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汇总20篇)

对于小孩来说,是非常敏感并且容易受到惊吓的。下面给大家说说小儿受到惊吓常常夜晚啼哭怎么办?请看下面。

浏览

7260

文章

90

篇1: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什么原因引起?慢性肾炎早期可见各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包括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病等。慢性肾炎发展至晚期时,肾组织严重破坏而失去功能。慢性肾炎包括了多种病因和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

(一)本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类。

发病原因

1、原发性,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炎症进展,终于进入慢性肾炎阶段。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肾炎表现,症状隐匿,但炎症缓慢进展,若干年后成为慢性肾炎。

2、继发性,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3、遗传性,遗传性肾炎、多囊性肾病等。

(二)发病机制多属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大部分属免疫复合物疾病,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复合物。

1、补体活化引起组织损伤可参与肾脏炎症病变。

2、感染反复发作,机体有内在的免疫缺陷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型别(如HLA-A10、A2、Bw35等)与慢性肾炎有关。

起病后的不断和持续进展的原因可能是:

(1)、原发病持续性活动。

(2)、肾小球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即无病变的健存肾单位处,肾小球局部有代偿性高灌注、高滤过改变,终而致成硬化。

(3)、持续蛋白尿致肾小球系膜吞噬清除功能长期负荷过重,可致肾小管及间质病变。

(4)、高血压对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蛔虫肠梗阻原因有哪些?蛔虫症是我国人体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之一,以学龄儿童多见,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蛔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近10余年来由于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预防措施的建立发病率大大下降。蛔虫外科病中以蛔虫肠梗阻最常见,多因口服不足量驱虫药(特别是山道年)及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如发热、腹泻等引起蛔虫聚集成团而阻塞肠腔造成梗阻。阻塞部位以回肠末端最多见。但可发生于小肠的任何部分。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原因:

一、发病原因

蛔虫感染并在肠道内寄生,当寄生宿主机体环境和肠管功能紊乱时,如发烧、呕吐、腹泻、饮食不洁、吃生冷及刺激食物过多、驱蛔虫方法和药剂用量不足时,使蛔虫体受刺激,兴奋性增高,在肠道内增强活动,并相互扭结成团,阻塞肠腔造成肠梗阻。二、发病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蛔虫不成团,多寄生于空肠和回肠,以肠腔内食糜为生,平时安静,在肠腔内是分散的,与肠管纵轴平行寄居。当某些因素使蛔虫体受刺激,增强活动,在肠内扭结成团时,肠内容物仍可沿蛔虫体周围通过,故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如果梗阻时间过长,虫团不散,加以肠管持续痉挛,可变为完全性肠梗阻,蛔虫头部唇齿可直接损伤肠黏膜,使肠黏膜充血、水肿,代谢的毒物又刺激肠壁,使肠管产生反射性痉挛,增加肠腔梗阻。在回肠末端最常见。蛔虫聚集于肠段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基础上,由于近端肠管剧烈蠕动可诱发肠襻发生扭转,即发生蛔虫性肠扭转。另外,蛔虫或其毒素刺激所致的肠痉挛可诱发肠套叠,致使梗阻加重并有绞窄。虫团长期压迫肠壁可发生点状坏死、穿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有时充满蛔虫的一段肠襻,因重量下垂可突然发生扭转、肠管很快发生坏死、病情急剧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急性阑尾炎病变以渗出为主,在炎症早期即有腹膜渗出,并迅速增加,炎症很快波及阑尾浆膜和壁层腹膜。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较复杂,目前只了解与因素有关:1.细菌感染

细菌经损伤的黏膜及血循环达到阑尾,引起急性炎症。如上感、咽峡炎、扁桃体炎等。2.阑尾腔梗阻

粪石、异物(果核、蛔虫)、阑尾扭曲、管腔瘢痕狭窄等阑尾腔梗阻,使分泌物滞留导致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血管循环障碍,有利于细菌侵入。3.神经反射

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时,常伴有阑尾血管和肌肉反射痉挛,使阑尾腔发生梗阻及血运障碍引起炎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原因会引起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结核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那么,什么原因引起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原因:

