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精品20篇)

浏览

1426

文章

1000

硫酸铝钾结构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硫酸铝钾,无色结晶或粉末。无气味,微甜而有涩味、有收敛性。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在潮湿空气中溶化淌水。易溶于甘油,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水解后有氢氧化铝胶状物沉淀。那么硫酸铝钾结构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硫酸铝钾结构

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化学式KAI(SO4)2·12H2O,无色立方,单斜或六方晶体,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K++Al3++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3H2O=Al(OH)3(胶体)+3H+2KAl(SO4)2+6H2O=(可逆)=K2SO4+2Al(OH)3(一般不加沉淀符号)+3H2SO4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明矾可由明矾石经煅烧、萃取,结晶而制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解决局域网用计算机名不能访问,用ip地址可访问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局域网计算机名不能访问,用ip地址可以访问解决办法。

用域控制器名无法访问,

再用域控制器的计算机名也仍旧无法访问,

再尝试用域控制器的IP地址,终于可以访问了。由此看来局域网是通的,关键是该计算机无法把计算机名解析到对应的IP地址上。这也就是局域网内局域网用计算机名不能访问,用ip地址可以访问的问题,现把解决方法给大家分享下:

1、确定要访问的对象没有防火墙或者防火墙内设置了允许别的计算机访问其共享资源。

简单地说,就是确定下别的电脑是可以访问该计算机要访问的对象的,而只有该计算机无法访问。

2、确定本机的防火墙允许了访问共享。

既然用IP地址可以访问,那说明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可以跳过此步骤。

3、 这一步就是关键了。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高级-WINS,接下来的选择启用LMHOSTS查找,NetBIOS设置里选择默认或者启用TCP/IP上的 NetBIOS;选项里的可选设置 TCP/IP 筛选-属性选择启用 TCP/IP 筛选(所有适配器),然后下面的点全部允许。(或者直接这项不启用,一般是启用和全部允许)

4、一路确定后,重启电脑。至此局域网用计算机名不能访问,用ip地址可以访问的问题完美解决.

以上内容就是局域网用计算机名不能访问,用ip地址可以访问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胎盘的结构是怎样的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胎盘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产生多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那么胎盘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1、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

(胎儿在羊膜之内),是胎盘的最内层。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主要部分

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为叶状绒毛膜。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将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

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母体叶,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说明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绒毛组织结构: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滋养细胞仅散在可见,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

3、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为蜕膜板,从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胎盘的结构是怎样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用usb组建局域网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用usb组建局域网

太原菲儿:我购买了一根USB连接线,两个USB接口分别插入两台机器的USB插槽后,通过软件可以拷贝数据。我想知道这种产品与普通网卡有什么区别?能否进行局域网的通讯?

答:非常遗憾的是,大部分USB对拷线无法支持局域网应用,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拷贝。不过少数百元以上的USB对拷线还支持TCP/IP协议,这样就能当成网卡使用,实现Internet共享、局域网游戏等应用。判断你的USB对拷线是否支持TCP/IP协议可以通过查看中间有无鼓起的“控制芯片”。如果仅仅是一个简单的USB数据线,那么这是不可能支持TCP/IP协议的,更无法进行局域网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的形态结构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一的学生不能立刻弄明白。龄是指在一定龄期中的具体昆虫幼虫的虫态。所谓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是指形态的改变。其三是世代的概念,所谓一个世代是指昆虫由卵开始,到成虫产生后代为止,个体发育经过一个周期。世代的长短,因昆虫的种类而不同。

3、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4、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蝗虫的呼吸方式是学生不知道的,其结构也不易观察到。

教具准备

活蝗虫、雌雄蝗虫标本、蝗虫模型、活蚂蚁(或蟑螂)数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胶水、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挂图和投影片)、蝗虫发育过程标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实物导人

设疑启动

引出课题

观察蝗虫标本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

通过生理实验和观察实验理解其主要器官的功能

观察并记录,归纳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教学过程的说明:

(1)导言的设计。

①由实物引入:教师课前将罩在玻璃瓶里的活蝗虫或蝗虫标本放在学生实验台上的解剖盘里,上课后直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解剖盘里的是什么动物吗,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等等,学生这时已经按捺不住了,这样的引言干净利落,直接将本课的主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就讲蝗虫。同时从观察实物开始,会使学生将注意力很快集中到眼前的蝗虫,兴趣油然升起,这是一种既突出主题又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较好的引入方式。把教材前的四种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放在其他节肢物动中讲解。

②其他引言方式:按教材顺序引入,先导出章的题目再导出节的题目。这样比较麻烦也耽搁时间。设疑导入和录像导入也比较好,但没有实物导入节省时间,因为本节课内容多实验量大,所以要选一种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

(2)关于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部分的教学。

教师应该本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节省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先用一定的时间学生自己观察和解剖蝗虫,搞清楚蝗虫的各部分结构,然后再通过两个生理小实验和两个观察实验,解决蝗虫各主要部分的生理功能。

①在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时,教师在大屏幕或(投影仪)上出示观察提纲:看一看,蝗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结构特点?身体分哪三个部分?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用模型(或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整合。接着观察蝗虫的头、胸、腹三部分,教师出示观察提纲: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几对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腹部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结构?要求学生分部观察,由前到后、由表及里,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两个同学配合好,教师要适时出示蝗虫模型(或大屏幕)给予指导。最后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蝗虫外形观察记录表

身体部分

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网络安全认证体系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因此,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网络可信体系是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依法、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对于推动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身份认证信息安全行业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我国开展网络可信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局域网防止arp攻击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口中听到了,兴许是机缘巧合我们在上找到了常见电脑黑客攻击类型与预防方法。如果您也想要了解局域网防止ARP攻击吗?希望您可以登录查看常见电脑和可攻击类型与预防方法哦。

最近ARP攻击非常严重,无论是小区宽带,还是网吧中上网,都经常遇到过大面积的掉线,如同路由器死机一样,当重新启动路由器后就又可以正常上网,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出现上不了网的现象,其实这就是ARP欺骗攻击的结果。

