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学练考合集20篇

中国现代文学拥有丰硕的文献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学实践经验。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整理的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欢迎阅读。

浏览

238

文章

598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雨的四季》刘湛秋

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柔情而生机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文学作品与外星人

全文共 3335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宣布在距离地球约39光年的宇宙中发现了七颗行星。他们围绕一颗名为TRAPPIST-1的恒星运行。TRAPPIST-1比太阳小,也比太阳冷。七颗行星中有三颗很可能有水,它们位于TRAPPIST-1的“可居住区”,这意味着在这个区域的行星上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的新发现为关于外星人的讨论增加了另一种材料。

卡罗尔·安·达菲

最后一个地球人

科普书籍中的外星人

美国最畅销的RichardC。霍格兰德在科普读物《火星人档案大全》中展示了火星上的生命痕迹。美国宇航局在1976年发射的维京探测器在火星上捕捉到了一个类似人脸的图案。尽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这张“人脸”只是光影的幻觉,霍格兰使用了大量详细的太空照片和数据,如有规律排列的“城市建筑”的废墟、与达芬奇名画比例相同的五边形金字塔、无处不在的圆周率定律以及液态水的痕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星档案。

面向年轻人的科普书《地球并不孤独》详细列出了地球上著名外星人生活过的历史遗迹。“恒星和行星”一章指出,一些外来物种是寄生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繁殖。然而,大多数外星生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如果这些特定的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他们必须搬到其他地方。一些高级物种已经掌握了创造的能力,他们可以改变一个星球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外星人的采访》编辑了马蒂尔达·奥登罗·马卡尔的信,他经历了罗斯韦尔空难。1947年7月,一架坠毁的“飞碟”在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附近的一个农场被发现。马蒂尔达·奥德拉诺·马卡尔参与了与外星人的交流。

从这些记录中,人们想知道“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如果有生活在别处的智慧,为什么不联系我们呢?”显然,这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告诉读者,“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行动反对外星人的干涉,外星人将对人类精神和身体的延续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地球造成普遍的影响。”

与这些科普书籍相比,文学作品中的外星人形象更加具体,外星人与人类的交流更加直接。

文学作品中的外星人

外星人入侵生存手册,由SeanT合著。佩奇和伊恩·摩尔设想了对人类构成威胁的外星种族,比如渴望DNA的灰人和能伪装成人类的蜥蜴人。当外星人入侵地球时,这本书提供了地球人可以接受的应对假设。例如,如何在自己家里建造一个“安全屋”来抵抗外星人绑架,以及如何学习如何对抗外星人入侵者。

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可以被称为地球上唯一有智慧的生物。但是好奇心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并寻找同类。

英国桂冠诗人卡罗琳·达菲的诗《空间,空间》体现了人类的这一愿望。整首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是“寻找穆尼斯”。这颗名为Munes的恒星在人类知道如何计数之前就被摧毁了,但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已经见过恐龙了。尽管人类理性拒绝承认太空中仍有智慧生命,但内心却持怀疑态度,渴望与它相遇并听到友好的问候。一些外星人被迫屈膝投降,用消失的语言乞讨,但人类无法理解。宇宙飞船在无尽的黑暗中漂流,寻找穆尼斯。人类寻找这颗星是为了崇拜上面的生物,那些长着鱼一样大而突出的眼睛的外星人。达菲表达了地球人对外星人的友好感情。人类渴望寻找外星人,交流,理解他们未知的历史,并发出爱的信号。在这首诗中,对人类来说,外星人是人类过去的痕迹和人类的朋友。

这首诗的第二部分题为“天文学家”。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尽管他们很孤独,但他们对宇宙的爱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抬头凝视夜空中的宇宙。光年、明斯特因峡谷的黑暗波纹和孤独是宇航员的独特经历。人类在太空中是如此渺小,以至于他们对过去和新世界一无所知。在寻找外星人的过程中,人类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预见了自己种族的未来。就像这个消失的外星人一样,它不会在复杂的宇宙中留下任何痕迹。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相比,尽管人类是聪明的,但他们更容易被孤独所包围,并不断地寻找“我从哪里来?”“又去哪里?”

