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蛋白尿

蛋白尿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蛋白尿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蛋白尿问题。

分享

浏览

250

文章

19

蛋白尿吃什么药好得快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通常蛋白尿患者想要借助吃药好的快,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对应的药物。毕竟引发蛋白尿产生的原因不同,服药时药物是不一样的。目前蛋白尿患者有可能是肾小球肾炎,也有可能是肾病综合症。

1、肾小球肾炎:一般患者产生这类情况是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当然患者平时饮食不当,导致体内钠比较高,钾也特别的高,此刻会出现肾小球肾炎。而肾小球肾炎所产生的症状主要是血尿,蛋白尿,水肿,贫血等等症状。此时患者一旦确诊为肾小球肾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环磷酰胺片。

2、肾病综合症:目前根据大量研究发现,肾病综合症跟遗传因素有很大联系。当然患者产生病毒感染,也有可能会产生肾病综合症。一旦患者确诊为肾病综合症之后,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体重增加,高脂血症等等临床症状。此时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才能够有效的缓解此类疾病,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苯丁酸氮芥片。

不得不说,蛋白尿产生之后,由于原因不同,而治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在治疗蛋白尿期间,要多喝水,多排尿,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这样对于疾病的缓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具体治疗时,存在个体差异性。

当然市面上的药物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药物所代表的效果不同。如果是西药的话,可能有厄贝沙坦,贝那普利。目前这些药物对于减少蛋白尿有不错的作用。要说我国中医博大精深,一旦出现蛋白尿时,也可以适当的吃中成药。而中成药可以有效的减少蛋白尿升高的情况,目前中成药有百令胶囊,金水宝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350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蛋白尿形成原因,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形成尿蛋白常见的原因相关知识。

蛋白尿形成的原因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 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1、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①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②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③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2、 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脏时,会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

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的分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5.组织性蛋白尿

这种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假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即不是真正的蛋白尿。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尿常规检查蛋白质一项呈阳性反应。 假性蛋白尿一般出现于下面几种情况,如果是该项中其中任何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做深入检查。

假性蛋白尿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②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③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治疗蛋白尿的方法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 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尿蛋白大量丢失的病人康复困难吗?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丢失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是不成正比的。肾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所以治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肾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蛋白尿的并发症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 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看了形成尿蛋白常见的原因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350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蛋白尿形成原因,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形成尿蛋白常见的原因相关知识。

蛋白尿的分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5.组织性蛋白尿

这种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

治疗蛋白尿的方法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 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尿蛋白大量丢失的病人康复困难吗?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丢失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是不成正比的。肾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所以治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肾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蛋白尿形成的原因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 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1、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①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②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③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2、 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脏时,会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

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假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即不是真正的蛋白尿。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尿常规检查蛋白质一项呈阳性反应。 假性蛋白尿一般出现于下面几种情况,如果是该项中其中任何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做深入检查。

假性蛋白尿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②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③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蛋白尿的并发症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 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看了形成尿蛋白常见的原因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奶牛为啥多发产后血红蛋白尿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春夏季节,有的饲养者常给怀孕奶牛饲喂大量的油菜、萝卜、甜菜等多汁饲料。奶牛吃后会出现产后排出大量血红蛋白尿的情况。据测定分析,这主要是由油菜、萝卜等饲料含磷量过低引起的。此病多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左右。其主要症状为病牛排尿次数增多,尿液呈酱油色、葡萄酒色、暗红色乃至黑色,均匀透明,镜检见不到红细胞。

防治:

一、对奶牛要进行科学喂养,最好喂给全价的配合饲料。

二、发现病牛,应立即停喂那些含磷低的饲料,增喂骨粉、豆饼等含磷丰富的饲料。

三、取磷酸二氢钠100克,一次内服,每天1次,连用5天~7天。

四、取20%的磷酸二氢钠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5天~7天。五、取3%的次磷酸钙10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5天~7天。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食疗治蛋白尿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患者都受到过蛋白尿的困扰,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食疗治蛋白尿?

