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低龄化

低龄化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低龄化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低龄化问题。

分享

浏览

2306

文章

7

高血压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高血压出现低龄化,主要是现在网络手机过度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颇大,特别是部分年轻人,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多加注意锻炼,平时的工作中体力劳动也偏少,再加上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最终导致疾病的出现。

1

平时有众多年轻人,他们为了追求方便,不愿意自己在家做饭,一般在外出就餐时会直接选择点外卖,再加上平时运动量比较少,熬夜、作息不规律等等情况,最终是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产生。

2

改善生活方式

很多年轻人产生高血压,主要是日复一日的加班,精神负担比较重等等因素,最终导致高血压的产生。一般这类人群可能在生活中会频繁的吸烟、肥胖、高盐饮食等等情况,最终是会将引发高血压,在平时的生活中想要有效的缓解,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

3

规律的服用药物

如果部分年轻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血压还是特别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可能有部分人群觉得年纪轻轻就服用药物,对肝脏会有所影响。殊不知血压不能很好的控制,容易产生心梗脑梗肾衰等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学生近视呈高发 低龄化 青少年近视需早干预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35.6%、71.1%和80.5%。近视不仅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高度近视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眼底并发症。

1

1、增加户外阳光下暴露的时间非常重要

阳光刺激可以促使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促进眼部发育,并在预防近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保持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

2、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和休息时间

长时间连续用眼对眼睛的压力较大,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近视的发生。建议采取20-20-20原则:每20分钟远离屏幕,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持续20秒钟。此外,每隔1-2小时进行10-15分钟的眼部休息,闭目或进行眼部放松运动。

3

3、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和习惯

正确的用眼姿势和习惯有助于减轻眼部的压力和疲劳,减少近视的风险。建议保持正确的阅读距离(距离物体30-40厘米)、保持坐姿端正、避免低头、不擦眼睛等。

4

4、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眼睛健康。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C、E、D和锌等营养物质对眼睛健康很重要,可以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和坚果等食物。

5

5、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

定期到眼科医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近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

预防近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用眼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和习惯、注重饮食和营养摄入,以及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白血病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医生:这6物,建议早些远离

全文共 204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白血病作为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现在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而且出现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导致白血病的病因并不明确,当然也是存在一定的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刺激,使造血细胞中的一些基因出现突变的情况,也会导致白血病的问题产生危及个人健康,所以在生活中,也是要注重积极的预防。

1

白血病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尽管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目前已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白血病。治疗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

在化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情况下,药物治疗的效果已有所改善。在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中,特定的药物治疗已经被证明可以将病情维持在缓解或稳定的状态,从而使患者持续生存多年。

因此,及早检测并治疗白血病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和处理,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医疗历史记录、病症状、患病程度和其他因素,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

白血病早期,身体具体有哪些症状?

1. 感觉疲劳或虚弱,以及失去体力和精力。

2. 可能出现轻度贫血(缺乏红细胞)和出血倾向(缺乏血小板)。

3. 皮肤出现明显的瘀血和淤点。

4. 体重下降和食欲减少。

5. 容易感到全身不适或疼痛。

6. 呈现出各种感染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等。

3

白血病为什么越来越“低龄化”?

1. 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加剧,污染物质的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引起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生。而儿童由于身体柔弱,对环境污染的承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2. 遗传基因:一些白血病类型可能与特定的遗传突变有关。如果染色体突变在婴儿时期或儿童早期发生,那么这些人通常会患上白血病。

3. 医疗进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善于诊断和检测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在过去,许多白血病病例可能被错误地诊断为其他疾病,而现在我们更能够准确地诊断白血病。

因此,似乎有更多的儿童被诊断为白血病,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诊断。

4

医生:这6物,建议早些远离

①泡椒鱼皮

像一些泡椒鱼皮,虽然说非常的美味,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以及甲醛物质,所以长期摄入这种泡椒鱼皮的话,也会刺激细胞病变,增加患上白血病的风险,影响个人健康,所以也是建议赶紧远离。

②冷冻海鲜

像一些冷冻海鲜在运输过程中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损坏的情况,所以多数商家也会喷洒一定的甲醛物质,而这种冷冻海鲜摄入过多就会导致甲醛摄入超标,刺激细胞病变诱发白血病,所以也是不建议多吃的。

③娃娃菜

像娃娃菜这种蔬菜,虽然说吃起来非常美味,但是保质期比较短,所以商家为了避免出现变质腐烂的情况,也是会在上面喷洒一些甲醛,而这种娃娃太长时间摄入的话就会导致甲醛摄入超标的情况,诱发白血病的问题,所以这种娃娃菜也是建议撤下饭桌。

