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猛犸象的起源与灭绝(汇编20篇)

浏览

4810

文章

1000

篇1:感恩节起源于哪个国家_感恩节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节流传于一些西方国家,而感恩节到来的时候,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定会吃的食物就是火鸡,那么感恩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呢?感恩节目的意义上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感恩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希望能帮到大家!

感恩节的目的和意义

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从任何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感恩,问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现。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理解与宽容,最重要的,学会爱,那就是生命真正赋予我们的礼物。

感恩节起源于哪个国家:美国独创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端午节起源及风俗是什么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你们大家对于端午节起源风俗了解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起源及风俗是什么,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风俗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红烧猪肉、咸鸡蛋、香菇、红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

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相传屈原投河自尽后,渔夫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身体,然而依然没有找到,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会在每年的五月五号划龙舟以表示对屈原的哀思。

佩香囊

古时候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甚至会在香囊内部装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药等,然后再缝起来,再用一些五彩线扣在香囊的头部,结成一串。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以表示爱意,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佩戴香囊了。

悬挂艾叶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眉歘悬挂一串艾叶,表示驱除瘟疫和瘴气。艾叶有一股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们会在门眉处插上艾叶以防止疾病传播。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叶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

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 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__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端午节起源及风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加州大学化学家声称:地球生命的起源比想像中还要早更多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化学家昨天发表了一篇论文,挑战38亿年前地球上普遍认为的生命起源点。学者们研究了10,000个锆石矿床。这种在岩浆中形成的矿物可以保护周围的环境,有点像琥珀中的昆虫。在10,000种矿石中,科学家们在其中一种矿石中发现了两小片保存下来的石墨。这些石墨中的碳-12和碳-13的比例只能在生物化学的作用下产生(生物体更喜欢使用碳-12,因此它们会离开碳-12并排出碳-13)。因此,可以推断这两块小石墨可能是生命存活的证据。

锆石矿本身已经有41亿年的历史,其中的石墨肯定会存在更长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这一发现是真的,它将至少把生命的起源推进3亿年甚至更久。这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它已经非常接近地球本身的45亿年,表明允许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已经存在于如此早期的阶段;另一个是38-41亿年前,地球经历了科学家所说的“晚期大爆炸”时期,当时月球经历了大规模的陨石和彗星撞击,留下了许多表面证据。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一时期是由于像月球这样的地质活动,但由于近邻近在咫尺,我们应该会受到更多的撞击。如果生命在猛烈轰炸时期之前就存在,在猛烈轰炸时期之后仍然存在,这就告诉我们,要么生命的韧性远远超出想象,要么生命起源的条件不高,一旦被完全抹去,它就能在猛烈轰炸时期结束后立即重新出现。不管怎样,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沧龙是如何突然灭绝的?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次,作者的文章“史前鲨鱼手”被读者热烈讨论。许多网民问苍龙为什么突然失踪。这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一,苍龙“突然”消失了吗?第二,谁是苍龙灭绝的罪魁祸首?

1912年绘制的鱼龙和苍龙共生图(维基百科)

首先,为了验证苍龙是否突然灭绝,我们可以用另一种“爬海”作为例子。他们是苍龙鱼龙的祖先。

鱼龙是所有海洋爬行动物中最像鱼的动物。它们出现在2.45亿年前,消失在9000多万年前,时间跨度超过1亿年。从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鱼龙的种类和数量都呈缓慢下降趋势。例如,在白垩纪,鱼龙家族只剩下扁平鳍的龙,但它在大洋洲附近的水域顽强地挣扎了4600万年!

与鱼龙相比,苍龙“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死去”。

沧龙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一种陆生蜥蜴——悬崖蜥蜴。9200万年前,这种陆栖蜥蜴已经完全变成了水生蜥蜴,这是最早的蓝龙,达拉斯蜥蜴。在9200万年到6500万年的短短2700万年间,苍龙进化成了一个包含20多个属的超大型家族。在白垩纪的最后一个地层——马斯特里赫特,它仍然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和荣耀,但突然在地层中消失了。

因此,苍龙的灭绝本质上是不可抗力突然毁灭一个繁荣物种的结果。

其次,苍龙在地层中消失的时间约为6500万年前,这恰好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80%的物种已经灭绝。

地层中灭绝事件的出现是一个粘土层,称为“K-T”边界。在这场灾难中,“K-T”边界以下的所有生物都被摧毁了。“K-T”边界以上的生物逃脱了灾难,存活到新生代。从白垩纪中后期一直繁荣的苍龙,突然沿着这条线消失了。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这次大灭绝事件中大型海洋动物的原因来推断苍龙灭绝的原因——我们所熟悉的“小行星撞击理论”是学术界最认可的。当小行星“到来”时,它喷出的物质会挡住太阳。结果,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如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这直接导致了海洋中氧气的耗尽,导致了大量的生物死亡。然而,需要大量食物的大型海洋动物苍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可以说,从“小行星撞击理论”推断苍龙灭绝之谜,实际上反映了生态系统源头崩溃对大型生物的影响程度。

斜耳鲨是苍龙的强劲竞争对手

当然,物种灭绝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们刚才说过,苍龙自诞生以来就战无不胜。真的这么确定吗?事实上,从白垩纪末期开始,虽然苍龙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竞争对手已经出现,如10-12米长的斜生耳蝠。早在8200万年前,这条7米长的白垩鲨鱼就让这条巨大的蓝龙难以对付。我们可以想象斜耳鲨鱼对蓝龙的压力。

参考:

董伟,科学出版社,第4版《古脊椎动物》

《海龙传——史前水怪的真实面目》,邢利达,航天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伊特鲁里亚文化有哪些魅力,伊特鲁里亚文明起源于哪里?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说道伊特鲁里亚文明,这是在公元前10世纪一直到前1世纪期间,位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的古代文明,在公元6世纪期间文明程度达到顶峰。后来罗马人来到了亚平宁半岛,随后两个民族便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罗马共和国所吞并。随着伊特鲁里亚这个文明的消失,其文字、语言、文化典籍等等都慢慢的失传了。

伊特鲁里亚的文化为后代所继承,大量的出土文物揭示了伊特鲁里亚在政治、艺术、宗教和建筑等诸多方面的文明历程,以及对罗马乃至西方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可谓其为罗马文化的先祖。

辽宁省博物馆分两个展厅展出了全部文物,并将其分为5大类,使得土文物更详尽地诉出了当时的伊特鲁里亚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场馆内有志愿讲解人员为观众详细介绍展品及其相关背景。

一、伊特鲁里亚文明的起源

关于伊特鲁里亚文明的起源问题考古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一种说法是伊特鲁里亚人来自亚洲;另一种假说,伊特鲁里亚人应当来自阿尔卑斯山地区;还有人认为伊特鲁里亚人其实为意大利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在展区可见的主要展品为多种形态的骨灰瓮、青铜瓶以及陶瓶。双锥体骨灰瓮为该时期骨灰瓮的主要形态,其顶盖的形态用以区分男女,碗型为女性、盔型为男性。更有些茅屋状的骨灰瓮形象描绘了当时人们所居住的住所。

图注:该骨灰瓮为典型的伊特鲁里亚时期茅草屋,屋脊处翘起为小鸟形状,十分生动。

二、领主文化

东方化时期,也可称为伊特鲁里亚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时期。这段时期,伊特鲁里亚人在地中海的舞台上占有绝对统治权,并在与希腊、意大利半岛和东方各民族之间的活跃联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最显著的现象便是奢侈品的普遍出现,见证了伊特鲁里亚工匠所取得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要求苛刻、讲究优雅的领主们的品味。该展区主要展品包括:奢华富丽的金银制品、彩釉陶瓶、精美酒器及陶制动物型香水瓶及油瓶、青铜头盔、青铜剑及及其巧夺天工的战车。

图注

图注

图注:奢华战车及不同动物形状香水瓶

三、宴飨和社交酒会

与希腊文明和意大利南部希腊殖民地的联系使伊特鲁里亚人形成了一些习俗,例如举办宴会(吃烤肉,效仿古代的荷马)以及后来的交际就会(在社交宴会的不同阶段饮酒)。彩绘陶器、绘画及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常见以宴会为主题的作品,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舒适地斜倚在卧榻上,享受着美味佳肴。展品多见于彩绘陶盘、陶瓶、陶盆等,以及各类酒器,烤肉用具(青铜扦、烤肉架、烤炉等),抓肉叉及烛台。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酒壶把手上刻有酒神形象,栩栩如生

四、伊特鲁里亚的宗教

伊特鲁里亚宗教为多神教。提尼阿为至高无上之神和万神之神,等同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他是宇宙的统治者,是主宰命运之神,他的象征是闪电。展品有人头形陶瓦当、青铜祭司、刻有神像的陶板、供养者像及人体各脏器陶制品。

图注

图注:图中为人体各脏器的陶制品,随死者下葬,似乎暗示着希望神明保佑这些脏器健康

五、死者的世界

伊特鲁里亚人普遍相信逝者死后会在来世超生,并保留生前的习惯。由于这一信仰,逝者被安放在布置得像生前居所的坟墓里,生前使用的一系列物品也一同陪葬。由于这个原因,伊特鲁里亚人遵循一系列复杂、特别的葬礼仪式,其中有三个最重要的步骤:圣餐仪式、瞻仰遗体和悼念死者、送葬游行和葬礼。展区中可见多个雕刻精美的石膏翁及石膏棺,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在一位王子墓中发现的场景及青铜骨灰瓮。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

图注:上图为王子墓中场景,一张宴会用的桌子及端坐的椅子,表明了王子可能经常以客人身份出席宴会,青铜骨灰瓮封顶丢失,据考古学家分析,应当为王子的青铜头像。所有的石膏翁及石膏棺上人物形象均为斜倚在卧榻上,手持食物或酒杯,表现了奢华美好的享乐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贝雷帽是怎么起源 贝雷帽怎么戴好看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贝雷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帽子,贝雷帽是男生女生都可以戴的,贝雷帽的戴法有很多,根据自己的风格造型来佩戴贝雷帽,提升你的格调。

贝雷帽是怎么起源

贝雷帽是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和周边城市的交易商品,贝雷帽易于收纳、方便携带,造型无性别区分,所以一直很受军队的喜爱与使用。贝雷帽简约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是现在很流行的时装配件单品,有种复古风潮,大家都喜欢用它来凹造型。

贝雷帽怎么戴好看

1.戴法一:随意扣戴法

贝雷帽是一种很时尚的帽子,其实随意一戴就能够很好看,随意扣戴法是戴贝雷帽的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将贝雷帽扣在头上,不刻意调整,让它保持自然的状态,戴在头上自然又立体,不论搭配什么衣服都很好看,而且会给人一种随意洒脱的感觉,在没有时间时候小姐姐们就可以这样戴贝雷帽。

2.戴法二:法式戴法

有一些女生可以将贝雷帽戴出复古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将贝雷帽按照法式戴法来戴咯。贝雷帽按照法式戴法来戴会显得整个人很复古很文艺,而且很优雅,有很多的女生拍艺术照的时候会选择这样戴贝雷帽,法式戴法就是将贝雷帽帽身往下拉拉到挡住帽檐,不论是正着戴还是斜着戴都是很好看的。

