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汉寿

汉寿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汉寿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汉寿问题。

分享

浏览

6542

文章

12

为什么关羽一直都以汉寿亭侯自居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关羽其实很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每次在叫阵或者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谁谁这样的话语的,当然了更多的人都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汉寿亭侯”,而且关羽对这个称号十分的喜欢,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关羽为什么喜欢以这个自居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

汉末三国的列侯从低到高分成四类,分别为亭侯,乡侯,县侯,郡侯。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最低一级的有封地的列侯,仅比关内侯稍强。关羽之所以很拿这个亭侯当回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凭战功赢来的东汉中央给的正牌侯爵。公元200年关羽万军之中刺颜良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代表汉室朝廷册封关羽。乍看没什么,但要知道,除关羽外整个刘备集团从朝廷手中混来侯爵的也无非刘备和马超等少数人而已,弥足珍贵!张飞,诸葛亮等人的都是刘备给的非法侯爵。

2,再参照一下刘备,曹操,孙权的爵位,关羽绝对有理由骄傲。196年,刘备和曹操皆为镇东将军,分别为宜城亭侯和费亭侯。前者的亭侯一直用到219年,向朝廷上表自立为汉中王才上还亭侯印信,后者一直到213年称魏公才扔掉亭侯爵位。什么概念?关羽在一二十年时间里爵位能与刘备平起平坐,够厉害了!219年孙权派吕蒙奇袭荆州搞死关羽后才当上南昌侯,郡侯级别。

3,关羽素来以汉臣自居,从他对朝廷的汉寿亭侯很宝贝而对刘备给的前将军不感冒就看的出来。刘备以汉中王身份封关羽前将军,关羽压根看不上,借口不愿与后将军黄忠同列,实则他不认为刘备有权利加封自己,更没资格自立为王。

汉寿亭侯,体现了关羽的骄人过往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就是他始终以此自居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什么?汉寿亭侯是什么爵位?

全文共 2906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关羽已然成为了忠义良将的代名词,后世人还将他尊为“武圣”,能够与文圣孔子齐名,这是何等的荣耀。关羽在世的时候,还被封为“汉寿亭侯”,也是一个爵位,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爵位是什么样的,有多大,得了这个爵位能做什么。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爵位。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三国》时,人们最崇敬的英雄,莫过于关羽关云长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成为“忠义”的化身。汉朝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说书人在讲到关羽时,一定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这样几个字——“汉寿亭侯”。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汉寿亭侯”是个什么爵位,相当于多个的官,能享受什么特权?且听老黄慢慢给你道来。

在古代,大凡是个血性的男儿,都会怀有一颗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雄心的。陈胜吴广揭杆起义的宣传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号召力太强大了,所以才能一呼百应。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以前,王侯将相还真是有种的,所以的爵位都是为皇室和有贵族血统的人准备的,一个走街卖浆者流是不可能享有爵位的。

2.当年万里觅封侯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夏商周时期,置五等爵,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的获得者是有切实利益的,爵位均世袭罔替,还有实际封地。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到了秦朝,爵位的分封与功能又有了变化,他们是使用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汉后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奖赏立有战功的将士,此举大大激励了士兵的斗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封爵制度,陈胜吴广才打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口号。

只是,按秦制,受封者,只有彻侯才享有食一县的待遇,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像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一样吃工资)。

当时代的车轮前进到汉朝时,爵位制又打下了新的历史印迹。西汉时除沿用秦二十等爵外,另增设王爵。王爵的设立是有其特殊历史原因的,那就是与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合伙人,为了更好地拉拢他们继续为老刘家卖力而专设的最高等级的爵位。楚汉争霸时,刘邦一口气封了一堆异姓王: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他们或战功卓著,或本身就有自己的地盘与私人武装,是刘邦不得不依靠的力量。但是,江山稳定后,这些异姓王又一个个被刘邦与吕雉用计给灭了,好像只有长沙王吴芮由于远离政治而幸免于难。此后,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异姓不封王成了各个封建王朝遵循的规则(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清初吴三桂等人的封王,另当别论)。

王不封异姓,侯还是可以争取的,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就达到一百四十三名。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看到没?侯中级别最高的就“万户侯”了,这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通男人所能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3.粪土当年万户侯

就是这样的殊荣,随着时代的变迁,还有人对它不屑一顾。1925年,毛主席就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好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何等的胸怀与气概啊!

