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精品20篇)

浏览

1430

文章

1000

篇1:一种兼具隐私和所有者自监管的数字货币体系结构

全文共 2055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现金的年代,这应该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资金流转效率提高了,但电子支付代替现金后,我们再也没有了稳私,我们的任何一笔支付都透露了我们的行为状态信息。

数据保护,代替不了隐私保护。更切底的隐私保护就是交易不带任何信息标签。

本文方案,使用token-based 和 零知识证明来解决,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中的数字现金的隐私问题,同时保证货币政策及监管的执行。

数据保护不能通过设计取代隐私。

we might reasonably trust a central bank with monetary policy but not with transaction data.

我们提出了一种数字货币的方法,允许没有银行帐户的人进行电子交易和私隐交易,包括互联网购物和销售点购买。我们的提案引入了一个由政府支持、私人运营的数字货币基础设施,以确保每笔交易都由银行或货币服务企业注册,此外,它还依赖于非托管钱包,并辅以零知识证明等隐私增强技术,以确保交易信息不被泄露。我们还提出了一种数字货币的方法,该方法将允许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更有效和透明的清算、结算和管理。我们认为,我们的系统可以保留现金的显著特征,包括隐私、所有者托管、可替代性和可访问性,同时还可以保留部分准备金银行和现有的双层银行系统。我们还表明,有可能引入涉及非保管钱包的数字货币交易监管,同时仍然允许非保管钱包保护最终用户的隐私。

1 简介

由Tommaso Mancini Griffoli和其他人进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潜在设计特征中存在一种张力[1],我们在这里将其重新塑造并锐化为涉及可伸缩性、控制和隐私的三重困境,在私有制和使用的背景下,并非所有三者都能同时完全实现。银行账户具有近乎完美的可扩展性和控制性,但牺牲了隐私。现金有隐私权和限制其可扩展性的控制措施。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控制的制度,因为它会导致真正的所有权毫无意义,而且在使用中总会有一些渎职行为。完美隐私也是如此,因为在支付机制之外,总是会有软件缺陷、定时攻击和操作安全限制,而完美的可伸缩性不会为不安全的事务大小提供任何好处。

Mancini Griffoli和他的合著者认为,匿名性是现金的一个显著特征,交易的隐私是必不可少的,CBDC的具体设计特征可能会对财务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1]。我们的建议提供了一个灵活的解决方案,以适应CBDC的广泛认可的要求和目标,这更类似于现金。具体来说,它通过限制对等事务来提供控制措施。然而,它并没有提供几乎完全的控制程度,这在某些设计中似乎被视为一种要求[2],相反,它的零售应用程序暴露在其可伸缩性的相应限制下,但不是在有限的环境中通过引入额外的控制无法克服的限制,在分类帐的操作平面之外。

我们的系统提供了一个调节控制程度的模型,允许政府行为体在三角不可能困境中微调他们的取舍选择。例如,它可能要求某些(或所有)企业在不收集或报告限制隐私的额外信息的情况下,不能接受超过一定规模的支付,或者,它可能要求一些个人或非金融企业对其在非托管钱包中的取款量设定一个更大或更小的上限。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自动传送带,传送带上的钥匙正试图碰到锁,如果它们是合适的,无论是总体上还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那么交易都是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为免生疑问,此类自动化可包括所谓的“嵌入式交易”,其中付款可无缝集成到交易中,无需独立机制或对账。

1.1 数字时代的现金

尽管零售数字货币交易目前被视为一个利基市场,但有理由相信,这种交易的范围和使用案例集在未来几十年将扩大。1一个重要原因与许多发达国家现金使用的长期下降有关。事实上,许多零售商已经得出结论,接受现金是可选的,因此,世界上许多司法管辖区都有强制零售商接受现金的立法,包括丹麦、挪威、中国和美国几个州[4、5]。然而,这种立法保护可能不足以维持现金作为一种可行的支付选择。随着零售交易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方式进行,与运营现金基础设施相关的可变收入相对于固定成本下降,处理现金的边际成本增加。这种逻辑适用于零售用户,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以及银行和ATM网络运营商。在英国,促进现金流通的ATM网络和银行分行正面临压力,导致现金服务呈螺旋式下降.

现金特别赋予其持有人现代零售支付基础设施所没有的某些重要优势,包括但不限于:

自主托管。没有第三方托管人意味着托管人不能阻止持票人汇款或托管人根据交易对手收取差额费用。自主是所有权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权的一个关键先决条件是能够在没有第三方托管人的情况下在多种交易中提取和使用现金。

真正的可替代性。因为现金不需要任何特定的身份证明,也不与金融托管机构有任何特定的关系,现金的使用者知道他们的钱和其他人的钱一样有价值。不存在交易对手可以根据持票人或托管人的身份加以区别对待,也不存在同样数额的钱在不同的人手中的价值也不同。

设计隐私。零售支付留下的数据线索可以用来构建个人的详细画象,包括旅行、财务状况、人际关系等等,这已不是秘密。电子支付可以用于监控和人口控制这一事实已经众所周知几十年了。我进一步注意到,数据保护涉及一旦收集到的私人信息的访问和使用,它与设计上的隐私不同,在设计上,某项技术的用户不会在第一时间透露私人信息。通过设计保护隐私对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理解,而政府和企业仍然无法阻止(其他)政府当局和恶意对手的未授权访问,这突出了不收集私人信息的更大需求。

非托管钱包提供了一种在数字交易中保留类似现金特征的方法,我认为加密货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私人持有的数字现金的追求。因此作为现金,它们对个人隐私和人权至关重要。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线和数字交易日益占优势的今天,必然会提供一个机会,通过监测或限制个人使用金钱的行为,扩大对个人的监督和控制范围。

在CBDC的背景下,非托管钱包在CBDC零售用户和央行之间提供了直接的经济关系,但不是直接的技术关系。这意味着CBDC代币将构成中央银行的责任。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零售CBDC用户需要在央行拥有账户(有帐户也就是第三方托管意昧着存在资金被限制个人信息被收集),或者他们需要直接与央行对接。

我们的建议将CBDC定义为一种独特的金融工具,但它与现金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完全抵押,不提供贷款或再抵押的能力。此外,我们并不建议银行票据或银行存款扮演从属角色。相反,我们认为这三种工具对一个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都有价值,可以通过采用CBDC来相互补充,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整体福利[13]。主张废除现金的提案中固有的困难的一个例子是,现金使用的增加主要位于社会经济较低的社区,而驱逐现金将对这些家庭和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1.2 设计隐私

我们的出发点是,虽然国家执法部门要求第三方托管人履行保护零售CBDC用户隐私。然而,人们很容易也认为,有关交易的所有信息都应在执法部门(或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时提供给他们阅读,政府利用个人与私营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取有关其交易的此类信息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做法。

幸运的是,可以在不收集可用于分析个人行为的数据的情况下对金融交易进行监管。我们方案的架构特点确保了交易的隐私性;我们的设计在设计和默认情况下都力求隐私。我们并不认为隐私是可以固定在完全可追踪系统上的东西(例如,使用“匿名凭证”[14,15]),或者依赖于某个第三方提供的安全或保护。相反,在隐私基础上适用的某些功能,例如限制匿名的取款规模或限制私人来源账户的汇款规模,这些功能不属于核心架构,但可以由策略管理。

如果CBDC的设计不是为了提供一定的隐私质量,那么一些用户仍然热衷于使用现金。我们建议打破了这个概念,真正的匿名性可以保持的。CBDC可支持私营部门资产替换为无风险资产,以解决安全资产短缺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尽管银行存款已被广泛投保,但仍存在一定数额的信贷和剩余流动性风险。此外,还需要半匿名支付方式,以及各种能够用于支付的工具,由于家庭偏好的异质性,使用CBDC具有直接的社会价值。

2020年5月,欧洲央行监事会副主席兼执行委员会成员伊夫•梅尔希(Yves Mersch)承认保护隐私的重要性,认为试图减少支付隐私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

这一点很重要,原因有三。首先,没有任何基于代币或其他方式的数字货币可以保证完全匿名:考虑定时攻击、软件漏洞和操作安全的其他限制的可能性。即使是钞票也不能达到完全的匿名性:它们的序列号提供了一种可以追踪或标记单个钞票的可能性,尽管据我们所知,这种监视方法并不完善,很少使用。然而,我们必须考虑那些试图强迫用户进入具有不同匿名属性和总体权衡的支付系统的系统的影响。第二,我们有机会展示一个能够实现并提供真实隐私衡量标准的系统,而不是有问题的假设,比如系统必须适应例外访问,或者隐私不是出发点,而是应该受到当局保护的东西。我们在第2节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系统,与迄今为止提出的各种由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系统(在制度上是可支持的,但不是私有的)以及各种涉及密码货币(如Zcash和Monero)中使用的无许可账本的“外部解决方案”相比,这将构成一种改进制度上不支持)。第三,它表明隐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贸然创建基础设施,或允许创建基础设施,这可能会强行破坏它。与数据保护不同的是,数据保护是防止在数据收集后未经授权使用数据,隐私是防止个人(在某些情况下是企业)在第一时间披露有关其(合法)习惯和行为的信息。数据保护不能通过设计取代隐私。因为,作为一种财产,隐私是一种基础的特征,某些权威机构不能“授予”或“保证”。

原则上,应该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内在保护零售CBDC用户权利的监管方法来容纳隐私。为避免侵犯基本隐私和人权,必须采取具体措施确保:

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不得携带永久性识别信息,如与多项交易相关的唯一标识符或地址,

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不得泄露信息,包括与以前或以后交易有关的钥匙或地址,这些信息可用于识别其持有人、所有者或资金来源,

确认交易对手的义务只能在交易时施加,以及

为记录或报告的目的向提出请求的银行或货币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的过程不得涉及非第三方托管钱包本身,并且只有在交易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只有非第三方托管钱包的普通用户才有可能相信,如果相关门槛足够高,并且要求记录或报告交易对手信息的情况足够罕见,他们的日常活动就不会被记录在案。此类请求必须涉及数字代币所有人或持有人在每个单独场合的明确同意,不得成为普通人进行普通活动的常规,不得要求非第三方托管钱包或其他个人设备披露任何识别其所有人或持有人的信息。

1.3 CBDC和银行业

在第1.2节提到的同一声明中,梅尔希还强调了私营部门在运营支付网络方面的作用的重要性:

“非中介化在经济上效率低下,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欧盟条约规定欧洲央行在开放市场经济中运作,本质上反映了一种政策选择,即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支持分散的市场决策。中央银行在整个经济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历史案例很难成为效率或良好服务的典范。此外,零售CBDC将导致央行权力过度集中。”

在梅尔希发表讲话的几个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Tao Zhang)也就当前的一系列CBDC提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这些提案“意味着央行的成本和风险”。我们认为,他的结论来自于迄今为止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建议,这些建议通常涉及由中央银行自己操作的中央分类账。我们认为,这些建议的设计既不是整体性的,也不是对目前存在的支付、结算和清算模式的补充。相比之下,我们的方法特别避免了Mersch和Zhang确定的成本和风险,我们在第2.2节中更具体地描述了这些成本和风险,并且是对当前系统的广泛补充。

张还介绍了由私人银行发行的代币组成的“综合CBDC”的想法。我们认为,Zhang认为综合CBDC的可取之处也适用于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仍然允许“真正的”CBDC,而基础设施将由私营部门的货币服务企业(MSB)运营,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并且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包括两者传统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新的实体,它们的资产只有中央银行的储备,而其负债则只有存款。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尽管Zhang没有提供合成CBDC技术特征的具体描述,但我们假设它不会涉及分布式账本,也不可能有私人交易,因为私营银行可以了解自己代币的运营和所有权。

然而,一个有效的零售版CBDC并不需要银行业的非中介化。我们设想的CBDC与实物现金比与银行存款有更多的共同点,它不会取代银行存款。它将不具备再抵押的资格,也不会向其持有人支付利息,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息。我们认为零售版CBDC主要是一种促进支付和消费者交易的技术。它不仅仅是一个更具可扩展性的批发版CBDC,反映了零售和批发货币用户的要求并不相同。零售CBDC用户出于同样的目的,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倾向于银行存款而不是现金,因此他们的长期投资也会倾向于银行存款而不是现金;我们将在第3.2节对此进行进一步讨论。我们还注意到,中央银行不是商业银行的有效替代品,我们将在第3.5节中进一步讨论。

1.4 设计考虑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CBDC是否应该是“基于账户/account-based”的,我们的意思是用户将与代表关系的账户进行交互,还是“基于代币令牌/token-based”,我们的意思是CBDC将独立于任何特定关系而存在,就像代币和纸币一样。账户可以表示与第三方托管人或分类账系统本身的关系,并非所有的数字货币设计都是相同的。例如,尽管比特币中的代币令牌被明确设计为独立存在,但以太坊中的代币令牌被明确设计为存在于账户中。这两种体系结构是不对称的:尽管基于代币令牌的系统中的令牌可以由第三方托管人代表用户持有,但这样的安排是可选的,而帐户本质上是用来表示持久关系的。

我们认为,我们的方法必须是基于代币令牌的,这意味着零售用户必须能够持有代表托管关系以外的价值的令牌,并且令牌不能强制链接到可用于识别用户或用户的其他令牌的地址或标识符。账户可以与代币基础设施结合使用,尽管我们特别不同意Bordo和Levin提出的论点,即只有账户可以支付利息,因此所有CBDC都应在账户中持有。特别是,CBDC系统是否应该向其持有人支付利息并不明显;我们注意到,现金不应该支付利息(见第1.1节和第3.1节)。具体而言,我们寻求的财产价值是代币固有的,因为我们希望零售用户信任代币本身,而不是某些特定的账户授予机构或系统运营商。我们还明确指出:信任不能制造,必须赢得。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通过要求来建立信任,而是通过表明不需要信任来建立信任。我们在第2节中描述的方法直接解决了这个需求。

此外,在我们的设计模型中提出的CBDC依赖于DLT基础设施,原因有很多,如第2节所述。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最合理的实施方法,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私伙伴关系或其他合作和监管模式与私营部门企业合作,提供由私营部门运营的国家支付基础设施。DLT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家庭和公众零售成员必须与中央银行有直接账户或关系。相反,我们的设计认可了MSB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识别、加入和注册新客户、满足法规遵从性要求以及管理他们的帐户(如果适用)方面。

MSB不一定履行银行的所有职能,如贷款信贷。此外,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设想CBDC、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和(经授权的MSB)准备金之间按票面价值完全可兑换,以简化其引入,并且不干扰货币基础的可替代性和总体构成。无论这在何种程度上涉及限制或引入摩擦,都将是一个政策问题。然而,原则上,现金和银行存款按面值可兑换是一种实际和设计上的需要。发行和引入CBDC使一种新的政策工具能够调整(dis)激励措施,通过CBDC的各种特征持有CBDC,同时平衡银行存款的可能外逃,我们不认为CBDC是一般替代品。

2 我们的方案

我们提出的设计的核心是基于Goodell和Aste的一篇文章,其中描述了两种促进数字货币制度支持的方法。我们基于第二种方法,即制度中介的私人价值交换,其设计完全由受监管机构运营,具有以下设计特点:

1 提供政府发行的电子代币,可用于交换价值,而无需成对对账。

2 允许交易基础设施(支付、结算和清算)由独立的私人机构运营,同时允许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政策和CBDC发行,控制CBDC的创建和销毁,但不控制其发行。

3 通过设计保护零信CBDC用户链接到其事务历史的事务元数据,而不依赖于可信的托管第三方。

4 为监管机构提供对每笔交易的可视性(但不包括交易对手信息),允许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将描述我们的提案背后的核心假设,并确定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好处,并支持我们的主张,即基于DLT的体系结构是必要的。然后,我们描述了我们提出的数字货币机制如何在系统级工作,确定了体系结构的制度和技术方面之间的基本接口。最后,我们将解释如何利用我们提出的架构来实现国家行为者的经济刺激目标,并促进个人和企业的支付。

2.1 关键假设

我们设想,数字货币可能由中央银行作为“真正的”中央银行(CBDC)发行,尽管它也可能由政府发行,代表着对国家资产(如主权财富或国库资产)进行抵押的义务。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注意到,在许多国家(包括英国),没有任何一方(包括中央银行)被指派负责设计、维护和更新记录金融汇款的程序规则,并裁决有关金融汇款真实性的争端。我们还注意到,经营交易基础设施和监督支付系统的责任不同于创造代币和保护国家货币价值的责任。在许多国家,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是一种协作工作。将支持数字货币的交易基础设施的运营责任外部化的设计与中央银行在使用数字货币创造货币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运营角色并不矛盾。

特别是,我们质疑这样一种观点,即由于央行没有明显的动机滥用数据,因此所有用户都应该相信央行的支付数据。向当局提供对私有数据的特殊访问的想法,特别是在多个当局之间划分对私有数据的访问的想法,已经被揭穿。特别是,当一个表面上不感兴趣的行为体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对其有影响力的邻居有兴趣时,它可以很快成为感兴趣的行为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但而不是交易数据。(we might reasonably trust a central bank with monetary policy but not with transaction data.)