结核杆菌侵入淋巴系统进入局部淋巴结,因菌血症经血行播散进入脑膜和脑实质,包括室管膜下等部位,并在此复制,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或因年老,病灶内的结核菌激活而破入蛛网膜下腔,随脑脊液播散,历时数天至数周即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多为全身性粟粒结核病的一部分,通过血行播散而来,北京儿童医院1964~1977年所见1180例结脑中,诊断出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4.2%,在这14年,从152例结脑的病理解剖发现,有全身其他脏器结核病者143例(94%);合并肺结核者142例(93.4%)(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合并肝脾粟粒结核约占62%,肾粟粒结核41%,肠及肠系膜淋巴结核约占24%。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医治疗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是危害小儿健康的疾病,主要是消化道有异物引起疾病发作,严重时还会出现肠梗阻。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误吞异物,因为很多孩子喜欢把玩具放到嘴里,如不小心吞下去就会引起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要及时采取治疗,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西医治疗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的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观察:

等待异物自行排出,不宜使用泻剂和改变食谱,以免因胃肠运动增加,反而使异物易于嵌顿或发生胃、肠穿孔。

二、进食高纤维食物:

在饮食方面仍用一般饮食,不改变食谱,可以增服一些富有纤维质的食物,增加大便量以利异物排出。

三、药物:

有人认为,根据应该使异物容易通过的治疗原则,可给予石蜡油、惰性粉末如白陶土、铋剂等,以帮助异物顺利排出。

另外有继发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有脱水、出血等应给予输液、输血、止血等相应治疗。

禁忌使用泻药,以防引起肠蠕动紊乱,异物损伤肠壁。

四、胃镜治疗:

一般消化道异物除食管异物需立刻经食管镜取出外,其余均不需治疗。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可考虑使用胃镜取出异物:

1、滞留于上消化道的异物。

2、尖锐的异物、较长的异物,或毒性异物经过胃肠可导致中毒者/。

3、长针一类的异物(>5cm),一般不易通过十二指肠曲。使用胃镜取出小儿消化道异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故治疗消化道异物应作为首选方法。使用胃镜应严格按操作技术规范,由熟练者施行。如已穿孔者忌用。

五、手术治疗:

若异物长期固定一处,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肠出血者,须手术治疗。

对胃镜不能取出的下列异物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1、尖锐异物停滞不前,肠道金属异物停滞一处,4~5天不再移动、或疑有穿孔者。

2、巨大异物估计不能通过幽门,用胃镜失效者。

3、溶解慢或不溶解的毒性异物,经胃肠道有危险者。

4、引起梗阻等并发症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均应剖腹手术取出异物。

5、透光异物,4~5天未排出,腹部有压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低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持续2星期以上,往往伴有食欲不振、疲乏或其他疾病表现的一种。隋况。在夏天低热的小儿较多见,一般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从而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小儿低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正常人的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一定程度盼波动,例如环境温度较高或剧烈活动后均可使体温略增。一般来说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但两者的差别不超过1℃o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不完善,所以早产儿、新生儿、体质虚弱者体温容易有波动,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就不算是病理现象。

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往往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小儿低热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中耳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病等,个别要考虑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

为了帮助医生掌握更多的资料,以便明确诊断,就诊前家长应详细记录小儿每日的体温变化情况,一般每4~6小时测定一次体温,持续1星期以上,并记录各种伴随症状,如食欲变化,有无乏力、面部潮红、盗汗、咳嗽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等,以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低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厌食 引起小儿厌食原因如此之多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厌食,这是许多小朋友都会出现的一种状况。那大家可否知道小儿厌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小儿厌食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不知道的话,那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小儿厌食的原因

在我们生活中,厌食的小儿是有许多哦。那小儿厌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其中胃肠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目前受到重视。

2.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导致厌食。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造成腹胀、恶心与厌食。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

如果小孩身体缺乏微量元素的话,则是会出现厌食情况。而且,如果某些内分泌素不足的话,也是会出现厌食的,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4.食物过敏

有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过敏,表现为进食后胃肠不适、烦躁胸闷、甚至有的儿童见到相似食物颜色、形状、味道相近的非过敏性食物也会拒食。

5.喂养不当

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为明显。原因是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乱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

正常儿童每隔3~4小时胃内容物要排空、血糖要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如果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内总有东西、血糖不下降,就不会有食欲。

