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火德公宗祠(最新20篇)

浏览

272

文章

644

钟边村钟氏大宗祠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钟边村钟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钟边村钟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区大沥镇钟边社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钟氏大宗祠就“隐藏”在这里,像是躲避着世间的喧嚣。

据宗祠门外的石牌介绍,钟氏大宗祠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012年的历史。宗祠总面积约1156平方米,为三进三间。祠堂内保存有典型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描述岭南风情的壁画。

与一般年久失修、杂物堆积的古祠堂不同,钟氏大宗祠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因为一位“扫地僧”——钟锦垣多年如一日地在守护着它。

在祠堂的第一进,两边墙壁贴满了钟氏后人的照片。其中有族人多年来的聚会合照,参加重要活动的纪念照片,也有钟边狮会的比赛合影。钟锦垣介绍起照片的背景时如数家珍,谈及取得一番成就的族人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祠堂的第二进,有一块大型贴金雕花中门,上 书--有序堂。“以前有句俗语,叫打开中门迎贵客。”他介绍,古时候,身份尊贵的客人到家里拜访时,就要打开中门迎接,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中门两边的墙壁上,可以看到挂着许多木质对联。他介绍,这都是当年重修祠堂时,捐资者捐献的对联。这些对联的内容,大多寄托着钟氏族人对后代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宗祠第三进,供奉着钟氏族人的祖先。据钟锦垣介绍,钟边村的开村者来自河南,名唤钟接。从钟接一辈起,钟边村钟氏已经繁衍了75代。

高龄狮会给祠堂增添活力

从第二进侧门出去,会经过曾经的课堂,到达颐园。钟氏大宗祠曾作为学校,外面的学校建好后祠堂里的课室就荒废了。颐园则是钟锦垣的“后花园”。

大沥镇:大沥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东接广州,南接佛山市禅城区,西接狮山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广茂铁路、321、325国首、广佛、广三高速公路、广州西环高速公路、穗盐路及南海区桂和、桂丹路贯穿境内,前往香港、澳门的车程约3小时,形成四通八达、交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大沥镇政府面积为98.9平方公里,常住户籍人口56.64万人,共有39个社区居委会,大沥镇政府驻新城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敖宗祠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宗祠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敖宗祠

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二进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厅、后堂(仅存基址)均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厅大门有贴面式砖砌门楼,四柱三间。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该宗祠的嵴饰及半圆形山墙,很有地方特点,正立面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青花瓷镶贴及浮雕艺术,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宗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朗梁氏宗祠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古朗梁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朗梁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东边街23号。建于明代后期,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重修,现存清后期建筑风格。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三进,总面阔14.2米,总进深48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11架,前廊三步。左右次间设包台,台基雕花。中堂进深三间12架,前双步廊,后三步廊。梁架和驼峰上的雕刻均较细致。后堂进深三间13架,前四架轩廊,后三步廊。轩廊梁架呈仿月梁形式。祠堂墙楣上存有“子路问津”、“石鱼图”等多幅壁画,上有光绪辛丑的年款。祠内覆莲柱础少见,所保存部分鸭屎石柱础,雕刻古朴,并经垫高、修补。祠堂记录了顺德祠堂发展历程的痕迹。

2009年7月,古朗梁氏宗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光明陈氏宗祠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光明陈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位于翁源县周陂镇光明村雁鹰石,系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将军的故乡——周陂龙田城陈姓人氏为彰显其功绩和爵位而建造。此祠始建于明朝中晚期,后因年久失修于清代年间倒塌。民国21年(1932),本县县长陈定策和接任民选县长兼县联团团总陈步谦等人,为光宗耀祖,发动毗邻七县宗亲捐集资金,重建了这座面积约2000平方米,结构为三进五开间的中西合璧式宗祠。1938年10月,翁源县立中学从三华搬迁至此,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员受中共广东地下党组织派遣到此以教书作掩护,秘密领导当地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组建了中共翁源县第一个党支部。1939年,中共翁源县委又在此成立。陈氏宗祠乃翁源县委旧址和当地抗日游击战争的总部,先后有31位在此入党的同志解放后成为省(部)厅、处级干部。

