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漆器

漆器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漆器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漆器问题。

分享

浏览

1588

文章

25

漆器是啥材质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漆器是大漆、黑漆、木胎材质。大漆指的是生漆,用大漆制作的漆器可以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耐磨,还可以防蛀虫和防潮。黑漆属于一种比较清澈的油漆,一般是透明的棕黑色或者黑色。在色彩上,黑漆是漆最为本质的美学特征代表。黑漆因其亮面材质没有办法复制,而有高级感和神秘感。木胎是制作漆器的常用材料,木胎就是器物的木质骨架,有胎底的漆器大部分是用木制品为胎底,可以更好地防水。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1973年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的漆。

展开阅读全文

脱胎漆器是什么意思?脱胎漆器和漆器区别揭秘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脱胎漆器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可以的呀,反正在福州是非常的出名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脱胎漆器到底是什么呢?还有这个脱胎漆器和一般的漆器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具体的脱胎漆器到底是什么,一起来学学知识吧!

脱胎漆器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它只是中国的一种著名的手工艺品,主要产于福州。制法是先做好泥胎或木胎,然后以绸布用漆裱上,连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再加以多次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工序而成。品种多样,有盘、盒、几、架、屏风等。特点是不怕水浸,在温度达冰点或沸点时都不会变形、落漆或褪色,而且还有极大的耐腐蚀性。

脱胎漆器,是福州三宝之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

而漆器的制作工艺就要简单很多,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所以这脱胎漆器和漆器的区别也一看就知道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能看出来这个脱胎漆器制作工艺要高于漆器啊,但是漆器的历史却十分的久远,这两个也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的呀!

展开阅读全文

福州脱胎漆器花瓶价格揭秘,福州脱胎漆器老字号店在哪?

全文共 202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脱胎漆器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小编的感觉就是这个花瓶反正在福州是非常的著名的,说到脱胎漆器,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福州的,所以很多对这个有爱好的都趋之若鹜了,很多人都选择了想要购买,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福州脱胎漆器花瓶的价格会是多少呢?还有这个脱胎漆器的一些老字号店又在什么地方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福州脱胎漆器花瓶的价格在398元-1500元之间,是指的一对哦,所以价格区间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品相等问题,别高的价格买了不好的东西了。

至于要去哪买脱胎漆器,有什么老字号店的话,这个还真不好说,话说一般还是在三坊七巷最多,这个汇达永辉斜对面也应该有,买不买得到看运气了。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福州脱胎漆器花瓶的价格在398元-1500之间,是指的一对哦,所以价格区间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品相等问题,别高的价格买了不好的东西了。

至于要去哪买脱胎漆器,有什么老字号店的话,这个还真不好说,话说一般还是在三坊七巷最多,这个汇达永辉斜对面也应该有,买不买得到看运气了。

脱胎漆器,是福州三宝之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

福州脱胎漆器起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先前只作为珍贵的馈赠品,在官场内流传。“五口通商”后逐渐转向外销。产品品种有瓶、盘、具(茶具、酒具、烟具等)、盒、屏风、挂联、透花镜屏、雕漆家具以及人物、动物等。技法上有传统的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以及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台花、嵌螺甸,还创新有宝石闪光、沉花、堆漆、雕漆、浮雕、仿彩窑变、仿青铜等,同时还有和玉、石、牙、角雕等雕刻艺术相结合的新技法。产品曾在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展览会上展出,次数约在300次以上,屡获国际头等金牌及各种奖赏,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其产品除进入一般家庭外,还进入旅游胜地,以实用新颖,小巧别致,价廉物美的小餐盒、小套盒、名胜风光小漆画挂柜等形式供应游客,产品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新创出漆画产品,可作为室内、大型墙壁、立柜、顶面等的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西藏拉萨宾馆、福州闽江饭店、广东海南通什度假村等内部的服务台、客房、宴会厅、家具以及美国费城酒家的顶面、日本新地中华街四座牌楼的装饰皆采用福州漆画。此外,陈设在福州西湖宾馆高级餐厅内的“天女散花”,为香港宝莲寺创作的“四大天王”佛像,以及“暗花缠枝牡丹大花瓶”等作品,皆高逾3米;为美国长城大酒家制作的四对脱胎漆金龙和两座全金七层宝塔,其高、阔工艺都堪称同类产品之最。据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1985年统计,该厂设计投产的新产品有169种、7248件(套),1987年生产74种、1376件(套)(其中以创新产品为多)。

