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天祥

文天祥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文天祥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文天祥问题。

分享

浏览

7635

文章

13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是南宋的人,他本名为云孙,家住在江西庐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相信大家都背过文天祥所写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这也表达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

文天祥在1256年考取进士,踏入官场,可惜因讽刺贾似道而被罢官,直到元军东下,文天祥斥巨资为朝廷招兵买马,在跟元军议和时,再次口无遮拦斥责元丞相被拘留,在将他押解北上的途中逃走。

文天祥不顾自己势单力薄,招兵抵抗元军,但最后还是失败而归,祥兴元年,文天祥成为俘虏,本来元朝统帅要招降文天祥,可文天祥拒绝了对方的劝告,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写下了《过零丁洋》。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的作品有哪几个?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作品有:《过零丁洋》、《扬子江》、《金陵驿》、《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除了《指南录》和《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词等。这是最有价值的著作,称之为史诗。此外还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诗稿。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的作品有:《过零丁洋》、《扬子江》、《金陵驿》、《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在文学研究上除了《御试策—道》这篇哲学专著外,再无其它专题研究或专著,这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不允许他坐下来进行专题研究所致,除对策、封事等外,他在百忙中不却友人之所托,写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此外,诗、词最多,除了《指南录》和《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词等。这是最有价值的著作,称之为史诗。此外还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诗稿。

我们熟悉的文天祥的诗如:《过零丁洋》、《正气歌》、《扬子江》、《金陵驿》。

我们熟悉的文天祥的词如:《酹江月·乾坤能大》、《满江红·燕子楼中》、《满江红·试问琵琶》以及《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相对而言最后一首较为陌生。吴熊和主编《宋词精品》、张璋主编《中华词综》等均不录,朱祖谋编《宋词三百首》、胡适选注《词选》无一首文天祥的词,可喜的是该词选入唐圭璋等撰《唐宋词鉴赏辞典》。我们看看这首相对陌生而“词中凝聚中国文化精神之杰作,其艺术亦别具异量之特美”(邓小军语)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人?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为何愿意投降忽必烈?为何最终还是被杀?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物,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诗句,一直流传着,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一直感动着很多人。但其实,当时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文天祥的确是一直都不愿投降,但是在中途其实还说过,如果忽必烈答应自己一个要求,他也不再会像之前那样的顽抗,忽必烈听到他的要求之后,其实也有些犹豫,然而最终,文天祥还是死在了忽必烈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文天祥的要求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要求,会让忽必烈愿意放他一马,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要杀了他呢?1.文天祥为何不愿投降

文天祥自幼就产生了很浓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一直陪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自小就非常敬重忠义之士,所以暗下决心,以后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受百姓铭记,受历史赞颂。文天祥是个很有能力的人,20岁的时候,他就凭着一篇上万字的策论被皇帝钦点为状元,正式进入了仕途,开始了为官之路。可是为官之路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朝堂上有很多奸佞小人,文天祥斗不过他们,多次被贬,流放在外。

1274年,元军正攻打南宋的江山,临安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文天祥已经被外放到了赣州,可是他依旧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家当,组建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打算进临安勤王。当时也有人劝他,这样去无疑就是送死,可是文天祥却不在乎,他觉得就算自己和这上万人全都死了,也会有其他的爱国人士,继续踏上他的路,抵抗元军。然而,就在文天祥信誓旦旦地要与元军抗争到底的时候,皇城中已经有人开始投降了。

后来因为小人与元军勾结,文天祥也很快被俘虏。文天祥是个人才,这一点忽必烈也是知道的,而且他深知自己的王朝要想建立起来,必须有像文天祥这样的有才之士。另外他也深知文天祥在南宋的地位,如果文天祥能向他投降,那么其他的抗元队伍也就散了。所以忽必烈一直想让文天祥投到元朝的朝廷中,为元朝效力。可是文天祥誓死不从,忽必烈派各种人前去劝说文天祥,三年之后文天祥终于松口了。2.文天祥提出什么要求

但是他有个条件,他不会进入元朝的朝堂,但是他希望忽必烈可以放了他,让他去当个道士,如果忽必烈和明朝有什么需要他做的,他也会以方外之人的身份帮助他们。见文天祥终于松口了,不少人尤其是向元朝投降的朝臣,都向忽必烈上书,希望他能答应文天祥。这样一来,文天祥既保住了自己的名节,同时元朝也算招揽了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忽必烈一想,确实如此,所以也有了放过文天祥的想法。