朝鲜人民为纪念陈璘的伟大功绩,在罗南道海南郡皇朝里(今德松时)建造了“陈璘别庙”。民国十二集团军的司令于汉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专程到陈氏宗祠祭奠陈璘,并撰联纪念。联曰:“专征伐以讨倭夷,辽海建奇功,民族英雄名不朽;闻鼓鼙而思将相,国人崇祀典,大明太保庙长兴”。1994年6月23日,陈璘将军的韩国后裔第十三世孙,时任韩国民主和平统一阵线江源道担当官陈帮植先生,率团专程到陈氏宗祠祭祖省亲暨经贸洽谈。此后,年年岁岁均有定居韩国的陈璘后裔回归故里举办追念、祭祀活动,这对促进中韩文化和经济交流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保护好这座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教育意义的陈氏宗祠,1985年1月,翁源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翁源县委、县政府又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村:【光明村】下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5户,总人口3086人,有耕地面积3377亩,其中山地4646亩。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91名。农业主产果蔗和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余大宗祠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余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余大宗祠位于义乌市上溪镇余车里半村166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

上溪镇:上溪镇,地处义乌市西部,与金华市金东区接壤,镇域面积102.8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5万,外来人口近2万。上溪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新兴的工业新镇。近年来,上溪镇始终坚持“工业兴镇”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了一、二产业齐头并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并逐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好发展格局。2006年是“十一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源俞氏宗祠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新源俞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源俞氏宗祠

婺源思口镇新源村俞氏宗祠(又称“四亲义庆祠”),建于1565年,距今有444年的历史了,虽在2003年进行过重修,但宗祠内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都保存完好,特别是宗祠内的柱子至今没有被虫子蛀过.门前有石狮一对,甚为精巧,于今年被歹人所窃,甚为可惜;尚有宋进士翰林恒公御赐砖街存留,凡进入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新源尚有家谱记载自然风景八处:灵岩铜渚、鹤戾钱岗、东岭晴云、北山霁雪、剑峰挺秀、云涧迥清、杏畔香泉、荷池月皎等,基本尚存。据长辈说起,村中原有36口井,曾是千烟之村。

思口镇:一、概况思口镇位于婺源县中部,镇政府所在地思口村距县城13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总人口13771人。有思口、前坦、长滩、高枧、西源、思溪、西冲、河山坦8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105个村民小组。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占全镇土地面积的76.6%,是县内重点林、茶区。林地面积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年销售商品材5000立方米。有茶园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年代为1935年。

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部旧址(双溪桥谷氏宗祠)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坪白族乡: 刘家坪白族乡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桑植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3241户, 11297人,白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95%。 刘家坪白族乡境内有刘家坪白族乡境内有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红二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白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有相传70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德锦汪氏宗祠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德锦汪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德锦汪氏宗祠

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德锦村村中央,建于清中期,清晚期进行了重修,2014年10月开始动工维修,现已基本完工。汪氏宗祠总占地面积为357.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9.11平方米。汪氏宗祠由下堂、寝堂、偏屋、披廊组成,下堂与寝堂间设天井,天井两侧为庑廊,由北山墙中设门进入,门楼上 书-有“越国世家”字样,披廊与偏屋间设内院,由披廊前檐墙设大门通往,此大门为主入口,此门楼上 书-有“汪氏宗祠”字样,门前是通德锦村村道。偏屋为前后二进,前进为廊,后进为厅,厅为二层,从照壁后上楼,廊厅间设有一小天井。偏屋前进东山墙中设有侧耳门通东边屋,现门洞已封砌,原制房屋已圮毁,现为杂院,由邻居管辖。汪氏宗祠结构基本完整,宗祠内的狮撑、驼峰、平盘斗雕刻精美,正厅的大梁上 书-有“大清宣统辛亥年,孟秋月重修榖旦”字样 。

德锦汪氏宗祠曾经是中共绩溪县委旧址。民国23年5月,中共绩溪县委在德锦村汪氏宗祠成立。方志荣任书记、章洪刚任副书记,设宣传、组织、-和保卫部,隶属歙县中心县委,党员有260余名。绩溪县委曾领导农民取得旱田免税和二五减租斗争的胜利,但因判徒出卖,党组织最终遭到彻底破坏。2014年,县政府出资进行修缮。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

伏岭镇:伏岭镇位于绩溪县东南部,东临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南接瀛洲乡,西连扬溪镇,北靠家朋乡。绩胡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胡坎公路直连省道芜屯公路,镇政府住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山场面积216350亩,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辖12个村委会。 大自然的造化和聪明勤劳的先辈给我们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和顺刘氏宗祠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和顺刘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存有“永免钱粮”、“保我子孙”乾隆时的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内设和顺茶馆,这里可品到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闲、陶冶性情的首选之地。

