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豚鱼苗多少钱一斤(经典20篇)

浏览

1850

文章

105

篇1:娃娃鱼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209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娃娃鱼(大鲵)生态学和繁殖学方面的研究深入,人工繁殖得到突破,解决了苗种供求的瓶颈关系,大鲵人工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过娃娃鱼苗怎么养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娃娃鱼苗的养殖技术:

1 苗种池建造

大鲵苗种池一般以水泥结构的水池为好,面积以1~2㎡为宜,水深20~30cm,由于苗种阶段大鲵皮肤比较娇嫩,要求池底和池壁都贴上瓷砖,减少大鲵与粗糙池面的摩擦而受损伤,养殖池使用前一周彻底消毒。新修的养殖池有较强的碱性,强碱对大鲵有强刺激,造成大鲵皮肤和机体损伤,因此新修养殖池要泡水两个月,中途要换水2~3次;如果要求时间短,可以用草酸先泡10d左右,再用清水泡2次,一个月后可投放幼苗。

2 苗种选购及运输

大鲵苗种采购最好是就近选购熟悉的繁养殖场自然繁殖的苗种,并要求繁养场具有《大鲵水生野生经营利用许可证》,同时要做好检疫工作。在选购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2.1 首先检查幼苗或种鲵的健康状况,要求无病无伤,活动规律正常。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的鱼苗首选自然繁殖的,因为其抗病性好,免疫力强。买前先要停食2d,这样在运输途中鱼才不会吐食,胀破肚子,特别是小苗。如果要购买带鳃鱼苗,不但要在氧气袋中充氧,在气温较高时期还要在包装箱中采取瓶装冰等方法降温。

2.2 在运输前要制定最佳的运输方案,比如交通线路和运输时间的选择。选择最近的和避开运输高峰期,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运输任务。

2.3 运输回来的幼鲵先别着急开袋入池,应该把鱼和运输袋一同先放进池子浸泡一会,待袋内温度和池中温度一样时再开袋。幼鱼入池前可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秒,杀毒消菌再入池。前2d不要急于投喂,让其饿2d,适应环境后再投食。

3 幼苗饲养

刚脱膜的幼鲵体长为2.0cm左右,侧卧于水里,运动量十分少,游泳能力较弱,依靠尾巴在水中作摆动,一般1~2h游动1次。刚孵出的幼鲵,经过30d左右,卵黄已消耗殆尽,此时幼鲵开始摄食。适时投饵时间非常重要,投饵过早,幼鲵还没有开口,不具备摄食能力,饵料生物在水中不仅要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影响幼鲵生长,而且排泄物还产生污染;投饵太迟,幼鲵卵黄能量耗尽捕食能力下降,捕不到饵料,或者已闭口不进食,最后死亡。目前普遍采用的幼鲵开口饵料是人工培育的红虫。开口饵料要求:一是个体大小适口;二是活动能力较弱,游泳速度慢于幼鲵,便于幼鲵摄取;三是要干净,无泥、无污物;四是最好是活体;五是饵料量要充足。

早期由于幼鲵活动能力差,为便于管理和清洗养殖池,一般置于塑料篮中饲养,每平方分米不超过5尾,随着大鲵的长大要适时分稀,到6~7cm可直接放入水泥池中饲养,饲养过程中用水要求过滤保障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不宜太深,以能覆盖鱼体,鱼能自由游动即可。池中保持微流水,每天要求清洗鱼池。

4 投喂量

大鲵性贪食,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养殖投食选择傍晚投喂为好,投喂量以幼鲵吃到7~8成饱为宜。在幼鲵时期,有时少量由于摄食过多,至腹部肿胀过大,无法游动,浮在水面无法沉在水下,对这些幼鲵应单独放置于塑料篮中,放置于浅水区,让其平卧尽量减少其活动,经过2~3d,待其腹部消肿,再放入池中。

5 食性转换

幼苗大约经过5个月左右的饲养,体长可达到10~12cm,这时要适时转换食性,改成以小鱼虾为食。具体做法是:选择新鲜鱼肉,剔除鱼刺,剁成鱼糜和红虫一起投喂。开始夹杂小量鱼糜,并相应减少红虫量,3d后再逐渐增加鱼糜量减少红虫量,最终达到全部投喂鱼糜,经过15~20d,幼苗食性可全部转换吃食鱼肉,转换食性的幼鲵可投喂适口活鱼虾。

6 消毒管理

大鲵幼苗养殖中,消毒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搞好该项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6.1 养殖池和工具消毒:苗种养殖工具,要做到专池专用,每次使用后都要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浸泡。同时每10d对养殖池和苗种用聚维酮碘等鱼用消毒液适量浸泡0.5h。

6.2 饵料消毒,投喂饵料要求新鲜,无论是红虫还是鱼肉在投喂前都要用5%的食盐水浸泡15min,用清水漂洗后再投喂。

6.3 在日常养殖中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触碰幼鲵,如要分池等操作采用小抄网。对有机械损伤、撕咬受伤,病变幼鲵要及时隔离治疗。

6.4 同时切忌养殖场之间尽量减少串联,如触碰了其他养殖场有病的鱼,双手和其他物品都要严格消毒,当天最好不要进入自己养殖区,以防病害相互传染。

娃娃鱼的特征:

大鲵,即 娃娃鱼,是 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 蜥 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 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罗汉鱼苗怎么养起头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罗汉鱼有着艳丽多彩的体色,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体验上的需求。今天小编就带你们一起去看一下罗汉鱼要怎么养才会起头,希望对你们有用。

罗汉鱼带来的风水:

[养鱼一条]是贪狼星卦,增强桃花,有利于未婚者。

[养鱼二条]是巨门星卦,属病符,主家人健康欠佳,容易染病;但却利于佳务所。

[养鱼三条]是禄存星卦,主招惹是非,家人易官非、口角;但利于律师楼。

[养鱼四条]是文曲星卦,主聪明智慧,有催官效应,利文职人员、学生及政治人物。

[养鱼五条]是廉贞星卦,主家有阻滞。

[养鱼六条]是武曲星卦,有利从事武职及公务员,主职业稳定。

[养鱼七条]是破军星卦,属凶星之一,主盗窃,容易遗失物品或贵重之物。

[养鱼八条]是左辅星卦,为旺财之数,主大利财运四宅地产。

[养鱼九条]是右弼星卦,乃下元之父母数,主家庭融洽,家运顺利,财喜盈门。

罗汉鱼怎么养起头:

罗汉鱼起头的时机

罗汉鱼起头的时间大概就是从八九厘米开始,一直到亚成期末段。一条罗汉鱼能不能起头,关键在于它的基因和成长环境。基因的方面,我们在挑选鱼苗时眼光要够毒,如果自己觉得眼力不佳,可以买已经有头座或者有点起头的亚成鱼。

起头期间的饮食起居

不管之前的喂食情况如何,从八九厘米开始起头的时候,就要喂食起头饲料和河虾。起头饲料可以帮助罗汉鱼头部的脂肪迅速堆积,而河虾也能够提供蛋白质和虾红素。起头期间的喂食需要规律的时间和喂食量。

水质的部分,开始起头的阶段水的温度维持在28°左右比较适宜,换水要根据罗汉鱼的需求,比如珍珠可以一周换水两次,而金花则可以十天换水一次,不过这也要看鱼缸过滤的水平,总之就是需要保证水质清洁,没有杂质。

攻头的办法

说到攻头,办法就是吃好住好,起头饲料配合一条沙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罗汉鱼对某些颜色也极为敏感。例如,穿红色衣服靠近一条罗汉鱼,可能刺激它跳缸,这是本人亲自体验过的,它们对特定颜色的反应,也是刺激起头的办法之一。如果你担心沙包和罗汉鱼由敌人变成了朋友,刺激攻头的计划一就要宣告失败,这时就只能启动计划二,通过颜色刺激它起头。但并不是所有的罗汉鱼都对红色有激烈反应,如果你去细心观察一条罗汉鱼的性格,一定能发现一些窍门,迅速的对罗汉鱼产生刺激,起到和沙包一样的效果。

注意的几点

1、换水刺激起头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如果换水的刺激性对罗汉鱼起了反作用,反而会导致罗汉鱼缩头。

2、不要拔苗助长,急火攻心。罗汉鱼成长发育的过程不是每条都一样,不要为了刺激它起头想各种办法去折腾它,得不偿失,后果自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罗汉鱼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1692 字

+ 加入清单

罗汉鱼苗怎么养才能把它们照料好呢?你知道吗。那么罗汉鱼鱼苗怎么养?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罗汉鱼鱼苗怎么养吧!