4.吾汉寿亭侯关某

好了,闲话别过,回头再说说关羽的“汉寿亭侯”。关羽的爵位,是汉献帝封的,认真说起来,应是曹操给封的。关羽早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围困,被逼无奈下,关羽与张辽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曹操无所谓,只说了一句:“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

在曹操的引荐下,汉献帝任命关羽为偏将军。随后关羽快马斩颜良,曹操立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关羽斩河北名将文丑时,众多河北军居然都不知道关羽的来历,直道是:“今番又是红面长髯的斩了文丑。”然后刘备才看到往来如飞的大旗,上面赫然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

表面上看,关羽不在乎这一爵位的。因为当关羽获悉刘备藏身之所后,一方面差人给曹操送信,另一方面封存了曹操累次赠送的金银,并将汉寿亭侯印悬在堂上,一走了之。

但实际上呢?关羽还是很在乎的。过洛阳时,洛阳太守韩福明知来者是关羽,却故意问“来者何人”,关羽马上欠身答应:“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在黄河渡口,秦琪也是明知故问“来者何人”,关羽答:“汉寿亭侯关某也。”

那么,汉寿亭侯是个啥级别呢?说来你也许不信,这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爵位了,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名誉村长。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东汉末年,延续了许多朝代爵位制又发生了变化。

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只是侯国的规模越来越小了,大者不过四县、小者仅食一亭。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只是个名誉称号,开后世虚封先河。

其实,曹操加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只是个荣誉称号而已。而且,这个一亭之侯的荣誉还真是个不大点的荣誉。因为,在古代,作为一级政府的亭,级别真的非常低,像刘邦就是亭长出身,史称他还出身草莽呢。

5.亭是个什么玩意?

那么,亭是个什么单位呢?

按秦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里就是自然村,亭就是行政村。“汉寿亭侯”的关羽,用现代眼光看,就是汉寿村的名誉村长。

看看紧随其后的西晋,你就更能感性地认知一下亭侯在当时的官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乡侯以下无封邑。

说白了,汉寿亭侯不过是曹操欲拉拢关羽的手段之一。“封侯赐爵”,对曹操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官渡之战,袁绍大将张邰、高览降操,曹操“封张邰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徐州之战,拜降将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得荆州之前,蔡瑁、张允出卖自己的主公,立马被曹操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得荆州后,又封了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文聘不听调,当着曹操面说了一句忠义的话,竟被封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至于冀州之战,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张南一帮无名小辈,只要投降就可封侯。

由此可见,“侯”在东汉末年该是多泛滥的玩意啊!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侯爷,不当也罢。

展开阅读全文

刘备曹操都要册封关羽,为什么他只接受曹操封的汉寿亭侯?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在了解关羽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他有一个爵位名为“汉寿亭侯”,这个爵位还是当关羽在斩杀了大将颜良之后才被封的,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曹操封的。然而在后来,蜀汉建立之后,关羽却不接受刘备的册封,并不是刘备不封,而是他不接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关羽既然一心为刘备为汉室,为何还只接受了曹操的册封?

1.关羽汉寿亭侯

提起来武圣关羽,人们常常都会联想到他的汉寿亭侯的身份,这个身份算是伴随了关羽的一生。我们知道汉寿亭侯其实官位并不是很大,是当初关羽在投奔曹操之后解白马之围中斩杀敌军大将颜良才被分封的,这个爵位只个亭侯而已。刘备立国之后分封手下有功劳的大将,跟随他的人都封了很大的官,为什么作为刘备之下蜀军第一人的关羽却没有接受分封,仍是沿用这个曹操给他的爵位呢?

