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感悟精彩九篇

浏览

7709

文章

9

篇1:孩子是否是读书的料 幼儿园时期会有这几种行为 家长好好培养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孩子的成长之路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们主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状况;而在3岁到6岁之间,他们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而一旦孩子超过了6岁,家长们最关心的便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了。

1

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成绩优秀被视为“读书的料”,而成绩不佳则需要努力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这是家长们在这一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毕竟只有学习好了,孩子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而作为父母也能轻松一些。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表现出认真学习的态度。当孩子的成绩不佳时,一些家长会说:“他不是读书的料,我们早在幼儿园就看出来了,别催他学习了。”而另一些人则会对成绩优异的孩子说:“从幼儿园时起,我们就看出你对学习很有天赋,与其他孩子不同。”

为什么他们会认为一个孩子是否适合读书,就能在幼儿园阶段看出来呢?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经提到过人生头三年的重要性,她认为这三年的经历比之后的任何阶段都要重要,甚至超过了三岁后到离世的总和。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也有一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这些说法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一个孩子的未来,但其中确实包含着一些道理。因此,我们不应轻视孩子3至6岁这个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教育和个性基本上都会被塑造,而之后想要改变就不太容易了。

2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几种行为来判断孩子是否具备潜在的学习天赋。

1.如果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相比于看电视,更愿意看书,那真的是非常难得。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要么看电视,要么看手机,对于阅读书籍的兴趣非常有限。而喜欢看书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让孩子思考和探索,而对某个事物越感兴趣,他们就越对书本感兴趣。此外,读完一本书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专注力。所以,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能够远离电子产品,热爱阅读,这无疑显示了他们具备潜在的“小聪明”。

2.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表现出一种沉稳的态度,他们做事不急不躁,但结果常常令人惊喜。虽然这类孩子做事情的速度较慢,但他们做事情时非常认真、细心,有时并非故意慢,而是需要思考。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来做好一件事,而不是草率地完成。这种沉稳的态度表明他们在学习上可能具备一定的天赋,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保持耐心。

3.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展现出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时常提出各种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这种求知欲的表现意味着他们对学习有着内在的动力,并且渴望获取新知识。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习天赋的重要品质,因为它们推动孩子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阶段的表现并不能完全确定一个孩子的学习潜力,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展现出一些学习天赋的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孩子就没有学习潜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而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在他们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探索和学习。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过分的标签和期望,因为这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和探索空间。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天赋,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去发展和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文共 1899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教育从行为举止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去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告诉孩子见客人应有的礼节,如在客人面前应面带微笑,起身主动问好;对客人的提问认真回答;孩子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在家长与客人交谈时,告诉孩子不要打闹嬉戏,更不要随便插嘴和吵闹,尤其是不要对客人评头论足,不要向客人讨要礼物等。客人临走时,也要孩子送至家门口,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家长良好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社交礼仪的最好榜样。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平时,家长就应创造机会一让孩子多实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人际交注活动,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体验到礼貌行为带来的愉悦,以利于巩固、重复这种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当着客人的面,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会让客人难堪,孩子恼怒。不要当着客人和孩子的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实际生活当中,孩子眼中看到的还不是一个到处人人彬彬有礼、礼让谦和的世界,一些家长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孩子回到家庭这个小环境,在百般宠爱下,所有坏习惯都会故态复萌,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不断运用和巩固良好礼仪的环境,使其内化为孩子持久的行为。

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途径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家长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注意: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我两岁半的儿子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我从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他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给孩子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不久,儿子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相同的信息重复地传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1)家长不要总是去说教,唠叨只会让孩子反感。

(2)家长注意言传身教。首先家长要有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带动孩子;其次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希望他有这们的习惯就成了。

(3)家长在日常谈论中多说一些有好的行为习惯的人有怎样好的结果等例子。

三、要善于纠正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灵活处理,忌墨守成规;设身处地,忌专横高压;恩威并重,忌言行偏;行为指导,忌唠叨罗嗦;鼓励为主,忌负面强加;宽严互渗,忌情感失控;坚定立场,忌迁就退让;具体明确,忌抽象模糊。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律 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孩子自律方法,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及时给予肯定、做好榜样,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的自律性差,无论学习还是吃饭,都需要家长不停的催促,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一种表现,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进行培养。