罗汉鱼的习性

水温:罗汉鱼属于热带观赏鱼的一种。它们对水温的要求是恒定的,需要常年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温度的骤变会导致罗汉鱼疾病暴发。

水质:罗汉鱼需要中性的水质,PH值保持在在6.8-7.5之间即可。过酸的水质会导致罗汉鱼烧尾现象,虽然不算是严重的疾病,但是会影响罗汉鱼的观赏性。

喂食:罗汉鱼喂食需要根据其不同的阶段有选择性的喂食。在鱼苗阶段,罗汉鱼的食物以红虫为主,6厘米以上时可以再增加喂食一些冻河虾。亚成阶段的罗汉鱼就可以改口吃饲料了,饲料的品种比较多,根据罗汉鱼的需要来选择。罗汉鱼在幼苗时期需要“灌苗”来促进罗汉鱼成长,但到亚成时期就可以适当减少喂食量,以鱼肚微鼓时为最佳。有心的鱼友可以DIY牛心汉堡,比卖的饲料有营养,可以使罗汉鱼成长的更加出色,平时的辅食要以冻河虾为主。需要注意的是,红虫和河虾最好购买新鲜的活物,但是喂食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冷冻一夜,第二天再喂鱼,切忌病从口入。

生存环境:由于罗汉鱼天性好斗,饲养罗汉鱼不建议混养,最好是单缸单养。鱼缸大小一般为一米左右,水位最低要保证在40㎝以上。不同品种的罗汉鱼对环境要求有略微的不同,根据鱼的需要来稍加变动即可。为了鱼缸水质能够保持好,底砂的选择,建议是少铺或者不铺。底砂可以选用珊瑚砂和火山岩,有利于调节PH值和诱导罗汉鱼发色

罗汉鱼鱼苗怎么养?

①水温方面:罗汉鱼适应的水温是28-30摄氏度,低于这个温度对罗汉来说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只是这时候的罗汉肯定会变的特别难看。所以要养成一条好的罗汉,保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②喂食方面:罗汉鱼成长迅速,需要的食物比较多,一天基本需要二至五次的喂食,喂食最好用手,尽量近水面投喂,每次份量掌握在五分钟内让鱼吃完,尽量避免吃剩事食物残渣,以免影响水质。切记“少食多餐”,避免出现肠胃炎。晚上睡觉关灯前两小时内不能喂。

③水质方面:应增强过滤,减少换水次数。因为水质的变化和换水的动作,都会惊吓到小鱼,换水频率一般保持在10天换五分之一即可。

④饲料方面:罗汉鱼苗怎么养?罗汉鱼苗吃什么很重要。罗汉对食物不挑剔,活饵(红蚯蚓,小鱼等)、冻饵(冻虾,冻虫等)、饲料(条状、粒状),它们都乐于接受。一般家庭饲养建议喂食以冻血虫为主,冻虾、扬色饵料为辅,即可达到较理想效果,而且十分便利,想要扬色效果好的鱼友也可以自己DIY鱼食,自己买点粗糙的饲料加点天然虾青素(雨生红球藻粉)就可以了,即便宜,效果又好,可谓乐在其中。

⑤鱼缸方面:鱼缸的规格大小一般以适合鱼体生长发育需求为标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选择越大的鱼缸越好。这样以后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另外,建议使用加盖的鱼缸,这即可防止鱼而因受到惊吓窜出鱼缸,又可以防止灰尘杂物掉进鱼缸。想养出一尾健美的罗汉鱼,必须先从鱼缸着手。如果让罗汉鱼从小局限在一个小空间里,它不但长的很慢,发育的体短瘦小,体色暗淡,而且不活泼,还可能会成为一条“侏儒鱼”。正常情况下罗汉都能长到20~30cm,所以鱼缸最少也需要100cm*50cm*50cm(长*宽*高),而且越大越好,这样能让罗汉有一个发展空间,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体色等其他方面也更加出色。

⑥灯光方面:在灯光的选择上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但要注意开灯关灯时亮度不要相差过大以免灯光刺激到小鱼。

⑦隔板方面:隔板一般人选择不透明的,但是我建议用透明的,因为透明的隔板会让你的小苗越来越好,能激发小鱼的斗志,使小鱼苗的状态越来越好。一般隔鱼有这样一个规则从最好、最差、第二好、第二差、最三好来隔鱼,这样有利于小苗的成长。

⑧氧气方面:对于氧气适当加就可以,没什么特别要求,建议24小时加氧。

⑨过滤设备:有效率的过滤设备是保证一个干净,健康,繁荣的水族鱼缸的关键组件,罗汉鱼在生长过程吃进量和排出量非常大,因此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我们必须在其变为有毒物质前将其清除掉,以保障鱼缸内的生命安全。过滤器利用各种各样的构造结构,为我们提供物理性的,生物性的,化学性的过滤。甚至还可以为水体补充被消耗的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罗汉鱼苗怎么养殖

全文共 2372 字

+ 加入清单

罗汉鱼苗养殖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挑选好鱼苗,接下来当然就是怎么养的问题了。那么,罗汉鱼苗怎么养殖?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罗汉鱼苗怎么养殖吧!

如何挑选罗汉鱼苗

一、国产罗汉鱼苗

国产罗汉鱼苗的品质与进口的鱼苗的品质比较起来相对较低,且大多数为肉头。不过国产罗汉鱼苗普遍发色焦躁,而且随着国内育种和繁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改良的国产罗汉鱼苗的花纹、珠点和亮片等方面已经相当漂亮,并且因为国产罗汉鱼苗省去了进口方面的各项费用,所以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比较适合罗汉的初养者拿来练手,不过对此类罗汉鱼苗的发展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挑选国产罗汉鱼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体型方面:从体型方面来讲,要挑选体型短而宽的小鱼苗,三鳍张开,平整而有力,无明显残缺,最佳的体型比例为长比宽1:1

2、体色方面:从体色方面来讲,要挑选底色浅,颜色鲜艳的,珍珠罗汉要挑选珠点、亮片清晰的小鱼,墨斑最好从鳃部一直贯穿到尾部无间断;而金花罗汉以单色系的品种比较多,身上几乎没有珠点、亮片,墨斑随着成长也会渐渐褪掉,所以在挑选金花罗汉时,要挑选颜色鲜艳的。

3、头型方面:要尽量挑选嘴短、头圆且饱满的小鱼,仔细观察鱼苗两眼之间是否有一条清晰的头线因为罗汉起头是从头线以上部分开始隆起,所以头线越清晰的鱼苗,起头的机率会越高。要选择头部颜色较浅的鱼苗,这样的鱼苗汽水头的机率会比较高。目前国产罗汉普遍以肉头和角头居多, 肉头和角头的罗汉起头会比水头的要早,但是头部会起得很大。