达菲的诗更多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哲学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外界的了解。人们很难抗拒不可思议的外部世界的诱惑,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敦促人们关心自己。当人类探索宇宙时,更多的反馈被给予对现代社会中异化的人类命运的思考。尽管达菲的诗很生动,但对外星人的描述仍然模糊不清。

思考人类的命运

阿瑟·克拉克的小说《童年的寄语》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陌生世界。

作为当代英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获得了三个雨果奖和三个星云奖。1986年,克拉克被美国科幻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身成就奖——大师奖。《最后一个地球人》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外星科幻小说中的经典”。

《最后一个地球人》讲述了外星人统治地球的历史。在这部小说中,与许多科幻小说中对外星人入侵的恐怖描述不同,外星人的到来非常平静。在小说中,外星人被称为控制地球的超人。”闪闪发光的尸体静静地盘旋在每一片土地上。它们是高科技的象征。他们在城市上空漂浮了六天,一动不动,似乎不知道下面有一座城市。”这个影子谦逊而温和。现有的武器无法应对跨越任何星球的文明。披着面纱的超级主导文明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莫汉·艾哈迈德·哈利勒在小说中说,超级领主的到来使“人类不再孤独”。人类很快就习惯了飞船停在空中,就像太阳和月亮挂在天空一样。最终,在上帝的统治下,世界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繁荣。超级明星代表理性和科学。从那以后,人类过着乌托邦式的生活,安全却似乎也失去了自由。

超级大师对人类的管理计划始于儿童。在无所不知的上帝面前,人类已经失去了探索历史的兴趣,甚至不会考虑自己未来的命运。起初,这位超级大师通过与飞船中的人类代表的定期会议向人类传达管理命令。然而,50年后,第一代人已经去世,随着上一代人的死亡,人类对超级大师的好奇和猜测完全消失了。直到那时,这位超级大师才显露出他的真面目,与人类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卡列林像一棵古树一样大,有一个巨大的身体,长着羽毛的翅膀,小小的角,一个人的儿子坐在他的胳膊上,对它充满了信任。"这个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因为按照过去时代的标准,这是乌托邦。“无知、疾病、贫困和恐惧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战争的记忆很快就超越了所有活着的人的经历。工商业模式已经完全改变,许多城市因此被遗弃。大多数生产自动化机器人工厂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产品流,日常必需品完全免费。人们要么为奢侈而工作,要么什么都不做。”

科学正在衰落。尽管科技领域有大量的人才,但很少有创新者在拓展人类知识的前沿。好奇心仍然存在,被舒适的生活所滋养和纵容,人类无意考虑基础科学研究。各种争论和冲突的结束也意味着创造性艺术的结束。只有少数哲学家感到焦虑。

真正的危机将在80年后到来。没有一个人类孩子在10岁以下逃脱,变得冷漠和不可思议,最终被更高级别的外星“超级智能”派出的宇宙飞船带走。超级大师只是超级智能的代理人。文明已经结束,人类已经失去了未来,它的心脏已经死亡,没有血液,它生存的愿望已经破灭,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被带走。最后,除了简·罗德里克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死了。杨用电子琴和巴赫的乐谱打发时间,在不弹钢琴的时候演奏交响乐和协奏曲。音乐成了他对抗孤独的护身符。最后杨和大地一起被毁灭了。

这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在外星人带来的快速增长的世界背后,人类无所事事。人类没有新的创造,因为没有什么需要奋斗的。人们变成被动的海绵——只吸收,不创造。将各种电视家庭系列节目纳入全职工作。在这个空虚的精神世界里,人类正在消亡,因为最珍贵的探索精神已经丧失,人类的后代将会变异,无法延续人类历史。

克拉克在他90岁生日时给世界留下了三个愿望,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外星生命。虽然《最后一个地球人》写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但它也融入了克拉克对科学问题的热情研究。一个有趣的巧合是,小说中的超级主导星NGS549672距离地球40光年,而科学家们新发现的七颗行星距离地球约39光年。