我们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与几家中央银行提出的设想有很大不同。我们认为,在零售环境下,数字货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账户的电子支付机制;在批发环境下,数字货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比目前的结算方式更稳健,操作负担更小。这并不是要创造一个银行存款的替代品,银行存款仍然是经济上重要的功能所需要的,如部分准备金银行业务、信贷创造和存款保险。它也不是现金的替代品,现金提供了多种好处,包括财务包容性、运营稳健性,以及保证交易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完成。我们的设想,在实践中,数字货币将主要用于便利用实物现金无法完成的汇款,人们今后用数字货币支付的可能性不会比今天用现金支付的可能性更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打算复制实物现金的一些特性。具体而言,我们力求实现以下特性:

1 对大规模监视的抵抗。现金允许其持有者进行交易,而不必担心他们自己的活动数据被收集来进行分析。在第3.4节中,我们将通过我们提议的系统与现金进行比较,明确证明我们的设计不太可能增加相对于当前系统的欺诈或AML/KYC违规风险。事实上,我们怀疑这将导致相反的效果,因为在需要遵守某些特定合规规则的受监管活动中使用数字分析工具的可能性,并且对受监管机构的活动进行分析是有帮助的。

2 保证交易。现金持有人知道,他们的交易将成功,而不需要依赖于第三方中界关系,这可能会阻止、延迟或要求对交易进行验证。

3 不被歧视。现金让持有人知道他们的钱和其他人的一样,特别是它的价值不是由持票人的特征决定的。

我们的设想,许多(但不一定是所有)普通人和企业都将拥有银行账户,他们将通过这些帐户收付款。这些银行账户有时会因银行的信贷创造活动而赚取利息。银行能够将数字货币按面值兑换成现金或央行储备,而且通常不会持有与存款规模相当的数字货币钱包。以中央银行为例,银行也可以直接将数字货币兑换成央行储备。当个人(或企业)要求提取数字货币时,银行会提供,就像今天提供现金一样。银行手头上的数字货币数量可能有限,正如它手头上的现金数量可能有限,以满足此类提款请求一样,而且对此类提款的规模和比率也会有限制,就像对现金提款的规模和比率会有限制一样。一旦他们拥有了数字货币,个人和企业就可以使用它进行购买或其他支付,作为基于账户的支付网络或银行转账的替代方案,数字货币通常会进入受监管的MSB持有的钱包,就像现金一样。

2.2 分布式账本技术

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提供了一种在一组对等方之间分担规则制定责任的方法。分布式账本是“在一组DLT节点[对等方]之间共享的账本,并使用一致机制在DLT节点之间同步”。尽管理论上可以使用中心化技术构建公共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甚至是保护隐私的数字货币基础设施,但我们认为分布式账本的显著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共识和不变性,这些是基础设施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解释为基础设施必须提供或允许用户之间的对等事务。这应被解释为,该制度必须由一个社区而不是某个特权仲裁者来运作,对已发生交易的真实的共识应反映出该社区的一致意见。特别是,我们依靠DLT在独立参与者之间达成共识,以便在分类账中添加新条目或在分类账操作规则更改之前,社区的所有成员都必须达成一致。

在数字货币的背景下,分布式账本技术将通过限制(在技术层面上)任何单一行为体(包括央行和政府监管机构)可以单方面决定的内容,为系统的运作和规则提供透明度。这种透明度是对监管监督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接下来,我们指定谁可以访问分类帐:

账本写入。我们设想,唯一被授权写入分类账的实体将是分类账的运营商,即受监管的货币服务商(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和中央银行本身。中央银行应编写创建或销毁CBDC的条目,货币服务业务应编写通过将代币从一个密钥持有人签名到另一个密钥持有人在系统内“移动”代币的条目。所有参赛作品都将通过协商一致机制获得批准,在协商一致机制中,所有参赛作品都需要得到几乎所有参赛者的批准。

分类账读取。我们设想,授权读取分类账分录的一组实体应包括那些可以写入分类账的实体,以及监督授权写入分类账的各方的监管机构。我们并不认为有必要使用面向公众的API来读取分类账,尽管政府可能希望提供这样一种机制,例如简化对系统的公共监督或促进对可疑活动的调查。

图1显示了数字货币系统的分类。数字货币系统包括CBDC。首先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基于代币的系统/token-based,而不是一个基于账户的系统/account-based。使用基于代币的系统有几个好处,包括大大减少与成对对账和监管报告相关的开销。然而,最重要的是,任何基于账户的系统都不能提供隐私,因为其设计必然需要可解析的账户标识符,这些标识符最终可用于确定任何交易的双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为了公共利益、增加福利、保持现金的关键性质,必须保护基于代币的交换媒介,同时向中央银行和政府提供数字支付基础设施平台所需的保证和风险评估工具。

关于基于代币的设计,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问,包括我们是否需要由央行直接发行代币,或者由其他机构(“stablecoins”)发行,或者代币是否可以完全在机构环境之外操作(“加密货币”)。然而,让我们首先了解为什么分布式账本是必要的。基于代币的系统可以集中起来,依靠一个特定的仲裁者来处理关于每个交易有效性的争议(可能针对不同的交易有不同的仲裁者),也可以分散起来,使用一个分布式账本,通过协商一致的过程验证每个交易。

具体来说,我们考虑的问题是谁是系统操作员。以CBDC为例,尽管我们假设中央银行将负责CBDC代币的设计和发行,但对于交易基础设施或支付系统的运营责任,我们没有做出相同的假设,而交易基础设施或支付系统通常由私营部门组织运营。如前所述,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通常是一种协作工作。事实上,基于银行存款的现代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依赖于各种参与者,我们设想基于CBDC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也会这样做。管理和保障货币价值的责任不等于管理和监督交易的责任,监督支付系统的责任也不等于操作支付系统的责任。将支持CBDC的交易基础设施的运营责任外部化的设计,与中央银行利用CBDC创造货币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运营角色并不矛盾。

我们还注意到,稳定币/stablecoins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他们的设计依赖于与其他资产的挂钩,而这种挂钩最终是可以撤销的。因此,稳定币的使用者会给那些负责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人带来交易对手风险。这种交易对手风险意味着,稳定币必须以与其挂钩的资产的折价进行交易,或者挂钩货币将由政府行为体(如央行)承销。在前一种情况下,稳定币不太稳定。在后一种情况下,稳定币与法定货币并没有什么不同。

出于我们将在本节中阐明的原因,我们认为需要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基于代币的解决方案。在我们看来,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好处大致可分为三类,所有这三类都与错误范围、系统危害以及由外生或内生风险情景引起的潜在责任有关。我们认为,每一项好处都是不可或缺的,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联合系统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 消除了作为主控或仲裁能力运行实时系统的直接成本和风险。如果数据库是集中管理的,集中分类账必然依赖于在交易中具有操控角色的某个中央操作员。这一业务作用将产生以下三方面的影响。首先,中央运营商将承担行政责任,包括在技术层面上保证系统可靠性的责任,以及在技术和人力层面上处理任何例外和争议的责任。第二,由于中央运营商处于影响交易的地位,它将承担确保交易按预期进行的成本,以及无论交易是否按预期进行,都有被指控犯有过失或恶意的风险。第三,由于中央运营商单方面决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它可能会被指责没有遵守既定的规则。

2 防止单个行为体或团体单方面行动。根据Michael Siliski[32]的观点,中心仳分类账的管理员可以禁止某些用户,或者对某些用户有利而不利于其他用户;含蓄或明确地向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收取费用;篡改交易的官方记录;随时更改规则;或者使其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停止运行。

3 为系统操作员创建过程透明性和问责制。因为中心化分类账的管理者可以做出单方面的决定,外部观察者无法知道它是否直接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其对分类账的管理以及其他方访问分类账的方式由其独家控制,管理员无需公开其对更改协议的兴趣或要求其他方接受其提议的更改。有了DLT,可以通过确保规则的任何更改都明确地与私营部门运营商共享来实现sousveillance。

4 通过竞争和创新空间提高效率和提供服务。将系统运行的责任赋予被激励执行任务的经营者,将有助于实现重要的服务提供目标,从一审采用到金融包容和不歧视,通过私营部门的激励(例如支持当地银行),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指令。

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每一个优点都与错误范围、系统危害以及围绕中央机构的外部或内部风险因素引起的潜在责任有关。DLT使得将事务的责任分配给msb本身成为可能。具体来说,MSB负责它写入分类帐的每个事务,而DLT可以用来创建一个(可能)不可变的记录,将每个事务绑定到提交它的相应MSB,而无需由中心参与者负责单个事务。

2.3 系统设计概述

我们对CBDC的设计是基于Goodell和Aste[12]所描述的制度中介私人价值交换的方法,我们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这一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于第2.2节中阐述的原因,本提案使用DLT进行支付。

我们设想了一个许可的分布式账本体系结构,其中参与者将受到MSB的监管。MSB将包括银行、其他金融业务,如外汇服务和电汇服务,以及某些非金融业务,如邮局。许可的DLT设计将支持高效的共识机制,如实用的拜占庭容错,其性能可与流行的支付网络进行比较。特别是,Ripple已经证明,它的网络每秒可以可靠地处理1500个事务。尽管受欢迎的支付网络运营商Visa声称其系统每秒可处理超过65000笔交易,但其实际吞吐量不超过每秒1700笔交易。因此,我们预计数字货币解决方案将有可能在不进行额外创新的情况下达到必要的吞吐量要求。

我们假设,能够将交易提交到分类账并参与协商一致的只有MSB,即受监管实体。分类账分录将可供所有参与者查看,我们设想,某些非参与者(如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将收到MSB的更新,这将允许他们直接维护分类账的副本,这样他们就不需要通过特定的信息请求来查询任何特定的MSB。尽管分类账分录本身通常不包含有关交易对手的元数据,但当局将知道提交每笔交易的最高管理局,并假定最高管理局将保存交易记录,包括交易规模以及他们所掌握的关于交易对手的任何信息,即使交易对手是是有限的,当局将有权获得这些记录。

我们提出的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隐私性。尽管我们认为数据保护不能替代隐私(见第1.2节),但Ulrich Bindseil指出,“其他人会认为更相称的解决方案包括对电子支付数据的充分保护”[28]。在我们提议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想象,由于整个网络由受监管的MSB操作,因此一些人可能会建议创建“主密钥”或其他特殊访问机制,以允许授权机构打破对CBDC零售用户的匿名性。应当抵制建立特殊准入机制的诱惑,此类论点随后得到欧洲和美国决策者的承认,他们一再提到这些机制可能被滥用以及其固有的安全漏洞。最终,以数据保护取代隐私将为守法的CBDC零售用户进行合法活动制造一道障碍,数据采集者永远不可能证明数据未经分析。强迫人们使用依赖于数据保护,这是不可能的;此外,罪犯和那些有特权的人将有多种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加密货币和身份盗窃,作为“外部解决方案”提供给他们,以防立法者试图迫使他们透明化。

与包含特殊访问机制的设计不同,这种机制允许当局追踪交易对手的每一笔交易,因此根本不能实现匿名性,我们的方法实际上是寻求提供真实但“部分”的匿名性,其中,交易对手可以是匿名的,但所有交易都受与MSB接口的控制。我们相信,我们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通过确保所有交易都涉及受监管的参与者来实现匿名性和控制,但不给当局(或内部人员、攻击者等)直接或通过相关攻击揭穿交易对手的能力。

为了通过设计满足隐私要求,我们引入了非第三方托管钱包的概念,这是一种通过MSB与账本交互的软件,允许CBDC零售用户将其CBDC代币与任何有关其身份或代币的任何先前所有者的身份的有意义信息断开链接。具体地说,当一个可替代代币从非保管钱包流向MSB时,该交易不会显示有关代币或其所有者的历史的有意义的信息。为了支持具有我们所描述的隐私功能的非托管钱包,CBDC系统必须包含某些隐私增强技术,如Zcash和Monero等支持隐私的加密货币所使用的技术。至少有两种可能的方法:

1 加密地址,佩德森承诺和戒指签名。隐形地址通过将公钥与私钥分开来隐藏公钥,为价值接收者提供隐私保护。Pedersen承诺,它模糊了交易方以外的任何人的交易金额,从分类账记录中删除了交易元数据。环签名,允许签名的消息归属于“一组可能的签名者,而不透露实际产生签名的成员”,为有价值的发送者提供隐私保护。

2 零知识证明。零知识证明“允许一方向另一方证明一条语句是真实的,而不透露除该语句是真实的事实之外的任何信息”,并且可以潜在地用于保护所有事务元数据。零知识证明的非交互式方法(如ZK STARKs)比其交互式替代方法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并且基于其测量的性能,我们预计此类操作将足够快,足以满足销售点或电子商务交易的需要。

有人认为,诸如零知识证明之类的现代密码技术很难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得到有效理解或实施,尽管这种观点忽视了这样的密码技术已经成熟的现实。此外,还有许多法规没有详细说明用于实现法规遵从性的特定技术。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执行第611条规则时采取的共同监管方法为例,其中FINRA成员采用先进技术,确保所有有市场的订单都以国家最佳出价或报价(NBBO)发送至交易所。我们建议,最好不要让对政府行为体技术成熟程度的偏见限制我们对公共系统的野心。

图2:典型用户参与生命周期的示意图。个人B首先从有在A银行开立账户的企业A处收到一笔普通付款,存入她在B银行的账户。然后,该个人要求B银行将CBDC从B银行提取到她的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中。CBDC的分类帐交易以英镑符号(£)表示。最后,个人向C企业付款,C企业将收到的款项存入C银行账户,然后,央行可以选择将中央银行的债券返还给央行,以换取现金或外汇储备。

2.4 用户参与生命周期

图2描述了CBDC的典型用户参与生命周期,我们预计这将是我们设计的典型用例。这个用户有一个银行账户,通过银行转帐到她的账户中接受普通付款。然后,用户要求其银行提取CBDC,CBDC采用一组代币的形式,通过一组交易有效地转移到她的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中,这些代币被转移到其银行发布到分类账的不同的、不可被追踪的地址。稍后,用户通过配置为接收CBDC的银行账户,亲自或在线接近商户(或其他服务提供商)。用户使用其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与企业运营的销售点软件进行交互,该软件代理其非保管钱包与商户银行之间的交互,其中银行将一组交易发布到分类账,指示CBDC从用户的非托管钱包转移到银行,贷记并通知商户交易已成功处理。账本设计的隐私功能和非托管钱包软件确保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不会透露任何有关其身份或代币历史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识别其身份或描述其行为。更普遍地说,我们设想,数字货币的零售用户将通过以下四种机制之一接收:

1 通过将资金从MSB账户兑换成数字货币。我们规定,拥有MSB账户的个人或企业可以选择将数字货币从该账户提取到非托管钱包中。零售用户在其非托管钱包中持有的数字货币与现金类似。因为它不是由MSB持有的,所以它不会被追踪,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利息。(在第3节中,我们建议建立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政府可以激励或惩罚资产本身,但这不是“真实”的利息,也不会达到相同的目的。)同样,在MSB拥有账户的个人或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托管钱包中的数字货币存入账户,反转过程,如图3所示。

图3:用户将CBDC存入银行账户的示意图。零售用户将被允许将资金存入自己的账户,如果这种存款频繁或数额巨大,可能会受到某些限制或额外支票的限制。

2 作为从外部来源接收数字货币的接收者,接收到带有MSB的帐户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是数字货币支付的接收者。支付的发送者可能是已知的,例如,如果它是一个带有MSB的帐户,或者它可能是未知的,特别是如果它是一个非托管钱包。

