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石门

石门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石门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石门问题。

分享

浏览

1175

文章

93

游石门诗序节选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游石门诗序》文言文节选翻译是:石门在东林寺南方大约十余里处,它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障山。山脚和周围起伏的群岭相连,山体超越身边的山脉独自矗立。众多的山泉在这里汇合,两峰并肩而立,涧水从中流出,倾斜的危岩在水中映出倒影,朦胧的景色水雾般覆盖着大自然,因此才有了石门这个名字。

这里虽然是庐山的一角,但确实是一大奇观。它的奇丽只在民间传说中代代相传,真正亲眼看过的人却并不多。因为瀑布湍急,人兽无法到达,山上的石径往复曲折,阻碍重重难以行走,所以,这里很少有供人行走的山路。

原文: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迳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展开阅读全文

丽水石门洞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洞位于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0公里的瓯江南岸,距杭州约320公里,距温州约80公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丽水石门洞森林公园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丽水石门洞森林公园历史沿革

早在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山水诗人、永嘉太守谢灵运寻奇探幽,来带石门洞,被洞内的绝妙景观多折服。他多次登临,并赋诗赞美。从此石门洞声名远扬,游人纷至沓来。至唐朝,石门洞已成为我国道教名山的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小洞天。自南朝开始,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朝廷高官、文人学士慕名前来游访者甚多。谢灵运、丘迟、李白、王安石、沈括、陆游、王十朋、郑复初、汤显祖、阮元、袁枚、朱彝尊、陈叔通、郭沫若、陈慕华等一大批名人先后在这里题咏了诗文或六下了摩崖碑刻。

随着游客的增多,洞内各种设施也逐步增置。唐天宝年间造了石门亭、石门书院和喷雪亭;宋朝增建了谢客堂、观音阁与石门新亭;元朝建成太尉殿;明代新增了刘文成公祠、灵佑寺及白衣土地庙;清代又辟建了刘基读书处、憩雾亭等。

明国时期,由于陈诚的故乡就在石门洞旁的高市村,国民政府于1919年和1933年先后两次拨款修复石门洞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保护石门景观,并多次拨款维修,使大量珍贵文物与古建筑得以保存至今。1963年,石门洞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丽水石门洞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开放时间:07:00~17:30

建议游玩时间:3-6小时

地址:浙江省丽水青田县城西北30公里的瓯江南岸

电话:0578-6621186

公交:乘丽水中巴到石门停车场下车,渡过瓯江即到

美食:青田酒汗王酒汗王用青田高山米和石门洞清泉酿造,具有色泽透明清亮、清香醇正其香悦人、回香甜净之感。曾获第三届天津国际冷冻食品名优食品展示会金奖,酒汗王有青田县好品酒业有限公司酿制。

丽水石门洞森林公园旅游介绍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青田县政府十分重视石门洞景区的保护和发展。仙子石门洞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已达到71.34平方公里。除石门飞瀑外,石门洞风景名胜区还包括太子胜境和师姑湖景区以外及瓯江景带和山林景带。这样,整个景区集山林苍翠之优,文物荟萃之胜,飞瀑壮观之美,气候宜人之适为一体,是一处具有清、幽、灵、古、奇、险、野、趣之特色的“洞天仙境”,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住两宜的风景名胜区。

展开阅读全文

卢氏石门山风景区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山风景区位于官道口镇金架沟村,距209国约4公里,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40多公里,和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南北相望,与塔予山森林公园讪$之隔,景区全长6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石门山因恰似门状而得名,山内峡谷奇特,鬼斧神工,断岩峥嵘;谷中瀑溅相连、溪流潺潺、河水靖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蠲如注,轰鸣而下ah水相樱呈辉、如诗如画;石门山山水相连、景点林立、悬崖建栈道、峭壁有攀崖、峡谷有滑道、吊桥空中悬、小桥伴流水、秋下桥、秋千园、休闲娱乐在其间,石门仙景、妙趣横生、特色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庄、金家沟、耿家、庄科、新坪、三官庙、郭家埝、磨上、大岭、车家岭、杨眉河、黑牛19个行政村(其中三个行政村合并),185个村民小组。郑卢、三淅高速交汇于镇区并设出口(豫西大峡谷),G209和S323穿境而过。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土。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山石刻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还包括有造像记、碑碣、题刻等。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镌名。石门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1.06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1.3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5.50公顷。

