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左权

左权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左权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左权问题。

分享

浏览

5835

文章

11

山西戏曲文化代表:左权小花戏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小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朵珍贵的野花,他不仅在山西地区受到众多人民的喜爱,它还广为流出,左权小花戏是一种汉族古老的歌舞技艺。在山西文化中,左权小花戏是不可或缺的。你对左权小花戏了解多少呢?本期的山西文化为你带来更多的左权小花戏的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小花戏是山西省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左权一带广为流传,而且也流传到全省许多地方,并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晋中李明珍(一级演员)曾多次被邀请到北京舞蹈学院传授左权小花戏,从中央到全国许多地方的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经常来晋中学习小花戏。1992年11月,小花戏《开花调》力挫群雄,夺得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一等奖。同年12月,在全国第二届“群星杯”评奖活动中,《开花调》又荣获金奖。

1994年9月,《开花调》应邀赴兰州参加了中国第四届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载誉而归。如今,左权小花戏不但闻名大江南北,而且在国外一些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小花戏和左权民歌曾为左权赢得“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2009年7月3日,左权开花调艺术团起程赴土耳其,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国际布尤切克美谢文化艺术节和第四届国际库楚克切克美谢湖泊艺术节。

2013年9月,山西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在国家大剧院浓。2013年12月31日,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主题曲主场刘海萍。旧时村中多立“社”(集体性组织),每年过了春节,由社首召集,排练节目,到元宵节在三官庙(封建时代供奉的天官、地官、火官)前先祭袍,后沿街表演节目。

十六日各路“社火”相互串村表演,十七日云集县城比试夺魁。人们以闹社火形式,一方面进行自娱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敬神,祝愿年岁丰稔,四季平安。流传于当地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最受群众喜爱的,首推“文社火”。它起源的准确时日,志书未载,据老艺人回忆,“文社火”于清朝末年已在辽州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吸收了本地和外地姊妹艺术的优点,逐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歌舞剧。

文社火的每个节目,一般由两个12岁左右的男童表演,服饰化妆基本上是小生小旦(少量节目配以丑角)。舞蹈特点主要是扭,常用舞步是颤颤颠颠的“晓嚎步”。扮演女角的演员多舞“擦脯扇”,扮演男角的演员多持合扇。曲调大都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多为一剧一曲。常用的伴奏乐器是晋胡、京胡、大横笛笛、海笛、锣鼓镣、四块瓦、擦拉机(一种小型打击乐器)等。

演唱的内容多是些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辛亥革命以后,“文社火”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角色行当在生、旦、丑三小门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化妆上能区分人物性格。离城40里的孔家庄村“文社火”的发展较有贡献。当时,该村有一批艺术人才,像已故老艺人关向阳、关秀阳等,能编善导,演员王兰田、王玉马、石束江等,舞的“随嚏步”别具风格,以表演《卖扁食》为拿手节目,影响很大。

由于“文社火”将歌、舞、剧三者进一步融合提高,扇花中又出现了蝴蝶花,异常花俏新鲜、老百姓亲切地将“文社火”称之为“小花戏”。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代表剧目除《卖扁食》外,还有《放风筝》《打秋千》《摘花椒》《打樱桃》《卖菜》《铲菜》《游花园》《回婆家》《看觅汉》《送小姨》《金箍帽〉、《拿煞人》《怀孩》等。1937年抗战爆发后,我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麻田镇。随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社组织及“文社火”之名逐渐消失,由“小花戏”取而代之。

当地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文艺工作者,对这一汉族戏曲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改革与提高。内容上直接服务于抗战的需要;人物角色增加了青年男女、老人儿童等,改变了一贯男扮女装的旧俗,女孩子们开始登台表演;“隐咳步”发展成优美舒展的“三颠步”;单调的“擦脯扇”也逐步开合宛转,进一步发展为“蝴蝶扇”;舞蹈动作还从别的姊妹艺术里吸收了精华,丰富了自己,曲调也更加优美,伴奏乐器也有所增加;服饰、化妆不再是单纯的小生小旦,而是按角色性格穿着彩服等。以上变化,大大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群众称此为“新花戏”。

你可能也喜欢:

别具湖光山色的山西孝义碗碗腔文化

别具一格的山西饮食文化

古老的山西民间戏曲艺术:蒲剧

山西戏曲“奇葩”-山西北路梆子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山羊绒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山羊绒

属羊毛中的无髓毛,是各类型羊毛中工艺特性最好的一种,具有毡合性强、保温、吸水、手感柔和等特点,是理想的纺织工业原料,其织品具有稳定性好、不起皱、易洗易干等特点。左权是大青山羊主产区,年饲养量在38万只,通过引入绒山羊改良,改良羊已达6万只。左权山羊绒分白绒、紫绒两种,年产白绒1.6万公斤、紫绒4.7万公斤。平均长度2.36—2.86厘米,直径14—14.36微米,细度80支。羊绒价格稳定在每公斤260—360元之间,销路尚好,但都是原品原卖,缺乏加工增值,诚望有识之士来左权县兴办羊绒加工企业,县委、县政府将在税收、占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核桃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核桃