4、状态方面:要挑选个头稍大,不怕人的鱼苗,因为个头稍大证明他很健康,在与其它鱼争抢食物的时候,明显处于上风。

二、进口罗汉鱼苗

进口罗汉鱼苗因其产地繁殖技术较成熟,且出口前要经过仔细的筛选,所以品质相对要比国产罗汉鱼苗高,但因其在进口方面手续比较繁琐,且费用较高,所以市场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国产罗汉鱼苗很多。不过因其品质较高,对于喜好饲养罗汉的朋友来说,对品质的要求往往要高于对价格的要求,所以进口罗汉育苗一直是市场销售的主流,挑选进口罗汉鱼苗的方法与挑选国产罗汉鱼苗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色方面:进口罗汉鱼苗的体色普遍要浅于国产罗汉鱼苗,外观给人一种干净透亮的感觉,但因国内水质与国外水质方面出入较大,进口罗汉鱼苗受水质的影响,体色容易变黑,所以大家在挑选应挑堤色较浅的,遇有堤色较深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进口罗汉鱼苗的体色灰逐渐恢复正常。

2、头型方面:进口罗汉鱼苗以水头居多,因基因的问题,水头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缩小,所以我们在挑选进口罗汉小鱼的时候要挑选嘴短头圆的,并且要仔细观察小鱼的头部,如发现小鱼的头部颜色明显深于整体颜色,且有明显的褶皱呈鱼鳞状,头顶的鱼鳞颜色更深的,证明此鱼曾经起过明显的水头,因环境变化造成了缩头,此类小鱼应为选购的重点,只要在饲养的过程中精心调理,这样的小鱼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长出明显的水头。

罗汉鱼苗怎么养殖

一、养水

养鱼先养水,罗汉也不例外。罗汉喜欢偏碱性的水。我们可以把珊瑚沙铺在缸底,也可以放到过滤系统里。有的资料说在缸底铺珊瑚沙能帮助罗汉起头,我个人认为珊瑚沙只会让罗汉感觉生活的环境比较舒适,对起头作用并不是很大。我只在养第一条时放过一段时间的珊瑚沙,其它的都没用,罗汉依旧起头。如果过滤系统的效率不高,也可以在水里放个水妖精。如果消化细菌大量存活的话,水质保持稳定是没有问题的。水养好了,就可以选购鱼苗了。

二、选苗

选苗靠的是眼力和经验。我觉得要选择头宽、体宽、尾宽的苗,眼和嘴的距离要短,两眼之间相对宽一些的。而且要选同窝鱼苗中个体大点的,这样的鱼苗比较厉害,抢食比其它鱼凶,比较健康。这时的小鱼苗颜色不是很重要,因为大环境下大多数的鱼苗都不太反色。鱼苗选好后,要单养,放在一起用玻璃隔开那种不是太好。一个介绍罗汉的网站上说,罗汉体表会渗出一种抑制其它鱼生长的体液,只用玻璃隔开他们还是会相互抑制生长的.

三、食物

罗汉要让它发色发的好,最好是喂虾和面包虫,小苗时可以用红虫来代替虾.这两种食物最好是喂冰冻的,冰冻前要经几道程序来杀菌再加药.然后再放到塑料袋里,拍扁后速冻,喂食时从冰箱拿一点就行,很方便的.面包虫要喂蜕皮后发白的.也可以喂点小鱼,可以增加小苗的斗志,对起头会有帮助,但喂前须用高锰酸钾过一遍.

下面是我做冻食的方法,仅供参考。1、先把鱼食用高锰酸钾泡半小时,高锰酸钾的浓度要大点。2、再用甲基兰泡半个小时。3、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控水。4、在虾或红虫里加点鱼用维生素。5、装袋拍扁放冰箱。

四、饲养

小鱼的饲养水温要高一点,28°C-30°C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它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长到4厘米时就要喂面包虫了,从小脂肪积累,比再大喂效果要好,随着小苗的成长,到达12-13厘米时要换更大一点的缸子。2厘米的小苗如果养的好,2个半月左右就会起头了,如果到3个半月-4个半月左右还是没有起头的话,希望就不是很大了,就算以后会起头,也不会起太大的(红马除外)。喂食的时候最好在鱼缸不同的地点喂食,要让小苗跟着你手里的食物走,那样才能让罗汉和人有互动。至于给罗汉照镜子和放沙包,大家应当很清楚了,在这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提醒一下,沙包不要找大过罗汉的和比你罗汉小很多的。太大了就会影响小罗的成长,害怕呀,抢不上食,太小了又会很快被咬死。还有一点就是光照的问题!选择灯光要用粉管,最好是台湾鬼管!!每天晚上照3/4小时就行!!

每隔4-6天换一次水,新水可刺激小罗起头。不要换太多,1/4或1/5就行了。2-6厘米时每天喂食次数多些,5-6次,每次少喂吃饱就行,6厘米以上的可以定时,定量,一天三次,15-20厘米时,一天两次就可以了。

罗汉小苗比较难分公母,长大到15厘米左右时,可以看生殖口来区分,凸或平的是母鱼,凹进去的是公鱼,公鱼比母鱼的体形要大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罗汉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说罗汉鱼苗的基因对于其后天发展起着最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好的养功同样需要,那么,罗汉鱼苗怎么养?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罗汉鱼苗怎么养吧!

罗汉鱼苗怎么养?

第一、水质方面:应增强过滤,减少换水次数。因为水质的变化和换水的动作,都会惊吓到小鱼,换水频率一般保持在10天换五分之一即可。

第二、水温方面:罗汉鱼适应的水温是28-30摄氏度,低于这个温度对罗汉来说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只是这时候的罗汉肯定会变的特别难看。所以要养成一条好的罗汉,保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喂食方面:罗汉鱼成长迅速,需要的食物比较多,一天基本需要二至五次的喂食,喂食最好用手,尽量近水面投喂,每次份量掌握在五分钟内让鱼吃完,尽量避免吃剩事食物残渣,以免影响水质。切记“少食多餐”,避免出现肠胃炎。晚上睡觉关灯前两小时内不能喂。

第四、饲料方面:罗汉鱼苗怎么养?罗汉鱼苗吃什么很重要。罗汉对食物不挑剔,活饵(红蚯蚓,小鱼等)、冻饵(冻虾,冻虫等)、饲料(条状、粒状),它们都乐于接受。一般家庭饲养建议喂食以冻血虫为主,冻虾、扬色饵料为辅,即可达到较理想效果,而且十分便利,想要扬色效果好的鱼友也可以自己DIY鱼食,自己买点粗糙的饲料加点天然虾青素(雨生红球藻粉)就可以了,即便宜,效果又好,可谓乐在其中。

第五、鱼缸方面:鱼缸的规格大小一般以适合鱼体生长发育需求为标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选择越大的鱼缸越好。这样以后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另外,建议使用加盖的鱼缸,这即可防止鱼而因受到惊吓窜出鱼缸,又可以防止灰尘杂物掉进鱼缸。想养出一尾健美的罗汉鱼,必须先从鱼缸着手。如果让罗汉鱼从小局限在一个小空间里,它不但长的很慢,发育的体短瘦小,体色暗淡,而且不活泼,还可能会成为一条“侏儒鱼”。正常情况下罗汉都能长到20~30cm,所以鱼缸最少也需要100cm*50cm*50cm(长*宽*高),而且越大越好,这样能让罗汉有一个发展空间,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体色等其他方面也更加出色。

第六、灯光方面:在灯光的选择上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但要注意开灯关灯时亮度不要相差过大以免灯光刺激到小鱼。

第七、隔板方面:隔板一般人选择不透明的,但是我建议用透明的,因为透明的隔板会让你的小苗越来越好,能激发小鱼的斗志,使小鱼苗的状态越来越好。一般隔鱼有这样一个规则从最好、最差、第二好、第二差、最三好来隔鱼,这样有利于小苗的成长。

第八、氧气方面:对于氧气适当加就可以,没什么特别要求,建议24小时加氧。

第九、过滤设备:有效率的过滤设备是保证一个干净,健康,繁荣的水族鱼缸的关键组件,罗汉鱼在生长过程吃进量和排出量非常大,因此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我们必须在其变为有毒物质前将其清除掉,以保障鱼缸内的生命安全。过滤器利用各种各样的构造结构,为我们提供物理性的,生物性的,化学性的过滤。甚至还可以为水体补充被消耗的氧气。

相信在大家看过此篇文章之后,对于罗汉鱼苗怎么养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答案,从鱼缸、过滤设备的选择、保温设施的选择和喂食方法方面入手,你一定会为罗汉鱼苗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热带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热带鱼苗怎么养?你是不是也不太清楚。那么,热带鱼苗怎么养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热带鱼苗怎么养吧!

