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通江梨园坝的典故(热门20篇)

清明节经常吃的食物有青团,这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江梨园坝的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904

文章

809

篇1:威风凛凛什么意思?威风凛凛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许褚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典韦死后,许褚就成了曹操的贴身保镖,曾多次立下大功。许褚刚出场时,与典韦大战两次都分不出胜负,从此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将他招至自己麾下。后期曹操对战吕布,许褚先是斩杀吕布大将李封,又同吕布大战二十回合,最后有典韦等人顶替。看得出许褚之勇猛实在世间少有。这次介绍的成语“威风凛凛”就和许诸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发生在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许褚、典韦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典韦手下军土,飞报曹操。操大惊,忙引众将来看。

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分付典韦,今日且诈败。韦领命出战;战到三十合,败走回阵,壮士赶到阵门中,弓弩射回。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次日,再令典韦引百余骑出。壮士笑曰:“败将何敢复来!”便纵马接战。典韦略战数合,便回马走。壮士只顾望前赶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贯姓名。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吕布为争夺兖州展开激战,其间又率部前往汝颍地区扩充势力,并与当地的黄巾余部爆发冲突。大将典韦在追击黄巾贼首何仪之时,来到了葛陂,因言语不和与一位壮士单挑两日不分胜负。曹操闻讯后,亲自赶来观战。当发现这位壮士武艺高强后,起了爱才之意。于是,曹操巧施计策,将这位壮士活捉,并将其招降。这个人,便是猛将许褚。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许褚出现在曹操面前时的英姿,叫做“威风凛凛”, 意为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这段典韦大战许褚及曹操将许褚收降的情节,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在《三国志 典韦传》中,并无典韦与许褚单挑的记载。而在《三国志许褚传》中,许褚加入曹操集团却有着清清楚楚的记载。据该传记载:“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小说作者虚构了典韦战许褚的情节,无疑是为了凸显许褚的高强武艺。

既然许褚单挑典韦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那么曹操为何对许褚另眼相看并委以“宿卫”的重任呢?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历史上的许褚早在投靠曹操之间,已经名满江淮,是该地区著名的侠士。据《三国志许褚传》载:“(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这样一位既有武艺又有队伍的侠士加入,曹操又岂能不另眼相看呢。

曹操将许褚任命为“宿卫”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两人的同乡关系密不可分。据《三国志》载,曹操和许褚一样,都是沛国谯县人氏。曹操在创建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的那一天起,就对谯沛籍属下另眼相看并委以重任。如夏侯渊、夏侯惇、曹仁等人,都是谯沛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作为许褚而言,既有高强的武艺,又是曹操的同乡,曹操自然对其青睐有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里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处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出处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让墙故事。张英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不说权势滔天,至少是位高权重,其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

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得到张英寄回的信,家人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张英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不说权势滔天,至少是位高权重,其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这么大的官员却不与民争利,放在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这足以说明张英的心胸宽广,让人佩服,不愧为儒家门下的君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包容之心,宽容大度,方能成人成已之美,方能与人为善,和睦邻里,广交朋友。先秦名士、秦朝宰相李斯就有一句名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要善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容纳与自己不同身份的人,才能增加自己的厚重,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有深度,有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何足道哉什么意思?何足道哉典故介绍

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199年,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董承邀请刘备加入,刘备还几番犹豫。后来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刘备吓了个够呛,但也因此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所以答应董承加入。结果计划遭到提前暴露,刘备出逃,曹操派刘岱等人缉拿刘备,好在刘备当时已有数万兵马,击退了刘岱大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道哉”,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发生在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张飞和刘岱。原文如下:

玄德曰:“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为解和之地。”张飞曰:“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玄德曰:“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飞曰:“量此辈何足道哉!我也似二哥生擒将来便了。”玄德曰:“只恐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飞曰:“如杀了,我偿他命!”玄德遂与军三千。飞引兵前进……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

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是夜张飞却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教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王忠和刘岱奉曹操之命征讨夺回徐州的刘备。在首战的较量中,关羽生擒王忠。张飞见兄长立功,便叫嚷着要出战歼灭刘岱。不过,刘备交待给张飞的任务却是一定要活捉刘岱。此后,张飞率领三千兵马出战,刘岱坚守不出。张飞想出一个计策,故意鞭打士卒,公开声称夜间将偷袭刘岱营寨,暗中故意让这名士卒逃走。该士卒逃到刘岱营寨后,将张飞即将偷袭的消息告诉了刘岱。刘岱深信不疑,在营寨外设下埋伏。谁知这恰恰中了张飞的计策。张飞佯攻营寨,将刘岱的伏兵团团包围,最终将其活捉。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何足道哉”,意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小说中提到的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冑,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三国志·先主传》亦称:“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过,这场战斗的结果并非小说中所言的王忠和刘岱分别为关羽、张飞活捉,而是简简单单地两个字:“不克。”这既意味着这场仗义刘备的胜利而告终,同时也说明两人并未被活捉。

小说中描述这段故事时,出现了一处明显的失误。在小说中,刘备曾对张飞说过这样一番话:“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其实这位征讨徐州的刘岱并非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的兖州刺史刘岱。《三国志·武帝纪》载:“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这说明早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便战死沙场,他又怎么能够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死而复生去征讨刘备呢?