6.气候影响

如果处于炎热季节的话,也是会引起小儿厌食的,而且大人也是有可能会出现厌食的情况。

7.运动量不足

运动不足时,小儿机体消耗减少,代谢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8.睡眠不足

小儿睡眠不足除影响生长发育外,还影响机体免疫力和体力的恢复,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小儿厌食怎么办

1.合理喂养

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做到合理喂养。4个月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

2.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应以“吃饱而不过饱”为原则,定时进食,每天三餐饭,中间加两次点心和水果较为适宜;少吃油炸等燥热食物、肥厚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影响食欲;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倘若一时过饱,可吃点助消化药,也可以一、二顿少吃或不吃,等孩子饿了,胃肠畅通之后,再恢复正常用膳。“饥饿疗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睡眠充足,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3.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躯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去除病因。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不得私自乱服药物。

5.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药物

停用引起胃肠反应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6.补充微量元素

如缺锌引起的厌食,可给予口服锌制剂。此外,还可膳食补给,多吃动物性食品。

7.药物

助消化剂、胃动力药,对于严重顽固性厌食症可考虑激素疗法。

如何预防小儿厌食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躯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去除病因。

2、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甚至不吃零食,少吃冷饮,规律进食,避免对食物品种的特殊偏好等。

3、重视食品的色、香、味

食物良好的色、香、味特性,可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全方位地刺激大脑进食中枢,增加食欲和食量,改善厌食状态。

4、纠正微量元素失衡

儿童较长时间食欲减退,可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末梢血即可,如检查血锌低下,可遵医嘱适当补锌。另外可进食含锌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产品、核桃、花生、黄豆、菠菜等。

5、情绪预防

本病青春期女性发病较多,表明这一时期性格的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或家中不睦,父母之间的矛盾,家中亲友重病或死亡者,或在学校学习成绩意外的受挫折者等等,均易发生本病,因此保持精神的乐观、心胸开阔是至关重要的。

6、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使脑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质锻炼、体力劳动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与休息,可以防止因过分劳累引起下丘脑功能的紊乱。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小儿厌食的一些原因以及小儿厌食应该怎么办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如何预防小儿厌食了。因此,如果不想自己的宝宝出现厌食情况的话,那就多多预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儿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遗传性慢性进行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病变的根本原因为基底膜的重要组分Ⅳ型胶原不同α链(α1-αa6)的突变,其编码基因称为COL4A1-COL4A6,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约85%AS病人为性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AS,XLAS),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中段Xq22,为编码Ⅳ型胶原α5链(COL4A5)基因突变所致;其余病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recessiveAS,ARAS),致病基因为COL4A3或COL4A4基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S(autosomaldominantAS,ADAS),具有遗传多源性。

发病机制

本症肾脏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电镜下肾小球基膜致密层的改变。典型的表现是基膜分层化、撕裂、加厚而呈篮网状。早期案例可仅见基膜变薄。

光镜下早期有非特异的轻度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肾小球基膜不同程度加厚。10岁以下小儿有时可见胎儿型肾小球。随病情进展,肾小球相继发生节段性及球性硬化,并有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浸润和纤维化,40%案例于间质中可见泡沫细胞。

免疫荧光检查,早期阴性;后可有非特异的IgM和C3沉积。以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的抗肾小球基膜血清行免疫荧光检测呈阴性为本症的特征。

然而在发病机制方面,从Ⅳ型胶原编码基因上单个或多个碱基突变,直至BM上的相应病变,由于缺乏动态的、系统的研究,人们尚不清楚这其中的许多具体环节。目前正在开展有关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表现为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有时候可能会少量排气,这种症状叫粘连性肠梗阻,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由什么原因引起

一、发病原因:

肠粘连和腹腔内粘连带形成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者较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

后天性者多见,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

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粘连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肠、容易发生在阑尾切除手术后(尤其是阑尾穿孔腹腔引流术后)或盆腔手术后。可由以下原因引起:1、损伤:

腹膜肠壁浆膜受机械性刺激,如手术创伤、温湿度变化,手术中使用化学药品等的刺激均可引起粘连。2、感染:

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炎症性粘连,如慢性结核性腹膜炎,炎症过程中同时产生粘连,急性化脓性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后遗粘连。3、异物刺激性粘连:

如腹腔内出血、胆汁、胎粪及其他药物、肿瘤刺激引起的粘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儿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是一种先天代谢酶——犬尿氨酸酶的结构及功能缺陷,此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正常小儿所需的5~10倍,极易出现维生素B6缺乏。那么,小儿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vitaminB6dependencysyndrome)是代谢酶-犬尿氨酶的结构及功能缺陷,其活性仅为正常的1%。此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小儿所需的5~10倍。有时由于孕母在妊娠反应期服用过大剂量维生素B6,以致婴儿出生后仍需依赖较大量的维生素B6。

维生素B6包括六种可以互相变换的吡哆醇(pyridoxine)、吡哆胺(pyridoxamine)、吡哆醛(pyridoxal)和它们各自的5-磷酸化物。吡哆醛5-磷酸盐是这一组中的重要部分,在脱羧作用及氨基转移作用中作为酶系统的辅酶参与体内氨基酸、蛋白、脂类、核酸及糖原的代谢。如果缺乏可致抽搐及末梢神经疾患。因此,维生素B6缺乏可致生化及生理方面的异常。

症状:

婴儿期如遇不明原因的惊厥、贫血或慢性腹泻,若已排除低钙血性、低血糖、低血钠及感染性疾病,即应考虑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病。注射维生素B6100mg后抽擅停止可作为诊断依据。色氨酸负荷试验可以明确诊断,其法如下:口服50~100mg/kg色氨酸液(每次总量不超过2g),患儿尿中可出现大量黄嘌呤酸,正常人无此现象,但在维生素B6依赖病者此试验可能阴性,血清及红细胞谷-草转氨酶降低。脑电图检查有不正常频率及振幅改变的波形。

在婴儿期,吡哆醇缺乏症的主要症状为全身抽搐,其他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皮炎及贫血等。6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生后如喂养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6,可显示神经过敏、兴奋增多及频繁的全身性抽搐,导致抑郁、嗜睡智力迟钝、振动觉及位置觉消失。同时常有胃肠道症状。当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时,可发生末梢神经变性病(较多见于成人),以及皮肤和粘膜炎症,如脂溢性及脱屑性皮炎、口腔炎、舌炎、眼炎等。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多属遗传性疾患。

当婴儿期出现反复抽搐、贫血、慢性腹泻时应到医院住院确诊,诊断明确后应及早治疗,补充维生素B6,减少抽搐发生,减轻对小儿智力的影响。有关儿童健康饮食、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相关的常识小编继续持续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常识请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过敏性紫癜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小血管炎,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为主要表现。那么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是什么呢?

1、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鱼、虾、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都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儿肺炎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肺炎小儿的常见多发病,大部分患儿经及时治疗1~2周就会痊愈,但重症或治疗不当的肺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肺炎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体及毒素的直接侵犯,如病变侵犯到胸膜出现胸膜炎;侵犯到心包膜则出现心包膜炎;病原体进入血液可造成败血症,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等。

2、肺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肺炎,特别是重症肺炎时可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明显减少,肺功能下降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此外婴儿不会咳痰,如不及时清理,影响换气,也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由于身体内所有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均有赖于正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因此肺炎时各脏器常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比如心肌缺氧可使心肌收缩无力,同时长期心跳过快,心脏就会疲劳直至衰竭,表现为:

(1)心率突然增快,常超过160~180次/分,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

(2)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3)面色苍白,烦躁不安。

(4)肝脏进行性肿大,短期内肋下超过1.5cm,颜面、下肢浮肿。

缺氧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由于脑细胞每天要消耗全身氧气的1/4,所以一旦缺氧,神经系统很早就会表现出症状,当重症肺炎患儿出现嗜睡、烦躁、甚至抽风昏迷等就是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引起脑水肿的结果。

应强调的是,遇有小儿患肺炎时一定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这样既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肺炎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引起小儿鼻塞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鼻塞是小儿感冒常见的一种症状,很多小孩都会有这种情况,引起小儿鼻塞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由于感冒引起的。那么引起小儿鼻塞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吃什么对小儿感冒鼻塞好

1、白萝卜汤

做法:白萝卜250克切片,加水煎后趁热温服。

功效:白萝卜对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白萝卜汤对感冒没有直接治疗作用,但能减轻感冒带来的鼻塞、咳嗽等种种不适。

2、金银花粥

做法: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

功效:金银花性寒,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淡豆豉性凉,常与金银花一起使用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合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风热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3、杭菊糖茶

