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博拉

博拉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博拉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博拉问题。

分享

浏览

271

文章

72

为何埃博拉叫丧尸病毒?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叫丧尸病毒的原因并不是像美国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感染者会变成行尸走肉的样子,而是因为感染者发病后的样子会变得跟活死人片里面的丧尸一样恐怖。用丧尸病毒来形用埃博拉病毒,也表现出埃博拉致死率的恐怖之处,感染几乎必死。

埃博拉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埃博拉病毒可导致博拉病毒出血热,人一旦罹患此病可能致死。它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至于给它冠上“丧尸病毒”纯粹是那个网站求点击率做的噱头而已,也可能是因为感染埃博拉的患者死相恐怖,和电影中的丧尸一般。已知生物病毒本身又必须借助人体才能存活,所以电影画面中的丧尸,并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新浪微博怎么拉黑

全文共 1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新浪微博如何拉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选择点击打开手机新浪微博软件,并且登陆自己的微博账号。

2

然后,我们在首页或者是自己的关注里找到自己要拉黑的人

3

紧接着,我们点击她的头像进入到她的个人主页,再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的更多符号。

4

最后,找到并且点击拉入黑名单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全文共 2013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那么,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10月6日发布公报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未有证据显示病毒出现变异。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世卫组织强调说,研究显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触出现症状的患者所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与患者体液直接密切接触,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感染性最强,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中也能发现病毒,唾液与眼泪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不过在患者汗液样本中从未检测出完整的活体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介绍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的防范措施

控制传播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辅助性治疗

治疗首先是辅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幸存者眼部竟残留埃博拉病毒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从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中消失几个月后,埃博拉病毒出现在他们的眼中。

2014年9月,美国医生伊恩·克罗泽在去塞拉利昂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时被诊断出患有埃博拉。他后来被送回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埃默里大学医院,在埃博拉特别治疗区接受治疗。

10月,当克罗泽的血液中不再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时,他离开了医院。

但就在他出院两个月后,他的左眼开始发炎,血压异常高。这导致他的眼睛肿得很厉害,他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他眼睛的颜色也暂时从蓝色变成了绿色。

他回到埃默里大学医院。眼科医生史蒂文·叶从他的眼睛里提取了一些液体样本,并送去做埃博拉病毒测试。结果显示,他的眼睛确实含有埃博拉病毒,但他的眼泪和眼睛周围的组织并不含有埃博拉病毒。

医生认为他不会将埃博拉病毒传染给他人,但叶说埃博拉病毒幸存者应该接受眼科检查。不清楚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克罗泽的眼睛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导致眼睛发炎。

除了视力受损,他的虹膜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症状出现后的第10天,他的眼睛从蓝色变成了绿色。接受各种药物治疗后,克罗泽恢复了部分视力,眼睛颜色也变得正常。

2013年12月,埃博拉病毒从利比里亚传播到塞拉利昂后,在几内亚南部爆发了大规模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上周报告称,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000人。

几名马尔堡病毒(类似于埃博拉病毒)幸存者之前也发生过眼部炎症。然而,这种情况较少。

在当前的疫情下,许多患有眼疾的人都是埃博拉病毒的幸存者。

利比里亚蒙罗维亚教育和学习委员会医院医务部主任约翰·范哈瑟博士说,慢性疼痛、头痛和眼病是100多名幸存者中最常见的问题。大约40%的幸存者有眼部疼痛和炎症。然而,有这种问题的幸存者的具体比例尚不清楚。

已经证实,埃博拉病毒可以在埃博拉幸存者的精液中保留几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美推出全新改良版埃博拉防护服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中心生物工程创新与设计执行主任雅兹迪介绍了这种服装,他说这种服装比现有的防护服更容易穿上和脱下,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此外,新防护服内置的通风系统可以让医务人员在极热的天气下长时间穿着它,而不会感到闷热或不舒服。这对于在西非工作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尤其重要,因为那里气候炎热,埃博拉疫情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本月中旬,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三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患者人数已超过19 000人,有7 373人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美国宣布首个埃博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结果在同一天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根据这篇文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从埃博拉病毒中提取了一些基因,并将其植入人体细胞,最终制成疫苗