可是朝堂上最少不了的就是奸佞之臣。南宋降臣留梦炎与文天祥有私仇,他坚决不同意将文天祥放回去。所以他跟忽必烈说,文天祥那么有号召力,万一把他放了,他再到南方招兵买马,反抗元朝怎么办?就在忽必烈犹豫不定的时候,江南居然有人打着文天祥的旗号来抗元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忽必烈再也不肯松口,直接将文天祥杀了。

其实留梦炎说的大概是真的,文天祥被关押了三年都没有投降,如果他真的想死的话,在这三年中早就死了,怎么会再向忽必烈提出放他回去的要求?况且在文天祥心中,把忠义看得比什么都大,为了忠义,牺牲生命也不算什么,这在他的《过零丁洋》中就能看出来了。所以他很有可能会是在找机会离开,等忽必烈放他回去之后,再组织力量反抗元军。

文天祥忠义了一辈子,最终还是因忠义而死,但是让人欣慰的是,他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已经过去几百年,文天祥仍然是忠义的代表。他的这种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并发扬光大。3.为何文天祥还是被杀了

在南宋被元朝攻破的时候,官员们站成了两队。一队跪在忽必烈的面前,乞求着生命和荣华富贵;另一队则拔刀相向,继续和蒙古人决一死战。忠臣中名气最大的无疑为文天祥,其实他被害之前,向忽必烈提出了一个要求。文天祥答应投降,提了个条件,忽必烈为何反而杀他。

时最顶级的这方面的将帅,特别是郭侃所部汉军万户,曾经一路从印度打到了伊拉克的巴格达。就是这些人抓住了文天祥,蒙古淮阳王张弘范当然希望文天祥可以投降,但是,怎么劝说都不行。最后文天祥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不过实际上,文天祥被押送到燕京,整整被关了三年,期间无数他曾经的朋友也来劝降,期间文天祥曾表示过愿意投降,只要元朝答应自己一个条件。根据史料的记载,文天祥曾在狱中表示:“国亡,吾分一死矣。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天祥本身也不愿意死,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所以文天祥的想法应该得到理解,而且只要忽必烈答应,让他先做道士回家乡,日后再招入朝廷为官是可以的。

文天祥无疑是一个忠臣,他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南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还苦苦支撑。在战败之后还写诗明志,表达了自己要以死报国的决心。在最后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南宋朝廷做了最后一份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零丁洋在哪?文天祥为何会写下《过零丁洋》?

全文共 238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零丁洋,对于文天祥来说,这是伤心之地了。早在公元1278年,南宋的景炎三年,42岁的文天祥乘船经过零丁洋,看到波浪起伏的海面,思潮涌动,悲壮满怀,创作出了一首传颂千古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知名度很高,也非常的经典。它让我们看到了南宋最后的一介忠骨,以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祭奠这个破碎的山河,发出了宁死不屈,丹心留史的呐喊。

这首诗,也从此让零丁洋这个地名深入人心,被很多人所铭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零丁洋,这个文天祥的伤心之地。零丁洋的地理位置

零丁洋,又被称为伶仃洋,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在广东省的南部,是富饶繁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像一条由北向南的血脉,滋润着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而在珠江水系的最末端,也就是珠江汇入大海的地方,有一片喇叭口形状的海域。

从地图上看,它北起东莞虎门镇,南到香港和澳门,整个水域面积可达2000多平方公里。

这片海域,就是零丁洋。

1278年,文天祥正是经过此处,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今天,零丁洋的海面平静而又蔚蓝,但是在80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伤心之地,写满了国破家亡的忧伤。

那么,文天祥为什么会途径零丁洋?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发出了响彻千年的慷慨悲歌呢?

要说明这些,就要介绍一下南宋末年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崖山前夕

1278年,对于南宋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个悲剧而又绝望的至暗时刻。

这一年,蒙古人加紧了南下的步伐,步步紧逼,把南宋朝廷追赶到了广东沿海地区。曾经的大宋江山,如今只剩下了弹丸一隅,退无可退。

这一年的4月,宋端宗驾崩,大臣张世杰拥立只有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并且逃亡到了崖山一带。

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南宋将接近千余艘战舰集中在崖山的海面上,并集结了南宋的十多万军民,打算和蒙古人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而在这一年的12月,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屡次遭受兵败之后,在广州海丰县以北的五岭坡被俘虏。