2.封侯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汉朝其实封爵是很难的,最出名的李广难封就是这么个道理,当时要想封侯立爵是要建立很大的功勋的。而且当时功勋排名分别是关内侯、亭侯、乡侯以及县侯,关羽获得的爵位其实并不低。相比较后来的五虎上将的生前爵位来看,关羽算是够高的了。

其次我们要了解的是关羽的这个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举荐册封的,但是可是汉献帝亲手盖过章的,这也就意味着是朝廷的认可的爵位。后来刘备虽然建立蜀汉,但始终不是正统也没有被其他国家认可,所以刘备分封的爵位跟朝廷认可的爵位含金量差别其实是挺大的。

关羽得到汉寿亭侯是当时解白马之围,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一刀一刀杀出来的,这也是关羽威震天下的第一步,对于他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象征着崇高的荣耀。而后刘备分封的爵位只要是跟他有关系的基本都封了,没有什么独特性,即便是封个侯也不能显得自己多么出众,这对于一向自傲的关羽来说有和没有没啥区别。

3.为什么关羽不接受

最后就是关羽此人一生忠义,也因此被后世传颂,他为人讲义气对自己的兄弟刘备和张飞都是好的没话说,他的忠信其实不只是对刘备此人的忠诚,而是对汉室的忠诚。关羽其实对刘备自立为王是很不满意的,所以刘备在关羽活着的时候也没有敢称帝,关羽一向以汉臣自居,一心想要恢复汉室的欲望是比刘备浓烈的,后来荆州之失也是因为他急于北伐想要早点儿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所以关羽对于这个汉室朝廷颁发的汉寿亭侯的身份是非常在意的,一生都以此身份自居,也是表明了自己忠贞之志。

所以说关羽不肯接受刘备的册封,而是做了一辈子的汉寿亭侯。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为什么能让关羽那么珍惜?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的“汉寿亭侯”,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吧,不过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曹操给关羽封的,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曹操给关羽举荐的,毕竟当时汉献帝还是皇帝,曹操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越过皇帝去给别人封侯,因此最终将关羽封为汉寿亭侯的其实是汉献帝,虽然那时候的汉献帝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了。不过,这个汉寿亭侯在当时是多大的爵位呢?为什么能让关羽一直都那么珍惜?1.关羽是怎么被封汉寿亭侯的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背叛曹操,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并占领了徐州。车胄本是曹操的人,刘备不仅杀了曹操的人,还占了曹操的地盘,这自然让曹操十分生气。曹操一直认为刘备是英雄,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就是因为没有稳定的地盘。为了防止刘备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第二年,曹操在和袁绍官渡决战前夕,抽空亲自率领大军击败了刘备,并且俘虏了关羽,并表他为偏将军。

收拾了刘备之后,曹操才放心的率军到达官渡,和袁绍隔河对峙。袁绍派名将颜良、淳于琼等人,率兵十万,攻打曹操地盘白马。白马告急,曹操于是亲率大军前去驰援,并派关羽为先锋。

曹操谋士荀攸献计,先在延津佯装渡河,造成要偷袭袁军后方的假象,迷惑袁绍,这样袁绍必然要分兵前去把守。然后,再选精兵快速突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这样不仅可以一举解除白马之围,而且还可以初战告捷,鼓舞士气。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而袁绍也果然中计。直到曹军距离颜良军营十余里时,颜良才知道这一情报,他不禁大惊失色,只得仓促迎战。

关羽作为先锋,急于立功,他远远地望见了颜良的麾盖,就于乱军之中快马奔腾来到颜良面前,还没有等到他反应过来,就被一枪刺死,关羽当众割下颜良首级,袁绍军于是大败。《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战场上刺杀颜良这一行为,真正做到了后世小说家笔下的“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为了表彰关羽,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也十分珍视这一封号,后来多次自我介绍时,他都会提到这一封号。2.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其实,“汉寿亭侯”并不是官位,实际上它是一种爵位,关羽之前被封的“偏将军”才是官位。那么,关羽在自我介绍时,为什么不称呼官位,而要称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讲究职以能授,爵以功赏。官位属于行政系统,有具体的职务和对应的上下级关系,并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通过选拔人才方式来授予官位,而且官位不可世袭。爵位属于荣誉系统,没有具体的职务,一般是皇室贵族或者有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才会被授予爵位。例如,刘邦在白马之盟中曾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和官位不同,很多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且,一般有爵位的人都会有官位,但取得官位容易,而取得爵位却很难。

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一生都没有取得侯爵(李广难封)。例如三国的张飞,虽然一直和关羽齐名,却在关羽被封汉寿亭侯二十多年后,才被封侯,而且还是刘备称帝之后才册封的。