3 作为从外部来源接收数字货币的接收者,接收到非托管钱包中。非托管钱包从外部来源接收数字货币的任何交易都必须由MSB进行调解,因此,这种接收数字货币的模式与从用户自己的帐户中取款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在这种情况下,收款人没有(或没有使用)MSB的帐户。这种交易形式如图4所示。我们设想,会有某些法律要求,例如交易限额或要求收款人向一名文员提供积极的身份证明文件,这些要求将支配MSB在此类交易中的作用。我们还认为,这一过程作为向没有银行账户的零售用户提供政府支付(出于经济刺激或其他原因)的一种手段可能特别有用,如图5所示。

4 通过将实物现金兑换成数字货币。将实物现金转换为数字货币的交易将由MSB根据适当的规则进行,就像直接从外部来源接收数字货币一样。例如,如果金额超过某个阈值,MSB可能需要询问有关现金来源的信息。

图4:消费者之间中介交易的示意图。希望通过非托管钱包进行交易的零售CBDC用户必须通过监管机构或监管企业在监管机构开立账户进行交易。机构在分类账上创建从一个零售CBDC用户的非托管钱包到另一个零售CBDC用户的非托管钱包的交易,而不为零售CBDC用户创建帐户。

请注意,零售银行账户通常不会代表特定用户持有CBDC,正如零售银行账户会代表特定用户持有现金一样。一家银行会不时地用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储备来交换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储备,反之亦然,并期望该银行能向其零售客户提供中央银行储备,但须受取款规模和比率的限制。

还要注意,分类账上的信息是由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发布的。这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分类账上的所有交易都必须由受监管的MSB公布,而且由于分类账完全由受监管的MSB操作,私人参与者不能在其非托管钱包之间直接交换价值。同时,非保管钱包提供了一层间接性,在这种间接性中,最高管理局将无法识别涉及非保管钱包的交易的交易对手。银行可能需要了解他们的客户,但商人通常不需要。此外,商户的银行不需要了解商户的客户,商户客户的银行也不需要了解商户或其银行。例如,商家确实需要了解他们的客户,原因通常是关系的实质,而不是支付机制,这种识别应该在支付系统之外处理。

通过提供一种机制,使任何一个组织或集团都无法建立系统中任何个人交易的概况,分布式账本的使用达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除了我们先前提出的要求,即进出非托管钱包的交易将受到秘密地址或零知识证明等机制的隐私保护,以将流出与流入分开,预计个人将使用其非托管钱包与许多不同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与交易对手选择的最高配位数进行互动,而不是与最初为其非托管钱包提供资金的最高配位数进行互动。

图4描述了个人从一个非托管钱包到另一个钱包的交易机制。他们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受监管的MSB,以便将交易记入分类账,或许可以换取一点费用。MSB将处理从第一个非保管钱包到MSB以及从MSB到第二个非保管钱包的一组事务。MSB可以为将CBDC兑换成现金的个人提供类似的服务,反之亦然。据推测,MSB将从其客户那里收集满足合规要求所需的任何信息,尽管我们认为,对于亲自进行且规模足够小的交易,可以放弃强有力的客户身份识别,例如可能符合FATF建议的信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小型在线交易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一个属性支持的凭证表明发送方或接收方有资格进行交易就足够了。最后,一些MSB可以为零售CBDC用户提供代币命牌混合服务,这些用户意外地暴露了非托管钱包中令牌的元数据。

图5:使用非托管钱包向零售用户支付的示意图。本例显示了零售用户如何声称自己有资格直接从中央银行或国库或私人银行等机构获得CBDC。用户将向受监管的MSB表明身份,MSB将执行必要的符合性检查。

关于图5中描述的假设刺激,我们注意到,如果一个政府打算向一组特定的合格个人支付刺激政策,尽管这组人可能包括所有公民或居民,那么它可以使用一个唯一的纳税人识别号来指代每一个这样的个人。然后,政府可以要求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指定一个银行账户、活期账户或钱包来存放资金。这种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有效,尽管它可能不适用于没有银行账户的合格个人或企业。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政府可以要求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向有资格的MSB表明身份,以供核实,例如邮局,后者将能够执行所需的身份查验程序,以确定潜在接受者是否有权提出与特定纳税人身份有关的索赔号码。一旦完成了这项工作,MSB就可以进行一项交易,直接将数字货币交付给个人的非托管钱包,从而避免了银行账户的需要。我们建议,这些选择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提供给个人和企业。

2.5 安全考虑

由于数字货币通常依赖于敏感密码信息(如密钥)的使用和管理,我们认识到,允许用户在金融机构账户保护之外持有代币的数字货币也将引入用户管理这些代币安全的责任。用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选项,包括具有单因素或双因素身份验证的加密设备、第三方保管服务、作为通用设备钱包软件替代品的一次性物理令牌,而只是选择限制他们在任何时候持有的数字货币的数量。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方法都是有用的,而且与许多财务决策一样,最佳选择是每个用户的偏好和风险状况的函数。

我们设想,一个人可能与另一个人共享与数字货币相关的私有密码信息(例如,可用于发起交易的私钥),从而允许另一个人代表她进行交易。我们不认为这种信息交换会构成一种支付,因为在另一方有机会这样做之前,系统本身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第一方使用数字货币。将这种交换定性为“付款承诺”而不是付款本身是恰当的,类似于提供过期支票,而且没有任何机制阻止人们相互作出承诺。一旦个人或企业拥有了数字货币,处置数字货币的方法就与获取数字货币的方法相反。

2.6 系统治理

由于隐私增强技术,MSB和更广泛的社区必须致力于维护、审核、质疑和改进支撑此设计隐私特性的技术。这种维护意味着建立一个安全更新的过程,以及根据需要适应新技术和功能的更新。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所带来的透明度可以为更广泛的社会提供观察和分析系统运作的基础,包括系统正常运作的任何变化,以确保交易方继续受到保护,免受技术复杂的对手的攻击,这些对手有兴趣对CBDC用户进行匿名化,以便对其进行分析。

最终,谁控制了系统赖以运行的代码,谁就控制了系统的运行。以此类推,考虑开发人员社区在处理加密货币社区中与账本相关的争议方面的作用。基于这个原因,一个中心化的开发者社区肯定会否定分散账本的好处。这意味着系统中的每个独立参与者都应建立自己的严格程序,以接受对代码的更改,很可能包括内部代码审查和安全分析,无论参与者是否共享相同的代码库,这一过程也可能需要接受公众监督。这种内部和外部监督程序应包括一个效忠不同的广泛的安全界,特别是,必须注意确保能够及时更改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护用户和系统操作员不受后门或其他漏洞可能仓促引入的影响。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尽管安全界在Debian等自由软件项目中的工作表明,深度监管和及时变更相结合是可能的,并且建立了交易网络的运作程序,如美国的国家市场体系,证明此类变更可以在共同监管的背景下进行,并由监管机构提出正式建议。

从CBDC的角度来看,平台治理和决策主要涉及到身份验证,从而允许交易。如表1所示,我们的提案主张,基础设施将由私营部门运营,也可能由私营部门独家运营。我交易的批准通过平台基础设施运营商的共识进行。然而,要想正式成为基础设施运营商和MSB pro tanto,需要获得当地监管机构的批准,无论监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中央银行负责监督清算和结算活动。

3 分析

我们注意到,尽管数字货币系统可以容纳CBDC,但我们提出的数字货币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价值容器”,它可以扩展到可能代表大量不同的资产及其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中央银行或政府资产。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使用我们提出的CBDC设计方案,特别是零售版CBDC,作为一种手段,使公众能够广泛使用公共的数字形式的现金。

3.1 现金的零售用途

我们认为,CBDC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它能够被零售用户放在非第三方托管的钱包中。CBDC应该只在托管账户中持有的论点实际上来自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不可能对标记化资产直接支付报酬,第二个假设是CBDC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例如交易成本或货币政策传导问题,仅此而已。然而,有一些看似合理的机制可以直接对标记化资产进行报酬,而现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的不可避免的减少,提出了一个明显比货币政策传导更深的问题。由于有了现金,人们总是能够使用他们能够完全控制的资产进行金融交易,而他们的消费习惯无法被描述追踪,也不会受到第三方的歧视或拦截。然而,现金使用量的下降表明,现金基础设施可能很快在经济上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基本权利将因违约而面临取消。因此,CBDC可能首先被视为一个机会,让零售用户在数字时代继续享受无账户货币的好处。

我们要问的是,CBDC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形式的银行存款,还是一种现代形式的现金。如果CBDC是以账户为基础的,适合再抵押,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它可能会取代银行存款,尽管如此CBDC是以代币为基础的,不适合再抵押,那么它会更像现金。在后一种情况下,用户仍有理由(包括利息和通货膨胀风险)继续倾向于将银行存款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并将CBDC主要用作支付手段,即使这两种形式的货币都可用于这两种目的。

3.2 对流动性的影响

发行和使用CBDC可能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总量的有用工具。例如,如果CBDC被广泛持有和采用以供使用,它可能会导致总流动性的变化,流动性指的是正在使用和交换的资产,并带有流动性溢价。在某些模式下,CBDC将导致有效的交换,特别是考虑到它是一种低成本的交换媒介,有一个稳定的记账单位,特别是在数字货币(如我们所建议的)在广泛的分散交易中使用的情况下,并允许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加强贸易活动。中央银行在控制CBDC的供应和价格方面拥有一定的能力,包括通过使用(dis)激励措施,在CBDC和银行存款中产生更高的流动性或更低的溢价,但前提是投资摩擦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存在。此外,CBDC可以作为其持有人的日内流动性,而流动性吸收工具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目前,很少有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结合了CBDC可能提供的信用度和流动性。因此,CBDC可以对流动性冲击发挥重要的威慑作用。

对CBDC的一个可能担忧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个人可能会从银行存款流向CBDC。尽管这样的挤兑是可以想象的,但我们认为,与现金相比,我们提议的CBDC系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具体地说,我们设想个人从银行账户中提取CBDC将受到限制,就像他们提取现金受到限制一样。如果挤兑正在进行,其速度将受到此类限制,原则上,政府甚至可以要求银行实施更严格的限制,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完全不允许从银行取款。此外,如果政府选择为银行存款提供一定数额的担保,那么这些存款所提供的其他好处加上担保将抑制这种挤兑。在其他情况下,成本效益和风险回报情况将需要按管辖区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因为我们认识到,即使在有CBDC的情况下,银行存款也具有重要的效用,因此我们建议CBDC将是存款的补充,银行将在CBDC代币的发行和储存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3.3 对金融业的影响

我们的数字货币方法对金融业最直接的影响涉及多个层面的风险管理。通过提高结算速度,数字货币可用于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数字货币也可以用来解决系统性风险,既可以明确地向监管机构提供对实质上每一笔交易的看法,也可以隐含地向政府提供实施刺激的工具,同时控制系统中的总杠杆率。

总的来说,DLT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风险缓解工具,我们的设计依赖于由MSB和其他私营部门机构运营的DLT网络,而不是由单个公共(或私营)组织运行的集中式中心化账本。因此,我们的方法解决了与依赖中央仲裁者相关的各种风险:(1)与可用性、可靠性和维护相关的技术风险;(2)与信任和运营透明度相关的风险;以及(3)财务和法律风险。我们的方法还允许私营部门运营零售支付、清算和结算的基础设施,同时允许政府监管机构在组织层面监督该系统。因为我们设想的数字货币将补充而不是取代银行存款,所以我们的方法利用了商业银行的作用,而不会强行减少其资产负债表。特别是,由于我们认为CBDC代币的主要目的将是促进电子支付,而不是作为长期的价值储存,因此我们预计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会因其推出而大幅增加。

3.4 对欺诈和逃税的影响

我们设想,严格的合规制度将管理MSB的行为及其与客户的关系。我们假设,银行尤其需要对客户身份进行严格识别,而电汇公司、货币交易所和邮局等其他MSB将面临交易限制以及识别和授权程序的组合。我们假设当局将能够看到发生的每一笔交易以及创建该交易的特定MSB,并且我们还假设当局将能够访问MSB需要维护的有关其促进的交易的记录。

尽管如此,由于我们的系统允许真正的匿名性,它不能提供一种向当局透露交易双方身份的方法。特别是,即使当局拥有所有记录,一些交易也会有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作为交易对手,就像一些现金交易有匿名交易对手一样。尽管当局可能知道所有零售用户及其数字货币提款历史,但他们将无法将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与特定零售用户联系起来。回想一下,零售用户将能够从MSB中提取数字货币,其方式与他们从银行或ATM中提取现金的方式相同,但有类似的限制。零售用户将能够像使用现金一样使用数字货币,与同样受到供应商进行购买的限制,这些供应商也受到金融机构的分析,并且知道他们收到代币将受到当局的监控。当局将知道谁最近从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中提取了数字货币,就像他们知道谁最近提取了现金一样,他们还将知道谁最近从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中收到了数字货币。然而,不可能使用数字货币将特定的现金接收者与提取现金的特定交易对手联系起来。我们认为,现金的这种属性对于保护零售用户免受对手和其他强大利益集团(包括私营部门参与者)的仿制和操纵是必要的和根本的。此外,披露每笔交易的共同交易对手信息将把发现欺诈的责任转移给执法机构,有效地增加执法机构的负担,而动机良好的犯罪分子仍然能够使用代理人或泄露账户来实现其目标,即使每一笔交易都是完全透明的。

为了管理欺诈,我们的系统设计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即面向控制机制和交易分析,而不是交易对手分析。因为每笔交易都涉及一个受监管的金融中介机构,该机构可能会受到AML/KYC法规的约束,因此有一条明确的途径来有效地调查每笔交易。当局将确保从非第三方托管钱包中提取款项的账户持有人遵守某些规则和限制,包括但不限于税务监督。这些账户的记录,加上DLT系统生成的可审计分类账分录,可以实时收集有关应纳税所得额的数据,以支持对账和合规工作。由于所有涉及数字货币的零售支付最终都将使用同一个分类账,因此识别异常行为(例如商户为非保管钱包的汇款提供无效的目的地账户)将比当前系统更为简单,而且实时自动合规性将更为重要容易实现的。这种检测甚至不仅可以由当局实时进行,也可以由客户实时进行,从而降低了这种情况在第一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值得考虑的是,安全地存储大量实物现金是否比存储大量数字货币成本更高或更低。原则上,数字货币可以便宜地在线存储,尽管在线系统的攻击面可能有重要的弱点,离线数字媒体的寿命也有限制。请注意,安全保险箱的价格通常是作为价值的函数,而不是存储成本。此外,使用年份可以明确惩罚大量数字货币的积累,这种方式很难用实物现金复制。

同样值得考虑的是,犯罪组织是否可以交换私钥,而不是将交易记录在账本上,以此避免与MSB进行互动。我们的观点是,共享私钥相当于共享只能花一次钱的能力,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承诺,否则就如同在非第三方托管钱包的情况下转移位置一样。即使在没有私人支付系统的情况下,犯罪分子也可以通过各种私人或离线方式交换承诺。在一个层面上,不可能监控或限制这种承诺的交换,但在另一个层面上,这种交换需要高度的先验信任才能成功,我们认为,在连续的交易中,传递性信任关系通常会迅速退化。与此同时,当局在交易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并可能对两次使用同一令牌的企图进行调查。在我们看来,支付基础设施的隐私保护性质所产生的效用保证了一种权衡,然而,考虑到执法部门可获得的额外能力和可能建立的机制,再加上可能存在邪恶行为者和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体进行,而我们的系统并没有更有效地支持这些活动。

3.5 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网络体系结构,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体系结构,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系统,要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

1.网络协议(Protocol)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总是指某一层协议,准确地说,它是对同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

1)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2.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划分所遵循的原则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图3.1)所示的一般分层结构中,n 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n+1层虽然只直接使用了n层提供的服务,实际上它通过n层还间接地使用了n-1层以及以下所有各层的服务。

图3.1 层次模型

层次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层结构还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所谓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就是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层次结构一般以垂直分层模型来表示(图3.2)。

图3.2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层次结构的要点:

1)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

2)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

3)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n-1层间接口处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通常也是虚通信)来实现的。

层次结构划分的原则:

1)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居产生影响。

2)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3)层数应适中。若层数太少,则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使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网络的体系结构的特点是:

1)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

2)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3)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4)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虚拟局域网VLAN/VLAN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虚拟局域网(VLAN)/VLAN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虽然VLAN并非最好的网络技术,但这种用于网络结点逻辑分段的方法正为许多企业所使用。VLAN采用多种方式配置于企业网络中,包括网络安全认证、使无线用户在802.11b接入点漫游、隔离IP语音流在不同协议的网络中传输数据等虚拟局域网(VLAN)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网络的许多固有观念,使网络结构变得灵活、方便。

VLAN技术与局域网技术息息相关,所以在介绍VLAN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局域网的有关知识。

局域网(LAN)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单独的广播域,主要使用Hub,网桥,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连接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同处一个局域网之内的网络节点之间可以不通过网络路由器直接进行通信;而处于不同局域网段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则必须经过网络路由器。

图一所示为使用路由器构建的典型的局域网环境。

图一所示网络中,通过使用路由器划分出不同的局域网段。其中,位于圆形区域之内的部分就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局域网段。为了便于在本文中进行说明,我们为不同的网段进行了编号。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每一个局域网所连接的路由器接口都属于该局域网广播域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接入设备逐渐增多,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必须使用更多的路由器才能将不同的用户划分到各自的广播域中,在不同的局域网之间提供网络互连。

这样做的一个缺陷就是随着网络中路由器数量的增多,网络时延逐渐加长,从而导致网络数据传输速度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数据在从一处局域网传递到另一处局域网时,必须经过路由器的路由操作,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相应信息确定数据包的目标地址,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路径转发出去。

VLAN,又称虚拟局域网,是由位于不同物理局域网段的设备组成。虽然VLAN所连接的设备来自不同的网段,但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好像处于同一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相比较传统的局域网布局,VLAN技术更加灵活。为了创建虚拟网络,需要对已有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还是连接相同的网络终端,通过如图所示的交换网络提供了同样的网络连接。虽然图二所示的网络比起图一所示网络在速度和网络时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现在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大大增加了网络中所有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量。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很有可能出现广播风暴,导致整个网络无法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因特网体系结构和骨干网简介

全文共 5267 字

+ 加入清单

因特网体系结构骨干网简介

目录 1 因特网拓扑结构 2 因特网交换局 3 因特网交换局与NAP(网络接入点) 4 网络与自治系统 5 POP和因特网数据中心

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它属于具有分布式网状拓扑结构的分组交换网络。信息以分组的形式通过由到达同一目的地的多个路径构成的网络传送。网络通过路由器(它按照分组的目的地路径将信息转发)相连。“网状拓扑结构”提供了冗余链路。如果某个链路出现故障,分组会避开此链路按其他路径选择路由。

因特网有时被称为骨干网,但这是一种误导,因为因特网实际上是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的许多骨干网。“骨干网”一词源自NSFNET,这是一种用于早期研究的网络,该网络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兴建。它创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分层结构模型。这种模型中,本地服务提供商连接到区域服务,而后者又依次连接到全国或全球的服务提供商。目前,已有许多骨干网相互连接在一起,这就使得任何两台主机之间都可通信。此外,许多区域性的网络避开了骨干网而直接彼此相连。

因特网的网络由大量独立的服务提供商(比如MCI Worldcom、Sprint、Earthlink、Cable and Wireless等)管理。其中包括NSP(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和交换点。NSP构建全国或全球性的网络并向区域性的NSP出售带宽。区域性的NSP接着向本地ISP转售带宽。而本地ISP则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方面的销售与管理。

因特网拓扑结构

NSFNET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这是在1986年到1995年,由NSF控制的大型网络,提供了联网服务以支持美国的教育和研究。它重新定义了因特网的早期体系结构和运作,并定义了沿用至今的网络和服务提供商分层结构。

美国的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一些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使得其迅速扩大。当时,该网络被作为一种高速骨干网。它的速度是56kbit/s,但到了1991年,它在T3链路上运行,而T1处于坡道上。各机构以28.8Kbit/s或56kbit/s连接。

该网络是分层结构的。区域网络连接在顶级骨干网上。然后,本地网络通过比较短的链路连接到区域性网络。骨干网和区域性网络由不同的受权机构管理,为本地网络提供带宽和传输服务。带宽再次转售。 ISP业务模型是由早期的网络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开发的。企业主可以各自在本地区建立设施并从更高一级的NSP购买带宽、路由和传输服务。然后,这些本地ISP向终端用户转售上述服务。许多ISP起初都是由某人出售多余带宽起家的。典型的ISP通常先安装拨号设备(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组合器、集中器、接入和身份验证服务器等等),然后对用户的服务进行计量和收费。

因特网交换局

NSFNET骨干网概念已深入人心。其他的美国联邦机构,包括MILNET(军用网络)、NSI(NASA科学互联网)以及Esnet(能源科学网络)等,也创建了类似的骨干网。很明显,这时需要在这些网络间交换通信,因此就建立了两个被称作FIX (联邦因特网交换局)的相互连接点。“FIX—Wast”位于海湾地区,而“FIX—East”位于华盛顿特区附近。

FIX是因特网交换局。参加的机构利用交换局以对等方式相互连接起来。对等是一种不同的网络受权机构同意交换路由广告和通信的关系。在FIX处,每个机构都有一个路由器用来与其他机构的路 由器交换路由信息和通信。如同联邦AUP(可接受使用政策)限制非联邦机构通信一样,这些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受到各个机构的政策限制。

通过不同骨干网的相互连接,因特网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骨干网,而是变成了一个网状网络。此时,任何所说的骨干网都仅指在中层网络间提供转接服务的骨干线之一。虽然NSFNET的分层式结构(具有顶层、中层和馈线网络)得到了保留,但是多个骨干网重叠起来,如图I—4所示。注意下面:

•主骨干网在因特网交换站点处相互连接并交换通信。

•区域性网络通过因特网交换站点或直接连接接入骨干网。

一些网络通过专有对等链路,避开骨干网络直接交换通信。

图 I-4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因特网

因特网交换局与NAP(网络接入点)

到了1993年,NSFNET决定停止向NSHNFF提供基金,并废除AUP以促进因特网的商业化。许多商业化因特网网络都是在这时出现的。事实上,那些起初由NSF支持的区域性网络都变成了商业化服务提供商,包括UUNet、PSINet, BBN,Intermedia, Netcom和其他提供商。它们连接这些商业骨干网,并为它们的终端用户提供通信通道。

NSF的私有化计划包括创建NAP(网络接入点),这些是因特网交换局,具有支持商业和国际通信的开放接入策略。NAP就像是为不同航空公司服务的机场,航空公司租借机场空间并使用机场的设施。同样地,NSP租借NAP的空间并使用其交换设备与因特网的其他部分交换通信。

各个ISP是通过网络接入点(NAP)互相连接的,各NAP的任务是在各ISP和其他网络之间交换业务量的。NAP必须具有100 Mbit/s的链路速度,因此它的本地网是用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FDDI)、100BASE-T (100 Mbit/s快速以太网)或1000BASE-T(吉位即1 Gbps 以太网)实现的。大多数NAP 是用ATM交换和SONET (同步光纤网)连接到其他的NAP和更大的ISP。

NSF的策略之一是,所有获得政府基金的NSP必须与所有NAP连接起来。1993年,NFS将华盛顿特区、芝加哥、旧金山和纽约四处NAP的NAP合同分别给予了MFS (都市光纤系统)Communication、Ameritech、Pacific Bell和Sprint四家公司。MFS已经运营华盛顿特区的MAE(城域交换局)(东部MAE)和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MAE(西部MAE)。MAE就是覆盖一个都市区域的光纤回路,它为本地服务提供商和公司提供连接点。1999年初,NAP和城域交换局(MAE)被统称为公共因特网交换点(IXP)。

NAP是物理设施,包括设备架、电源、电缆托架及用来连接到外部通信系统的设备。NAP运营商安装交换设备。最初,NAP使用FDDI和交换“以太网”,但如今ATM交换机或“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已非常普遍。NSP在NAP处安装自己的路由器并将其连接到交换设备上,如图I-5所示。因此,起始于ISP的通信经过NSP的路由器后,进入NAP的交换设备,到达其他NSP在该NAP上的路由器。

图I-5 NAP 交换设备

如今大多数NAP是由被路由器包围起来的核心ATM交换机所构成的。通信通过ATM PVC(永久虚电路)来交换。通常,NAP会提供一套默认的全网状PVC,它提供到达该NAP上其他任何NSP路由器的电路。但是,NSP能够删除PVC以封锁来自特定NSP的通信。然而,由于没有平等的通信交换,所以较大的NSP可能不想与小的NSP实行对等。一条经验是,NSP通过其在每个NAP处的存在按平等的原则实现彼此对等。

NAP运营商不在NSP之间建立对等协议,而只提供能够实现对等的设施。对等协议是NSP之间磋商的双边协议,该协议定义它们如何在NAP处交换通信。此外,所有的IP数据报路由选择都是由NSP的设备来处理的。但是,NAP提供数据分组被路由后通过的交换设备。

NSF也为创建“路由仲裁”服务提供了基金,该服务以路由服务器和“路由仲裁数据库”(RADB)的形式提供路由协调。路由服务器处理NAP处的路由选择任务,而RADB生成路由服务器配置文件。RADB是一组分布式数据库,即“因特网路由注册表”的一部分,该数据库是普通格式的公告的路由和路由策略的公共储存库。NSP使用该注册表中的信息配置他们的骨干网路由器。

如今,因特网交换局只是因特网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如前所说,许多的NSP之间建立了专用对等协议。专用连接是直接的物理链路,它使通信避免通过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下的NAP交换设施来转发。NSP以两种方式创建专用连接。一种方法是在NAP设施处各自的路由器之间敷设电缆;另一种方法是在自己的设施之间铺设电缆或租用线路,但花费比较昂贵。

Internap网络服务公司提供了一项达到最佳性能的因特网交换业务。它的Assimilator (同化者)专有技术提供了智能的路由选择和路由管理以扩展和提高BGP4路由性能。Assimilator技术允许P-NAP作出明智的路由选择决定,如当目的地是多宿主时选择更快的多重主干网来路由数据。Internap户分组立即被发送到正确的因特网骨干网,而不是随机选择的公共的或专用的对等点。

网络与自治系统

从选路的角度来说,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网络和路由器群组称为一个自治系统或AS(autonomous system) 。一个AS既是一个管理域,同时也是一个路由选择域。自制系统通常在统一的控制管理之下,例如大的公司或大学。小的站点常常是其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自制系统的一部分。在一个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可以自由地选择寻找路由、广播路由、确认路由以及检测路由的一致性的机制。典型的AS是由NSP求ISP来运作的。每个在因特网中的AS都由因特网授权机构(现在的ICANN)分配的数值来标识。

一个AS可能会使用一个或更多内部路由协议以维护内部路由表。通常的内部路由协议是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或者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外部路由协议则处理AS之间路由信息的交换。AS必须提供自己关于可达目的地的相关内部路由计划和相容性图。最常见的外部协议是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和边缘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较新的协议,在逐渐地取代EGP。BGP运行于“边界路由器”中,该路由器将AS与其他的AS连接起来。一个AS边缘的边界路由器将其内部网络路由的相关信息告诉另一个AS边缘的边界路由器。这些路由以地址聚合的形式公布。类似于用邮政编码934xx来表示加利福尼亚中海岸的一个邮政地区组。路由聚合是一种更有效地使用IP地址空间的方法。ISP可以聚合地址块,并在因特网上以单个网络地址公布这些地址。同时,ISP可以随心所欲地分配这些地址,如以单个地址、少数几个地址或者大地址块分配给更低一级的ISP。

POP和因特网数据中心

PoP是客户可以连接到服务提供商的设备并获得对更大网络访问的任何设施。一些PoP是为最终用户接入设计的,而另一些是为允许ISP连接到NSP网络而设计的。PoP不是因特网专有的实体。ILEC与CLEC拥有自己的PoP,且装有语音和数据设备。

ISP可能足够的大,能建立自己的PoP设施,或者在现有PoP处租赁空间来并置其设备。并置是明智之举,因为PoP设施提供了安全、后备电源、灾难防护、因特网快速连接、因特网交换的交换机、因特网Web服务等等。在有些情况下,ISP没有任何设备,而都是从NSP那里租用的。这种ISP的业务主要是转售服务给终端用户并提供用户持。

经过许多年以后,尤其是随着56K调制解调器技术的采用,终端用户拨号连接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ISP就在自己的设施上安装一组的调制解调器和接入服务器。然后终端用户拨号连接到ISP的调制解调器上。当56K调制解调器技术出现时,只有将呼叫通过数字连接(T1或T3线路)从电信运营商的PoP中继到ISP的设备上,才能达到调制解调器的最大速度。在很多情况下,ISP简单地将调制解调器群和接入服务器并置到电信运营商的设施处,以避免租用昂贵的线路或安装在电信公司或服务提供商设施处的调制解调器组合器。

图I-6显示了ISP和NSP所用的设备。下面的部分显示了通过PSTN拨入ISP设备的用户。本地ISP将其通信中继到区域性NSP,接着NSP将通信转发到因特网主干网或其他连接上。注意:插图下面的部分假定用户是通过PSTN接入的。ISP可能还支持其他的接入方式,如城域以太网和无线接入业务。

因特网数据中心已成为提供并置和外包设备的大型设施。它们提供了安全性、灾难防护、专业服务、高带宽连接等等。虚拟ISP服务VISP(Virtual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是以ASIACONNECT宽带IP网络为平台,向用户提供动态分配的端口,并根据其端口使用情况进行收费的ISP服务模式。如前所述,许多的ISP实际上是虚拟ISP,它们转售更大的电信公司所提供的业务,而不是投资构建自己的ISP基础设施。在这方面,虚拟ISP成为纯粹的因特网服务零售商,主要是获得新的因特网客户,提供服务台业务、处理记帐和客户管理。

私人公司也使用这些设施作为其Web站点的主机,并且通过VPN为其远程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

图I-6 ISP和NSP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文弄懂无线局域网的体系架构及应用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局域网体系架构

1.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组件

(1)无线网卡。提供与有线网卡一样丰富的系统接口,包括PCMCIA、Cardbus、PCI和USB等。在有线局域网中,网卡是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线之间的接口。在无线局域网中,它们是操作系统与天线之间的接口,用来创建透明的网络连接。

(2)接入点。接入点的作用相当于局域网集线器。它在无线局域网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冲存储和传输数据,以支持一组无线用户设备。接入点通常是通过标准以太网线连接到有线网络上,并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在有多个接入点时,用户可以在接入点之间漫游切换。接入点的有效范围是20~500m。根据技术、配置和使用情况,一个接入点可以支持15~250个用户,通过添加更多的接入点,可以比较轻松地扩充无线局域网,从而减少网络拥塞并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

2.无线局域网的配置方式

(1)对等模式。Ad-hoc模式。这种应用包含多个无线终端和一个服务器,均配有无线网卡,但不连接到接入点和有线网络,而是通过无线网卡进行相互通信。它主要用来在没有基础设施的地方快速而轻松地建无线局域网。

(2)基础结构模式。Infrastructure模式。该模式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架构,这种架构包含一个接入点和多个无线终端,接入点通过电缆连线与有线网络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与无线终端连接,可以实现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以及无线终端与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对这种模式进行复制,可以实现多个接入点相互连接的更大的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WLAN的实现协议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无线保真技术--Wi-Fi,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各种终端都使用无线进行互联的技术,为用户屏蔽了各种终端之间的差异性。

在实际应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简单,以家庭WLAN为例,只需一个无线接入设备-路由器,一个具备无线功能的计算机或终端(手机或PAD),没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只需外插一个无线网卡即可。有了以上设备后,具体操作如下:使用路由器将热点(其他已组建好且在接收范围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接入家庭,按照网络服务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路由配置,配置好后在家中覆盖范围内(WLAN稳定的覆盖范围大概在20 m~50 m之间)放置接收终端,打开终端的无线功能,输入服务商给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接入WLAN。

WLAN的典型应用场景如下:

大楼之间:大楼之间建构网络的连结,取代专线,简单又便宜。

医疗:使用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手提式计算机取得实时信息,医护人员可藉此避免对伤患救治的迟延、不必要的纸上作业、单据循环的迟延及误诊等,而提升对伤患照顾的品质。

企业:当企业内的员工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时,不管他们在办公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有无线局域网络产品,就能随意地发电子邮件、分享档案及上网络浏览。

