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经典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211

文章

828

摔琴成名是什么典故,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摔琴成名告诉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被别人赏识的情况,要想让大家了解自己,这时就要想办法让别人了解自己。陈子昂通过摔琴这一非常的举动,一举成名,大家也不妨可以想一些特殊的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摔琴成名的方式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人,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推销方式。

从摔琴成名的事情可以让人们受到启发,正确推销自己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但是要想真正走向成功,还需要有真本事,如果陈子昂文章平庸,即使摔琴使他成名,不久以后人们还是会渐渐地忘记他。所以,要想取得成功,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哗众取宠或许一时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时间一长,就不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对答如流什么意思?对答如流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杨修才华横溢,聪明过人,这是他的长处。但杨修爱张扬的性格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导致像曹操这样偏爱人才的人,也不惜拿杨修开刀。杨修虽能猜出曹操的心思,但这不是最让曹操担心的一点,反而是杨修不知轻重,竟然参与到嗣子之争当中,这才是最让曹操恼火的。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对答如流”,就和杨修有关,其实杨修如果有一点自知之明,或许最后成为朝中重臣的人就是他,而不是司马懿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杨修、曹丕、曹植和曹操。原文如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展开激战,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此时,曹操又向夏侯惇宣布了“鸡肋”的夜间口号。杨修闻讯后,立即收拾行囊。夏侯惇询问缘故,杨修认为此时的汉中对曹操而言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不久之后一定会撤出汉中。夏侯惇听信了杨修之语,下令所部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早就对杨修积极参与立嗣之争非常不满的曹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杨修处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所提到的“对答如流”,意为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晋代王嘉《拾遗记》中的“魏文帝与之讲论;终日不息;应对如流;无有疑滞。”

上面介绍的小说中的这一情节,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俗称“杨修之死”,曾经入选过中学语文课本。这里既提到了所谓的鸡肋事件,也说到了杨修参与曹丕与曹植立嗣之争。不过,与真实的历史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杨修之死与鸡肋事件并无关系。

首先谈谈鸡肋事件。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出自《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不过,杨修并未因此事而被杀。

那么,导致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汉书•杨震列传》提到,曹操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借口:“(曹操)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是因为杨修的袁术的外甥,担心杨修事主不忠而将其诛杀。这个理由显然非常荒唐,也不是事实。那么,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杨修深度参与曹丕与曹植的立嗣之争才是关键。只不过曹操不原因自己的这段家丑外扬,素以才编造了这个理由将杨修处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壮士断腕什么意思?壮士断腕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的战事,最讲究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保住大局,想要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拥有壮士断腕的思想非常重要。而在东汉末年,就有很多诸侯为了一点点小的利益放弃了一整块蛋糕,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就是前面提到的“壮士断腕”,邓艾在参加灭蜀之战时就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要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的做出决定,最后灭蜀计划非常成功。不得不说邓艾是曹魏难得一见的大人才,可惜最后被钟会给害死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泰传》,时间是在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八月,主要人物有姜维、邓艾和陈泰。原文如下:

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於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

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脩橹轒榅,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办。县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邓艾等人认为:“王经所统率的精锐在西边战败,敌军士气大振。胜利之师很难阻挡,而将军所率领的不过是乌合之众,在败军的后面,已经失去勇气,陇右一带局势动荡。古人说‘被蝮蛇咬伤了手,壮士就要砍断自己的手腕’,《孙子兵法》说:‘军事有时不能出击,土地有时不能据守’,这是因为在小的方面有损失但在大的方面却能得到保全的缘故。现在陇右地区的危险远甚蝮蛇,不如放弃这个危险之地来保全自己,等对方出现纰漏后再出兵救援,这才是可行之计。”