地址:保山市腾冲县和顺古镇内

类型: 祠堂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和顺古镇80元门票内。

交通

【外部交通】

1、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直达,票价3元/人

2、县城乘坐6路公交车可直达古镇,票价1元

3、乘坐出租车从腾冲县城到和顺古镇,车费15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仙堂李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仙堂李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仙堂李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敖泉镇船山村仙堂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仙堂李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船山村:船山村(Chuanshan Cun) 船山村村域位于敖泉镇西北部,东与乌龙村相接,南与蓬塘村相邻,西与湘山村毗邻,北与三塘村接壤。该村下辖坳背、神明、仙堂、骆家、山塘、唐家、捞头冲等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有493户农户,总个人口为1939人。村域经济主要为劳务输出和农业收入,年人均纯收入约为8000元。该村村级小学1所,在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上溪陈大宗祠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上溪陈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溪陈大宗祠位于义乌市上溪镇云门村前宅1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1997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1997.08.11义政[1997]115号。

文物价值: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宗祠。

保护范围:陈大宗祠整体建筑。

建设控制地带:南前檐向外延伸15米至田,西边墙向外延伸3米至路,东边墙至镇西北路,北后墙延伸7.5米至陈子和户前檐墙。

云门村:云门村与上溪镇区紧密相临,南与上溪镇集市相临,前是镇中心小学,北是环高速公路,后靠航慈溪。全村现有农户369户,总人口898人,土地面积281亩,分为6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2人,村两委成员6人,2008年人均收入8576元。近年来,云门村在修建牌楼,树立本村形象的同时,还建造了大操场,为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其有300余年历史的祠堂,更是义乌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荔山村黄氏大宗祠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黄氏大宗祠号称垂裕堂,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建于清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约1862-1876),是该村明代进士黄錀和清代广西布政使黄槐森的家族宗祠。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中轴线左右对称,占地面积669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石包台,绿釉瓦当滴水,祠前置石狮一对。祠内外饰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属典型的晚清岭南建筑。该建筑对研究地方宗族源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大宗祠于2008年6月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珠海市和斗门区两级政府各拨款200万元,由专业文物维修公司按照清朝原貌对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进行重修。经过多年精心修葺,黄氏大宗祠祠堂群恢复清代风格,成为文物中的精品。

远观重建后的祠堂,庄严雄伟,如虎踞龙盘;近看,巍峨恢宏,如巨峰雄峙。目光所及,皆高墙巨柱,挑檐画壁,庄严肃穆。大殿里的木柱气宇轩昂,镀金的龙凤楠木雕刻手工细致精美;每一道石门顶端的石浮雕,雕刻的飞禽走兽与人物栩栩如生;柱与梁的衔接榫口准确严密,据说难以嵌进一根头发丝,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天衣无缝”。仔细考究,其选料也与众不同:砌墙的浆用檑烂的糯米饭混合石灰,粘力强。砌好的墙经过打磨,光滑如镜,用手抚摸墙壁,有一种酸滑的感觉。地基与墙角选用条块的花岗岩石,坚硬稳固。祠堂的梁柱、檩、椽、以及门、木雕、屏风等,都选用经久耐用、不怕虫蛀的楠木,据考证,三间祠堂没有一両杉木。

祠堂群为三进两院结构,占地面积4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2平方米,规模仅次于珠海香洲的杨氏大宗祠,为珠海第二大。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气势不凡。黄氏大宗祠居中,黄氏名贤祠及其附祠(祭祀黄姓历代贤人)居右,月轩黄公祠(黄槐森家祠)居左。

黄氏大宗祠长44.25米,宽14.8米,面积654.9平方米,为三座祠堂中最大的。正堂挂有慈禧太后赠与黄槐森六十岁生日祝寿的樟木牌匾,上有慈禧太后亲手书写的鎏金大“寿”字。祠内有一幅对联,记载了当时黄錀科场成名的故事。上联是:身生荔岭,名重燕京,香邑文人首选;下联是:试捷南宫,勋铭西粤,黄都科甲先声(明代时香山属黄梁都)。