制定计划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拥有更高的自律性,那么就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没有办法对自己有一个更正确的认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帮忙制定计划,然后让孩子按照计划上的约定完成,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当然,父母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定的要求不能过高,一旦过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丧失原本的自信心。

及时给予肯定

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心智的发展并不成熟,也没有办法更好的认识自己所做事情带来的意义,因此,父母应当及时地给予鼓励,这种鼓励可以给孩子更大的动力,让孩子慢慢地养成自律的习惯,除此之外,在孩子没有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惩罚。

做好榜样

因为孩子年龄太小的原因,在心智上的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在平时做事情的时候,需要得到父母的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什么是自律,因此,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的力量,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也是第一任老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平时父母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更加自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间长了之后,就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长怎么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培养自律孩子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天生就没有自律的,所以自律的习惯需要从小给孩子养成的。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可以帮孩子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让他认真坚持下去。让孩子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对于每段时间该做什么都规划好。也要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作为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大多数不自律的孩子都源自父母的影响。

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能认真坚持下去,比如孩子喜欢上的兴趣班,学跆拳道或者学舞蹈,不管多难他都会坚持下去,这就是很好的自律。也许有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很累,坚持不住,想要放弃,这就要爸爸妈妈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认真坚持下去,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帮助孩子合理的规划时间也可以养成孩子的自律性,比如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表,当然制定时间表也要孩子参与在里面的,每次晚上放学写作业用多长时间?需要休息多长时间玩游戏,多长时间都给孩子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让孩子自己遵守这个规定。当然这个时间表必须要让孩子一起来制定,如果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孩子可能不会去遵守。

培养孩子自律父母也是特别关键的。平时作为父母,如果什么事情自己说到做不到,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属于不自律的,父母就会把父母当做榜样,他们都做不到,为什么要让我做到呢?所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能做到,给孩子树立一个父母也很自律的形象,让孩子跟着父母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成长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父母的这几种行为 容易培养出“自我霸凌”的孩子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出“自我霸凌”的孩子,源自于父母的教育行为,其中一些常见的举动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忽视自己的感受,委屈自己,甚至对自我价值产生错误的认知。一个家长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引发了对于孩子成长中自我认知和边界的思考。

在故事中,一位小姑娘总是在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时“置顶别人的感受”。她会迎合其他人的意愿,忍受自己的需求被忽视,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来顾及他人。虽然她的妈妈欣慰于她的听话懂事,但同时也担心她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会受委屈。这种从小被教育要乖巧、贴心、懂事的标准,可能使孩子在追求他人认可的过程中遗忘了关注自己的感受。

许多孩子从小就被要求要听话,要小心翼翼地照顾他人的感受,不给他人添麻烦。他们会隐藏真实的自己,用符合父母期待的方式来换取父母的认可和喜欢。这种迎合父母和他人的期望,往往导致孩子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忽视”,即缺乏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感觉。孩子在迎合他人的过程中,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认知。

对于孩子来说,委屈自己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辛苦,甚至陷入挫败感和无力感中。他们可能会选择不擅长的领域,迎合父母的期望,而不是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这种过度迎合他人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内在动力,生活变得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培养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学会保护自己的边界,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过度迎合他人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会让孩子迷失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性,让他们学会真正喜欢和保护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总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和感受,不要过度强调迎合他人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边界意识,让他们学会关注和保护自己,从而拥有更加健康和自信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方法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知礼节、懂礼仪的人,那么,家长怎样来对孩子进行行为举行礼仪教育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礼仪的方法文章内容。

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的途径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去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告诉孩子见客人应有的礼节,如在客人面前应面带微笑,起身主动问好;对客人的提问认真回答;孩子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在家长与客人交谈时,告诉孩子不要打闹嬉戏,更不要随便插嘴和吵闹,尤其是不要对客人评头论足,不要向客人讨要礼物等。客人临走时,也要孩子送至家门口,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家长良好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社交礼仪的最好榜样。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平时,家长就应创造机会一让孩子多实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人际交注活动,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体验到礼貌行为带来的愉悦,以利于巩固、重复这种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当着客人的面,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会让客人难堪,孩子恼怒。不要当着客人和孩子的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实际生活当中,孩子眼中看到的还不是一个到处人人彬彬有礼、礼让谦和的世界,一些家长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孩子回到家庭这个小环境,在百般宠爱下,所有坏习惯都会故态复萌,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不断运用和巩固良好礼仪的环境,使其内化为孩子持久的行为。