从影响网络的方式来看,APR欺骗有两种攻击可能,一种是对路由器APR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电脑ARP表的欺骗,当然也存在两种欺骗攻击同时进行的可能。我们知道在局域网中是通过ARP协定来完成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通过伪造IP地址与MAC地址实现ARP欺骗,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这就造成了网络大面积的瘫痪,产生掉线现象。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基本知道了ARP欺骗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欺骗路由器ARP表与欺骗电脑ARP两种,我们就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设置路由器,来防止路由器的ARP表被恶意的ARP数据包更改,其次对电脑进行设置,来防止电脑的ARP表受恶意的更改,这两个方面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从而保证网络畅通。

设置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防止ARP欺骗攻击,最后不要使用路由器的DHCP服务,获取动态IP的方式,因为这样电脑可能获取到的IP与MAC绑定条目不同的IP,使其不能够上网,在通过下面的设置后,每台电脑只有在使用指定的IP后方可上网,否则会出现无法上网的情况。首先我们把关闭路由器的DHCP服务,打开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依次点击“DHCP服务器/DHCP服务”,把状态由默认的“启动”更改为“不启动”,保存该项设置,并同时重新启动路由器。然后为每台电脑手动指定IP、网关与DNS服务器地址,保存并重新启动电脑。

常见电脑黑客攻击类型与预防方法是的网络安全小知识的延伸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环形拓扑结构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环形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之为"令牌环网"。这种拓扑结构网络示意图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只是一种示意图,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不会是所有计算机真的要连接成物理上的环型,一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一个阻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的,因为在实际组网过程中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方便真的做到环的两端物理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这种网络结构一般仅适用于IEEE 802.5的令牌网(Token ring network),在这种网络中,"令牌"是在环型连接中依次传递。所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是同轴电缆。 (2)这种网络实现也非常简单,投资最小。可以从其网络结构示意图中看出,组成这个网络除了各工作站就是传输介质--同轴电缆,以及一些连接器材,没有价格昂贵的节点集中设备,如集线器和交换机。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种网络所能实现的功能最为简单,仅能当作一般的文件服务模式; (3)传输速度较快:在令牌网中允许有16Mbps的传输速度,它比普通的10Mbps以太网要快许多。当然随着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普遍都能提供100Mbps的网速,远比16Mbps要高。 (4)维护困难:从其网络结构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各节点间是直接串联,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中断、瘫痪,维护起来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同轴电缆所采用的是插针式的接触方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中断,而且这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这一点相信维护过这种网络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5)扩展性能差:也是因为它的环型结构,决定了它的扩展性能远不如星型结构的好,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动节点,就必须中断整个网络,在环的两端作好连接器才能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双语改变大脑结构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作者)在墨西哥城留学,在家呆了几天。一天,我用西班牙语问我父亲,“我能使用洗衣机吗?”我父亲不懂西班牙语,问我:“什么?”我刚得到反应。尽管我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墨西哥,但我没能用西班牙语流利地交谈。我的西班牙语一点也不好。那么,为什么当我需要洗衣机时,西班牙语是我脑海中唯一闪现的语言呢?

“呃,洗衣机,”我向爸爸解释道。在那之后,我想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你怎么能忘记英语?我的英语多好啊!爸爸说,“洗衣机?”“是的!”这个我用了20多年的名词终于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失语症第一次出现在我身上的时刻。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里,每当我从墨西哥城回来,失语症就经常爆发,我每天至少会忘记一两个英语单词,我逐渐习惯了。今天,我的西班牙语非常流利,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外语会让你的母语不那么流利吗?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朱迪思·克罗尔认为是这样。她从事双语和认知研究。上周末,朱迪思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协会科技进步会议上说:“双语者的两种语言有时融合,有时冲突。”当我说西班牙语时,我打开了一个努力工作的双语开关。我大脑需要主动选择单词和造句的每个单词。即使在说了多年西班牙语之后,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这很累人,但是当你转而说英语时,就容易多了。

但是朱迪思说,即使在转换到母语后,大脑也在做同样的工作。说英语时,西班牙语总是出现在大脑中,迫使人们不受干扰地寻找英语单词,尽管我的英语比西班牙语好得多。朱迪思说:“说母语更难,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将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

如果你真的想学一门外语,你必须勇敢地面对痛苦。“学习外语时,母语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这是语言调节的必要过程。”朱迪思说:“那些能够更好地应对母语影响和这些痛苦的人通常会更好地学习外语。”

此外,无论何时你想说一个词,大脑都必须做出决定,这就像让大脑做运动一样。每次你选择单词,你的大脑都会得到锻炼。双语者面临的持续大脑挑战可能会导致他们执行功能的改善:观察、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和提高他们的决断能力。(一些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说双语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执行功能。)

当然,许多双语人士会告诉你,选择一种语言没有压力。如果我和其他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人交谈,我经常会把两种语言混合在一起。如果我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双语的认知优势,我应该停止混淆单词,并强迫我的大脑每次都做体操吗?答案是否定的。朱迪思说:“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为混合语言是一种病态行为。事实上,这是双语体验的正常和典型部分。”

从我踏上墨西哥城的那一刻起,我的英语就一直影响着我的西班牙口音、词汇、笨拙的错误词汇。然而,在学习西班牙的时候,我很快改变了我说英语的方式。我有双语大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知识点之过去完成时的结构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完成时的结构:“助动词had+动词的过去分词”.其否定形式为“had+not+动词的过去分词”。(had+not=hadn’t)。

例如:Ihadfinishedmyhomeworkwhenmyparentscameback.当我父母到家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家庭作业。

(主句是过去完成时,结构为had+finished;从句为一般过去时,came为come的一般过去时。“我父母到家”用的是一般过去时,说明这件事情相对于现在而言已经发生了,属于过去完成的动作。而我完成家庭作业是在父母回家之前,属于是过去的过去,所以用过去完成时。When引导的从句是一般过去时,主句的动作早于从句的动作,所以要过过去完成时。)

Ihadntfinishedmyhomeworkwhenmyparentscameback.当我父母到家的时候我还没完成了家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根的结构和类型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下列哪种方法能比较好地观察到根毛?()A.拔出一棵小树苗,用放大镜观察B.拔出一棵草,用放大镜观察C.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再用放大镜观察D.取几粒小麦(或其他植物)种子,进行培养,当幼根长出“白毛”时,再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解析:根毛位于根尖的成熟区,是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由于根毛及根尖都非常细小,易损坏,拔出的小树苗或草不易保存根毛。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也容易把根毛冲洗掉,不易观察。用培养种子的方法能清楚地看到根尖和根毛。答案:D