经过动物试验后,研究人员于9月在马里兰州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开始了人体试验。第一批志愿者由20人组成,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这些志愿者接种试验疫苗后,免疫系统中出现了埃博拉病毒抗体。同时,一些志愿者有抗病毒免疫细胞,也称为“T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有效防止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研究还发现疫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只有两人因疫苗剂量过大而出现短暂发热。

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傅在26日的一份声明中说,志愿者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存在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说,将来研究人员将在美国和西非国家进一步测试疫苗的安全性。

尽管这种疫苗目前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系统需要大剂量的疫苗来产生足够的抗体,这意味着这种疫苗的生产不能满足短期的需求。

白宫26日发表声明,祝贺国家卫生研究院团队在疫苗开发方面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声明还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2月2日访问国家卫生研究院总部,希望敦促国会尽快批准应对埃博拉的预算申请。

开发埃博拉疫苗有什么困难?

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安全四级病原体。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水平的实验室。因此,很难开展研究,因此人们对埃博拉了解不够。常见的疫苗策略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都不适用于埃博拉病毒。一旦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毒力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灭活疫苗更不受欢迎,因为这种疫苗的生产首先需要大量的埃博拉病毒。生产如此多的病毒需要一个与四级病毒具有同等生物安全水平的工厂,而培育如此大量的埃博拉病毒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像验孕棒一样好用的埃博拉试纸来了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奇妙的试纸,可以快速、廉价、简便、准确地测量埃博拉病毒和大多数其他疾病。通过冷冻干燥复合物并将它们以基质形式排列在纸上,该试纸可用于检测大量疾病。这是同样的试卷。这不是怀孕测试棒,但这是一种使用感觉:提供样本,紧张地等待一会儿,然后看看结果。这种简单的用法可以拯救非洲和其他地方成千上万的生命。

埃博拉是一个通俗的疾病名称,代表世界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病原体。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埃博拉”是很成问题的,因为你的试卷可能检测不到特定的病原体,或者测试结果是阳性的,不能表达你患有何种疾病。然而,通过在矩阵中排列化学物质,测试结果可以传达比“是”或“否”更多的信息。不同的疾病会使试卷的点阵显示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疾病会使试卷的点阵显示不同的结果。

但是试卷是如何工作的呢?合成生物学是创造和使用活的有机体或其内部结构的科学。过去,这包括设计特定的细菌或酵母。科学家破坏细胞,收集有用的部分,并把它们放入普通的纤维纸中。基本上,他们取出用于在细胞中构建蛋白质的装置,将其展开成一条线——核糖核酸分子(试纸成分)可以识别患者核糖体(蛋白质生产者)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疾病标记)。一旦被激活,核糖体产生一种肉眼看起来呈红色的蛋白质,导致试纸上的小斑点变色。

将不同的核糖核酸分子排列组合在同一张试纸上,观察测试结果图形的形状(如直线或四边形等)。),你可以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大量生产这种试卷很容易。

试纸的创新之处在于冷冻干燥过程,该过程检测复杂样品中的特定基因片段,并显示颜色并不新鲜,但这是第一次可以如此便宜和容易地完成。没有必要建立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试纸可以储存一年以上,使用前只需少量水即可激活。而且因为考试后几个小时内就会有结果,所以试卷可以在人群中大规模地广泛使用。

当然,这项技术也有它的缺点。冻干的核糖核酸分子试纸必须储存在干燥的条件下,否则会失效。

(原文来自奇客,由蝌蚪君编辑,请注明转载来源)