1.芡实30克,白果10枚,糯米30克,煮粥,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服2~4疗程,食量少者,芡实、糯米用15~20克。三味煮粥,具健脾补肾,固涩敛精,通利小便之功。

本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后期蛋白尿久不消者效果尤显。此粥亦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辅助食疗法,长期间歇服用。蛋白尿顽固者治疗时,必须始终在固守健脾升阳、益肾固精的基础上,选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活血药物配伍应用,才能清升浊降,正复邪去,达到消除蛋白尿目的。

2.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取20克,温开水冲服,同时嚼服大枣7枚,每日3次,药尽为1个疗程。可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之蛋白尿,一般1个疗程后蛋白尿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可引起间质性肾炎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研究表明肾脏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可导致盐敏高血压,而蛋白尿引起间质性肾炎。为此,委内瑞拉马拉开波universidaddelzulia大学医院的alvarezv及其同事就蛋白尿是否可引起盐敏高血压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每天给雌性lewis大鼠经腹腔注射2gbsa,持续2周。在蛋白负荷(po)后给予大鼠高盐饮食6周引起高血压(收缩压sbp:156±11.8mmhg),而正常盐饮食大鼠和给予高盐饮食的对照大鼠(非po)血压均正常。

在po期间,他们对这些大鼠进行霉酚酸酯(20mg/kg/天)治疗。该治疗可预防蛋白尿相关的间质性肾炎,减少肾脏血管紧张素ⅱ阳性细胞和氧化应激(超氧化物阳性细胞和肾脏丙二醛含量),并可抵抗高盐饮食所引起的高血压作用(sbp:129±12.2mmhg)。

alvarez等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显示肾脏炎症浸润参与了盐敏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这为进展性肾脏损伤中的两个危险因素——蛋白尿和高血压之间提供了直接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孕妈妈孕期遭遇 “蛋白尿”怎么办?了解一下吧!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是什么?就是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那么,孕妈妈孕期遭遇“蛋白尿”怎么办?了解一下吧!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在通常情况下以及正常怀孕时,尿液中是不出现或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当准妈妈患有某种疾病,尿液中就会出现白蛋白。

蛋白尿是什么?

就是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为什么会蛋白尿呢?孕妈妈得了蛋白尿后该怎么办呢?

通常情况下以及正常怀孕时,尿液中是不出现或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当准妈妈患有某种疾病,或是采用了不正确的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时,尿液中就会出现白蛋白。

蛋白尿的5种可能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Why: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Why: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3.肾脏疾病

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

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

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

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

有时准妈妈原来的基础血压比较低(比正常值低),怀孕期间血压虽较平时有升高,但并没有达到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

“-”和“+”的含义

尿蛋白(-):尿液检查时尿液中没有白蛋白,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24小时尿液中蛋白含量≥300mg,或至少相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液检查中尿蛋白浓度为0.1g/L;

尿蛋白(++):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2.0g。

尿蛋白(+++):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在2.0g~5.0g之间。

尿蛋白(++++):24小时尿液中尿蛋白含量≥5.0g。

尿液中蛋白含量越多,表明疾病的程度也越严重。尿蛋白(+++)~(++++)时,孕妇可出现体重明显增加,或全身出现高度浮肿。

蛋白尿对胎宝宝的影响

体内的白蛋白通过尿液丢失,造成体内蛋白减少,严重时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影响胎宝宝的营养供给,会直接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低体重儿

胎儿窘迫,严重时可以出现胎死宫内

早产

预防蛋白尿

1.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

饮食均衡:准妈妈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减少油脂及过量盐的摄入。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

左侧卧位:坚持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的血液供给。

适当补钙: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者,每日补钙1g~2g,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出现了妊娠高血压疾病表现时,准妈妈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防止体内大量蛋白从尿液中流失,以减轻对母婴造成严重危害。