抓捕他的人名叫张弘范,是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一员名将。

张弘范负责整个蒙古军队南下伐宋的军事总指挥,在当时,他正在组织和训练水军,打算向崖山一带的南宋残余军队发起最后的总攻。

于是,被捕后文天祥作为俘虏,登上了元军的战船,并从广东海丰一带出海,向崖山方向驶去。

一场决定南宋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来临,这场大决战就是著名的崖山海战。

崖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 这里是潭江的入海口,由于西有汤瓶山,东有崖山,两座山像一道天然形成的拱门,所以也被称为崖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从广东海丰(今广东省汕尾市一带)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最终驶向崖山,途中正好经过零丁洋。

1278年的冬天,文天祥正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挟持在元军的战舰上,穿过了零丁洋。

可想而知,当时在船上的他,亲眼目睹元军浩浩荡荡的舰队,前去攻打自己国家最后的一隅领土,内心应该多么的煎熬和痛苦。慷慨悲歌

在元朝的舰船上,张弘范还向文天祥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

由于蒙古人并不熟悉海战,而在崖山的海面上聚集着南宋的十多万誓死抵抗的军民,所以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海战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文天祥在南宋军民中具有非常高的威信,所以,张弘范想让文天祥写一封劝降信,劝说驻守崖山的张世杰投降。

对此,文天祥作出了一个坚定而又强硬的回答,拒绝了张弘范的要求: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我生不能捍卫自己的父母,却去劝说别人背叛父母,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然而,张弘范并没有理睬文天祥的回应,仍然逼迫他写劝降信。

文天祥为了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态度,于是便想写诗明志。此时,舰船正行驶在零丁洋上,他望着舷外波涛起伏的海水,回想起多年以来抗元战争的困顿与浮沉,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作为对张弘范的答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张弘范看到诗中的这两句时,终于知道了文天祥坚如铁石般的决心,是不可能再扭转的,只能尴尬一笑,无奈作罢。

就这样,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因此而诞生于世,传唱千古......

而在仅仅3个月后,也就是1279年的3月,崖山海战终于爆发。张弘范率领着舰队向崖山的南宋军队发起了总攻。十多万南宋军民见抵抗无望,纷纷跳海殉国,丞相陆秀夫也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

当时,文天祥也在崖山。他以一个俘虏的身份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可想而知,他的心当时在滴血......

在此之后,文天祥被俘北上,被带到了元大都(今北京)。他宁死不肯投降,5年以后,在北京街头从容就义。

他死的时候,面朝着南方行跪拜之礼,他朝的方向,正是崖山和零丁洋所在的地方。今非昔比

一湾零丁洋,成为了文天祥的伤心之地,成为了那个时代所有南宋臣民的伤痛。

然而,时间在穿越了800多年后,来到21世纪的今天,这湾小小的海洋却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象征。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仅在9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10月24日,这座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而这座大桥横跨的地方,正是800多年前那个令文天祥伤心流泪的零丁洋。

一座大桥,像一条铺在海浪碧波上的丝带,连接起了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把所有中国人的心拴在了一起。

一座大桥,以最快的建造速度诞生,证明了中华民族崛起的雄伟步伐。

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如果当年经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能够看到今天横跨在洋面上的这条雄伟的大桥,心中是否还会那么惶恐和伤心呢?结束语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实际上,慷慨悲歌的又岂仅仅是燕赵之士?

像文天祥这样,在国家危亡时能挺身而出,在泥沙俱下时又能够誓死明志,即便兵败被俘,还可以谱写出如此有精神感召力的诗篇,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慷慨悲歌之士。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民族才可以生生不息的繁盛数千年,像横跨过零丁洋的港珠澳大桥一样,雄伟而又壮丽,坚实而又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文天祥属于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宋理宗宝祐四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xiànɡ)贾似道而遭到贬斥,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

德祐元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赵昰称帝后,文天祥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终因势孤力单被击败,在五坡岭被俘。被囚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不久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展开阅读全文