④金针菇

相信多数人在购买金针菇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袋装金针菇都是非常的干净新鲜的,即食金针菇的保质期非常短,为了避免腐败变质,多数商家也会喷洒甲醛,延长金针菇的保质期,但这种金针菇长期间摄入也会诱发白血病,所以也是不建议多吃的。

⑤染色橙子

像一些橙子,虽然说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大多都是染色的。橙子,而这种橙子中含有一定的染色剂,长时间摄入也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体内,诱发白血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困扰,所以还请赶紧列入黑名单。

⑥劣质粉丝

像一些粉丝粉条等也是受到了人们喜爱,非常美味,但是这样这种劣质粉丝也是有一定的工业成分以及甲醛物质,不易煮烂也会影响个人健康,所以建议还是最好少碰,有助于预防白血病。

5

日常应该如何预防儿童白血病呢?

1.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运动,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远离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2. 饮食保健:给儿童饮食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油、过咸、过热等低营养、高脂肪的食物,给予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

3. 健康体检:定期给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4. 预防传染病:儿童免疫系统不成熟,容易感染病毒、细菌,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流感、病毒性肺炎等传染病。

5. 减少接触有害物质:注意防止环境污染,避免孩子接触有害物质,如汽车尾气、重金属、农药、化肥等。

延伸——化疗会引起继发性白血病?是真是假呢?

化疗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长期接受化疗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继发性白血病的风险。

继发性白血病,也称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MDS/AML),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化疗和/或放疗等治疗手段对造血细胞造成的损伤,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尽管存在化疗相关性白血病的风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化疗仍然是治疗白血病的核心手段,而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成功治愈。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接受化疗,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不要乱用药物或更改用药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化?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亿多人患有这种疾病。在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大军”不断壮大的同时,青少年和儿童中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悄然增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时,由血液中葡萄糖的过度积累引起。它主要分为1型和2型。前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产生细胞的破坏,曾被称为儿童期发病的糖尿病,最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后者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也可能从童年开始就受到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年轻化已成为一种发病趋势。任何年龄组的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

过去,绝大多数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都是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尤其是女性。然而,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年轻人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青少年2型糖尿病并不罕见,更不罕见,占青少年糖尿病总数的20%以上,其发病率远高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肥胖、缺乏锻炼和卡路里摄入过多。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总是希望孩子平时多吃点,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来抚养孩子,这样会导致他们的身体发胖,血糖过高,从而诱发糖尿病。

果糖包含在我们周围许多不起眼的饮料、小吃和冷饮中。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果糖也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果糖的摄入在短期内对血糖的影响很小,但它很容易被肝脏代谢为肝脏和脂肪中的甘油三酯。长期大量摄入果糖容易导致肥胖、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最终导致糖尿病。除了果糖,许多奶茶、蛋糕和小吃还含有某些氢化植物油,这是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也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除了高热量食物和隐藏的含糖食物之外,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也经常被食用,血糖往往会悄悄地上升。血糖指数高的食物意味着胃肠消化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相反,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消化吸收慢,不容易导致餐后血糖飙升。

此外,由于孩子超重,不方便锻炼,孩子不想锻炼,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这也是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许多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在学习期间在同学面前不好意思注射胰岛素,这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因此,医生和家长应该关注青少年糖尿病。主要治疗原则侧重于心理治疗和教育。然后配合降糖药物、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血糖监测及复查。同时,还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电子产品“低龄化”的今天,家长们该做些什么?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不得不承认,我们早已步入了荧幕时代。这也只是稚嫩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有的年轻父母觉得电子育儿能省下不少的事,那么电子产品“低龄化”的今天家长们该做些什么?

低龄化的“毕加索”、“居里夫人”

“我家孩子可以说是‘居里夫人’,一到周末我就犯愁,绞尽脑汁该怎么样引诱她出门。”钱报童玩会的卡卡妈说,每周末都尽量给孩子安排不同的“节目”,“我跟她爸都有点近视,不愿意让她看电视。”

虽然很少来,小男生丢丢却对妈妈办公室很熟悉,径直走到妈妈座位上,打开电脑,熟练地进入游戏网页。开学上小学二年级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很羡慕一些同学,暑期父母没给他们报兴趣班,每天在家玩游戏。“到小区公园里玩?没意思。”

“没意思”成了不少小小“毕加索”、“居里夫人”的口头禅。一旦感染“宅病毒”,就会变得不爱户外,好几小时不挪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刚上幼儿园甚至还没入园的小朋友也有此症状。小宅男们一般都喜欢在电脑或iPad、手机上玩游戏,小宅女们则喜欢看连续剧。

在苹果商店的菜单里,针对低龄儿童的应用软件上百种,有报道称,儿童应用现已成为“苹果商店”除了游戏以外的第二大营收项目。针对全国10个城市0~16岁儿童或家长进行调查,形成的《2012年城市儿童快乐指数报告》显示,孩子在平时放学后的自由时间里,超过80%都在看电视、动漫,上网,玩游戏。即便是在周末,郊游、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也不到20%。

