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653

文章

26

篇1:望洞庭的第三句是翠还是色 望洞庭原文是翠还是色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望洞庭》第三句原文是翠,全文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和湖水交融不分,表现出了湖面的开阔廖远,描写的是日暮时分的景象。第二句将湖水比作铜镜,表现出湖面的平静。诗的第三句写的是湖中的君山的样貌,“山水”指的仅仅是君山,而不是湖面和水,运用了“偏义复词”的写法。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君山比作青螺,突出它的翠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望洞庭的古诗意思

全文共 174 字

+ 加入清单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洞庭大头鱼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洞庭湖的尖椒剁大鱼头,一个五六斤重甚至是15斤重的洞庭大鱼头,用一个直径60cm的大盘盛装着,“艳装上台”,绿的芫茜、红的辣椒、黑的浏阳豆豉,再配上白的大鱼头嘴,真是“艳丽动人,撩人心胃”。

食这鱼头的最酷之处在于其食的过程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从鱼嘴到鱼骨,都有一个先后次序;而且大鱼头的骨髓可以用吸管吸着吃,在食完了鱼头还觉不够分量的话,你还可以加粉面和青菜等,让他们充分吸收大头鱼的汤液精华,再一口气将其“统杀”,就算是最完美的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洞庭红桔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红桔是太湖东、西山的特产桔子的总称。它包托“早红”、“料红”、“朱桔”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在10000吨到25000吨之间,占太湖地区(江苏)柑桔总产量的85%左右。 太湖洞庭山是我国柑桔的传统产区,栽培柑桔历史悠久。金秋,洞庭东、西山漫遍野的桔树上挂满金果,把洞庭山装点得无比浓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迭深。浸月冷波千顷雪,苞霜新桔万株金。”生动地描绘了洞庭册桔红时节的景象。 桔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价值很高。洞庭红桔树冠长势旺盛,高大,耐寒性好,单株产量好高,桔果中秋后开始转黄,10月底早红桔成熟上市。洞庭早红桔,分粗皮、细皮两上品种。精皮汁少,味甜,产量较低;细皮汁多,略带酸味,产量高。洞庭红桔中的“料红桔”品种,果实大小均匀,味甜,皮薄,成熟较晚,经霜后才能采摘,采收后可储藏到春节后色香味不变,为其他柑桔不及。 近年来,太湖洞庭东、西册的柑桔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引进了早熟、优质、高产无核桔等优良品种,洞庭红桔果实肥大,清香多汁,酸甜适度,备受消费者欢迎。( 苏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望洞庭的意思 望洞庭诗意解释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内容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时是刘禹锡赴和州任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全诗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望洞庭的诗意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的诗意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南洞庭水利闸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水利闸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袄、物产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黄茅洲镇、阳罗镇、南大膳镇地处沅江市北部,属长江流入冲积平原,南与赤磊洪道相连,东北紧靠漉湖,由塞阳运河贯通黄茅洲大闸、义南闸、大东口闸。

塞阳运河,共动用民工5万人次,开河长度44公里,投工250万个,完成土石方400万方。它位于大通湖大垸内,南起沅江市塞波镇到阳罗镇后分为东、北两支:东支经大东口闸后流入漉湖,北支经普丰垸东堤拐弯与全省最大的内陆湖——大通湖相通;南面通过黄茅洲船闸进入赤磊洪道,全长61.5公里。塞阳运河贯穿了大通湖地区,包括沅江、南县、华容三县市及大通湖等五个农场和大通湖渔场,成为这些地域水运交通的大动脉和主要抗旱、排渍、排灌的黄金水道。同一时间修成的还有大东口闸和义南闸。

大东口闸为大通湖垸渍水的重要排泄口,因闸有五孔,故俗称五门闸。现闸总宽25.6米,净宽20米,流量100m3/秒;闸门为提升式面钢门,用15吨启闭机开关,总投资83万元。该闸以排除大通湖冬、春季底水空湖待蓄为主,有三县五农场约90万亩农田受益。义南闸亦为排水闸,其结构形式为砼箱涵,工程规格:3.5×4×67(米),为手摇式钢门启闭。大东口闸、义南闸位于沅江市南大膳镇大东口村与大通湖管区接壤,东北隔洞庭湖与岳阳遥遥相望。两闸周围的人居状况共约160户,800人口数。以渔业生活为主,农耕种植为辅,经济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苎麻。

