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791

文章

43

篇1:道观矶摩崖石刻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道观矶摩崖石刻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观矶摩崖石刻

位于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黄狮岗村,宋、元代石刻。麻岩石质,壁面光滑平整,长约20米、高约15米。据清康熙九年版(1670)《麻城县志》载,道观矶摩崖石刻始刻于北宋年间,原有石刻5块,因历经一千多年风雨剥落和山涧溪流侵蚀,部分字迹部分已模煳不辨,现可辨认的有:“李志□游此、绍圣四年九月十九日书”,字径约0.7米;“壬戌三月上巳日、康伯携家游此”;“元祐……”;“大观……亭川”;“大元泰定……徵仕……”,均为楷书阴刻。该石刻字体苍劲,时代特征明显,史料记载翔实,内涵丰富,为两宋至元代时期麻城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十大知名道观

全文共 2372 字

+ 加入清单

道教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是发源于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多年的道教文化发展在我国各地留下了不少印记,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形形色色的道观。小编搜罗了我国著名的十大道观,以此向道教文化致敬。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道观作为道家供奉修行的地方,也体现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的精湛。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道观是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宇。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同儒教、佛教一起,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开封延庆观

开封延庆观位于包公湖东北部,是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宫观。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阳观,系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后改名延庆观。

现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13米,坐北朝南,采用仿木结构,均用砖砌成。外观下阁上亭,上圆下方,造型奇特,是一座集蒙古包与阁楼巧妙结合,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阁内供有真武铜像一尊,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近年来,新修建有东西道房、三清殿等,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广州五仙观

广州五仙观位于广州市惠福西路,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坐北朝南,门上的大匾上有清人书之“五仙大观”四字。依山而建的五仙观,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其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十分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有裸露的红砂岩层,上有巨大的脚印状凹穴,古人一向以为这是“仙人足迹”,得以保存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

3-龙虎山正一观

龙虎山正一观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该观建置为正殿五间,祀奉张道陵、王长和赵升三人,俱铜像俗金,左右两庑各三间,正门三间,正殿后玉皇殿五间,东西建钟鼓楼。是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4-武陟嘉应观

武陟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杨庄村南,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规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宫”之美誉。

5-苏州玄妙观

苏州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 年),初名 “真庆道院”,后改名“玄妙观”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绝”碑,弥足珍贵,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6-武汉长春观

武汉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此处西接蛇山尾部,山势至此伏而又起,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于”命名。

该观始建于元代,为邱处机门徒所建,以纪念邱处机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劝德。长春观建后屡遭兵毁,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庙貌森严,回复壮观”;1931年再次修缮,布局重臻完善。全观面临武珞路,背依双峰山,依山而筑,层层递进,错落有致。中为5重大殿,现存4重,依次为灵宫殿(供奉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处机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像)。东西4院,原为乾坤两道清修之所,现保存部分建筑。

7-真武道观

真武道观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南俗称“小金顶”的真武山。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降谕修建武当山道观。当时“管运武当山琉璃诸物”的船只数以万计,停泊在真武山的汉江中。突然兴起了狂风巨浪,众方骇惧,只见祥光数现,随即风平浪静,水天一色。众人皆说是真武大帝显灵,于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观。

8-浙江金华观

浙江金华观坐落在浙江省金华市双龙洞南侧,民间称黄大仙观,相传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于晋代。

唐初诗人陈子昂来此寻觅仙踪道迹,留下《春日登金华观》一诗。到宋代至和七年,即以洞天福地重建,并有“天下名山”匾额一方悬挂其上,因而闻名。

9-北京白云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10-武乡会仙观

武乡会仙观位于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城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贾志韬会仙于此,故以得名。创建于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本观道士李洞仁协同道长任守明筹资重修,至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竣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常道观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道观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常道观位于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内,保护范围:自道观四面墙基为起点,向东、西、南、北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扩张4米。