【例2】如图是根尖的立体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1)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_____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和[]___________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分生区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使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伸长区则使细胞迅速伸长,所以,根的伸长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熟区细胞已停止生长,开始分化,一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1)[③]分生区[②]伸长区(2)[①]成熟区有大量根毛(3)[②]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结构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在商场餐厅等公众场所都会有灭火器,很多人却不了解灭火器原理,怕放在家里不安全。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今天我就来了解一下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结构

泡沫灭火器是由1、器头总成;2、保险装置;3、筒体总成;4、虹吸管;5、喷筒总成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同时降低温度,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超级链接: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划分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酸碱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

更多有关家庭防火小知识的精彩内容,尽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为独生子女可能会改变你的大脑结构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资料来源:MIP ham/unpad ash

科学家发现,与有亲生兄弟姐妹的人相比,独生子女不仅会导致行为差异,事实上,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一项比较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与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孩子在灰质上有显著差异。科学家称这是该领域的第一个神经学证据,证明大脑结构的变化与不同的行为有关。

为了调查独生子女与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同龄儿童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差异,中国西南大学招募了303名大学生进行研究。

自1979年至2015年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年轻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候选人。

独生子女的普遍印象是,独生子女的个人行为和性格会受到没有兄弟姐妹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更加自私,也不太可能与同龄人分享。

先前的研究支持了一些传统的印象,但也表明只有孩子能获得一些认知上的好处,因为他们是独自成长的。

在最新的研究中,50%的参与者是独生子女,另外50%有兄弟姐妹。除了核磁共振脑部扫描,他们还联合进行了旨在测试智商、创造力和个性的认知测试。

尽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智商没有差异,但实验结果确实证实了只有孩子有更灵活的思维,也就是说,他们更有创造力。

尽管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大的创造力,但他们在性格测试中表现出的亲和力较低。除了亲和力,性格测试还包括外向性、责任心、情绪不稳定和开放性。

虽然行为数据是许多研究的焦点,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核磁共振脑扫描的结果。结果显示了神经系统的差异——由于不同的生长环境,独生子女的大脑灰质不同于有兄弟姐妹抚养的孩子。

结果表明,独生子女边缘回的灰质较大,边缘回是大脑顶叶的一部分,主要控制语言感知和语言产生。研究人员将该地区的发展与独生子女更大的灵活性联系起来。

比较显示,独生子女大脑的其他区域的灰色质量较低,包括控制情绪的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个区域控制着人们的个性和社会行为。研究小组发现,这个区域的低灰质含量与独生子女的亲和力差有关。

研究人员仍然不确定为什么独生子女表现出这样的差异。但是他们说这可能是因为父母花更多的时间抚养独生子女,或者是因为父母对独生子女有更高的期望。

然而,独生子女的亲和力较低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的过度关注、与外界团体的接触较少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个人活动。

应该注意的是,研究是有限的。首先,所有参与者都是从特定地方挑选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测试只反映某个时间点的结果。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从灵活性和亲和力角度证明大脑解剖与行为异化相关的第一个证据。"

这项研究的作者说:“我们的研究可以基于神经解剖学的差异,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认知功能和个性上的差异提供更全面的理解。”

尽管在这个领域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家庭环境与我们大脑结构的发展有关。未来,本研究的发展方向值得期待。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晴空燕,转载必须得到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央行数字货币如何冲击国际支付清算体系? 详解CNAPS、CIPS和SWIFT

全文共 870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国内数字人民币测试的正式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变化。其中,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国际清结算方面的影响最引人关注。不少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将会给Swift带来冲击,重塑国际清算体系。然而,即便是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SWIFT系统就代表着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全部,甚至对清结算概念本身都会感到困惑。因此,许多讨论难免出现不准确的地方。为此,本文将从一些基础性问题讲起,循序渐进地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上的路径选择,以及DC/EP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支付、清算和结算?

想要理解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就必须了解支付、清算与结算三个重要概念。这三个概念经常被混淆,或者知道有区别但却“难辨其中意”,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在讨论国际收付清算体系时总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为此,我们在这厘清概念,以更好地在后文了解CNAPS、CIPS和SWIFT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支付,支付是指付款人向收款人转移可以接受的货币债权。这个概念最容易理解,因为最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比如我用支付宝/银行借记卡向他人转账了100元人民币,就可以看成一笔支付。从支付流程看,根据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确定的标准,支付主要分为三个标准化的过程:交易、清算、结算。

其中:

交易:支付指令的产生、确认和发送;

清算:包含在收付款人开户机构之间交换支付指令以及计算待结算的债权债务。其中,支付指令的交换包括交易撮合、交易清分、数据收集等;债权债务计算可以分为实时全额和定时净额两种计算方式;

结算:根据最终的清算数据进行会计处理,完成账户间的资金划拨,包括收集待结算的债券并进行完整性检查、结清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以及记录和通知有关各方。

这三个环节组成了支付体系的全部。但上述概念还是太过抽象,这里我们从简单的支付案例开始,层层递进,最后勾勒出现代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基本轮廓。

在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支付方式就是双方面对面地进行现金支付。然而对于进行跨境支付的用户而言,很难使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因此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我们都是通过金融账户来进行资金的收付。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非现金支付示意图,基本过程如下:

(1)交易:汇款人通过银行卡刷POS机(发送指令)进行100元的小额支付。

(2)清算:银行收到指令并进行检查后:

A. 如果相关账户在同一银行内部,则在该银行内进行清算;

B. 如果收付款账户分属不同的银行,则需银行后台向银联清算系统发送支付指令,由该系统完成跨行清算,随后将清算结果提交给央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进行结算。

(3)结算:

A. 如果是银行内部转账,只需该银行借记付款人账户,贷记收款人账户;

B. 如果是跨行转账,首先由央行分别借记付款人开户银行,贷记收款人开户银行的账户;随后各开户银行再借记付款人账户,贷记收款人账户。

支付指令如何发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传送支付指令。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支付指令不仅仅在交易环节出现,在清算环节也会出现(因为清算过程包括支付指令的交换)。现代社会,传送支付指令十分简单,我们在银行柜台前填写签字转账单据、使用银行卡刷POS机、在支付宝上从输入支付金额到按下确认键的过程,都是发送支付指令过程。发送交易指令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认为其理所当然,忽略了传送交易指令的重要性。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指令可以是纸质形式、磁介质或电子形式发出。

同样的,在国际汇款中,我们根据交易指令工具的不同,将国际汇款业务分成三种形式:

电汇(T/T):以发加押电报、电传或SWIFT形式的方式指示汇款

信汇(M/T):利用航空邮寄汇款委托书形式的方式指示汇款

票汇(D/D):银行开具汇票由汇款人亲自带出境或自行交给收款人,收款人凭此票据取款

概括起来,以上三种汇款方式,交易指令分别是通过电子通讯、航空邮件和本人寄送三种方式进行发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受众人关注的SWIFT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电报通讯系统,仅仅负责支付指令的交换,并不涵盖清算的全过程。

如何进行清算?