1956年,湖南省洞庭湖堤垸整修工程指挥部主持修筑了洞庭湖区第一大船闸——黄茅洲船闸。它是塞阳运河上的主要设施,对沟通5个农场、4个区段的水运交通起着极为重要的枢纽作用。其船闸工程级别为6级,是集防洪、灌溉、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闸身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78米、宽8米,分为上下闸首及闸室三部分;矩形槽闸室前后各有两扇钢质“人”字形闸门,手摇、电动均可启闭主体工程造价96万元。上闸首“黄茅洲船闸”闸名为当时湖南省省长程潜所题。

黄茅洲船闸也是大通湖大垸最大的抗旱补水闸,所辖工程有效保护了大通湖垸26个乡镇,555个行政村,受益面积169.02万亩,保护人口110万人,每年运输吞吐量达100万吨。塞阳运河沿线先后共建有大大小小涵闸约20座,我们现统称为“南洞庭水利闸”。

塞阳运河流域内的南洞庭水利闸,是沅江人民治理南洞庭湖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内河航运梯级渠化开发中,它是许多先进技术的合成,开创了湖南省内船闸行业的先例,具有重要的工程技术价值和管理意义。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最好见证和实物研究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洞庭东山旅游攻略

全文共 1813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东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与洞庭西山、光福邓蔚等72峰交汇而成绮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

洞庭东山门票攻略

雨花胜境30元;东山陆巷古村落50元。

A.免费政策:江苏70岁以上免票,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1.2米-1.4米的儿童半价;江苏60岁-70岁老人凭证半价

洞庭东山交通攻略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启园路33号

从火车站坐502路到终点站东山下(每20分钟一班,行车时间100分钟,票价4元);从“好又多”南门店坐62路到终点站东山下(每20分钟一班,行车时间80分钟,票价4元)。东山镇到陆巷古村,乘坐环山线旅游小巴(车内满座开车,行车时间30分钟,票价2元)

洞庭东山购物攻略

东山盛产白沙枇杷、乌紫杨梅、银杏、板栗、碧螺春茶和“太湖三宝”(银鱼、白虾和梅鲚)。可以买一些碧螺春茶、白沙枇杷、杨梅等馈赠亲友。

洞庭东山美食攻略

万顷太湖有三宝:银鱼、白虾和梅鲚,广受游人赞誉。除此之外,白沙枇杷、乌紫杨梅、银杏、板栗和碧螺春茶等均是东山特产。

东山有船餐一条街,就在陆巷古村南边一点点。菜相当不错,环境也好,但相对价格较高。另外还有很多农家餐,价廉物美哦,当然口味比船餐稍差。

洞庭东山游玩攻略

在苏州东山、西山游玩太湖,感觉跟“无锡太湖”是大不一样的。她是由烟波、岛屿、水、山峰、大桥,以及古老的民居、纯朴的民风,组成一幅完整的美丽山水画卷,看不完、品不透,一次又一次的让人流连忘返。

雨花胜境是东山历史最悠久,风光最秀丽,面积最大的游览胜地。景区占地500亩,游径7500米,可直达莫厘峰顶。景区内现在存有一百多株树龄均达百年以上的名贵古木,故又称东山森林公园。并还保存由二十多处唐宋元明清的名胜古迹。雨花胜境是一座集东山古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的历史博物馆。 雨花景区的“雨花”一名来源于明代,时山坞中满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飘落,似花雨从天而将。“雨花”之名由此而生。景区内共有十八处景观,现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有观景草坪、洞庭轩古宅、唐宋诗廊、明代双泉、八骏奔驰、宋桥明叽、印心石屋、荣阳探幽、环清胜迹、雨花禅寺 、醉墨楼等十余景。

陆巷古村位于后山太湖边,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建于南宋,因村中有六条古巷而得名。村中现保存有解元、会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楼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筑,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葑山寺位于东山西南部的龙头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时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筑石龙头镇妖而得名。岛上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现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筑及古炮台、千年石龟、石龙头等古迹。

洞庭东山

雕花楼原名春在楼,典出苏州清代诗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楼原为东山富商金锡之私宅,建于民国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万银元,折合黄金3741两。全楼建筑砖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绘、泥塑、铺地艺术巧夺天工,雕刻精致,精美绝伦,且“无处不雕,无处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楼”之誉。“藏宝阁、神秘暗道、孩儿莲”是景区的神奇景观,进门有宝、伸手有钱、脚踏有福、抬头有寿、回头有官、出门有喜”是大楼的精华。有诗赞:“此楼应是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紫金庵始建于梁陈时期,唐贞元年间废后复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历史。大殿左右两壁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相传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妇作品‘各显妙相,呼之欲出”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精华。大殿三尊如来佛,形制古朴,在同类塑像中所少见。观音像神情安详庄严,有唐塑“吴带当风”之热。殿内“慧眼”“华盖”“经盖”三宝著称于世。罗汉群像等彩绘装銮工艺精湛,是清朝苏州塑物彩画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