那么,是不是史料记载出现了失误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时与王忠一起征讨刘备的另外一名将领的确名叫刘岱。这个刘岱又是谁呢?《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载:“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从这个记载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过两个刘岱,一个是兖州刺史,一个是曹操的部将。小说作者阅读史料不细,这才导致了失误的出现。

说完了历史与小说的差异,再来谈谈小说的这个故事情节。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以鲁莽、武勇而著称。在他经历的战斗中,不是斩杀敌方大将,就是击溃对方大军,而此次刘备提出的要求不啻于是一道难题,既要获得胜利,又要留下对方将领性命的战斗,连刘备自己都不认为张飞能完成任务。但令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张飞利用鞭打士卒并提供假消息迷惑了刘岱,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

小说中的张飞虽然非常鲁莽,但却是粗中有细,也能想出一些计策击败对手。二十二回中活捉刘岱是一例,七十回中击败张郃亦是一例。通过这些故事情节,作者将张飞这一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哪里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狡兔三窟来自《战国策》的名篇《冯暖客孟尝君》。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

冯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孟尝君见到冯暖后,问他给自己买了什么,冯暖说:“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债务,此即”买了仁义“之后,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十分无奈。

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烩。冯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彧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荀彧说:“纵观古代成功与失败的人,果真有才略的,虽然弱小也必然变得强大。如果不是这块料,虽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现在同明公您争夺天下的人,就只有袁绍了。袁绍外表看似宽厚,但内心诸多忌刻,任用人才但又怀疑他们的忠心。曹公您贤明豁达不拘一格,用人各得其所,这是在器量上胜过他。

袁绍遇事迟疑,顾虑多,缺少决断,缺点在于不会随机应变,往往失去机会;明公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因事制宜,这还少谋略上胜过他。袁绍统率军队宽柔缓和,没有统一的法令,士卒虽然人数众多,其实很难运用,明公您法令明确,赏赐和刑罚都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士兵虽然少,但都拼命作战,这是在武力上胜过他。

袁绍凭借祖先累世的资历,悠闲从容,假装有智慧,以此沽名钓誉,所以那些仅有虚名但却没什么本事的人大多依附他。明公您用至诚的仁义来对待别人,注重诚心而不看重虚名,立身行事谨慎简约,从不吝惜对有功者的赏赐,所以天下那些忠诚事主、注重实效的人全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在道德上胜过他。您拥有这四胜的条件,再加上辅助天子,依靠正义讨伐逆贼,谁敢不顺从?袁绍的兵势虽然强大,但又有什么作为呢?”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荀彧口中的“扶义征伐”,意为倚仗正义讨伐不拥护朝廷的人。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两年,当时曹操不仅实力远不及袁绍,且在东部、南部都有隐患,对于能否战胜曹操毫无把握。此时,荀彧提出著名的“四胜论”,预测了战争的最终结局。不过,在曹操接连击败吕布和刘备、收降张绣,解除了后顾之忧直接面对袁绍之时,心里依然没底。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的袁绍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十一月在古代的叫法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月古代叫法为“冬月”,又称之为辜月、畅月、后十月以及仲冬。月份的简称为“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自古以来,都是以月相的变化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也就是约等于30天,学名叫做“朔望月”。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会根据月相来计算日子,从古至今,朔望月仍然是许多历法的基石。目前一年分为12个月,其中中国农历也是12个月,但农历的闰年会有13个月,多出来的那一个月称为闰月。

中国农历中,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季节为三个月,其中,每个季节的第一、第二、第三个月分别用孟月、仲月以及季月表示。孟月即农历的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仲月即农历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季月即农历的三月、六月、九月以及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雄无用武之地是谁说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典故出处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不陌生。那你知道英雄无用武之地是谁第一个说出来的么?这其中的背景故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出处和背后发生的博弈。历史背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当时刘备想要与孙权结盟一起抗曹,诸葛亮前去游说孙权时就用到了这句话,一起来看看当时诸葛亮是怎么说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诸葛亮。原文如下:

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孙权率领大军在柴桑一带,观望荆州战事的胜败。诸葛亮劝孙权说:“国家大乱,将军起兵占据江东,刘豫州也在荆州一带聚合部众,共同与曹操争夺天下。如今曹操已经消灭了各路割据势力,中原地区已经基本平定,现在他又顺势占据了荆州,威震四海。即便是有才能和抱负的人也没有地方施展。所以刘豫州退到了这里。请您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您打算集结江东的人马与曹操抗衡,不如早点与曹操决裂;如果您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实力,还不如趁早收起兵器和铠甲向曹操俯首称臣。如今您表面上臣服与曹操,实际上却犹豫不决,这样下去终将大祸临头。”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诸葛亮口中的“英雄无用武之地”,意为有才能和抱负的人也没有了施展的地方。这也是诸葛亮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击败,退守夏口,诸葛亮奉命来到柴桑,目的是为了说服孙权与刘备建立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也有不少人认为孙刘联盟的最终建立,与诸葛亮此次劝说孙权有着直接的关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据《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鲁肃传》及相关传记记载,对于曹操大举进攻荆州,孙权一直在关注,并派出鲁肃前往荆州探听虚实。按照鲁肃临行前对孙权的建议,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刘表的儿子或者刘备一起对付曹操。而在后来张昭等人提出投降曹操时,孙权极其愤怒。这些都体现出孙权对曹操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坚决不投降,以武力相抗衡。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也算是白费了一番口水。无论他说不说这些话,孙权都是会与曹操兵戎相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不分胜负什么意思?不分胜负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三英战吕布让刘关张三兄弟一战成名,只不过这个故事只是在演义中被杜撰出来的,任凭吕布再强,他也绝不可能以一敌三。其实三英战吕布只是说明了吕布的武力在当时究竟有多强大,连关羽和张飞联手都不能击败的人,可能整个三国史也找不出第二位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分胜负”,就刘关张大战吕布的故事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感兴趣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生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原文如下:

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杀华雄,十八路诸侯气势大振,向虎牢关发动攻击。吕布大展神威,连续击败穆顺、武安国及公孙瓒等人。张飞见此情景,跃马而出,与吕布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关羽见状,又拍马向前,与张飞合战吕布。三十个回合的单挑后,刘备手持双股剑加入战团。吕布终于抵挡不住,败退而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与吕布单挑五十多个回合后的状况,叫做“不分胜负”,意为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关东诸侯讨董期间,双方从未在虎牢关爆发过战事。二是当时刘备连是否参加过讨董之战尚属疑问,又何来的“三英战吕布”呢?

既然历史上并无“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那么这个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并非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首创,而是出自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之手。元代《三国志平话》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就已经出现。在该书中,先是张飞与吕布单挑二十多个回合,接着关羽和刘备先后加入战团,很快便将吕布击败。

说完了这个故事的真伪及源流,再来说说《三国演义》中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众所周知,张飞和关羽都是小说中可名列前十的武将,其中张飞后来又与吕布有过超过一百回合的单挑,结果是不分胜负,其武艺与吕布不分上下。关羽出战,吕布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加入战团又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疑问,我们可以从小说第十一回刘备在徐州城下与曹军将领于禁的较量中得出一个结论。

当时,张飞与于禁单挑,几个回合之后,于禁已露败相,这时候刘备又是拍马而出加入战团,于禁落荒而逃。可见,刘备把握时机的能力是很强的。看到自己的兄弟已稳操胜券,便手持双股剑加入战团。按照现在的话说,刘备的目的只有一个:补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粱美梦典故的意思 黄粱美梦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黄粱美梦其实大家也还是知道的,也是经常性的听说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黄粱美梦的典故会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我们常常会说有些人做了一场“黄粱美梦”,这其中的“黄粱”就是小米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表面上来讲,这就是说煮一顿米饭的时间就做了一场好梦的意思。古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对这个成语也不陌生。

“黄粱美梦”一成语其实出自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唐·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的。大体是说一位已经修炼了很多年的道士吕翁在一次外出游历中,住进了邯郸道上的一间客店里。这一天正处于春季末尾,天气已经炎热了起来,所以很多路过的旅人都选择在客店中休息一会儿,喝杯茶水再走。而道士吕翁也坐在客店里品茶,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道士吕翁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位身着褐色短衣的青年书生骑着马驹朝客店走来。青年书生叫做卢生,也是来这间客店投宿的,巧合的是,卢生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正好坐在了道士吕翁的身边。两人经过攀谈,逐渐熟悉了起来。卢生也放宽心,和道士吕翁说起了自己的现状,主要还是埋怨起了自己现下的贫困与艰难。道士吕翁看卢生这个样子,干脆就拿出了一个枕头,并且和卢生说只要睡上这个枕头,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荣华富贵。

卢生一听顿时就感到惊讶了,但是反正自己身上又没有什么可图谋的,干脆就试了一下。说来也奇怪,卢生的头一沾上那个枕头,就失去了意识,而这个时候,客店的老板正在下米煮饭。再说卢生失去意识后,很快的又恢复了意识。他看到刚刚的那个枕头变成了一扇门,卢生上前推开门,发现门外的路正好通向自己的家里,于是就非常高兴了走回了家。

在家中,卢生过上了非常悠闲的日子,甚至还得到了清河县崔氏之女的青睐。于是他不仅娶回了漂亮的崔氏之女,还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嫁妆。从此,卢生的生活变得更加阔绰、体面。而正如俗话所说大丈夫成家立业,所以在成家后,卢生就去应试。本来以为上进无门,没想到又非常幸运的中了进士。

