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报国

报国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报国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报国问题。

分享

浏览

66

文章

27

岳飞一生尽忠报国,却遭奸人所害,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岳飞被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岳飞一生精忠报国,最终被奸人所害,这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功高盖主。岳飞所在的朝代本身国力就比较弱,再加上宋高祖也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而且这个皇位也并不是通过一些正规的渠道。岳飞是一个名将,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才能够有今天的地位。

虽然说岳飞能够得到宋高宗的赏识,但是岳飞难免有一些不懂人情世故,一直都打算北伐,虽然说宋高宗始终都反对,可是他一直都站在和宋高宗对立的面。一直都说准备去拯救二圣,这里的二圣其实就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宋高宗为什么不想要去北方,主要的原因就在这边,如果北伐成功,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位置根本就没有办法稳定,所以根本就不想要这么做。

岳飞却完全不知道宋高宗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一直都会喊着北伐,宋高宗没有办法就只能够选择疏远岳飞,这也导致最终岳飞的惨死。当然岳飞也并不仅仅做错了这件事情,宋高宗在众多的继承人里面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他多次选择躲避军人逮捕,已经影响到身体,更是丧失了生育能力,但是这么说还是保留了自己的性命。

就是因为宋高宗没有继承人也会让很多的大臣觉得有一些担心,所以岳飞也同样希望能够排忧解难,马上就建议宋高宗可以找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人,让他成为继承人。其实有一些话只能够文官说,所以岳飞的这一番话早就已经伤到了宋高宗的自尊,也同样会让宋高宗产生一定的误会,总而言之,一个手握兵权的将军是说这一些话本来就是不正确的。

然后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宋高宗在经过一番的思索之后还是决定将岳飞处死,虽然说岳飞从来都没有任何的心思,但是就这么一直挑战底线,相信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接纳吧,所以还是应该懂得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深了解“岳母刺字”后的精忠报国心!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精忠报国的意思

精忠报国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精忠报国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在《北史·颜之仪传》中有相关记载:“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们受了国家许多恩惠,应该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以回报这份恩情。而在《宋史·岳飞传》中也有相关记录:“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开始时命令何铸审问岳飞,岳飞撕开衣裳把后背给何铸看,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字迹刻得很深。

精忠报国的用法

精忠报国现在多用于形容非常爱国。我们可以用该成语造句:从小就听妈妈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接着来看一下精忠报国的反义词,卖国求荣,这个成语表示卖国家利益以谋取个人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全文共 185 字

+ 加入清单

岳母刺字刺的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到底哪个是对的?在元朝编撰的《宋史》中,岳飞背后是“尽忠报国”四个字。而在清朝的《说岳全传》中,出现“岳母刺字”的故事,同时内容变成“精忠报国”四个字了。

据史学家猜测,由于宋高宗曾手书精忠岳飞四个字赐给岳家,才使得后续有这样的传说,不过,现在的各地岳飞庙中,有“尽忠报国”的,也有“精忠报国”,但是岳母刺字刺的是“尽忠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但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不过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后来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岳飞刺字的故事 发展了很多版本。“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岳飞,他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精忠报国形容哪些人?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精忠报国一般形容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并牺牲一切的人。现在一般用来形容驻守在条件艰苦环境下的战士,比如边疆战士、维和警察、消防战士等等。

精忠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抗金名将岳飞)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现在一般用来形容驻守在条件艰苦环境下的战士,比如边疆战士、维和警察、消防战士等等。在清朝之前,“精忠报国”为“尽忠保国”。精忠报国的语法是联合式,一般作谓语、定语使用。精忠报国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意思是你们都备受朝廷的恩泽,应该为国家竭尽忠诚,报效祖国。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被擢为偏校。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展开阅读全文

趣味象棋之尽忠报国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象棋有很多很有意思很有趣的棋局,非常的好玩。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趣味象棋之尽忠报国吧。

操作方法

1

我们先看一下尽忠报国棋局。从整体上看,黑方只要再走一步就可以绝杀红方。所以,红方想要赢棋就不能给黑方机会。

2

红方先走马九进七将军,黑方只能将4退1躲避。

3

红方马七进八将军,黑方将4平5躲避(如果黑方将4进1躲避,则红方炮九退一将军便可绝杀黑方)。

4

红方后马进六将军,黑方只能士5进4吃掉红方的马。

5

红方炮一平五将军,黑方只能士4退5阻挡。

6

红方马八退六将军,黑方只能将5平4躲避。

7

红方马六进七形成炮将军的棋局,黑方只能将4进1躲避。

8

红方前兵进一将军,黑方只能士5进4吃掉红方的兵。

9

红方炮五平六将军,黑方只能士4退5躲避。

10

红方马七退六形成炮将军的棋局,黑方只能将4进1吃掉红方的马。

11

红方炮六退二吃掉黑方的马将军,黑方无路可走,红方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生平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意思是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出自明代杨继盛的《就义诗》。