陈泰回答道:“姜维姜维全军轻装出击,目的就是想通过运动战在旷野之地取得胜利。王经原本应当挖沟筑垒,将运动战变成攻坚战。王经贸然出击才使得姜维得逞。目前王经兵败故关被困狄道。如果姜维挟大胜余威,向东占领栎阳这一粮食囤积之地并四处招兵买马,招揽雍、凉地区的羌、胡各少数民族,与我军争夺关中、陇右一带,同时向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发布檄文,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但姜维并未采用这种方法,而是围攻坚城,这是他最大的失策。

兵法有云:制作攻城用的盾牌和攻城用的战车,须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修建土山也要三个月的时间。以轻装军队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也会出现巨大困难,现在正就是我军扭转战局的最佳时机!目前姜维的背后是洮河,没有退路,前方是我军坚守的狄道。只要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扼守险要地势,敌军将会不战而逃。你们几位怎么能说出这样丧气的话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邓艾口中的“壮士解其腕”,这句话后来被演变成一句成语,叫做“壮士断腕”,比喻在关键时刻能当机立断。

这则成语故事所介绍的战事,是发生在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的陇西之战。当时,曹魏雍州刺史王经中了姜维的疑兵之计,贸然出击,在故关一带被姜维击败,阵亡者达数万人。等王经逃回狄道清点人数才发现,逃回来的士兵仅剩下一万多人。

姜维此战的大胜,迅速引发陇西地区的连锁反应,包括邓艾在内的不少曹魏将领建议应该避开姜维的锋芒,暂时放弃狄道等陇西地区,与姜维展开持久战。不过,这个建议遭到曹魏征西将军、名臣陈群的儿子陈泰的强烈反对。陈泰认为应该火速派兵援救王经,为狄道解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战局。最终,曹魏大军按照陈泰的命令展开了援救狄道的行动。陈泰此举完全出乎姜维的预料。经过一番激战,陈泰也得以击退姜维,稳定了西北战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人物是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典故是谁的故事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讲的是发生在大禹身上的故事。

大禹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大禹听到自己的妻子分娩时的呻吟声和婴儿降临的哇哇哭声。其他人劝他进去看看,大禹怕耽误治水,并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大禹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时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招呼,就走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大禹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同心一意什么意思?同心一意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劝说吴蜀联盟的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鲁肃作为东吴最厉害的外交家,想要说服刘备还是非常容易的。当时曹操准备南下夺取荆州,但孙权和刘备都知道荆州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所以决定结盟抗曹,其中鲁肃在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同心一意“背景故事就来自这里,鲁肃先礼后兵,如果刘备不愿意合作那就强行拿下荆州在说,好在刘备比较爽快躲过了一劫。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鲁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鲁肃。原文如下: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表时候,鲁肃对孙权表示:“荆州与江东毗邻,水流向北,外有长江和汉江,内有高山峻岭相阻隔,城池如金属一般的坚固,有肥沃的万里土地,人民殷实富裕。如果能控制荆州,就有了成就帝王伟业的根基。如今刘表刚刚病逝,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一向不和,军队将领也分成了两派。

刘备又是当今凶猛彪悍之人,因与曹操有仇才寄寓荆州。刘表妒忌他的才能,并不重用他。如果刘备与荆州吏民目标一致,那么我们应该采用安抚的策略,和他们结盟交好;如果他们各有异心,互不合作,我们则应该设法夺取荆州,以便成就大事。请让我前往荆州去吊唁刘表,慰问他的两个儿子和军中的将领,并说服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属,用心相同,意愿一致,以便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欣然从命。如果此行能够成功,天下就可平定了。现在如不尽快前往,恐怕曹操就会先行一步了。”于是,孙权立即派遣鲁肃前往荆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鲁肃口中的“同心一意”,意为用心相同,意愿一致。这也是由鲁肃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曹操大举入侵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荆州局势变得扑朔迷离。鲁肃及时向孙权提出出使荆州的建议,想借此机会了解荆州的内部情况,打算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促成联合抗曹的局面。对于荆州内部刘表两个儿子政权而引发的混乱,鲁肃看得一清二楚。不过,他对刘备的看法却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在鲁肃看来,刘备寄寓荆州期间在当地已经拥有了极高的影响力,足以说服刘表的部属们同心一意对抗曹操。而实际却恰恰相反,刘备在荆州并没有得到荆州主政派系的支持,受到多方掣肘,实力并不强,影响力也非常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刘表死后刘琮决定投降曹操时,荆州大部分文武都赞成这一做法的原因。一句话,鲁肃高估了刘备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的典故出处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祸起萧墙典故:鲁国季氏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都是季孙的臣子,一同拜访孔子时,报告此事。孔子认为他们可以劝谏季孙却没有,这是他们的失职。冉有认为颛臾和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如果不占领,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认为,君子辅佐君主,却不能用文治教化远方的人,反而在国境内使用武力。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在萧墙里。

