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劳务费

劳务费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劳务费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劳务费问题。

分享

浏览

6885

文章

4

劳务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劳务费作为人工成本,不需要公司做工资表,也不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公积金,都是直接支付给劳务公司的下面教大家劳务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材料/工具

劳务费发票、劳务费结算清单、劳务费支出表

方法

首先设置劳务费相关的会计科目,与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的:直接人工时可以分清楚耗用对象的,设置直接人工-劳务费, 而制造费用是不好分的,比如车间搬运工的劳务,因为他负责多项产品的搬运,所以没有办法具体分到各个产品,所以直接计入制造费用-劳务费,然后再一起计入生产成本。属于期间费用的,直接设置管理费用劳务费,销售费用劳务费,同时对应的设置应付劳务费。

依据原始单据做账务处理:劳务派遣公司开具的劳务费发票所载金额包括了发票上开的工人工资、管理费、保险费。做账时候无需区分,直接将总金额计入第一步设置的会计科目即可。但是原始凭证必须要粘贴完整,附有详细的费用标准和劳务性质。必须要及时索要发票,没有发票,不允许税前扣除。

支付时的账务处理:借是应付劳务费给某劳务公司 ,贷指银行存款。这里注意付款金额和计提费用时的金额是否一致,如果有赔偿之类的,还要计入营业外支出。

不通过劳务公司的情况:凭个人身份证、公司出具的付款证明,代开服务业发票,同时扣除个人的个税、税金及附加。这些费用与公司无关,也没有代扣代缴的义务,但是公司必须要取得发票。这事就要在合同上明确劳务收入的税金承担问题。根据合同和发票金额入账。

展开阅读全文

劳务费报销需要什么资料 劳务费报销流程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1、取得劳费务发票,由劳务提供人到税务局代开劳务发票;2、劳务清单,列明劳务内容、劳务金额、代扣个人所得税金额、身份证号、劳务提供人签字;3、签订劳务协议的应附劳务协议;4、招标代理支付专家费,填招标代理费用明细表、谈判小组签到表、评审专家抽取情况登记表、专家费确认单及招待专家人员发生的费用发票。

劳务费报销流程

1、劳务费报销需要发起申请,长期的劳务合作发起相关费用申请,注明为长期合作项目,每次报销均关联该申请。

2、报销内容需填写完整,例:某某项目招标代理专家费。严禁出现报销内容只写“劳务费”等类似情况,一经发现,即可退回。

3、按第2条列示的报销用单据,拍照上传到一般费用报销附件中。

4、上传的附件需要将文件名更改成实际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高层住宅费用高吗 小编告诉你劳务费和层高成正比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擦一次玻璃,没个三四百元根本拿不下来。”近日,刚搬进高层住宅的刘女士向记者抱怨说,自从搬进高层后,家中打扫卫生、安纱窗等日常家政服务费用比以往住普通楼房时高出了许多。高层住宅费用高吗?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15层,每次擦落地窗加上厨房玻璃,收费就要200多元,再加上卧室窗户,每次要花费三四百元,这是以往住普通楼房时的几倍。“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找人擦玻璃,你还得跟着提心吊胆。”刘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居住在高层的市民从装修开始烦恼就没断过。“想换个好点的塑窗,没想到一提是高层,人工费就多了200元。”市民张女士表示,她家住17层,从装修开始就没少因为“高层”这两个字破费。因为电梯装不下某一件家具,为此花了200元的人工费。

多数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市民表示,因楼高不便而增加的很多额外消费还可以理解,但经常有人漫天要价,让人颇感无奈。“安装高层窗户,问了好几家,一个装修工人一个价钱!”正在装修的市民李先生说,高层人工费用没有谱,就凭商家要价。他先后几次到同一商家问价,在安装费的价格上,其报价也不一样。

对此,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我市高层住宅在近几年崛起,而高层消费市场则刚刚兴起,还不成熟,因此个别商家“看人下菜碟”、随意要价的行为经常出现。“但每个市场的形成都会有自身的成长规律,随着居住高层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大,高层服务市场也会逐渐成熟。相信不久,相关价格标准会出台。”

展开阅读全文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有何区别

全文共 2671 字

+ 加入清单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劳务费,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的相关法律知识有哪些吧。

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

1.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非货币性福利在税法上属于视同销售,应征收增值税,在会计上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成本转到主营业务成本。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产品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如有减值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1、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2、从管理方式还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

5、从适用税率角度来看,

(1)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劳务费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劳务费的计算原则

A、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费用,再乘20%税率;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抵扣收入额的20%,再乘20%税率;

3、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B.发放不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不含税劳务报酬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一)、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二)、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以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20% 0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30% 2000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其次,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金额(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的部分 不超过20000的部分*20%

超过25000元至62500的部分 超过20000元至50000的部分*30% -2000

超过62500的部分 超过50000的部分*40% -7000

劳务费的税法规定

1、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800元和20%。因此,由于题中的劳务报酬收入最高也就是60元,因此,均无需交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因此,你应当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交纳。

3、帐务处理问题。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