3.戴法三:斜戴法

贝雷帽斜着戴是最经典的一种戴法,斜戴法就是将堡垒毛的帽顶拉向一侧,从我们的正前方来看毛衣稍微倾斜了就可以了,这种戴法一般不需要画什么时间,也不要画什么心思,操作非常简单,能够很好的修饰脸型,而且很好驾驭,这种戴法是很好搭配衣服的,不论是搭配毛衣还是风衣都是可以的。

4.戴法四:后戴法

后戴法是戴贝雷帽的一种方法,就是将贝雷帽先正戴在头上,然后整体向后拉,将帽子扣在后脑勺位置,也可以直接将贝雷帽后戴在头上,这种戴法一般在视觉上能够拉长脸型,比较适合圆脸的女生,如果脸本身就比较长的话就还是不要考虑这种戴法了。

贝雷帽的四种戴法

1、侧边戴

直接将贝雷帽侧着戴,这样能够看起来更加优雅,同时两边侧面也是不同的风格,但是都展现出了贝雷帽的风情,下图这样用黑色的贝雷帽搭配彩色的头发,让整个人更具异域风情。

2、往后戴

往后戴这种戴法经常出现在平刘海女生的头上,这样就不会压着前面的刘海,而且起到了装饰作用,唯一的缺点就是风一吹容易掉,所以需要用夹子固定才行,比较麻烦。

3、立着戴

就像厨师戴帽子一样,直接立着戴,这样的话更加适合比较有个性的女生,因为这样的戴法比较特别,并且对脸型的要求比较高,并不适合脸型不好看的女生。

4、遮额头戴

将贝雷帽稍微戴在额头上边一点,能够遮挡住一部分的脸,显得整个脸很小,而且选择有一点帽檐的贝雷帽,会更加适合这种戴法,特别好看。

贝雷帽怎么搭配衣服

贝雷帽少女气息十足,有种浪漫梦幻的少女感,是秋冬必备时尚单品。贝雷帽是日系少女忠爱的单品,贝雷帽既可以搭配帅气的裤装,也可以搭配甜美感的裙装,给人鬼马精灵的感觉。贝雷帽搭配小短靴完美契合,除了保暖御寒,还能凹造型。贝雷帽经典的款式,简约的线条,非常好驾驭,材质柔软,易于造型,戴法也多种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暑节气的起源和由来大全

全文共 2272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大暑由来吗?大暑节气各地的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大暑节气的起源和由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用。

大暑节气的习俗

浙江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台湾

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喝羊汤

山东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广东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我们知道,在高气压系统控制下,高压产生的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一般来说,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节起源由来故事_腊八习俗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关注,腊八节又叫什么节?还有的人想了解腊八是怎么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腊八节起源由来故事_腊八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腊八习俗

习俗一: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习俗二:吃腊八粥荤腊八粥1、土豆和小米各120千克煮半熟,大蒜20千克均捣碎后用兆福牌原味牛油调和2、冬瓜片35千克,白菜丝25千克。青椒丝15千克,鸡肉末25千克作配料放入3、加入适量清水和调味品:味精、盐、黄酒、花椒等然后文火相煮4、煮至冒气停火几分钟,然后再文火相煮,反复三次左右即可出。

腊八节起源由来故事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搜索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节的养生食物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桂圆腊八粥

适合体质:气虚、血虚和阳虚

桂圆亦称龙眼,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因此,这一类型的腊八粥首选桂圆为原料。此外,像红枣、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补血、温阳的好食品,可以将它们与桂圆互相搭配,连同粳米一起煮腊八粥喝,是很好的驱寒保暖良方。

薏米腊八粥

适合体质:湿热

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有利于帮助排除应酬时摄入的过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由吸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液脂肪浓度。因此,以薏仁为主要辅料的腊八粥,适合经常喝酒、大鱼大肉应酬的人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对联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对联的起源是什么呢?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艺术格调

对联的十大艺术格调,从体裁的角度来看,对联的格调大致可分为以下10种:

对联1.律诗格调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多,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仍占大多数。如苏小妹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词格调 到了宋朝,宋词逐渐兴盛,同时也丰富了对联艺术。如徐达的故居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院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3.民歌格调 有的对联很像民歌,语言通俗朴素,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民歌情调。解缙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4.散文格调 以文人联,有人说自曾国藩始,如清末文人俞樾的自挽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书,流传人间,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荡荡历半生三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5.戏文格调 有的联从表情断句、叠词上看,很有戏文的味道,例如: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再如:莺莺燕燕,翠翠绿绿,处处融融洽冶;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6.曲格调 曲的格调表现在语言质朴自然,新鲜泼辣,形象生动、诙谐。此类对联具有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风格。例如,棺材铺联:这买卖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

7.成语格调 有的对联为成语嵌成。如林则徐撰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绕口格调 育的联很像绕口令。如: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再如:烟沿檐,湮燕眼。

9.谜面格调 有的像一则谜面。如: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联喻油灯,下联喻秤。

10.骈文格调 用骈体写成的文章称为骈文,骈文讲究词句整齐、对偶、声韵和谐,辞藻华美。汉、南北朝后,骈文风行,它后来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对联同样受其影响,骈文格调的对联在清代的长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格调在清代以前出现得并不多,清末民国初期,对联越写越长,从此,骈文格调便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如李联芬写的武汉黄鹤楼联: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山残水,极目今古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一乃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此联不仅用了大量的骈名,如“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等等,把人带入旷远、舒展的诗情画意之中,而且用词典雅、清丽、极富文采,边叙边议,挟眼前景物、历史风云铺成一幅壮美的画卷,文辞激扬,如栏外涛声,从远而近,不绝于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赛艇起源于那个国家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赛艇(rowing)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那么,赛艇起源于那个国家?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国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39个会员。当年举行第l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

