、表意不清。

例:①这个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为……所”是固定结构,句中有两个结构,可改为“深受群众喜爱”或“为群众所喜爱”)

②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除了实验中学外,还有板桥中学、楚水中学等学校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应删去“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语病题之判断修改型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判断修改

例(2011·黑龙江牡丹江)下面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病句的序号并改正。

①倡导环保理念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我市市民的积极响应。②有的市民指出了一些浪费资源的不良现象,③同时呼吁人们良好的节能习惯。

序号:

改正: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病句的辨识能力。根据题意,我们必须先在短时间内读懂读通给出的三个句子,然后根据常见病句类型迅速定位,准确找出病句加以修改。较之前面题型(二),此类题又增加了一点难度。本题应选③;改正:在“良好”前加“养成”或“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语病题之真题“百家宴”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真题“百家宴

1.(2011·江苏泰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2.(2011·江苏南京)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为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3.(2011·江苏苏州)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1)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一词。

(2)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改为“”。

(3)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病句知识点:中学语文学习中常见的语病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

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余)

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

十分罕见(“罕见”含“十分”意,“十分”赘余)

随便苟同(“苟同”含“随便”意,“随便”赘余)

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

快要垂危(“垂危”含“快要”意,“快要”赘余)

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

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

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

二、形容词类赘余

炎热、雪白、笔直、通红、稀烂、飞快、精光、崭新、冰凉、死沉、烂熟、巨大、繁多、酷热、众多、广大等本身带比喻性成分或表程度成分的形容词的前面如果有表修饰的程度副词,那个程度副词是赘余成分。如:“十分炎热”(“十分”赘余),“非常雪白”(“非常”赘余)。

三、名词类赘余

多年的夙愿(“夙愿”有“多年”意,“多年”赘余)

多虑的想法(“虑”有“想”意,改“虑”为“余”)

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两者留一)

目的是为了(“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

目前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

无用废话(废品、废物……)(“废话、废品、废物……”含“无用”意,“无用”赘余)

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意,“人民”赘余)

原因是因为(“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

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意见”赘余)

四、代词类赘余

我的寒舍(舍弟、*内、家严、拙作……)(“寒舍、舍弟、*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意,“我的”赘余)

您的令爱(令尊、贵公子……)(“令爱、令尊、贵公子”均含“您的”意,“您的”赘余)

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与后面“于”重复,可删“于”或改“诸”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前后项不对应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前后项不对应

如果一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那么后项就应该有另外两种情况与之对应,否则,就会造成前后项不对应,如:

⒅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这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而后项只有一种情况“能做好工作”,这种情况与前项中的“有健康的身体”对应,而缺少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因此,这个句子应在“能”字后加一个“否”字,这样前后项就对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成分不当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一、成分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工地上,听不见锹(qiāo)镐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只有一对对焦急的眼光,在向远处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应改为“眼睛”。)

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呼啸”应为“沸腾”。)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与“发展”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例:①他的家乡是安徽黄山市人。

②黑格尔的这本书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制造出来。(“聪明”与“手”搭配不当。)

②下课后,他一个人走到操场上,十分热烈地读起英语单词来。(“十分热烈”改为“认真”。)

③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干部的发言。(“以亲切的目光”与“倾听”不搭配,应为:“……注视着这位老干部,倾听着他的发言。”)

④对不起,这次我们对您照顾得太不周全了。(“周全”改为“周到”。)

⑤他的演技很高,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丰满”应改为“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句子成分残缺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成分残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缺少主语,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主语被掩盖,如:

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

一是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

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

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

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语病题之标示表述型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标示表述

例(2011·辽宁大连)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

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夺冠,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修改意见:

解题策略:所谓“标示表述型”,其实就是,在审清题意的前提下,先画线标明病句,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你是如何修改的。这类题无需运用修改符号,无需写出改后的完整句,只需找出“有病”的地方,局部“开方”,所以相对容易。此题误用成语,应画出“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或者“津津乐道地谈论”)。修改意见:把“津津乐道”改为“津津有味”(或者把“津津乐道”改为“饶有兴趣”,或者删去“地谈论此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语病题之积累“营养粥”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积累营养粥”

明确语病的类型

5.表意不明。往往是由于句子有歧义造成的。

例:①丁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到底是谁不认识谁?不明确)

②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谁进攻谁呢?)

6.不合逻辑。有些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没问题,但表达不合事理,仍是病句。

例: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突然”与“渐渐地”矛盾,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②体育课对大多数同学是有兴趣的。

(主宾颠倒,应改为“大多数同学对体育课是有兴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语病题之阅读“进补汤”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阅读“进补汤”

4.班主任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小明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文浩:暗换主语,结构混乱。“久久不能平静”的主语应是“小明”,这是毋庸置疑的。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我认为,可改为:“班主任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小明,使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切不可“偷梁换柱”噢!

5.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文浩:“切忌”表否定,“不要”应删去。总不能提倡中学生写作文造假吧!我想起了一个类似“病例”——“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防止”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无需再用“不要”。二者犯同一语病——误用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语病题之阅读“进补汤”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语文考点训练:语病

阅读“进补汤”

文浩同学觉得获益匪浅,“跃跃欲试”。我们一起来鉴定一下这位小实习生的诊断能力。

1.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文浩:这样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两个分句排列次序不当。颠倒递进关系,严重不合事理。

2.我们又一次成功发射并研制了一颗新型卫星。

文浩:显然是先“研制”,再“发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饭还没做出来,谁有本事吃饭?一个道理嘛。

3.国家、社会、家庭应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文浩:句子倒不长,乍一看,没啥“病”啊,但万不可掉以轻心。找来找去,宾语中心词呢?保障的是权利啊,可别把“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误做“保障”的宾语哦。成分有残缺,结构就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句子成分不搭配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成分搭配有五种情况。

一是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

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这个句子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

一是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

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

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

一是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

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个句子的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一是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

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这个句子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

一是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

⑻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这个句子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