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1844年,福州被辟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艺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海外工艺术品的花式和制作技艺,使漆艺的材料技术和工艺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1910年,沈绍安的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携脱胎漆器赴南京参加“南洋劝业会”,二人均获“一等商勋”金牌奖,清政府还赐予“四品顶戴”荣誉官衔,福州脱胎漆器也因此一举成为国内漆器业的巨擘。

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复:先用泥土、石膏或木模等制成内胎,以生漆作为粘剂,用夏布、绸布等逐层裱褙,连上两道漆灰料,阴干后脱去内胎(另一种做法是使用木胚),这就是脱胎漆器的雏型了;再经过填灰、上漆、打磨和阴干处理等几十道工序,这才做成半成品(漆器行话称“地底”,如果直接上漆在木胎上,那就不是脱胎而是普通的木胎了);最后,再加工配上彩漆和各种装饰,才制成被称为“中国工艺品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脱胎漆器质地坚固,而又十分轻巧,色泽鲜艳,装饰性强,经受从沸点到冰点的温度,仍可保持不变形、不脱漆,因此广受欢迎。

熟悉脱胎漆器的人大都熟知关于脱胎漆器的两个故事。故事之一是传说鸦片战争后,一个英国商人携带一只高1米的脱胎大花瓶乘船回国,不幸遇到大风浪,大船沉没,人遇救,花瓶却随船沉入海底。3年后,此人不惜重金委托打捞公司从当年的沉船中寻回这只大花瓶,却见她依然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于是福州脱胎漆器的美名传遍英伦,誉满全欧洲。故事之二是抗战前,在美国芝加哥曾举办过一次万国博览会,福州的脱胎漆器与日本的漆器同列一个展厅,中日两国的漆器看上去都是质量上乘,难分伯仲,评委无法评判。后来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同放入锅中,蒸煮3小时,结果日本的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的脱胎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地获得金奖。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文化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漆器便是在物品上涂漆来观赏,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扬州漆器文化,扬州漆器从古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漆器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明清时代。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扬州文化了解一下扬州漆器文化。

扬州漆器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扬州是中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据史书中的记载,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战国时期扬州的漆器。1967年,扬州邗江西湖乡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圆盘,直径40公分,以木制卷胚作内胎,髹朱红漆,用黑漆彩绘云水飞禽纹样,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汉代扬州漆器的代表作:三足奁和七子盒汉代漆器生产不仅规模大、品种多,而且技艺精湛、水平高超。

你可能也喜欢:

浙江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四川文化名人,古代四川名人有哪些?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传统工艺三绝之一:福州脱胎漆器制作方法

全文共 1880 字

+ 加入清单

福州,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文明诞生了。在中国著名景点中福州又叫榕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基本上都是福建的政治中心。今天呢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福州文化中脱胎漆器制作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福建)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制作方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以花瓶制作为例,先预塑好泥胎或制作好木瓣胎模型;再用水裱上二层毛边纸;刷上脱离剂两道;髹上推光漆;然后成的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细、中、粗灰数道;视器物的大小,用面粉调生漆裱上一次或二三次夏布或绸布;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粗、中、细灰数道;用水冲去泥胎或脱去木瓣胎;用清水洗净胎内面,便成了脱胎漆器的"雏形"。每道工序都要阴干,每道髹漆在阴干后,都要用苏砖等干磨。"雏形"制成之后,还有好几道大工序。