三山岛,位于太湖之中,距东、西两山均隔三公里,世人称“小蓬莱”。全岛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连;岛边峄山、厥山、矗墅山、群岛罗列,构成了一组美丽奇异的湖岛风光。三山岛奇峰突兀,异石成趣,有著称于吴中第一奇峰之板壁峰,以及生肖石、牛背石、白猫石、金鸡石、瀑布石、弥勒佛石都是名闻遐迩的奇峰异石。

启园,又称席家花园,是苏州独有的借景于真山真水,并依苏州古典园林格局规划、建造的私家园林。参与规划设计的蔡铣、范少云、朱竹云都是 当时江南首屈一指的书画大家。他们以明代王鏊所建“招隐园静观楼”的意境风貌精心设计,“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使整座园 林寓意深邃,尽得湖山之胜、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洞庭金龟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主料辅料

金龟肉l000克

八角 1克猪五花肉150克

干红椒 5只

冬笋 50克

葱 15克水发香菇25克

姜 15克

香菜 50克

臼糖 1克酱油25克

味精l克

绍酒 25克

芝麻油 20克 精盐 1克

胡椒粉0.5克

桂皮 2克

熟猪油 50克

烹制方法

1.将龟肉下开水烫过,除去薄膜,剁去爪尖,洗净滤干。切成3厘米长、 2厘米宽的块,猪五花肉切成3厘米长、1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冬笋切成梳形片,香菇去蒂洗净,大的切开,葱打结,姜去皮、拍破,香菜洗净。

2.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下入葱、姜煸出香味,随即下入龟肉、五花肉煸炒,烹入绍酒、酱油,放入桂皮、八角、干红椒、精盐、白糖、适量清水烧开,撇开泡沫,倒入炒锅,移到小火上煨1小时至龟肉软烂,再加入笋片、香菇、味精,撒上胡椒粉,淋入芝麻油,盛人汤盆中,香菜盛人小碟同时上桌。

工艺关键

1.金龟腹部朝上,盖朝下,待它将头伸出时,迅速用刀将头斩下,再使头腔朝下,控净血,两侧用铁捶打破,先用刀尖割下龟肉,去掉底板,再去上壳和内脏,洗一遍。

2.此菜煨制而成,加热时间较长,要将盖盖严,中途不可再加汤和调料,熟时再打开锅盖,食其原汁原味,砂锅底放一竹算子以防糊底。 3.选用湖南洞庭产金龟,其腹部呈金黄,色彩斑斓,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价值高于其它龟类。

风味特点

1.“洞庭金龟”是岳阳“味腴酒家”的传统名肴。 2.龟品种多样,有水龟、金线龟、泥龟元绪、金头龟。要求个大、肉肥的活体为佳。其性甘、平、咸,龟肉滋阴降火、补血健胃,对虚脱虚喘、崩漏失血、子宫脱垂、小儿遗尿有益。

3.此菜咸鲜香辣,汤稠红肉,醇厚浓郁,悠长隽永,是滋补佳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望洞庭所有诗句的意思 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夜晚的时候,洞庭湖上月光和湖水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就像是没有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像洁白银盘里放了一枚青螺,惹人喜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和湖水交融不分,表现出了湖面的开阔廖远,描写的是日暮时分的景象。第二句将湖水比作铜镜,表现出湖面的平静。诗的第三句写的是湖中的君山的样貌,“山水”指的仅仅是君山,而不是湖面和水,运用了“偏义复词”的写法。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君山比作青螺,突出它的翠绿。

描写洞庭的古诗

1、《游洞庭湖》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洞庭南馆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洞庭南馆是什么季节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南馆》描写的是秋季,全文为: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霜林指的是带霜或经霜的林木,是秋季特有的景色,因而整首诗描写的是秋季。

作者简介

《洞庭南馆》的作者是张祜,他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他的代表作有《题金陵渡》、《雁门太守行》、《正月十五夜灯》等。

张祜作品

1、《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2、《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纵游淮南》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洞庭大闸蟹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大闸蟹是洞庭水殖上市后在安乡投资开发的主要养殖品牌。今年投资开发专池养殖8000亩,大水面养殖2万多亩,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洞庭大闸蟹养殖是农业部“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洞庭水殖珊珀湖渔场继去年与江苏盐城市中华绒螯蟹养殖公司合资开发外,今年已在江苏建立了种苗繁育基地,在县内建立了全国内陆省份最大的扣蟹培育基地。该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地址:安乡县珊珀湖渔场电话:0736-4751358邮编:415621( 安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洞庭地质公园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地质公园