相关链接:从埃博拉病毒中康复的人会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美国将采用机器人抑制埃博拉病毒传播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像埃博拉病毒这样的致命病毒本身已经非常糟糕。更严重的是,政府部门不得不派出救援人员来帮助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这些救援人员可能很快成为受害者,不管他们的预防措施有多严重。

为了消除这一风险,白宫和几个科研机构将于11月7日举行一系列研讨会,届时科学家将讨论使用机器人来应对当前的埃博拉危机。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救援人员和感染者之间的身体接触,同时保持他们与病人及其家人的联系。

在基本水平上,研究人员希望机器人能够给疫区消毒,并为疫区提供物资。远程呈现机器人还可以让感染者的家人安全地探望病人。

研究人员希望改造现有的机器人,而不是从头开始建造新的机器人。尚不清楚这些会议对遏制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有多大帮助,但关键是研究人员将引入实用的医疗工具,而不是高尚的想法。如果一切顺利,研究人员将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提供医疗机器人。

展开阅读全文

利比里亚医生用艾滋病药救回埃博拉患者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月27日报道称,埃博拉疫情仍在肆虐,患者人数已远远超过医院负荷,感染人数仍在上升,援助和疫苗已失踪很长时间,在绝望中,一名利比里亚医生“面临风险”,开始使用抗艾滋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却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效果。

在杜伯曼堡的隔离中心,洛根医生在诊所给埃博拉患者服用了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拉米夫定。结果,15人中有13人幸存,死亡率从70%下降到13%。

病人伊丽莎白说:“起初,我胃痛得很厉害,感觉很虚弱。我不停地呕吐。吃药后,我感觉好多了,现在可以吃了。”

据了解,存活的患者在感染后5天内口服拉米夫定,而死亡的两名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已经感染了5至8天。洛根说,如果病人尽快去看医生,这种药会更有效,“至少我的病人已经证明拉米夫定是有效的。”

然而,他也表示,医疗机构可能仍对这种疗法有疑问,只有在对大量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后才会改变看法。他说:“我们所有的病人都快死了。我们还在讨论研究吗?我是一名医生,我所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去拯救更多的人。”

洛根的灵感来自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埃博拉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与艾滋病毒非常相似,因此他想出了“用抗艾滋病毒药物治疗”的大胆想法。起初,他在被感染的同事身上“测试”了药物。两天之内,这位同事表现出了进步的迹象。

另据报道,28日,中国专家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郊外的中塞友谊医院成功检测了来自塞拉利昂卫生部的第一批24个病毒样本。

自8月12日以来,中国已向塞拉利昂派出了几个专家组。

(综合《中国日报》新华社)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疫苗开发前景不明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自2014年7月以来,“埃博拉”一词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来自非洲的死神“埃博拉病毒”似乎正在人类面前展开它的翅膀。事实上,早在1976年8月,埃博拉疫情就在扎伊尔(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爆发,这两个地方都有431人死亡。科学家已经证实埃博拉是一种由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预防疫苗。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安全四级病原体。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水平的实验室,因此很难开展研究。因此,人们对埃博拉还不够了解。

常见的疫苗策略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都不适用于埃博拉病毒。一旦减毒活疫苗的毒性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灭活疫苗更不受欢迎,因为这种疫苗的生产首先需要大量的埃博拉病毒。生产如此多的病毒需要一个与四级病毒具有同等生物安全水平的工厂,而培育如此大量的埃博拉病毒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幸运的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强大的基因工程方法。科学家已经用腺病毒或水泡性口炎病毒的颗粒表面取代了埃博拉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该重组病毒可用作安全性高的疫苗。这种疫苗已经在实验室开发,需要临床人体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这个程序花费了很多钱。埃博拉疫区是落后和贫困的地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进行疫苗研究,而有能力的美国也没有开发疫苗的动力。