热带鱼鱼苗的喂养方法如下:

1、鸡蛋黄。要煮熟的,取一小块用细纱布兜住了(密眼的鱼网也可),在水面上湿一下,然后用手轻轻地在鱼网外面捏一下,鸡蛋黄就碎了,然后再把纱布在水面上轻轻地晃动几下,让鸡蛋黄的碎末散到水中,小鱼苗看见了就开始吃了。一次不可太多,多了沉底后鱼苗可能就不吃了,影响水质。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卵胎生鱼,如孔雀鱼、红箭、熊猫、玛丽等。

2、洄水喂养。洄水其实就是富含草履虫或者是轮虫的水,这样的水是需要我们自己培养的,这里不再多说了。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小型卵生鱼,如神仙鱼、灯科鱼。

3、丰年虾。丰年虾可以自己买丰年虾卵自己孵化,也可以直接喂去壳的丰年虾卵(粒度很小许多鱼苗都可以直接吃,方便干净)。丰年虾孵化出后,可以立即投喂,随着时间的增加会成长为大个体的丰年虾,可以喂养稍大一点的鱼苗。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多种鱼,营养价值高、方便、干净,不受季节影响。丰年虾以及丰年虾的孵化方法

4、水蚤的幼体。也就是从市场上购买小鱼虫(枝角类、挠足类),放在水盆、小缸子、宠物盒中都可以,广口的容器为最佳,因为水蚤会游到水面附近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进行呼吸,如果口小可能造成窒息死亡。这样过夜后我们就可以在表面捞取新生的白色幼体,可直接喂养小鱼苗。如果要长期饲养,可以在容器中加少量营养液(酵母粉),放在有光线的地方,适当的换一些水,就可以长期给小鱼苗提供食物了。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卵胎生鱼,如孔雀鱼、红箭、玛丽等。

5、碾压饲料,把小的颗粒饲料(挑选粒度小且营养丰富的),用硬卡片压碎成沫,然后直接撒在水面喂养小鱼苗。这种方法适合喂养1cm以上的鱼苗。仅供参考

热带鱼苗怎么养

选择鱼缸,根据自己养鱼的多少和大小选择鱼缸的尺寸。小缸在60CM以下,大缸多数是一米和一米二。根据鱼的种类,基本的原则是小一点的鱼一条能有1升水的空间,就不会太挤。鱼缸又分为裸缸和水族箱。裸缸的话材质可选,建议选超白玻璃的。很透亮。水族箱就是过滤和加温,缸盖都安好的。比较方便。鱼缸不建议选那些特型的,比如有弧度的,观赏一阵后会头晕。因为有放大作用。鱼缸买好后尽量放在背阴的地方,防止太阳直晒,要不鱼缸上会长很多的绿藻。

安装加热棒,将温度设在28,9度比较合适。现在加热棒多数温度达不到,所以适当开高些。

安装过滤器,这个是养鱼的关键。过滤器有上过滤,瀑布过滤,底过滤,外置过滤。如果有能力尽量选择外置过滤桶,过滤的比较干净。滤材比较丰富。可玩性高。

放入装饰物,简单的可以放些石头或者洗干净的沙子。有利于以后水质的清洁。因为这些东西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还可以放些沉木,水草,利于胆小鱼的躲藏,还可以繁殖小鱼。避免被吃。

东西都布置好后,放水。打开过滤,尽量开到最大,这样设备运行流畅,防止设备老化。过滤刚开时缸内水会很混。坚持开着过滤,水会一天比一天清澈。可以适当放入闯缸的小鱼,最优品种推荐黑玛丽。他们还可以吃水面油膜。

等到水体稳定,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观赏鱼。入缸的顺序,先把鱼带着袋子放到缸里,让鱼适应水温,然后适当的隔段时间放一些缸里的水到袋子里。适应水体。3次左右,可以把鱼捞入缸内。记住不要将外面买鱼的水倒入缸内,因为外面的水多数有药。

日常管理上,一天喂两次,起床和晚饭时间各一次。一次的量最好让鱼30秒内吃完。一个星期换缸里三分之一到4分之一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孔雀鱼小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孔雀鱼生小鱼后怎么养

首先,当孔雀鱼生出小鱼之后,要将成鱼和小鱼分开饲养,不然的话小鱼可能会被大鱼吃掉。

其次,我们知道稳定的水环境对于鱼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说,即便是分开来饲养成年孔雀鱼和小孔雀鱼,也最好使用原鱼缸中的水来养。

第三,母鱼喂养过程中需要加强营养,最好喂点活食,如水蚤等。而小鱼第二天开始就可以喂蛋黄水,注意一下不可喂的太多,在5天以后可以喂干鱼食,当然也需要碾成粉末状,5天以后改喂用密眼纱布过滤过的水蚤。

值得注意的是,母鱼生完小鱼不要急着换水,新的水,母鱼可能会因为适应不了而死掉。可以先用原水饲养几天,等母鱼情况稳定之后,在尝试给它换水。

孔雀鱼卵胎生鳉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当然,每次当孔雀鱼生下小鱼之后,其饲养也非常的关键。那么,孔雀鱼小鱼苗怎么养?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孔雀鱼小鱼苗怎么养吧!

孔雀鱼小鱼苗怎么养

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鱼卵在体内受精,形成鱼仔后到了临产期将会出生,这其实跟哺乳动物的胎生差不多。通常来说,孔雀鱼小鱼怎么养这个问题需要以下几步来完成:

如果鱼妈妈一胎生的比较少就要尽快捞出,要是生的太多比较麻烦就先放一放,让大鱼把体质弱的小鱼吃掉,留下健壮的。不过也别让大鱼吃掉太多。捞出来后用原缸里的水养在大小适当的容器里,第一天不要喂也不要换水,让小鱼吸收卵黄,稳定下来。

第二天可以适当喂点丰年虾、细小的水蚯蚓。注意分几次放,一次放多了容易造成浪费。这不是说它们吃不完,而是它们刚把这个吸进嘴巴里,眼睛又看到那个,于是吐出嘴巴里的转而去吃另一个。一次少放些容易引起小鱼争食,无形中加强了锻炼,长得更快。而且小鱼比大鱼容易撑死,要控制喂食的量。

如果没有活食,冷冻的也可以,但注意不要太冰,避免刺激小鱼。我没有多少丰年虾卵,一次孵的不够它们吃一顿,所以我常常把喂大鱼吃的饵料碾成粉喂,它们也很喜欢。注意喂人工饵料时看到小鱼肚子有点鼓就够了,人工饵料会吸水,喂多了容易撑死。

温度不要超过27度,尽量保持水温恒定。温度太低会得白点病,上次我家的鱼缸里白点病爆发,死了好几条小鱼,直到提高温度才有所改善。一定要勤换水,一周左右用很细很软的皮管子小心吸掉底上的脏物,然后加点太阳下晒过的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雀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饲养孔雀鱼往往会涉及到孔雀鱼的繁殖、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苗怎么养等问题,那么,孔雀鱼苗怎么养?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孔雀鱼苗怎么养吧!

孔雀鱼怎么养?