拼养不现实,上兴趣班成“度假方式”

很多妈妈跟记者大倒苦水,自家孩子一到暑假就是这样,不爱出去玩,要么看动画片,要么玩手机。“一到暑假孩子原来的生活规律就被完全打乱,本来每天定好上网一个小时,但我白天上班根本管不住。”“孩子跟我振振有词,家里没事情干,奶奶也在看电视。”

一些家长开始努力把自己家的宅童“赶”出家门。钱报童玩会的老粉丝Tina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我们曾尝试过拼养,但不现实。”

Tina说,事先自己还反复斟酌带什么书去跟大家分享,每天的日程表究竟怎么样合适,没过两天,新问题层出不穷。“5岁的儿子来问我,为什么某某家的房子那么大?什么叫有钱?更让我郁闷的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跟大家说,爸爸是老板,只有初中文化,还不是很有钱。”Tina说,几家人关系也多少有点尴尬了。“今年还是把他送到兴趣班,学钢琴,每周有3次课。”Tina说,“度假式的兴趣班,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一种放松。”

去农村找玩伴吧

“没有玩伴,有了玩伴也不知道玩什么。”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小区不大,小孩子不多,碰到一起也还要担心闹脾气打架。“基本都是各玩各的。”

去哪里找玩伴,找乐子?“今年是第三年带孩子来江苏宜兴农村老家过暑假了。”“”云中漫步”的孩子小宝下个月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暑假她照例把孩子送到乡下。小表哥也从镇上回到老家,再加上两个邻居小朋友,小宝乐开了花。“平时每天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无聊得要命,老早就嚷嚷着要去外婆家了。”

“我曾和很多家长一样,发愁孩子的暑假该如何度过,其实农村里有很多孩子学习的东西。让孩子快乐多一些,压力少一些,收获可能会更多,综合能力会更强。”早上就在村里转悠转悠,追追小鸡小鸭,到小溪边用水枪打水仗,中午前把充气游泳池装好水,放到太阳下晒,下午游泳,晚上带上手电筒,一家去看青蛙、蟋蟀,“请朋友们闭上眼睛,安静而又享受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蝈蝈、蛙声、知了、溪流、布谷鸟……这是城市长大的孩子体会不到的。”

云中漫步觉得,因为图省事而让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很多饭局上,父母们聊得热火朝天,几个小朋友却人手一只平板电脑,专注地打游戏。”她认为,再忙碌也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陪孩子出门,不仅收获了孩子健康的视力和更宽阔的视野,大人的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建议,父母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去野营、远足、游玩,多带宝宝亲近大自然。绿色的树木有益于宝宝眼睛的放松,也能有益于宝宝身心健康。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居家防触电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内衣与成人内衣混洗是造成妇科疾病低龄化的原因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内衣成人内衣混洗是造成妇科疾病低龄化原因。此外一些家长给孩子服用不合理剂量的抗菌药,也容易造成生理伤害。屈大夫说,低龄女童阴道酸性环境差,容易因细菌侵入而造成感化。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勤换内衣、常常清洗外阴,最好选用温开水,尽量不要应用药剂。孩子用的盆、毛巾要与成人分开,带孩子去游泳或到公共浴池等场合时,最好多带几个干净的塑料袋,将孩子的衣物、毛巾等物品辨别搁置,以减少交感化的时机。一旦发现异样状况,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免得因医治不及时而造成严重成果。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内衣与成人内衣混洗是造成妇科疾病低龄化的原因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保护糖尿病低龄化儿童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糖尿病,我们可能会想到的就是老年病、富贵病,但是爸爸妈妈知道吗,糖尿病的患病年龄已经越来越小,小至出生后3个月,但以5~7岁和10~13岁二组年龄多见,患病率男女无性别差异。面对儿童糖尿病的悄然来袭,爸爸妈妈该如何保护孩子健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保护糖尿病低龄化儿童。

糖尿病低龄化保护儿童健康迫在眉睫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10月实况报道第312号,全世界有3.47亿人患有糖尿病。而在我国,2014年上海的一次儿童健康夏令营开营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爆出:上海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以平均每年14.2%的增长率在不断增长。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4岁以下儿童占新发儿童糖尿病的比例达到22%,发病率增幅最快的年龄组为0-4岁组女童,年均增幅20.8%,5-9岁组男童年均增幅19.7%,预示着上海儿童1型糖尿病正呈现低龄化的倾向,对临床合理控制儿童糖尿病提出了新的挑战。(东方网) 现在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孩子的身体状况,有的家长怕孩子累着,什么活都不让干,小孩坐在那里看电脑、打游戏,久坐不动,这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