随着时光的流逝,卢生的官职步步高升,不仅当了十年的宰相,还在最后受封了“燕国公”。而他美丽的妻子也给卢生生下了五位优秀的儿子,儿子们也在后来和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成了亲,给卢生生下了很多孙子孙女。卢生就在子孙环绕、名誉满堂的情况下活到了80岁的高龄,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失去了意识。

然后卢生又恢复了意识,这才发现刚才自己度过的一生其实只不过是一场梦境。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客店老板煮的饭尚还没有煮熟。这时候卢生才看向自己的旁边,道士吕翁正观察着他。卢生起身赶忙道谢,说多亏了道士吕翁,才让自己经历人一生的穷与富,善与恶,生与死。只不过梦境终究还是梦境,比起虚幻的梦想,还是靠自己的本事去努力才最好。道士吕翁终于笑着点头,告别了卢生。

这也就是“黄粱美梦”的来源,虽然带上了一丝神话色彩,但也充满了我们国家独特的传统文化韵味。这个故事在后来也被很多文学创作者再次改编了,但是到最后无非还是想要提醒世人,与其做着遥不可及的美梦,倒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不辞而去什么意思?不辞而去典故介绍

全文共 1935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曾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名义上是为了吴蜀联盟,但孙尚香嫁到蜀汉也能对刘备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211年,刘备准备入蜀,孙权想让孙尚香带着阿斗回到东吴,以此要挟刘备。还好赵云和张飞及时赶到,将孙尚香拦住救出阿斗,不然刘备的继承人就危险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辞而去”,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赵云“截江夺阿斗”前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善、孙夫人和赵云。原文如下:

(周善)善呈上密书。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问。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迟,恐不能相见。就教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远出,我今欲回,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周善曰:“若军师回言道:须报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辞而去,恐有阻当。”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备下船只。只今便请夫人上车出城。”孙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将七岁孩子阿斗,载在车中;随行带三十余人,各跨刀剑,上马离荆州城,便来江边上船。

府中人欲报时,孙夫人已到沙头镇,下在船中了。周善方欲开船,只听得岸上有人大叫:“且休开船,容与夫人饯行!”视之,乃赵云也。原来赵云巡哨方回,听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只带四五骑,旋风般沿江赶来……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枪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吴兵尽皆惊倒。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刘备率部进入益州,张昭建议孙权谎称吴国太病重,利用妹妹孙夫人将刘备之子阿斗带到东吴作为人质,再逼迫刘备交出荆州。孙权依计而行,派周善来到荆州去见孙夫人。孙夫人不知有诈,急急忙忙带着阿斗上船赶往东吴。幸好此时被赵云发现,赵云登船劝阻,张飞又带兵赶到,斩杀周善,将阿斗夺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夫人口中的“不辞而去”,意为没有告辞就离开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中的“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不过,小说中出现的周善却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

关于孙夫人的生平,在历史中记载甚少,但围绕她的故事却有不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母亲并非小说所言的吴国太。按照小说的描述,有一对姓吴的姐妹同时嫁给了孙坚。姐姐生下了孙策和孙权等四个儿子,妹妹则生下了一儿一女,其中的女儿便是孙夫人。而根据《三国志·妃嫔传》的记载,孙坚只娶了一位吴氏为妻,生下了四子一女。这说明了两点。首先,孙夫人和孙权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其次,小说中出现的吴国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说到吴夫人与刘备的结合,是一场政治婚姻的产物。据《三国志·先主传》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新婚燕尔,刘备与孙夫人自然如胶似漆,但时间一长,双方年龄、性格及经历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两人的矛盾和分歧显现出来。

《三国志·法正传》载:“妹(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更是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因此,刘备才不得不派赵云“掌内事”一方面是约束孙夫人手下的不法行为,二来也是为聊监视孙夫人的一举一动。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孙权立刻派人接孙夫人回娘家。孙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同行,自然引起赵云等人的不安,于是便有了赵云与张飞的“截江夺阿斗”之事。从孙夫人一去不返来看,孙夫人带上阿斗很可能是孙权暗中授意的结果。此后,孙权与刘备的关系逐渐恶化,孙夫人也就一直留在东吴,再也没有回到刘备的身边。

说到孙夫人的结局,小说在第八十四回提到:“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但这个情节出自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因此,有关她返回江东的生活经历、感情状况和最终结局成了三个谜团,至今依然没有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些自媒体文章中出现的所谓孙夫人后来嫁给了陆逊的说法是不可能的。

首先,这种说法并不见诸史料。其次,据《三国志·陆逊传》载:“权以兄策女配逊。”陆逊也就因此成了孙权的侄女婿。如果孙权又将孙夫人嫁给陆逊,则有违常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鹰视狼顾什么意思?鹰视狼顾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有一个专属名词叫“鹰视狼顾”,不过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意为目光锐利,为人狠戾。据说曹操就曾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所以警惕后人要提防司马懿,但曹丕和曹睿都没能除掉他,结果曹魏果然亡在了司马家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鹰视狼顾”,就和司马懿还有曹睿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相关人物分别为曹睿、王朗、华歆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太尉华歆奏曰:“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王朗奏曰:“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睿乃降旨,欲兴兵御驾亲征。忽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曰:“不可。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是知司马仲达无异志也。今事未知真假,遽尔加兵,乃逼之反耳。或者蜀、吴奸细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陛下幸察之。”