在发现埃博拉病毒后的30多年里,只有2000人死于感染,而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和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要多得多。大量研究资金被投入到这些更明显的杀手身上。美国一位专门研究埃博拉疫苗的科学家悲伤地说:“我讨厌谈论埃博拉疫苗可以生产多长时间,因为这取决于美国政府给我们多少资金。”因此,留给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埃博拉疫苗开发有多必要?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埃博拉病毒是否会威胁决策者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疫情已致240名医护人员感染 一半死亡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5日发布的疫情评估报告,自埃博拉爆发以来,已有240名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其中一半已经死亡。这种流行病在卫生工作者中造成的感染是“前所未有的”。

世卫组织表示,自今年3月启动埃博拉疫情国际应对措施以来,世卫组织已向西非疫区国家派出400名具有丰富医疗经验和抗击疫情能力的卫生工作者。他们与当地卫生工作者一起参与应对埃博拉疫情,以弥补主要疫区医务人员的短缺。

然而,在这种流行病中,卫生工作者已经成为高风险感染人群。24日,世卫组织首次证实,部署在塞拉利昂的一名卫生工作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25日,另一名英国男性志愿护士在塞拉利昂被感染。目前,这位护士已被皇家空军飞机带回英国接受治疗。同一天,一名受感染的医生在塞拉利昂死亡。据报道,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卫生工作者被感染的主要原因。

“因为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通过患者的体液传播。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240名卫生保健工作者受到感染,其中一半已经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从埃博拉病毒肆虐看药物研发机制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首次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是在1976年,这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自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出版《热区》(The Hot Zone)以来,埃博拉出血热已在公众脑海中萦绕了20多年。但是在那个时候,人类从来没有发现任何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

目前,埃博拉病毒作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正在西非肆虐。我们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武器来防止病毒的传播(两名美国病人以前接受过实验性药物治疗,他们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但他们的药物储备已经用完)。缺乏有效的治疗确实令人担忧,但是考虑到药物开发的资助方法,它的前景仍然是可预测的。

当制药公司决定将研发资金投入哪些药物时,他们自然会评估替代药物的潜在市场价值。这意味着(1)制药公司将开发基于影响富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健康的疾病的药物,因为这些人能够支付巨额医疗费用;(2)制药公司将根据消费者数量生产药品;(3)制药公司将生产人们长期定期服用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赚钱。

这种制药系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可以买到他们想要的药物(尽管他们经常高价购买)。然而,这也导致对某些疾病和药物投资不足的问题。主要影响贫穷国家穷人的疾病不是药物研究的首选,因为当地市场不太可能为制药公司提供可观的利润回报。因此,尽管疟疾和肺结核每年共杀死200万人,但在制药公司看来,类似的疾病不如高胆固醇研究有价值,因此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然后是恰加斯病(也称为美国锥虫病,一种人畜共患病)。在锥虫虫叮咬受害者后,锥虫进入血液并最终在心脏中繁殖,导致被感染者突然死亡,这在美国也被称为“新艾滋病”,以及登革热(登革热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东南亚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被忽视的热带疾病”。每年有1亿多人感染这些疾病,死亡人数高达50万。一项研究发现,从1975年到2004年,在列出的1500多种药物中,只有10种针对这些热带疾病。当一种疾病的受害者很穷而且人数很少时,这是典型的双重打击。从这两个指标来看,研发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似乎是一项无利可图的投资: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只出现在少数几个贫穷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感染人数相对较少。

然而,这种制药公司制度不仅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耐药微生物的增加削弱了抗生素的功效,增加了不受控制的传染病的风险。卫生官员一致认为,西方人需要的是可以用来预防传染病爆发的新药,而普通抗生素无法防止新传染病的传播。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新抗生素的供应一直相当缓慢。凯文·奥特森是波士顿大学健康法律项目的联合主任,也是疾病控制中心反耐药性工作组的创始成员之一。他告诉我:“抗生素耐药性可能会改变与我们生活方式相关的一切,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新药的开发和供应。