在前面我们谈到,清算环节主要包括两部分:收付款人开户机构之间支付指令的交换和待结算的债权债务计算。比如在上述的电汇业务中,汇出行通过电报/SWIFT/邮件通知汇入行,甚至在早期,银行间会通过电话方式进行,就都属于清算环节的支付指令交换。

那么债权债务如何计算呢?主要有两种形式:实时全额和定时净额计算方式。所谓全额计算,指交易双方对所有达成的交易实行逐笔计算,得出待清算数据;而净额计算则是指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周期结束时以净额进行计算,得出待清算数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 T0时刻,A的账户里有1000元,B的账户里有500元,C的账户里有800元。

(2) T1时刻,A向B支付200元;

(3) T2时刻,B向C支付500元;

(4) T3时刻,C向A支付300元

那么以实时全额和定时净额方式如何计算呢?

对于实时全额计算而言,我们需要对每一笔支付单独进行计算,得出清算数据,随后进入结算环节,实时进行结算,完成资金划拨,这整个流程称为实时全额结算(RTGS)。例如在T1时刻,A向B支付了200元后,我们得出“A账户余额减少200元,B账户余额增加200元,双方账户的余额在支付后分别为800元和700元”的结果,并随后进入结算环节,借记A账户200元,贷记B账户200元,完成资金划拨,在T1时刻,A查询自己的账户,会发现减少了200元,只剩下800元;剩余的T2,T3时刻也照此计算并完成结算。

对于定时净额计算而言,我们则是在某一固定时刻,根据支付金额的轧差得到每个账户待结算的债权债务金额,随后进行资金的划拨,完成结算,这整个流程称为定时净额结算(DNS)。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采用定时净额计算的方式,那么在T4时刻之前的时间里,系统并不进行清算,在T4时刻时,系统会对每个账户进行轧差计算,例如对于A账户,先向B支付了200元,随后接受了C的300元,那么-200+300 =100元,即A账户增加了100元,账户余额为1100元;B账户和C账户也同理完成资金的划拨。

结算如何进行?

当清算环节完成轧差计算得出待结算头寸后,进入结算环节。该环节包括收集待结算的债权并进行完整性检查、保证结算资金具有可用性、结清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以及记录和通知有关各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结清债权债务,即:借记付款人账户,贷记收款人账户。---这既是资金划拨的完成,也是账户状态的更新。当然,对于同一银行内部转账而言,该银行只需要借记付款人账户,贷记收款人账户即可;对于跨行转账,首先由央行分别借记付款人开户银行,贷记收款人开户银行的账户;随后各开户银行再借记付款人银行,贷记收款人银行。

现在,我们终于掌握了支付业务的整个流程,厘清了支付、清算与结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对我们在后面了解CNAPS、CIPS和SWIFT系统在国际清算体系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进入本文的重点:SWIFT是不是国际清算系统的全部?国际清算体系如何运行?

国际清算体系如何运行?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国际清算体系的大体轮廓,这里先提供一个基本框架。目前国际清算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各国主导的本国货币的跨境清算系统,如美国的CHIPS(美元跨境清算系统)和我国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是各国统一共享的国际电讯系统,如SWIFT。在实际运行中,SWIFT与各国的跨境清算系统相连,才能实现跨境支付。以美国为例,美元的跨境支付结算,需要SWIFT同CHIPS,以及美国另一支付系统Fedwire(美元大额支付系统)相连。如果银行是跨境清算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则直接通过CHIPS系统进行清算;如果银行是CHIPS的间接参与者,首先通过SWIFT向直接参与者发送指令,随后由直接参与者通过CHIPS完成清算,最终Fedwire完成结算。

类似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上,由SWIFT完成支付指令的交换(间接参与者),CIPS进行清算,最终通过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下的大额支付系统(HVPS)完成结算,现在我们对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中的各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CNAPS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System,CNAPS )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建设、运营和管理,主要为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支付业务提供最终资金清算,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等。在中国的整个支付清算体系内,CNAPS是全国各支付活动资金最终清算的核心、底层系统。

在2015年CIPS系统正式建成启动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主要由CNAPS完成清结算工作。当时,人民币跨境支付主要有两种模式: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前者是境外参加银行在境内代理行开立人民币账户,通过境内代理行完成跨境支付;后者是境外参加银行在港澳人民币清算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通过港澳人民币清算银行完成跨境支付。在此两种模式下,资金都是通过CNAPS完成清算和结算工作。

然而,仅仅依靠CNAPS完成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系统运行时间问题。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跨境人民币清算需求可能来自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但大额支付系统(HVPS)每日仅按照国内时间运行8 小时,导致与中国时差较大的欧美银行无法及时处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

其次是与SWIFT系统接口无法完全匹配,导致清算效率低下。在人民币代理行模式和人民币境外清算行模式下,境内代理行与境外银行之间以及境外清算行与其参加行之间,都必须通过SWIFT报文通道传递跨境清算信息,从而实现通过大额支付系统的人民币跨境最终清算。但由于SWIFT不支持中文报文,且许多字段与大额支付系统报文不兼容,在很大程度上,不同清算模式的清算效率取决于各银行系统能否自动将SWIFT报文与CNAPS报文转换,如不能,则需手工操作,导致清算效率低下。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受认可,全球的流动规模逐渐增大和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单独采用HVPS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跨境支付清算效率和安全,从2010那边开始,我国单独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系统---CIPS。

CIPS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System,简称CIPS),是专门用于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支付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4月12日开始建设,2015年10月8日正式启动。2018年3月26日,CIPS系统(二期)成功投产试运行。CIPS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运行时间为5×24小时+4小时,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