髹饰技法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髹饰上的丰富多彩。其传统髹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

福州脱胎漆器在我国传统的朱、黑等漆色基础上以"真金碾泥为色",即以真金、真银碾成金粉、银粉作调和料,解决了一般漆色干后变为黝黑、难与其他鲜艳颜料调和的困难,增加了蓝、绿、褐等多种鲜艳的漆色,且漆色经久不变;有的装饰还用上了刻银丝、刻金丝、螺钿、镶嵌等,使脱胎漆器更加精美。

漆画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的发展没有停留在漆器本身,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1964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些美术工作者把漆器装饰工艺技法用于绘画,创作出了一批漆画作品,首次以独立画种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受到首都美术界和群众的瞩目,从此福建漆画从实用美术进入观赏艺术领域。

原来漆画是附着在漆器的器皿上,近几十年来,通过画家的努力,把漆器的一些装饰技法运用在平面上,来做成独幅画,这就形成了漆画。漆画使用大漆和其它一些特殊材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是其它画种所不能替代的。

据介绍,漆画采用黑漆、朱漆、透明漆、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和绘作、髹色、剔填、镶嵌、晕金等装饰手法,配以罩明、戗刻、打磨、揩擦、退光等工艺手段,使画面产生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加上漆画质地华美坚固,适用于建筑,是现代壁画的理想形式。

漆画是画在木板上的,但是它的画面不能直接接触木板,必须在画面和木板之间用生漆做一个严密的隔离层,这就是作底胎的功夫。这个画板由工厂生产制作,然后画家用熟漆在上面画画,干了以后画面上就有一种光泽,很漂亮。至于漆画的作画手段很多,整个脱胎漆器的工艺手段都可以用到漆画上。

【结束语】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您可能也喜欢: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福州特有甜粥,福州拗九粥

榕城三绝都是什么,“绝”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漆器、花丝镶嵌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漆器也有大小之分,大的成了装点环境的家具,小的则具有实用的性质,如碗、盘等,但两者都是纯粹北京味儿的工艺精品。北京漆器主要有两种,一是雕漆,这种工艺成熟于公元14世纪,历史相当悠久。雕漆也以铜为胎并烧衬珐琅里,口边还要镀金,胎上需用红、绿、黄等色漆敷涂,有的要涂数百层,等漆阴干后才能进行雕刻。雕刻的方式又有浮雕和镂雕等。另一种是金漆镶嵌,这也是北京的特产。金漆镶嵌分为彩漆勾金、螺细镶嵌、金银平脱以及刻灰和磨漆画等。两种漆器都有珠光宝气,古朴沉稳的特色,不失皇家的大气。(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上海漆器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镶嵌漆器,分骨石镶嵌、玉石镶嵌和手磨螺甸三种。艺人们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 石、寿山石、蒙古石、云母、蚌壳或翡翠、白玉、珊瑚、绿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 材料,根据画稿上人物、花鸟的神情形态,加工细刻,然后拼装,镶嵌在各种漆器上,再 辅之描金技法,刻成图案背景,加以衬托,使画面色彩鲜艳,并富有立体感,如骨石镶嵌 《祝您长寿》挂屏,作品画面构思富有情趣,整幅画面巧妙地选用20多种彩色,突出了 “老寿星”的特有形态,脸的表情,手的动作,形象逼真,寿星和小孩的衣纹,用彩色螺 甸描金修饰,画面古朴端庄.刻漆是以刀代笔,在磨光后的漆器上,根据设计的画稿,用刀 刻去漆皮,填上各种绚丽古雅的色彩,表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上海刻漆具有刀法流畅, 线条优美的特点。它以精刻楼阁亭台和古装人物见长,并以准确地复制中国古典名画和创 作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4月,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北海路南首,是山东省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成立的潍坊市首家非国有博物馆。2015年5月被列入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博物馆,2016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馆内藏品包含清末民初、民国及近现代的嵌银漆器作品2000余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展陈平台,成为集藏品展示、技艺传承的主打阵地,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该馆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运营3年多来,参观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来,中小学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参观学习文化遗产的热情不断高涨,参观人群中家长和学生最多。为更好的发挥非国有博物馆的教育、展示、传承功能,拓展参观人群,今年6月10日,在全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该馆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大师工作室挂牌仪式,潍坊红木嵌银漆器传统技艺大师或传承人为该院校的11700余名师生传授嵌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在做好常年固定展览的同时,近年来,还积极主动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组织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如此,该馆多次派传承人到台湾、北京、深圳、武汉、济南、洛阳、枣庄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或技艺展示活动,以期提高自身技艺,让传统文化技艺更好地传承发展;同时还走出国门到欧美等国家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交流,均获表彰或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山神漆器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山神漆器取国内外名贵天然木、螺钿片、优质竹片和驰名中外的城口优质大木漆为原料,采用民间漆艺并结合现代科技,经脱脂、造型、抛光后,再经擦、喷、雕、嵌、磨、勾、绘等不同的工艺加工而成,现有实木漆器、平磨螺钿工艺品、竹简雕刻制品等近百种产品。生产厂家每年都有占所有产品30%的出口量出口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重庆市及城口县十分重视山神漆器的开发,目前山神漆器厂已经发展成为重庆市生产旅游商品、工艺礼品及土特产品的骨干企业、重庆漆器生产基地。山神漆器系列产品曾获“国家新技术新产品金奖”、“第六届中国‘三品博览会金奖”、“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百花杯银奖”、“重庆市旅游新产品一等奖”、“重庆市消费者喜爱产品”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凤翔罩金漆器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罩金漆器,是凤翔传统漆器工艺品,也是全国著名的漆器工艺品之一。罩金漆器璨烂辉煌,色调明快,防潮防腐,耐酸抗碱,坚固耐用,美观大方,且以放置愈久,光泽愈亮而著称。其工艺以平面、刀刻、镶嵌等为主。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为装饰环境、馈赠亲友之佳品。