黄槐森(1829-1902),字作銮,号植庭,荔山乡人。少时攻读群籍,稍长习研诸子百家,才思敏捷,为文神速。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人,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即被任(翰林)庶吉士,在翰林院国史馆编清史。后历任山东道御史、云南道事授刑科给事中、顺天文武乡同考监试官、文武会试监试官、考试汉学教习官、直隶大顺广道、四川川北道、云南迤东道、贵州按察使、护理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凤里姜氏宗祠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凤里姜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里姜氏宗祠位于江山市凤林镇,年代为清。

凤里姜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鳳林镇鳳里姜祠弄10号。

凤里姜氏宗祠建于明弘治十地年,即1499年。距今已有518年的历史。宗祠坐西朝东,占地面积有1024平方米。正门两边竖立着两面一人高的用青石雕凿而成的精致威武的石鼓。站在鼓边,你仿佛听到明代战争的隆隆鼓角声,又好像听到明代百姓来到衙门鸣鼓伸冤的″咚咚"声。

姜氏宗祠,由三进二天井,五开间,两看台,两厢房组成,悬山顶,正门设门楼,据说原为三层檐挑角,今看见的是二层,东北面的二层挑角已坍塌,大门两侧的石鼓仍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这500多年的宗祠,记录着姜氏族人昔日的兴衰史,也祈盼姜氏后人再现辉煌。

宗祠內一进有二层,明间一层设戏台,天花式八角藻井;次间为穿斗式梁架用五柱,前设单步廊。二进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前廊正面设二重檐挑角,明、次间均为抬梁式梁架,四柱七檩,前后设单步廊,稍间为穿斗式用五柱。

宗祠三进梁架同二进,天井呈长方形。整座宗祠高大宽敞,门楼设计精心,雕刻精美。据资枓记载,该宗祠在清乾隆间曾做修缮。解放初期曾设人民公社机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办过造纸厂,直至20O7年4月停办。

2001年1月已升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林镇:凤林镇位于江山市境西南部,地处浙、赣两省交界,东北距江山市区25公里,距衢州市56公里。镇辖区东连石门镇,南接峡口镇,北界新塘边、淤头两镇,西交江西省玉山、广丰两县。总面积为94.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大悲山,共辖行政村48个,分别为:凤一、凤二、凤三、凤四、凤五、中岗、大悲山、西溪淤、达坝淤、后周、道城坂、高坂、枧头、管家、老佛山、白沙、吉安、茅坂一村、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石厦碉楼及宗祠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石厦碉楼及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点:福田沙头街道办事处石厦村

年代:清--民国

说明:石厦碉楼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在石厦村中心,面阔4.9米,进深4.6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座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周外墙用三合土板筑而成,高16.5米。楼高五层,每层有木楼相通,各层皆有在四周外墙设兼有通气和采光作用的设计孔洞,顶层有凸出墙面的防卫设施。该建筑是清代民初时期深圳地区社会面貌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潘氏宗祠,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的石厦村南,创建于清,为三开间两天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面阔10.3米,通进深19.6米,建筑物包括院门、前堂、正堂和两廊。

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

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单位:石厦股份公司

沙头街道: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位于福田区西南部,南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西与南山区华侨城旅游风景区相邻,北以深南大道为界,东接新洲路,紧靠深圳市中心区。辖区面积18.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5万,下辖12个社区工作站及新洲、沙嘴、沙尾、上沙、下沙等5个集体股份公司;有金地、沙尾、泰然、天安数码城等工业园区;有中小学17所,医院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6所;有红树林自然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英山张氏宗祠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英山张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氏宗祠

位于英山县孔家坊乡竹坳亭村。清代建筑,据《张氏宗谱》记载,该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一进两幢三开间加一附间,背西北,面东南,面阔17.16米,进深16.85米,建筑通高6米,檐高4.5米,占地面积29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前后均为如意山墙;进大门处设戏楼,前后两间之左右处,设一天井,屋檐四周墙面彩绘山水、人物故事、龙凤杂宝等图案。该祠为研究鄂东乡土建筑和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下张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元下张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元下张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敖泉镇湘山村元下组,年代为明永乐二十二年,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元下张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敖泉镇:名称来历 人民政府原驻于敖泉圩而得名。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23′26″~112°45′46″,北纬25°27′15″~26°13′30″。地处县城北面,东接仁义镇,南依舂陵江,西邻和平镇,北靠流峰镇,人民政府驻荷叶塘,距县城33千米,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14。政区沿革 1957年,为桂阳县敖泉乡,属桂阳县设立的六个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麦氏宗祠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麦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麦氏宗祠位于牛过蓢古村落前面,叔俭祖家庙左侧,少恭麦公祠右侧,始建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936)。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最近重修为1997年。坐东向西,面阔10.7米,进深26.5米。三开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抬樑与穿斗混合式樑架,硬山顶,灰塑龙舟脊,碌灰简瓦。其柱、门框、墙角均为红石。门联“来龙结叶,宿国家风”,横匾为“武烈流芳”。中堂桂“爱悫堂”匾。后堂祭殿供奉麦氏宋五、六、七世之宗祖。该祠堂具有清代东莞祠堂的特点,是研究当时建筑的历史资料。同时,对于研究牛过蓢族史有深蕴的价值。