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赛艇运动项目较多。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

为了简化,各项目用数字和代号组成符号来表示,数字为人数,“x”为双桨,“+”为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赛艇23岁以下锦标赛、世界赛艇残疾人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赛艇老将比赛等。

推荐阅读: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爵士乐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2161 字

+ 加入清单

爵士乐的主要风格有: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等。那么,爵士乐的起源是什么?学习爵士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爵士乐的起源和入门技巧。

第二步、泛读

“泛听”可以使朋友们对爵士乐这个音乐门类有个大致、粗略的直觉了解与感悟,而在“泛听”之后就必须“泛读”了!朋友们可以把您自己能够找到的并且有真知灼见的讲述爵士乐历史、分类、名家、名作等各方面知识的书籍和文字(包括网络上的)都拿来阅读,不用追求深入研究,只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行了,涉及面越广越好。

第三步、精听

在泛听、泛读之后,您应该对爵士乐的方方面面有了大体而粗略的理性了解与感性认知,而要想“登堂入室”、真正入门,您还必须继续下一步,那就是“精听”。

与“泛听”的“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浅尝辄止不同,“精听”就必须心无旁骛、精神集中、深入琢磨了!到这个时候,朋友们就应该更有针对性地找来一些精彩的爵士乐录音,认真深入地聆听分析一些细节,包括曲式、编配特点、节奏与和声特点、爵士乐特色技巧(比如SCAT拟声歌唱、切分演奏、重拍、即兴等)、爵士乐特色乐器(比如电颤琴和电风琴,还有低音提琴、萨克管等乐器的大量使用)等等。在选择录音的时候,当然还是以大师名家的名演录音为宜,既要听著名的专辑也要听编得不错的那些精选“拼盘”唱片。考虑到爵士乐最伟大的生命力在于现场表演时的自由即兴,朋友们还可以选择更多的名家演出现场录音来听,听其中的即兴华彩,听其中乐手们的独奏与合奏细节,听其中从主题沿袭到即兴变奏的过程。在这样的有选择聆听当中,朋友们当然还可以辅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以帮助自己提高认识。

经过上述爵士入门三步之后,相信朋友您已经对爵士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欣赏爵士乐的实践中也已形成自己的独到方法。到这个时候,您就可以让自己自由一些了,不拘流派,不限类型,可以随意地广闻博听,也可以随意地阅读学习。这样一来,您不止是“登堂入室”,还必定会有更多的心得收获呢!

爵士乐相关

爵士乐入门技巧

在当代中国,广大爱乐者有着极大的自由来欣赏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而爵士乐无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爱乐者关注、喜爱甚至痴迷的一个音乐大类。与古典音乐相比,爵士乐与生俱来的平民化血统使它更加贴近普罗大众,连引车卖浆之流都可以亲近它,酒吧饭馆处处可闻其声,而与摇滚乐等当代流行音乐相比,爵士乐又似乎有着更为深邃的情感以及更为深沉与蕴蓄的表现形式,或轻摇款摆,或重拍如磐,自有醉人妙处。比古典音乐“俗”,比流行音乐“雅”——爵士乐这种寓雅于俗、以俗见雅的“中间化”特点,使得它能够轻易罗致包括众多古典音乐迷和流行音乐迷在内的广大受众,而在当代中国,爵士乐欣赏热潮正是方兴未艾。

老实说,爵士乐听得愈多,我就愈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知识浅薄——爵士乐生息百年,流派众多,名家无数,佳作纷呈,穷尽余生数十载亦不能听完呵!爵士乐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宝库,其内容之广博其流派之繁盛实在是不能尽数。 正因为爵士乐浩瀚如海洋,所以,初听爵士、尚待入门的读者朋友还须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要处着眼入手,最终才能登堂入室、窥其秘奥。

第一步、泛听

学过外语的朋友都知道什么是“泛听”。我把“泛听”这个词借用过来,意思是说朋友们在刚开始接触爵士乐的时候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与注意力分散一些,可以一边干其他事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爵士乐,稍微领略一下作品所内含的情感、精神以及表层特点(如编曲配器、节奏特点、音阶特点等),稍有所得即可,不必正儿八经地专心去听。

在“泛听”的内容选择方面,以那些在创作、编曲和演绎方面比较传统的爵士乐名曲为宜,特别是那些被称为“STANDARD”(标准曲)的经典作品,而且最好是大师名家们的演绎版本。这些作品可以令初听者相当真切、鲜明地感知到爵士乐区别于其它音乐种类的那些固有的节奏与和声特点。朋友们可以请身边的老牌爵士乐迷和唱片藏家推荐一些经典录音给自己欣赏“泛听”,而在本文中。

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Jazz),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由民歌发展而来。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乐曲风格极其耀眼,节奏一般以鲜明,强烈为主,从根源布鲁斯、拉格泰姆(Ragtime),经过新奥尔良爵士乐到Dixieland爵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电子爵士寻根溯源19世纪期间音乐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从19世纪末开始,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

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居住地的音乐——大部分是声乐——结合起来,结果诞生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声音而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 最有名的非洲—美洲音乐是宗教性的。这些优美动人的歌曲白人也听,不过比乡村黑人教堂里演唱的这类歌曲多一分上流社会的味道。

今天人们所知道的福音音乐(gospel music)更准确地说是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而不是对二十世纪起初十年中著名的Fisk Jubilee Singers的音乐中宗教性的继承。 其它早期的音乐形式包括可以追溯到蓄奴制时代的做工歌曲、儿歌及舞曲,这些都成为重要的音乐遗产,特别要考虑到在当时的制度下,音乐活动受到相当严格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上海俚语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俚语(Slang),亦作里语、俚言,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词句,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那么,上海俚语的起源是什么?