(2) 采用实时全额结算和定时净额结算,满足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

(3) 采用国际通用ISO20022报文标准,充分考虑了与SWIFT报文的转换要求,便于跨境业务直通处理并支持未来业务发展需求,提高清算效率。

因此,CIPS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额支付系统(HVPS)的不足,可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效率,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为了从之前的“清算行模式”“代理行模式”平稳过渡,CIPS参与者分为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两类。但与代理行模式不同的是,CIPS为每个参与者都分配了可作为其唯一标识的系统行号。

在实际的运行中,间接参与者无法直接通过CIPS办理跨境支付业务,必须先使用SWIFT报文通知CIPS直接参与者,而直接参与者可为本机构、建立业务关系的间接参与者及其代理机构向CIPS发起报文办理相关业务。以CIPS的客户汇款业务为例,其主要流程如下:

(1)在CIPS系统营业准备阶段的规定时间内,直接参与者通过HVPS向CIPS账户注入最低限额资金,完成CIPS账户注资;

(2)直接参与者向CIPS发起“客户汇款报文”;

(3)CIPS收到报文后,进行报文检查,检查通过的进行业务排队检查;

(4)无更高或相同优先级排队业务时,CIPS检查发起直接参与者CIPS账户可用余额是否大于等于该笔业务金额。如可用余额充足,则借记发起直接参与者CIPS账户,贷记接收直接参与者CIPS账户(实时全额结算方式)。

(5)CIPS向发起直接参与者返回“支付处理确认报文”,通知结算成功,同时将汇款报文转发给接收直接参与者

(6)在日间业务截止后,进入场终处理阶段,CIPS系统将直接参与者CIPS账户资金划回其HVPS清算账户,随后HVPS与CIPS进行对账,核对成功后完成HVPS与CIPS之间的结算。

从上述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CIPS系统主要负责的是跨境人民币的清算。在场终时,CIPS系统将直接参与者CIPS账户资金划回其HVPS清算账户。即在HVPS系统中,借记、贷记直接参与者的HVPS清算账户,完成最终的结算。

SWIFT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利性合作组织,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主要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信息传输服务,银行接到信息后,按照指令转送到所属的清算系统或支付系统内,完成资金的转账处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SWIFT在国际清算体系中的功能和地位,我们不妨通过解答以下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说明。

SWIFT是跨境清算系统吗?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只有直接接入CNAPS和CIPS的直接参与者才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报文办理业务。除此之外,无论是代理行/清算行模式下的境外参与行,还是CIPS系统下的间接参与者,只能通过SWIFT报文委托相关银行办理业务。从支付流程上,SWIFT可参与交易环节的支付指令产生、确认、发送以及清算环节的支付指令交换,而债权债务的计算以及结算时资金的划拨并没有SWIFT的参与。SWIFT系统主要进行的是信息的传递,而非资金的流动。严格意义上而言,SWIFT并非跨境清算或支付系统,而是金融报文服务系统,但SWIFT属于国际清算体系的一部分。

SWIFT是由特定国家控制的吗?

2012年3月SWIFT宣布停止对被欧美制裁的伊朗银行提供服务,让大众意识到SWIFT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对SWIFT过分依赖的担忧。然而,部分自媒体将SWIFT看成美国政府控制下的一个部门,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SWIFT是一个非官方专业组织,其董事会由25位独立董事组成,任期三年。例如在2016年时,董事会由美国花旗银行的董事担任主席、瑞士瑞联银行的董事担任副主席,而来自中国的中国银行、香港的汇丰银行也在其中担任董事会成员。

2012年的伊朗事件,确实反映出SWIFT作为一个非官方专业组织在特殊情况下具有官方立场的事实。然而,在SWIFT的官方政策倾向的背后,实际上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较量。对于伊朗、委内瑞拉这些小国而言,SWFIT肯定会受到来自特定国家官方的压力而进行制裁;而对于中国这种大国而言,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SWIFT的业务收入中比重也较大。因此,SWIFT在考虑制裁中国的相关机构时,必然会慎重考虑。在今年6月,市场出现香港要被踢出SWIFT的谣言时,我们也看到SWIFT最终也并未这样做。

SWIFT与CIPS是什么关系?

SWIFT与CIPS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SWIFT是全球金融报文服务供应商,而CIPS是一个跨境清算系统。对于CIPS系统,目前其直接参与者都是境内机构,境外机构尚未作为直接参与者接入CIPS,因此境外机构必须通过SWIFT委托作为直接参与者的境内机构才能办理业务。

一方面,SWIFT网络已经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9000多家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机构国际业务通信的主渠道;通过SWIFT的网络优势,CIPS与SWIFT的合作有利于各类参与者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另一方面,CIPS接入SWIFT,加强了SWIFT的网络效应优势,进一步巩固了SWIFT作为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地位。因此,两者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协同关系,而非竞争替代关系。

SWIFT具有可替代性吗?

从通讯方式上看,SWIFT当然可以替代。例如用户在作为CIPS直接参与者的银行机构开设账户,不涉及间接参与者及其代理商账户,那么就不涉及SWIFT的信息传递渠道。再者,SWIFT本质上是一个通讯工具,正如前文所言,除了SWIFT以外,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电报、电传甚至邮寄的形式实现信息传递。

然而,目前SWIFT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机构间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先不论电报、电传、邮寄的效率没有SWIFT高,即便我们重新开发一套类似SWIFT的电报系统,但SWIFT的电文格式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另起炉灶即意味着要设立新的报文标准,有多少国家愿意使用该系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SWIFT当前是可以替代的,但替代的代价太过高昂,上述方案只能应急,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这不仅仅会降低跨境支付清算的效率,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还会将本国隔绝于国际清算体系之外。

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经过几年的建设,2015年CIPS正式上线。至此,CIPS、CNAPS和SWIFT共同构成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这类似于美国的“CHIPS+Fedwire+SWIFT”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从原有跨境清算模式的过渡,在CIPS上线后,代理行模式仍然存在,参与者可自行选择使用CIPS渠道还是继续使用代理行模式渠道;清算行模式则略有变化---境外清算行不再与CNAPS连接,转而接入CIPS系统,实际上境外清算成为了CIPS的直接参与者,与CIPS渠道模式没有太大差别。因此,目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渠道主要有三条(省略后半部分),如下所示:

途径①:用户1---CIPS间接参与者---SWIFT---CIPS直接参与者---CIPS---CNAPS

途径② :用户2---CIPS直接参与者---CIPS---CNAPS

途径③:用户3---境外参与行---SWIFT---代理行---CNAPS (原代理行模式)

央行数字货币对国际清算体系的影响分析

202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深圳通过空投红包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场景测试。随着国内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在短期内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与之同时,在国际政经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人们对SWIFT的疑虑也逐渐增加,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开展跨国交易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因此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来摆脱对SWIFT的依赖。为此,我们不妨就两个重要问题展开讨论。

央行数字货币是否能替代SWIFT?