问题又回到了商业模式上。如果一家制药公司确实开发出了一种新的高效抗生素,我们不希望这种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患者,因为这种新抗生素只会延缓耐药性。“公共卫生官员将尽快限制新药的销售,”奥特森说。“公共卫生政策是好的,但投资前景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如何不通过制药行业的渠道获得我们需要的药物?问题的关键在于奖励那些对公共卫生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最简单的方法是提供奖励。奥特森描述了一个计划:“政府向制药公司支付(大笔)款项,以换取放弃出售药品的权利。”通过这种方式,制药公司可以获得报酬,并且可以节省推广新药的所有费用。新药也能造福整个社会。当然,公共卫生官员将控制新药的推广和使用。

提供奖励并不是一个新想法——在18世纪,英国政府成功地发现了一种通过这种方法测量海上经度的方法。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激励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诸如私人太空飞行创新和饮用水除砷过滤器等创新将得到奖励。奥巴马政府在这方面尤为活跃,一系列技术突破获得了超过155个奖项。左翼经济学家和右翼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鼓励创新的有效方式。这种方法也很经济,因为只有产品起作用,你才会付钱。此外,这些激励措施非常适合于鼓励对抗生素和疫苗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在这些领域,只有产品用户才能展示创新的好处(当然,如果你的家人接种了疫苗,我们的家庭会更安全)。这些奖项取决于现有的基础设施。从经济角度来说,他们通过将研究团队“拉”到被忽视的领域来控制市场力量。

激励系统的前期成本相当高——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委托的一份报告估计,一种有效的新抗生素的成本约为10亿美元(包括税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所需的药物和采取预防未来疾病的措施来拯救成千上万的生命。另一种制度相当残酷:当涉及到危及人们生命的某些疾病时,它只会导致血流成河和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德国、西班牙出现埃博拉疑似病例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医院安保人员在柏林查里特医学院的特别隔离病房入口处站岗,该病房接收了一例疑似埃博拉病例

德国首都柏林和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分别发现一例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疑似病例,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或排除。

据德国媒体报道,19日上午,一名30岁的妇女在柏林就业中心突然晕倒,并出现高烧等症状。这位来自西非的妇女声称在她的家乡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事件发生后,警方立即封锁了就业中心和相应的街道。这名妇女还被送往柏林查里特医学院的特殊隔离病房。所有接触过她的人都需要接受检查以防止可能的感染。

柏林查里特医学院发言人马努埃拉·庆格(Manuela Qingge)下午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该患者尚未去过疫区,不太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更有可能是胃肠道感染。当然,官方消除埃博拉感染仍需等待血液检测结果。

德国联邦传染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最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旅行者将埃博拉病毒从非洲带到德国或欧洲“不太可能”,但“并非不可能”。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欧洲的防护水平很高,埃博拉病毒不会在欧洲广泛传播。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卫生部报告称,该地区一家医院18日收治了一例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患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发烧,几天前从塞拉利昂返回。医院已经采取隔离措施,让患者进一步分析和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目前,病人“健康状况良好”。

巴斯克地区卫生部在通知中确认,将启动埃博拉应急机制作为一项“预防措施”,并希望公众对此保持冷静,相信“此时没有理由发出任何警报”。

最近,在德国、西班牙、罗马尼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和其他国家都有疑似埃博拉病例,但都被排除在外。除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作用机制发现:破坏感染免疫反应力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病毒的显微照片

外国媒体15日报道称,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现该病毒如何阻断和破坏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这将有助于找到治疗方法和疫苗。

今年3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后,死亡人数已超过1000人。美国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携带一种叫做VP24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干扰对免疫反应至关重要的干扰素分子。