这里公布的是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部份结果曾经在十五年前发表在上海《采风》杂志和《新民晚报》),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上海方言词典之类的工具书,对这些俚语的来源不甚了解,解释可谓谬误百出。例如,“门槛精”就被望文生义成“门槛”这个建筑部件,并且由此引申出对“门槛”语义的荒谬解释,成为一则典型的学术笑料。其实,“门槛”仅仅是一个注音词而已。上海方言的研究,就此被可笑的学院派学者引向了歧途。

门槛精

MONKEY,英语“猴子”加上汉语词根“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构成典型的洋泾浜英语。其构词法得基本规则,就是英语读音的中文译名,再加上一个汉语词根。其它与此均可依次类推。

赤佬

CHEAT,欺骗,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一个鲁迅时代最流行的洋泾浜俚语。

小(老)开

小(老)KITE,大小“骗子”之意,以后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

戆大

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现被北方人读若“港都”

混枪势

“混CHANCE”,CHANCE,机会,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也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

发嗲

“发DEAR”,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的。

轧朋友

“GET朋友”,GET,搞,得到。搞女人,结交异性。“轧”是一个普遍运用的动词,可以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如“轧闹猛”(凑热闹)。

拉三

LASSIE,少女,情侣,引申为妓 女、M Y者或生活不检点的青年女子。

慕客

MUG,流氓,引申为嫖客。

大班

大BANKER,大银行家,引申为大老板、富豪。

退灶私

“退JUICE”,JUICE为油水和钱财,“退JUICE”的本义,是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后引申为丢脸、失面子。

克拉

COLOUR,色彩,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现仅由于形容上海老小资——“老克拉”(又记为“老克腊”)

接(划)领子

"接LEADS",LEADS,LEAD的复数形式,意为提示,暗示,线索。接LEAD,即得到示暗示或暗示(“划”为上海方言,意为给出、抛出)。

着台型

(衣)着DASHING,DASHING本义指穿着打扮很漂亮,后引申为出风头、自我表现,自我炫耀等。

哇色

WORSE,更糟的,更恶劣的,被引申为专门形容心情的难受和恶劣。

落佻

ROTTER,英国俚语,指无赖、X L胚、可恶的人、讨厌的家伙,名词。后转为形容词,意为无赖的、无耻的、X L的、卑鄙的。

噱头

SHIT,大便、胡说、谎言、大话,蹩脚的商品或表演,引申为吸引观众的低级趣味的表演,引顾客上当的骗局,以及各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引人发笑的手段。

嘎三壶

GOSSIP,聊天,闲谈。

邋遢

LITTER,杂乱、四下乱扔的东西,在公共场合乱扔废物的人,引申为形容词:杂乱、凌乱和不修边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是距今一两亿年的地球生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却在约6500万年前灭绝。为什么一个在生物链顶端的族群会突然灭绝呢?

为什么恐龙会突然灭绝?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二百三十二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地球上的生物长时间不见阳光和月亮,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史上最大恒星级黑洞?人类离宇宙起源又进了一步

全文共 2453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文章是由中国物理学会的成员写的。

科普作家张玄忠审视科学

昨天(2019年11月28日)上午9: 30,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了“郭守敬望远镜发现有史以来最大恒星黑洞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新闻网

超大质量恒星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70倍,远远超过理论上限25倍的太阳质量。这一重大发现将对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发现巨型恒星黑洞对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LAMOST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现这个恒星黑洞的?黑洞的形成和宇宙的进化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将在下面逐一回答。

什么是恒星黑洞?在我们了解恒星黑洞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黑洞是什么。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它的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所以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它。

这时,你一定想知道这样一个神奇的天体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最初是一颗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像我们的太阳一样,这颗恒星不断经历核聚变反应。不同的是,它不能像太阳一样在聚变燃料耗尽后逐渐膨胀成为红巨星。

相反,由于其巨大的质量,在聚变燃料逐渐耗尽后,恒星内部无法与恒星原子之间的引力竞争,导致内核坍塌并形成黑洞。

根据黑洞的质量,它们被分为三类:恒星、中等质量和超大质量。

其中,超大质量黑洞存在于每个星系的中心,它们的质量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数百万倍,而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在100万到10万个太阳质量之间。恒星黑洞的质量大于或等于3个太阳质量。

▲射电望远镜拍摄的真实黑洞(图片来源见水印)

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关注这个质量是太阳70倍的恒星黑洞?

原来,根据先前恒星演化的理论模型,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一个质量是太阳25倍的黑洞,但这个名为LB-1的恒星黑洞的质量几乎是理论值的3倍!