而关羽的汉寿亭侯,却是自己在战场上通过军功得来的,而且是大汉朝廷正儿八经认证过的。所以关羽对于这个“汉寿亭侯”爵位,自然十分珍视。

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长,官很小,因此,很多人就有疑问,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是不是这个爵位也很小呢?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为了奖励军功,秦朝在商鞅变法时,曾经设置了二十等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爵位制度,并添加了王爵。汉武帝时,为了避讳其名刘彻,第二十等级爵位彻侯,改为列侯或者通侯。西汉初年,大封功臣,因为军功受封列侯者很多,那时列侯封地领域也比较大,大者有数万户,小者也有五百户。但是到了东汉时期,列侯封地逐渐变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可能仅有一亭。《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因此,列侯根据封地大小,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虽然,关羽的亭侯,小于乡侯和县侯,但是却属于二十等级爵位中最高者——列侯,这个爵位已经很高了。其实,三国有很多大臣,都是被封为亭侯的:魏国于禁被封为益寿亭侯,李典被封为都亭侯,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三国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在建安元年(196年)时,也是被封为宜城亭侯,一直到219年,才进位为王爵(汉中王),做了23年时间的亭侯。

而在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关羽又被追谥为“壮缪侯”。这时,距离他去世已经40年了。3.“壮缪侯”和“汉寿亭侯”有什么区别

国人向来讲究盖棺定论,一个人去世之后,要对其一生功绩进行评价。而“壮缪”这两个字便是蜀汉政权对关羽的评价。一般认为,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在领军方面很有能力,因为他曾经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但是关羽的能力最后却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名不符实,这是因为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丢失荆州,给蜀汉带来非常重大的损失。这个谥号整体来说,评价比较客观中肯。

虽然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名不副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关羽是以荆州一州之力,败于曹魏和孙吴两国联手之下的,可以说虽败犹荣了。而“汉寿亭侯”这一封号,也是对他武功方面最好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封的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为何刘备封赏关羽却不接受?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关于在曹操那里时曾被曹操封了一个汉寿亭侯的封号,是关羽的一个爵位。但关羽又是一直效忠于刘备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跟着刘备,再加上《三国演义》对刘关张三人之间感情的一种描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更是认为关羽对刘备一定是忠心不二的。但是为什么曹操给他的汉寿亭侯关羽一直都在用,但是刘备给他的封号他却并不接受呢。刘备给了关羽什么样的封赏?关羽为何不接受,这中间又有什么差别呢?1.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是如何得来的?

那么,关羽正常情况下是如何报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前期一般是以“关某”或者“关云长”来称呼自己,等到斩了颜良之后,才自称为汉寿亭侯,有的时候会说是“汉寿亭侯关某”。

很多人肯定会说了,关羽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曾经“降汉不降曹”,怎么会接受曹操的表的爵位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在三国时期,一个东汉政府承认的爵位称号还是比较值钱的,而且关羽得这个爵位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将关羽斩颜良的行为当作玩一样,实际是有点吹嘘的成分。

之所以会发生曹操派关羽去解白马之围,那是因为官渡之战期间,曹操主力与袁绍相持,这个时候袁绍派颜良从白马而来,一旦得逞对官渡之战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颜良是河北名将,素有威名,这个时候曹操手下大将徐晃不敢与颜良对抗,坚守不出。

连徐晃都干不过的人,曹操手下还有谁能打过,无奈之下,曹操启用刚刚俘获的关羽前来表现一番,关羽是冒着生命危险,给颜良来了一次“斩首行动”,其实也就是小股骑兵趁着颜良没有列阵完成而进行的一次快速冲杀,该着颜良当真没有两下子,一个回合就被带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自然是不可能报上名号的,其中危险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关羽此举给曹操带来巨大的好处,白马之役曹操如果失败,那整个官渡之战形势岌岌可危,曹操是一个很爱惜人才的人,对于关羽这样的人才自然想要拉拢,因此上表中央政府,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可以说,关羽得这个汉寿亭侯,是相当不容易的,也是刀剑添血,拿命搏出来的。