2.患有肾脏疾病时

注意休息:从怀孕早期就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休息。

控制盐的摄入量:正常人每日摄入5g盐就可以了,而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准妈妈来说一定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只可以摄入1g~2g。

及时终止妊娠:肾脏如果严重受损,是不可逆的,因此患有肾脏疾病的准妈妈,在怀孕34周时就要及时终止妊娠,以保护妈妈的肾脏功能。

3.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时

控制血压:在孕期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尽量使血压维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希望孕妈妈们顺利度过孕期,生下健康宝宝!如果你对孕期缺蛋白质怎么补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孕期补蛋白质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肾病综合征患儿为何有大量蛋白尿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肾病综合征患儿为何有大量蛋白尿?血液中的水及其溶质通过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必须经过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这三层结构称为肾小球滤过膜。

三层滤过膜均有一定的孔隙,仅能允许一定分子量和分子直径的物质通过,因而构成滤过膜的孔径屏障,而三层结构的表面均被覆唾液酸蛋白,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富有硫酸类肝素,这些物质在人体体液环境中带有负电荷,排斥具有负电荷的溶质通过,从而构成了滤过膜的电荷屏障。

另外,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的球内系膜对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有调节作用,因而对肾小球的滤过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特别是大分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白蛋白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少量通过滤过膜的小分子蛋白质又能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因此,虽然每天约10~15kg血浆蛋白流经肾循环。但从尿排出的蛋白不足150mg。在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所致,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如孔径变大或负电荷减少等,从而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出,且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出现大量蛋白尿。

展开阅读全文

运动后蛋白尿增多是为什么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对身体的健康锻炼可以达到很好的功效,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建议大家,生活当中应该多运动多锻炼,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运动完之后,身体容易出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例如有些人运动完之后尿蛋白增高,那么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到底运动完之后是什么样的因素容易导致尿蛋白增高的。

尿里出现蛋白质的关键在于肾小体的通透性改变,那么,肾小体的通透性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呢?除了肾脏有病之外,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肾脏的小动脉血管收缩,肾脏血液供应减少,以致于造成肾脏的氧供应不足,肾细胞机能下降,进而使得肾小体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就很容易从肾小体的滤过膜透出来了,于是,尿液里就出现了蛋白质。这样由于体育运动而出现的尿蛋白,就叫做运动性尿蛋白,然而,这种现象在运动后数小时便会自行消失,故不必担心是肾脏出了什么毛病。

当运动训练时,常常有用尿蛋白的变化来衡量运动的强度、运动量的大小。如果运动强度、运动量过大时,尿蛋白就多些,持续的时间也就会相应的长些。运动员对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不适应时,也会出现尿蛋白,待适应之后,尿蛋白也就消失了。同样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尿蛋白出现与否或出现的量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不同的人不能用尿蛋白的数量来对比训练水平的高低。

当你认识和了解这些原因之后,那么对于运动的一些现象表现,就应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了,注意科学的运动,才能够帮助自己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从而避免身体出现其他不良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健康才可以达到更好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尿潜血无蛋白尿吃什么好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尿潜血蛋白尿这是许多人都会遇见的状况,特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作息都没有规律,这样的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尿液跟我们身体中的肾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尿潜血无蛋白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体中的肾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肾炎。饮食对于疾病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肾炎吃什么好呢?

1、鲤鱼赤豆饮

大鲤鱼1尾,赤小豆60克,煮食饮汁,一顿服尽。注意不宜加盐。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明显且小便赤涩的患者。

2、胡椒鸡蛋

白胡椒7粒,鲜鸡蛋1个。先将鸡蛋钻1小孔,然后把白胡椒装入鸡蛋内,用面粉封孔,外以湿纸包裹,放入蒸笼内蒸熟,服时剥去蛋壳,将鸡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个,小儿每日1个。10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第二程。适用于慢性肾炎脾肾两虚、精血亏虚型。