正殿为院内现存唯一的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通面阔12.46米,进深3间,通进深7.28米,建筑面积90.78平方米,建筑檐高4.01米,总高8.90米。庑殿顶,布瓦筒板瓦屋面,沿檐口和屋脊安置绿色琉璃碱边,前坡屋面中心为绿琉璃聚锦作法,菱形图案。各屋脊均为黄绿琉璃浮雕雕花脊,正脊表面雕行龙与宝相花纹饰,行龙头小、上唇外翻、身躯长、细腿、细爪、细尾、鳞片纹,体态轻盈,初具“明龙”的形态,两端施正吻,尾部有向上向外卷曲的趋势,处于形状转变的过渡阶段,有元代遗风,中间脊刹为罗汉牵狮子造型;垂脊表面雕宝相花纹饰或卷草纹,施垂兽,兽前、兽后各施跑兽两尊,垂脊端部设置角神,四尊角神形态各异。正身梁架为使用减柱造的七檩抬梁式木构架,梁头、角背等雕有祥云造型,瓜柱均墩于莲花座之上,柱身刻有日、月或云纹,脊檩及金檩下设置襻间斗栱,彰显建筑在村落中的地位;山面梁架不使用推山法,其中北架使用“顺梁法”,南架使用“趴梁法”,在减柱位置设置弯曲趴梁,具有一定的“元代风格”;转角部分使用抹角梁,在梁正中设置交金瓜柱,用于承托搭交金檩,角梁做榫,直接插在瓜柱上,由戗与角梁相连接,搭在搭交金檩之上,形成屋面垂脊的骨干构架。前、后檐各施11攒重昂五踩溜金斗栱,东、西山面各施5攒重昂五踩溜金斗栱,四角各设置角科斗栱一攒,斗口尺寸为80mm。墙体上身青砖砌筑,砌筑形式为顺丁混砌。前、后檐门窗均被拆改,均与原形制不同。正殿坐落在0.72米高的台基上,砖石混砌,前檐踏步被改为红砖砌筑,后檐踏步被拆除,地面青砖铺设,青砖排列式样为条砖十字缝,椽子、望板、瓦口、闸挡板、额枋、平板枋、斗栱外拽及檐柱表面油饰均脱落,室内梁架及斗栱内拽表面有彩画,彩画主要为一整二破的璇子彩画,颜色以白、黑、红为主,绘有宝相花、如意头、云纹、太极等图案。

常道观在多版章丘县志中均有记载。清乾隆《章丘县志》卷四——寺观篇:“常道观在县南绿原村(今埠村街道东鹅庄),观制奇诡,相传鲁般(班)所构,工匠欲仿其遗法,仰视竟日夜力,出观辄忘之,李姓以祀老氏”;又据清道光《章丘县志》卷二——建置志二十五:“常道观在县治南绿原村(今埠村街道东鹅庄),规制奇异,相传鲁般(班)所构,工匠欲仿其遗法,仰视竭目力,出门即忘之。”1936年,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亲临常道观考察,将常道观正殿方圆构图特色窗子收录在《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一书中。

2015年6月23日,常道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埠村街道: 政区人口:埠村街道办事处位于章丘市中南部,面积43.91平方公里,耕地1335公顷,辖4个管理区、17个行政村,总人口36291人,人口出生率2‰,人口自然增长率1.99‰。 经济概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34.58亿元,粮食总产量12660吨,农业增加值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5亿元,社会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鹤峰道观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金顶景区白鹤峰,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保持原始古朴的道教风貌。

--这里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是充满了神秘感和古老的艺术感。

--另外这也是驴友们经常搭帐篷的营地,很安全,不过到了晚上寒风刺骨,特别冷。

交通

位于武功山景区内,武功山有好多入口,正门只有吉安安福和萍乡麻田两个方向

1、萍乡-武功山

①从萍乡南站到武功山的班车途径:高坑、芦溪沙湾、三口岩水库(卢德铭烈士陵园)、新泉、麻田,最终到达武功山金顶索道售票处。

发车时间:每天6:00-16:50,每20分钟一班,节假日根据客流量增加班次。(票价为18元每人,车程约1小时左右。)

②乘火车来武功山的游客,可以在萍乡火车站下车,然后直接在火车站门口的长途汽车站乘坐萍乡北站到武功山的快速巴士,经过西海温泉和发云界。(全程票价为22元。运营时间为5:400-17:00,每20分钟左右一班。)

2、吉安安福-武功山(距离有45公里 )