SWIFT的定位是全球金融电讯服务的供应商,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一套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因此,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SWIFT,类似双方联系时不使用电话,而是打开一款网络游戏,用游戏语音进行通话。正如上文所言,目前SWIFT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机构间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是国际金融的基础设施,除非发生大的变故或者金融通讯技术的变革,否则其他类似系统很难替代SWIFT。因此,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替代SWIFT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实上,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表的论文看,DC/EP的系统报文采用ISO 20022标准。正如上文中我们提到的CIPS采用ISO20022报文标准一样,DC/EP采用该标准,也是为了方便与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联通,其中也包括SWIFT。DC/EP的报文与国际标准接轨后,就可提升与国际其他金融系统的直通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便于DC/EP在国际上的使用。

当然,尽管央行数字货币无法替代SWIFT,但完全有可能减缓一国对SWIFT的依赖,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央行数字货币如何影响当前跨境支付格局?

央行数字货币对国际清算体系的变革是什么?

在当前的国际清算体系中,我们可以发现跨境支付十分依赖账户:用户需要在银行开立账户,CIPS的直接参与者需要在CIPS开设账户,境外银行需要在境内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开设账户等等。然而,央行数字货币却有银行账户松耦合性的特性,即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实际使用中,数字货币也不需要与相关的银行账户绑定,交易转账也不依赖于银行账户。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可能改变目前以分布在全球各地、各时区的代理行和清算行关系为基础的跨境支付格局。

尽管目前关于如何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争议较多,但从实际情况上看,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实现资本开放,为符合监管要求,同时最大化地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最有可能的是采用类似NRA账户的模式。

NRA账户,即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在NRA账户模式下,境外用户可以不需要在境外银行开设账户,而是直接在境内银行开立NRA账户,借助NRA账户来进行清算。

有所不同的是,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语境下,没有账户的概念,而是只有数字钱包的概念。以DC/EP为例,由于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因此境外企业可以注册安装由境内银行开发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当需要进行跨境支付时,由境内银行提供运营服务,直接将资金转入对方钱包,而央行负责日常监管。同时,为了防止资金通过该体系外流,可以设置额度管理。当然,在此条件下,如果境内外企业不通过SWIFT进行资金归集和集中调拨等跨境支付以及账单收取,那么将摆脱对SWIFT的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局域网的病毒感染原理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很多公司、企业、学校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这确实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局域网的病毒感染原理是什么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局域网的病毒感染原理: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节点站(包括有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和远程工作站)。计算机病毒一般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有盘工作站,也就进入网络,然后开始在网上的传播。具体地说,其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病毒直接从工作站拷贝到服务器中或通过邮件在网内传播;

(2)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

(3)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4)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一旦病毒进入文件服务器,就可通过它迅速传染到整个网络的每一个计算机上。而对于无盘工作站来说,由于其并非真的"无盘"(它的盘是网络盘),当其运行网络盘上的一个带毒程序时,便将内存中的病毒传染给该程序或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的其他的文件上,因此无盘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温床。

计算机病毒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感染速度快

在单机环境下,病毒只能通过介质从一台计算机带到另一台,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机制进行迅速扩散。根据测定,在网络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几十分钟内将网上的数百台计算机全部感染。

(2)扩散面广

由于病毒在网络中扩散非常快,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3)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一般是通过"工作站"到"服务器"到"工作站"的途径进行传播的,但现在病毒技术进步了不少,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4)难于彻底清除e.

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有时可以通过带毒文件来解决。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能将病毒彻底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清除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杀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网上另一台带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杀毒,并不能解决病毒对网络的危害。

(5)破坏性大

网络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使网络崩溃,破坏服务器信息,使多年工作毁于一旦。

(6)可激发性

网络病毒激发的条件多样化,可以是内部时钟、系统的日期和用户名,也可以是网络的一次通信等。一个病毒程序可以按照病毒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工作站上激发并发出攻击。

(7)潜在性

网络一旦感染了病毒,即使病毒已被清除,其潜在的危险性也是巨大的。根据统计,病毒在网络上被清除后,85%的网络在30天内会被再次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反射弧结构功能

反射弧:

(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无线装置中接收机的7种典型结构

全文共 429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过去几年中,便携式无线通信系统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因而大大增加了对小型、轻便、便宜和更高性能的便携式无线器件的需求。同样,这种需求也驱动IC设计者改进系统结构和电路的拓扑结构。设计射频接收机IC的指标是:低功耗、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同时尽量减少电路中片外无源组件的数量来降低成本。

CMOS技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数字电路的主要器件&然而随着栅极长度的不断缩小,CMOS在射频集成电路(RFICs)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截止频率fT是射频集成电路中的重要参数,CMOS器件尺寸的按比例缩小可以大大提高截止频率。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电路消耗的电流也逐渐减小,因此,射频接收机几个主要组件,如低噪声放大器LNAs、混频器、压控振荡器(VCOs)等,正在逐渐用CMOS技术实现。采用CMOS技术实现的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的Q值性能的提高也使CMOS成为射频应用的可行方案。

本文主要讨论目前无线装置中接收机的几种典型结构,接收机的工作特性和其主要参数,最后介绍CMOS射频接收机芯片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射频接收机设计的发展趋势。

接收机的结构

这部分描述了三种常见接收机结构:外差式接收机、零差式接收机和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imagereject receivers),这三种结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当设计一个射频接收机电路时,结构选择的主要标准为,复杂性、成本、功耗和外部组件的数量等。在过去,外差式结构主要用于设计便携式设备,然而,随着IC制程和技术的提高,其他的方法,如零差式结构,也已成为解决设计难题的可靠的解决方法。