我们对外星人充满好奇。但是当外星人到来时,人类准备好迎接他们了吗?这是不是像达菲的诗里人类张开双臂拥抱过去,克拉克的小说里人类屈服于奴役而死亡,伊萨卡西莫夫的平行宇宙里地球和月亮基因结合,还是像“三体”里人类对抗外星人,希望有一个答案,但也希望永远没有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22、明代湖北三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有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3、________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________的《________》,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________的《________》,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________的《________》(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2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吴沃尧《__________________》、李宝嘉《_________________》、刘鹗《_______________》、曾朴《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学常识知识点:现代

全文共 4938 字

+ 加入清单

7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踪迹》《欧游杂记》《松堂游记》等。所学课文《春》、《背影》

7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12部分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所学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均选自《朝花夕拾》;《故乡》《社戏》《孔乙己》均选自《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呐喊》

73、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所学课文《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

74、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所学课文《鸟》

75、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诗歌《老马》《有的人》.所学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76、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77、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所学课文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所学课文:《天上的街市》戏剧《屈原》

78、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人,中国近现代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所学课文《回忆鲁迅先生》

79、端木蕻良,辽宁昌图人,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

80、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称赞他“高人、逸人、超人”。代表作《负暄琐话》。所学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81、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所学课文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82、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所学课文:《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

83、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所学课文:《回忆我的母亲》

8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所学课文《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所学课文:《白杨礼赞》

85、汪曾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所学课文:《昆明的雨》

86、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所学课文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所学课文《济南的冬天》

87、茅以升,我国桥梁专家。所学课文《中国石拱桥》

88、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所学课文《苏州园林》《驱遣我们的想象》?

89、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浚。安徽省歙(Shè)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选入课文《创造宣言》。

89、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所学课文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真、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所学课文《散文诗二首》之一《荷叶·母亲》。

90、顾颉(jié)刚,字铭坚,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所学课文《怀疑与学问》。

91、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选入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92、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所学课文《我爱这土地》

93、余光中,出生于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所学课文《乡愁》。

94、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选入课文《梅岭三章》。

95、沈尹默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选入课文:《短诗五首》之《月夜》

96、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选入课文:《短诗五首》之《萧红墓畔口占》

97、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选入课文:《短诗五首》之《断章》

98、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曾与人合编刊物。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选入课文:《短诗五首》之《风雨吟》

99、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选入课文:《短诗五首》之《统一》

100、秋瑾,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选入课文:《满江红》(小住京华)

101、马南邨,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的几个问题》等。选入课文:《不求甚解》

102、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选入课文:《无言之美》

103、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选入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十一)当代

104、史铁生,当代作家,生于北京,代表作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所学课文《秋天的怀念》

105、莫怀戚,重庆作家。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06、郑振铎,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所学课文《猫》

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所学课文《女娲造人》

107、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所学课文:《老王》

108、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2008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所学课文《一颗小桃树》

109、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所学课文《回延安》

110、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所学课文《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111、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所学课文《灯笼》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所学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

112、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学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13、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所学课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114、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所学课文:《壶口瀑布》选自《梁衡文集》。

115、马丽华,女作家。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所学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

116、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所学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117、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所学课文:《我看》

118、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所学课文:《孤独之旅》

119、毕淑敏,选入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

120、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所学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21、刘绍棠,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17岁就出版小说集《青枝绿叶》。《暮春》题意: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人生的暮年又青春焕发。所学课文:《蒲柳人家》

122、宗 璞,当代女作家。《西湖的绿》(选自《宗璞小说散文集》)所学课文:《紫藤萝瀑布》

123、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于清明节出生在北京,籍贯为四川江津,中国当代作家。发表小说集《棋王》,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所学课文:《溜索》

124、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所学课文:《天下第一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品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重要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三百”。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共有十五国风;“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手法。教材中《关雎》《蒹葭》均选于此。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3.《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世称“亚圣”。教材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都出自《孟子》。

4.《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教材中《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均出自《庄子》。

5.《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6.《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教材中《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7.《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教材中《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8.《列子》是列子及其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教材中《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9.《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有许多讲究劝谏艺术的名篇。教材中《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10.《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材中《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11.《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12.《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教材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于此。

13.《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4.《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载,“异”是奇怪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济南的冬天》老舍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哪些经典而好看的文学类小说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小说有很多,但是经典好看的却很少。下面我来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又好看的文学小说吧。