祸起萧墙的出处

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原文节选如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祸起萧墙的意思: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吃茶去是什么典故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吃茶去典故: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张箐居士的“吃茶去”是去接触去体验,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与我们的生活之中。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焚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茶,看那香烟袅袅杂着些许尘烟荧荧冉冉的飘散于空中,身处繁华缭乱的红尘中的你,兴许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2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笔法是一个成语,但是并不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成语,并不是能从字面含义就能理解到深层含义的成语。那么,春秋笔法这个成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演变出这样一个成语,和春秋时期有什么关系?春秋笔法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春秋笔法是指在宣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褒贬。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笔”和“削”。“笔”是在原来《春秋》的记录上加添,“削”是对原来的《春秋》的记录删减。公羊家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春秋笔法强调,“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庄子·天下》)这就是说,在编书时,涉及到尊者,隐也。《春秋》中所记的八百多起事件,除了记载日食、地震、天灾、风霜等一百零二条外,其余七百多条无一不是记录周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重大活动。当时,奴隶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处是“寇盗充斥”,“盗贼公行”。这些直接危害奴隶主统治的重大事件,概不记入《春秋》。2.解释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如“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既然已经杀掉了他(关其思),就没必要再用对人的谦称--“子”了。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后世对此有褒有贬。3.历史典故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晚年的孔子回到鲁国,整理文献,著述《春秋》,在编写《春秋》,记述历史时,孔子把自己的褒贬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以至于孔子的学生子夏他们觉得《春秋》连一个字都难以改动。

但是孔子在表达褒贬之意时,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

比如,吴国、越国的国君自己胆大称王,而孔子在《春秋》里却把他们贬称为“子”;践土之盟,实际上是晋文公召唤周天子去的,但孔子在《春秋》里却为周天子粉饰,说“天子到河阳去打猎”。

后世学者们将孔子的这种行文手法称之为“春秋笔法”,或称“微言大义”,比喻文笔曲折隐晦却又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

孔子编撰《春秋》,记载历史人物和事件,寓褒贬于行文之 中,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如《春秋》经文“隐公元年”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揭示 了《春秋》此语隐藏的深意:“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 奔,难之也。”《左传》指出,段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 争,如同两个国君,所以称之为“克”;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讽刺他有失教诲(事情的发展是庄公蓄意安排的)。《春秋》这样记载 就表达出了庄公的本心;不说“出奔”,是由于史官下笔有为难之 处。

这表明《春秋》以否定的态度对待郑伯、共叔段兄弟相争。又如,《春秋》经文“襄公十三年”云:“冬,城防。”《左传》襄公十三年云:“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左传》指出,《春秋》记载冬天在防地筑城这件事,是由于合于时令;当时打算早些时候筑城,臧武仲请求农活完了以 后再动工,这是合于礼的。