做法: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

功效:每天让宝宝饮服此茶,可以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的宝宝。

引起小儿鼻塞的原因是什么

1、异物堵塞

呼吸是延续生命必须进行的工作,而如今越来越差的空气质量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困扰,对于没有鼻毛且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婴幼儿来说更是一种“灾难”。

2、鼻痂

鼻痂就是鼻屎,其本质就是分泌物集合体,因为婴幼儿比较敏感的缘故,轻微的刺激和异物入侵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应,这样一来,宝宝身体分泌物的量就会增加,黏在鼻腔内部就形成鼻痂。过多的鼻痂会引起鼻塞。

3、感冒

对婴幼儿来说感冒也很常见,感冒往往伴随着流鼻涕、鼻塞、轻微发热等症状。宝宝的身体为了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会分泌抗体,而抗体和病毒斗争的结果以分泌物的方式从鼻腔排出;宝宝的身体也会提前分泌出抗体来抵抗细菌的入侵,同样会造成鼻塞。

4、鼻窦炎

宝宝患了鼻窦炎往往伴随着发热、头痛等症状,鼻窦粘膜被刺激而充血肿胀,机体保护自身,分泌物会增多,从而导致鼻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支气管炎(acutebronchitis)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treacheobroncitis)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那么,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合并感染。

(1)病毒感染:凡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引起发病。多见腺病毒、流感、3型副流感及呼吸道融合胞病毒。

(2)细菌感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或见百日咳杆菌、沙门氏菌属或白喉杆菌。

(3)肺炎支原体

(4)其他诱因:营养不良、变态反应、佝偻病、慢性鼻炎以及咽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儿葡萄状肉瘤由哪些原因引起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葡萄肉瘤由哪些原因引起?国内报告,原发性阴道癌以早婚、早产为主。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子宫托或有过盆腔放疗史。

1.人乳头状瘤病毒可能部分与其有关。HPV同阴道黏膜的发育异常变化相关,称为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HPV感染→阴道上皮内瘤变→浸润癌,这一过程有报道,但确切可能性尚不清楚。

2.雌激素年轻女性阴道透明细胞癌与其母亲妊娠期服用雌激素有关,其危险性是1‰,尤以妊娠前12周接触的妇女危险性最高。

发病机制扩散及转移:

1.直接播散到邻近的软组织和骨结构包括阴道周围,子宫旁、膀胱、尿道、直肠和骨盆。

2.淋巴结播散上段阴道淋巴结引流与宫颈癌相似。先达盆腔,然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下段1/3阴道引流与外阴癌相似,到腹股沟和股淋巴结,再到盆腔淋巴结。有双向引流可能,特别是中段。

3.血行播散发生较晚,常见为肺、肝、骨转移,先淋巴结转移,后血行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发烧是常有的事情,家长也该了解小儿发烧的原因。那么,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小儿发烧怎么办?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小儿发烧怎么办?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发炎等上呼吸道的感染。这时,孩子除了发热以外,一般还会伴有相应部位的其他症状,例如头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痛、轻度咳嗽;同时还可以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下降等,部分婴幼儿由于突发高热而引起惊厥。

2、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此时孩子除发热外,往往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3、细菌、病毒感染:因疾病所引发的小儿发烧现象,多半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医师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肠胃炎、脑膜炎等疾病,多会伴随发烧症状。

4、癌症、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癌症、肿瘤或自体免疫性疾病,也会释放出一些细胞激素,使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原先设定,因此也会有不明的发烧症状出现。

5、对新生儿来说,当出现症状不明的高烧时,验尿检查是必要手续。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状,除了发烧,还会有尿频、尿急、小便痛与小便失禁等现象。相对于较大孩子能表达除了发烧以外的不适感受;小小孩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病情误判,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败血症。

幼儿的发烧筛检,除了会透过验尿程序来检测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般大型医疗院所,对于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处理流程,医生会依病况进行血液、粪便,甚至抽取少量脊髓液做检验,以排除其它感染的可能性。

6、专家指出,由于新生儿脑部下视丘功能发展还不完整;加上宝宝身体体积小,相对体表面积大;且汗腺不发达,散热机制较差,一般幼儿的体温,多会比大人稍高个0.3~0.5℃。