睿曰:“司马懿若果谋反,将奈何?”真曰:“如陛下心疑,可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观其动静,就车前擒之,可也。”睿从之,遂命曹真监国,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司马懿)至睿车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睿疑虑未决。华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反间计,命人在邺城城门张贴伪造的司马懿举兵谋反的告示。曹睿闻讯后大惊失色,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大臣华歆和王朗都认为应该尽早除掉司马懿,而曹真却认为此事很可能是东吴或蜀汉的反间计,提醒曹睿慎重行事。最终,曹睿与司马懿见面,虽然知道这是吴、蜀的奸计,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司马懿削职为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鹰视狼顾”,意为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懿“鹰视狼顾”之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提及此事的并非是华歆,而是曹操。据《晋书•宣帝纪》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此后,曹操又梦见三马同槽,担心司马懿一家必将祸乱朝政,因此提醒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不过,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对父亲的提醒并不在意,司马懿也得以在曹丕时期飞黄腾达。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参军马谡提出离间曹睿与司马懿关系之事,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首先,这一故事并不见诸于历史。虽然曹操担心司马懿,但曹丕却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司马懿也曾在曹丕、曹植之间的立嗣之争中为曹丕出谋划策,他又怎么会出现如小说所言的在告示中宣称支持曹植一说呢?这显然不合逻辑。

此外,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曹睿也从未将司马懿削职为民之事。按照《三国志》及《晋书》相关传记的记载,曹丕在临终时,将司马懿委以托孤之臣的重任,命其辅佐儿子曹睿。曹睿继位后,对司马懿信任有加,命其都督荆州和豫州,抵御东吴,也从未对司马懿有过怀疑,更没有将其削职为民。

既然如此,小说作者为何设计出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突出马谡的才能,为诸葛亮后来让马谡镇守街亭埋下伏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也只能让司马懿被马谡算计,差点让其丢掉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抛砖引玉是谦词还是敬词 抛砖引玉的故事典故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成语,在古代很多都是通过一些故事典故,或者就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做法来形成的,有点意思并没有特指,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比如说这个“抛砖引玉”,很多人都明白它的意思,但是其他方面那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关于抛砖引玉到底是谦词还是敬词呢?它的故事典故又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抛砖引玉是谦词还是敬词

抛砖引玉是一个谦词。

它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个词用在句子里主语是“我自己”,动作是自己的动作,因此是自谦的说法。

2、抛砖引玉的故事典故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3、抛砖引玉的意思

读音:pāo zhuān yǐn yù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近义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万世一时是什么意思?万世一时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每一次战役最终的胜负都决定历史的走向,所以双方谁也不敢怠慢。当然最自信的肯定还是曹操,毕竟当时他还是最强的。所以对刘备和孙权来说就需要抓住万世一时的机会,才有可能占据上风。所以万世一时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会为大家介绍到,而且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也很有意思,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朱桓传》,时间是在东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主人公为朱桓。原文如下:

黄武七年,鄱阳太守周鲂谲诱魏大司马曹休,休将步骑十万至皖城以迎鲂。时陆逊为元帅,全琮与桓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击休。休知见欺,当引军还,自负众盛,邀于一战。桓进计曰:“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阨,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权先与陆逊议,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东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鄱阳太守周舫诈降以引诱曹魏大司马曹休上当。曹休率领步骑共十万大军前往皖城迎接周舫投降。当时,陆逊是东吴军队的统帅,全琮和朱桓为左右都督,各率领三万人马抗击曹休。曹休知道自己上当后,本应当马上回撤,但他仰仗人多势众,却想利用这个机会与东吴军队决一死战。

朱桓对孙权建议说:“曹休只不过因为是曹操的亲属才被委以重任,并非智勇双全的名将。这一仗他注定失败。一旦战败,从曹休一定会从夹石、挂车方向逃窜。此地地势险要,道路崎岖难行。如果事先在此地埋伏一万精兵切断曹军的退路,曹休将全军覆没。我请求率领自己的军队切断夹石和挂车。如果得到上天的眷顾,我可以亲自抓获曹休先给主公您。此后我军可乘胜追击,长驱直入攻入魏国,进取寿春,占领淮南以谋取许昌和洛阳,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过。”

孙权就朱桓的意见询问陆逊,陆逊认为不可,所以朱桓的计谋并没有得以实施。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朱桓口中的“万世一时”,意为经过很多年才会出现的一次机会,比喻机会难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中的“慧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起也。”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东吴黄武七年的石亭之战前夕。曹魏大司马曹休中了东吴鄱阳太守的诈降之计,率领十万大军进入石亭地区,途中遭到东吴军队的反击。直到此时,曹休才发现上当。但他并没有采用撤军的正确做法,而是想利用兵力的优势与东吴军队决战。此时,朱桓提出建议,要求在夹石、挂车一带设伏,全歼敌军。不过,这个建议遭到陆逊的拒绝。

