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丰有哪些烈士命名的村【通用20篇】

浏览

5875

文章

724

青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青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青州镇街镇北面小山上。

解放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第三支队驻扎在九连山下的青州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方武装。在革命斗争的长河中,青州人民积极配合支持东三支队,参与反扫荡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为和平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几十位英雄儿女,当地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青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于2002年进行了重修。

该纪念碑是方塔形,红砖砌筑,表面批搪石米,高7.8米。底座三级台式,最底边长2.6米,碑身边长1.5米。四角攒尖顶,上复黄色琉璃瓦,顶饰葫芦刹。南面浮雕“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款是“郑群题”,北面浮雕“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镶嵌花岗岩石碑铭,记载解放战争期间在青州牺牲的革命烈士名单。纪念碑四周有半径4.8米宽平台,四边砖砌八角形栏杆。纪念碑北面8、5米处建一座半圆形烈士坟墓,表面批搪石米,正面贴粉红色瓷片,中嵌花岗岩石碑,阴刻“烈士坟墓”,两边阴刻对联“英名留万载,伟迹显千秋”。

2010年11月,被和平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州镇:青州镇位于和平西南部,面积152.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均海拔450~500米,四面高山峻岭,地形险要。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5536万人,95%以上为农业人口。2003年农业总产值2436万元(现行价)。镇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近万亩。除种植水稻外,近几年来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荷兰豆、圆椒、西红柿等,逐步开成反季节蔬菜基地,产品销往深圳、惠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紫金县新围村。

为缅怀戴耀田、戴瑞灵、王锡明、朱春泉、王金福、赖松安、许顺泰、张祝荣、刘桂莲等33名革命先烈,2000年11月,古竹镇老区建设研究促进会在紫古公路榕丰路口的小山丘上兴建了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坐东北向西南,由碑顶、碑身、碑础、台基、余坪、围墙组成。面阔52.9米,进深42.7米,围墙四周种有柏树。石米磨光要板、台基、碑础,碑身贴大理石。碑身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础正面大理石阳刻“古竹镇革命烈士英名”,方形碑顶。

信息来源: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从化区文物保护单位。

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从化街口镇西宁中路与教育路交接处,所在地原是县城街口镇人民公园。1957年11月,从化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在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建造该革命烈士纪念碑,共占地1000多平方米。纪念碑坐北向南,红砖结构,石米批荡。全碑分台阶、碑座和主碑塔三部分,高10.6米。7级台阶,每级台阶次第内缩,共高0.98米;碑座4级台阶,共高2.16米。碑座四周塑花瓣托,再上塑波浪纹。碑座底层为墓室,烈士坟茔内安葬了60多位烈士忠骸。主碑塔高7.02米,竖梯形体,两侧以横纹相间。纪念碑于1964年重修,中共从化县委书记边六群为纪念碑书写了碑铭,碑文为“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90年,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被从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建设和市政管理局负责将纪念碑周边围墙拆除并重新设计绿化,改造成街心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陆伟东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陆伟东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陆伟东烈士纪念碑为纪念陆伟东烈士而建,高五米,花岗岩制作,正面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陆伟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一个大字,底座正面用仿宋体刻着陆伟东的生平事迹。纪念碑四周是用水泥六角形砎砖铺砌的三级平台,长25米、宽20米。上面两级平台,四周没有栏杆,麻石台阶从平台脚至纪念碑共23级。1992年5月由三水县人民政府竖立纪念碑。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陆伟东革命烈士称号,陆伟东革命烈士纪念碑全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地址:旧芦西路佛仔庙附近(侨鑫生态园正门往芦苞方向走约100米)

联系电话:87318482(乐平镇念德居委会)