关中西部的凤翔县,是秦的发祥地,从近期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相当精美的漆器工艺。明末以后,凤翔漆器名声大著,尤以罩金漆器独具一格,深受欢迎。凤翔罩金漆器制作工艺精细独特,先在成型物上处理底灰底漆,再以银箔按纹样轮廓摊贴,然后以毛笔描画渲染,最后统施透明漆罩之,这时银底转呈金色。罩金漆器正是由此得名。由于当地水土气候天然条件适宜,罩金漆器初制出时,色泽浑厚凝重,随着时间推移,放置三、五年后,金底由暗转亮,红漆底由暗变艳,整体效果愈加富丽动人,以后则经久不变。如果移地制作,就很难有如此奇妙的效果。何以至此,尚无人研究出其中的奥秘,但对此闻者莫不惊叹。

凤翔罩金漆器花色繁多,取材丰富多彩,有千姿百态的名花异草,瑞鸟仙鹤,也有民间喜闻乐见的“天女散花”、“仙女奏乐”、“红楼梦”、“ ”、“游春图”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统。罩金漆器由于是按纹样摊贴银箔,再以毛笔描画,所以能高度发挥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书法艺术之长。画出的图案,明朗大方,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有立体感,使整体效果显得更加幽雅古朴,富丽堂皇,光彩照人。

凤翔罩金漆器有屏风、桌、柜等十八个品种,用于装饰客厅、书房等,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显得十分豪华幽雅,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销路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凤翔木器工艺美术厂又进行了雕填、刻灰等工艺,增添了花色品种、罩金漆器这朵古老的工艺美术之花,正以新的风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平遥推光漆器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平遥推光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遥推光漆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艺品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