7、环境因素:凡室内通风不良,或是爸比妈咪帮小宝宝穿太多衣服,盖太厚棉被等,都易让小宝贝因为身体体温无法外散,造成“假性发烧”现象。另外,宝宝刚吃完热食或牛奶,也会因血液循环快而有体温过高现象;而宝宝刚洗完澡后,因水会吸热,此时体温会稍微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慢性的肾小球肾炎可谓是导致小孩肾衰竭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肾衰竭疾病,要从预防和治疗肾炎开始着手。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什么原因引起

一、常见病因:

①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②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③中毒性肾病:如重金属中毒性肾病、镇痛剂性肾病等;

④血管性肾病变:如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病、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⑤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⑥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狼疮性肾炎等;

⑦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肾病及痛风性肾病等;

⑧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二、发病机制

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了。1.健存肾单位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疾病,导致大部分肾单位破坏。残余小部分轻度受损功能正常的肾单位,因维持机体正常的需要而代偿加倍工作。导致“健存”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处理滤液的功能增强,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而丧失功能。最后“健存”肾单位逐渐减少,肾功能逐渐减退。2.尿毒症毒素学说:

尿毒症毒素,可能是肾衰时蓄积在体内的多种物质,包括PTH、磷、尿素、肌酐、胍类、酚类和吲哚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体内浓度含量比正常高。

②高浓度与特异性的尿毒症症状有关。

③能进行化学鉴定及定量测定。

④物质浓度与尿毒症患者体液内浓度相似时,出现类似毒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引起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erythemamultiformaexudativum)严重者称为斯-琼综合征(Steven-Johnsonsyndrome),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其特征,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引起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本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于有过敏体质的患儿。反应原可为支原体、病毒(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药物(磺胺药、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抗惊厥药物、镇静剂)及食物等。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3周有原发病的历史或服用药物史。感染引起发病的潜伏期较药物引起者潜伏期长。二、发病机制

皮肤病变主要发生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先发生血管扩张和局部水肿,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继而红细胞渗出至血管外。表皮下可见空泡形成和淋巴细胞浸润。严重病例整个表皮层发生坏死。黏膜病变与皮肤病理改变相似。重症病例内脏器官、心、肺、脑等也可累及。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引起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原因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肾病综合征易反复是它的特点之一。预防反复的关键是预防感染,不能有感冒、皮肤感染、腹泻等情况。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什么原因引起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清楚,多因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而触发。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1、大量蛋白尿:

以肾小球病变为主,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免疫或其他病因的损伤,电荷屏障和(或)分子筛的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大量漏入尿中。(1)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原因:细胞免疫紊乱,特别是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机制:

A.淋巴细胞产生29kd的多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多阴离子减少。

B.刀豆素(conA)刺激下的淋巴细胞可产生肾小球通透因子(glomerularpermeabilityfactor,GPF),直接引起蛋白尿。

C.淋巴细胞分泌可溶免疫反应因子(solubleimmuneresponsesuppressor,SIRS)。(2)非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A.通过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及凝血、纤溶系统,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而损伤基底膜,导致筛屏障的破坏。

B.通过血压增高、血糖增高等非免疫机制,或出现基底膜结构缺陷而破坏筛屏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什么原因引起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急性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即肾脏不能按照机体需要来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什么原因引起?

1.肾性

原因:因患有下述病症,使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

①肾小球、小管间质或血管炎症

②低灌注或肾毒性物质损害导致小管细胞损害,即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③血栓形成导致栓塞性肾血管阻塞或血管运动性肾病(vasomotornephropathy)(1)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或)血管炎: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性弥漫性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均可引起。(2)急性肾小管坏死:

①肾毒性物质损伤:

以下物质可引起肾小管中毒坏死:

A.内源性:如溶血,横纹肌溶解,草酸盐,尿酸,浆细胞病恶病质(如骨髓瘤)。

B.外源性:生物毒素:如蛇毒、蝎毒、蜂毒、生鱼胆、毒蕈等。

②急性肾缺血:如烧伤、创伤、大手术、大出血及严重失盐、脱水,急性肌红蛋白尿,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造成肾脏缺血、缺氧,使急性肾小管坏死。

(3)急性间质性肾炎: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等)或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变态反应(如青霉素族,磺胺药,止痛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可引起。

(4)急性肾实质坏死:急性肾髓质坏死及急性肾皮质坏死。

(5)肾血管疾患:过敏性血管炎,坏死性血管炎,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恶性高血压,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败血症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其他: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