等到这都打响后,曹军战败,果然向朱桓战前所指出的夹石、挂车一带撤退。此时陆逊亡羊补牢,派出一部抢占该地,将曹休的十万大军合围。如果不是魏明帝曹睿及时派贾逵前来增援,曹休的十万大军必将被东吴军队全歼。由此可见,朱桓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其分析、判断能力丝毫不亚于东吴主帅陆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视民如伤是什么意思?视民如伤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时期,要想称王并不是光靠强大的军队就行,你还要想办法得民心。其实孙权和刘备都是比较仁义的君主,而且对百姓很好所以慢慢在各自的地方建立起了民心。而曹操属于接替汉室,所以百姓喜不喜欢他都得接受,但是曹操杀戮成性也是出了名的,百姓宁愿跟着刘备跑主要也是怕曹操屠城。所以明主还需要有一颗视民如伤的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视民如伤的具体意思,还有关于它的一个小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登传》注引《先贤行状》,时间是在献帝初平、兴平年间,主人公名叫陈登。原文如下:

登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繥稻丰积。奉使到许,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令阴合众以图吕布。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太祖到下邳,登率郡兵为军先驱……布既伏诛,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闲欢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陈登为人忠诚好爽,素有扶世济民的远大志向。他博览群书,文采卓著,对于古典文章无不融会贯通。二十五岁时,他被举为孝廉,出任东阳县令,倡导供养老人、抚育幼孤,看待人民就像看待自己身上的伤痛一样。当时正值荒年,人民饥饿,徐州牧陶谦上表推荐陈登为典农校尉。陈登巡视农田指导农耕,努力开凿水渠进行灌溉。在他的治理下,徐州粳稻获得丰收,库储充足。

后来,陈登奉命来到许昌。曹操将其任命为广陵太守,让他暗中联合部众除掉盘踞在徐州的吕布。陈登就职后,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在当地很有威望。数年后,曹操出兵徐州,陈登率领本郡人马作为曹军先锋与吕布作战……吕布被曹操歼灭后,陈登又被任命为伏波将军,得到长江、淮河流域一带百姓的拥护,于是便有了吞并江南的志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视民如伤”,意为看待人民就像看待自己身上的伤痛一样,形容顾恤民众疾苦。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哀公元年》中的“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陈登这个人物可谓是汉末徐州出现的一位奇士。他早年受徐州牧陶谦提拔,积极扩大农耕,兴修水利,将徐州变成了汉末罕见的富庶之地,陈登也因此成为汉末徐州名士,并因此得到了曹操和刘备的器重。

除了在内政上的杰出成就外,陈登在军事上的表现同样出色。曹操征讨吕布期间,陈登率部担任大军先锋,多次击败吕布,为曹操夺取徐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担任广陵太守期间,陈登又与江东小霸王孙策有过较量,并曾两度击败了孙策这位享誉一时的一代名将。如果不是陈登英年早逝,孙吴集团又将面对一位强劲的对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枕无忧什么意思?高枕无忧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打算集结30万大军进攻东吴,做殊死决战。孙权还打算再次联手刘备抗曹,不过当时曹操并没有完全消灭马超势力,所以诸葛亮提议只要联合马超一起行动,便能化解曹操的攻势。曹操后方失火绝不可能坐视不管,而刘备也能顺道拉拢马超。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高枕无忧”,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马超起兵之前,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张昭、刘备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曹操)即时起大兵三十万,径下江南;令合肥张辽,准备粮草,以为供给。早有细作报知孙权。权聚众将商议。张昭曰:“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若玄德来相助。江南可无患矣。”权从其言,即遣人谕鲁肃,使求救于玄德。肃领命,随即修书使人送玄德,玄德看了书中之意,留使者于馆舍,差人往南郡请孔明。

孔明到荆州,玄德将鲁肃书与孔明看毕,孔明曰:“也不消动江南之兵,也不必动荆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东南。”便回书与鲁肃,教高枕无忧,若但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使者去了。玄德问曰:“今操起三十万大军,会合淝之众,一拥而来,先生有何妙计,可以退之?”孔明曰:“操平生所虑者,乃西凉之兵也。今操杀马腾,其子马超现统西凉之众,必切齿操贼。主公可作一书,往结马超,使超兴兵入关,则操又何暇下江南乎?”玄德大喜,即时作书,遣一心腹人,径往西凉州投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采纳陈群的建议,兴兵三十万,准备向东吴发动进攻。孙权召集文武商议对策时,谋士张昭提出建议,派人到荆州与刘备救助,共同对付曹操。当刘备收到鲁肃派人送来的信件之后,又与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认为,曹操杀害了马超之父马腾,只要说服马超在西凉起兵,曹操后院失火,势必亲自平叛,东吴的危机便立即得到化解。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高枕无忧”,意为头枕在枕头上面,舒服的睡安心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张仪列传》中的“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兴兵入侵东吴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一年为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这一年间,曹操并没有召集大军准备进攻东吴。因此,小说中提到的张昭献策、鲁肃派人送信及诸葛亮写信给马超这三个故事也就没有发生过。