外差式接收机

外差式接收机结构的简单框图,如图1所示。从天线进来的射频信号首先通过带通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带外的信号。然后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NA),LNA可以抑制来自后级的噪声。LNA的输出信号由象频干扰抑制滤波器来滤除象频干扰。输出的信号在被混频器解调到中频前,会有一个来自希望的信道信号的两个中频的偏差。因此,在通过解调和检测来恢复信号前,用信道选择滤波器在中频进行信道的选择。

然而,这种单中频电路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之间的折衷。如果中频足够高,产生的映像信号会与所期望得到的信号偏离很大,并且容易被带通滤波器的截止特性所抑制。然而,通道选择滤波器要求很高的品质因数Q(Q定义为中心频率与3dB带宽的比值),而设计具有较高Q值的滤波器比较困难。如果中频较低,信道选择会有比较宽松的要求,但是获得适当的映像压缩会变得比较难。图2显示了高中频、低中频的难题。

实际上,常常采用多级中频混频器来缓解灵敏度与选择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一个双中频外差式接收机中,射频信号首先下变频成一个足够高的中频信号使得可以比较容易获得映像的压缩。然后,经过第二级变频得到比第一级中频信号低的第二级中频来满足信道的选择性要求。

零差式接收机

在零差式接收机或直接变频接收机中,进来的射频信号经过与具有相同高的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混频,直接变频成基带信号(零频)。得到的基带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选择所期望的信道信号。零差式接收机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零差式接收机的主要优点是,进来的射频信号没经过中频级而直接被下变频成基带信号(零频),而没有映像问题;另一个优点是它的简单性。由于零差式接收机不要求任何高频带通滤波器,而超外差式接收机为了得到适当的选择性,常常需要片外高频带通滤波器,因此零差式接收机需要的外部元件较少。然而,零差式接收机的实现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缺点是,当来自振荡器的泄漏与本地振荡器的信号相混频时,就会使混频器的输出产生严重的支流偏差。这样会使后面几级产生饱和,影响信号的正常检测过程。由于混频器的输出是一个基带信号,很容易被混频器的闪烁噪声破坏,尤其进来的射频信号比较弱时。

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

尽管外差式接收机中的映像可以通过用象频干扰抑制滤波器滤除信号来得到抑制,象频干扰抑制滤波器必须工作在高频状态,滤波器需要较好的截止特性,尤其在较低中频的系统中使用时。正如前面所讲,这样对象频干扰抑制滤波器的品质因数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简化接收机的设计,采用象频干扰抑制结构。

一种类型的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是Hartley结构,模块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射频信号首先与本地振荡信号的正交位移相混频。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得到信号中的一个被相移90度。因此,两个最终信号相加取消了映像带,得到所期望的信号,然而,二者的差移走期望频带而选择象频干扰。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接收机受本地振荡器信号的相位误差的影响很大,引起取消象频干扰不完整。而且,在Hartley结构的实现时,由于制程变化而引起的两个信道的电阻和电容的失配,影响了取消象频干扰的过程。

另一种类型的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是Weaver结构,如图5所示。

Weaver结构与Hartley结构十分相近,但在其中一个信号路径的fT度相移由两个信号通道的混合所代替。与Hartley接收机十分相似,如果两个本地振荡器信号的相位差不是恰好90度,象频干扰将得不到完全的抑制。

接收机的工作特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射频接收机系统的设计选择,一些标准参数用来*价在相应应用中接受机的性能。对于所有的集成电路而言,除了功耗,一个射频接收机由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来表现其性能。描述接收机灵敏度的一个参数是最小可检测信号(MDS)。它与系统的带宽和接收机的噪声有关:

MDS(dBm)=-174dBm+10logBW+NF+SNR

式中BW代表整个系统的带宽。NF是接收机噪声系数,定义为输出端总噪声与由激励源在输出端产生的噪声的比值。SNR是信噪比,在解调器或检测器的输入来获得一个可接受的位错率,典型值为10-3。

关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有两种动态范围的定义:无寄生动态范围(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SFDR)和模块化动态范围(Blocking Dynamic Range,BDR),如图6所示。SFDR是从噪声基数到产生互调积等于噪声功率的输入功率的一段输入信号范围,而BDR是从噪声基数到1dB压缩点p-1dB的一段输入功率范围。互调积是由接收机组件的非线性引起的不需要的谐波,如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的非线性引起的谐波失真。在大多数射频接收机中,三阶交调点(IP3)是基本频率组件增益曲线与三阶谐波增益曲线的交点。在零拍系统中,偶数阶失真是非常严重的FE1,二阶交调点(IP2)也被详细说明。1dB增益压缩点对应于线性增益压缩到1dB时的输入功率。上面的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由下面方程给出:

因此,整个接收机的动态范围由每一个单个的组件的噪声系数和互调交点确定。例如,一个有三Cascade级的系统的Cascade噪声系数和交点可以由下面两个方程计算得到:

式中Avi代表第i级的增益,NFi表示第i级的噪声系数,IIP3i代表第i级的三阶交调点。

射频接收机集成电路

如前所述,过去大部分蜂窝式无线电话采用超外差式结构。然而,尽管零拍式接收机的结构简单,但是因为其直流偏移量的问题很少被采用。由于一些新出现的应用要求,特性和功能与过去的要求不同,零拍式结构和一些其它的结构正在变得更加利于实际的制作。在这部分,主要讨论最近发表的三种不同的射频接收机集成电路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2GHz宽带WCDMA接收机。它是直接变频接收机,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

与调制方案(如二进制频移键控)不同,直流切口(DC notch)不能应用于WCDMA便携式系统中。然而,由于采用伪随机的顺序进行扩频操作,一个信息位的损失在一个周期上仅为一个平均数,所以这样一个宽带扩展频谱系统对直流组件的取消并不敏感。正如图8中所示整个基带电路带有伺服系统反馈环,因此直流偏置并没有被取消。双边带噪声系数为5.1dB,IIP3和IIP2分别为-9.5dB和B=+38dB。整个接收机的工作电压是2.7V,工作电流是128mA。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双频带CMOS接收机。它采用了Weaver象频干扰抑制结构,工作在900MHz和1.8GHz频带。图9显示了该接收机的结构框图。从图9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利用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输出信号的相加和相减来选择信号频带高于中频还是低于本地振荡器的频率。采用双工机的两个分立的设置、LNA 和第一级中频混频器来获得两个不同的信号工作频带。频带选择控制有效的降低了功耗。第一级中频混频器的输出经过两个带通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信号,第二个混频器产生I和Q基带输出。带选择控制通过相加或相减,选择所希望得到的信号。由于第一级的中频在900MHz和1.8GHz之间,在映像和有用信号之间的900MHz的带宽允许对映像进行实质的抑制。该接收机的性能参数:在900MHz时,噪声系数4.7dB,IIP3为8dB;在1.8GHz时, 噪声系数4.9dB,IIP3为6dBm。工作电压3V时, 整个接收机的功耗是75mW。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采用最小平均平方(LMS)校准技术的象频干扰抑制结构接收机,该接收机采用Weaver结构,工作在2GHz频带。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10所示。