“埃博拉病毒如此致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破坏了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之一克里斯·巴斯勒说。"找到一种摧毁VP24的方法将提供一种战胜病毒的新方法."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盖亚·阿马拉辛格领导的团队发现,VP24通过阻止携带干扰素抗病毒信息的“转录因子STAT1”进入细胞核并启动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专家建议尝试抗毒血清疗法治疗“埃博拉”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截至8月12日,死亡率高达50%~90%的埃博拉病毒已在非洲国家造成1000多人死亡。由于尚未找到病毒的确切来源,也没有开发出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世界各国极难预防和控制埃博拉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埃博拉病毒,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病专家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真面目,并指出抗毒血清疗法可能对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有效。

抗毒血清疗法还是有效的

面对“超级病毒”埃博拉病毒肆意吞噬人类生命的事实,解放军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表示,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猛,但无法逃脱传染病病毒发展的一般规律。像许多传染病家族的成员,如麻疹和白喉,在侵入人体后,它首先征用淋巴细胞,然后侵入肝脏和脾脏,最后完全破坏每个器官的功能和破坏免疫系统。

陈菊梅指出,抗毒血清疗法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原理是将恢复期患者或动物的免疫抗毒素血清注射到相应疾病的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疗法最早应用于1890年,当时德国军医贝林首次用羊复原血清成功治愈了一名垂死的白喉患儿,这是人类征服白喉传染病的重要一步。贝林还获得了19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03年,原302医院专家组成员蒋因治疗第一批从北京输入的非典病人,不幸感染上非典病毒。注射了20天恢复的病人血清后,他的身体恢复了。

作为抗毒血清疗法的实践者,江说:“当病毒在传染病的恢复期患者中消除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不仅能产生抗体,还能产生一部分记忆细胞。它们会随着人体环境中体液的循环而到达血液,并存在于血清中,被称为“抗毒血清”。当它被注射到患有同类传染病的病人体内后,抗毒素血清可以起到‘雷达’的作用,识别出病毒并不断分裂,然后产生大量抗体,最后彻底消灭病毒。”

陈菊梅和江均建议,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治愈率很低,医务人员可以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中提取复苏血清并回收,如马、羊等,并将其注射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体内,这可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治疗期间必须计算静脉注射的剂量,必须进行过敏试验,并应警告血吸虫病的发生。

隔离和保护是关键

鉴于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专家建议,隔离和控制传染源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埃博拉病毒就不会失控。

军队应急指挥机制专家咨询组成员、302医院传染病诊断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指出,埃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症状没有特殊性,应与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相区别。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仍然缺乏有效的疫苗和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当患者脱水时,需要使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重症患者需要严重的支持治疗。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疑似或确诊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并由采取了严格的感染控制保护措施的卫生工作者进行治疗。”302医院传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说。

此外,从非洲返回的人员应被严格隔离,有疾病暴露史的人员应被隔离,以控制传染源。一旦在医学观察过程中出现发热、疲劳和咽喉痛等临床症状,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当然,各级医疗机构都要提前进行培训,做好防护演练。医务人员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应高度防范可疑病例,尤其是住院患者,并应严格保护他们,包括病房设施、医疗条件、个人防护等。

同时,专家还提醒公众也应该提高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目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不应该去疫区。如果他们必须离开,他们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与病人接触。减少与高风险动物(如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非常重要,包括不要捡拾森林中发现的动物尸体,也不要处理动物的生肉。

据了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相对稳定,并且具有中等的耐热性。在56℃不能完全灭活,其传染性只能在60℃30分钟内被破坏。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以完全灭活它。对化学品敏感的消毒剂,如乙醚、脱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和次氯酸钠,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钴60辐射和伽马射线也能使其失活。

专家建议,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埃博拉病毒确诊病例,但作为一种流行性出血热,它仍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他们建议国家增加对出血热和出血性疾病的科学研究项目,并加快预防疫苗的开发。

相关阅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病毒,可导致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在苏丹南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因此得名。

埃博拉疾病的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内感染的风险很小。一旦疾病发生并迅速发展,患者将出现高烧、畏寒、极度疲劳、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和相对心动过缓。然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变化,如嗜睡、谵妄和其他症状。