这段故事中唯一的真实之处是马超的起兵。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典略》亦称:“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

不过,与历史的真实相比,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是作者的虚构,那边是马超之父马腾的被杀时间。小说提到,马超起兵是因为父亲马腾被曹操所杀。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马腾被杀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也就是关中之战的第二年。这也就是说马超起兵与马腾之死毫无关系。

既然马超起兵时父亲马腾尚在,为何马超会不顾父亲的死活而对曹操对抗呢?事情还要从曹操所做的一件事情开始。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结合《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来看,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的: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司隶校尉钟繇主张对以征讨汉中张鲁的名义进入关中地区,与韩遂、马超为首的割据势力进行讨伐,曹操随即在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遭到数位大臣的反对。曹操最后做出的决定是:采纳钟繇的建议,让其率部三千进入关中,同时,曹操又安排了征西护军夏侯渊取道河东郡,对钟繇进行策应。当钟繇、夏侯渊等人进入关中地区之后,韩遂、马超等割据势力看穿了曹操的企图,联合起兵,与曹操公开对抗,引发了关中之战。

作为马超而言,尽管父亲马腾及部分家族成员处于曹操的控制之中,但如果不予抵抗,不但自己的地盘会被曹操所控制,自己手中的这股割据势力也必将被曹操所控制和瓦解。在地盘及父亲的生死之间,马超最终选择了前者。这也导致了叛乱爆发一年后马腾的被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忠言逆耳什么意思?忠言逆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刘璋是东汉宗室,担任益州牧。不过刘璋为人怯懦,而且不会用人,听信法正等人的劝说就要迎接刘备入益州。此举等于是引狼入室,当时王累曾力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并且以死相逼。结果刘璋不听,导致王累自尽于城门之下。实际上王累只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本质是要体现出刘璋的人格。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忠言逆耳”,就和王累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发生在刘璋决定迎接刘备入蜀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李恢、张松和王累。原文如下:

璋视之,乃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谏曰:“窃闻君有诤臣,父有诤子。黄公衡忠义之言,必当听从。若容刘备入川,是犹迎虎于门也。”璋曰:“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斩!”叱左右推出李恢。张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顾妻子,不复为主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不得刘皇叔,则敌攻于外,民攻于内,必败之道也。”璋曰:“公所谋,深于吾有益。”

次日,上马出榆桥门。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其略曰:“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决定迎接刘备入蜀。黄权及李恢苦苦相劝,刘璋执意不从。张松更是在一旁指责益州文官不愿为刘璋效力,武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从事王累听到刘璋执意迎接刘备的消息后,用绳索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之上,一手拿着谏章,一手仗剑,声称如果刘璋不听自己的劝谏,将割断绳索撞死在地上。不过,刘璋依然不知悔改,逼得王累大叫一声,撞死于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王累在信中提到的“忠言逆耳”,意为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小说中提到的刘璋不听从黄权与王累劝阻执意迎接刘备入蜀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志·刘二牧传》载:“(刘璋)遣法正请先主。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三国志·黄权传》亦称:“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李恢并没有参与到劝阻刘璋的行列当中。按照《三国志·李恢传》的记载,此时的李恢远在建宁郡担任督邮,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成都,自然也就无法劝谏刘璋。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除了黄权与王累之外,还有一人也对刘璋邀请刘备入蜀进行了劝阻,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巴。据《三国志·刘巴传》载:“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尽管王累、黄权、刘巴三人极力劝阻,但仍然改变不了刘璋的决定,结果导致了益州的易主。而这三个人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为了劝阻刘璋,王累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上,以死相谏,结果也只能悲愤离世。而黄权与刘巴都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得到了任用,黄权被任命为治中从事,夷陵之战期间又被委以镇北将军之职,但最后投靠了曹魏。而刘巴更是被刘备所重用,后来担任了尚书令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复活节是什么时候?有什么由来和典故?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身体复活而设立的一个节日,据圣经记载,上帝之子耶稣降生在马槽里,当他三十岁的时候挑选了十二个学生开始传道工作,三年半中他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将天国的道理说给人听,一直到上帝所安排的时候到了,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然后被罗马兵丁捉拿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临死前他曾预言三日后必复活,果然在第三日,耶稣复活了。

按照基督教教义,耶稣虽然像犯人一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并不代表他有罪,而是为了赎世人的罪,耶稣的身体复活,是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具有非常重要伟大的意义。