创作背景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年仅40岁。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作者简介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终生报国不言悔

全文共 205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第一代攻击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似乎因为他的“暴风雨”壮举而“潜入”生命之海。

埋藏30年的隐藏“作品”

“从一开始,我就参与了核潜艇的开发,我知道这将是一生的工作。”黄旭华说道。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新华社)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当我在小学的时候,在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家乡被日本飞机轰炸了。这个海滨青年许下了为国家服务的愿望。

高中毕业后,黄旭华收到了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的录取通知书。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控制核垄断的超级大国一直在实施核威慑。

20世纪50年代末,中央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独立开发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研究小组成员之一。

在执行任务之前,黄旭华在1957年的元旦那天与家人长期分离后回到了家乡。这位63岁的母亲反复说,“工作很稳定。你应该经常回家。”

然而,在接下来的30年里,他的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的父亲直到他去世后才能再见到他。

1986年底,灰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看望了93岁的母亲。他含着眼泪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兼得。我说对国家的忠诚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

直到1987年,他的母亲才收到他的一份《文汇报》。她在报告文学《无名的生活》中看到了“他的爱人李世英”这几个字。黄旭华只有九个兄弟姐妹和家庭成员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受的压力比隐瞒自己的姓氏还要大。忙的时候,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结婚和分居八年后,李诗英才知道丈夫做了什么。

“他的生活简单而随意。出去理发太麻烦了。后来,我买了一个理发工具,学习如何剪头发,并剪了几十年。”李世英说。

难以铸造的重型设备

核潜艇是一项集水下核电站、潜艇导弹发射场和潜艇城于一体的复杂工程。

“当时,我们只有几年的苏联式仿制潜艇。核潜艇从根本上不同于潜艇。每个人都从未见过核潜艇的样子,对它的内部结构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道。

当开始探索潜艇船体线型方案时,黄旭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船体类型。最后,他选择了最先进和最困难的水滴船。

为了建造一艘相同型号的核潜艇,美国首先建造了一艘常规动力潜水潜艇,然后在潜水潜艇上安装了核动力。

黄旭华通过大量的坦克牵引和风洞试验获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为验证船体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数据,没有手动电脑,我们一开始只能靠算盘。每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得出,相同的答案可以通过。它通常是针对单个数据日夜计算的。”黄旭华回忆道。

核潜艇技术复杂,有成千上万的支持系统和设备。为了合理安排船上成千上万的设备、仪表和附件,黄旭华不断对其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使船上100多公里的电缆和管道就位,为缩短工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最“土”的方法解决最前沿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服困难的法宝。

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之外,他们还采用了用秤称的方法:所有登船设备都要称重,装置中的边角料也要逐个称重。经过几年的建设,每天发射的核潜艇数量几乎与设计值一致...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壳结合起来,开发中国的水滴核动力潜艇。

自我否定、奉献和快乐

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深度潜水。然而,极端深潜测试的风险非常高。一艘核潜艇在美国的一次深潜测试中沉没。这场灾难的悲剧已经被写入人类历史。

在核潜艇的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登上潜艇参加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发射核潜艇进行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这些设备和材料都不是进口的。我们自己做的。进行超深潜水试验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总是担心还缺少什么。为了稳定每个人的情绪,我决定和每个人一起深入调查。”黄旭华说道。

载有黄旭华和100多名参与者的核潜艇每次潜入水下一米。

“在极限深度,一个扑克大小的钢板承受超过一吨和超过100米的压力。任何不合格的钢板、有缺陷的焊缝和不充分的阀门关闭都可能导致船只的毁坏和死亡。”海水的巨大压力挤压船体发出“咔哒”声,这是令人激动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官继续潜水,直到他打破了之前的记录。在这个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是安全可靠的,整个潜艇设备运行正常。

一个新的记录诞生了,整个船都沸腾了!黄旭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即兴作了一首诗:“华翁,赤檀龙宫。大海风雨交加,尽情享受吧!”