乘车路线:可乘615公交车在佛仔庙下车或在侨鑫生态园正门下车

陆伟东(1968年~1991年),南边陆坑村人。1983年7月,在南边镇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1987年11月至1990年5月,陆伟东在南边镇水泥厂工作,他爱厂如家,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陆伟东在他不长的23年人生岁月中,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种乐于助人的可贵精神。1990年6月,哥哥外出工作,家里缺少劳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会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新会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北门社区黄云山。建于1960年,纪念新会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驱。1984年重建,2003年重修,每年政府及部门单位在此举行纪念活动。碑身用砖砌筑,外墙批石米,方塔型,高16米,顶部莲花瓣雕饰,颈部雕白色葵花纹。正面上部直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碑座为正方形,边长4.36米。碑座正面嵌云石碑,横2.65米,纵0.73米,直书阴刻一千余字的小楷碑文。碑文概要记述了自1924年中共新会支部成立至1949年新会全境解放期间,新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光辉业绩。碑的周围有纪念碑广场,占地1054平方米。南面有50多米的阶梯直通山脚,加装路灯,四周种植草皮。此碑是新会人民瞻仰革命烈士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新会博物馆

北门社区:北门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马识途烈士遇难地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马识途烈士遇难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北部,市第二医院院内。原是一座独立式 的高级住宅,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间,建筑面积357平方米。1945年12月,此处为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宿舍。

当年12月24日,国民党反动官员赵岳山,会同军统特务,深夜潜入宿舍院内,企图刺杀于毅夫主席,误入省政府代理秘书长马识途室内。马识途为掩护领导和战友,慷慨赴难,英勇牺牲,年仅42岁。

为纪念烈士,教育后人,齐齐哈尔市政府将 烈士遇难地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

乘车线路:齐齐哈尔市内乘101路公交在解放门站下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茅輋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茅輋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龙川县铁场镇茅輋村南越山。

始建于2002年。坐西南向东北。纪念碑方尖状,三级,青砖砌成,水泥沙浆批挡,总高约8米。碑台边长1.3米,高0.35米。第二级边长1米,高1.4米,正面嵌有中共铁场镇委员会、铁场镇人民政府2005年冬刻制的志略碑,右面嵌有铁场革命烈士英名录。碑第三级方尖状,正面阴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碑顶镶嵌有一个红色五角星。纪念碑前是110平方米的水泥地坪,坪前面有九级台阶;后部有水泥护坡。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铁场建立基层组织,并先后设立11个秘密联络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茅輋建立铁群队90多人的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

铁场镇:铁场镇位于龙川县中部,毗邻梅州市的兴宁、五华县,著名的霍山风景区东南面为我镇辖区。广梅汕铁路横贯全镇9个行政村,并设有三级火车站,228省道经圩镇连接兴宁、五华境内的205国道,村村通公路、电话。中国通信、中国联通在我镇均设有发射台,通讯方便。韩江河、洋田河两条河流流经我镇。全镇总面积251.9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8.461万亩,耕地3.5357万亩。辖3。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

营盘乡位于长顺县西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属山地地形。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全乡森林覆盖率为89

%,空气清新宜人,可说是天然氧吧。

革命烈士吴学礼曾在这里生长和进行革命活动。他创办的《大众报》是黔南最早的进步报刊;这里,曾是红军长征时驻扎过的地方,在松港村几面斑驳的民房墙壁上,当年红军书写的大红标语至今依稀可辨。那鲜红苍劲的字迹,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火苗,像一个毫不动摇的信仰,更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红军经过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村里的长者如数家珍。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的一整套古法造纸术,见证着人类从文明走向文明的坚实足迹;走进这里,你会感受到在这里生生不息奋斗的人们的那种淳朴、善良和勤劳的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浏阳李白烈士故居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浏阳李白烈士故居为浏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白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

李白(1910—1949),又名李朴、李侠、华初、静安,湖南浏阳人。李白自幼家庭贫苦,读完初小后辍学,到当地一家染坊当学徒。1926年,张坊建立农民协会和纸业工会,李白参加农民协会,白天写标语,晚上站岗放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红三军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央派遣,到沦陷区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搜集日军情报。1942年9月,与妻子裘慧英同时被捕。1944年秋,李白与裘慧英一道离开上海往返于浙江、江西之间,通过电台,向延安传递日、伪、蒋的军事情报。1945年底,两人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上海特务到处侦察共产党地下活动,李白处境十分艰难。但他细心谨慎,加上妻子裘慧英的机智配合,经常向延安拍发军事和政治情报,三年未出事故。1948年12月在上海再次被捕。上海警备司令部第二稽查大队对李白进行严刑逼供。1949年5月7日,李白被秘密杀害于上海,时年39岁。