①吉安下火车后有趟6:30直接到文家的班车,10点多到达武功山温泉山庄,13:00返回吉安火车站,每天一班次,票价:25元。

②吉安到安福客车半小时一班,票价:15元;安福到浒坑镇途中经过泰山乡,半小时一次,票价:10元。

门票

包含于武功山景区门票内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江西省武功山金顶景区白鹤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真武山道观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武山道观位于襄阳城西南1公里处,有鄂西北“小金顶”之称。在传统习惯中,朝湖北武当山,首先要来到襄阳真武山,给真武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处报了到。有钱财和精力者当继续去均州(今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朝金顶。钱财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回转,也算还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宋元以前,真武观名叫建峰寺,香火长盛不衰。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降谕修建武当山宫观,“管运武当山琉璃诸物”的水船数以“万计”,停泊真武山下的汉江中,“时风涛方作,顷之祥云数见,水天一色,咸谓元帝(真武大帝)显应”,于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观”。后又重建了真武殿、娘娘殿、老君殿等殿堂。可惜文革期间,道观被拆毁。如今看到的道观都是1994年后重修的建筑。

交通:公交28路可到真武山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玉皇顶起义旧址

全文共 3303 字

+ 加入清单

玉皇起义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玉皇顶位于掖县(今莱州市)城北,它是一座方圆一里多地高高凸起的圆形大岭。1938年3月,这里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抗战时期闻名胶东的掖县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

玉皇顶起义

掖县县委领导的玉皇顶起义,是胶东除天福山起义之外的另一起重大抗日武装起义。

一、团结各派武装力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返回掖县。久被国民党通缉转移在外的中共掖县县委书记郑耀南从青岛返回掖县;曾在东北军搞过军运工作的张加洛受山东省委的委派回到掖县;在外地求学的“民先”队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如郭欣农等也回到家乡掖县。

1937年10月下旬,掖县县委召开会议,研究组织抗日武装问题。会议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重新登记党员,根据党员分布,成立6个分区委;重新登记-支,每个分区委建立一支半公开性的武装;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会后,郑耀南把已经停刊的党报《红星》更名为《民声》,重新复刊。通过《民声》报,县委号召全体党员“反--”、“反妥协”,为参加游击队而斗争。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6个分区委普遍建立抗日武装。郑耀南、王仁斋、郭欣农、陈子尚等在平里店一带组成人民抗日义勇队;张加洛、吴幸之等在西由村一带组成抗日前进队;滕绍武、姜兢一、王庆轩等在朱由村一带组成战地服务团;李勋臣、鲍仙洲等在后吕村一带组成抗日锄奸团;郝香斋、王福聚等在驿道、郭家店一带组成抗日锄奸团;王寅东、王候山、侯景清等和平度县的乔天华、罗竹风、刘文卿在掖县西和平度一带组成掖平人民抗日救国会。各股武装中,多者六七十人、四五十支-,少者二三十人、十几支-。

与此同时,掖县的国民党员赵森堂、孙会生、徐志皓等人组织成立掖县民众抗敌前进队(简称“民抗”);政训处人员张冠五、张忠厚等在黄山后拉起了二三十人的武装;曾在东北参加抗日的无党派人士李翔九和阚廷璧等在第三区组织起武装。县委为了团结各派武装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派人与各抗日武装组织取得联系。

就在全县的抗日形势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国民党掖县县长刘国斌却秘密逃走。于是,县委于1937年12月底召开会议,一致认为,国民党政府逃跑了,共产党必须公开出面担负起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的任务。会议决定:把党组织领导的各股武装统一起来,组成掖县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简称“民动”),吸收民众参加抗敌前进队;以各股武装人员和-械的多少,派出代表,组成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的领导机构。

会后,经过充分协商,达成协议:--的抗日武装定名为掖县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领导机构设军事、政治、组织、宣传、外交5个委员,国民党员赵森堂任外交委员,共产党员郑耀南任军事委员、张加洛任政治委员、李勋臣任组织委员、李佐长任宣传委员。这样,县委便取得了领导权。

二、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伪政府

1938年2月1日,日军侵占掖县城。日军进城后,委任永春堂药店经理、掖县地方治安维持会会长刘子容为伪掖县县长,其女婿张延善为秘书。刘子容、张延善网罗了一批汉奸分子,组成伪县政府。日军只待了一天便撤走。刘子容依仗保安队及公安局等权力机构,下令取缔一切抗日组织,平毁抗日工事,还召开大区联庄会区队长会议,企图控制地方武装和政权。

针对刘子容的-行径,县委研究确定,以“抗敌锄奸,开展广泛的游击运动,并迅速建立军政抗敌政府”为中心任务,利用一切关系争取各区区队,在各乡镇、村落成立自卫团,并在《民声》报上发表了《争取区队到抗敌阵线上来》和《乡村民众自卫组织大纲》两篇文章。县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争取了第六区队、第二区队、第七区队和其他区队各一部分人员,他们都同意接受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的领导。这样,就使刘子容仅守着一座孤城,陷人全县人民的包围之中。