正是本着这种奉献精神,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在1970年研制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所有这些都超过了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在世界核潜艇发展的历史上,建造周期短是罕见的。

1970年12月26日,凝聚了数千名科研人员心血的巨型物体顺利发射,黄旭华不禁潸然泪下。新中国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需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伟大承诺...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技术人才。他经常用“三面镜子”来鼓励年轻人:一面是放大镜——追踪有效的线索;第二是显微镜——看清楚内容和实质;第三个是看魔镜——去掉假的,保留真的给我自己用。

作为中国船舶工业719研究所的名誉所长,93岁的黄旭华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年轻一代回答问题和欢呼。

展开阅读全文

一片赤心惟报国,时代召唤科学家精神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自觉实践和大力弘扬新时期科学家精神”。

关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钻研的敬业精神、博采众长、攻坚克难的合作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报偿后肯上台阶、肯学的教育精神,汇聚成科学家的精神。这代表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人民对科学家的殷切期望,也是科学家前进的方向。

回顾历史,中国科学家一直有勇于创新和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钱学森、华、、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真正履行了“以诚报国”的爱国之心。他们抛弃名利,用梦想铸造自己的国家,用一生的智慧和心血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

从前,新中国处于完全废弃的状态。老一辈的科学家大声疾呼“通过科学拯救国家”。由于他们的努力,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当前,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弘扬和学习科学家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科学技术使国家繁荣,而科学技术使国家强大。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于创新、勇于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不可缺少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中,科技界确实有一些工作作风和学风不正的人员——浮夸、浮躁、投机取巧、门户开放和学术不端等。这些现象违背了科学家的精神。《意见》的发表,正是为了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时间不等人。只有瞄准前沿,勇敢地攀登技术高峰,我们才能牢牢掌握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只有密切关注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主战场,才能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杠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只有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锁。这样,科学技术才能引领发展,建设一个科技强国成为现实。

科学家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和发展密切相关。当“科学救国”成为“科技强国”时,科学家群体肩负的使命不变,国家和人民对科学家的需求不变。《意见》的发表凸显了国家和人民对科技界的厚望。

国家和民族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科学家的精神。这组科学家能否报效祖国,献身科学,能否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取决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27年前怀着科技强国的愿望出国学习和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他的国家需要的时候,他放弃了国外的有利条件,回国领导研究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被长春地质学院录取的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被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录取,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毕业年鉴中,黄大年在他的致辞中写道:“振兴中国是我们的责任!”。怀着报效国家的雄心,1992年,黄大年被公开派往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成为研究该领域高科技和敏感技术的少数中国人之一。2009年4月,当得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立即打电话给他的母校,明确表示他将回国。

黄大年访谈资料

黄大年去世前的采访:我认为这对我来说很简单,想想我成长的地方。在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走向一个强国的过程中,她需要很多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

回国后的第六天,黄大年与吉林大学签订了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国制定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凭借先进的技术,他致力于解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可以“看到”深埋地下矿物和海底的隐藏目标,对国土安全有很大价值。这种高端设备长期被外国垄断或封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俞平教授:黄老师的做法是,要从零开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

从零开始,黄大年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他总是在出差的最后一程。同事们经常在凌晨两点或三点收到他关于新任务的信息。

黄大年和家人在一起时感到内疚。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哀叹道:“可怜的老太太一个人在家,无动于衷,老无所依”。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王先昌教授:他有一句非常典型的句子。他说,我们在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国家失去了20年的工作时间,我们会弥补的。这真的是一种家庭和国家的感觉,我们会抓住每一个回来的时刻。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开发了中国首个10000米科学钻探设备——地壳1号,并独立开发了一个集成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的软件系统,以提高中国深部勘探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地壳一号”:中国第一次万米科学钻探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院。即使在病床上,挂着瓶子的黄大年仍在改变回答学生问题的计划。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周:这只手还没有慢下来,就开始告诉他。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当他出去的时候,他必须答应,当他答应的时候,他必须为国家服务。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去世。许多师生怀着痛苦和乡愁,默默流泪,哀悼告别。

斯里兰卡人民已经离去,但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过去与黄先生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正在将“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同林教授:黄先生是我们成为科技强国的梦想。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国外的,并不断努力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原标题:黄大年:振兴中国是我们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家精神丨“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全文共 2809 字

+ 加入清单

他身上有这些鲜明的标签:

中国太空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有人说他自己就值五个海军和陆军师。

他曾说:“我是大唐的子孙。

我的激情只在于为国家服务。

我的根在中国。"

他就是钱学森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像他们一样。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记住他们的名字。

告诉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周围的人。

祖国,最终会选择那些选择祖国的人!