这一发现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大吃一惊。尽管他们在发现恒星黑洞后的三年内反复检查、审议和回顾了审查过程,但他们不能否认恒星黑洞的存在。

他们在2019年11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个结果,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LB-1的发现也给恒星黑洞的理论模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一发现的最大贡献者是LAMOST,它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大口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

恒星演化的理论预测:1。恒星的命运由初始质量、金属丰度和物质损失决定。2.金属丰度主要通过恒星风物质损失影响恒星演化。3.大质量恒星的金属丰度越低,恒星风损失率越低,核心质量越大,由核心坍缩形成的黑洞质量越大。

金属丰度: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中除氢和氦以外的所有元素的原子总数或总质量的相对含量。

-5。-为什么是LAMOST?LAMOST是一台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它是世界上光谱采集率最高、孔径最大(4米)和视场最大(5米)的望远镜。它可以同时监控3000个天体,4000个光纤定位单元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所有光纤对准目标。

从2016年秋天到现在,研究小组在两年内进行了26次累积40小时的观测,而一架普通的4米望远镜需要40年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此外,LAMOST还采用薄镜面和拼接面主动光学技术,配备近1000个致动器,确保观察时镜面聚焦。它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超过3000个更新,现在有超过80000行程序。

然而,LAMOST最独特的特征并不是它的大口径或大视野,而是它可以实践一种利用视速度监测发现黑洞的新方法。正是这种方法使它能够发现这个“独特的”恒星黑洞。

LAMOST望远镜(图片来源见水印)

LAMOST不像其他望远镜那样使用X射线来监测黑洞,而是直接监测大量恒星的运动。它通过光谱中谱线的移动来揭示恒星的运动,这需要获得大量的恒星光谱。正是其极高的光谱采集率和平行可控的预光定位系统使其能够完成监测任务。

解释:黑洞周围的物体会受到其强大引力的影响并发射出X射线,这可以用来观察黑洞的存在。

LAMOST发现黑洞的过程黑洞非常小,本身不发光,而且离我们很远,所以科学家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目前,观察黑洞有三种主要方法。

ⅹⅹⅵ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引力波实验听空间和时间的波动来推断两个黑洞的合并,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罕见的双黑洞。

第二个是推断黑洞的存在,并通过监测明亮伴星的运动来测量黑洞的质量。这种监测方法适用于余伴星和黑洞的同时发生。这种方法只能探测到银河系中大约20个恒星黑洞,它们的质量都不到太阳的20倍。

第三种方法是传统的利用黑洞吸盘进行X射线导向,但只有少数能产生这样的辐射。正是因为LAMOST研究小组突破了传统方法的限制,他们才能够发现LB-1。

▲新闻发布会现场照片

LB-1是一颗B型星。通过对这个恒星黑洞光谱轮廓的精确探测和比较,LAMOST研究人员计算出了一个B型亚粒子,其视速度周期为78.9天,振幅为105千米每秒,有效表面温度为18100-820K,表面重力加速度LG = 3.40.15。

研究人员给出了两种型号的LB-1。

第一个模型是起源于原始双星的LB-1。这个模型起源于他们对光学伴星的观察,表明它的金属丰度与太阳相似。然而,这不能形成超大质量黑洞。

第二个模型是,LB-1黑洞起源于一颗贫金属恒星,并通过一个动态过程捕获伴星。然而,由动力学过程形成的双星有偏心轨道。

对LB-1来说,由潮汐力引起的绕轨道时间尺度超过了宇宙年龄。因此,目前还没有符合LB-1的理论模型。对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已经得出结论,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是不完整的,或者存在一种未知的黑洞双星形成机制。

这些照片来自新闻发布会现场。

b型星:指年龄为248岁,质量为9.1米,恒星半径为11R的星

光谱:不同波长的恒星光的强度分布。

发现这个恒星黑洞LB-1星际黑洞的意义表明,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是不完整的,或者存在一个未知的黑洞双星形成机制。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恒星黑洞形成的认识,引发了对恒星黑洞的新思考,推动了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创新。

从牛顿的力学宇宙模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到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到拍摄黑洞的真实照片……科学技术理论在不断进步,人类正在接近真理。

恒星黑洞的发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象鸟蛋有多重?象鸟什么时候灭绝的?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很多人都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不过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一致认可。今天吾爱诗经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种鸟,在这种鸟的身上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鸟类,尽管早早的就灭绝了,但是依然保持着历史上最大的鸟类的记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象鸟,究竟有多大?

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是鸵鸟,身高可达2.7米,体重可达320斤,就算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象鸟面前不值一提。

象鸟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动物,尽管已经灭绝,但是根据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的记述,象鸟展翅有16米,羽毛约8米长。

再根据已有的化石推断,象鸟身高就有3米,体重约1000斤,鸵鸟体重只有象鸟的1/3。

不仅如此,2018年的一项研究对之前发现的化石残骸进行了重组,认为象鸟体重完全有可能长到1500多斤。

鸟大,蛋也大。

据报道,象鸟蛋直径约0.3米,比一般人的头都大,光蛋黄就有9.4升。体积是蜂鸟蛋的12000倍,是普通蛋的150倍,是鸵鸟蛋的7倍。

至今,零星几颗完好无损的象鸟蛋化石被保存在博物馆中。

2013年,一枚象鸟蛋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0万美元成交。

2014年,一枚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蛋在英国被拍卖,拍出了5万英镑的高价。

虽然是巨型生物,但是食草动物,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鸟类。

象鸟看起来高大凶猛,爪子很长,事实上,是非常温顺的动物,主要以水果为食。

它们吃素不吃肉的行为,对当地的植被非常重要。

科学家认为,象鸟吃植物,然后通过排便来传播生物排泄物和散播种子,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它的消失,导致马达加斯加至今仍在遭受象鸟灭绝的影响。

象鸟不会飞,和现代的鸸鹋和鸵鸟看起来很相似,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吗?

多年来,学者们认为,与象鸟关系最密切的可能是鸸鹋或鸵鸟。

这三只都是不会飞的大鸟,尤其像鸸鹋,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岛上,因此常被认为两者存在关联。

但事实上,新的研究表明,与象鸟关系最近的鸟类可能是几维鸟。

首先,象鸟是夜行性鸟类。

2018年的一项研究证明,象鸟是夜间活动的。

科学家认为,夜间活动的生活方式通常是一种进化反应,要么是因为白天外出太危险,要么是因为晚上吃的东西出来了。

然而,在马达加斯加,象鸟是没有天敌的,这也是它能长到巨大体型的原因之一。

那为什么象鸟是夜间活动的呢?