据记载,平遥制作推光漆器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品种多为高档屏风、挂屏、电视柜、大小衣柜、角柜、酒柜、陈列柜、首饰匣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漆工车间的工序是非常细致和复杂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思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多则刷七退,少则刷六遍,其后的推擦就更细致了。先用粗水砂纸推,再用细水砂纸推,用棉布推,丝绢报,卷起一缕人发推,手蘸麻油推,手蘸豆油推,掌心反复推。凭眼力,凭心细,凭感觉,凭次数,推得漆面生辉,光洁照人。画工和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象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团团烟光紫气,叮叮有声,工人们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地镶妥粘牢。

近年来,推光漆器的生产、技术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一九七七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被定为“免验”产品。一九七八年被省命名为“信得过”产品。一九七八年评为全省优质产品。现在,平遥推光漆器远销世界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扬州漆器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漆器是扬州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以清宫档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两淮盐政"进单"所记为例,扬州向清皇朝所贡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钿镶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种工艺漆器。品种器物大至御案、宝座、床榻、柜桌、香几、屏风,小至各种箱、扇、盒、碗、碟、器皿,应有尽有。其内胎材料有紫檀、梨木、红木、黄杨等名贵木材。

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相继失传。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稍有回升。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刻漆、勾刀等。小件有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浅刻盛行一时,品种有帽筒、笔筒、砚盒等。深刻挂屏常以"扬州八怪"书画为题材,洒螺钿屑铺地或用水色晕染,薰烟做旧,产品基本内销。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平磨螺钿、骨石镶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及其它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界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出。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扬州漆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

展开阅读全文

漆器雕刻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漆器雕刻采用天然涂料(大漆)罗甸片,各色寿、青田石,经过髹饰,精雕细刻制作而成的日用家具和工艺品,具有耐磨、耐酸、光亮平整、牢固耐用的特点。苏州漆器雕刻选料精细,造型别致,线条流畅,绘画精美,色泽曲雅,独具姑苏传统园林之风格。主要制品有屏风、挂屏、圆台、方台、凳、椅、几成套家具和各种小件旅游纪念品,并分刻漆、平磨罗甸、骨面镶嵌三个大类,产品行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在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北寺塔内曾展出苏州漆器雕刻厂制作的巨型漆雕屏风《姑苏繁华图》,作品由十块画面组成,高1、8米、长26米。这幅漆雕作品,采用传统的黑漆作底面,运用铲底的特殊手段,镂刻出种物体的外框,仿佛国画中的白描线条一样,然后再填入各种颜色,这样较好地发挥了雕的工艺特长,使画面更加鲜丽夺目、富有层次,从而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姑苏历史上结婚喜庆、耕织渔牧、演戏卖艺、贸易兴旺的社会风情的繁华景象。

推荐地点: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电话:0512——67535273

展开阅读全文

苍南夹纻漆器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苍南夹纻漆器,亦称脱胎漆器,是我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夾纻漆器以泥胎加层层麻布、漆料,候漆干凝固后取泥胎而成。因去泥胎后变成中空,故又称“脱胎”或“脱空像”,作品柔和逼真,质地轻巧,方便转动,又称“行像”,夹纻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髹漆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制法独特的漆器工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在众多漆艺技法中,“夾纻”是一种较深奥的工艺,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享誉国内外,夹纻漆器工艺品深得社会各界喜爱,被广为收藏。

夹纻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一是脱胎,即以泥土、石膏等成胎胚,生漆为粘剂,后用纻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去原胎,经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推光,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即成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夹纻漆器;另一是木胎或其它材料胎,以硬材为坯,不经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夹纻漆器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均须经数十道工序。苍南县盛产生漆、纻麻、香樟、桐子树等天然原材料。历来手工业较为发达,以生漆、纻麻、蛎灰、桐油、香樟木为主原料的髹饰技艺,早在隋唐、五代即在民间流传,多产日用器具、椅桌箱柜、房梁藻饰、百世坊(寿棺)和1雕像等。一个艺人能掌握多种技艺,制作夹纻胎漆器艺人大多会泥塑、木雕,并能髹漆绘彩。艺人各擅专长,各具特色。在众多漆艺技法中,以兴起于清光绪初期的龙港何氏为代表的“夹纻漆器”尤为独特。何氏夹纻漆器一为生漆夹纻,二为桐油夹纻。何氏传人在五台山、雁荡山等名山大川留有大量夹纻胎佛像及一些夹纻漆器工艺品,被佛寺1、收藏界视为珍宝。2009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平遥漆器艺术博物馆永隆号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平遥漆器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艺之一,历来是三晋名产,平遥三宝之首,曾屡获国家级金、银奖。