3、二蛟汤

赤小豆120克,商陆9克,为1日量,加水,煮汤饮之,连服3-5日。适用于急性肾炎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

4、蕺菜车前草汤

鱼腥草60克,车前草60克,加水煎汤服。适用于肾炎水肿明显兼舌苔黄腻者。

5、赤豆桑白皮汤

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对慢性肾炎体表略有浮肿,尿检又常有少许脓细胞者,用作辅助治疗,甚为适宜。

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肾病更是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尿潜血无蛋白尿是肾病中的一种。我们的中医讲究药疗不如食疗。可见食物对于治疗疾病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上述介绍的几种食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快的拜托疾病,恢复自己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的饮食注意事项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的身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上营养的均衡,肾脏是我们身体中比较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比较严重的营养,如果我们能够在治疗的同时在结合饮食上的调整就能是疾病得到很好的康复,下面一起了解下蛋白尿+++的饮食注意事项

蛋白尿+++的饮食注意事项

(1)应根据引起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于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2)肾病综合征等,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质结合钙、镁、锌等矿物质,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茄子、扁豆、南瓜等。

(3)植物蛋白质中,因含有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应少用。其中大豆类及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也应忌用。

上面就是对蛋白尿+++的饮食注意事项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健康的身体与日常的饮食是分不开的,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饮食习惯,尤其是出现蛋白尿的朋友,另外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不能自行使用药物,要及时的咨询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什么原因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呢?现代医学对于蛋白尿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蛋白尿的危害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

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

蛋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 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蛋白尿什么原因?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

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

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二)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那么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吧!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

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及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 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丢失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是不成正比的。肾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所以治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肾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饮食

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2~1。5克/公斤体重。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当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也不必过分恐慌;当小量蛋白尿出现时,也不能过分忽视病情的严重性,最好及时确诊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蛋白尿的方案。从肾脏病理损伤角度彻底恢复肾脏功能,消除蛋白尿。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的临床表现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是一种大家相对陌生的疾病症状,很多肾病患者就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中只含有极其少量的蛋白,但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球功能不正常,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那么蛋白尿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蛋白尿是指人体中的蛋白质超标,这也就说明了人体肾脏有受损迹象,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之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影响肾功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蛋白尿的临床表现:

1 肾小球性蛋白尿: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的各种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病、肾淀粉样变、糖尿病肾病等,均可促进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增多,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出现了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2 肾小管性蛋白尿:由于间质性肾炎、镇痛药肾病、慢性镉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及各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等疾病,引起肾小管功能缺陷,尽管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数量并未增加,但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能力下降,尿中出现了蛋白。

3 溢出性蛋白尿:血中有异常蛋白质,可经过肾小球滤出。由于溢出量过多,肾小管不能完全将其吸收,因而产生了蛋白尿。

4 分泌性蛋白尿:肾组织本身可分泌含蛋白的物质进入尿中。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分泌一种T—H蛋白,每日排出量约为10~140毫克。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尿中这种蛋白均会增加。另外,正常尿液中也含有少量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管-间质性炎症及肿瘤时,含蛋白的分泌物亦会进入尿中,由这些原因引起的蛋白尿,称为分泌性蛋白尿。

5 组织蛋白尿:正常尿中只含有很少量的可溶性组织分解代谢产物,属于小分子量蛋白,这些蛋白在患病时可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发病机制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它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上的伤害,不过也会让患者先出现心理上的担忧,影响个人情绪。那么蛋白尿发病机制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蛋白尿是指人体中的蛋白质超标,这也就说明了人体肾脏有受损迹象,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之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影响肾功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蛋白尿发病机制:

1暂时性蛋白尿:当病人有脱水,发烧,天气太冷,激烈运动,服用止痛药,或高热,急性疾病,怀孕,高血压等情况下,即可能出现短暂性的蛋白尿。

2姿势性蛋白尿:与病人身体的位置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姿势性蛋白尿常在年轻人身上发现。 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缺乏蛋白质,但经过长时间活动、走路、剧烈运动、站立后、或前屈,蛋白尿便会出现,当病人平躺时测量,就会消失。一般,小于三十岁的患者,尿蛋白每天小于2克,而Ccr肌酸酐清除率正常,只要定期量血压并每年追踪即可;若大于三十岁,则需定期量血压,每六个月检查尿液及肾功能。

3间歇性蛋白尿:反覆感染的膀胱炎,肾盂肾炎,会出现尿蛋白,一旦感染受到控制,蛋白尿就会消失;而高血压,心衰竭等疾病会随病情的好坏而出现间歇性尿蛋。

4持续性病理性蛋白尿:通常当肾丝球或肾小管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时,就会有持续性的蛋白尿。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病理性蛋白尿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身体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便称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例如红斑性狼疮、硬皮病所引起的肾病等。

另外,常见的.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称之为糖尿病肾病变。大部分受糖尿病影响而引起肾病的病人,都会排出蛋白尿;即使每天只是排出微量的蛋白质,病人的肾脏已经受到糖尿病影响,日后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破坏,所以当糖尿病病人发现自己有微量的蛋白尿时,便应该及早求诊,以便接受适当的治疗。

5肥胖:若病人过度肥胖,体重超重会增加肾脏的负荷,将导致蛋白尿。

健检报告有尿蛋白先不要慌,因为可能是伪阳性,或只是暂时性蛋白尿。 碱性尿pH7.5,浓缩尿液,血尿,服用PENICILLIN, SULFONAMIDES等药物,或尿中混有精液,阴道分泌物,会呈伪阳性反应。 相反的,稀释尿液尿液比重大于1.015,或尿蛋白为非白蛋白,或低分子量时,则会呈伪阴性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的治疗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是肾病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对该病患者应精心施护。那么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蛋白尿的护理原则:

1.心理及生活护理

向病人介绍与蛋白尿相关的医学知识,使病人对蛋白尿产生的原因、治疗护理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比便于配合治疗、护理和自我病情观察。有蛋白尿的病人一般都需要休息,一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肾脏功能,减轻蛋白尿症状。良好的生活护理是保证病人休息的重要前提。

2.注意观察病人血压

有蛋白尿的病人由于低蛋白血症而导致血容量降低和低钠血症,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因此,要嘱咐病人不要随意活动,并定时监测血压,以监测血压情况。

3.饮食护理

病人饮食中的蛋白供给量要根据肾功能状况来定。一般来说,由于蛋白从尿中排泄使蛋白丢失,血浆白蛋白减少。因此,在肾功能情况尚可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若病人的肾功能差甚至出现尿毒症时则要采用低蛋白饮食,且所供给的蛋白都应是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等。

4.定期进行尿蛋白的检查

一般每周做两次尿常规、一次尿比重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5.其他

有蛋白尿症状的病人应在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环境起居,并对房间定期消毒。由于长期有蛋白尿的病人蛋白丢失、伴发水肿而使皮肤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因此,要注意病人的个人皮肤清洁和床单、衣物的卫生整洁,可用温水擦洗、按摩皮肤,鼓励病人经常翻身等。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蛋白尿是指人体中的蛋白质超标,这也就说明了人体肾脏有受损迹象,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之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影响肾功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那么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蛋白尿的饮食原则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 1.2~1.5克/公斤体重。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1.宜食清谈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量饮水、低糖、低脂。

3.所有肾病患者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中药药物禁用木通、青木香等马兜铃酸类药物。

4.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心情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原因会导致尿检尿蛋白尿血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蛋白尿常出现在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肾病之中。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尿检尿蛋白?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什么原因会导致尿检尿蛋白

一,患者应根据引起尿蛋白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尺度的蛋白质饮食。对於慢性肾炎患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应,成人天天为0.8~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於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供应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天天为1.5~2.0g/kg,并要供应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的患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二,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了与蛋白质相结合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因此,患者宜多吃新鲜蔬菜和生果等,多增补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品有: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茄子、扁豆、南瓜等。