超朗村:超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南江何氏宗祠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南江何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何氏宗祠

坐落于东流村长梁社,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内分正殿占面积150平方米,殿内设3箧,供3大房已故亡灵之灵位,左右厢房,下方戏楼。古式建筑风格,四角搬爪,土木结构,牙梁画柱,天花板绘制24考、安安送米、孟宗哭竹等。山门外刻有祖训,戒嫖赌、奢华、兄弟相争。题诗曰“品正行端困亦芳,带经锄草也馨香,为人若是多邪僻,纵获显荣亦无光,一坏心田二耗财,三无品望四招灾,士农工商皆有业,汝辈需惜有用材”。2017年6月何氏宗祠已被批为国家一级保护单位,是远近保护最完好的一处宗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扶闾廖氏宗祠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扶闾廖氏宗祠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廖氏宗祠位于勒流扶闾。清咸丰年间(1850年)举人廖森带头出资扩建。坐东向西,三间三进两天井,面阔约34米,进深约60米,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硬山顶,灰塑脊,碌筒瓦,青砖墙,石勒脚,抬梁式木结构。两边梢间为平房式建筑,与主建筑物有青云巷间隔。

前座灰塑博古瓦脊,有醒狮、蝙蝠、花蓝、石榴等图案。门口梁架有贴金木雕双龙及众多人物图案。正门上方墙壁有泼墨云龙图,两边有人物、花草等组画。墀头有精美砖雕。包台基座有花岗岩石雕花纹图案,左为“麟趾呈祥”,右为“龙凤交辉”。内墙上亦有人物壁画。

三进之间有两天井间隔。天井两侧为厢廊,梁架用回字形木构架,雕刻有花纹图案。

青云巷左门楼石额为“文通”,右门楼石额为“武达”。南北两路布局基本相同,有天井、木楼。

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扶闾村:扶闾村:扶闾村位于勒流北部,地处北江及西江支流的交汇点,美丽富饶。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扶闾、见龙两个自然片的11个自然村组成。目前扶闾村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分“扶闾股份社”和“见龙股份社”,耕地面积约2409亩。2014年总户数1171户,总人口4654人,其中农业人口4559人,非农业人口95人;流动人口约6600人。村内有银行、学校、幼儿园、市场、康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摩尼何氏宗祠营地为叙永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位于摩尼镇,年代为1935,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12月18日,叙永县人民政府公布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尼镇:叙永县辖镇。1948年设金泥乡,1958年改公社,属古蔺县管辖,1983年划入叙永县管辖。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1公里。面积135.9平方公里,人口3万。321国道、川云路东线过境。辖摩尼、宝龙、东柴、金榜、银榜、田义、水菁、枧槽、炉坪、旗保、燕子、李红、红山、李田、双堡、联合、李园、联盟、半边山、永安、新塘、簸箩、洞河、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银塘赵氏宗祠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银塘赵氏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银塘赵氏宗祠位于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年代为清。

简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现存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由前厅、天井、过水廊、主堂等组成,占地面积74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梁架,悬山顶。附属文物有涡纹抱鼓石1对、石旗杆4副。

2013年,银塘赵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祠外檐滴水位起外延东120米、西63米、南47米、北43米。

银塘村:银塘村是漳州市华安县丰山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华安县南靖九龙江北溪下游江畔,背山面水,是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东与长泰县接壤,距长泰县城20多公里,西与漳州市郊隔江相望,距漳州市区20多公里,南与丰山镇湖坪村接壤,距丰山镇政府3公里。[村落与居民]银塘村村落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2700多人,700多户,辖2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历史人文]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