洞庭位于东宁镇西部25公里大绥芬河畔,陡岸垂直落差100多米,山峰崖悬壁陡,河水蜿蜒洄转,森林茂密,群山脚下是清澈透明的绥芬河。经省地质遗迹专家考察发现,洞庭的地貌最早形成于两亿年前的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浆喷发溢流后,经过后期地壳隆升下降构造作用改造而成。它保存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多样,自然优美俊秀,具有河流峡谷、断层构造、岩浆喷溢、火山岩石等地质遗迹复合性特征,属东北三省稀有罕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艺术手法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望洞庭最后一句描绘的景象和想法 望洞庭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望洞庭》的最后一句是“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将洞庭湖面比作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洞庭湖水的澄澈空明以及君山的清隽与秀美,呈现出一幅高旷清超的洞庭山水图。这句诗的意思是:眺望洞庭湖的山水,就像看着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的原诗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的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的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望洞庭的古诗意思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1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3

古诗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翻译: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4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洞庭河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洞庭

穿越梅林寺号军起义遗址,立在公路上观之洞庭,那朦胧洁白薄雾从地平线上金黄色的田畴中升起。富有“焦云之溪”之称而呈Y形的洞庭河,隐于莽莽苍苍的翠绿之中,形如走龙,绵延不绝。绿色飘带,将层层梯田分割为两大块,错落有致。春夏时节,一片葱茏金黄,山丘流翠,冬春时节,梯田水灌,有圆盘,有新月,方方正正,层层堆砌,阳光照射,如落地碎镜,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左侧山体脚下,锥壮山锋群中一片郁郁葱葱,几丝白色飘带环绕,缓缓升起,几声鸡鸣狗吠远远传来,令人含蓄,令人明白。远处朦胧中一扇巨大的天门敞开,门洞中雾谒迷茫,壁崖下形如贵妃拜佛之山体,轮廓时现时隐。冷水岩百丈瀑布,从翠绿的山崖上垂直而下,仿佛银河天上落,飞珠溅玉,雨雾朦朦,阳光照射,色彩奇幻无比。瀑布中一形如佛僧打坐,神色庄严,飞瀑雷鸣,不为所动,故里人称其为“高僧沐浴”。穿洞、胡王洞。这幽深莫测的喀斯特溶洞,潜藏着大地的秘密,也蕴藏着百多年来的沧桑之变。天门两侧好如门枋的五指山,鳞次栉比形成一庞大的山体,巍峨峭拨的山锋,形似如来佛的五根手指直刺蓝天,严严实实地遮去了半边天空,象威武的门神守护着这一天门。随着阳光变幻,云彩飘移,在每个瞬间都会有崭新的色彩现象升华,美丽极了,真是陶渊明笔下那方世外天地的写生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望洞庭拼音版正确 望洞庭刘禹锡拼音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写了在秋夜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水的宁静,由近及远地将自己所看见的风景描绘出来。整首诗将洞庭湖的朦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画。

作者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字梦德,汉族,祖籍洛阳。刘禹锡所作的诗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刘禹锡的诗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乌衣巷》、《望洞庭》等。

刘禹锡作品

1、《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入洞庭望岳阳的诗意 入洞庭望岳阳翻译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入洞庭岳阳》的诗意:洞庭湖的波浪之中有飞欧在飞来飞去,三千里洞庭任凭它们拨浪腾飞;青草在茂盛生长,春风吹过田畦,一派勃勃生机。从青山的深浅可以分辨出山的远近,浅者远,深者近;从林中烟雾的浓淡可分辨出树的高低,浓者低,淡者高。

《入洞庭望岳阳》

唐·杨收

飞鸥撒浪三千里,暮草摇风一万畦。

黛色浅深山远近,碧烟浓淡树高低。

作者简介

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人。唐朝时期宰相,苏州参军杨遗直之子。出任弘农杨氏,聪明好学,精通礼仪。会昌初年之时便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淮南(杜悰)节度推官,迁监察御史。得到宰相裴休推荐,授太常博士,遇到母丧去职。大中四年的时候,得到相令狐绹推荐,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交结左军中尉杨玄价。咸通四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在咸通十年,被人陷害,坐罪赐死。唐僖宗即位,得以平反昭雪,复原官爵,追赠右仆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望洞庭赏析是什么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