祖国,会记住那些为祖国服务的人!

信息视频:“中国的骄傲钱学森”,来自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

“学神”钱学森

面对钱学森漂亮的成绩单,“学霸”似乎无法充分表达我们的崇拜,“沈雪”更合适。

钱学森的“学神”气质除了与众不同的才能外,还与他所接受的启蒙教育有关。

从1923年到1929年,钱学森永远不会忘记这六年。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们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附属于师范大学的六年高中,另一次是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这是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每天午饭后,每个人都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有趣的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背书,玩得开心,天黑后回家。学校里形成的考试气氛与今天大不相同:考试前不要准备考试,也不要背诵明天考试的课本。“我们关注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不管你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参加考试,你都可以得到70或80分。”

钱学森高中时,校长是著名的进步教育家林.当时,林大力改革教育体制,制定了一套旨在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计划。在他的领导下,附属中学的教学充满了民主、开拓和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已成为华宝独特的花园。

“公式公理,定义定理,是以科学为基础,根据逻辑推理,所以在课堂上,所以在外面;中国如此,世界如此,甚至在火星上!”教授几何的傅·教授用古代汉语写了自己的讲稿,让钱学森“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严谨的科学”

后来,钱学森成功地完成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业,并跟随冯卡门教授,当时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机械硕士。钱学森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描述为“头脑中的一个瞬间”。

在一次研讨会上,冯·卡门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称之为“好主意”。有人问:“卡门教授,在你说出这些美好的想法后,你不害怕别人会超越你吗?”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追上来,我再跑到前面去。”

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校园充满了创新的学风。根据钱学森的记忆,“这里的创新不可能是普通的。你必须思考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1937年秋天,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加入了“火箭俱乐部”,成为五位创始人之一。他扮演理论设计师的角色。那时候火箭还是一个幻想。人们称这个团体为自杀俱乐部,因为对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这个俱乐部是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前身。这个实验室主导了美国宇航局的许多项目,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

钱学森老师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站在讲台上。

钱学森说:“当我想到中国的长期发展时,这就是我所担心的。”他所说的“这”就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一点吗?当会议和学术讨论不活跃时,每个人都很有礼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从零开始,开放氛围,也意味着风险和挑战。创新应该勇敢,不怕权威。创新也需要容错和试错。钱学森对此非常清楚。与钱学森共事的航天专家沈回忆说,沈回忆说,当他向钱学森提问时,他从未说过“你做错了”,而是总是说,“你能换个角度思考,重新思考吗?”我总是用讨论的语气,但实际上很有启发性。"钱老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钱学森不仅鼓励创新,而且在教育理念上也非常时尚。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从事科学的人也需要灵感,我的许多灵感来自艺术。除了痴迷于学习,钱学森最大的爱好是古典音乐。他从中受益,并没有忘记激励后代。2005年7月和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看望钱学森,钱学森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他还提出“如果你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你就能创新,中国人一定会超过外国人”。钱学森说:“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钱学森晚年看电视,看汽车广告。当他看到这些都是外国车时,他说,“沮丧和气馁。”儿子钱永刚说,中国汽车也是“外国心脏”。钱学森问,“这些人怎么了?每个人都做了什么?既然生活水平很高,我们就更有能力取得成果。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军装钱学森

科学巨子钱学森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共和战士。1970年6月,中央军委任命钱学森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聂元帅兼任主任。虽然他没有军衔,但他已经成为了北斗将军,指挥着国防科技战线的无数军队,紧握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铮铮铁拳!

作为一名士兵,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和责任。在新华社出版的《钱学森同志的一生》中,他总结了自己的11个“第一”——中国第一次短程地对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第一次导弹和原子弹“两弹合一”试验,以及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导弹发射...这些“第一”以划时代的方式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钱学森(右四)带着冯·卡门领导的美国国防部36人科学顾问团飞往饱受战争蹂躏的纳粹德国进行调查。

1945年4月,钱学森作为冯·卡门的主要助手,首先来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技术纳粹德国,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为撰写调查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份报告由13卷组成。冯·卡门写了第一卷和第二卷。钱学森完成了第三、四、六、七、八卷的七个部分。十年后,他毅然回到大洋彼岸的祖国,成为中华民族李健盾战场上的伟大英雄。钱老说:“中国人民说我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些事情,这是最高的奖励。我不在乎外国头衔……”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华林(他已经去世了)。当我们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回家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是波音航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是太空部的总工程师。他从事美国洲际导弹,我从事中国洲际导弹。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1%。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岛上的高级别墅里...我住在一套非常普通的公寓里。”

“有人问我对此有何看法。我的回答是,他的导弹是针对中国的,我的导弹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本文中的“我”是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的小儿子梁院士。

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是新中国不同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大师!