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如第2号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独立于一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之势。第10号三皇洞现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味”。第12号东岳大帝宝忏变相龛刻像98身,以东岳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公元10至13世纪(宋代)东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佛教题材主要有药师佛龛、水月观音龛、释迦佛龛、十圣观音窟、孔雀明王经变窟、诃利帝母龛等。其中尤以第6号十圣观音窟最为精美。

石门山石窟,刻于宋代,位于大足县城东石马镇新胜村石门山巅,因其山两巨石夹峙如门故名。其沿岩造像,共13龛窟,或仙或释、或诸鬼神、居于一区,皆玲珑万状,鬼斧神工,精妙绝伦。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天然石景园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在阴山峡谷的后部,有一天然小型谷地,当地人称为石门,为花岗岩地貌,由两条沟组成,分别长约500米和100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为典型的“U”字型和“V”字型峡谷,峡谷两侧形成了形态多样、栩栩如生的各种象形石头景观。有天然的石板路、石头巷、龙蛇争霸、大鱼头、猴子观海、老鹰捕食、石鸭、老猪梦美、运动员、骆驼峰、松鼠偷日、豹子缩头、金龟探海、大鹏啸天、猴王探头、阴山守护神、天梯、牧羊女、天马行空等,在两条沟中还各有一处清泉,四季长流,名“鸳鸯泉”,榆树点点间或在各景之间,景致优美。在峡谷的入口处还有近百年的榆树和牧民的住所。所有景观尚还未正式命名,但分布相当集中,是不可多得的组合,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该景被当地称为“后旗九寨沟”,但实则为“后旗小黄山”更贴切。在该景区往北还有一处大型象形景观——“佛手向天”,在公路边可观此景,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形成独特的佛手霞光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桥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桥,又名青阳桥,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城新华街人民医院门前,跨黄溪。是县城唯一保存完好的石梁石板拱桥,长10.8米,宽3.9米,高2.2米。单孔,净跨径10米,无栏杆,两端各建石阶8级。昔时,桥面建有木质桥屋,现已拆。民国元年,洪水肆虐,淹没县城,唯此桥尚存,为居民留下唯一的逃命通道,时被誉为“救命桥”。

石桥见证了云和千年的人居历史。文物考察中发现,该桥有“梅九三”题字。浮云梅氏于唐朝初年由会稽郡迁徙丽水之云阳乡黄溪村(即现云和老城中山街),“梅九三”约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年间。另据中国古代以数字为人名的习惯年代表,推测“梅九三”诞生于后晋年间(936-944)。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草席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村位于衡山县店门镇西北部,紧依南岳风景名胜区,是店门镇的北大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42人。有山林面积1200亩,水田面积620亩。店门镇享有“席草之乡”之美誉。石门村广种席草,是店门镇万亩连片席草种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衡阳市是全国最大的席草生产基地,占全国席草市场份额的60%,这里席草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店门镇草席已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16个国家,出口草席1100多万条,成为我国最大的草席出口基地之一。

2000年,衡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草席确定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之一,重点扶持草席加工企业,进行品质改良和规模生产。2001年,高价引进日本优质品种蔺草,这种席草与传统的宁波席草比,不仅抗虫抗病、色泽均匀、织出的草席柔软,而且产量高。衡山县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规范化无公害席草生产标准,指导农民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寺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又名石门庵。位于棠阴镇鹿源村西南附近,与桃华山寺南北相峙。始建于宋而后废。明末清初,寂庵禅师重修。清道光年间(1821~1850)遭火焚。民国5年(1916)竹惠禅师历数年致力兴建。16年,欧阳竟无为该寺撰写《复兴石门寺碑记》。被列为省重点寺庙。