该种类型接收机采用了增益和相位校准电路,如图10所示。结构中的LMS适应电路可以调整第二级变频的增益和相位,而不影响射频混频器或第一级的本地振荡器。进行校准时,在射频输入端口加一个镜象信号,调整系数W1、W2直到y(t)等于零。该接收机的性能参数:在2GHz时,噪声系数5.2dB,IIP3为-17dB。工作电压2.5V时,整个接收机的功耗是55mV。

图10 采用最小平均平方校准技术的象频干扰抑制接收机的简单框图

未来的射频接收机

随着新的无线标准的引进,如蓝牙标准和3G标准,未来的射频接收机不仅需要处理声音信号,而且需要以较高的比特率来处理大量的数据信号。为了满足这些新应用的要求,要求接收机具有高性能和更高的精确度,这样给射频接收机的设计带来许多挑战。人们希望在同一芯片上具有集成多种标准的功能,这就要求来用具有成本效益,同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的方式采设计多标准、多频带接收机。正如前面的讨论和射频接收机集成电路的例子看到的一样,减小片外组件的数量和芯片的面积需要做很多工作,并且正在努力对接收机的结构和电路拓扑结构进行新的创新来达到上面的目标。

与当前高频领域中的III-V族、SiGe电路相比,CMOS充分利用Si技术的成熟、低成本特性,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技术成熟等特点。CMOS技术在保持系统性能不变的同时,降低高频系统的设计制作成本,因此正在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钢结构楼梯扶手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钢结构楼梯扶手的身影,钢结构楼梯扶手为什么被人们广泛应用呢?钢结构楼梯扶手有哪些特点

钢结构楼梯扶手采用了钢结构的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便于安装和拆卸。不易生锈,造型美观,价格适宜,经济实用,具有防台风、抗地震、隔热、隔音、保温、防潮等特点,极具时代气息和时尚气息。但钢结构存在防火和腐蚀问题。所以钢结构楼梯在制作安装时,是将表面进行喷塑、浸锌或烤漆等处理技术。

钢结构楼梯及钢结构楼梯扶手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占地面积。结构决定了它的占地非常少,一个小的房子都能根据实际的使用空间设计出钢结构楼梯尺寸。

二是造型优美。钢楼梯,有U字转角,有90度转直角形、有S形360度螺旋式、有180度螺旋形,造型多样、线条美观。

三是实用性强。钢木结构采用铸钢管件,有无缝钢管、扁钢等多种钢材骨架。

四是色彩亮。钢结构楼梯表面处理工艺多样,可以是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也可以全镀锌或全烤漆处理,外形美观,经久耐用。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等大多数场合使用。能体现现代派的钢结构建筑艺术。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更多的如何选择楼梯扶手这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的楼梯安全小知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系统包括许多生物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植物利用光能和无机元素生产有机物质;动物摄取植物,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不仅是微生物的食物,还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加工和分解,才能被植物再次利用和吸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这一结构完成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功能都相互适应,但也存在矛盾,推动着生态系统的变化。总的来说,结构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功能,而功能的破坏将导致结构的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关系。这涉及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全部十个知识领域。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1、项目整合管理:项目整合管理是协调统一各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各种过程和活动而开展的过程与活动。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制定项目章程: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的过程。

(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计划,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管理计划包括经过整合的项目基准和子计划。

(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4)监控项目工作: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

(6)结束项目或阶段: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过程。

2、项目范围管理:要保证项目成功地完成所要求的全部工作,而且只完成所要求的工作。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范围管理: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

(2)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3)定义范围: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4)创建WBS: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5)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6)控制范围: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3、项目时间管理:要保证项目按时完成。这个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进度管理: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2)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3)排列活动顺序: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4)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

(5)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的过程。

(6)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

(7)控制进度: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4、项目成本管理:要保证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成本管理:为规划、管理、花费和控制项目成本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2)估算成本: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

(3)制定预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4)控制成本: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5、项目质量管理: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能够使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领域具体包括:

(1)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

(2)实施质量保证: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3) 控制质量: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的过程。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尽可能有效地使用项目中涉及的人力资源。这包括:

(1)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备管理计划的过程。

(2)组建项目团队:确认人力资源的可用情况,并为开展项目活动而组建团队的过程。

(3)建设项目团队: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互动,改善团队整体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的过程。

(4)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团队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的过程。

7、项目沟通管理:保证适当、及时地产生、收集、发布、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其中包括:

(1)规划沟通管理:根据干系人的信息需要和要求及组织的可用资产情况,制定合适的项目沟通方式和计划的过程。

(2)管理沟通:根据沟通管理计划,生成、收集、分发、储存、检索及最终处置项目信息的过程。

(3)控制沟通: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

8、项目风险管理: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响应的系统化的方法,包括使有利的事件机会和结果最大化和使不利的事件的可能和结果 最小化。这一知识领域包括:

(1)规划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

(2)识别风险:判断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3)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4)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就已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5)规划风险应对: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6)控制风险:在整个项目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督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的过程。

9、项目采购管理:为达到项目范围的要求,从外部企业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在这一知识领域中包括:

(1)规划采购管理:记录项目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的过程。

(2)实施采购: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并授予合同的过程。

(3)控制采购:管理采购关系、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施变更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

(4)结束采购:完结单次项目采购的过程。

10、项目集成管理:保证项目中不同的因素能适当协调。这一领域包括:

(1)识别干系人:识别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以及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并分析和记录他们的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影响力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等。

(2)规划干系人管理:基于对干系人需要、利益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以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

(3)管理干系人参与: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与干系人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其需要与期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干系人合理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

(4)控制干系人参与:全面监督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关系,调整策略和计划,以调动干系人参与的过程。

看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个知识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