中共掖县县委为抗日武装起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做好了起义成功与失败的两种打算。郑耀南、王仁斋、李勋臣等率领大部分党员和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组织举行武装起义;张加洛、李佐长、郭欣农等率领一部分党员潜伏起来。一旦起义失败,郑耀南等率领队伍转入到大泽山一带打游击,张加洛等留在地方秘密开展工作,以便互相支援。县委和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对起义的部署是:成立攻城指挥部,郑耀南任指挥,赵森堂任参谋长;派宿勋臣和王瀛洲为内应,半夜偷开城门,引起义部队进城;切断县城对外的电话联系,防止刘子容向外求援;3月8日夜10点,各路部队到县城西北玉皇顶举行武装起义。

3月8日夜,起义各部准时到达玉皇顶。郑耀南下达了武装起义、攻打县城、活捉刘子容的命令。各路武装迅速把县城团团包围起来。起义部队埋伏在城下,焦急地等待着内应开城门。但直到天亮,城门依然紧闭,城上反而加强了防守。原来,宿勋臣、王瀛洲按计划开城门时,被巡警发觉,王瀛洲被捉。这时,刘子容始知有变,急求外援,电话打不通,只好下令死守。

内应开城门没有希望了,郑耀南当机立断,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军事包围的形势下,开展政治攻势,组织指战员对城内喊话,同时捉拿刘子容的家眷作人质。一时间“中国人不当汉奸卖--!”等口号四起,城内伪军开始--了。刘子容为了稳定军心,拖延时间,和张延善、张良臣等一起爬上北门城楼。他看到第六区区队长周亚泉(他准备委任的警备司令)也在向他喊话,才知大势已去。正在此时,刘子容的家眷被拉到北门城下,刘子容立时瘫倒在地。张延善见势不妙偷偷逃跑,张良臣只得表示伏罪,下令打开城门。起义部队进城后,很快缴了伪保安队、警卫队的-,占领了伪县政府和公安局,救出了王瀛洲,活捉了刘子容。到上午10时,起义军一-未发,占领县城。

起义胜利后,郑耀南主持召开了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部队建设、政权建设等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为防止日伪军卷土重来,必须继续发展壮大队伍,立即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决定将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更名为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郑耀南任支队长,周亚泉任副支队长,赵森堂任参谋长,王文峰任秘书长,李佐长任支队长室机要秘书。支队部按照旧制设立8大处:政治处,王仁斋任处长(后改称政治部,张加洛任主任);参谋处,王瀛洲任主任;秘书处,马少波任主任;军需处,孙会生任处长;交际处,徐志皓任处长;军医处,王云霖任处长;军法处,曲伯川任处长;副官处,刘惠卿任处长。支队部下辖11个大队,每大队设3个中队,还辖特务、侦察、通讯和盐警等直属大队。支队部决定,除直属大队驻县城留守外,其余大队立即开赴划定地区驻防。支队部还在全县贴出布告,申明保卫胶东,保卫家乡,驱逐日寇;保障人民言论、出版、--、结社自由;实行民主政治,完成地方民选;取消苛捐杂税,改善人民生活;肃清汉奸,没收汉奸财产;动员民众参加抗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出-等6条政治主张。同时成立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张冠五任县长。抗日民主政府发布了施政纲领:(一)废除一切苛捐杂税,3亩地以下免征官税;(二)实行平粜抑价,稳定市场;(三)禁止烧酒,奖励粮食生产;(四)实行抗日民主教育,兴办农村小学;(五)对地主、富农、大商号征收爱国捐,减轻人民负担;(六)镇压汉奸,没收其财产。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树立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优势,第三支队组建了政治工作机构,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

为了扩大武装,第三支队除印发《抗日锄奸宣传大纲》外,政治处还组织宣传队、剧团,出版《抗战日报》(3日刊),进行深入的宣传动员工作。不久,全县出现了参军、献-、捐献的高潮。许多妇女冲破封建束缚,参加抗日部队。到4月底,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支队就发展到三千七八百人-,成为胶东各县最大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第三支队注意抓部队的各项建设,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重视军事训练,使部队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大大提高。