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虽然这个称号是曹操表的,但是却是东汉中央颁发的,关羽和刘备一路人,是汉朝皇室宗亲的支持者,当时刘备的爵位也是刘协给表的“宜城亭侯”。2.关羽这个汉寿亭侯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很多人说,汉朝遍地都是侯,关羽一个汉寿亭侯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说呢?中国古代很长,每一个时期的社会构成都不一样,在唐宋之后,可以通过科举这种方式改变底层与上层的秩序,但是在隋唐之前,尤其是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你的身份地位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如果不是乱世,像刘备、关羽、张飞那都是该卖鞋卖鞋,该卖肉卖肉,该卖枣的卖枣,正是因为乱世刘备打着皇室宗亲的旗号才得以有一番作为。

关羽从平民以军功得到侯爵,那是相当不容易的,汉朝时期侯爵也分好多等级,最高一级是县侯,其次是乡侯、再次是亭侯、最后是关内侯。

知识点:关羽的“汉寿亭侯”,不是“汉”“寿亭侯”(不是汉朝的寿亭侯),而是“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也就是说,关羽的侯爵是第三等的。3.关羽为何一直使用汉寿亭侯

很多人肯定会说,第三等的有什么了不起,前文已经说了,刘备的侯爵也是亭侯,那还是196年刘协拜刘备为皇叔的时候,亲自封的,而关羽是在200年封的。

刘备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称呼都是“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亭侯是爵位,左将军是军衔,豫州牧是官职,古代通常都是爵位在前。

大概是因为刘备的爵位只是一个亭侯,所以在其称帝前,整个蜀汉集团都很少有封侯的,一直到刘备称帝的时候(关羽已死),才封张飞和马超为乡侯。

张飞和刘备的关系咱就不说了,马超在之前其实级别跟刘备差不多,是反曹失败后,最后投靠了刘备,封乡侯也在情理之中。

有意思的是黄忠被封为关内侯,黄忠因为在夺取汉中的时候,斩了夏侯渊立了首功,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才赐其为关内侯,后将军,结果关羽得知后,来了一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关羽这种由来的自豪感,也是相当霸气的。

刘备死后,刘禅封诸葛亮为乡侯,赵云和魏延为亭侯,可见关羽的汉寿亭侯在东汉政府没有彻底灭亡,刘备没有称帝前都是吊炸天的存在。

以关羽孤高的性格,自然到处秀自己的爵位称号了,毕竟是含金量高,而又得知不易的爵位。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亭侯是谁封的 汉寿亭侯是官职还是爵位

全文共 1993 字

+ 加入清单

建安五年,曹操率军亲征刘备,刘备无奈投奔袁绍,但关羽是被曹操生擒。曹操一直很欣赏关羽,所以不仅没有为难关羽,更是以厚礼相待,还封他为偏将军。在和袁绍的战役中,关羽斩得颜良首级,其勇武程度袁绍手下无人可挡。经此一役,关羽立下战功,被封为汉寿亭侯。有很多朋友对“汉寿亭侯”这个头衔感到好奇,汉寿亭侯相当于一个多大的官呢?那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有关汉寿亭侯的故事。关羽封爵

《三国志》记载,曹操曾评价关羽道: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关羽,三国名将。建安四年,刘备背叛了曹操,占领了徐州。建安五年,曹操和刘备大战,曹操亲自出征,刘备大败,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生擒,被迫投降。曹操一直敬佩关羽,在他投降之后以礼相待,并授予其官职——偏将军。虽然如此,关羽一直记得自己曾经在桃园的三结义,一直记得。

之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淳于琼、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接受了荀彧声东击西、轻兵掩袭白马的作战方略,亲自迎战。袁绍大军果然中计,直到曹操军队快接近颜良驻扎地时才反应过来,颜良此时毫无准备,慌忙应战。曹操命令张辽和关羽为前锋。

关羽想着如果他立功了也许曹操会放自己离开,于是策马冲锋在前,一挥刀,于千军万马中刺死颜良,在万千军队面前砍下颜良首级,返回军中。而此时袁绍军中已经无人能抵挡关羽等曹操的兵力,遂解白马围。

在这场战争中,关羽立了大功,曹操向朝廷上表,申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所以,如此来看,汉寿亭侯在表面上是曹操所封,实际上是大汉天子封赐的,它的含金量可比一般的头衔来得更加高贵。在得到这个头衔之后,关羽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一般都用“汉寿亭侯”自称,那“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多么大的官呢?汉寿亭侯什么是爵位

