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食品中有异物如何处罚商家热门七篇

说到食品添加剂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现在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食品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的,从安全方面来考虑的话,我们就会担心这些食品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了,那么在生活中哪些食品添加剂很常见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浏览

3818

文章

7

篇1:如何处罚出售添加剂超标食品的商家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工商部门在抽检中,发现一经营者销售的食品添加剂不符合国家标准,还有出售添加剂超标食品的行为,在处罚时适用什么法律法规呢,如何处罚出售添加剂超标食品的商家呢?

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股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违规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再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货值金额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吊销许可证。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明知有上述违法行为,但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也需要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针对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则规定: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再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货值金额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吊销许可证,甚至负刑事责任。

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内容是食品医药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来关注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食品中吃出异物向商家索赔还是厂家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对食品问题越来越重视,因为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一些商家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卫生要求不达标,或者是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异物掉落在食品里,没有被发现,如果消费者购买到这样的食品,他们在食品中吃出异物向商家索赔还是厂家呢?小编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一,熟食和餐饮业的食品中吃出异物

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商家索赔。因为这些食品的商家往往也是食品的厂家,所以可以直接持购物小票,保存食物的现状或者拍照,找商家索赔。

二,有包装有生产商家的食品中吃出异物

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商家或者厂家索赔。

首先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赔偿,或请求消保委进行调解,或向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在无果的情况下再提起仲裁或者诉讼。

1、如可能或已经出现纠纷,应第一时间联系律师,委托律师设计谈判或诉讼的法律策略。

2、之后再根据律师的设计,先和对方协商。但协商应当有时间限制,以免超过诉讼时效。一般以1-3个月为宜,再长就不好了。

3、如协商无果,则应立即委托律师办理起诉等法律事宜。

以上做的法律依据是: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食品中吃出异物,是找商家还是厂家提出索赔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保障,索赔成功。

介绍完了食品中吃出异物向商家索赔还是厂家这部分购物维权小知识,接下来继续给大家带来:食品医药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登陆我们的网站点击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食品内有异物处罚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中的异物是指非加工要求或根据产品标准不应该含有的物质,均可以称为异物,如果厂家生产的食品里被检查到有异物,食品厂家是需要被处罚的,那么,食品内有异物处罚标准是什么呢?

小编了解到,如果食品内有异物,那么该食品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处罚标准如下: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对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因此,小编醒市民,如果遇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可向相关单位投诉举报,市民可在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点击查看具体的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传真号码,通信地址,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大家的饮食安全,作为消费者,我们有责任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消费者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景区饭店食品顾客吃出异物如何处罚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景区购物的时候很容易买到假货,在景区饭店吃饭也很容易吃出异物。在食品中吃出异物,商家的解决方法只是换一份或者赔偿一点钱就算了事,这些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实际上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景区饭店食品顾客吃出异物如何处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明文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一些销售问题食品的商家仅给予消费者退款或换货的做法是错误的,逃避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此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因购买问题食品导致人身权益受到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时,消费者还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建议消费者最好先与经营者协商赔偿,或请求消保委进行调解,或向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在无果的情况下再提起仲裁或者诉讼。但是一定要记住,留下有利的证据,避免因为证据不足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温馨提醒:

外出旅游之前除了要带好必备用品之外,还要多了解一些旅游消费知识。一旦在消费的过程中遇到了欺诈行为,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积极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饭店食品顾客吃出异物如何处罚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去饭店就餐对人们来说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人们到外面就餐,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和餐馆产生一些纠纷。所以如何在饭店安全就餐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那么饭店食品顾客吃出异物如何处罚呢?下面将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饭店安全知识。

饭店食品顾客吃出异物最低处两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没收相关工具、原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明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仍销售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吃到异物的“双倍赔偿”

食品、菜肴混有异物或被污染的(如苍蝇、头发丝等);提供假冒伪劣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酒水、饮料和其他商品的,消费者可要求双倍赔偿。这个“双倍赔偿”只针对有问题的那一个菜品,而不是整桌菜,消费者应依据这个规定要求店主赔偿。对于消费者要求对整桌菜进行赔偿,或者开口要求赔偿多少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遇到这种事,店主不积极赔偿的,消费者可向消协、工商、卫生部门投诉。

关于吃到异物的“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规定,因侵权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对于消费者吃到苍蝇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是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的。顾客吃到异物,身体不适,造成食物中毒,餐厅则应承担顾客的医药费、误工工资和生活费,消费者应注意保存就餐发票和正规医院医疗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商家出售假冒伪劣食品怎么处罚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有一些无良的食品供应商会卖一些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利益,那么,商家出售假冒伪劣食品怎么处罚?接下来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商家出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小编了解到商家出售假冒伪劣食品我们可以判定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这个内容吧。

一、什么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1、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关于伪劣产品的界定标准,在产品质量法规中有规定。

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行为:(1)掺杂、掺假。这是指行为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掺入杂物或假的物品。(2)以假充真。这是指行为人以伪造产品冒充真产品,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认证标志进行生产或者销售这类产品的行为。(3)以次充好。这是指以次品、差的产品冒充正品、优质产品的行为。(4)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上述四种行为属选择行为,即行为人具有上述四种行为之一的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节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上所要求的内容。

3、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怎么处罚?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内容是食品医药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大家登陆我们网站查阅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食品中有异物如何处罚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12月13日,郑州市管城区食药监局接到消费者王某举报,称润瑞公司2015年12月7日销售的渔家乐香辣鳕鱼条(烧烤味)食品中有异物,涉嫌违法。管城区食药监局立案调查,经对润瑞公司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到该公司出售的由烟台王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渔家乐香辣鳕鱼条中确实混有白色异物,管城区食药监局认为,该商品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那么,食品中有异物如何处罚呢?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对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最终,2016年2月6日,管城区食药监局对润瑞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8.5元,罚款人民币6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因此,小编在这里提醒消费者们,如果发现所食食品中有异物的情况,大家可以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食品医药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欢迎常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