左权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核桃种植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左权志记载早在清朝时期就通过天津口岸出口核桃。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北麓,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平均气温7.4℃,有效积温2887℃,无霜期138天左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加之丰富的小气候,充足的温差,使该区域果品的灌浆充足,糖、脂、蛋白质积累量高,适宜核桃树生长。特别是桐峪、麻田、泽城、芹泉、粟城、拐儿、下庄、羊角等8个乡有栽培核桃树的悠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炒面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简易面食。因其来自民间,渊源无据可考。据老年人讲,起码在清代,炒面已为百姓普遍食用。原始的干炒面是将玉米粒上火干炒,磨成面粉即成。随着时间推移,左权人民对于干炒面不断加工改进,发展为“香炒面”、“甜炒面”,它的优点不仅制作简单,而且易贮存、易携带,干食或以茶、汤拌和食用皆可,非常方便,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左权炒面的制作方法:

[原料]玉米、莜麦、柿皮、花椒、食盐等。

[工艺]将玉米粒、莜麦、花椒与食盐亦炒至八成熟,和在一起磨成面粉制成香炒面。甜炒面与香炒面制法相同,只是不加食盐,而加入适量柿皮,一同磨即成。食用时,其干、湿程度随食者喜好而定。亦棵加鲜柿子拌食。

[特色]气味芳香,香甜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花椒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花椒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的特产。左权花椒以小红椒和大红袍为主要品种,花椒品质优良,颜色红润,颗粒均匀,味道纯厚,是调料之佳品,种籽可榨油,出油率23%左右。入药有去寒、顺气、止疼及增加食欲等功效。

左权花椒主要产地为麻田、桐峪、泽城、粟城、芹泉、拐儿等乡镇。粟城乡马家楼村的花椒品质最佳,有“马家楼花椒麻煞人”之民谣。 左权花椒销往全国各地,曾多次获得省优质产品奖。

左权民歌:摘花椒

姐儿房东一棵椒,

二八佳人卡住腰。

两眼往上瞧,

红的多来绿的少,

绿的不像红的好,

红的是花椒。

花椒摘了一大篮,

篮篮拿在我手中,

回到咱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南200米处西山脚下,面向东北大羊角村(新闻烈士殉难地),是为纪念《新华日报》主编何云等57位新闻战士而修建的。于1986年5月28日落成,其高7.5米,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碑体为四方形,正面镌杨尚昆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右侧面镌陆定一题词:“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左侧面镌《何云同志简历》一文,介绍了这位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新闻战士的光辉战斗历程。背面镌何云、李竹如等太行新闻烈士芳名录。

何云(1905-1942)《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何云原名朱士翘,浙江上虞人。杭州师范毕业、复旦大学肄业,192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经济,后任日本华侨小学校长半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该会宣传部长。同年6月,被上海国民党-。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祝融公园

全文共 2493 字

+ 加入清单

祝融公园左权县第一个城市公益性公园,是县委、县政府为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重塑左权形象投巨资修建的民心工程,更是忠实“-”思想重要体现。祝融公园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多主题公园,重修祝融祠,既可瞻仰先祖威仪,又使县城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文雅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祝融公园位于县城北火神山上,总面积1400余亩,其中一期工程面积165亩。公园设计高雅、布局合理,以祝融祠为主轴线,将公园分为东、西两部分,整个景点又可以分动、静两区:动景以流水为媒,将高台跌水、人工湖、吊桥、假山、玉带桥连为一体;静景以草坪绿地为面,以曲径幽道为线,将百米长廊、揽景楼、文化广场、健身园有机融合。纵观公园白日:楼台水榭,满目清翠;夜晚:灯火辉映,如同仙镜。公园的建成,不仅整治了县城环境质量拓展了城市休闲空间,提升了左权形象,而且成为左权县城一道亮丽的景点。

一、祝融祠

俗称“火神庙”。祝融,相传为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儿子重黎,因重黎官司火正,尊称为“火神”。据《清雍正辽州志·城池》载:“辽阳城,州北二里,祝融氏所建,唐武德三年迁之,古人于旧址立祝融庙以志。”这就道出我县祝融大厦、祝融街题名的缘由。辽阳,盖神置之地,据1986年县城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斧、陶片,标志着4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即在此地繁衍生息,因而祝融建城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清康熙未年所修祝融祠历经风火战乱惨遭破坏,始有今日《重修祝融祠碑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祝融祠,海拔1175.8米,隔漳河与城南螯峰山上的文峰塔(13层,高50米)遥相对应。该祠利用火神山高低地势凿修磴道,共有6个平台(即六六大顺),234个石阶(“234”寓意左权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一步一个台阶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寓意你的仕途和财运步步升高),其中祝融祠大殿石阶108个(寓意人一生中的108个磨难,当你不回头,一鼓作气走完这108个台阶踏上平台时,寓意今后你将会是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石阶、平台有南京中山陵之风格(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