1、水温水质:应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刚出生的孔雀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左右。适应水质为弱碱性也就是PH值在7-7.3之间DH值在8-9左右的水文环境。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很剧烈,水中的残留氯是造成孔雀鱼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养孔雀鱼的水要经过充分的晾晒。

2、光照:光照对于孔雀鱼,有人认为有其必要性,也有人不以为然,小编认为并不一定要使用专用的水族灯具,但是至少要有光线、营造出日夜的感觉。在黑暗中的孔雀鱼比较不会接受饵料;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黯淡,而在有光线的情况下,则会增加抢食的速度,减少残饵过多污染水质的机会;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亮丽。而且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比较方便观察孔雀是否感染疾病、大约何时要准备接生小鱼等每日例行的工作。

3、饵料: 刚出生的孔雀鱼,当天可以不喂,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冷冻的丰年虾幼虫、脱壳丰年虾卵、水蚤或专业幼鱼人工开口饵料来喂养,这些饵料比活虾略差,差距主要体现在适口性和营养含量上。在幼鱼2、3周大时,除了喂虾和水蚤幼虫外,还可以喂食一些细小的水蚯蚓}、人工饵料等,使幼鱼摄入的营养更充分。饵料种类喂食的顺序是先喂其他饵料,最后喂丰年虾,以使丰年虾在鱼的肠道内停留时间更充分,营养更好的被吸收。

4、换水:每天换一次,每次换20%左右。每周换2次换50%,2周后全部换水1次,同时把缸清理干净。在子鱼的第一个月内,可以这样换水:第2月到第3月,每天一次换20%,一周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第3个月后的鱼,每天换水20%,2周一次换50%,一个月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

孔雀鱼苗怎么养

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鱼卵在体内受精,形成鱼仔后到了临产期将会出生,这其实跟哺乳动物的胎生差不多,刚出生的小鱼苗不需要进行喂食,就算你喂它们也是不会吃的,因为刚出生的鱼仔在母鱼体内吸收足了养分。通常情况下,要等两三天后才进行喂食,刚开口的时候用蛋黄水比较合适,当然自行孵化丰年虾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是新手,或者不是很那么勤孵化丰年虾的话也可以喂脱壳的丰年虾卵,脱了壳的虾卵直径更小,鱼仔吃进去很容易就能消化,脱壳后的虾卵也可以在里面加一些蛋白质、胡萝卜素等不但能加强营养也能促进小鱼发色,而且又容易坏水。

接下来所要说的就是孔雀鱼苗换水问题,事实上刚出生的孔雀鱼苗体质弱的要命,就跟襁褓中的婴儿一般脆弱,所以根本经不起换水的侵蚀,所以头一个星期最好不要换水!等一个星期后换比较保险,换水时千万不能全部换,事实上养鱼非必要的情况下就不能全部换水,顶多抽3分之1的水,或者4分之1也行,抽完后再加入新水。需要注意的是换入的新水应该尽快调整温度与原鱼缸的水温一致,因为小鱼仔根本经不起温差较大的起伏。

还有就是换水的频率,由于开始换水后的鱼仔营养补给的加多,水中的残饵较多会污染水质,因此这段时间内最好能每天或者每2~3天定时定量换水,新水还会刺激小鱼,使小鱼加快长大。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小鱼就会上色。其实换水的量主要还是看你的水腐坏的程度,若清澈的话就换3分之1的水,水略脏的话就多换点,但是最好也别超过一半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鱼苗怎么养?许多人对不是很了解,那么,金鱼苗怎么养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金鱼苗怎么养吧!

金鱼的生活习性

金鱼比较适应群养和密集养殖。但家养不可密度过大,比较理想的水鱼比重要达到1000:1,金鱼体长和鱼缸长度要达到1:10以上,这样能保证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则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水质腐败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鱼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体温随着水温而变化,在0-39摄氏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金鱼不能适应水温剧变,温度急剧升高或下降超过5摄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鱼的生命。金鱼的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摄氏度,这个水温下,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这时金鱼最鲜艳活泼。

金鱼对水质适应性比较强,有一定的耐脏水能力,也比较耐酸碱,酸碱度(pH值)在5.5~9.5的水质都能存活。偏碱性的水质比较适合金鱼生长,但碱度不能过高,pH值不能超过8.5。金鱼在酸性水质下会出现食欲不振和动作呆滞,生长停滞。金鱼虽然对水质的适应性比较广,但是,金鱼不能耐受水质急剧变化,水质急剧变化很可能导致金鱼生病,甚至危及金鱼生命。

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要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面包屑、米饭、蔬菜叶、虾米、肉类等金鱼都吃,金鱼更喜欢活食,活食饲养的金鱼生长更好。[

金鱼苗怎么养?

(一)从孵化出膜至卵黄囊消失在金鱼胚胎发育的后期,当尾鳍形成后,在出现辐射排列的鳍条时,胚胎即开始孵化。初孵化的鱼苗,身体弯曲,卵黄囊很大,口已开,全身透明,能清晰地见到鱼的肌节和循环器官,鳃仅为一凹沟,腹鳍不很明显。刚孵出的鱼苗无游泳能力,只能吸附在鱼巢或池壁上或匍匐于水底,受惊时,只能似跳跃状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此时的鱼苗还不能从外界吸取食物,只能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在这个时期不需投喂食物,在管理上切勿乱动孵化缸和水草,避免小鱼苗掉到水底后,被杂质覆盖后死亡。

(二)约经3~5天后卵黄囊的营养已被吸收完毕,卵黄囊缩小,各鳍的发育已比较健全。鱼苗静止时,不再侧卧,而能水平游动了,不再吸附在物体上。下颌已形成,并能活动。此时的金鱼鱼苗已觅食,但由于鱼体太小,行动缓慢,尚不能主动去抢食,只能吞食少量的浮游藻类和原生动物。这个时期一般喂蛋黄水,一个蛋黄能喂万尾鱼苗。喂蛋黄水的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把煮熟的蛋黄加水调和,把蛋黄水泼洒于水草周围或缸池边沿,便于鱼苗觅食;方法之二是把煮熟的蛋黄用纱布包好,然后把包有蛋黄的纱布在水中稍加挤压,使蛋黄水流入水中。当鱼苗的肚子呈淡黄色时,说明它们已经吃饱,不可再喂食,每日喂1~2次即可,量要少,蛋黄多了会影响水质。

(三)孵化后大约5~7天当鱼苗已能游到水的表层时,此时应开始喂“灰水”(原生生物)。“灰水”一定要经过细网过滤,避免大型字蚤类进入鱼池,大型溞类会伤害鱼苗。但在喂蛋黄水和灰水时,可以向水中投入少量的“红虫”(枝角类),它可以清洁水中的污物,改善水质的状况。

(四)鱼苗长到一周后体长约1厘米左右时,这些鱼苗会主动摄食了,此时可以喂各类轮虫和“红虫”(枝角类,切勿投入桡足类),还可以加进一些池中的绿水,这些绿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藻类,可以作为鱼苗的辅助食物,对幼鱼的生长和变色非常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甲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2005 字

+ 加入清单

鱼苗怎么养?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那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甲鱼苗怎么养吧!