接触传播是该疾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接触患者和受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物而被感染。患者的血液在感染后能保持高病毒含量。据统计,受感染者的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种埃博拉病毒,甚至一点咳嗽的唾液都可能致命。

此外,虽然还没有证实存在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案例,但存在某些可能性,应该加以防范和妥善保护。此外,埃博拉病毒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和性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这可以通过基因扩增和病毒培养来证实。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病毒特异性片段可通过基因扩增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病毒培养分离培养。

病毒的诊断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埃博拉病毒l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6个月)和抗埃博拉病毒lgG来进行。同时,可以检测血液或体液中的埃博拉病毒核糖核酸和血清中的埃博拉病毒抗原,必要时可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琼博拉森林公园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森林公园

琼博拉森林公园位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乡境内,距县城50公里,距伊宁市65公里,是离伊宁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琼博拉公园总面积9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10米,主峰白石峰海拔3475米。乌孙山有大量化石赋存于石炭系生物灰岩中,层面清晰,顺层布满腕足动物化石,如长身贝、石燕等。乌孙山既是科考、野营、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景区气候凉爽湿润,奇峰、峡谷、瀑布、森林、草甸、河谷林处处景色怡人。主要游览项目有琼博拉古墓群、琼博拉沟瀑布、石门景区、白石峰景区、滑雪区、野生动植物园、游乐区、观景区、科学考察区、疗养度假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会传染到中国吗?离中国还有多远?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病毒已发展到西非之外

7月29日,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首席医生舍克·汗因感染病毒不幸离世,以及我国香港误传发现有感染病例以及美国派出专机接感染的医生回国治疗后,埃博拉这一病毒,已不局限在西非,它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8月5日下午,在利比里亚工作的59岁的女护士莱特博尔(NancyWritebol)被用救护车从佐治亚州的马里埃塔储备基地,送到埃默里大学医院,用轮床进入医院。

美国民众对此也存在恐慌,但因为两位感染病毒的美国人是因为在当地和患者有所接触后,才感染的,况且病毒的传播并未被证实是通过呼吸才能传播,美国当局表示,有信心阻止埃博拉病毒的蔓延。

中国无需担心后续需加强投入

在病原学上,中国并没有埃博拉病毒,如果出现病例也主要是因为外来携带入境。中国与西非合作比较多,有很多的外援人员,加上旅游,埃博拉不是说没有可能进入中国,只是从病原学上,中国当前没有这个病毒。多位专家表示,没有病原的中国,只需加强出入境检查即可对此防范。

和其它国家一样,中国没有专门批出来资金用于埃博拉的研究,大家都是捎带着做,因为做不了基础研究,能做的还是在诊断层面。在SARS之前,每年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的费用也就是1万~2万元,仅仅是做诊断方面的研究,SARS之后,埃博拉(病毒研究)进入了中国重大传染病专项基金,投入稍微大点,但是也没有具体的费用。

埃博拉传到中国的可能性有多高

就目前来说,世界早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达,让全球可以通过飞机、轮船、铁路紧密相连,虽然国家已经在高度重视和部署入境检疫,但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的确存在传到中国大陆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病毒表现症状有哪些?病毒呈长短不一的线状体,直径70~90nm,长0.5~1400nm,内1含直径40nm的内螺旋壳体,大多呈分枝形,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约长19kb,能编码核蛋白及VP35,VP40,VP30,VP24,糖蛋白(GP)和RNA聚合酶等7个结构蛋白,其中GP基因对EBOV复制有独特的编码和转录功能,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芽生方式释放,然而该病毒复制的具体步骤尚不清楚,病毒外膜由脂蛋白组成,膜上有10nm长的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为病毒的糖蛋白,病毒可实验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细胞,在Vero-E6细胞中生长良好,且能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埃博拉病毒主要分为四个亚型:扎伊尔型(EBOV-Z),苏丹型(EBOV-S),科特迪瓦型(EBOV-C)及雷斯顿型(EBOV-R),不同亚型的特性不同,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两者对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的致死率很高,雷斯顿型和科特迪瓦型对人的毒力较低,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但对非人灵长类具有致命性。