这表叼《春秋》肯定对在冬天修筑防 城这件事持肯定态度。《左传》成公十四年记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左 传》指出,《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义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戒邪恶而奖励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这是对孔子春秋笔法的一个很好 的说明。“褒若华衮之荣,贬如斧钺之严”是春秋笔法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是盘古用斧子劈开了天和地,并且牺牲自己为后人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是一个勇敢和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盘古传说最早出现于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可是盘古也累死了,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仁大义什么意思?大仁大义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仁义之心,当年刘琮将荆州拱手送给曹操,也没通知刘备一声。等刘备得知真相以后,只能慌忙出逃,但此刻城中百姓因为担心曹操屠城,便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走,刘备于心不忍,便同意携民一起逃走。其实刘备此举也是带有极大的风险,一旦被曹操的精锐部队给追上,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时值曹操占据荆州、诸葛亮来到江东说服孙权组成联盟之际。当时,东吴文臣纷纷对诸葛亮进行责难,江东老臣张昭更是首当其冲,指责刘备毫无能力。对此,诸葛亮予以了坚决驳斥,并举出刘备“携民渡江”为例,称赞刘备的仁义。也就是在这段话中,出现了“大仁大义”这句成语。

所谓的“大仁大义”,指的是为人宽厚,尊崇仁义。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操突袭荆州,刘备率领襄阳及樊城一带的百姓一路南下,这个故事不但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很多人却对刘备为何带着百姓一起逃跑充满了疑问,有人甚至将“携民渡江”改成了“挟民渡江”,认为刘备这是裹挟荆州民众,为的是延缓曹军的进军速度,为自己的脱险创造有利条件。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决定南下江陵,是在得到刘琮等荆州官吏已经决定投降曹操后充满作出的决定。而当刘备一行途径襄阳记周边地区时,有不少百姓自动加入刘备的队伍一起南下,期间并不存在刘备强行裹挟百姓之事,而且这样做无疑是拖慢的是自己的行军速度。

其次,当刘备及百姓逃至当阳地区时,被曹纯率领的曹军精锐部队——虎豹骑追上。据《三国志·先主传》及《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当阳一战中,不仅谋士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就连刘备的妻子也被曹军生擒,刘备仓皇逃窜,自己也差点被曹军俘虏。试问如果刘备真的是“挟民渡江”,最少也会事先安排好自己及部下的家属,又怎么会连他(她)们都顾不上呢?

因此,所谓“挟民渡江”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刘备此举,其目的正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言,是大仁大义之举,这也是刘备岁历经磨难却能笑到最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得民心。这一点,是装不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谁?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谢安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他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这个成语原比喻隐退后再任要职,现在常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有着怎样的典故?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门可罗雀这个成语,这是在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比较少见的成语了,这个成语最初是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与世态炎凉的意思非常的接近。门可罗雀指的是门外可以撑网捕鸟雀,形容官者的权势滔天,前来拜访的宾客很多,门庭若市;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门可罗雀的故事

汲黯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

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在寻觅食物,在那里嬉戏跳跃。他感慨地说:“从前我当官,宾客盈门,现在不当官,我可以张网捉鸟了。”

不久,皇帝又下诏请他回去做官。 过去常来的客人又纷纷来拜访他了。

汲黯经过一场贫贱富贵的交替,看清了世态的炎凉。 于是他在大门上贴上一张纸条。那班客人望着门上的字,只好觍着脸,门可罗雀典成语典故

司马迁阐述汉初汲黯、郑当时二位大臣之事迹。汲黯于景帝时任太子洗马,在武帝时任东海太守,后又召为主爵都尉;而郑当时则先任太子舍人,后迁为大农令。二人其时皆位居高官,受人敬畏,每日户限为穿,车如流水马如龙,巴结逢迎者,不计其数。由于其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之性,不适官场,后俱丢官失势,致生计陷亦入困境。

与此同时,宾客尽散,门前冷落车马稀。司马迁复例举下邽人翟公,乃汉文帝时大臣,任廷尉时,为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每日车马盈门,宾客如云,络绎不绝,水泄不通。其失官后,宾客绝迹,门可罗雀。后官复原职,众宾客复登门求见。此一失一得,一贫一富之况,令翟公感世态炎凉,人多趋炎附势者,顿感忿懑,便于门首书一行大字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当时亦如此不幸,可悲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女性之间结拜叫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女性之间结拜叫做“义结金兰”,义结金兰是旧时汉族社会的交际习俗,原指朋友间情投意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义结金兰既可以用来形容男性之间结拜,也可以用来形容女性之间结拜。