甲鱼苗怎么养

(一)放养健康鳖苗

目前,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鳖苗、台湾鳖苗、泰国鳖苗、杂交苗等。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鳖苗。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

甲鱼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1)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2)用1% 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3)用20∼30微克的呋喃唑酮混合15∼20微克的红霉素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二)创造适宜环境

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 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水质很难控制。密度高,会使甲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甲鱼更容易发病。室外大塘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另外,要尽量将甲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提供优质饵料

甲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虽杂。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甲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甲鱼的内脏功能。当前甲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有一些地方甲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四)实行科学管理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甲鱼具有沿池边活动的习性,因此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消毒用药物一般采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百毒杀等。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应用上述药物消毒1次。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 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有些地方将饵料台建于池中,采取人工划船或人工下水方式投料是不可取的。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这时干扰少,饵料又不易变质,而且摄食又快又好。

3.水质调节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微克,漂白粉2∼3微克,强氯精1∼2微克,生石灰15∼40微克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微克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 1∼2次即可。同时放养花白鲢也能起到较好的调水作用(鳙60∼100尾/亩、白鲢30∼50尾/亩)。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严防发病区的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以免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

(五)完善防病体系

1.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养殖设施条件,包括养殖工程设施、水源和水质管理等内容。

2.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使用优质、全价、多样化和无病原污染的饲料。

3.选用健康的苗种养殖。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幼苗,同时尽量避免引入外地苗特别是进口苗,以防止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既使引入,也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

4.搞好日常卫生管理,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切断病原体的入侵途径,同时根据甲鱼病害的发生季节和特点,定期(每月2次,1次持续5天左右)投喂具有健胃促长、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和一些营养性补充剂。在发病的高峰期再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并适当延长药饵投喂时间。甲鱼因其本身的生命力、抗病力都很强,一旦表现出发病时就已表明发病个体已有一定数量,甲鱼在发病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因此,定期防病,及时治疗,是甲鱼养殖成功的必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加拉辛水虎鱼苗的饲养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水虎鱼

大型加拉辛中的加拉辛是英文单词“CHARACIN”的音译,很明显的特征之处在于此类别的鱼在背鳍与尾鳍之间会长出一个小型的脂鳍,大型加拉辛类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地区。

目前常见的大型加拉辛类型有许多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P属和S属水虎以及其他大型加拉辛,此类绝大部分身型巨大有的甚至可以长到1.5米或者更大(像猛鱼)类别的,但是也有小型的像马克土司。

对于加拉辛水虎鱼苗来说,它是指加拉辛水虎从出生到性成熟孵化的卵到鱼苗的过程。这段时间的培育以及护理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影响到加拉辛水虎苗的成长发育。那么具体来看看加拉辛水虎苗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吧:

一、光照

加拉辛水虎鱼与灯照的关系与生长,光源对于加拉辛水虎鱼的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是必不可少。在亚马逊流域水虎鱼在天然的日光浴下可以长到60公分左右,而享受了非自然日光下的水虎鱼,很少有鱼可以超越这一数字。

光照不仅直接影响到加拉辛水虎苗的生长发育,性成熟的快慢以及鱼苗发色的效果都与关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足的光照能加快加拉辛水虎的生长发育,而合适颜色的光照将会促进加拉辛水虎的发色。每天保持一定量的光照会使加拉辛水虎在生长、发色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是水虎是一种较喜爱暗色环境,所以适可而止。

二、饲料

加拉辛水虎育苗阶段正是加拉辛水虎的生长发育阶段,此时的营养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加拉辛水虎苗的饵料首先自给自足!然后在成长阶段以当然红线虫、鱼苗喂养的时候最好是,少量多餐,这样可以在加拉辛水虎快速消化的基础上能得到食物补充。但在投喂的时候最好能定时、定量、定质。

如果想加强一下鱼苗的营养摄入,使食谱多样化,并使其中一些鱼类品种达到增色效果,尝试一下DIY自制营养配餐是值得尝试的路径之一。其优点是可增加观赏鱼的营养摄入、同时精化食料使鱼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由于营养配餐的可吸收比例大大增加,使鱼进食后的排便量明显减小,如此会使过滤系统的负荷降低,更加有利于保障水质。

三、过滤及换水

加拉辛水虎繁殖培育良好的过滤必不可少。尤其是P养水虎,在这种情况下,水质必定会很差,一般来说,过滤的前提下那就是换水,而换水最好是定时定量的来换,有的人一天换一次,也有人一周换一次其实这都是看个人的,每次换水应该在1/3-1/5之间,大幅度的话谁可能刺激到鱼苗的身体,因此换水量不宜过多。换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快鱼苗的生长以及维系水中的离子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罗汉鱼苗品种的辨认方法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罗汉鱼(详情介绍)

罗汉鱼是由多种美洲慈鲷杂交、变异、固化特征,而培育出来的。本质上说,罗汉都是杂种,根本不存在纯种,但由于经过了近20年的人工培育以及市场运作,而产生了相对稳定的一些品种

一、珍珠苗



典型特点:嘴地包天,墨迹连贯,突眼,额斑明显,苗子眼睛为黄色,长大了多数为红色。



二、黄金马骝苗 

典型特点:非常容易辨认,特征明显。 

三、金马骝苗 

典型特点:和珍珠很难区分,唯一不同的就是体色,珍珠M6比金马骝体色重,墨迹及其他基本一样。 

四、帝王苗 

典型特征:墨迹浓重,珠点亮丽。 

五、金花苗

典型特征:平眼,白色或黄色眼睛,体色较白。 

六、红马苗

典型特征:金花系基本就是金花和红马两种很常见,红马作为金花的一种,主要就是看苗子的眼睛多为黄色,基本没有白色的;无珠点,无额斑,墨迹一条龙。 

七、德萨斯苗

典型特征:墨迹浓重、珠点丰富、体色很重。和德州豹的区别:1、德萨斯苗墨迹多连贯,德州则不连贯,常是断点。2、最明显的就是德萨斯苗头到嘴之间没有亮点,德州豹有亮点。



八、鸿运的区分方法



鸿运的区分方法是前半身发红色,后半身发白色过浅色,最正宗的鸿运身上是没有任何珠点的,但由于罗汉本身是杂交鱼,并不可能每条都如此完美,所以,身上带有少许很少的珠点,而且前半身红后半身白,都归类于鸿运级别,但是如果全身有珠点的,或者有拉线的,都应该归类于珍珠猴子、马骝。 

鸿运是珍珠里面的个体,是一个级别。是不存在鱼苗的,因而没法在鱼苗时区分。鸿运属于珍珠,但不是每个珍珠苗都可以长成鸿运,至少要4厘米才能区分。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对泰国的珍珠亚成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泰国人并不出售珍珠苗,他们自己都供不应求。所以在国内,除了满银苗和部分重金属苗,其余的珍珠系的鱼苗,几乎不可能是进口的。因此鸿运没有苗,更没有所谓的泰国进口鸿运苗。

鸿运苗的子代,3-4厘米要颜色没颜色,即使喂上上过虾红素的饲料有了颜色,要珠点没珠点,关键是卖不起价格,所以鱼商大部分用马骝繁殖的后代,小苗相比鸿运苗要漂亮的多,也卖得起价格。其次好基因的鸿运公母后代起头率相对于其他品种的罗汉要高的多,这也是造成市场上鸿运压成泛滥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豚鱼干有毒吗 可能有残留毒素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鱼干其实如果处理的不是很干净的话,确实是有毒的,可能会有一部分残留毒素还留在鱼干上面,所以喜欢吃河豚鱼干的朋友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了。

河豚鱼干有毒吗

河豚干可能有毒。

河豚是一种除了肌肉外,全身都含有毒素的动物,去除内脏后需要彻底清洗,然后将其充分加热,河豚晒干后很难将其内脏和肉质分辨出来,容易误食。而且食用河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不同品种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都不一样,有的鱼肉带毒,有的鱼皮带毒”。而我国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种,自然捕捞上来的品种往往多种多样,无法一一确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

河豚鱼干毒素介绍

河豚鱼中所含毒素为河豚毒素,简称TTX,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蛋白质毒素,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虽然河豚的肉一般不含毒素,但河豚死后毒素可以从内脏渗入肌肉中。当人食用有毒河豚鱼后1~2小时有呕吐,口、唇、舌尖、手指感觉发麻等初步中毒症状,随后舌端感觉迟钝,步履言语困难,进而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终至致命,致死时间为1.5小时到8小时,一般多在4~6小时。目前治疗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

河豚鱼干的营养价值

1、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以有效治疗贫血。

2、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是含有大量牛黄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所含的多肽和硒等矿物质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

3、河豚鱼干的营养价值还不仅仅体现在它本身的价值,鱼干也可以和其它的食材一起混合来做出各种美味的佳肴,不同的菜品也有不同的营养价值。鱼干可以和韭菜、猪蹄、蒜和排骨等食材混合食用,这些菜品味甘咸、性平,可益气强筋、滋肝肾、补血脉、愈崩淋、利胎、调经血。