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方法

一、 首先必须明确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行为习惯

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自信的孩子会为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在今后生活与学习中也定当自立自强。而家长包办代替一切的孩子反而会缺乏自信也很少能够自立,这样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比如不打人、不说脏话,与人分享食物和玩具,同情并帮助他人等。在当今社会如果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的钥匙。

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的: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常听说家长给孩子报了许多辅导班,整日疲于奔命却又总是不了了之。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依兴趣选择一到两件喜爱的技能坚持学习,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技能经过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就,也并不需要“以文补武”或“以武补文”,因为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有益于注意力的集中,而这一习惯会自然向其他技能学习领域转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具有了以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孩子哪个不爱?又怎会不成功呢?

二、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八字原则

1.以身作则

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教师如果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2.赞扬为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因此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

比如对好动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妈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对好静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家长更应立即称赞。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文共 2150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教师应注意班风的建设,如果说学习成绩是一个班级的生命,那么良好的学风将是它的保障。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过去,做到心中有数。在排位置时,做到让先进带动后进,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极个别“顽固”分子,可以采用四周包围策略,当他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再则,良好的班风与建立一支关心集体、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班级的干部,尤其是班长,是班级的主心骨,班主任应肯定他,做他坚强的后盾,给他加油鼓励,让他更大胆地开展班级工作。采用两周一轮换,人人都能当班长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一次班长告诉我课间检查时被扣了0.5分。原来是有两位同学不遵守纪律,还对班长说“谁要你管,你管得着吗?”这样的话,使得班级纪律一度混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刻找到那两名同学,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思考这样做的不良影响,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无理取闹。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小孩子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育初期,个性还没有形成,可塑性较强。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的劳动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学生的表率。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法,它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榜样示范包括仪表示范、语言示范、性格示范、行为示范、人格示范等,以性格为例来说,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班规是不行的。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我首先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再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并实行定量与定级相结合,鼓励学生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做,并结合实际,提出“管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手”等要求。要求学生把好人好事都记录在册,每周操行评比一次,做到公正、公平,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从“个别教育”入手,抓住一两个典型,教育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质熏陶。比如: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到时时讲、日日讲、月月讲,以防为主。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树立善于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意识。形成维护集体,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培养高度的主人公意识。同时还应培养小学生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变能力,以便使突发事故中的各方面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学生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这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确定的教育内容,有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懂教育、懂学生、知识丰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手段集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

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但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而有效的戒律和训练可以使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是错误不当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行举止重要意义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

从外表上看,礼貌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礼貌反映着我们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所以,真正的礼貌必然源自内心。

讲究礼貌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可缺少的规范。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些明智的和有礼貌的人们,他们特别谦虚谨慎,从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夸夸其谈、招摇过市。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证实自己的内在品性。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方法

a.和孩子建立和睦亲切的关系。许多时候,父亲母亲和孩子间的对话根本不是什么对话,而常常是父母用含有指挥、命令或指责性的“对话”来摆布孩子。专家们认为,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与孩子同层次水平建立联系的方法。如给孩子们讲讲自己年轻时有趣或好玩的事情。孩子们特别喜欢听父母讲他们幼年经历过的事,因为这样能从中得到快乐,常常能使孩子也愿意同你“倾吐衷肠”。又如和孩子们一起做些有趣的活动,与孩子同乐,带孩子去旅游,野炊或参观等,对孩子也要讲信用,说了要做某种事,就必须履约到底,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信任你。

b.奖赏孩子好的举止行为。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的行为举止定下简易的标准,对于他的鼓励和阻拦要心中有数。一个母亲很希望孩子来帮帮她做家务,孩子主动这么做了时,就给他(她)报之以笑,说句表示感谢的话,此时这种鼓励的作用最佳。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好习惯。

c.和孩子“订约”。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可采用“订约”的方法,让他参与决定他应做什么,该得到什么奖赏。这样,孩子便会觉得“合同”的生效与否与他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便会自觉主动地履行他的职责。如他同意进行一周的饭后清理,长时间以后,不用提醒他也会自觉主动去做的。