“义结金兰”出自《太平御览》:“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金兰”这个说法出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这里引用的是《易·系辞上》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就是说朋友之间的交情深厚。

后来根据这些典故,人们将朋友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拜为异姓兄弟或者姐妹的,就称为“义结金兰”。义结金兰后,需要交换谱贴,叫做金兰谱,因此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换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勇冠三军什么意思?勇冠三军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乱世出英雄,大家之所以会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如此着迷,就是因为在三国出现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当年袁绍割据一方,准备同曹操争夺北方的控制员,孔融跟荀彧说曹操此番必败,因为曹操账下没有能敌国颜良文丑的人。结果颜良被关羽斩杀,文丑死于徐晃之手,两人的结局似乎都不是那么起眼。但这次要介绍的成语“勇冠三军”,是指三国中能获得此称号的四位猛将,其中就包括颜良、文丑、关羽和张飞,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到底是什么吧。

今天介绍的三国成语故事分别见于《三国志•荀彧传》和《三国志•刘晔传》,说的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四位猛将。先来看看原文: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三国志•刘晔传》记载:“晔进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

《三国志•荀彧传》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这样:孔融对荀彧表示:“袁绍控制的地盘辽阔,兵力非常强大,田丰、许攸都是智计之实士,为袁绍出谋划策;审配和逢纪,则是尽忠之臣,为袁绍处理政务;颜良和文丑的勇敢和勇猛天下第一,为袁绍统率军队,想要打败他们是不可能的。”

《三国志•刘晔传》中的这段文字大意是这样的:刘晔对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非常有谋略但是反应迟钝。他占领蜀地的时间不长,蜀人并未心服。如今您攻破汉中,蜀人非常害怕,刘备的根基更为不稳。以您的英明神武,应该顺势出兵,必将大获全胜。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刘备任用善于治国的诸葛亮主持内政,再让勇敢和勇猛天下第一的关羽和张飞统率军队,蜀地将日益稳定。到时候他们据险而守,我们就没机会了。”

这两段介绍都介绍了一个成语,叫做“勇冠三军”,意为勇敢和勇猛天下第一,比喻骁勇善战。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当中的“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众多周知,汉末三国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其间却出现了不少的名将、勇将,但偏偏在《三国志》中被誉为“勇冠三军”的将领只有四位,分别是袁绍阵营的颜良、文丑,刘备集团的关羽、张飞,由此也足见这四人的与众不同。

非常巧合的是,这四位“勇冠三军”的将领结局都不好。颜良死于关羽之手,文丑死于徐晃等人之手,关羽则是死在了东吴手里。不过,最惨的还要算张飞,他没有死在两军对垒的沙场上,反倒是被自己的手下张达、范强暗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檄愈头风什么意思?檄愈头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患有头疾,一旦发作就会痛不欲生,根本没办法处理朝政,所以曹操身边非常需要一位能为他分担公事的人才。凭借曹操的才能和地位,想要得到他重视的人肯定也有很多,这次一位叫陈琳的人就得到了这个难的的机会。其实曹操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怒杀人,都是被形势所逼,而且当时曹操也没那么大的权利。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檄愈头风”,就跟曹操犯头痛有关,一起来看看曹操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琳传》注引《典略》,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是曹操和陈琳。原文如下:

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陈琳负责为曹操赚写文章及各种檄文,起草完后送给曹操。曹操之前患有头痛的疾病,这一天疾病再度发作,卧床读着陈琳所写的文章,不由自主坐起来说道:“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头痛病!”多次赐予他丰厚的赏赐。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檄愈头风”,意为铿锵有力的绝妙诗文,使人读后头脑为之清醒,精神为之振奋。