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李白的事迹,拍摄《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影片的男主角就是以李白为原型。

李白故居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二年,坐西南向东北,土木结构,小清瓦屋面。四合院形式。2010年在上海市虹口区李白亲属、张坊镇及家乡人民的关心支持下,按原貌恢复李白烈士故居,李白烈士故居共有大小房间16间,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成正方形的布局。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故居进行复原陈列并辟有李白烈士的生平事迹陈列展览室。同年,对外开放。

李白故居于2010年6月被浏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浏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被长沙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坊镇: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端--大围山东麓,毗邻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距长沙130公里、浏阳64公里,省道1854线横贯全镇,交通、通讯便利,电力充足。全镇辖域320平方公里,3.1万人口,森林面积达40万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境内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 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镇党委、政府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为纪念东山坳伏击战牺牲的烈士而建。

东山坳位于大朗镇屏山村(原属水平生产大队),紧靠东山,有一山路通往黄江镇梅塘地区。1948年5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一期“清剿”,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政委黄华、副团长林文虎、副大队长何棠,率钢铁队和金重队向大岭山区挺进,在屏山村驻扎。

5月16日,国民党军队约200人从霄边出发,准备进驻梅塘,途中在犀牛陂荔枝园休息。三团得到消息后决定在东山坳伏击这股敌人,布置钢铁队设伏于坳南侧高地,金重队占据坳顶,并派一个班控制主峰,另一个班斩断敌后路。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大获全胜,俘虏虎门要塞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五中队长黎汉民、县警中队长刘定加以下24人,毙敌15人(其中3个排长),缴获重机-1挺、轻机-1挺、-26支、-6支、钢盔38顶、物资25担。三团牺牲毛贵、莫培等5人,轻伤5人。东山坳伏击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分路合围和进驻梅塘地区的阴谋。

1956年3月,大朗镇水平村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立碑纪念。碑高5米,宽0.8米,占地80多平方米,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字,碑两侧种有柏树各一棵,象征革命烈士的精神万古长青。(大朗镇宣传办叶集凡)

水平村:水平村 水平村是革命游击老区,地处大朗镇南部,紧靠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面积7平方公里,东靠屏山村,西邻犀牛陂村,北近松木山村,南与深圳宝安区接壤。全村常住人口1859人,户数480户,下设两个村民小组。水平村盛产岭南佳果荔枝, 2006年成立大朗镇红绣球荔枝专业合作社,2006年荔枝总产量234吨,被誉为“荔枝之乡”。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为莱西市文物保护单位。

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莱西市店埠镇店埠村东30米,年代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79.9.12,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店埠村:莱西市店埠镇店埠村地处镇政府驻地,共有720户,2653人,党员121人,耕地3892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积极搞好四个促进,坚持高起点抓规划,立足农业,重视发展工商业和个体经济,积极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获得莱西市文明村庄、莱西市五个好党支部、模范村委会、莱西市小康村等荣誉称号10多个。 以工促农 大力发展工商业和个体经济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松柏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松柏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松柏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楚纪南城内松柏村5组。

纪念碑为纪念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荆沙途中抢渡龙会桥时牺牲的3名解放军战士而立。纪念碑初建于1965年,占地80多平方米,碑身高2米。碑背面立有小石碑一块,高1米、宽0.5米。碑首正中五角星及阳文“纪念”二字分左右。碑身镌阴文:“四野162师484团王进新烈士永垂不朽,山东民县人,1949年牺牲。”