复活节的节期是在每年春分日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

在西方,鸡蛋、火、兔子等都象征着生命,因此这些东西成为了复活节的吉祥物。在复活节前夕,人们通常有把鸡蛋煮熟之后涂上红色,做彩蛋游戏,父母为孩子们准备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在教堂前点蜡烛,用火点燃树枝并送到各家各户等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谁的典故 李清照还是卓文君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这句词是一首比较悲伤的作品,其实对古代诗词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大致也能猜出“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借用的是谁的典故。那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讲讲这背后的故事,还有该词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其实到了现代,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古诗词的,而且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或许能发现很多新的东西,还有不同的感悟。偶尔读一读还挺修身养性的,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希望能够坚持。

1、背后典故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该词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名为《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

2、赏析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词人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词人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词人追悔之情。

3、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朝中高官,是苏轼的弟子,藏书颇丰,李清照自幼在家父熏陶下,饱读诗书,很小的时候便能填词作诗。常有惊人之语。后来她嫁给了为相两年多的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明诚好金石,按现在的话讲,也算嫁入豪门,夫妻感情很好。但赵明诚父亲受到元祐党籍案的影响,在朝中受到排斥,流放,自己的公公赵挺之也因为和蔡京的权斗,主动辞相,家道中落。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很多年,夫唱妇随,过着田园般的惬意生活,好不幸福。后来赵明诚重新被皇帝起用,这期间李清照一直无儿无女,赵明诚在外做官,不久就娶了妾,李清照闻讯很是不悦。赵明诚此后病死,李清照对赵明诚离世非常难过,郁郁寡欢。但她保护着丈夫的金石碑文,想完成丈夫的心愿。

后来遇到张汝舟,张对她展开追求,她49岁的时假二婚嫁给了张,婚后张露出其本来的面目,他其实是看中李清照的钱财,婚后了解到李清照并无多少钱财,心生失望,对其家暴,李决意离婚。

古代女子举报丈夫会坐牢两年,但李清照顾不了那么多,她意已决,在朋友帮助下,只坐了九天牢就放出来了,从此一个人生活,也没有子女。最后李清照流落民间,享年71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雨水的典故 盘点24节气雨水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158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到来的序曲,只是春意萌发的时候,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肯定就是进入春天的变奏乐章了。在雨水时期,是完全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气息的,田野是一片生机勃勃,正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小雨的传统习俗典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雨水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描述的就是春风遍吹,冰雪融化,大地在雨露滋润下欣欣向荣的景象。雨水民俗

雨水一到,全年的农业周期算是正式开始了,可谓“春雨贵如油”。越冬作物开始返青,古人这时都很注意土地保墒,及时灌溉。而与雨水相关的民俗活动,除了离不开农事外,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占稻色:“爆米花”里说丰年 占卜收成

以农为本,古今同一,于古为烈。雨水节气期间“占稻色”就成为一种试图把握农事的传统习俗。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十四“卜谷”的习俗: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稻谷收获的丰歉情况,“爆米花”白花花的越多成色越好,预示着这年稻子将会高产。

接寿:女婿赠礼岳父母 红带缠藤椅

雨水有个重要习俗:女婿登门拜访岳父母。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腰带,这称为“接寿”,象征着健康和长寿。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罐口以表敬意。如果是新婚的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寓意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撞拜寄:认门干亲好成年 见谁“撞”谁

“拜寄”在北方也称“认干亲”,南方多称“认寄父”“认寄母”等。古代自然条件、医疗条件都较差,这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保育习俗,就是希望联合社会与自然的力量,共同呵护儿女成长。雨水养生

雨水过后人也感到生机和畅,更愿意多去室外活动,但要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邪和倒春寒的侵害。此时节勿冒冰冻,也别捂得过于温暖造成阳气郁结,养生要早起夜卧,以缓形神。雨水养生请收下这3个小贴士:

春寒料峭需保暖

倒春寒通常出现在雨水时期,需要额外呵护应对。此时天气多低温潮湿,过早脱下棉衣会导致体热外泄,湿寒滞留体内,易伤骨关节致病。此外,年老体弱者和孩童勿用冷水洗漱。

祛除寒湿护肝脾

春季肝气旺盛,雨水时节需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固护肝脾可以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少食狗肉、羊肉等温热之品;忌食花椒、茴香等辛热之品。此外,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在雨水节气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调理肝气大有益处。

多喝温水勤锻炼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风邪渐增,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等现象。平时应多吃新鲜的果蔬补充水分,尽量多喝温水,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此外,冬天运动量较少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很容易“春困”,起居方面宜顺应天时,多加锻炼以达到疏通经络、神清气爽的效果。24节气雨水典故

【典故1】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典故2】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绿帽子的由来与典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生得娇艳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来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个生意人,要经常到外地去做生意。两口子的日子过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寞难耐。终于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个卖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就巫山云雨地在一起厮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后三个月都没有外出,直急得那个卖布的天天在他们家附近打转。一天,丈夫骑着马到城外打猎去了,经过街市,那卖布的见了非常高兴,以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窜进了妻子的卧室,准备和相好幽会。当晚丈夫回来了,几乎将他逮了个正着,妻子也吓了个半死,那卖布的只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这件事后,妻子就向那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做了一顶帽子给丈夫,还和那卖布的约定,当你看见我丈夫戴上绿帽子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