仓储管理:一般仓储人员的盘点事宜,透过无线网络的应用,能立即将最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仓储系统。货柜集散场:一般货柜集散场的桥式起重车,可于调动货柜时,将实时信息传回office,以利相关作业之逐行。监视系统:一般位于远方且需受监控现场之场所,由于布线之困难,可藉由无线网络将远方之影像传回主控站。展示会场:诸如一般的电子展,计算机展,由于网络需求极高,而且布线又会让会场显得凌乱,因此若能使用无线网络,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居民住宅结合报警系统体系结构

全文共 2620 字

+ 加入清单

针对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区的实际情况,本着高能低价的设计思想,将相对简单廉价的传感信号的检测部分(分端控制器)与整个系统中相对复杂、价格较高的控制管理部分(中央控制器)分开,两者之间利用方便可靠的电话线路进行通信,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控制管理多个前端控制器,研制完成了一种采用分层次分布式互连拓朴结构的居民住宅安全综合报警系统。

系统结构

本安全报警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前端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与能信线路三部分组成。

前端控制器安装于居民住宅,用于对居民住宅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类型传感器(如红外、有害气体及震动等)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对从各个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家中的电话线路与中央控制器建立联系,将相关信息传至中央控制器中。前端控制器还能接收并执行通过电话线路传来的各种带密码标志的控制命令,前端控制器在执行该类控制命令时会进行密码校验,只有拥有正确密码的控制命令才会继续执行。

中央控制器安装于居民楼或小区的值班室内,它可同时控制、管理多个前端控制器,因此它的费用也由多个用户共同分担。中央控制器主要用于接收处理从前端控制器传来的数据信息,一旦收到报警信自,立即通过显示器喇叭等设备告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除了和前端控制器一样能接收并执行通过电话线路传来的各种带密码标志的控制命令外,中央控制器还拥有Internet接口,可较方便地接入Internet。因此用户可利用任意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在任何地方通过Internet用普通的网络浏览器对中央控制器进行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异地访问与控制。

系统工作原理

前端控制器

前端控制器主要由传感器组、AT89C2051单片机、DTMF收发芯片MT8888、电话接口以及声响电路等五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它具有非常简单的电路结构,且传感器组中传感器的类型与数量也可根据用户的实现需要及经济实力自由组合。前端控制器有自动工作与受控工作两种工作状态。

自动工作状态

工作时,单片机定斯循环检测各个传感器,对于每一个传感器,在单片机的内存中均设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状态位,当检测到某一传感器有报警输出时,对应的状态位被置“1”。根据每一循环的检测结果,单片机均作一综合的分析与判断,一旦确信有限情发生,单片机即根据事先存储的电话号码,通过DTMF收发芯片 MT8888经电话接口拨通中央控制器,将报警信息(险情发生地、险情类型)以DTMF方式传给中央控制器。随后开启麦克风将现场声响经电话接口传至中央控制器端,供值班人员监听。由于具有电话进程音检测与判断功能,单片机在准备拨号前若没有检测到拨号音,则认为电话线路有故障或遭人为破坏,单片机可立即开启现场声响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若单片机在拨号后检测到忙音,则等5秒后重拨,直到拨通。

受控工作状态

前端控制器可以接收并执行能过电话线路传来的控制命令,这些控制命令包括:

a、令。通过它,中央控制器可以定期对各个前端控制器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以确认每个前端控制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有得于及时排除隐患。

b、开启与关闭命令。通过它,中央控制器与住户可以根据情况开启或关闭某个前端控制器或某一个前端控制器中的某几路传感器输入。

受控工作状态受密码保护,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执行上述命令。

中央控制器

如图3所示,中央控制器主要由AT89C52单片机、DTMF收发芯片MT8888、语音芯片ISD1420、串行接口芯片MAX232、电话接口以及声响电路等7部分组成。

(1)接收来自前端控制器的报警信息

从前端控制器通过电话网以DTMF方式传来的报警信息经电话接口送至MT8888芯片,由它解码成数字信号后输入至AT89C52单片机,再由单片机将该数字信号中所包含的险情发生地、险情类型等信息送至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随后单片机启动语音合成芯片ISD1420,通过声响电路发出合成的报警语音,通知值班人员。

(2)对前端控制器的监测与控制

中央控制器可以对多个前端控制器进行监测与控制:它可在值班人员的操作下定期循环检测每个前端控制器,以确认每个受其控制的前端控制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在值班人员的操作下开启或关闭某个前端控制器或某一个前端控制器的某几路传感器输入。

(3)接受异地电话控制

值班人员除了在值班室里通过键盘对中央控制器进行操作外,也可对中央控制器实施异地遥控。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能过任意一部音频电话机,在中央控制器的语音提示下,通过电话机的键盘完成对中央控制器的异地操作与控制。

(4)接入Internet

中央控制器利用emWare的EMIT(Embedded Micro Internetworking Technology)实现与Internet互联。EMIT主要由设备服务软件emMicro、网络协议emNet及网关软件emGateway等几部分组成。EmMicro驻留在留在单片机内,监测中央控制器中预先定义的各种状态变量,并将结果经MAX232传输到emGateway中;同时 emMicro还可以解释emGateway的命令,在中央控制器中的各种状态变量进行修改或控制。EmMicro与emGateway之间的信息交换遵循emNet网络协议。EmGateway安装在PC机中,它是中央控制器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桥梁,除了与emMicro之间的信息交换外,它还与Internet网络浏览器建立连接。这样,用户便可借助任意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通过链接的控制网页完成对中央控制器的访问或控制。

(5)中央控制器互联

由于本报警系统采用分层次互连拓朴结构,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多个中央控制器之间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互联互通,组成更大规模的安全报警网络。

结论

在系统结构的设计上,由于采用分层次互连拓扑结构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定时自检与互检的控制方式,十分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而且由于前端控制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中央控制器的费用又由多个用户共同分摊,因此也大大降低了每个用户实现所需支付的费用(每个用户的总费用只需数百元)。

由于在本报警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廉价单片机的软硬件资源,在满足实时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用软件来实现传统的硬件电路功能,大大减少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得整个硬件电路显得十分简洁紧凑。这样不但提高了整个硬件电路的可靠性,也有效地降低了硬件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CPU体系结构!暂存器结构组成

全文共 1673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暂存器

暂存器是用来暂存由数据总线或通用寄存的东西。它是中央处理器内的其中组成部份。 暂存器是有限存贮容量的高速存贮部件,它们可用来暂存指令、 数据和位址 。

暂存器结构组成

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部件中,包含的暂存器有指令暂存器 (IR)和程式计数器 (PC)。在中央处理器的算术及逻辑部件中,包含的暂存器有累加器 (ACC)。

在电脑架构里,处理器中的暂存器是少量且速度快的电脑记忆体 ,借由提供快速共同地存取数值来加速电脑程式的执行——典型地说就是在已知时间点所作的之计算中间的数值。

暂存器是记忆体阶层中的最顶端,也是系统操作资料的最快速途径。 暂存器通常都是以他们可以保存的位元数量来估量的。暂存器现在都以暂存器阵列的方式来实作,但是他们也可能使用单独的正反器 、高速的核心记忆体 、 薄膜记忆体以及在数种机器上的其他方式来实作出来。

这个名词通常都用来意指由一个指令之输出或输入可以直接索引到的暂存器群组更适当的是称他们为“架构暂存器”。 例如, x86指令及定义八个32位元暂存器的集合,但一个实作x86 指令集的CPU可以包含比八个更多的暂存器。

暂存器的分类

资料暂存器——用来储存整数数字(参考以下的浮点暂存器)。在某些简单/旧的CPU,特别的资料暂存器是累加器 ,作为数学计算之用。

位址暂存器——持有记忆体位址,以及用来存取记忆体 。在某些简单/旧的CPU里,特别的位址暂存器是索引暂存器 (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

通用目的暂存器 ( GPR s)——可以保存资料或位址两者,也就是说他们是结合资料/位址暂存器的功用。

浮点暂存器 ( FPR s)——用来储存浮点数字。

常数暂存器——用来持有唯读的数值(例如0、1、圆周率等等)。

向量暂存器——用来储存由向量处理器执行SIMD指令所得到的资料。

特殊目的暂存器——储存CPU内部的资料,像是程式计数器 (或称为指令指标),堆叠暂存器、以及状态暂存器 (或称微处理器状态字组)。

指令暂存器 ( 英语 : instrucTIon register )——储存现在正在被执行的指令

索引暂存器 ( 英语 : Index_register )——是在程式执行实用来更改运算元位址之用。

CPU体系结构

CPU的构成: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构成。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通用寄存器、数据暂存器等组成。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接受从控制器送来的命令并执行相应的动作,主要负责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

算术逻辑单元ALU:用于进行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通用寄存器:用来存放操作数、中间结果和各种地址信息的一系列存储单元。常见的通用寄存器如下:

a) 数据寄存器:

AX,累加寄存器,算数运算的主要寄存器;

BX,基址寄存器;

CX,计数寄存器,串操作、循环控制的计数器;

DX,数据寄存器。

b) 地址指针寄存器:

SI:源变址寄存器;

DI:目的变址寄存器;

SP:堆栈寄存器;

BP:基址指针寄存器

c) 累加寄存器:AC,又称为累加寄存器。当运算器的逻辑单元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的时候,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3.数据暂存器:用来暂存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数据,这个数据不能存放在通用寄存器中,否则会破坏其原有数据。

4.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用于保留与算术逻辑运算指令或测试指令的结果对应的各种状态信息。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地址寄存器AR、数据寄存器DR、指令译码器等。

1. 程序计数器 (PC):用于指出下条指令在主存中的存放地址,CPU根据PC的内容去主存处取得指令,由于程序中的指令是按照顺序执行的,所以PC必须有自动增加的功能,也就是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2. 指令寄存器 (IR):用于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这条指令的代码,所以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指令字长。

3. 地址寄存器 (AR):用于存放CPU当前访问的内存单元地址。

4. 数据寄存器DR:用于暂存从内存储器中读出或写入的指令或数据。

5. 指令译码器:用于对获取的指令进行译码,产生该指令操作所需要的一些列微操作信号,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该指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文读懂SMP、NUMA、MPP三大体系结构

全文共 5052 字

+ 加入清单

从系统架构来分类,目前的典型的服务器可以分为大体系结构,即非一致存储访问结构,对称多处理器结构,以及海量并行处理结构 。本文就将它们的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

1.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or)

SMP (Symmetric MulTI 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系统内有许多紧耦合多处理器,在这样的系统中,所有的CPU共享全部资源,如总线,内存和I/O系统等,操作系统或管理数据库的复本只有一个,这种系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共享所有资源。多个CPU之间没有区别,平等地访问内存、外设、一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着一个队列,每个处理器依次处理队列中的进程。如果两个处理器同时请求访问一个资源(例如同一段内存地址),由硬件、软件的锁机制去解决资源争用问题。Access to RAM is serialized; this and cache coherency issues causes performance to lag slightly behind the number of addiTIonal processors in the system.

所谓对称多处理器结构,是指服务器中多个 CPU 对称工作,无主次或从属关系。各 CPU 共享相同的物理内存,每个 CPU 访问内存中的任何地址所需时间是相同的,因此 SMP 也被称为一致存储器访问结构 (UMA : Uniform Memory Access) 。对 SMP 服务器进行扩展的方式包括增加内存、使用更快的 CPU 、增加 CPU 、扩充 I/O( 槽口数与总线数 ) 以及添加更多的外部设备 ( 通常是磁盘存储 ) 。

SMP 服务器的主要特征是共享,系统中所有资源 (CPU 、内存、 I/O 等 ) 都是共享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特征,导致了 SMP 服务器的主要问题,那就是它的扩展能力非常有限。对于 SMP 服务器而言,每一个共享的环节都可能造成 SMP 服务器扩展时的瓶颈,而最受限制的则是内存。由于每个 CPU 必须通过相同的内存总线访问相同的内存资源,因此随着 CPU 数量的增加,内存访问冲突将迅速增加,最终会造成 CPU 资源的浪费,使 CPU 性能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实验证明, SMP 服务器 CPU 利用率最好的情况是 2 至 4 个 CPU 。

图 1.SMP 服务器 CPU 利用率状态

2.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

由于 SMP 在扩展能力上的限制,人们开始探究如何进行有效地扩展从而构建大型系统的技术, NUMA 就是这种努力下的结果之一。利用 NUMA 技术,可以把几十个 CPU( 甚至上百个 CPU) 组合在一个服务器内。其 CPU 模块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NUMA 服务器 CPU 模块结构

NUMA 服务器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个 CPU 模块,每个 CPU 模块由多个 CPU( 如 4 个 ) 组成,并且具有独立的本地内存、 I/O 槽口等。由于其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互联模块 ( 如称为 Crossbar Switch) 进行连接和信息交互,因此每个 CPU 可以访问整个系统的内存 ( 这是 NUMA 系统与 MPP 系统的重要差别 ) 。显然,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将远远高于访问远地内存 ( 系统内其它节点的内存 ) 的速度,这也是非一致存储访问 NUMA 的由来。由于这个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系统性能,开发应用程序时需要尽量减少不同 CPU 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利用 NUMA 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原来 SMP 系统的扩展问题,在一个物理服务器内可以支持上百个 CPU 。比较典型的 NUMA 服务器的例子包括 HP 的 Superdome 、 SUN15K 、 IBMp690 等。

但 NUMA 技术同样有一定缺陷,由于访问远地内存的延时远远超过本地内存,因此当 CPU 数量增加时,系统性能无法线性增加。如 HP 公司发布 Superdome 服务器时,曾公布了它与 HP 其它 UNIX 服务器的相对性能值,结果发现, 64 路 CPU 的 Superdome (NUMA 结构 ) 的相对性能值是 20 ,而 8 路 N4000( 共享的 SMP 结构 ) 的相对性能值是 6.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到, 8 倍数量的 CPU 换来的只是 3 倍性能的提升。

3. 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

和 NUMA 不同, MPP 提供了另外一种进行系统扩展的方式,它由多个 SMP 服务器通过一定的节点互联网络进行连接,协同工作,完成相同的任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服务器系统。其基本特征是由多个 SMP 服务器 ( 每个 SMP 服务器称节点 ) 通过节点互联网络连接而成,每个节点只访问自己的本地资源 ( 内存、存储等 ) ,是一种完全无共享 (Share Nothing) 结构,因而扩展能力最好,理论上其扩展无限制,目前的技术可实现 512 个节点互联,数千个 CPU 。目前业界对节点互联网络暂无标准,如 NCR 的 Bynet , IBM 的 SPSwitch ,它们都采用了不同的内部实现机制。但节点互联网仅供 MPP 服务器内部使用,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

在 MPP 系统中,每个 SMP 节点也可以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但和 NUMA 不同的是,它不存在异地内存访问的问题。换言之,每个节点内的 CPU 不能访问另一个节点的内存。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通过节点互联网络实现的,这个过程一般称为数据重分配 (Data RedistribuTIon) 。

但是 MPP 服务器需要一种复杂的机制来调度和平衡各个节点的负载和并行处理过程。目前一些基于 MPP 技术的服务器往往通过系统级软件 ( 如数据库 ) 来屏蔽这种复杂性。举例来说, NCR 的 Teradata 就是基于 MPP 技术的一个关系数据库软件,基于此数据库来开发应用时,不管后台服务器由多少个节点组成,开发人员所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数据库系统,而不需要考虑如何调度其中某几个节点的负载。

MPP (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这样的系统是由许多松耦合的处理单元组成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处理单元而不是处理器。每个单元内的CPU都有自己私有的资源,如总线,内存,硬盘等。在每个单元内都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库的实例复本。这种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共享资源。

4.1 SMP系统与MPP系统比较

既然有两种结构,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采用什么结构比较合适呢?通常情况下,MPP系统因为要在不同处理单元之间传送信息(请注意上图),所以它的效率要比SMP要差一点,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MPP系统不共享资源,因此对它而言,资源比SMP要多,当需要处理的事务达到一定规模时,MPP的效率要比SMP好。这就是看通信时间占用计算时间的比例而定,如果通信时间比较多,那MPP系统就不占优势了,相反,如果通信时间比较少,那MPP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达到高效率。当前使用的OTLP程序中,用户访问一个中心数据库,如果采用SMP系统结构,它的效率要比采用MPP结构要快得多。而MPP系统在决策支持和数据挖掘方面显示了优势,可以这样说,如果操作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处理单元之间需要进行的通信比较少,那采用MPP系统就要好,相反就不合适了。