说完了故事,再来说说陈琳这个人。陈琳,字孔璋,徐州广陵郡射阳县人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早年便闻名江淮一带,与后来的江东重臣张昭、张纮关系密切。

东汉末年,陈琳进入京城洛阳为官,担任大将军何进府中的主簿,并力劝何进不要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各路诸侯进京。董卓篡政期间,何琳避祸于冀州,后来加入了袁绍的幕府。大约在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陈琳被曹操俘虏,并从此成为曹操集团的成员。

说起曹操与陈琳之间的故事,不少人很容易想到上面说到的这个“檄愈头风”的成语。不过,后人对这个故事大都有一个误区,误以为是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使得曹操直冒冷汗,头痛病不治而愈。之所以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受到文艺作品的误导。从这个故事的历史原貌来看,此事是发生在陈琳投靠曹操之后。这里做一个特别的说明,以免大家再出现这样的认识错误。

这里附带说一句,当年陈琳为袁绍所做的讨曹檄文的确尖锐辛辣,曹操对此耿耿于怀。《三国志•陈琳传》载,陈琳被俘后,曹操曾当面指责他说:“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意思是说你骂我也就算了,何必连我祖宗三代全都问候了一遍呢?幸好曹操爱才,否则的话,陈琳难逃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悬壶济世的典故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典故梗概:

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立即见效,药到病除。费长房看了以后,于是拜老翁为师。老翁将自己的医术传授于他,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

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虽然记载这个传说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是他二人的医术令人赞佩,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都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杀生之柄是什么意思?杀生之柄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叫杀生之柄,虽然这不是一个常用成语,但是放在古代还是非常出名的,这次就通过三国志里面的一篇故事帮助大家了解这个成语。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在三国中并不是很出名,但是曾为曹操立下过不少功劳,而且还有能力自制军队。而且他还成功击退过一次关羽,也是让曹操刮目相看,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李通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李通。原文如下:

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李通妻子的伯父犯了法,被郎陵县长赵偐收监审判,最终被处以死刑。当时犯人的生死大权都掌握在州牧、郡守的手里。李通说:“我们正与曹公齐心合力,不能因私废公。”他很赞赏赵偐秉公执法、不献媚权贵的美德,与他成了至交。

官渡之战期间袁绍派遣使者授予李通征南将军的官职,刘表也想诱使李通背叛曹操,但都遭到李通的断然拒绝。李通的亲属和部下流着眼泪对李通说:“如今您孤军独守,形势危急。若没有大军前来支援,您将无立锥之地,还不如趁早投降袁绍。”

李通手按剑柄斥责道:“曹公英明有韬略,一定能平定天下。袁绍的势力虽然强大,但他不会用人,终究会变成曹操的手下败将。我宁死也不会有二心。”说罢,李通杀死了袁绍的使者,将袁绍授予的官印送给了曹操,又去攻打郡中的强盗瞿恭、江宫、沈成等人,并将他们的首级献给曹操。此战过后,淮水、汝水一带得到平定,李通也因此被封为都亭侯,升任汝南郡太守。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杀生之柄”,意为决定生死命运的大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定法》中的“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通。他本是荆州江夏郡的一名游侠,后来建立了一支私人武装,并在献帝建安年间投靠了曹操。曹操任命李通为振威中郎将,驻扎汝南郡一带。后来官渡之战爆发,袁绍和刘表争相拉拢李通,都遭到了李通的断然拒绝。不仅如此,李通还平定了汝南郡的叛乱,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

李通一生最为威风的事情出现在江陵之战期间。当时孙刘联盟围攻曹仁镇守的江陵。《三国志李通传》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李通不仅在战斗中击败了名将关羽,同时还打通了与江陵的通道,为后来曹仁的安全撤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伍子胥的典故 伍子胥典故故事有哪些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伍子胥的典故有: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千金报恩。