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承载着新中国艰苦发展的民族记忆,也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百年来光荣苦难的见证人和见证者。

这些老主人已经去世,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来迎接挑战。

如今,“大师”、“大家”、“大人物”的称谓不时在我耳边响起,但真正能称之为“大师”的人并不多,能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大师就更少了。

什么是“主人”?因其伟大成就而受到钦佩的学者或艺术家。大,显示其伟大的广度,世界难以达到;老师,显示其优秀,为世界的老师。

今天的中国,

由大变强,尤其需要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从剑河畔回到北方的春城,只为与祖国达成协议。那个超速行驶的人在58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了。唯一留下的是一个震撼世界心灵的传奇。他的回国加速了中国的深度开发,用5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20年的历程。

黄大年——当这个名字在他眼里含着泪水被唱出时,他永远闭上了眼睛。有人说他是地球之子,因为他的生活与地球的地球物理勘探有关。有人说他是一颗明亮的流星,生命之火还在地下深处,散发着热量。

黄大年(网络图)

黄大年是著名的国际地球物理学家。他放弃了在英国的高薪,回到吉林大学担任全职教授,成为中国第二批专家和中国东北第一批“千年计划”。回国后,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许多技术空白。

“吃饭可以制汤和水,但做事不能制汤和水。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是黄大年生前对他的助手们说的一句话。把握细节,关注鸡毛蒜皮的小事,科研进展不允许被随意拖拖拉拉。每个细节的“精打细算”使得黄大年的研究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作为首席科学家,黄大年管理着一个国家科研团队。他介绍了一个大型外国公司使用的在线管理系统。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细节”一词:科研任务按周和按日进行量化和细分,并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特点,如分工和专业,将任务划分为具体的人员和岗位。科研任务对人准确,对地面准确,从而保证整个团队高效有序的运作。

科研经费的使用是最成问题的环节,对此黄大年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深度勘探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的第九个子项目耗资上亿元,许多机构和单位都想参与。作为第九个分项的首席专家,黄大年只是公开的,而不是私下的。他在全国寻找最合适的科研单位。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他直接飞往相关机构的实验室和车间,了解对方的资质等级。如果他选择了正确的,他会直接打电话给负责人。正是这种无私和坚持,黄大年选择了一个好的团队,使他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并在短时间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你必须承诺,承诺为国家服务。”

黄大年在世时由吉林大学研究团队领导的承担主要研发任务的“地壳1号”万米钻机,正式宣布完成其“第一次展示”——钻深7018米。这是继神舟号和蛟龙号进入海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探的新记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的专用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黄大年曾经说过:“中国需要一群‘科研狂人’来从一个大国变成一个强国。在他们中间,有我就足够了,希望更多!”

黄大年死后,他生前领导的科学研究团队仍然努力克服困难,吃啊吃啊,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到目前为止,深海勘探项目已被成功接受。付梓专著出版的深层探索:黄大年生前设计的三个项目已经成功建立并进入实施阶段。航空梯度仪、移动平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深部地球勘探和中亚造山带东段动力学机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的科研成果见证了黄大年团队一步步的收获。

虽然黄大年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从未离开过。坚守信仰和深爱的精神火种从未熄灭。一代又一代具有爱国情怀和报效国家意志的科技工作者就像绵延不断的山峰。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十大寺庙之报国寺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环境恶劣、权势压人、天灾人祸、医学落后等等原因会让许多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们会相信心中的信仰,祈求神明庇佑,这种文化流传至今,也就有了许多寺庙的存在。今天就让北京文化带我们观摩一下北京十大寺庙吧。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广内大街北侧,宣武医院西侧,北京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处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重要殿宇

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系1997年复建。

第一进殿:为昭忠祠山门,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有石狮两座,东、西两侧置龟趺石碑各1通。

第二进殿:为天王殿,面阔3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龟趺石碑2通。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七檩硬山顶。

第三进殿:为大殿,面阔9间,七檩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殿前建有砖石月台。大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五檩悬山顶。

第四进殿:为后殿,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后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阔各3间,七檩硬山顶。后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形制与朵殿相同。