吴阳文屋村文天祥纪念馆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吴阳文屋村文天祥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天祥纪念馆,位于吴川市吴阳镇文屋村,建于2000年,是南宋江民族英雄文天祥后裔和文氏和港澳宗亲,为弘扬祖德、纪念民族英雄、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捐资兴建的。据悉,近2000人的文屋村,是从文天祥在江西故居的桔子迁移出来的,其始祖就是评语在祥的曾孙。纪念馆为祠堂式砖森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飞檐拱门、粉红色墙明黄瓦的仿古建筑。纪念馆。依山而建,优美,四周是几棵数百年树龄的古榕树,郁郁葱葱,把纪念馆衬托得气势非凡。馆前广场有“丹心阁”和“正气亭”等附属建筑物,总投资100多万元。纪念馆共有四层,分别为正气厅、文化厅、会议厅、文史料厅和图书室等。地下大厅正中立文天祥塑像,官服严整,端坐如钟,昭示正气凛然的气节。文天祥虽是文臣,却不乏武将的铮铮铁骨,旁列十八般武器,或许就是决不妥协抗敌到底的誓词。正面墙上为文天祥亲书的《正气歌》,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激起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壮志雄心。左右墙上有文天祥生平简历、爱国事迹,悬挂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伟人的书迹。二楼为名家书画展览室。

为教育后辈树立正气,文天祥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到节假日,当地学校、群众都爱把孩子带到这里参观。纪念馆补湛江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信息来源:吴川市人民政府

吴阳镇:吴阳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鉴江下游平原。镇址吴阳城,距市区14公里。面积8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414亩,林木面积21861亩,鱼塘2138亩。下辖18个管理区,178条自然村。乡镇企业主要有造纸、纺织、食品加工、塑料、网具、木材加工、建筑业等。尤其建筑业发达,曾代表国家出国到美国塞班岛参加建设,每年在全国各地的建筑产值达20多亿元。渔网、安全网是该。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二女墓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二女墓为连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天祥二女墓在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东西分立。其间,有历朝创、修墓地善信捐题芳名录,有府、县官衙保护墓地告示、禁牌。碑、铭、记文皆有楷书镌刻,笔法遒劲,字迹仍清晰可辨。从追述当年文天祥戎马倥偬,捐输国难,到定娘、寿娘流落三角,憔悴以死,为父尽孝,以及乡绅仁人义举营葬,历数史实,凿凿有据。

拜坪下有一小溪,迂回横亘。溪面,有一小石桥。相传:文丞相二女因避元兵,至苏坑过此桥,惧追,随投桥下,妹牵姐衣,并溺而死。农民见而捞其尸置于山麓,搜其身,有文天祥书一缄,遗谢叠山(注:谢叠山,又名枋得,南宋诗人,是文天祥的同科进士,同举义军抗元的战友。)托顾其二女,方知为文丞相女,遂具棺葬之。后元兵追寻,挖其墓,仅见二白石。后人因之名其桥曰《仙女桥》。桥下溪旁咫尺,有一圆形洼地,周围幽草丛生,乃是乡民传为《烈女井》之遗赴。石桥南端荒坡上,建有一幢占地面积约为40平方米的古式建筑《双烈庙》,又称《仙娘庙》。庙内正厅神龛上端坐定娘、寿娘泥塑彩像,衣服古饰,仪表慈祥,双目有神,体态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敬。庙旁,矗立一大石碑,为文天祥弟文璧之后代暨海外侨胞、三角村善信同人在1991年整修墓、庙时所立。

1985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屯兵遗址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屯兵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永丰抗元兵败后,率部由福建汀州转至循州(今梅县、兴宁、五华一带),后驻扎在南岭八个月,留下很多故事。永安县志首志撰编叶春及,在编撰永安县志时遍访各地,搜罗事迹,将文天祥故事、遗迹载入永安县志:“永安有南岭,南岭有文信国(文天祥封信国公)、邹处置(邹凤,被任命为江东西处置副使)之迹,邑若增而重矣。余故特书,以重兹邑”。

竹叶诗 1277年,文天祥率兵由兴宁经长乐(今五华),至琴江都中镇约练方甲(今紫金县中坝镇广福村)岐山寨碧云洞小驻,题有竹叶诗一首:”大节千宵日,虚心效圣贤,文山聊写意,挺拔万年坚。”离开碧云洞时,又题”壮帝居”3个大字于墙上,后人临摹《竹叶诗》和”壮帝居”3个大字,镌刻在碧云洞墙壁上,至今尚存。

甘泉胜迹 传说南岭水口(今南岭中学路下河畔)有一毒泉,饮之即死。文天祥驻南岭时闻讯,即用宝剑在井旁划石”甘泉胜迹”四字,水毒尽祛。后人饮之,可清热解暑、健胃止泻。后人临摹文天祥手迹,在巨石上刻”甘泉胜迹”四个大字。今此四字仍存,过往南岭中学桥上可清晰看见,泉井因修筑水坝时淤没。