操作方法

1

红楼梦:红楼梦这本书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这本书需要仔细的品读,因为人物关系非常的复杂。

2

活着: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这本书讲述了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艰辛。看完之后,感受很深。

3

西游记:西游记也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视剧,电视剧也非常的经典。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但是看书又有不一祥的感受。

4

白夜行:这本书是一部悬疑的小说,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悬疑小说家东野圭吾。这本书初看起来是讲很多的琐事,但是这些细节都是有联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汉语言文学属于什么类别专业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言文学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9、《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10、《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

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12、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5个):锦囊妙计、张飞当阳一声吼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成事在天,谋事在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如果想考该专业的研究生的话,考试的科目有哪些呢?

考试科目

英语、政治是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得看自己报考的方向和学校的规定,选择考试科目。以文艺学专业为例,文艺学专业考研科目有101政治理论、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25、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6、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其诗集《_________》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文学常识春秋时代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课本文学常识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5.《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文题理解】文章以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并靠人物来揭示主题。而这个怪怪的名字也对应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给文章奠定了讽刺的基调。中心内容: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场景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6.《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文题理解】蒲柳人家本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中心内容: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人们崇高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学常识:1-6册重要的作品、作者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1-6册重要作品作者

魏巍当代作家长篇小说《东方》散文《我的老师》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短篇小说)

林嗣环清代人《口技》选自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周立波当代作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高尔基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散文诗《海燕》

杨朔作家主要作品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荔枝蜜》(散文选自《杨朔散文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常见借代词语

全文共 190 字

+ 加入清单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41、《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__诸葛亮______.

42、“煮豆燃萁”出之曹植写的古诗《七步诗》。指的是曹丕和曹植骨肉相残。

43、杜甫在追思诸葛亮一生时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出师未捷”所指的事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不成。

44、“欲破曹公,宜用火攻;_万事俱备__,_只欠东风__”这是《三国演义》

中__诸葛亮写给_周瑜___的信中的内容.

45、三马同槽指哪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6、“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赞美之词。“才高八斗”

是谢灵运对曹植赞美之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学常识知识点扩充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59、《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苏联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史三年写成的,该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越的斗争生活。

60、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伟大民族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在世界文学史上负有盛誉。主要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普希金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之四大名山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常识(四)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40.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时期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十招搞定语文背诵

全文共 23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教材中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生畏“背”如虎。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示范激励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此外,由于人们的记忆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学生开始练习背诵之后,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课文“千里马”,并让这些“千里马”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这样做,对于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6.关联词提示法

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因此,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背诵议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有这么一段:“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查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段文字中含关联词“……而……使……则……使……则……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第二句中的“使……则……使……则”构成两对关联词,分别表示假设关系;第三句中的“故”连接上下两个句子,表因果关系;“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7.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例如,背诵课文《口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声……声……声”,接着用“顶针”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恐万状的忙乱场面。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这种修辞格的句式特点逐句对照,上勾下连,背诵这段文字同样是不太困难的。

8.听录音背诵法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

9.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无妨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①“对歌”式背诵法。即摹仿山区或某些兄弟民族“对歌”的方式,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②“接力赛”式背诵法,即摹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③“叠罗汉”式背诵法,即摹仿杂技演员“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递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参与面广,并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不妨一试。

10.分层背诵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为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观点:人求学确实有难易之别,但只要努力去学,就能变难为易。要记住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观点,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三是要抓住对照的写作特点。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第二自然段头一句是第一层,交待地点、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层,交待结果;中间贫富二僧的两次对话是第二层。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大段,总结全文,勉励晚辈应向贫僧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后一句;后一句顺着上文而来反问点明题旨。经过这样梳理一番,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通假字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1、七年级

七上: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童趣》)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聪明。(《十则》)

尊君在不“不”通“否”。(《与陈太丘友期》)

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木兰诗》)

满坐寂然“坐”通“座”(《口技》)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两小儿辩日》)

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2、八年级

八上: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选贤与能“与(ju)”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a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

八下: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马说》)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

三、九年级

九上: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去守边。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将军身被肩执锐“被”通“披”,穿着。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陈涉世家》)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

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已”通“以”(《隆中对》)

九下: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

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

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公输盘》)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两章》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