棠阴镇:棠阴镇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宜黄东南部,宜水中游;东与南源乡相连,南与圳口乡接壤,西与中港乡毗邻,北与凤岗镇交界。全镇国土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677亩(其中水田面积29376亩,旱地2301亩),有山林面积9953公顷(149295亩),其中果木林413.6公顷(6204亩),主要有桔子、板栗、杨梅、红枣等品种;活立木总蓄积量22.53万立。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湖风景区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门湖风景区位于八百里伏牛山深处,距西峡县城北十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源头之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恩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石门湖景区犹如一个刚刚掀起盖头的新娘,婀娜多姿,倾倒八方游客。景区面积十多平方公里,青山绕碧水,高峡出平湖,两岸峰险壁峭,植被葱笼,鸟语花香,水清如碧,水平如镜,享“中原漓江”之誉。更有石门湖娱乐中心依托自然山水,融水上娱乐,特色餐饮,度假休闲为一体,使人尽享沙滩水上之乐,感受篝火晚会之妙,品尝石门野鱼之鲜。使你沉醉大自然,纵情山水间,使人忘却烦恼、忘却忧愁、忘记年龄、忘记身份,是中原不可多得的休闲、娱乐、度假的绝好去处!

乘游船,画舫游览石门湖十九公里画廊,赏湖光山色,清波荡漾,观“一线瀑”飞流直下,“凤凰泉”四季喷涌;“龟兔赛跑”、“恐龙入江”、“石佛迎宾”——维妙维肖。乘飞舟耕波劈浪,更添无限豪情。登湖边码头,沿石阶,穿密林,听鸟语,仰视绝壁千仞、奇树异根,俯瞰波光潋艳、湖边把杆。赏溶洞美景、木瓜井绝、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古朴农家,犹如梦中仙境、世外桃园!

娱乐中心数十种娱乐项目,集娱乐、健身于一体,能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男女老少可任意选择。趣园活动拾起童年的梦,水上乐园竞技活动妙趣横生,竹筏休闲悠哉悠哉,大型活水游泳池使您与水亲密接触,金色沙滩尽显海滨风情,各种浴场充分展现青春魅力,青山相依、绿色环抱的水面上休闲娱乐船五彩缤纷,爱情在这里诞生!友情在这里滋长!亲情在这里沸腾!——情悠悠,乐融融,欢歌笑语,在空中回荡。

当你在石门湖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体验娱乐中心的乐趣之后,再感受妙不可言的篝火晚会,使人原始的精灵复苏,心灵深处的能量释放,久蓄心中的热情燃烧。加上特邀歌手、舞蹈演员的助兴,使你的记忆永远留住那火树银花的醉人良宵!

渴了,清冽甘甜的石门湖水让你开怀畅饮;饿了,鲜美的石门野鱼宴、可口的山野菜、山珍、纯正的土鸡任你品尝;困了,经济实惠的农家宾馆、服务周到的星级宾馆、豪华舒适的石门湖度假村供你选择。

石门湖景区为您提供吃、住、游一条龙服务,并营造娱乐,休闲,度假的最佳环境,好客的石门湖人热情欢迎您的光临!

景点交通

河南省西峡县城312国道与滨河大道交叉口向北八公里

门票

3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8:30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村明代古建筑群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明代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村位于临武县花塘乡境内,若不留意很难让人相信,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偏远乡村,会有如此密集的古民居群。村内现存多幢明代民居,是郴州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所有古建筑中明代中、早期进士蒋士林的官厅和故居尤具特色。据当地族谱史料论证,蒋士林生于明永乐二十一(1423),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后外放今湖北孝感县。蒋士林是该村蒋氏始祖于宋淳祐年间,迁居此地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官宦。

蒋士林官厅位于后龙山下,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外墙青砖;进大门有太师壁,壁后有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天井后正中为大厅,用以会客和公务;厅两侧有主人用房,可做书房亦可宴客。在官厅左侧,还有蒋士林一座故居,该建筑有两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结构与官厅类似。

在石门村,还发现了三座明代祠堂。其中一座是蒋氏宗祠,这是石门蒋氏的总祠。祠堂有三进两天井,整个祠堂由70多根木柱支撑,榫卯相接的木结构,除中厅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外,前、后厅均为穿斗式构架,祠堂外均围以青砖墙。此外,村内还有生活在明朝的蒋时道、蒋时远、蒋时宠三兄弟的专祠,均为两进祠堂建筑。

经湖南省文物专家谢武经考证,该村不少明代民居建筑其中有7栋还保存完好,均为青砖青瓦,一片古色古香。明代碉楼、石龙桥、风水堤等建筑广泛分布村中。具有浓厚明代色彩的巷道、排水设施、池塘,保存也十分完好。