通过上面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到,对于SMP来说,制约它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那个共享的总线,因此对于DSS程序来说,只能选择MPP,而不能选择SMP,当大型程序的处理要求大于共享总线时,总线就没有能力进行处理了,这时SMP系统就不行了。当然了,两个结构互有优缺点,如果能够将两种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当然最好了。

4.2 NUMA 与 MPP 的区别

从架构来看, NUMA 与 MPP 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 CPU 、内存、 I/O ,节点之间都可以通过节点互联机制进行信息交互。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通过分析下面 NUMA 和 MPP 服务器的内部架构和工作原理不难发现其差异所在。

首先是节点互联机制不同, NUMA 的节点互联机制是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内部实现的,当某个 CPU 需要进行远地内存访问时,它必须等待,这也是 NUMA 服务器无法实现 CPU 增加时性能线性扩展的主要原因。而 MPP 的节点互联机制是在不同的 SMP 服务器外部通过 I/O 实现的,每个节点只访问本地内存和存储,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节点本身的处理是并行进行的。因此 MPP 在增加节点时性能基本上可以实现线性扩展。

其次是内存访问机制不同。在 NUMA 服务器内部,任何一个 CPU 可以访问整个系统的内存,但远地访问的性能远远低于本地内存访问,因此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应该尽量避免远地内存访问。在 MPP 服务器中,每个节点只访问本地内存,不存在远地内存访问的问题。

图 3.MPP 服务器架构图

数据仓库的选择

哪种服务器更加适应数据仓库环境?这需要从数据仓库环境本身的负载特征入手。众所周知,典型的数据仓库环境具有大量复杂的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 I/O 处理能力,并且存储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 I/O 带宽与之匹配。而一个典型的 OLTP 系统则以联机事务处理为主,每个交易所涉及的数据不多,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够在单位时间里处理尽量多的交易。显然这两种应用环境的负载特征完全不同。

从 NUMA 架构来看,它可以在一个物理服务器内集成许多 CPU ,使系统具有较高的事务处理能力,由于远地内存访问时延远长于本地内存访问,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不同 CPU 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显然, NUMA 架构更适用于 OLTP 事务处理环境,当用于数据仓库环境时,由于大量复杂的数据处理必然导致大量的数据交互,将使 CPU 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相对而言, MPP 服务器架构的并行处理能力更优越,更适合于复杂的数据综合分析与处理环境。当然,它需要借助于支持 MPP 技术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屏蔽节点之间负载平衡与调度的复杂性。另外,这种并行处理能力也与节点互联网络有很大的关系。显然,适应于数据仓库环境的 MPP 服务器,其节点互联网络的 I/O 性能应该非常突出,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性能。

4.3 NUMA、MPP、SMP之间性能的区别

NUMA的节点互联机制是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内部实现的,当某个CPU需要进行远地内存访问时,它必须等待,这也是NUMA服务器无法实现CPU增加时性能线性扩展。

MPP的节点互联机制是在不同的SMP服务器外部通过I/O实现的,每个节点只访问本地内存和存储,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节点本身的处理是并行进行的。因此MPP在增加节点时性能基本上可以实现线性扩展。

SMP所有的CPU资源是共享的,因此完全实现线性扩展。

4.4 NUMA、MPP、SMP之间扩展的区别

NUMA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能够支持上百个CPU进行扩展。如HP的SUPERDOME。

MPP理论上也可以实现无限扩展,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能够支持512个节点,数千个CPU进行扩展。

SMP扩展能力很差,目前2个到4个CPU的利用率最好,但是IBM的BOOK技术,能够将CPU扩展到8个。

MPP是由多个SMP构成,多个SMP服务器通过一定的节点互联网络进行连接,协同工作,完成相同的任务。

4.5 MPP和SMP、NUMA应用之间的区别

MPP的优势:

MPP系统不共享资源,因此对它而言,资源比SMP要多,当需要处理的事务达到一定规模时,MPP的效率要比SMP好。由于MPP系统因为要在不同处理单元之间传送信息,在通讯时间少的时候,那MPP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达到高效率。也就是说:操作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处理单元之间需要进行的通信比较少,那采用MPP系统就要好。因此,MPP系统在决策支持和数据挖掘方面显示了优势。

SMP的优势:

MPP系统因为要在不同处理单元之间传送信息,所以它的效率要比SMP要差一点。在通讯时间多的时候,那MPP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因此当前使用的OTLP程序中,用户访问一个中心数据库,如果采用SMP系统结构,它的效率要比采用MPP结构要快得多。

NUMA架构的优势:

NUMA架构来看,它可以在一个物理服务器内集成许多CPU,使系统具有较高的事务处理能力,由于远地内存访问时延远长于本地内存访问,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不同CPU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显然,NUMA架构更适用于OLTP事务处理环境,当用于数据仓库环境时,由于大量复杂的数据处理必然导致大量的数据交互,将使CPU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管理学知识管理体系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信息管理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组织起来,方便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管理学知识管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管理体系内容

知识管理大致包括以下6个内容:

(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它是知识管理的支持部分,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网络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渠道等;

(2)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工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

(3)知识管理的方法: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

(4)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工具,例如智能客体检索、多策略获取、多模式获取和检索、多方法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等;

(5)知识的传递:如建立知识分布图、电子文档、光盘、DVD及网上传输、打印等;

(6)知识的共享和评测:如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设立知识总管、促进知识的转换、建立知识产生效益的评测条例等。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此,我们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为:以知识生产、分配,交换、获取、利用为主线,建立企业知识库系统。该系统还包括非知识资源子系统、财务运作子系统、供给子系统、生产制造子系统、服务维护子系统、工程技术子系统、市场营销子系统。

看过“管理学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体系建立意义

查询和检索,然而,如何由信息产生知识,即如何利用数据信息取得知识、再利用知识获得最大的利润或效益,这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知识是由信息而来的,它是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归纳转换而来的,故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知识管理是通过一组问答序列,即解决方案的集合寻找和识别与问题有关的关键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形成对某一问题的专门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信息、知识和一些专门的技巧是获取利润的工具。知识管理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付诸行动,再将该行动转化为利润。

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因此,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是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地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在公司知识生产、分配、获取、共享、利用等知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领域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持续成长成为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面对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更加迅速,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以及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业务流程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及其知识库十分迫切和必要。

知识管理体系概述

知识管理体系总体上分为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的软硬件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管理理念分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企业制度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从而加强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帮助员工破除传统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知识管理的硬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平台,它是一个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平台,通过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和知识门户等技术工具将知识和应用有机整合。知识管理的软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综合系统,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群件技术、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技术工具,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到相互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质量管理体系知识问答

全文共 3366 字

+ 加入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之所以称为体系,是因为从顾客需求、产品实现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不能断裂的系统。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知识问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问答

Q1:您好,我是企业新成立单位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因是新成立的单位,并没有ISO9001质量体系专业性比较强的前辈,而我工作内容涉及部分质量控制方面,所以想学习有关质量体系相关的知识,使单位在质量管控方面逐渐规范化。基于这种情况,我怎么才能更好的入门,一点点的改变这种现状?

答:首先要做到三点:第一,领导重视;第二:全员参与;第三:建立一套考核机制。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选择一个好的咨询机构(不是必经环节)——进行企业调研——组织学习标准——做好体系策划——企业自己起草文件——领导层逐个评审——发布运行——定期检查——内审员培训——内审——整改——管理评审——申请认证——持续运行。

Q2: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系统,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需要准备的材料?

答:已经建立的三标准管理体系,应当保持、运行和改进。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认证机构的审核,应当准备的资料大体有:

一、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

1、公司资质;2、认证范围、产品、场所;3、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方针、目标、组织结构。

二、运行情况:

1、方针、目标完成情况;2、过程控制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3、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情况,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的验证情况;4、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情况;5、年度设备维修计划和设备维修实施情况,设备日常维护情况;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情况;7、采购控制和销售控制情况、产品的运输、储存和交付的情况;8、内外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沟通情况;9、产品标识、环境标识、安全标识情况,包括现场准备;10、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包括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效果的验证情况。

三、测量分析和改进情况:

1、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2、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的验证;3、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情况,包括采购产品的验证、中间产品的检验、成品的检验;4、年度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包括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官方检测报告;5、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环境守法证明,职业健康安全守法证明;6、如有增添的新项目,其环评报告、安评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7、不合格品的控制情况;8、数据分析情况;9、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的情况。

四、文件准备:

包括《文件清单》、《记录清单》、《法律法规清单》等。

Q3:我们单位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今年4月8号到期,去年3月26号是监督审核,今年属于复评的。我们当时没接收监督审核。现在企业想换家认证机构,被告知我企业被原机构在1月份就做暂停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能由新认证机构做认证,请问我们如何处理这个事情,企业可不可以向认可协会或者认监委进行申请转换认证机构啊?

答: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制定的《认证证书转换实施指南》规定:原证书在原认证机构认证期将满,证书即将到期,获证组织自愿转换,且可以出具获证组织声明的,可以办理转换备案,由新认证机构做认证。但认证机构暂停、撤销认证证书,自做出暂停、撤销证书决定之日起,一年内其它认证机构不得对同一组织做出发放认证证书的决定。如果你们对暂停、撤销证书有异议,可以向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申请。

Q4:我公司去年10月进行了复评换证审核,按双方约定日期今年10月下旬需进行监督审核,但现接总部要求,要更换认证机构。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建议企业定期更换认证机构,这样可以从不同的审核员的审核中获取更多的改进机会,同时也使得认证机构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有利于其改进、提高。根据CCAA(认证认可协会)颁发的《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与认证证书有关的有违公平竞争行为约束(试行)》及《认证证书转换备案办法(试行)》的要求,贵公司应首先通过拟转入机构上报由贵公司自行填写的备案申请,需要盖公章及法人签字,理由应合理充分,申请报至协会自律监管系统后,经协会审批通过,即可与拟转入机构签订合同,办理相关审核发证工作。

Q5:您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一般有效期是多长?

答:目前我国无统一的内审员注册制度。有效期由发证机构自定。国家认监委授权的与认证有关的培训中没有“内审员”这一项。目前咨询机构、培训机构可自行颁发内审员培训证书,具体的信息可询问这个证书的发证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没有所谓的国家要求或者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说法。内部审核员就是单位自己任命才有资格从事内审。

Q6:证书过期了怎么办理?

答:认证证书是有规定的使用期限的,一般体系认证是三年,证书到期后您可以按照初次认证的要求准备申请材料,重新申请认证就可以了,程序上和您第一次办证是一样的。你可以在原认证机构进行,也可以转换到别的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重新认证;证书不存在什么延期,到期就自然失效了,到期后只能重新申请认证。

Q7:你好!我是物流行业的,现面临ISO9001认证机构到公司年审,因为没有和之前的员工交接,不知道需要准备些什么资料,公司也没存去年的记录,请问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希望您能帮帮我!

答:获证企业接受监督审核至少应准备以下内容:

1、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情况,如:行政许可、资格方面,业务种类、组织机构、地域范围、主要管理人员,设备设施,体系文件等方面;

2、管理体系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物流专业评价指标方面,物流服务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组织方针、目标,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投诉减少等;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机制,包括:内审、管理评审,上次不符合采取的措施,投诉处理,近期在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过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员工服务能力提升等;

4、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过程有续受控,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并实现持续改进。

提示:体系认证工作不能与之前的员工交流,不能获取过去的记录是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Q8:请问:ISO认证的相关费用可否做为无形资产?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认证书的期限小于10年,所以,认证费是不能记入到无形资产的应该费用化记入到长期待摊费用。按直线法摊销,没有净残值。从成本会计方面看,ISO认证的相关费可以在质量成本科目中的预防成本中列支。

Q9:请问投标书中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填写什么内容?还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资质该填写什么内容?

答:由于ISO9000深入人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是许多企业非常容易获得的资格,据了解,但凡工程项目(含建筑、系统集成、安防、学校、医疗卫生、石化、交通运输等)和以具体的某个产品参与的邀标、投标活动,发包方都会要求投标人填写“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但凡有这种要求可填写以下内容:

1、公司是否采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或)GB/T50430标准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化质量体系(通常包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各种管理制度、规范)?对工程质量有哪些保障措施(人、机、材料、方法、环境和控制);

2、公司是否有效地运行了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3、公司是否向国家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申请了对自己的管理体系的认证(何时申请的,哪个机构审核的,何时审核的)?是否获取了证书?获证后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保持情况如何?

4、工程项目依据哪些标准、规程、规范;以产品投标的产品必须符合哪些标准、规程、规范,要充分识别,不要遗漏,不要将已作废的标准、规程、规范填写上去;

5、但凡招标,发包方在表书中都会对投标单位提出资质要求(如建筑设计、施工;安防设计、安装;系统集成设计、施工等级证书)有啥填啥;以具体产品参加投标的,产品属国家强制认证范围的应有3C认证证书;非强制认证的应有自愿产品认证证书;防爆设备应有防爆产品认证证书;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证书;起重机械应有特种设备认证证书。凡此种种,有啥填啥。

Q10:你好,我想查询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真伪。

答:可以登入国家认监委官方网站,从公众查询页中输入企业名称和验证码,进行查询其认证证书真伪。

看过“质量管理体系知识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琴基础知识古琴结构介绍

全文共 3441 字

+ 加入清单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那么你对古琴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古琴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古琴的文化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 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就是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最好的,具有最优异的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归根结底,就是以七弦琴中的“含至德之和平”(《琴赋》),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达成“乐教”的目的。魏晋之后,佛道思想又融入古琴,尤其是道家“大音希声”(老子)、“至乐无乐”(庄子)的思想,在七弦琴中能得到最好的体现。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咱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 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笙”;《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 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的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传说舜定琴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据说是10弦琴。听说古时还有32弦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看过“古琴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包括哪些

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那么你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42个过程

启动过程组:

(1)制定项目章程:诞生项目,并为项目经理“正名”;

(2)识别干系人:搞清楚谁与项目相关;

规划过程组:

(3)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编制项目执行的蓝图;

(4)收集需求:收集要做什么;

(5)定义范围:确定要做什么;

(6)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细化交付成果到可管理的程度;

(7)定义活动:把工作包分解为可估算、可管理的活动;

(8)排列活动顺序:确定工作执行的先后顺序;

(9)估算活动资源:确定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工作;

(10)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经历的时间;

(11)制定进度计划:描绘出整个项目的实施进程;

(12)估算成本: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13)制定预算:批准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14)规划质量:确定合格的标准;

(15)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

(16)规划沟通:项目干系人需要什么,如何给到他们;

(17)规划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对待风险;

(18)识别风险:风险,你在哪里;

(19)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揭开风险的面纱;

(20)实施定量风险分析:揭开风险的真相;

(21)规划风险应对:定义如何应对风险;

(22)规划采购:买什么,如何买;

执行过程组:

(23)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按图索骥;

(24)实施质量保证:通过过程保证质量;

(25)组建项目团队:让巧妇能为有米之炊;

(26)建设项目团队:激发团队的潜能;

(27)管理项目团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8)发布信息:把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

(29)管理干系人期望:沟通并满足干系人的需求;

(30)实施采购:购买要买的东西;

监控过程组:

(31)监控项目工作:盯着,不停地盯着;

(32)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让变更在可控之内;

(33)核实范围:让用户接受项目成果;

(34)控制范围:让范围在可控之内;

(35)控制进度:让进度在可控之内;

(36)控制成本:让费用在可控之内;

(37)实施质量控制:让结果满足既定的合格标准;

(38)报告绩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39)监控风险:让风险在可控之内;

(40)管理采购:让本次购买可控;

收尾过程组:

(41)结束项目或阶段:给项目(阶段)画“句号”;

(42)结束采购:给本次购买画“句号”。

看过“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包括哪些“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概念是由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 PMI)提出的,得到了全球项目管理者的认同和认可。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既:项目生命周期、五大项目管理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在《PMBOOK》的分享中,以后会针对各个点进行具体的分享。

3、五大项目管理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

五大项目管理过程组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五大过程;而九大知识领域则是对在整合项目管理过程涉及的知识进行阐述,分别为: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

由于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会,各个管理过程组和知识领域是相互交叉的,每个管理过程组会涉及若干个知识领域,而每个知识领域又会关联到不同的项目过程组。