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保证部队军需,第三支队成立了财经委员会,聘请社会贤达孙康厚担任主任,郭欣农、孙会生等人任副主任。财经委研究制定战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法令;组建北海银行,成立盐务处、粮价平抑委员会和商会等,整顿金融、税收和市场;办起了兵工厂、被服厂,基本保证了部队武器和装备的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布村玉皇庙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布村玉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村玉皇庙现存中轴线上还有舞楼、献殿、前殿、后殿以及诸多朵殿、两厢等。

布村玉皇庙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准确断代的碑刻题记,所有建筑只能根据建筑形式推断其建造年代,其中后殿为金代,后殿的东朵殿是元代建筑,献殿、舞楼及两厢等都是清和民国以后的。全庙以前殿最古,2012年“爱塔传奇”推断前殿为唐代建筑,其建造年代很可能是在唐中期或更早。

布村玉皇庙前殿是面阔三间的单檐九脊顶建筑,进深四椽,前檐用四根八棱内顄石柱,柱头卷杀较急,无普拍方,阑额已被后代锯掉。

2013年5月,布村玉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贾村玉皇庙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贾村玉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贾村玉皇庙(第五批省保)

时代:元、民国

地址:长治市潞城市翟店镇贾村,地处县城的西部,距县城5公里

贾村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布局,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10米,占地面积210平方米。

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正殿位于高0.32米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屋面琉璃剪边,施琉璃脊兽,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西耳殿为清代遗构。正殿内下平槫下悬有木制匾额,上楷书“灵雨”,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制。正殿内山墙嵌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碣1方,内容为重修庙碑记。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贾村村:贾村位于潞城市西南方向,紧邻长邯公路207国道,距潞城9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西邻长北干线公路,北靠晋水集团,交通便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750户2804余人,有党员70名,全村总土地面积4950亩。贾村主导产业为农业种植和出外务工。贾村文化底蕴深厚,是上党地区赛社文化、乐户文化、傩戏文化的发祥地,2006年贾村民间社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屹址寨道观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屹址寨道观

屹址寨道观位于南郑县黄观镇宝鼎,朝水,青龙三村交汇处的宝鼎山,又名宝鼎山道观,建于明朝初年,是我县影响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

宝鼎山山势高峻险奇,明清时期苍松古柏,擎天而立,道观依山势而建,原有殿宇三进和一座乐楼等古建筑,寨墙用石料筑砌,厚1.90米,高5.20米,东寨门宽2.00米,高2.30米,。真悟祖师殿雄居山巅,殿前有石桅杆。其他神殿“凿峭壁而建,以壮宏观”,有真悟祖师,周公,桃花,雷公,电母等神像,神态逼真,衣着色调彩绘线条清晰流畅。惜于文革时期此道观遭劫难被拆毁,现殘存部分寨墙和东寨,南寨门,乐楼基台,建筑装饰构件,以及立于光绪九年(1883年)的一通石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玉皇养生谷

全文共 3069 字

+ 加入清单

玉皇养生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玉皇养生谷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官仓镇,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角,金堂、德阳、广汉三市县交界的龙泉山脉深丘地区,景区占地5000余亩,是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具有住宿、餐饮、家庭农庄、农业观光,集丘区林木景观、农业采摘体验、登山健身、康养、垂钓、棋牌等旅游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景区。

玉皇山养生谷位于龙泉山城市公园金堂县的官仓镇,占地6800余亩,是集中药种植、康养休闲、彩林观赏、农业采摘体验、登山健身、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坚持景区依托山水林田湖资源禀赋,以“中药康养旅游”为核心理念,凭借“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破题升级,将建设成集中药康养、休闲度假、养生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为强化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生态恢复的重要功能,优化景区旅游资源。历年来,我公司进行了自然景观打造,特色农、林产品开发,主推川皇菊、彩叶林木观赏,在景区核心区域种植川皇菊1000余亩,种植红枫、金银花、葛根、黄花槐等50余种药物花木1600余亩,建有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油橄榄科技示范基地”500亩,成片规模种植油橄榄800亩,共计1300亩。景区现为川内最大的菊花种植、葛根种植观赏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玉皇观文化遗址。