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携楚国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为了帮助他,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在等待时,一夜之间白了头。最终在东皋公朋友的帮助下,顺利逃出昭关。

千金报恩讲的是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他饥困交加,一位浣纱姑娘赠饭于他。伍子胥吃完后,要求姑娘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于是抱石投水而亡。后来,伍子胥大仇得报,为了报答姑娘的恩情,他就把千金投入姑娘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抑强扶弱什么意思?抑强扶弱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可能还是黄盖,毕竟黄盖通过自身高超的演技博取了曹操的信任,最后一把火将曹操80万大军击退。其实在演义中对于黄盖的描述并不算很多,这点对于黄盖来说还挺不公平的,作为赤壁之战最重要的人物甚至连最后怎么去世的都没有记载。那今天就借助抑强扶弱这个成语,为大家讲讲黄盖的其他故事,其实黄盖在众多武将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一起来看看这次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黄盖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间,主人公是黄盖。原文如下:

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初皆布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石城县衙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和管理,黄盖便派了两个下属去分管各部门。黄盖发布公告说:“我这个作县长的缺乏德行,只能凭借武功做官,难以凭文治而被人称道。如今盗贼尚未平定,我有军务在身,所以将全部的文书委托给这两位官吏。他们一定会约束和管理好各部门,检举揭发错误。他们管理日常事务,如出现徇私枉法、欺上瞒下的现象,我的处罚将不仅限于施以鞭杖。希望他们两位以身作则,为其他人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两位官吏就职之初,尚能尽职尽责,但时间一长却认为黄盖真的不会检阅文书及进行检查,便逐渐懈怠,做出了违法乱纪之事。黄盖对两人也有所怀疑,便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很快便发现了二人的违法之举。黄盖便将县衙的所有官吏都召集在一起,以酒食款待,拿出二人的一些违法事情当中问责。二人理屈词穷,叩头认错。黄盖表示:“以前我曾经发布公告,便是如果你们两人违法,我不会仅仅用鞭杖来处罚你们。我是不会言而不信的。”

于是,黄盖下令将二人处死,此举震动了全县,大小官吏都非常害怕。后来黄盖又转任春谷县长、寻阳县令等职,后来又陆续担任了九个县的县长或县令,所到之处都稳定了当地局势。此后,黄盖又升任丹阳都尉,压制强暴,扶助弱小,山越人都心悦诚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黄盖的表现,叫做“抑强扶弱”,意为压制强暴,辅助弱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袁康《越绝书•外传本事》中的“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

说到黄盖这个人物,大家较为熟悉的都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他不但提出了诈降之计,又献出了火攻之策,最终协助周瑜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并黄盖的其他事迹并不了解。从这则成语故事来看,黄盖不仅仅是一位战场上智勇兼备的将领,对于地方管理也很有经验,称得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才。像他这样担任过九个县县长或县令的经历,别说是在东吴,就是在同时期的所有将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乌巢空幕什么意思?乌巢空幕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上能战胜袁绍,已经算是个奇迹了。当时袁绍兵力要远胜于曹操,但是曹操却也不慌不忙,因为他有战胜袁绍的秘密计谋。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乌巢空幕就出自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谁要能胜出谁就能完成北方的统一,最后曹操以少胜多完成逆转。可以说官渡之战就是三国雏形的转折点,而且这里面也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注意,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

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袁绍的谋士许攸非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于是便前来投靠曹操。许攸劝说曹操攻打淳于琼等人镇守的乌巢。曹操手下不少人认为许攸非常可疑,只有荀攸和贾诩劝说曹操采纳许攸的建议。于是,曹操留下曹洪留守大营,自己带领步骑五千人连夜前往乌巢,正好在天亮时到达。