表现症状

本病是一种多器官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和肾,潜伏期3~18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发病2~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出现意识变化,如谵妄,嗜睡,此期出血常见,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妇出现流产和产后大出血,病程6~7天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扩散至全身各部,数天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9天,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患者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可呈游走性,以累及大关节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眼结膜炎,单眼失明,葡萄膜炎等迟发损害,另外,还可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博拉出血热毒无法通过水、空气或食物传播,没有症状的人也不会传播,传染途径只有患者或死者的体液和被污染的针头等工具。因此,只要从被检测者中找出患者并将他们隔离,便有助控制疫情,那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吗?

1、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常用作室内空气消毒。约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瓷碗内用文火慢蒸,熏蒸时要关闭门窗。这种方法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良好的作用。

2、酒精消毒法

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因此,常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或浸泡30分钟消毒食具等。

3、喷雾消毒法

将含氯等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

4、漂白粉消毒法

漂白粉能使细菌体内的酶失去活性,使其死亡。桌、椅、床、地面等,可用1%—3%的漂白粉上清液(漂白粉沉淀后,上面的清水)擦拭消毒。

5、生石灰消毒法

用生石灰500克,加水300克,制成熟石灰,再加清水6.5公斤,製成石灰乳,浇在厕所和水沟里,也可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厕所和水沟,除臭又可消毒。

6、药剂溶液消毒法

先将餐具、蔬菜或水果放入溶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一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冲选一遍,既可杀菌又不影响蔬菜的味道。高锰酸钾配合溶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过久,防止失效。

以上是小编介绍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消毒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医疗卫生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瘟疫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家人可以更健康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 埃博拉病毒死了多少人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埃博拉病毒也是真的非常恐怖了,也非常的神秘,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埃博拉病毒是怎么来的呢?最后这个埃博拉病毒又死了多少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

科学界认为,埃博拉病毒最早从动物传染给人,是因为人接触了雨林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尸体。因此,在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地区,人们一定要减少与黑猩猩、蝙蝠、野猪等高危动物的接触,特别是不要捡起死亡动物的尸体或对它们的肉进行烹饪。

埃博拉病毒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极度疲乏、肌肉疼痛、头痛等症状,接下来会出现呕吐、腹泻、肝肾衰竭,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内部脏器出血或体表出血。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2到21天,在潜伏期内,携带病毒的人不具有传染性。但接触过埃博拉病毒的人一旦出现发烧、疲倦、肌肉疼痛、头痛和喉咙痛等初期症状,就立即具有传染性。

埃博拉通过空气传播?这是一个对埃博拉病毒认知的普遍误区。美国哈佛大学近日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5%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喷嚏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埃博拉病毒不大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按照公共卫生专家的说法,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播。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尿便、唾液、精液)、血液和乳汁中都存在病毒,具有传染性。健康人的皮肤或黏膜破损时,接触埃博拉感染者的衣物、床单或使用过的针头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尸体也是一个传染源,对其需进行保护性处理并立刻埋葬。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从出现症状时即开始具有传染性。此外,即便男性埃博拉患者最终康复,病毒在其精液中还会存留至少90天,可通过性接触感染他人。2、埃博拉病毒死了多少人

据英国《镜报》报道,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日前警告称,截至2015年,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导致全球多达9万人死亡。

埃博拉(Ebolavirus)是人类历史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时爆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现在的南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疫情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目前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2018-2019年疫情十分复杂,不安全状况对公共卫生应对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3、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只在非洲

相对于其他地方比较贫穷;缺乏健全的医疗体系;深入深林谋生;极度干旱,导致人类接触动物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