石门村:石门村。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献翠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献翠。石门山在新邵县新田铺与龙口溪两乡交界处,亦称石门滩。两山夹峙如门,河岸狭窄,礁石耸立。资水穿行其间,奔腾咆哮,掀起四、五尺高的浪柱,撞击石壁,响声如雷。春夏之交,资水陡涨,更是惊涛翻卷,恶浪排空。明参政车大任有《石门山》诗:“遥空千嶂立,夹岸两峰攒,春雨洗初碧,朝霞染更丹。中流回急溜,乱石走飞湍。险阻知天设,躜

万古看。”,江边桐柱早已不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道经过治理,航行条件有所改善。山上仍多楠竹,箐浪千重,群峰叠翠,风光仍然异丽。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闯王墓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闯王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闯王墓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此为在原址上修复的陵墓,作为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纪念建筑。

清《石门县志》卷十三《陵墓》载:“奉天玉墓在夹山大路旁西坡,以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败后削发为僧,似可确信。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并欲暴其骸骨报官,未果。”闯王陵于1993年修复,位于夹山寺之西侧,坐西朝东,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碑廊、野拂塔等组成,宏大壮观。

陵卫即大门,上拱下方,门额有“闯王陵”三字。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门后有永昌池、永昌桥,“永昌”为大顺年号。桥后上26级石阶为紫石牌坊,4柱3门,高约10米,额为“奉天倡义”四字,联曰:“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坊后为100米长的神道,两旁排列狮、象、羊、马等石雕像,之后为3坎69级台阶,寓意李自成一生中的三个历史阶段。李自成墓碑高约3米,宽1米,上刻“奉天玉大和尚墓”七字,碑座为龙头大石龟。

李自成陵寝上为一双重檐大殿,飞檐翘角,盖黄琉璃瓦,殿内外26根大柱,周有走廊,供奉李自成坐像,殿有石阶达墓室,墓室长约10米,宽5米,另一坑三穴结构,条石砌成。考古发掘时,中穴有李自成骨灰坛,坛为明代瓷器,白地青花饰凤凰等图案,坛上有方在砖盖,上刻“弘律奉天大和尚塔铭”约200字。坛内有骨灰。左穴有砖刻符篆碑,右穴有陶质褐釉缸,墓已盗掘,余物已无存。陵寝后有野拂塔,据考证野拂塔即李自成侄李过。塔后有闯王陵明楼,重檐翘角,面积约50平方米。中立大石碑刻毛泽东致李鼎铭书手迹“大顺帝李自成将军”8个大字。

李自成(1606—1645),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幼年为地主牧羊,当过驿卒。崇祯二年(1629)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猛将,声望日高。高迎祥牺牲后,继任闯王,崇祯十三年进入河南,当时中原灾荒严重,他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人民拥护,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崇祯十七年(1644)在西安建大顺政权,国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因骄傲轻敌,被吴三桂勾结清军所战败,之后部队散失在两湖地区。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4-9。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梯云塔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梯云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梯云塔位于石门县楚江镇宝塔居委会境内,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由时任知县杨云材兴建。修建此塔的本意是“以堵风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此塔遭到雷击,上部三层毁坏。清道光三十年(1840年)举人王大猷督修,首土生员贺安帮、廪生邢坤、武生王祈太为监修,倡首国学生唐思贤捐钱伍仟串;将塔上三层拆除重修。用料仍为花岗岩石砌成,用石灰浆水作为粘合剂。

梯云塔为八方七级,每层有檐,仿楼阁式,攒顶宝葫芦为刹,为中空花岗岩石塔。塔高34.15米,底层直径7.65米,每层塔檐角大幅度起翘,底部檐边长3.9米,每层四拱门,拱门屋与层之间错开,显得错落有致,每层四拱门巷道均通向塔中,形成正十字形塔层,塔内置有回旋石阶可达顶层。顶层中心由花岗岩雷公石柱支撑,柱高2.96米,四面阴刻楷书铭文以及纪年;西面:“浩授奉直大夫道光辛己科举人历任直隶省滦城县、献县、天津县知县陛授通州知州总领塔事王大猷”,东面:“倡首国学生唐思贤捐钱伍仟串”,北面:“监修首土生员贺安帮、廪生邢坤、武生王祈太”,南面:“大清道光三十年庚戊岁建”。塔顶石柱之铭刻,几乎为塔的全部资料,除了塔形和塔的结构。