淳于琼等人发现曹操军队的人数不多,便出营摆开了阵势。曹操发动猛攻,淳于琼被迫退守营垒。此时,袁绍派骑兵增援淳于琼。有人对曹操表示:“敌人增援的骑兵已逐渐逼近,请下令分兵抵抗。”曹操大怒道:“等敌军到了我军的背后再向我报告!”将士们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打败淳于琼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死。

袁绍听说曹操进攻淳于琼,对长子袁谭说:“趁着曹操攻打淳于琼,我去攻打他的大本营,他们必无归宿之地!”于是派张郃、高览去攻打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被打败,投降了曹操,袁绍大军大溃败。袁绍和袁谭丢下军队逃跑,渡过黄河。曹操追赶不及,缴获了袁军的全部辎重和图书珍宝,俘虏了袁绍的将士。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段记载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乌巢空幕”,意为出其不意突袭敌军并一举成功。最早出处是宋代刘克庄《贺新郎·傅相生日壬戌》中的“谈笑里,乌巢空幕”。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面对实力远胜于自己的袁绍,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亲自率部袭击袁军的粮草囤积地——乌巢,一举歼灭守将淳于琼,火烧乌巢。袁绍手下的数万大军粮草供应断绝,军心涣散,张郃、高览等人阵前倒戈,最终使得这场原本胜负难料的战役以曹操的全胜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算无遗策什么意思?算无遗策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算无遗策的意思是指计算精准,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这次成语的典故就发生在三国时期,姜维所说的一番话。其实姜维的各方面能力都不比诸葛亮差,所以姜维在北伐取得的成就也要比诸葛亮更加显著,只是姜维一人之力也没办法扭转天下局势。这次讲的算无遗策就发生在蜀国灭国以后,原本姜维想利用钟会使蜀汉复国,但两人最终也是走向了失败,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姜维传》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蜀汉景耀七年(公元263年),主人公是姜维和钟会。原文如下:

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由是情好欢甚。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钟会阴谋叛乱曹魏,姜维与他见面后便有所察觉,认为可以利用钟会的叛乱恢复蜀汉,于是便假意对钟会说道:“听说您自从淮南开始就一直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司马昭能够成为晋王,独掌朝纲,都是您的功劳。如今您平定了蜀国,威名举国皆知,连老百姓都在盛赞您的功绩,可是司马昭却必定会担心您功高盖主,莫非您会为了避祸而从此过着退隐的生活吗?

从前韩信在楚汉相争中没有听信谗言背叛刘邦,但还是被陈平所怀疑;大夫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退隐五湖,最终只能拔剑自刎,不明不白地死去。难道他们都是昏君与愚臣吗?都不是,这是因为利害关系使得他们如此的。如今您大功已成,大德已显,为什么不效仿陶朱公范蠡弃官而去,扁舟泛游,全功保身,或登上峨眉山岭,跟随古代仙人赤松子去云游四海呢?”

钟会回答道:“你说得太远了吧?我不能这样做。跟何况如今的形势也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姜维又说:“除了刚才我说的退隐外,其他的方法都是您能想到和办到的,就不用老夫再啰嗦了。”从此钟会与姜维的感情越发友好亲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姜维口中的“算无遗策”,意为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曹植《王仲宣诔》中的“算无遗策,画无失理。”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蜀汉帝国被灭之后不久。当时的钟会想要背叛曹魏自立为王,而姜维则是想利用钟会的政治野心来达到帮助蜀汉复国的目的。姜维先是狂赞钟会,然后假意用文种和韩信的例子建议钟会退隐山林,以免遭受司马昭的猜忌,实则是在试探钟会的真实想法。

钟会的回答也是老奸巨猾,毫无纰漏。此时,姜维终于忍不住又道出了自己的态度。所谓“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实则是姜维对钟会表达的支持。对此,钟会非常受用,与姜维的关系越发亲密。

不过,令钟会与姜维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昭对于钟会早有防范,早在灭蜀之战开战前就已经提前进行了一系列布置,此后钟会与姜维发动的叛乱很快便被平息,钟会与姜维最终都落得被杀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