永隆号注册于2003年11月,将通过-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平遥漆器艺术博物馆生产的永隆漆艺品,均选用优质脱水椴木制胚胎,经裱布、刮灰。作逐道上漆、打磨等三十多

道工序,达到漆膜映影如镜,再施以描金彩绘、堆鼓罩漆、玉石镶嵌、云雕、刻漆等工艺。漆层均为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装饰各种古典人物、园林山水、花鸟鱼虫、

名胜古迹、名家稿件等百余种图案。几十道工序纯手工完成。主要品种有:大、中、小型屏风,漆画挂,柜、凳、几,首饰盒:盘、碟、瓶,漆器包装等三百余种。造型古朴

典雅,色彩绚丽,富丽堂皇,长久收藏有耐烫、耐磨、耐腐等特点保养时用棉布轻轻擦拭,上油效果更佳。

我馆是一所集游;购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馆内有中国漆器艺术展览、工艺美术师及技术人员制作间,并配以古典钓原色原味的平?明清时期的院落。多年来接待了人大委

员长-、国务院副总理钱琪琛、江?惠女士、邓朴方等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名流、中外使者近万人。2000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栏目改版《直播中国》后第

一期节目将我馆选为外景拍摄点之一,主持人敬一丹全面地介绍了我馆的漆器制品,其精湛的工艺,高雅的品味,是你来古城观光的必到之处。

交通

位于南街,步行前往

景点位置

山西省平遥县明清街57号

古陶镇: 古陶镇:平遥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太原盆地南端,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邻汾阳,西南与介休接壤, 平遥古城南靠沁源,东南与沁县、武乡毗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位于我镇中部,是平遥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强镇之一,南与岳壁乡、段村镇交界,西与中都乡为邻,北与南政乡相连,东与岳壁乡、洪善镇接壤,古陶镇政府驻西城村,管辖东城、西城、南城、。

展开阅读全文

脱始漆器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脱始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

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

脱胎漆器

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本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徐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过去制作脱胎漆器全凭手工,如今已使用机械进行印纹、喷漆等。脱始漆器是以漆的色泽来装饰的。传统的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晕金漆画、嵌银上彩、锦纹、嵌螺甸、仿古铜

等。后来发展了宝石闪光(即宝砂、绿宝砂)、仿彩窑变、匏纹、暗花、仿青铜器、雕填、浮堆等技法和多种漆艺技法综合运用的磨漆画品种;并将漆技艺同玉、石、牙、木雕结合起来,使漆器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袁州脱胎漆器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袁州脱胎漆器始于东汉,清代曾参加过"南洋赛会"荣获银牌奖。建国后,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大奖近20个,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工艺纯手工操作,技术精湛,制作精细。产品轻巧玲珑,色泽光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古朴庄重,不怕烫,不易破碎,且时间愈久,光泽愈亮。盛放食物不走味、不变质、防腐、耐酸、耐碱等特点。产品既实用又是珍贵的装饰、欣赏艺术品。( 宜春)