三,因为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碱,它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应少用。其中大豆类及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但由於上述的原因,因此,尿蛋白偏高患者也应忌用。

总而言之,尿蛋白偏高患者的治疗工作,单靠常规的药物治疗是不全面的,必需要结合相应的饮食调养,因此,广大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正视上述的饮食留意,只有里外都得到了公道的改善,那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

什么原因会导致尿检尿蛋白

(1)血液中蛋白质异常增加并由肾小球滤出,从而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而出现尿蛋白。这种机制引起的尿蛋白又叫溢出性尿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的本周蛋白就属于这种情况。

(2)正常情况下尿中含有少量肾或其他组织结构的分解代谢产物,如小分子蛋白。在疾病情况下,如组织坏死、肿瘤、病毒感染时,其排出可有增加,称为组织性尿蛋白。

(3)肾小球滤过膜发生病变,致使滤过膜对血浆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排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各类肾小球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都属于这种机制。临床上把这种机制引起的尿蛋白称为肾小球性尿蛋白。

(4)肾组织本身可以分泌含蛋白质的物质进入尿中,从而引起尿蛋白,称为分泌性尿蛋白。如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分泌一种T-H蛋白到尿中,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蛋白中,T。H蛋白均会增加。

(5)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不能将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蛋白质重新吸收,而出现尿蛋白。这种尿蛋白称为肾小管性尿蛋白,如肾盂肾炎、问质性肾炎等引起的尿蛋白就属于这一种。

(6)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中,从而引起淋巴性尿蛋白。如果淋巴液中含有脂质多,称乳糜尿;如果脂质少,称淋巴尿。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让我们跟着的小编更深的学习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蛋白尿疾病预后

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肾脏B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定。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肾病综合症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在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移植排异反应中,蛋白尿是肾脏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事实上这些疾病的缓解,尿蛋白质排泄的减少,不论是自发的还是通过积极治疗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2般来说尿液的颜色变白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无机盐结晶尿

有白色尿的孩子做小便化验检查时,在显微镜下会发现尿内有许多无机盐结晶:呈菱形、方块或长方形的无色透明体,实际上他们是磷酸盐或碳酸盐等无机盐,就是这些碱性物质使尿液变成白色的混浊液。

儿童时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多。冬天气候寒冷,孩子喝水较少时,尿量会减少,尿中的无机盐浓度就会偏高,排出的尿液遇到外界冷空气,会马上冷却,尿液中的无机盐就沉淀下来,使尿液变成石灰水样的白色浑浊液体。检查这种尿时,将尿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使其变得清亮;也有的孩子是由于暂时的尿液碱化引起白色浑浊尿,如服碱性药物或多量碱性食物之后,或吃了能使尿中无机盐结晶含量增多的粮食、水果、青菜时,也会出现白色尿。

因此,家长在冬天见到孩子尿液变混发白,不必惊慌,只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适当多饮水,尿中的无机盐结晶浓度下降后,尿色就会正常了。但如果孩子不但尿液浑浊,而且还伴有发热、腰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就有可能是泌尿系统发炎,应去医院请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2、乳糜尿

顾名思义,乳糜尿就是尿的颜色呈“乳白色糜状”。这种尿主要见于各种原因使胸导管或腹部淋巴管阻塞,此时乳糜液逆流至泌尿系淋巴管使之破裂,从而出现乳糜尿。最常见乳糜尿是斑氏丝虫病。这种病是由于斑氏丝虫寄生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孩子得了这种病后,因斑氏丝虫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使淋巴系统的代谢发生障碍,尿中常混有淋巴液,因淋巴液中含有大量脂肪微粒,所以混有淋巴液的尿的颜色就像牛奶一样浑浊发白。得了此病的孩子还会同时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好、淋巴管发炎和乳糜腹水等症状。