“汉寿亭侯”不是官职名,而是爵位名。在古代讲究职以能授,爵以功赏,所以这官职和爵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爵位,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因此爵位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朝代时期,对爵位的等级和赏赐也是不同的。

汉承秦制,所以在大汉时期,爵位也是继承的秦朝的二十等爵,分别为: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汉朝增设“王爵”,后来为了避讳“刘彻”之名,“彻侯”改为列侯或者通侯。列侯为最高等级。

二十等爵最开始是商鞅变革时设立的,最初是奖赏给有功劳的大臣,秦朝时彻侯食县,其他诸爵的食俸禄如官吏。汉初,为了奖励,稳定新生政权,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受封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

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到了东汉时期,封地逐渐变小,甚至到了封地仅“一亭”的地步。《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所以,列侯根据封地大小,分为县侯、乡侯、亭侯。想必此时读者会想起刘邦的沛县泗水亭的“亭长”一职,但是亭长是官职名,而“汉寿亭侯”是爵位。

爵位是有条件世袭的,官位却不可以。虽然关羽的“亭侯”等级低于县侯和乡侯,但是他是在二十等爵里面最高等级“列侯”下属爵位,这个爵位已经很不错了,在当时整个蜀国也没几个人有此封赏。在自我介绍时用“汉寿亭侯”也可以给蜀国撑撑面子。

在三国时期也有大将曾受到爵位的奖赏,比如:魏国于禁被封为益寿亭侯,李典被封为都亭侯,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就连刘备在自己单干之前也是宜城亭侯。从列举数据来看,得到爵位的封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有很多:一是很多爵位在汉朝时期就只封给皇亲国戚,用血缘关系维系统治一直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惯用的手段;二是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国土面积本就小了不少,有爵位也难有封地,天子也就不那么乐意封爵了;再者就是被封爵需要立下非常大的功劳,还需要有地位之人的推举...总结来讲就是,能拿到爵位的人,可以说是自带光环了。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用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奔走沙场,凭借血肉之躯碰撞冰冷兵器得来的赏赐,没有走什么歪门邪道或者开后门,又为何不能昭告于天下?百年之后的又封侯

也没有一百年,在关羽去世四十年后,公元260年,关羽被追封为“壮缪侯”。在古人盖棺定论的文化传承里,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所以后人评价的关羽即他是真的在军事方面有才华,才能做到以一己之力威震华夏,但是他最后败走麦城,丢失荆州,这是后人觉得他名不副实的地方,但关羽又何尝不想为大哥刘备坐稳江山?

最后的最后,关羽被吕蒙所杀,他的首级被孙权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孙权又把他的身躯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安阳。后世流传为“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你看,关羽在战场上在刀剑中赢来的汉寿亭侯,堂堂大汉天子授予的“汉寿亭侯”,也就自豪了20年,这些身外之物,最后只能以笔墨纸砚的方式留下来,不过此生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也足矣了。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甲鱼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西滨,水田面积41.98千公顷。县境内太白湖、西脑湖、南湖、围堤湖、青泥湖、大南湖、清水湖等水域,野生甲鱼甚丰。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年平均气压1012.1P,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20℃的活动积温86400h℃,全年无霜期274d。雨量丰沛,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 kl /cm2。为汉寿甲鱼的生长与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汉寿甲鱼有一个长达6个月的休眠期。

特定品质

汉寿甲鱼风味独特。与其他地域甲鱼相比,汉寿甲鱼具有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腹内脂肪呈蛋黄色;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食用时,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优胜于其他种群。汉寿甲鱼含高比例的鲜味氨基酸,尤其是其中的五种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ARG)相对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89%和59.23%。汉寿县境内养殖的甲鱼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钙、磷、铁、锌、钾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另外,汉寿甲鱼肌肉中硒的含量为258μg/kg即25.8μg/100g,是一般动物鲜肉中的1.2~9.4倍。