1984年5月,原江陵县纪南区委、区政府决定重建主碑。新建主碑碑基占地9平方米,碑体成正四棱柱体形,通高5.2米,顶端竖一铁制红旗,碑正面刻有“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该烈士纪念碑现是荆州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松柏村:松柏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林景云烈士故居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林景云烈士故居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林景云烈士故居位于良庆镇良庆社区缸瓦窑村,时代为清末(1950),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7年,林景云烈士故居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景云(1902~1930),良庆乡缸瓦村人,中共党员。幼年林就读于缸瓦村小学。1921年,他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学期间,他积极上进,关心国事,经常参加-等爱国活动。 1925年4月,他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 林景云在军政学校毕业,“四·一二”-政变后,被列入抓捕对象,便随同学逃离邕城, 到良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德兴龙头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德兴市龙头山乡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人民纪念当年在此为了建立人民政权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所建,当时方志敏就在位于纪念馆不远的龙头山境内高竹山被捕,最后在南昌英勇就义。龙头山乡暖水溪旁,距市区44公里,景点面积3010平方米,暖水村,是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化婺德中心县委所在地。敌人五次围剿,1935年方志敏同志在龙头山不幸被俘。1954年,为纪念方志敏烈士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修建此馆。馆房面积260平方米,结构造型是古典式的大屋顶建筑,馆外有2700多平方的花园,栽有翠柏与花卉,绿树成荫。馆内为一厅四室。序厅中央立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正堂中间设有“德兴市县土地革命示意图”;左边陈列全县革命烈士花名册三卷;右边陈列我市大革命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形势图。第一室:工农武装割据、第二室:建立革命政权、第三室:打土豪分田地、第四室:坚持斗争。陈列室内,展示了革命烈士方志敏、周建屏、黄道等同志的遗像和简历;赤卫军、游击队使用过的各式武器;苏区出版、发行的报纸和纸币、公债券、土地证,入社证、会员证等革命文物,这里环境幽美、庄严肃穆、既是游览观光的胜地,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蕉岭烈士纪念亭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蕉岭烈士纪念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蕉岭烈士纪念亭位于长乐区罗联乡蕉岭自然村青闸路旁,北负牛桶山,面对笔架山。

1947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闽中地委在长乐玉田龙卷墓农场召开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结合闽中地区实际,决定发动武装暴-动-,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会后,中共福长平(福清、长乐、平潭)工委书记陈振先在闽中地委的武装协助下,一起发动群众,并制定暴-动-方案,长乐工委书记兼长乐游击大队政委陈亨光也积极投入龙高暴-动-的准备工作。次月,龙高暴-动-因保密不严,被-派“围剿”,革命武装受到重创。

1947年5月,陈振先了解福清龙高暴-动-基本情况后去福州向领导汇报,途中,因叛徒出卖,在尤溪会馆附近与陈亨光、陈清俤等游击队员一起被捕,拘禁在福州市道山路羁押所。在狱中受尽了酷刑,坚贞不屈。同年10月26日,陈振先、陈清俤、陈亨光3人在押送往福清途中,至罗联蕉岭顶(观音亭)北被敌残忍杀害。

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1988年7月1日,中共福清县委、福清县人民政府和中共长乐县委、长乐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在蕉岭村北公路东边修建了蕉岭烈士纪念亭。纪念亭中间矗立三烈士纪念碑,正面刻“陈振先、陈亨光、陈清俤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蕉岭就义三烈士传略”,亭柱镌原省委领导程序题联:“血染蕉岭山川碧;功垂龙江日月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位于潜山县五庙乡红光村,年代为清。

2017年9月22日,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千里(1895—1927),字藻芬,又名之驹、云庵、昂然,潜山县五庙乡人。中-员。1919年前,程千里就读于安徽省第一中学、安庆第一师范、圣保罗等校。1919年肄业于上海测绘学校。1924年,程千里任五庙乡达材小学教员。1925年春,他在五庙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了潜山县第一个党小组。是年,他离开家乡去湖北,参加工人运动。1926年,程千里任职于武汉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ps中怎么重命名图层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有网友问:ps中怎么重命名图层?下面,我给这位网友解答。

