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圈层

圈层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圈层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圈层问题。

分享

浏览

99

文章

6

地球的圈层结构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

1、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

3、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1、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2、地幔为铁镁固体,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

3、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球不止一个核心,而是两个即内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 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内部圈层分为三层,下面就说说如何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操作方法

1

地球内圈分为三个圈层,从外向内分别叫做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都是由比较硬的岩石构成的,又叫岩石圈。

2

地壳

因为地球上有高山,还有平原和河流等,所以,地壳厚度是不一样的,大陆上的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17公里。

3

地幔

地幔在地壳与地核之间,又叫中间层。从地壳以下到2900公里深处,都是地幔层,地幔又分为上地幔、转变带和下地幔三层。

4

地核

地幔以下到地心的地方,是地核层,大约5100公里处,又将地核分成外核和内核,地核温度高,压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展开阅读全文

岩浆来自于哪个圈层 岩浆从哪个圈层喷出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岩浆来自于地幔。岩浆是一个地质学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地壳深处形成的熔浆流体,主要产生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由于地壳的保温作用,越向地心其温度越高;地核因高压呈固体状态,而地壳之下的高温物质呈液体状态,就是岩浆。

岩浆来自于哪个圈层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而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而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转变带和下地幔三层,岩浆就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

火山在活动时,不但有蒸汽、石块、晶屑和熔浆团块自火山口喷出,而且还有炽热黏稠的熔融物质自火山口溢流出来。前者被称为挥发性成分和火山碎屑物质,后者则叫做熔岩流。而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成分的高温黏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构造的特点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圈层构造特点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震源在哪个圈层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确定。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平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花岗岩的密度较小,分布在密度较大的玄武岩之上,而且大都分布在大陆地壳,特别厚的地方则形成山岳。地壳上层为沉积岩和花岗岩层,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因而也叫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成,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称为硅镁层。海洋地壳几乎或完全没有花岗岩,一般在玄武岩的上面覆盖着一层厚约0.4~0.8千米的沉积岩。地壳的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平均深度每增加1千米,温度就升高30℃。

当地壳岩石发生断裂错动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因此地震的震源是在地壳层的。

今天小编对地震震源在哪个圈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