大忠庙 又称文爷祠,是后人为纪念文天祥所建。坐落在今南岭镇水口村,”甘泉胜迹”遗址上侧(今南岭中学)。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0期间被毁。大忠庙是仿相府式样建筑三层,由大门、前院、正殿三部分构成。大门内进前厅,两侧有房,又进为大院,一侧有房,由院拾级而上,正殿前设一祭坛。正殿内置5米多高的文天祥塑像。大门石柱上有举人钟时行所撰对联:”蒙难已三年,想燕北艰贞,只觉陆死海,张死山,尚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浑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尸祝芳声。”内有举人温太和所题两副对联:”垂戴数言,写我一生读书史;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正气不随元日月,丹心独照宋山河。”此外,南岭尚有许多诗联碑记。现南岭中学内尚存上述三联并少许余墨残碑,字迹模糊。此外,南岭还有”生点竹”、”倒插竹”等景观。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展开阅读全文

过零丁洋拼音版 过零丁洋文天祥翻译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xīn kǔ zāo féng qǐ yī jīng ,gān gē liáo luò sì zhōu xīng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xīn kǔ zāo féng qǐ yī jīng ,gān gē liáo luò sì zhōu xīng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shān hé pò suì fēng piāo xù ,shēn shì fú chén yǔ dǎ píng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huáng kǒng tān tóu shuō huáng kǒng ,líng dīng yáng lǐ tàn líng dīng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的故事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南宋最后的一位大英雄,文天祥一生下来就自带光环:他颜值高,走在街上会让很多萝莉、御姐不由自主的犯花痴。尽管颜值越高责任越大,但是很少有人仅仅因为外貌而留名青史。

所以文天祥还有一个大招——文章好。受到父亲的影响,文天祥从小就嗜书如命,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一个智商为260的学霸,19岁便轻松拿下庐陵乡试的第一名。在文天祥参加殿试的时候,他用他的文氏书法,一口气写了10000多字。看到这样优秀的文章,宋理宗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立即封他做了状元。

经过考察,组织又任命他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一下就成为了副厅级领导。在文天祥在位的那些年,他住豪宅、吃盛宴、穿名牌,为了跟老干部沟通,他还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象棋高手。在蒙古军队大军来袭时,很多官员都认为:“惹不起,躲得起!” 而文天祥却坚决认为应该全军出击。皇帝虽然叫理宗,却不喜欢理人,碰了壁的文天祥始终闷闷不乐,不久便请假回了老家。

大部分官员在发迹后都会迷失自我,今天拜个老师,明天认个干爹。而文天祥就是这么非主流,他总是看不惯朝中大臣,权臣董宋臣也经常打他的小报告,几年之内,文天祥的职务一贬再贬。后来文天祥又把怨气转移到了皇帝的小舅子贾似道身上,贾似道更狠,直接让37岁的文天祥提前退休了。当然没过多久,朝廷还是再次启用了他。

德祐元年,蒙古大军大举进攻临安,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变卖家产,积极救国。当他率领兵将到达临安时,大臣们已跑了一半。无人可用的朝廷便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与敌军谈判,敌军首领说不过他,便将他抓回去关了三年。在这期间,忽必烈也曾亲自劝降,但均被拒绝。就这样,文天祥在大都柴市慷慨就义。

展开阅读全文

文天祥传的过零丁洋中的爱国名句 过零丁洋的原文译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原文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从容就义文言文翻译文天祥将出狱 文天祥就义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从容就义》的文言文翻译:初八的时候,元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皇帝只作揖而不跪拜。皇帝的侍臣强迫他跪拜,但他仍然坚定地站立着,不被他们所动摇。他极力抗辩,说道:“宋朝没有不循正道的国君,没有需要抚慰的人民。”

不幸谢太后年老而宋恭帝幼小,掌权的奸臣误害了国家,用人、行政,措施不当,你们元人利用我朝的叛将、叛臣,攻入我朝的国都,毁灭我朝的国家。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图恢复兴盛的时候辅佐宋朝,宋朝灭亡了,我文天祥应当尽快就死,不应长久苟且偷生。

元世祖派人告诉他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赐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这个判决,元世祖就批准他们的奏议。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从容就义》的原文

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

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麦术丁力赞其决,遂可其奏。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