科学家推测,象鸟的这种生活习性,可能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而且极有可能是和几维鸟有关的祖先。

几维鸟虽然也不会飞,体型也比象鸟小得多,但是它也是夜行性鸟类,而鸸鹋和鸵鸟都是白天活动的。

其次,象鸟可能是不会飞的盲鸟。

新的研究中,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用数字技术重建了象鸟的大脑,进行比较后,确定象鸟不仅在夜间活动,而且有可能是一种盲鸟。

由于对光的敏感性,导致它们只能够在弱光条件下看到东西。

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的嗅觉胜过视觉,和现代动物中,夜间活动的猫头鹰夜间视觉为主的模式完全相反。

没有例外,在人类的干涉下,象鸟被猎杀灭绝,将“世界第一大鸟”的称号让给了鸵鸟。

几千年前,象鸟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由于没有天敌,逐渐长成巨型生物,直至人类踏上这座岛屿。

象鸟的命运和渡渡鸟如出一辙,一开始,人类与象鸟共同生活了数千年。

由于夜间活动的习惯,象鸟与人类共存的时间比渡渡鸟长得多。

但是后期更多的人口来到岛上,随之而来的还有猪、牛、狗等牲畜,人类的领土一扩再扩,侵占了象鸟的栖息地,再加上猎人觊觎巨型象鸟蛋和象鸟肉,象鸟数量急剧下降。

直到1649年,人类最后一次看到活着的象鸟。

最后

象鸟的灭绝,和渡渡鸟一毛一样,也再次印证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一旦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捕杀动物,会使动物体型越来越小,这是一种“当代进化”,而象鸟并没有适应这种环境,因此才会走向灭绝。

在这场灭绝悲剧中,人类究竟该负多少责任?答案也是见仁见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半个威尼斯城被淹 城市起源+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城市的特点和特色,而这些特点和特色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象征,据了解,目前大半个威尼斯城被淹,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大半个威尼斯城被淹

因连日暴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严重水患。截至11月13日上午,最高水位已达187厘米,当地涨潮水位达五十多年来的最高值。据悉,水位达140厘米即意味着威尼斯城一半以上被淹。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被淹没,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积水超过1米,圣马可大教堂也惨遭水淹。管理员表示,教堂内部的破坏程度尚不清楚,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2018年遭遇洪水时,一天时间内老化程度就加快了二十年。据悉,圣马可大教堂在过去1200年间6次被淹,其中4次就发生在最近二十年里。

威尼斯城市起源

威尼斯的起源没有历史文献记载。数名历史学家引用可靠证据指,早期人口为罗马城市的难民,他们为了逃避日耳曼人攻击,便从帕多瓦、阿奎莱亚、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鲁阿罗港)而来。

从166-168年开始,夸迪人和马可曼尼人(Macromanni)破坏了这个区域的主中心——Oderzo。罗马帝国的防线再度被西哥德人于5世纪初期时所撕裂,而在50年后,阿提拉领导的匈人也再度侵略罗马帝国。而最后与最持久的侵略则是伦巴底人在568年所造成的。使得威尼斯脱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人们开始建立新的港口,包括威尼斯潟湖的马拉莫科与托切洛的港口。

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中部与北部的统治在751年被伦巴底国王艾斯杜尔夫所结束,在这段时期,拜占庭的总督的所在地是马拉莫科。统治地区横跨了潟湖中的许多岛屿很可能增加了与拜占庭帝国境内伦巴底人的联系。

在帕底西巴扎公爵的统治期间(811年-827年),总督所在地从马拉莫科迁移到高度防御的里奥多岛,也就是威尼斯的所在地。圣匝加修道院、最初的总督府与圣马可教堂在这里陆续被建造完成。

在828年,这个新城市的威望因为圣马尔谷的遗物从亚历山卓被带到威尼斯而提升,它被安置在新教堂中。这个地区持续发展,当拜占庭的势力消退之后,威尼斯对抗东方的本质渐渐浮现出来,最后导致威尼斯朝向自治与独立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10000年前近亲繁殖可能加速了猛犸象的灭绝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从北海挖掘出的猛犸象化石上的一些不寻常的特征表明,10000年前,近亲繁殖可能加速了猛犸象的灭绝。研究人员对猛犸象颈椎上一块平坦的圆形区域感到惊奇。这意味着其颈骨处曾连着一块小肋骨,这种罕见的异常情况表明猛犸象有其他骨骼问题。如果人出现颈肋骨畸形的情况,90%的发病者活不到成年——死因并不是颈肋骨本身,而是由此导致的其他发育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和染色体异常及癌症有关。

颈肋骨异常现象在北海猛犸象种群中有多普遍?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疑问,荷兰鹿特丹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家Jelle Reumer领导的研究小组,梳理了博物馆收藏的从北海挖掘出的猛犸象标本。在9个标本中,他们发现其中3个有肋骨异常现象,研究人员将这一发现报告在近日的PeerJ期刊上。Reumer说:“这种现象似乎非常普遍。”另一项针对当代大象骨骼的类似研究却显示,21只大象中,仅有1只出现颈肋骨异常现象。