景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楚江镇

乘车线路:在常德市内乘大巴至石门县再转小巴前往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蒙泉湖风景区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蒙泉湖风景区位于湖南石门县蒙泉镇,因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于公元1094年途经此地亲笔题写"蒙泉"而得名。蒙泉湖始建于1974年,总面积44平方公里。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数万只白鹤、白鹭、鸬鹚、野鸭栖息于此,湖周层峦叠峙,万木争荣,百花斗艳,享有"花山鸟岛"美誉。

蒙泉湖地处武陵山脉伸入洞庭湖滨平原的最东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未清初,李白成兵败后遁入蒙泉的崇山峻岭之中,与前来追剿他的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寨展开激战:清康熙年间"三藩叛乱"爆发,"云南王"吴三桂及反清势力在此与清军交战6年,现留有吴公"云南寨"、"城门寨"、"将军山"、"吴公洞"、"鸣凤山"、"三桂峪"等众多遗址,许多传说故事广为流传,蒙泉湖紧邻道教胜地南武当五雷山和观国山,是朝圣的要道。

景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蒙泉镇

乘车线路:在常德市内乘大巴至石门县再转小巴前往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龙王洞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龙王洞位于湖南石门县,龙王洞,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洞上叠洞,洞环水绕,景点密布,景观奇特,可谓步步有景,处处藏珍,十里曲洞,十里迷宫,十里玉琢,十里彩屏。而洞前有湖,洞口有河,则是其独特之处。游人泛舟徐进,由湖山一色渐入洞水一色之佳境。

穹顶洞壁的钟乳石投影水面,与水中晶莹玲珑的奇石浑然一体,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愈显绚丽多姿,使人恍若步入龙宫仙境。泛舟进洞四百米许,舍舟登岸,但见钟乳石千奇百怪,倒悬洞顶,石笋石柱错落:“朝龙殿”、“瑶池”、“灵芝宝菌”、“龙王宝座”等五十多处景观,今人目不暇接。更兼头顶滴水如琴,脚下清泉如瑟,冬暖夏凉,使人游兴愈浓,流连忘返。龙王洞在石门县城西北28公里处,正在1829省道干线边。距龙王洞8公里有热水溪温泉疗养中心。从龙王洞往西北5公里进入张家界市境内,可不经慈利县城,去索溪峪80公里。

地址:湖南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望羊桥村

电话:0736-5300666

开放时间:

9: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寺摩崖造像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寺摩崖造像(巴州区)

保护范围:东面自岩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龙场老街最后一步石梯为界,南面自1号龛造像南侧边缘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边缘外延200米,北面自19号龛造像北侧边缘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2019年10月7日,石门寺摩崖造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保护范围:东面自岩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龙场老街最后一步石梯为界,南面自1号龛造像南侧边缘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边缘外延200米,北面自19号龛造像北侧边缘外延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栈道景区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栈道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门栈道风景区是汉中著名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 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区)交界的褒谷口。这里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各种地方美食,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传说中褒姒的故里。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门水库,又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距离市区15公里。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风景区。

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98亿立方米,灌溉51.5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4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

“石门”位于褒斜道南端,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 “石门”开凿于汉明帝时期(东汉永平六年),是为贯通褒斜栈道而修建的,隧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我国古代“火烧水激”的原始技术凿成的,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山河堰是西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西省水利专家李仪祉在其旧址上修建了褒惠渠,七十年代又兴建了石门水库,三个时代水利工程世世代代惠泽着一方汉中人民,形成了汉中水文化,水工程一道独特风景线。山河堰纪念馆已于0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石门十三品是分布在汉中褒斜古道南端及石门隧洞附近的极其珍贵的十三方石刻。它是由专家从104方摩崖石刻中所挑选出来的十三方精品,它不仅是记述古褒斜栈道和古石门变迁的珍贵史料,又是代表着我国汉字发展的重要历程,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 日本学者种谷扇州曾这样赞美称:“汉中石门,日本之师”。 大书法家于右任为鉴赏石门石刻的书法精髓,在石门摩崖下兴奋得眼泪直流,还在洞内留宿一宿,并留下了这样一首诗:“朝临石门铬, 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康有为,邓石如等不计其数的书法家无不对石门石刻崇拜得五体投地。我国最早的工具书《辞海》二字就是在石门十三品文字中选出的,由此可见石门碑刻影响之大。