河豚鱼干的家常做法

材料:河豚鱼干二条、芸豆200g、猪肥肉、葱、姜、蒜、韭菜末、红辣椒

步骤:

1、河豚鱼干洗净后切成块状,放入清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

2、芸豆用手掰成条状;

3、锅中加油,将泡好的河豚鱼干擦净表面水份,入锅小火煎制;

4、将鱼块煎制成金黄色为好,盛出备用;

5、锅中加油,将猪肥肉片入锅小火煽制,将肉中的肥油都煽出来;

6、肥肉煽好后,再将葱、姜、蒜、红辣椒煽炒;

7、佐料炒香后再加二勺蒜蓉辣酱炒制;

8、辣酱炒香后再将煎好的鱼块入锅炒制;

9、加入一点生抽,再将芸豆入锅炒制,炒制几分钟后加入清水;

10、再加适量的盐、糖、料酒,水烧开转小火后盖上锅盖焖制;

11、焖制20分钟后,再转成大火收汁,出锅前撒上一点韭菜末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河豚怎么杀?河豚怎么处理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有毒,甚至想摸也不敢伸出去手,怕中毒,而对于河豚的处理需专业人员经过技术处理,否则有毒会出人命。那么,河豚怎么杀?河豚怎么处理?

河豚怎么杀

杀河豚是一门技术活,上岗的人是要持证的,而且正规的河豚馆是有急救人员,河豚有点地方是相当的毒,劝你不要自己杀,抢救不急是会出人命的。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怎么处理

河豚既营养又鲜美,但是它体内含剧毒。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敢吃,因为他们会处理河豚身上的剧毒。

河豚鱼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两种,集中在卵巢、睾丸、肝、肠等组织和血液中。河豚的毒素毒性稳定,经盐腌、日晒和烧煮均不能被破坏。有人认为毒性强,较剧毒的氰化钾还要大1000多倍。

不同种类的河豚鱼毒性差别很大,有的河豚鱼属于剧毒级别,食用少许就可引起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有的河豚鱼属于弱毒(或无毒)级别,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安全食用。河豚鱼的不同部位毒性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以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而部分鱼种的肌肉一般为弱毒或无毒。

河豚的毒主要集中在肝脏和胆汗里面,所以丝毫无损地去除胆囊是不中毒的第一要决。

一般煮河豚的专家都会先将河豚进行放血,等其死后才去除内脏,但是去除内脏做得干净而且彻底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河豚的胆囊比较薄一不小心就会破,破了之后无论你如何清洁,煮后都百分百会中毒的,在日本,河豚料理的师傅都是有执照的,但是在中国还没完善这项事情,所以在中国吃河豚中毒的机率较日本高很多。

河豚的营养和功效

河豚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鱼肉含蛋白质18.7%,脂肪0.26%,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种。蛋白质以短链氨基酸组成,容易被吸收。

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河豚鱼体内都有。谷氨酸含量高,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这是河豚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脂肪在肝脏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存在,占肝脏的23.2%。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是:具流动性,能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凝结。所以对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有好处。

河豚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硒、锌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是肝脏的保护神,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硒对一些致癌的化学物质有抵抗作用;锌促生长、促消化。

河豚鱼,特别是鱼皮质中富含胶原蛋白,由于河豚基因与人体基因较相似,其所含的胶原蛋白结构是最接近人体的一种,能正真对细胞结构起到支持和强化作用,因此有美容功效,也可加速伤口愈合、促进骨骼发育。

河豚精巢自古被称为“西施乳”,味美,滋补精气、抗疲劳。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河豚具有消肿、去胃疾、降血压、抗肿瘤、恢复体力、调节免疫系统等诸多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河豚鱼多少钱一斤?河豚为什么会鼓起来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是一种淡水鱼,但是有时候人们看它却发现像个球一样鼓起来,所以有气泡鱼等一系列俗名。那么,河豚鱼多少钱一斤?河豚为什么会鼓起来?

河豚鱼多少钱一斤

河豚价格大概在35-100左右。

1、河豚鱼的市场价格与品种和产地相关,通常在一般35~80元左右一斤;

2、南京市场在35~48元左右一斤,广州45~60元左右一斤,北京40~80元左右一斤;

3、橘黄河豚鱼要贵些,大概在100元一斤左右。

4、野生的河豚是比较少的,现在一般都是人工养殖的,价格在35-100块钱左右一斤。

河豚为什么会鼓起来

一.如果在水里受惊吓,河豚一般在14秒以内即喝水约35口,体积随之增大。吸足了水,鳃裂就全部闭紧,强劲的瓣膜也自口内上方蹦跳而出,起封口的作用。收缩口腔时,水就只能注入食管了。随着水流倾注而入,胃即扩展为正常体积的100倍。其皮肤亦特别适宜于膨胀。由波状纤维构成的皮伸展自如,胀得鼓鼓的。因此它是“水气球”,不是“气球”。

接下来分情况讨论。

如果你一针扎下去刺破了表层皮肤,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开始挣扎

如果你一针扎下去刺到了肌肉组织,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剧烈挣扎。

如果你一针刺到了胃部,分以下两种情况:

1.你的针很细,开始渗出少量水后因为胃部肌肉有延展和伸缩性,加之伤口很小,伤口很快密闭,水的渗出量较小。体积不会太大变化。但之后恢复正常状态后,嗯,会死。

2.你的针很粗,有中性笔芯那么粗,伤口很大,水的渗出速度远大于伤口闭合速度,体积就会变小。然后死去。

二.如果被抓出来后,河豚就会将空气吸入一个和胃部相连的袋装物,接下来同上所述,膨胀。

被刺的后果依旧同上所述,气体通过受损部位的扩散很慢的,因为肌肉组织的闭合,袋内内外压瞬间恢复平衡。

河豚吃法

一条河豚鱼,能做多少菜?在厨师手里,可以制作成150多道各式菜肴——炸、炖、烩、蒸、炒,样样都不少。河豚与刀鱼、鲥鱼并称“长江三鲜”,以其味美肉香,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据了解,而吃河豚最最经典的顺序是:“一白、二皮、三汤、四肉”。白只有公河豚才有,味道最鲜美,其实是生殖腺,一般只吃不说;皮必须反过来小块吞咽,因为河豚皮表面有刺,像细砂纸般粗糙,不能咀嚼,否则刺会戳破嘴皮;河豚汤比肉更鲜美,一般人会拿来泡饭,吃干抹净;相比较前三者,河豚肉的口感反而是最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河豚鱼怎么吃?河豚鱼怎么去毒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河豚鱼有剧毒,但是依然抵挡不住人们对其鲜美的食欲,甚至一些厨师可以制作100多道菜肴。那么,河豚鱼怎么吃?河豚鱼怎么去毒?

河豚鱼怎么吃

在厨师手里,可以制作成150多道各式菜肴——炸、炖、烩、蒸、炒,样样都不少。河豚与刀鱼、鲥鱼并称“长江三鲜”,以其味美肉香,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据了解,而吃河豚最最经典的顺序是:“一白、二皮、三汤、四肉”。白只有公河豚才有,味道最鲜美,其实是生殖腺,一般只吃不说;皮必须反过来小块吞咽,因为河豚皮表面有刺,像细砂纸般粗糙,不能咀嚼,否则刺会戳破嘴皮;河豚汤比肉更鲜美,一般人会拿来泡饭,吃干抹净;相比较前三者,河豚肉的口感反而是最差的。

河豚鱼怎么去毒

挖去鱼眼

剖肚

去内脏

剥皮

所有有毒物件必须一件不能少,才能进入烹饪过程

红烧河豚,鲜得来……

河豚怎么分辨雌雄

在我们统计的这个野生的个体当中,

大概这种个体占雄性个体的2%到3%

野生的河豚鱼当中这个精巢和卵巢有雌雄同体的现象,

也就是说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是同在一起的这种河豚鱼。

由于它是低等动物时常出现雌雄同体,所以很难辨别

只有解剖后检查内脏是否有卵巢才可以辨别

不同的种类一般不要混养

因为生活习性不同,

很可能进行撕咬争夺区域

如果不是人工繁殖的话,一般他们不会不同种类进行交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豚鱼是海鲜吗?河豚鱼是淡水鱼吗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河豚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既产于深海又生活于淡水江河中,所以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海鲜。那么,河豚鱼是海鲜吗?河豚鱼是淡水鱼吗?