在每个过程中,都是有三部分组成的,既输入、输出及用于管理的工具技术,这些都是构成项目知识体系的内容。

《PMBOOK》中针对五大项目管理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组成了42个过程,但是是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可能根据项目管理,项目过程会大于42个或小于42个,这个要依据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定义,不可局限于此。但是这42个过程是核心过程,需要进行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由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和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文件构成。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ICB

ICB是国际项目管理资质标准的缩写,是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建立的知识体系。它要求国际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资质包括7大类、60细项。

(1)7大类专业资质主要有:基本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组织能力、社会能力、一般管理、个人态度、一般印象。

分类、标准、指导、参照构成了完整的ICB评估系统。

(2)ICB与PMI、PRINCE2的不同点

PMI关注项目流程;PRINCE2关注项目产品;ICB关注项目管理者的资质和能力。

【2014年考题·单选题】国际项目管理资质标准(ICB)更关注的是()。

A.项目流程

B.项目产品

C.项目管理者的能力

D.项目环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ICB关注项目管理者的资质和能力。PMI关注项目流程;PRINCE2关注项目产品。

看过“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INCE2

PRINCE是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的缩写。

8类管理要素:组织、计划、控制、项目阶段、风险管理、项目环境中的质量、配置管理和变更控制。

8个管理过程:项目准备SU、项目计划PL、项目活动IP、项目指导DP、阶段控制CS、产品交付管理MP、项目阶段边界管理SB和项目收尾CP.PL和DP贯穿于项目始终,支持其他六个过程。

4种管理技术:基于产品的计划、变化控制方法、质量评审技术以及项目文档化技术。

(一)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PMBOK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缩写,它已经成为了美国项目管理的国家标准之一。

PMBOK的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集成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it管理的知识体系

全文共 2972 字

+ 加入清单

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的制定、流程中相关指标的确立,都需要结合选择的工具以辅助体系实施,从而提高实施的效率。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it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3)it的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流程通过可控的方法及步骤来管理所有针对IT生产环境的变更,从而消除或最小化变更对IT服务质量的影响,同时提高日常的运维效率。通过对所有变更的正确评估,可以维护IT环境的完整性;变更和变更实施得到正确记录,并提供审计记录。

在变更流程的实施中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变更类型的定义及审批流程。变更的核心是审批、授权,及其在变更流程中对变更风险的评估。二是变更时如何与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衔接,发挥CMDB的价值。要求所有的变更都要关联CMDB,这样既可以精细化定义变更流程,也可以经过长时间的数据记录,从CMDB的维度查看一个配置项曾经有过的变更请求,有利于提高运维效率,在出现事故时更快地查找原因。另外,在变更完成后,要求在变更流程中强化CMDB的同步更新和维护。

(2)it的自助服务管理

自助服务管理即“员工自助服务管理”,主要包含在线申报事件、服务请求、查询工单、访问知识库、对工单解决进行评价、授权与委托等。主要功能是:按服务目录提交服务请求、在线申报事件、查询用户的历史工单、访问知识库、对工单解决进行满意度评价。有效地实施自助服务,增加了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渠道沟通,依靠有效的知识库,简单问题还能由用户自助解决,不但提高了业务部门用户IT技能和知识,也减轻了信息中心的工作量。

it管理的知识体系

IT服务管理平台共包含事件管理、自助服务管理、服务请求管理、问题管理、知识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资产管理、计划作业(含任务管理)、服务水平管理、报表管理等11个功能模块,其逻辑框架图如图2所示。本文重点阐述已实施的事件管理、自助服务管理、变更管理、配置及资产管理等模块。

(1)it的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又称故障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服务运营,将事故对业务运营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并确保可以维持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的最高水平。事故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事件检测与记录、事件分类与初步支持、事件调查与诊断、事件解决与恢复、事件关闭、事件跟踪回顾等环节。

事件管理流程实施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① 事件的分类。进行前期的梳理,事件按照类别、子类和条目进行分类。一级分类包括桌面、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机房环境和应用。

② 确定事件的优先级。事件的优先级由事件的影响度和紧急度来确定。影响度通常是考虑受影响的数量、部门,某种意义上将影响度往往等同于系统或设备的重要性。紧急度一般等同于事件的严重程度,对于业务系统或核心设备,宕机的紧急度大于性能下降的紧急度,性能下降的紧急度又大于单个非核心功能不可用的紧急度。

③ 谁负责关闭事件。事件应由服务台和用户进行确认并关闭,也可以允许用户在自助服务系统中确认并关闭。

④ 转派规则的设计。同组可以转派,跨组需要回退到服务台才可以转派,或者特定角色的人才可以跨组转派(如事件经理)。

⑤ 各个环节如何通知相关的角色和责任人。一般是通知受理人即可,但重大事件要第一时间通知事件经理、部门经理等主管领导。对于事件补单的情形,也要通知事件经理。整个事件处理的环节中事件的分派、等待、解决和关闭环节要及时通知用户。

⑥ 事件是否可以过期自动关闭。事件一般由服务台或者用户自助关闭,对于超过10天未关闭的,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关闭,并且默认为已经解决。但是对于重大事件,必须由服务台进行关闭。

⑦ 事件满意度的获得。事件的满意度是ITIL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高满意度是IT部门的一个主要追求。项目中实现了基于系统的自动发送满意度征询邮件,用户可以通过邮件或自助服务模块反馈满意度及意见,对于超期未反馈的,邮件再次提醒,三天之内仍然未反馈的由服务台进行回访。但对于重大事件,事件解决后,服务台第一时间回访满意度。

⑧ 告警升级规则的涉及。服务级别协议(SLA)是指对于供应方在需求方要求下应当完成的活动的清晰描述,一个SLA总是以某种详细程度描述何时、何处以及如何完成这些活动[4]。由于单位的IT发展还比较弱,信息中心还没有与业务部门签署SLA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讨论,以一套“预期的”并向业务部门公布作为警告的SLA,并基于此进行升级和告警。表1所示为基于解决时间的事件警告升级规则。其中,首次升级时间指事件的解决时限,即事件从创建开始到当前时间或解决时间,在该时间尚未解决即要升级告警的时间;升级告警对象是升级告警时,从行政或者管理角度的升级告警,即向何种角色或领导升级、告警,以引起重视。

(5)it的报表

基于ITIL的核心KPI考虑,包括事件总数、事件关闭的数量、事件成功关闭的数量/比率、规定时间内解决的事件数量/百分比、超时未解决的事件数量、规定时间内响应的事件数量/百分比、平均解决时间、一次成功解决率、问题总数 、已找到根本原因的问题数量、趋势分析问题所占比率 、通过变通办法解决的问题数量、问题成功解决率等。

看过“it管理的知识体系“

(4)it的配置及资产管理

配置管理的目标是定义IT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部件,维护与IT部件及利用这些部件提供IT服务有关的记录,并确保这些记录的可靠性;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文档以支持其他服务的管理过程[5]。配置管理控制的范围包括硬件、软件、流程、人员以及相关文档,并在CMDB中集中管理。其逻辑模型图如图3所示。其中记录包含配置对象的详细配置信息、变更历史信息、生命周期信息、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信息以及与事件、问题、变更管理的关联关系信息。

CMDB的建设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考虑:

①CMDB配置模型的设计、管理的范围和颗粒度的选择。管理的类别,比如主机、网络、存储、应用系统、数据库实例、中间件实例等;管理的层次属性,可以业务系统为视角加以考虑,哪些业务系统及其支撑业务系统的主机、存储、数据库、中间件要纳入CMDB管理的范畴,一般是先实施核心系统后实施外围系统;管理范围的关系,配置项的关联有很多种:连接、依赖、运行、安装部署、父子、主备、等同等,不同类型的配置项之间可能有一种或多种关系。

② 要高度重视配置项数据的收集和梳理。配置项数据的收集是一项费力费时的工作,但方法恰当,可以事半功倍。建议除网络设备、机房设备(配线架、空调、UPS等)外,以应用系统为维度考虑:应用系统、主机、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类别的配置项,先应用系统后主机,然后数据库实例、中间件实例、应用实例,最后考虑网络设备、机房设备等。

③ 在收集完配置项属性和关系数据并规格化后导入CMDB,并建立基线。

④ 构建CMDB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运用。在事件、问题等工单的记录中要关联CMDB的配置项,在变更发起和变更计划时要关联CMDB,并基于CMDB评估变更风险和影响。

⑤ 为了保证CMDB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有效实施变更流程的同时,定期对CMDB做“盘点”,即定期审计,主要是看配置项的属性和关系是否与生产环境一致,如果不一致要查明原因,并审查流程和制度规范。

⑥ 要考核配置管理数据库如何应用,比如是否有必要和监控系统整合;与事件、问题、变更、发布等流程的关联关系;与资产管理的关系等。既不要高估配置管理的短期价值,但也不要低估配置管理长期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关系。这涉及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全部十个知识领域。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1、项目整合管理:项目整合管理是协调统一各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各种过程和活动而开展的过程与活动。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制定项目章程: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的过程。

(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计划,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管理计划包括经过整合的项目基准和子计划。

(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4)监控项目工作: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

(6)结束项目或阶段: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过程。

2、项目范围管理:要保证项目成功地完成所要求的全部工作,而且只完成所要求的工作。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范围管理: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

(2)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3)定义范围: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4)创建WBS: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5)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6)控制范围: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3、项目时间管理:要保证项目按时完成。这个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进度管理: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2)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3)排列活动顺序: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4)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5)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6)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7)控制进度: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4、项目成本管理:要保证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成本管理:为规划、管理、花费和控制项目成本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2)估算成本: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

(3)制定预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4)控制成本: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5、项目质量管理: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能够使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领域具体包括:

(1)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

(2)实施质量保证: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3) 控制质量: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的过程。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尽可能有效地使用项目中涉及的人力资源。这包括:

(1)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备管理计划的过程。

(2)组建项目团队:确认人力资源的可用情况,并为开展项目活动而组建团队的过程。

(3)建设项目团队: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互动,改善团队整体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的过程。

(4)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团队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的过程。

7、项目沟通管理:保证适当、及时地产生、收集、发布、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其中包括:

(1)规划沟通管理:根据干系人的信息需要和要求及组织的可用资产情况,制定合适的项目沟通方式和计划的过程。

(2)管理沟通:根据沟通管理计划,生成、收集、分发、储存、检索及最终处置项目信息的过程。

(3)控制沟通: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

8、项目风险管理: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响应的系统化的方法,包括使有利的事件机会和结果最大化和使不利的事件的可能和结果 最小化。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

(2)识别风险:判断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3)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4)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就已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5)规划风险应对: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6)控制风险:在整个项目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督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的过程。

9、项目采购管理:为达到项目范围的要求,从外部企业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在这一知识领域中包括:

(1)规划采购管理:记录项目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的过程。

(2)实施采购: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并授予合同的过程。

(3)控制采购:管理采购关系、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施变更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

(4)结束采购:完结单次项目采购的过程。

10、项目集成管理:保证项目中不同的因素能适当协调。这一领域包括:

(1)识别干系人:识别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以及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并分析和记录他们的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影响力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等。

(2)规划干系人管理:基于对干系人需要、利益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以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

(3)管理干系人参与: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与干系人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其需要与期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干系人合理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

(4)控制干系人参与:全面监督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关系,调整策略和计划,以调动干系人参与的过程。

看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有哪些

全文共 2622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被政府、大型公司、企业等组织广泛地采用。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项目领导才能的管理者,在职场上变得炙手可热。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的内容

一.项目管理管的是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干系人必须在项目要产生什么样的产品方面达成共识,也要在如何生产这些产品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 项目范围是项目管理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了,项目管理才能有效与成功。但是项目范围界定不清是常见的现象,想要管理项目范围,需要做好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及范围变更控制等工作,

二.项目管理管的是项目成本

项目成本是指项目形成全过程所耗用的各种费用的总和,是项目从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到项日交付收尾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费用支出。企业经营最终都要追求盈利,所以每个项目都要严格控制成本,如果不进行成本控制,无限度的耗费资源,那么项目管理也是失败的。而且,项目成本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也会起着很强的制约作用。

三.项目管理管的是项目风险

任何项目都会有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增强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企业在项目管理时要做好项目的检测、控制和应变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所准备。如果不注重风险的监测和管理,项目可能就会毁于一旦之间。

四.项目管理管的是项目质量

项目质量是一个项目成果的呈现,如果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项目最终也会背市场淘汰。为了确保项目达到客户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只有项目质量提高了,才有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五.项目管理管的是项目时间

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时间,不可能单纯为了项目质量而使项目无限延期。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在有限的时间做出高质量的项目,和很多企业的追求。很多公司把GTD时间管理引入其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

·集成管理 在项目分析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并加以协调利用。

·范围管理 定义项目的边界,着眼于“大画面”的事物。例如项目的生命周期、工作分工结构的开发、管理流程变动的实施等。

·时间管理 要求培养规划技巧。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当项目出现偏离规划时,如何让它重回规划。

·成本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培养经营技巧,处理诸如成本估计、计划预算、成本控制、资本预算以及基本财务结算等事务。

·人力资源管理 着重于人员的管理能力,包括冲突的处理、对职员工作动力的促进、高效率的组织结构规划、团队工作和团队形成以及人际关系技巧。

·风险管理 需要管理人员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决定。风险管理模式通常由三个步骤组成: 风险确定、风险影响分析以及风险应对计划。

·质量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熟悉基本的质量管理技术。

·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应掌握较强的合同管理技巧。

·沟通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与他们的经理、客户、厂商及属下进行有效的交流。

项目管理的具体阶段

5个阶段是: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称职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应的通用管理知识和经验、相关的业务知识背景以及精深的风险管理经验。也就是说,项目经理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获得pmp认证的人才。

1.项目的启动过程

项目的启动过程就是一个新的项目识别与开始的过程。一定要认识这样一个概念,即在重要项目上的微小成功,比在不重要的项目上获得巨大成功更具意义与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讲,项目的启动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决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什么项目的关键阶段,此时的决策失误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重视项目启动过程,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首要步骤。

启动涉及项目范围的知识领域,其输出结果有项目章程、任命项目经理、确定约束条件与假设条件等。启动过程的最主要内容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这项活动要以商业目标为核心,而不是以技术为核心。无论是领导关注,还是项目宗旨,都应围绕明确的商业目标,以实现商业预期利润分析为重点,并要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未来能对其进行评估。

2.项目的计划过程

项目的计划过程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项目的范围、任务分解、资源分析等制定一个科学的计划,能使项目团队的工作有序的开展。也因为有了计划,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有一个参照,并通过对计划的不断修订与完善,使后面的计划更符合实际,更能准确的指导项目工作。以前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计划应该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实际进展必须按计划来进行。实际并不是如此,计划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仅是通过这种方式,使项目的资源配置、时间分配更为科学合理而已,而计划在实际执行中是可以不断修改的。

在项目的不同知识领域有不同的计划,应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编制不同的计划,其中项目计划、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活动清单、网络图、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估计、质量计划、风险计划、沟通计划、采购计划等等,是项目计划过程常见的输出,应重点把握与运用。

3.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一般指项目的主体内容执行过程,但实施包括项目的前期工作,因此不光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范围变更、记录项目信息,鼓励项目组成员努力完成项目,还要在开头与收尾过程中,强调实施的重点内容,如正式验收项目范围等。

在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信息的沟通,即及时提交项目进展信息,以项目报告的方式定期通过项目进度,有利开展项目控制,对质量保证提供了手段。

4.项目的控制过程

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是保证项目朝目标方向前进的重要过程,就是要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项目进展朝向目标方向。控制可以使实际进展符合计划,也可以修改计划使之更切合目前的现状。修改计划的前提是项目符合期望的目标。控制的重点有这么几个方面:范围变更、质量标准、状态报告及风险应对。基本上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控制,项目的控制任务大体上就能完成了。

5.项目的收尾过程

一个项目通过一个正式而有效的收尾过程,不仅是对当前项目产生完整文档,对项目干系人的交待,更是以后项目工作的重要财富。在经历的很多项目中,更多重视项目的开始与过程,忽视了项目收尾工作,所以项目管理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提高。

项目收尾包括对最终产品进行验收,形成项目档案,吸取的教训等。另外,对项目干系人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也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简单的打发回去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更是对项目组成员的不负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

全文共 4105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那么你对项目管理体系名词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项目管理的SAP实施