门票价格:旺季:80 淡季:60

咨询电话:0916-2294212

邮编:723000

景区地址:汉台区河东店镇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风景区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芸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就在这里。

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5亿立方米,灌溉50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0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

褒谷石门是个天然立体文博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沟通我国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与架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迹荟萃。古代、近代、现代的道路建筑、水利工程、石门隧道都交织陈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栈道独具一格,飞架在陡壁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缩影;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北伐曹魏常由此出入。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国之魂宝”,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衮雪”;张良“玉盆”;郑子真“石虎”苍劲浑扑,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连城山腰的连云栈道,沿途石刻林立,散布着先祖足迹,淹没于水下的褒姒铺,相传是西周褒国美女褒姒的故里。

山河堰是西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世世代代浇灌汉中的肥田沃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旧址修成褒惠渠,七十年代兴建了石门水库,三个时代水利工程惠泽汉中人民,形成了汉中水文化,水工程独特风景线。

古往今来,褒谷鸡头观翘立,耸入云端,石虎镇守石门宝藏,古人还有“石门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解得开,买下汉中府”的说法。石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古褒国、古褒斜栈道、古连云栈道、古石门、古山河堰、古褒城驿、新石门等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是研究我国古今战争、交通、道路、经济、科技、水利、书法、诗文等综合天然史料馆,也是陕南优美宜人的风光旅游胜地。随着西部大开发,石门水利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并根据规划得到进了一步地开发和利用,热诚欢迎四方游客到汉中石门风景区参观旅游休闲度假。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电话:0916-2294212门票:50元(3月1日-11月30日);30元(12月1日-2月底)

展开阅读全文

鄠邑石门寺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鄠邑石门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门寺位于户县烧柴峪,原名为“紫竹林”。“紫竹林”原有前后建筑分三进:即天王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大雄宝殿及左右僧房二十多间。“紫竹林”始建于唐代,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佛教圣地。现有文物石碑鉴证。紫竹林地理钟灵,环境优美,松柏罩顶,紫竹丰茂。南依秦岭万重山,北望渭水莽原。西傍将军山,东临牛首山,与化羊庙首位呼应,相互映辉。衔鹤鹳对唱于松柏之间,苍鹭翱翔于白云蓝天。

“紫竹林”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国。迄今已一千多年。各朝各代都有高僧住寺修行。尤其是在清代,一蔡姓文人因涉嫌“-”案逃遁此处出家修行,涅槃于前山石洞之中。由此得名“蔡仙洞”,简称“蔡洞”。民国时有释彦海修行于此,于1966年往生。由于“紫竹林”年久失修及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自此成了瓦砾废墟。

二十世纪末,在国家佛教管委会委员、大德法师的倡导主持下,高僧释传开的管理下及十方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利用“紫竹林”一切尽可能用的旧材料重新恢复修建了大雄宝殿于“石门谷”口,由此得名石门寺。

此后石门寺有释广哲主持增建了东西廊房,由化中村居士捐资修建了山口牌楼等建筑。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庞光镇烧柴峪内

乘车线路:西安市内乘929路;环山旅游1号线空调在金峰寺站下车,朝西南方有入山大路,过福慧寺向前入山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石门白沙湾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石门白沙湾位于台湾北海一周的中心点,介位麟山鼻与富贵角间,占地广大,沙滩宽阔绵延一公里长,以沙质洁白、海水清澈闻名,还有它拥有全省独一无二属特粗的沙粒沙质,因长期风蚀沙滩旁有许多凸起的风棱石,浴场内设备更是齐全,备有更衣室、餐饮部、休憩区、泳具出租部等;除了游泳、钓鱼外还有帆船、潜水、风浪板等新潮水上活动,而附近的山坡斜度适合风又大,也成为滑翔翼、跳伞活动的良好场所,时常可见彩翼翱翔其上,每到炎夏季节让来此的游客,可享尽上天下海、乘风破浪的多重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