Reumer认为,气候变化使得猛犸象的栖息地变得分散——其生活状态由聚集在一起变成相互分离。种群数量减少后,近亲繁殖随即发生,遗传变异的缺失使得猛犸象无法抵御来自寄生虫、疾病和人类的攻击。荷兰莱顿市Naturalis生物多样性中心古生物学家Frietson Galis将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及其脆弱性描述为“灭绝漩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物种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即使是老鼠蚊子,一种生物灭绝,可能会导致另一些生物缺乏食物,而还有一些生物可能会失去天敌而数量不受控制,那么物种灭绝的原因危害你了解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灭绝原因: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进程中,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垦荒、恳殖、超载放牧造成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日趋萎缩,兴修水利和建闸筑坝造成湖泊、江河的隔断,鱼类洄游通道与种群交流呗隔断。铁路公路建设使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破碎化,种群繁衍面临直接威胁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破坏了生物钟及其栖息环境,导致许多种类绝迹或种群数量减少。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野生动植物进行过度大乃至掠夺式开发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虽然人工林或次生林面积近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历史上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大量野生生物栖息地消失。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现象任十分突出,导致鱼类资源急速下降和优势鱼种快速小型化。

灭绝危害:

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资源。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之后,这一切都无法得到保障,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提醒您: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在问,其实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然后及时保护环境,这样才能保护物种灭绝事件不再发生,另外也可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保护环境。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呢

全文共 1593 字

+ 加入清单

愚人节在我国虽然不是传统节日,但是却是一个流行的节日,一个有趣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呢,欢迎大家收藏与分享一下哟!

愚人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及意义:本次特色活动定于4月1日愚人节举行,一方面通过庆祝节日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减轻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增进全院同学之间的感情,此外为本学期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营造一种轻松,欢愉的氛围。

活动主题:欢乐愚人节

活动时间:__年4月1日

活动地点:

活动对象:

活动流程:

1.爆破行动

击鼓传花,被选中者回答主持人的问题,要求2分钟内答对8道题,失败者要戳破自己身边的气球。此游戏进行5轮。

2.怪味可乐

游戏规则:每组5人,分四组,每组每人随机自行选取已加入各种调味料的可乐(糖,盐,醋,芥末,辣椒水),比赛者须迅速喝完手中的可乐,最慢的人将受到惩罚喝下终极怪味可乐(加入所有调味料的可乐)一杯。

3.情侣猜猜猜:

游戏规则:有4对情侣,其中有1对是真情侣,所有同学通过观察他们的默契判别他们是否为真的情侣。(击鼓传花,接到花的人猜,可向情侣提问题),猜错的人受到惩罚,根据准备好的音乐进行模仿与表演

4.中场节目(1)爵士舞秀

(2)小提琴独奏

(3)男声独唱(乐博昕)

(4)女生独唱(罗璇)

(5)小合唱(全体学生会成员)

5.非诚勿扰

第一关,支持人选定的男女选手上场(4男20女),女生根据第一印象进行选择,若全部灭灯,则晋级下一关,否则进入下一关。

第二关,进入此关后,女方对男选手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进行第二次投票,规则同一

第三关,此关为男选手反选,男声对女生提出问题,进行最终抉择,成功的可以获得精美礼品。

宣传方案:学生会宣传部绘制活动宣传地标

各班文娱委员向本班同学宣传特色活动

前期工作安排:生活部提前购置气球,可乐,调味料

宣传部于当天活动前布置活动会场

活动后期安排:文娱部打扫活动会场并开会进行活动总结

要求与注意事项:不要损坏教室中各项设备

经费预算

物品名称

可乐5乘7=35

气球2乘5=10

装饰材料20

奖品20

总计85元

预期效果及展望:

我院的学生积极的参加此次活动,达到增进情感,促进交流的目的。希望大家在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哪个国家呢?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1582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著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各国习俗

美国

如今,每逢愚人节,不管对方是否相识,美国人都会开些小玩笑。在愚人节比较常见的把戏是指着别人的鞋子说:“你鞋带没系。”学生可能会骗同学说学校放假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招数,只要那个无辜的受害者中技了,恶作剧的人就会尖叫:“愚人!”

苏格兰

在苏格兰,例如,愚人节实际上有2天的庆祝时间。第二天专门对人体身后的区域胡闹。这一天被称作Taily节。“踢我”迹象的来源可以追溯至此。

墨西哥

墨西哥的“愚人节”在12月28日。以前,这一天是用来纪念被希律王(约公元前73至公元前4年)屠杀的无辜的孩子。后来演变成为包含恶作剧和诡计的纪念日。

法国

4月1日在法国的传统,包括愚人节(字面意思是“四月的鱼”),试图附加而不被发现的背上一纸鱼受害者。始建于其他国家aussicette普遍的,意大利等(如长期“四月的鱼”,美国东部时间用于重新封装到任意笑话白天做)。

伊朗

在伊朗,人们玩04月3日的波斯历新年第13天的相互开玩笑了。这一天被称为“Sizdahbedar”(户外十三)。据认为,人们应该走出去,在这个日子,以逃避13号(数字)坏运气,因为运气好,运气不好,或1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立夏秤人的由来及起源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在立夏时的传统习俗竟然是称体重!立夏称体重的习俗也叫“立夏秤人”,那么立夏为什么要称体重呢?立夏秤人的由来起源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立夏秤人的由来及起源,欢迎查阅!

立夏为什么要称体重

据说,立夏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立夏“秤人”的由来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秤人”的起源

立夏称体重的习俗也叫“立夏秤人”,是古人在立夏时节的传统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

相传三国时刘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军百万大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地做了许多蒸饼,装成20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好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

接着赵子龙高高兴兴地把礼物一一呈上。但20担蒸饼,已压得不成形了,怎么办呢?赵子龙灵机一动,说:“主母娘娘,依我们的风俗,立夏家家都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塌饼,并立即分给宫女们吃,个个称赞说好。

从此,每年立夏,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烧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称小孩的习俗。随着明代洪武赶散,这一习俗在盐城一带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