河豚鱼是海鲜吗

海鲜,我们一般指的海水里长大的海鱼等鱼类,而河豚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江河生存,产于长江中下游,所以江阴一带有“拼死吃河豚”一说。

河豚鱼是淡水鱼吗

河豚,为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

河豚是有洄游的习性的。成年的鱼5——6月份游回淡水区域产卵,秋季水温下降后再游回大海。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第二年年春天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游回江河产卵。

河豚是淡水鱼,河豚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气泡鱼,属鲀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有数十个品种。

河豚是发物吗

河豚是发物,明代《外科正宗》中说:“鸡、鹅、羊肉、蚌蛤、河豚、虾、蟹……海腥之属,并能动风发痒”。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

河豚,为哺乳纲,鲸目,淡水豚总科动物的统称。淡水豚总科(Platanistoidea)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个品种,即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则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学分类中,它仍被列入淡水豚总科而不是海豚科。有部分海豚于海洋或河流的环境中皆可生存,例如亚马逊白海豚(俗称“土库海豚”)就能够适应二者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些海豚并不列入淡水豚总科,亦不会被视为真正的淡水豚。未成年的淡水豚为灰色,成熟后就会变为粉红色。淡水豚是哺乳动物里面最亲和人类的哺乳动物,可爱。特别注意:河豚为哺乳动物,无毒;有关同音而且有毒的鱼类,见“河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豚鱼是发物吗?河豚鱼为什么有毒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河豚鱼的鲜美被称为长江三鲜之一,但是对于过敏体质人群不建议吃。那么,河豚鱼是发物吗?河豚鱼为什么有毒

河豚鱼是发物吗

河豚是发物,明代《外科正宗》中说:“鸡、鹅、羊肉、蚌蛤、河豚、虾、蟹……海腥之属,并能动风发痒”。

河豚,为哺乳纲,鲸目,淡水豚总科动物的统称。淡水豚总科(Platanistoidea)拥有四个栖息于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现存品种:当中三个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个品种,即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则是生活在咸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于科学分类中,它仍被列入淡水豚总科而不是海豚科。有部分海豚于海洋或河流的环境中皆可生存,例如亚马逊白海豚(俗称“土库海豚”)就能够适应二者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些海豚并不列入淡水豚总科,亦不会被视为真正的淡水豚。未成年的淡水豚为灰色,成熟后就会变为粉红色。淡水豚是哺乳动物里面最亲和人类的哺乳动物,可爱。特别注意:河豚为哺乳动物,无毒;有关同音而且有毒的鱼类,见“河鲀”。

河豚鱼为什么有毒

科学家发现,河豚毒素是河豚鱼吃了含有河豚毒素的海洋藻类,并且通过自身的转化而存在于体内。本来是有毒的河豚,如果将它的幼苗弄到池塘进行人工饲养,它就能失去毒性。但是,如果给它喂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饵料,它就会毒化,从而重新产生河豚毒素。河豚毒素的产生,除了与河豚饵料密切相关,还与河豚本身对毒素的接受机制有关。在同一海域,虽然大量生长着含有河豚毒素的海藻,但是有的河豚吃它,而有的河豚则不吃它,因此就出现含毒河豚与不含毒河豚的差异。

河豚毒素是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选择性阻断剂。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阻断,导致细胞膜去极化,从而特异性地干扰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体外实验证明,河豚毒素对细胞膜上某些部位有非常强的亲和力,即使是非常稀的溶液(10–8M),细胞膜表面上每平方微米仅吸附几十分子,就可以完全暂时性中断钠离子流透入细胞膜,而钠离子流对神经一肌肉兴奋是必须的,然而稳定状态的钾离子流(它对静止状态的膜是重要的)则完全不受影响。有证据说明,河豚毒素的胍基对阻断钠离子通道起决定性作用。 深入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细胞膜的作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分子嵌塞作用”,而是通过毒素与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再通过关闭机制(gatingmechanism)使通道关闭,河豚毒素作用于毒素受体(RTOX),可使h闸门(h—gate)关闭,阻滞钠离子通过细胞膜,使细胞膜失去极化状态,从而抑制甚至阻断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导致神经肌肉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麻痹状态。类似箭毒样作用,最后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停止,血管中枢麻痹,可引起血压下降,脉搏迟缓。最终因呼吸停止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河豚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的麻痹。一般先是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使肢体无力甚至不能运动。血管中枢麻痹引起血压下降,脉搏迟缓。呼吸中枢麻痹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此外,河豚毒素还可作用于胃肠道粘膜,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并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河豚毒素是神经细胞膜药物研究的标准工具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痛、创伤及癌痛,肠胃及破伤风痉挛等。也用于局部麻醉药及神经性汉森(Hansen)型疾等

河豚鱼的食用禁忌

1、气虚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者不宜食用。

2、死亡时间较长的河豚鱼绝不能吃,因为内脏的毒素会逐渐渗透到河豚鱼肉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河豚中毒会产生幻觉吗?河豚中毒多久发作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河豚具有剧毒,而且是一种神经毒,人一旦食用中毒会出现舌头发麻等症状,甚至有可能死亡。那么,河豚中毒会产生幻觉吗?河豚中毒多久发作

河豚中毒会产生幻觉吗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

河豚中毒多久发作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目前治疗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者常于4至6小时内死亡,即使经过抢救,病死率也高达40%至60%.

治疗方案

1.催吐刺激咽部使之呕吐或口服1%硫酸铜溶液50——100ml,必要时可用阿朴吗啡5mg皮下注射。

2.洗胃及导泻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药用炭悬液洗胃。高位清洁灌肠及口服硫酸钠导泻。

3.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500——1000ml,并加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等,亦可用呋塞米(速尿)或甘露醇等利尿剂加速毒物排泄。

4.呼吸浅表时可用尼可刹米0.375g及山梗菜碱3mg交替肌注及吸氧。呼吸停止时应即施行气管插管及加压呼吸。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5.尽早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6.抗胆碱药物有一定对抗毒素作用,可选用阿托品2mg或东莨菪碱0.5mg或654-220mg肌注或稀释后静注,每15——30min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河豚哪里有毒?河豚毒素在哪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古人“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如今依旧有人晒照吃河豚,甚至有人戏称万一中毒了这就是遗照了。那么,河豚哪里有毒?河豚毒素在哪?

河豚哪里有毒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很细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

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上下腭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河豚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00多种。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身上的骨头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软,但长着两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胆等带硬壳的食物。

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哪里

河豚的种类很多。体长的河豚毒性相对高些,其组织器官的毒性强弱也有差异。河豚毒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顺序为:卵巢、肝脏、脾脏、血筋、鳃、皮、精巢。冬春季节是河豚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的肉味最鲜美,但是毒素也最高。随着科学的进步,令人恐惧的河豚毒素已步入了药学殿堂,并且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豚毒素在医疗上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河豚生活在海里还是淡水里

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力,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海水鱼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然而,由于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进入鱼体内的盐分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海水鱼除了从肾脏排除掉一部分盐份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鱼,主要是软骨鱼类,如鲨鱼,则将代谢后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储存于血液中,使血液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变得与海水相当,这样,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盐的问题了。

因此,河鲀作为一种洄游习性的鱼(幼鱼在淡水成鱼在海水),只是生理机能适应了这种生活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