远望大殿飞檐挑角,气势雄浑,拾阶而上,见殿额高悬“祝融祠”三个镏金大字。踏上平台,心旷神怡,远望山川秀美,漳河环绕,俯瞰县城美景,尽收眼底。殿内汉白玉雕像,高3.3米,重13吨,但见先祖面目慈祥,利剑挡胸,显得格外威严肃穆,展示出一种留住世间、守护辽阳、导化众生的博大情怀。

二、揽景楼

揽景楼是建在供县城3万市民饮用水的圆形水塔之上。登揽景楼,赏辽阳八景,大理石阴刻辽阳八景是左权八大景点的缩影,是由刘恩荣构思绘制、当地书法爱好者书写诗文、玉林石材公司雕刻的艺术作品,每幅长、宽各为1.9米,每个景点图文并茂、文体各异,有身临其境之感。揽景楼前平台通道两侧为石雕阳刻十二生肖图文,据说这些生肖均被火神爷赋予了灵性,轻轻踏下属于你的属相,将会使你时来运转,好运常伴。楼阁正面门匾上是栩栩如生的八仙彩图(简称明八洞),与楼阁平台侧面雕刻的八仙代表用具(又称暗八洞)交叉对应,伴随着八仙传奇人生,把你的思绪带入神空仙境。

行于绿草间隔的人行道,当我们走近天然造化的奇石──“心石”时,千万不要忘记静心目视“心正”二字,并用心正反默读“心正”二字,它将驱除我们心中的贪欲邪念,弘扬心中的诚信正气。信步踏在绿草间隔的七彩石上,透过足底,登阶的困乏和疲劳顿感消释。

三、高台跌水

高台跌水是晋中市首屈一指独特景观。它源自两个金字塔形汉白玉莲花喷泉(欧洲建筑风格,与代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石阶融称为中西合壁),经过八阶高台,自高而下,由远而近,汇成两条形似白练的阶梯瀑布,置身玉带桥边多少领略到一点“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感。风静波平时,水波晶莹透明,似一面镜子,又如仙女轻软柔和的飘带在轻轻抖动;和风徐徐而来,水波时断时连,激溅出点点水花,阶梯瀑布在鲜花簇拥的绿带陪衬下显得格外艳丽。跨过玉带桥,走近高台立壁前,透过晶莹的水波,欣赏惊涛骇浪之中的石雕二龙戏珠,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四、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为露天舞台的花园式广场,舞台后壁是浓缩左权4000多年发展史的大型花岗岩浮雕,分祝融建城、辽州古衙、峰火太行、花红热土、畅想未来五个板图。广场灯光设计高雅,风车灯、舞台灯、七彩数码灯、地灯、草坪灯一次性安装到位,其中柱式七彩数码灯绚丽多彩,变幻莫测。慢步踏入场心花坛,欣赏石拼地球仪,使你畅想美好的未来;跃步跨越晚霞红花岗岩石球,更使你信心倍增。此情此景,你既可引亢高歌,又可翩翩起舞,尽情体味回归自然的洒脱,尽情享受情绪宣泄难得的愉悦。

五、健身园

又叫修身园,按照适于不同对象,用花坛绿地将22种健身器材分置于五个小区,儿童天地的跷跷板、秋千,中青年场地的单、双杠、臂力训练器,老年人来这里揉揉腿、扭扭腰、搓搓背;或晨练、或纳凉、或交朋会友都不失为好去处。

六、百米长廊

蜿蜒曲折的长廊,犹如一条腾飞的蛟龙,飞檐雕柱的六角楼阁仿佛龙头缓缓伸向湖边,与湖心亭阁遥相呼应。漫步长廊,内可观精美彩绘,外可赏湖光山色。息长廊亭阁,你既可避暑纳凉,又可赏心悦目,东望乌金铁路环绕地军庙,北看生态园旁工业新区,南赏宽广街道伴群楼,真可谓美不胜收。

七、人工湖

高山出平湖,虽说湖面不大(4000m2),水池不深(1.8m2),可碧绿的湖水、优雅的亭阁、冲天的喷泉、荡漾的小船、修身怡性的八封图,在蜿蜒曲折的长廊陪衬下,给公园增添了生机和灵气,难怪古人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或小息亭阁,欣赏碧波荡漾的湖水;或荡起双浆,游弋于湖中,或慢步湖边,倾听那“哗 哗”的荡浆声,陶醉于其情其景之中,怎能不使你留恋忘返。