第五进殿:原为毗卢殿,高36级,阁外环饰游廊,清代已毁。现尚存明宪宗御制建寺碑和清代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历史沿革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有七层殿房,错落有致,后院建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周围长廊,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毗卢阁中还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在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收入了名士、诗人吟唱报国寺“三绝”的诗词40多首。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但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而今,报国寺又秉承数百年之文脉,成为书市文化广场,实为盛世之举。

城墙遗址

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城墙破损严重,为保护文化遗产,修复城墙,在原址建设了明城墙遗址公园。报国寺位于遗址公园内。公园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展现城墙的残缺之美。漫步公园内,古树掩映,绿草茵茵,绵延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民族的沧桑。公园内“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现崇文深厚之文化积淀,令人平添无限的遐思。

乘车线路:乘5/109/6路在牛街路口西下车即可到达。

自驾线路:北京城区出发,沿广安门内大街(辅路)行驶约50米,右转进入报国寺前街,行驶约100米,右转进入报国寺东夹道,行驶约150米即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报国寺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报国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处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乐至报国寺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乐至报国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据《乐至县志》记载,报国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尽沧桑,几度兴废;如今值国运昌盛,佛教兴隆,历两代住持之艰辛缔造,广大信众之尽心护持,终使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报国寺四围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将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迂回曲折,蔚为奇观。

重要殿宇

报国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其中,有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达四米,重十余吨,实为珍稀文物。目前,在国内寺院中,拥有缅玉佛像数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属罕见。

龙门镇:乐至县辖乡。1926年为龙门场,1935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1公里。面积45.1平方公里,人口2.4万。通公路。辖黑龙洞、塘堰井、田坝寺、白庙、三道拐、金鼓、白鹤桥、鱼龙桥、报国、烟火店、棕树、汪家沟、圣灯、农科、断石岗、青山沟、龙王、黄林、阳载寺、欧家祠、石朝门、金马寺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报国寺瓷佛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报国寺瓷佛为文化旅游景点。

瓷佛为明代烧制,仪容庄重,体态丰满。此像通高为二点四米,在明代瓷像上,称得上是比较少见的珍品。该像身高一点七四米,盘膝间的宽度为零点九四米,胸宽零点八三米,头部长零点三八米。整体比例适当,俨如真人。自腿至肩,有小佛十五排,大小相同,均为座式,每排小佛数量各异。其座为莲台,高零点七二米。座上莲瓣四排,底排为十一瓣,以上皆为十二瓣,合计四十七瓣。每莲瓣的长宽皆为十八厘米,上附小佛九个,共计四百二十三个。加上散布身上的小佛,全部数量不少于一千个。瓷佛共分三节,盘膝至胸部为一节,胸部上及头又为一节。其用料是带磁性的铁骨泥,所上釉质为白色,略带淡黄。此像系根据《梵纲经》“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意而作。其名为“毗卢遮那佛”,略称“卢舍那佛”。佛书《大乘义章》里有佛具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之说。此像即为报身佛。拔云山庵在峨县城北的双福乡境内,后更名为瓷佛寺。1975年,在七佛殿莲座上供出,为掩饰其身含接痕印,塑工涂成现在天蓝色,但其座上有一小佛未涂,藉观原来釉色。

展开阅读全文

报国寺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报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报国寺,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这里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

此寺座西向东,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恰似一只美丽、吉祥,朝阳欲飞的金凤凰。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就象左右门卫,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山门上:“报国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此庙最初名“会宗堂”,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取儒、释、道“三教”会宗的意思。

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闻达重修。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据佛经中“报国主恩”的意思,御赐“报国寺”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暮春僧广惠扩建。解放后多次维修,1986年又重建了山门。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就是对报国寺这只“金凤凰”周围景物的生动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精忠报国主人公是宋朝名将岳飞。岳飞十五六岁时,便投军抗辽,因为父亲去世,才退伍还乡守孝。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岳飞的母亲问他: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道: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母亲听了非常满意,决定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母亲先是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哪首诗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哪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原诗共二首,这两句诗出自第二首。“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是:我愿意以这个身躯终生报效祖国,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塞上曲二首》的全诗

唐代: 戴叔伦

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其二》的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意思 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是:我愿意用这个身躯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想要建功立业,有哪里需要活着返回家园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作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全诗

戴叔伦 〔唐代〕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将士们愿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的决心。“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即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的作者

《塞上曲二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戴叔伦字幼公,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