汉寿甲鱼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汉寿县龙阳镇、周文庙乡、岩汪湖镇、沧港镇、新兴乡、大南湖乡、坡头镇、鸭子港乡、酉港镇、洲口镇、文蔚乡、罐头嘴镇、聂家桥乡、 丰家铺乡、毛家滩乡、株木山乡、太子庙镇、崔家桥镇、军山铺镇、月明潭乡、洋淘湖镇、龙潭桥乡、蒋家嘴镇、百禄桥镇2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苎麻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2005年1月,汉寿县就赢得了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中国苎麻之乡”称号,正式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全国苎麻发展基地县。

近年来,该县从提高农产品转化率、拉紧苎麻加工升值的产业链条着手,一手抓新品推广、一手抓加工升值,使整个苎麻产业形成了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从而达到了农民获利、企业赢利、财政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原麻年总产达1.7万吨,产值1.4亿元。栽种苎麻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全县栽种5000亩以上的乡镇多达8个,栽种10亩以上的种麻大户2500多户。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新品,使全县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历史性跨越,去年全县苎麻平均单产达到了176.8公斤,高产麻园单产更是高达300公斤。

2005年1月,汉寿县就赢得了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中国苎麻之乡”称号,正式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全国苎麻发展基地县。

苎叶粄为客家特产,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

制作方法: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亭侯点军碑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亭侯点军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寿亭侯点军碑

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点军公园内,清代碑刻。清光绪十一年(1885),时任宜昌总镇的罗缙绅为纪念关羽在该处点军而立。碑质地为青石,通高2.88米,碑身宽1.05米,厚0.21米,碑额宽1.13米,厚0.24米。碑身阳面刻“汉寿亭侯点兵处,乾隆丙寅岁陈镇军纶所镌字也。其地上控巴夔,下制荆襄,为侯平生据险扼要立功之所,沿古遗迹书以识之,宜矣。惜制度狭小,摩挲片石,半蚀风霜,绅惧其日销沉也,为易丰碑,并讠志数语,刻手书虎字于末,非有附骥之私亦向往之不能置耳。”阴面刻“虎”字。碑额下端正中部刻“万古不朽”。该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汉寿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属洞庭湖水系,位于汉寿县城中部,距离县城5公里,距常德市30公里,上游分别从沧港镇和毛家滩乡牛路村开始,含沧浪河、南湖撇洪河和安乐湖,下游与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相连,总面积1836.53公顷,湿地面积1544.45公顷,涵盖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四类湿地类型,由湿地保护、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务五大区域组成,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它的建立对构建洞庭湖流域大生态保护格局、完善洞庭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升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烈士陵园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汉寿烈士陵园位于常德市汉寿县龙阳镇杨旗嘴。

1984年,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全县人民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寿努力奋斗,中共汉寿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修建烈士陵园的决定。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县委、县人民政府号召,踊跃捐款。1987年4月,陵园落成,占地15万平方米,老一辈革命家帅孟奇为“烈士陵园”题字。园内铸有革命烈士雕塑像,詹乐贫、陈刚、熊琼仙等革命烈士及抗日阵亡将士墓安葬在苍松翠柏之中。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广大中小学生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汉寿县第一中学、汉寿县第二中学、詹乐贫中学、龙池实验学校、西竺山中学、龙阳镇东正街小学、龙阳镇南岳路实验学校都把汉寿烈士陵园作为德育教学基地。每年清明前后,络绎不绝的学生前往那里,祭拜烈士,举行庄严的集体入团仪式,缅怀先烈,弘扬先烈精神。

汉寿烈士陵园于1995年11月被常德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常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汉寿亭侯祠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亭侯祠为南澳县文物保护单位。

汉寿亭侯祠 即关帝庙。位于南澳县深澳镇东南角。明万历七年(1579年)副总兵候继高始建,以后多次重建、扩建、重修。祠坐南朝北,背靠金山。通面宽18米,辟三门于平台之上,分别有石级可上,门墙石壁,中门宽2米、高达4米,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过门廊后是天井并东西方走廊,正中一高台,两侧有石阶可上正殿。殿后又建有供奉“桃园三结义”厅房。总进深50米。祠正前建一戏台,旁竖石狮,侧竖一碑刻“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祀”高2.3米、宽近1米。其中有一段记载戚继光来南澳剿灭海寇吴平的经过(碑文见《南澳县文物志》)。1991年乡民及台湾高雄乡亲重修庙宇。

1992年南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