八、疏林流水

一对相亲相爱的丹顶鹤,从碧绿的湖水相伴惊起,停息于林间小溪,或低头饮水,或仰头喷射,它们嬉戏着转动起水车,抛出点点水花;叮咚的小溪,流过浓绿的林荫,穿过吊桥,绕过亭阁,来到世人造化的假山边,从奇形怪石身下悄悄地流出,或轻盈慢步,或飞流直泻,千姿百态,妙不可言。那巨石堆积的假山,怪石鳞恂,形态各异,有的象鳄鱼,有的似猴子,有的如骏马,或卧、或蹲,或立颇具欣赏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并入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并入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第六批国保)

时代:1937年

地址:左权县城西1公里处的西河头村

旧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分为两个部分——主院及马棚,主院为三进院落的四合院,除三进院主房为砖制拱券窑洞外,其他房屋均为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1937年至1940年间,一二九师司令部设在此宅院内,-师长、-副师长、张浩政委、倪志亮参谋长及1938年接替张浩的-政委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的众多战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将军殉难处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将军殉难处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左权将军殉难处

左权将军殉难处(第一批省保)

时代:1942年

地址:左权县城南60余公里的麻田镇北爱铺村南十字岭峰顶

左权(1905—1942年),原名左纪权,号叔仁,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县一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在亲友帮助下进入县立中学读书,1924年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同年加入中国0,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到苏联伏龙芝学院深造,1930年6月回到闽西革0据地历任细军军官司学校闽西分校教育长、红十二军军长、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等要职。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实行全面抗战。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同时过黄河进山西于1940年8月到达辽县(今左权县)武军寺,1941年7月1日随八路军总部与-、彭德怀进驻麻田。左权在麻田期间,先后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特别是反日军“二月大扫荡”等战斗,由左权亲自指挥的“黄崖洞”保卫战,受到-“应做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称号。1942年5月,日军纠集了3万余重兵对我“八路军前方总部”发起铁壁合围,妄图消灭我八路军总指挥部、0中央北方局等首脑机关,战争空前激烈。25日,当总部、北方局等机关转移到北艾铺十字岭时,遭到日军包围,为使部队安全突围,奋勇指挥,不幸被敌炮弹击中,以身殉国,时年37岁。为纪念左权将军,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于1942年9月18日辽县易名左权县。

1985—87年在十字岭峰顶左权殉难处建起一四角正方形纪念亭。纪念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243.63平方米。内柱四角镶有青石碑8块,上面分别刻有-、-、-、-等领导悼念文章,正中立一4米高正方形汉白玉纪念塔,纪念亭悬挂-元帅亲笔题写匾额“左权将军纪念亭”。

麻田镇:左权县辖镇。1958年设麻田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左(权)涉(县)公路、阳(泉)涉(县)公路、阳(泉)涉(县)铁路过境。辖上麻田、下麻田、云头底、南窑、树坪、军寨、上口、下口、东坪、上南会、下南会、武军寺、菜园、稻地、小目口、苏公、前紫城、后紫城、圪料山、峧沟、老十亩、土崖上、大林口、大林峧、坪树、南蒿沟、寺。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位于左权县城内的北街胡同里,坐北向南,是一处很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早年参加中国革命,并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左权麻田一带。为纪念他,将当时的辽县改为左权县。

左权烈士陵园内,有左权将军六角纪念碑,左权将军的铜塑像,石膏像。园内一侧,还建有左权将军纪念馆一处,陵园内花草盛开,环境清幽,庄严肃穆。

展开阅读全文

左权将军纪念碑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左权将军纪念碑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左权将军纪念碑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西山半山腰。

左权,1905年3月生于醴陵北乡黄茅岭一贫苦农家。1922年入醴陵县立中学,参与组织社会问题研究社,投身反帝反军阀的-。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红15军政委,红1军团参谋长,参加开辟根据地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与林彪、聂荣臻等率领红1军团为前驱,斩关夺隘,到达陕北。1937年8月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协助彭德怀精心制定指挥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战役等。1942年5月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抗击日寇时壮烈殉国,血染太行,年仅37岁。

左权将军纪念碑于1988年由中共醴陵市委、市人民政府修建。占地1400平方米,周边为花岗岩护栏,四周植松柏万年青。纪念碑基座高3米,上屹立着左权将军花岗岩塑像,碑前正面镌刻有邓小平1986年7月9日题写的“左权将军纪念碑”7个金色大字,基座后嵌入彭德怀1942年10月10日撰写的“左权同志碑志”。纪念碑后有一道碑墙,嵌有周恩来《左权同志精神不死》的文章,朱德“名将以身殉国家,原将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诗词以及贺龙、董必武、叶剑英、陆定一等悼念左权将军的挽联诗词等。

左权将军纪念碑于1999年4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