1.SAP实施方法: 快速实施SAP

快速实施SAP (Accelerated SAP ,ASAP) 指SAP提供的执行解决方案。Accelerated SAP集成了几个组件,这几个组件联合工作以支持R/3 系统的快速有效的执行。

2.Change Management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指对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将企业转换成新的状况的渐进和不断变化的过程的管理。

3.关键流程演示

关键流程演示(Conference Room Pilot,CRP) 指SAP实施过程中,对关键业务流程在系统上进行实现演示,从而得到实施单位对实施SAP的初步认可。

2、项目管理的ERP相关概念

1.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

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2.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 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3.物料需求计划II

物料需求计划I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I,MRP II) 指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经济上有效地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市场经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

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成品销售,供应链管理设计、计划、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时协调与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重供应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处理。

5.BPR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 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大幅度改善业务流程绩效的革命性方法。

6.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指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跟踪汇报”、“分析调整”和“考核激励”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

7.系统应用产品

系统应用产品(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 ,SAP) 指德国的一家ERP软件公司开发的ERP应用软件,是英文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缩写,翻译为数据处理中的系统、应用和产品。

8.SAP R/3

SAP R/3 指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开放系统的、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后勤(工程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和质量等)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

3、项目管理的系统应用

1.关键用户

关键用户(Key User) 指在ERP实施过程中,代表实施方提出业务需求,全程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负责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及实施后的系统维护的人员。

2.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End user) 指在ERP实施后,在ERP系统中进行凭证输入、报表查询等日常业务操作的系统使用人员。

3.角色

角色(Role) 指按照一定的权限执行相应的操作的个体。

看过“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

4、项目管理的SAP系统设置

1.集团

集团(Client) 指SAP系统中最高等级的组织单位,是由一个主数据库和建立一个完全集成系统所必须的所有表格组成的。

2.公司代码

公司代码(Company Code) 指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拥有完整的会计帐套。是对外报送法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最小单位。

5、项目管理的SAP模块名称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FI) 指必须能够按有关规定向股东、债权人、劳工组织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并提供所需的信息,而有效的公司管理会计必须包括控制和转移的功能。财务会计模块由总分类帐、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固定资产、法定合并以及特殊统计会计功能组成。

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Controlling,CO) 指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及内部考核评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与销售模块、采购模块、财务会计的集成功能,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信息在CO中进行分析和比较,由一般费用成本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等子模块组成。

3.销售和分销

销售和分销(Sales and Distribution,SD) 指SAP系统中一个用于解决销售过程中相关业务操作的高度集成的模块,通过与财务模块的集成,所有信息可以实时反映到帐务系统。主要由销售订单的管理、信用额度的控制、发货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组成。

4.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MM) 指r3后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模块所提供的功能基于物料的物流管理操作:获取、采购、需求计划、库存管理、物理仓储管理以及票据管理。

5.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WM) 指MM模块中的一个子模块,利用WM系统, 可以对公司中复杂的库存结构进行管理。这种结构可包括不同的仓库中的区域(即存储类型),如在高架位闲置的存储、可用存储、冻结存储和固定的仓位提取区域等,以及生产供应、发货和收货区域等。利用WM系统,可以同时对具有随机组织结构和具有固定仓位的仓库进行管理。

6.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PP) 指后勤系统中负责计划、控制、管理生产的模块,提供完善的满足各种制造模式的处理,如重复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流程式生产、批量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集成化供应链如MRPII、电子看板、计划估化器、车间控制器、流程控制系统、PDM等。

7.工厂维护

工厂维护(Plant Maintenance,PM) 指负责复杂的工厂控制系统维护;支持对工厂的图形化表达,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连,包括详细的工厂图表;对设备可进行预防性维护计划、缺损保修、检修、备品备件管理等。

8.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 指SA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是管理人事档案、人员工资及培训和差旅费用的,最终产生的财务信息会集成到会计模块中。

9.物流集成

物流集成(Material Repair Operation,MRO) 指对备品备件、原料、产成品等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销售等状态的管理。

10.石油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行业解决方案(Industry Solution- OIL,IS-OIL) 指一个专门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出来的行业解决方案,SAP公司与其众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全球理事会,目标是支持SAP石油天然气行业产品及SAP油气企业用户的互动发展。该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工作重点主要围绕着制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管理标准及相应SAP产品的开发策略,以满足石油天然气行业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经SAP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二十余年来的潜心研究,反映当今一流石油企业生产与管理经验的“最佳业务实践”被预置在 SAP的系统中。这些最佳业务实践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石油企业在生产与管理上的各类需求,同时也可为各石油企业进行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专家式的帮助。

11.高级计划优化器

高级计划优化器(Advanced Planning Optimizer,APO) 指SAP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可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高级计划优化器可提供一套更好的采购方案给企业,通过APO与ERP集成可尽快尽好并最低成本的得到供应商原料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快速地交付给客户。

12.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BW) 指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与其他数据库应用不同的是,数据仓库更像一种过程,对分布在企业内部各处的业务数据的整合、加工和分析的过程。

13.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SEM) 指提供一种手段和途径(如通过与历史同期的比较或对未来某一时期的合理预期),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不断地由设想转变为现实。14.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是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由主生产计划员负责维护。主生产计划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它反映出企业打算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主生产计划必须考虑客户订单和预测、未完成订单、可用物料的数量、现有能力、管理方针和目标等等。

6、项目管理的SAP开发工具

1.高级业务应用程序

高级业务应用程序(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ABAP) 指SAP公司开发的用于Reports、Screens、Interfaces、Data conversions等多种应用程序设计的一种编程语言。R/3的所有应用程序甚至其BASIS系统的部分组件都是由ABAP开发的。它是图形化第四代编程语言。因此常被称为ABAP/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全文共 242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现代管理学思想的进步,项目管理已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也被大众所熟悉。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的环境与外围辅助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发展至今,国际项目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管理呈现出以下趋势:①对单个项目的管理从以计划为中心到关注临时性项目组合的全面管理;②对长期性组织中多项目的管理从关注通过矩阵组织实现资源共享到注重项目型组织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建设;③对项目采购与外包业务的管理从重视一次性合同的管理到注重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④对多项目的管理也从关注单个组织中多项目的资源共享到注重协调多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项目环境的关系,为实现长期性组织的战略目标服务。可见,除具备专业的项目管理和实施的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项目环境管理能力和宽广扎实的外围辅助知识体系。

1、法律法规

运作项目其实也是一种经营活动,必然要和不同的人或单位发生关系,这样必然要懂得项目管理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项目管理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法、合同法、招投标法及环境保护法等。无论是单个的项目管理还是企业多项目管理,或者跨组织的项目管理,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协调各方的权力、职责,都要有明确的合同来说明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了解劳动法规要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或者项目相关人员,具备基础的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2、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

任何项目都不是孤立的,项目的存在与实施必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条件:为人提供某种独特性的产品或者服务。但是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的需求都在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具不稳定性和个性化。概念阶段的项目到实施时可能先前预测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发生了变化,继续追加投资只能造成更大损失。随着项目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中,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也要紧随企业战略,配合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变化、竞争对手战略、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等都是项目管理要关注的外围环境。因此,项目管理也要像企业经营管理一样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迎接竞争,及时调整进度和方案,发现新的机会。

3、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

项目管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总体上归属于系统科学部类的管理科学门类下的实际应用性学科。这样的学科性质必然要求其知识体系具有综合交叉特性。尽管现在项目管理的技术和工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在自然学科领域的工程或科研项目中广泛应用,很多的社会科学类项目也开始使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中尤其是以技术或知识成果为主要产品的高新科技类企业中项目管理应用也越来越流行。

但是,项目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管理方法,还是有其特殊的基础理论体系,如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管理过程管理知识、跨生命周期阶段知识。同时由于项目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行业、专业或者企业在使用时要结合具体的项目特征来进行应用,要具备具体项目的专业方向知识和项目的外围辅助知识体系。

看过“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内容、过程及能力交融的网络型知识体系

1、项目管理内容、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是一组完成一系列事先确定的产品、成果或服务而须执行的互相联系的行动和活动。项目管理要借助这个过程将各项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加以应用,创造出项目成果。

项目管理过程面向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管理流程,不同管理过程结合不同的项目管理内容,需要处理不同的问题和面对不同的挑战,在各个过程的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以及经验来应对各种管理环境。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要反映出项目管理临时性、不确定性等独特特点及各流程的内容。保有原来技术方法同时要不断进行补充修订,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和商业环境因素。因此建立起以项目管理过程为主线或框架、内容与能力为支撑的网络型知识体系结构对指导管理意义重大。

2、项目管理的能力

项目经理是负责管理项目的人,要能够知道如何管理时间、资源、处理意外的棘手问题,要带领项目团队实施项目。作为领导的项目经理要做一些以前作为技术或技能专家时可能不需要做的事,必须领导他人成功地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分析不同于一般企业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分析,项目管理能力会成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的交叉地带。 Donnelly( 1994)把项目管理胜任力分为分析、协作、沟通、创业、开创、整合、人际和管理八项。国内学者把项目管理者的能力要素可归为个性魅力、应变能力、大局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品格5个类别。因此,项目经理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及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现代项目管理的能力可以归纳为软、硬两个方面,软能力主要包括领导力和影响力、风险掌控与决策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等;硬能力主要包括项目本质把握能力、项目发起能力、项目计划能力、项目执行能力、项目控制能力以及项目收尾能力等。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实现项目目标,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内的项目管理目标有两重意义:一是实现本项目的成果目标,满足项目的要求和期望;二是要满足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以下重点解析下“满足项目各利益相关方不同的要求和期望”——项目的实行要协调好项目之间、项目与组织之间和项目与项目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如何研究项目利益相关方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如何去满足要求和期望方面的知识就构成了项目管理的高层次目标知识体系。

利益相关方是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的个人或组织。项目中一切都要由人去执行,要注重人的因素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过程、系统或其他。因此,项目管理不仅要满足项目本身的要求与期望,而且还要满足项目业主、项目用户、项目参与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这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高层次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

全文共 2011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成熟于20世纪末,是综合利用各种知识、技能、工具、方法,对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5个具体阶段

5个阶段是: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称职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应的通用管理知识和经验、相关的业务知识背景以及精深的风险管理经验。也就是说,项目经理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现在,项目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被政府、大型公司、企业以及小型非赢利组织广泛地采用。与此同时,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项目领导才能的管理者,在职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因为全球化的竞争要求新项目和新业务的发展都要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完成。

向项目管理要高效项目是一项为了达到一个特殊目的而进行的临时性活动。每一个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项目能够由组织的各个层次创建;涉及的人数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上千人;可以只涉及一个单独的部门,也可以是跨部门的合作。项目管理可以应用于任何项目,而不受它的大小、预算或期限的限制,例如:

· 开发一个新产品或服务;

· 设计一个新车型;

· 运作一次政治竞选;

· 建一座大桥;

· 发射火星探测器;

· 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站点。

那么,什么是项目管理呢?按照PMBOK2000的定义,项目管理是运用相关的知识、工具和技术管理的活动,目的是满足客户对特定项目的要求。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整个项目,他的工作主要是:

· 在项目范围、时间、成本、风险和质量之间做出最佳平衡;

· 满足不同项目干系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

· 实现既定的需求目标。

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从项目管理中获益,特别是在管理资本投入和间接活动的花费上。在当今快速多变、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所有类型的企业都需要看到它们投资在固定资产设施、房地产建设以及一些设备的升级上面的回报和收益,或者要对一些内部功能的管理和跟踪,如IT项目、市场项目等。无论什么行业,项目管理都可以使企业通过更好的信息共享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更快地以更低的成本交付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营收。

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把日常工作标准化、减少可能被遗忘或被忽略的任务,来达到客户的期望值; 项目管理也能使可利用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最佳的利用;项目管理还能使高级管理者洞察到组织内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件。项目管理原则的应用能够帮助高级管理层做到:

· 建立成功的衡量指标;

· 以客户为中心并与客户保持一致;

· 量化体现价值的成本;

· 优化组织资源的使用;

· 贯彻质量原则和标准;

· 实施战略计划;

· 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并快速进入市场。

世界范围内许多企业及组织,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IBM、AT Corporation、普华永道等,都把项目管理用于管理创新过程,用于计划组织和控制战略活动,用于监控企业的绩效以及分析重大偏差,并预测它们对组织的影响等。

面向普及,走向协作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面对各种复杂的项目有大量的信息与数据需要动态管理,要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就必须使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有数据表明,美国项目管理人员中,有90%左右的人已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项目管理软件。其中,有面向计划与进度管理的,有基于网络环境信息共享的,有围绕时间、费用、质量三坐标控制的,也有信息资源系统管理的。

看过“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的9大知识体系与5个具体阶段

早期的项目管理主要关注的是成本、进度(时间),后来又扩展到质量。最近十几年间,项目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涵盖9大知识体系、5个具体阶段的单独的学科分支。

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

· 集成管理 在项目分析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并加以协调利用。

· 范围管理 定义项目的边界,着眼于“大画面”的事物。例如项目的生命周期、工作分工结构的开发、管理流程变动的实施等。

· 时间管理 要求培养规划技巧。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知道,当项目出现偏离规划时,如何让它重回规划。

· 成本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培养经营技巧,处理诸如成本估计、计划预算、成本控制、资本预算以及基本财务结算等事务。

· 人力资源管理 着重于人员的管理能力,包括冲突的处理、对职员工作动力的促进、高效率的组织结构规划、团队工作和团队形成以及人际关系技巧。

· 风险管理 需要管理人员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决定。风险管理模式通常由三个步骤组成: 风险确定、风险影响分析以及风险应对计划。

· 质量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熟悉基本的质量管理技术。例如:制作和说明质量控制图、实施80:20规则、尽力达到零缺陷等。

· 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应掌握较强的合同管理技巧。例如,应能理解定价合同相对于“成本附加”合同所隐含的风险。应了解签约中关键的法律原则。

· 沟通管理 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与他们的经理、客户、厂商及属下进行有效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证券发行市场的结构浅析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证券发行市场是证券从发行人手中转移到认购人手中的场所,又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你对证券发行市场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证券发行市场的相关法律知识。

证券发行市场的特点

证券发行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基础,它的内容和发展决定着证券交易市场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证券发行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证券发行是直接融资的实现形式。证券发行市场的功能就是联结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证券发行人通过销售证券向社会招募资金,而认购人通过购买其发行的证券提供资金,将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实现直接融资的目标。

第二,证券发行市场是个无形市场。证券发行市场通常不存在具体的市场形式和固定场所,新发行证券的认购和销售主要不是在有组织的固定场所内进行,而是由众多证券承销商分散地进行,因而是个抽象的、观念上的市场。

第三,证券发行市场的证券具有不可逆转性。在证券发行市场上,证券只能由发行人流向认购人,资金只能由认购人流向发行人,而不能相反,这是证券发行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区别。

看过“证券发行市场的结构浅析

证券发行市场的结构浅析

1、证券发行人

证券发行人又称发行主体,就是为筹措资金而发行股票或债券的企业单位、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或其他团体等,也包括在本国发行证券的外国政府和公司。证券发行人是证券发行市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因素。

2、证券认购人

证券认购人就是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为目的而根据发行人的招募要约,将要认购或已经认购证券的个人或机构。

它是构成证券发行市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在证券发行实践中,证券投资者的构成较为复杂,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后者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

在证券发行市场上,投资者人数的多少、购买能力的强弱、资产数量的大小、收益要求的高低,以及承担风险能力的大小等,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证券发行的消化量。当证券进入认购者或投资者手中,证券发行市场的职能也就实现了。

3、证券承销商

证券承销商主要就是媒介证券发行人与证券投资者交易的证券中介机构。证券承销商是联结发行人和认购人的桥梁和纽带,接受发行人的委托,通过一定的发行方式和发行渠道,向认购人销售发行人的证券。我国目前从事证券承销业务的机构是经批准有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公司。

4、专业服务机构

专业服务机构包括证券服务性机构和经济鉴证类机构以及其他服务机构。证券服务性机构包括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等,其主要作用是为发行人和认购人进行股权或债权注册登记和评估发行人信用级别;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作用是为发行人进行财务状况审计,为认购人提供客观的财务信息;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是运用合理的评估方法确定发行人和某些认购人的资产质量;律师事务所的作用是以合法的手段排除发行过程中的法律障碍,并就发行人申请证券发行时所处的法律状态出具法律意见书。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