操作方法

1

我们新建文档后,会自动出一个背景层。当我们新建一个图层时,PS会自动命名图层名称。

2

新建图层自动命名为:图层1;我们若想要重命名图层,鼠标放在“图层1”这里双击,这时就会弹出一个编辑框。

3

然后,我们直接在键盘上敲入文字,再按下回车键即完成重命名图层。

4

比如,复制图层,就会在原来图层名称上加上“拷贝”两个字。同样,鼠标放在原来名称上双击,再输入我们自己想要的名称再按回车键即可。

在这里另外说下,如果图层中有组的话,给组重命名操作方法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黄静源烈士殉难纪念碑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静源烈士牺牲地方——安源半边街广场。

黄静源是湖南郴县人、安源工人运动领袖。1925年9月21日被反动军阀逮捕,随即被押往萍乡监狱。在狱中二十多天,他始终不为敌人的利诱和酷刑所动摇。10月16日,黄静源被敌人枪杀在半边街广场。黄静源牺牲后,安源工人不畏--,在这里举行了追悼会。并于次日将烈士遗体秘密抬至醴陵,隆重装殓,再用火车将灵柩运往长沙。

1926年9月,北伐军到达安源,恢复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并改名为萍矿总工会,萍矿总工会领导工人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活动。10月16日,召开二万多群众参加的大会,纪念黄静源等烈士牺牲一周年,并在此建立了“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碑文由株萍铁路总工会委员长朱少连撰写。纪念碑座北朝南,高2.4米,宽1.56米,长2.6米,占地面积40平方米,

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位于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1944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五),八路军某部24团三连200多名战士,奉命在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截击装备精良的2000余名北进的日伪军。在击退日伪军数十次进攻、打死打伤600余名敌人之后,1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很多都是蠡县人,年龄最小的段国安牺牲时年仅15岁。此役的惨烈程度在冀中抗战史上实属罕见,烈士们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为记录冀中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的战斗历史,发扬和传承革命烈士优良传统,解放后,蠡县县委、县政府在张村营村修建了冀中“三五”烈士陵园,并将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尤其是清明节前夕,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此缅怀先烈。

2007年该村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建装修,新建了纪念馆,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制作了展室,当年参加战斗的幸存者曹永志和施兰柱为纪念馆题词。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战斗主力军晋察冀军区二十四团三连几经改编后的现在部队——山西忻州一八八旅563团一营三连,请来了部队官兵参加今年三月初五的扫墓活动。

2008年清明节前,曾领导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百岁上将吕正操将军为该纪念馆欣然题词:“这是冀中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史话,它将激励着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幸福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

乘车线路:蠡县乘开往小陈的班车,中途在张村营下车步行可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怎么才能给文件夹重命名为空白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使用电脑的朋友应该知道文件夹有一个名字,但有些朋友想把文件夹的名字设置为看不见的,保护他们的隐私,但我们都知道文件夹的名字不允许空格号或单独的符号,这可能会伤害很多朋友,不用担心,立即向朋友介绍win7系统下文件夹名重命名空白操作方法。

方法如下:

1、从菜单附件开始>在系统工具中找到字符映射表;

2、向下滚动,找到空白;

3.根据选择,在点复制,然后重新命名桌面图标,将文件夹设置为透明图标,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什么都看不见。

好吧,以上是关于如何给予,win7系统下文件夹名重命名为空白操作方法,不是很简单,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按照上述方法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原平市段家堡乡官地村西北约200米奶奶山腰。民国三十五年(1946),崞县政府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在村西北石口立碑。碑由四块石灰岩组成,通高3.4米,碑身为正方体;梯形盖顶,盖高0.8米。碑身高1.6米,宽0.7米;下游基座。碑阳楷书“抗日烈士纪念碑”,左右刻“祭崞阳抗日烈士诸同志”碑文和烈士名录。碑阴镌刻“精神不死”、“前仆后继,功在国家”题字。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官地村:官地村位于原平市段家堡乡东部,紧临土壑村,西山循环路由西向东途经村庄,官地村是西山地区最大的村庄,也是革命老区,村北拥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土地辽阔,人杰地灵,官地村是原平市主要产煤区,原有三座煤矿,现已被忻州地煤集团整合。相传,唐朝李靖王曾在此设过王府,挂“兴安大观”牌匾,故曾名兴安镇。全村耕地面积3131亩,总户数580户,人口1781人,共有劳力1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