d.不要造成发生问题的环境。有些父母常常把孩子置于只适于成人的环境当中,比如说,没有把易碎的东西拿到离开孩子的所及范围,一旦被打破,又来对孩子大发雷霆。

据专家们说,下午的后半段时间常常是人心情紧张而精力不佳的时候,这个时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反作用很强。应注意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段时间,如允许他去吃点卫生小吃,提议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等。

e.出现麻烦时,应暂时停止活动,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当孩子确实倔强力争时,更应暂且停止下来,把孩子送到另一个房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向他说明打其他孩子。打破东西或乱扔食物等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或许短短五分钟的隔离对于解决矛盾是有积极意义的。

f.加强促进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常和孩子交流感情有益于关系的亲密无间,无论是消极的或积极的感情都可,这样,孩子们便不会把他们的情感藏在心底。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后,你就能对症下药。

孩子们时常会压抑自己的愤怒之情,因为他们很担心,一旦他们的愤怒情绪被父母觉察之后,父母会因此不再爱他(她)了。这时,父母应帮助孩子认识到,生气也是健康的关系中正常的组成部分,帮助他们说出内心的感情,用既不伤害自己也无损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击打拳击吊袋,让他们学会承认愤怒并无损于人,发泄出来,更易于他们正常处理自己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则

全文共 2754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原则有哪些你知道吗?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提高,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一起来看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则,欢迎查阅!

幼儿园活动知识内容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

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分类的游戏: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带给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能够带给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扮演的游戏: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主角”。家长能够带给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手指的游戏: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能够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躲藏的游戏: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绘画的游戏: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向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能够和孩子一齐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组合的游戏:许多发明都是在原先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观察的游戏: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知觉的游戏:“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潜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能够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幼儿园育儿知识

入园前该做的事:

1、选择一所适合你自己孩子的幼儿园,而不是别人眼中“最好”的。

2、选一所和自己教育理念契合度高的幼儿园,否则以后分歧和矛盾会越来越多。

3、选择幼儿园要慎重,选择之后就要对幼儿园和老师多一份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选择。

4、保持平常心,自己不焦虑。相信孩子有能力应对幼儿园的生活,传递你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5、正面引导孩子,上幼儿园是件快乐、有趣、好玩的事,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很多游戏。

6、上幼儿园前三个月起,尽力让孩子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靠拢。

7、上幼儿园前,尽力培养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主动喝水、上厕所、洗手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8、上幼儿园前几天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附近多走走,能进园参观一下更好。

9、通过绘本、故事或游戏等方式,把孩子从早上入园到下午放学一天里各个时段的内容清晰的告诉孩子,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消除恐惧,适应新环境。如果自己条件允许,也可以在家模拟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10、了解幼儿园的规则,并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形式告知孩子。比如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公共玩具先拿到者优先玩等。

11、可以为宝宝写一封“介绍信”,入园时交给老师,以便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

入园后该做的事:

1、接纳孩子的情绪,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不负面评价孩子的表现。

2、让自己保有耐心,给孩子一段适应幼儿园的时间和空间。

3、不要说爸爸妈妈因为要上班挣钱,必须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会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会想“钱重要,还是我重要?”

4、接送孩子时,让自己保持愉悦的情绪,轻松的心态。

5、每天送孩子到幼儿园后要正式道别,告知来接的时间并保证兑现承诺。

6、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尽量减少逗留时间。

7、如果孩子午睡实在太难,可以先和老师沟通,带一件家里喜欢的安慰物去。

8、孩子刚入园,在幼儿园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去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努力了一天,回到家可能会想发泄一下情绪,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和关爱。

9、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开心的事,对孩子的进步表现及时肯定。如果孩子不愿意谈论,不要逼问,通过观察和亲子游戏去侧面了解。

10、在家不拿幼儿园或老师来恐吓孩子。比如说“再不听话,告诉你老师!”

11、不是出现极特殊情况,比如真因为不适应而生病,孩子一定坚持送,不要中断。

12、多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也尽力让老师多了解孩子。

13、不要负面评价幼儿园,你都认为老师不好,孩子又怎么会喜欢?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则

☆以身作则

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教师如果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构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赞扬为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所以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提高,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

比如对好动的孩子能够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妈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对好静的孩子能够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家长更应立即称赞。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效果?试试就明白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小小提高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能够得到成人的注意,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