宜春脱胎漆器为中国四大“脱胎漆器”之一,创始于东汉时期,距今至少也有1700多年历史。宜春位于江西省西部,自古以来以盛产夏布、花爆、漆器而闻名。宜春脱胎漆器造 型美观,轻巧玲珑,色泽明丽,光亮如镜,不怕水浸;耐温、耐酸、耐碱、耐腐蚀;使用时间愈久,光泽愈发光亮。宜春脱胎漆器的生产纯属手工操作,先制成模型,再以棉布、绸布、夏布裱在模型上,涂上调配好的液漆,待阴干后脱下内胎,然后填灰、上漆,再进行打磨、推光、装饰,前后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现在,宜春市漆器厂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 艺的基础上,将漆器、瓷器、铜器、银器、玉器、景泰蓝等制作工艺熔于一炉,并 采用金银镶嵌、刻漆、雕填、彩金花、磨漆画、“赤宝沙”、“绿宝沙”等多种加工技 法,生产出的脱胎漆器各呈异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清代,宜春漆器曾在“南洋赛会”荣获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中牟漆器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阳江漆器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阳江、广州、佛山和潮汕等地均生产漆器,其中尤以阳江漆器最负盛名。阳江漆器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阳江漆器制作技艺已相当精美了;到了清朝,阳江漆器生产曾盛极一时。阳江漆器—色彩绚丽、造形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田汉同志1962年4月13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时题诗:“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1漆好,留得岭南春”。

阳江漆器素以平滑 淡雅,久用愈亮,牢固耐用而着称。阳江漆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平绘手法,取材于花鸟山水。 它用笔简练,流畅生动,色调明快,刻工精细,风格豪放,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色彩。阳江漆器的制作,在明末清初。初时只生产皮箱、皮枕,颜色只有红黑两种。由于色泽光滑可爱,能防潮防蛀,因而人们很喜欢选用,生产逐渐发展,行销省港各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阳江漆器从过去只能生产油光漆,现在发展到推光漆,色彩更为鲜艳, 质地更加光莹可爱。在装饰艺术上,过去只有皮雕和平绘两种,如今的手法则有平磨彩绘、 描金、推漆、镶嵌、刻锡、印锦、暗花、涂变等等。漆皮箱、漆枕,现在是运用平磨彩绘、 暗花、涂变等装饰艺术。镶瓷烟具,造型素雅,色泽金亮,犹如玳瑁;锡片镶嵌屏风,装饰 取材富有江南农村情趣;用刻锡研磨的糖果盒,造型图案具有民间艺术的纯朴风格;红柿脱胎糖盒,采用柿子柔美圆滑的外形,扩大体积作为造型,糖果盒盖涂上透明的棕色漆,盒内 则是金漆,色调和谐,漆色鲜亮。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漆器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是著名的生漆产区,四川漆器是著名的工艺品。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漆器已具有不裂口、不变形、光泽明亮、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这在出土文物中已得到充分证实

到了汉代,四川漆器已风磨中原。品种有盒、奁、盘、耳杯、扁壶、案、卷筒等。漆器上有用色漆精细描绘的禽、兽、神仙等图案。现代漆器在继承传统风格上又有许多创新,其中尤以雕填、彩绘、堆漆、变涂等品种为独特。生活用品有盘、缸、盒、罐、碗、茶具、酒具、咖啡具等。陈设用品有花瓶、围屏、座屏、挂屏等

成都漆器有木胎、麻布脱胎、纸胎、塑料胎等多个品种,其造型美观大方、工艺精巧,漆面透明如水,光亮如镜。“雕花填彩”是成都漆器的主要工艺特色。( 成都)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闻名于世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器就刻有代表成都生产的“成市草”“成市饱”铬记,在战国时期已远销到朝鲜平壤(古乐浪郡),现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馆已收藏有7件成都漆器工艺品。

成都漆器工艺精湛,做工考究,大多工序为手工制作,底胎用质地细腻,脱水处理后的原木,工艺涉及雕、嵌、填、描、推、绘、贴等方法,最具特色的是精细彩绘、雕花填彩(漆艺精在以刀代笔,将白描十八法运用于刀尖)、雕锡晕色丝光(独一无二的装饰方法,金属材质高贵而细腻,熠熠闪烁的光泽是漆器艺术的极至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