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以便切断由于蚊虫作为传染媒介的传染途径。当然,一旦发现孩子的尿如牛奶样,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一般用海群生、呋喃嘧酮、左旋四咪唑等药治疗。斑氏丝虫病治愈后,乳糜尿就消失了。

另外,还有一些病也可引起乳糜尿,如腹壁长有肿瘤时可因肿瘤压迫腹后壁的淋巴管,使淋巴液引流不畅,淋巴进入尿中,发生乳糜尿。

当孩子出现白色尿时,家长不要惊慌,白色尿以第一种情况居多。可将孩子的尿液送到医院检查,加热或加酸后尿色澄清即为无机盐结晶尿。

蛋白尿西医治疗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展开阅读全文

蛋白尿是什么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现在社会真是什么奇形怪状的疾病都有呀,今天要给大家科普的是蛋白尿了。

蛋白尿的治疗

如果存在病理性蛋白尿的话基本可以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因为是慢性病,所以基本都是需要吃药治疗的,这样就分为激素类药物,西药,以及中药,我个人比较推荐中医治疗。

中医在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慢性肾炎除本脏自病外,尚可累及肺、脾、肝等脏器。且随发病诱因的不同,可伴有风寒、风热、水湿、湿热、瘀血、湿浊等邪实的证候,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各种病理变化。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不仅要治肾,还要结合运用治肺、治脾、治肝、祛邪等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且不易复发。扶正为主的治疗思想慢性肾炎在其形成、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的整个过程中,无不内涵“虚”之本质,“本虚”贯穿疾病的始终,是一个突出的病理现象,即使有时表现出邪实的证候,也是暂时的,或在正虚的基础上兼夹邪实。

慢性肾炎这一病理特点,决定了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辅以祛除病邪的治疗法则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主要指导思想。扶正法则可多样,如温肾健脾、健脾补肾、补养肝肾、气血双补、填精补虚、益肾润肺、补血固精等,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当然,注重扶助正气,并不排除祛邪法的运用,但各种祛除病邪法的运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祛除病邪以达到保存正气的目的,“邪去正安”,故祛邪法在客观上亦起到了扶正的目的

当你出现了以上的病症的时候,建议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别不把病当回事。

蛋白尿究竟是什么呢?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病因

1可以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它们包括: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见有:剧烈运动后,发热的极期,进食高蛋白饮食;胡桃夹现象;各种肾脏病和肾血管病等

病理性蛋白尿

1(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①肾炎 可为隐匿性、急性、急进性或慢性。常合并血尿、高血压和水肿等。②肾病综合征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或等于3.5克,同时伴有血白蛋白减少,水肿、高血脂。③肾功能不全 分为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为肾脏损害的表现。

2(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①狼疮性肾炎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育龄期女性多见。依据肾脏受累严重程度的不同,尿蛋白量可以表现为少量至大量。②紫癜性肾炎 是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儿童多见,成年人亦可发生。蛋白尿多数发生在紫癜出现后2~4周。③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肾脏受累,但是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可为阴性,后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再发展至大量蛋白尿,乃至终末期肾病,即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等治疗。④痛风性肾病 尿检异常出现较晚且轻微,仅见轻度蛋白尿及少量红细胞。晚期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⑤高血压肾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出现肾脏等损害。良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2克),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有些合并镜下血尿,常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脑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等表现。另外一种恶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常为突发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由少至大量,多数伴有血尿和白细胞尿,肾功能多急剧恶化。

3(3)肾小管间质疾病 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尿蛋白多为+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

4(4)遗传性肾病 如Alport综合征、Fabry病、薄基膜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由于基因异常,导致肾脏结构缺陷,导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5(5)其他 如高原性蛋白尿可见于从平原进入高原居留的人,尿蛋白阳性,定量>400毫克/24小时,去高原前无蛋白尿,进驻高原后发病,吸氧可好转,返回平原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