景区建有川内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18千米,建设游客接待中心1处,投资2000万建成5000平方米接待中心一处、3000平米“四星级”乡村酒店一个,6000余平方米室外烧烤及活动广场一个,露天影院一处景区内免费WIFI,监控摄像头基本实现全覆盖。为了加强景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景区建设了科普馆一座。玉皇养生谷现已基本实现春季可赏桃花李花、踏青郊游;夏季可尝新鲜瓜果、美味山珍;秋季可登高赏菊、观彩叶林木;冬季可赏梅、烤羊、品茗、养生的四季服务,可以开展农事采摘体验、中药康养、唱歌娱乐、户外cs、玻璃吊桥、高空溜索、玻璃滑道等项目。景区的种植带动了周边农户着力发展,以葛根、川皇菊、黄花槐、油橄榄、彩色花生等丘区经济作物种植,以此为中心开发特色农产品十余种,目前,我公司开发有:葛根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等系列饮品,以及柴火鸡、灯笼花元子等康养食品,作为金堂特产连年参加“西博会”、“农博会”等重要展会;加强了品牌建设,注册了“鑫瑞农特”、“玉皇故里”两个商标,其中“鑫瑞农特”商标获“成都市著名商标”称号。玉皇养生谷景区的发展得到了金堂县各级有关部门、官仓镇党委政府和周边多个村组农户的大力支持,成功建设了川内第一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并赢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授予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殊荣,为景区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成功引进玻璃吊桥、玻璃滑道、高空溜索游乐项目落户景区。

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获得了“林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省级科普示范基地”、“成都市首批赏花基地”、“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四川省青少年森林教育实训基地”、“四川最具投资价值森林康养项目”、“2018四川十大最美森林康养基地”、“2018四川品牌影响力优秀农庄”等储多荣誉和称号。从2015年起连续成功举办了2015、2017、2018年三届“乐在水城·品味官仓”玉皇康养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了2016、2017年两届“全国登山步道联赛”(成都金堂站),成功举办了2018年“四川省首届森林康养月暨首届生态康养日启动仪式”等各类活动。四川玉皇养生谷自2013年3月开始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380万人次,上年度(2018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新增服务业工作岗位90个,直接带动周边3个村组200余户人均年增收2600元,推动官仓镇全镇旅游服务业增加值达5000万元以上。

根据市场新的发展变化,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的工作目标以及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为促进景区发展,我们立足实际,坚持以第一产业为依托,按照官仓镇提出的“打造温泉小镇、运动康养小镇”的工作计划,发展第三产业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围绕“中医药康养、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的核心理念,凭借“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破题升级,努力把玉皇养生谷打造成为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立足生态观光农业,建设中医药基地围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林木种植力度,恢复植被。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搞好森林种植、认养等植树造林活动。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继续种植菊花、葛根、黄枫、红杨等彩色林,走观光农业的路子。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县中医院合作,加强中医药康养基地建设,把中药种植与农业观光相结合。搞好猕猴桃基地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继续做好油橄榄的疏枝、密果等措施,提高橄榄产量。通过川皇菊、葛根茶等一系列农产品开发,以及中药材、水果、油橄榄销售等,达到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观光效益的目的。实现乡村振兴,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工作目标。

★强化合作开发意识,打造康养休闲度假景区

由于多种原因景区发展不够理想,许多功能还有待提升,根据新的发展需求,通过前往西安袁家村、马嵬驿等地考察学习的体验,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进青岛泽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玻璃吊桥、玻璃滑道、高空滑索项目,在2019年开发海盗船、碰碰车、青少年拓展、垂直极限游乐机等项目,增强景区的游乐性和趣味性。为提高景区品质,扩大知名度、丰富文化内涵,增添景区业态,我们进一步扩展思路,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并于2018年10月1日与四川君安康健康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预计投资30亿元打造金堂县玉皇养生谷国际文旅康养田园综合体。以此为载体,为努力搞好中医药温泉酒店建设,随景区人工湖建设的完善,我们将在周边丰富相关业态,加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配套森林康养旅居休闲木屋、养生温泉及酒店、配套床位2000余个、接待量达5000余人次,打造龙泉山脉森林康养休闲宜居综合体的工作目标,努力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挖掘整理道教民俗文化,强化景区民俗道教文化元素

金堂地处川西腹地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玉皇养生谷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乾隆年间建造道观一处,毁于上世纪70年代。为此我公司拟建造一座川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川西民俗文化,特别是金堂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并以道教文化为基础,在景区加强道教文化元素符号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品质,增强景区吸引力,努力打造景区道教文化。第四依托景区优势,加强旅游品牌建设。目前,玉皇养生谷景区的游客大都来自成都、乐山、自贡、内江、重庆、德阳、绵阳、广汉等地,景区有一定知名度。为此,我们要依托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现有的游乐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景区水上游乐、青少年拓展、野生动物养殖园、“巨人童话”游乐园、采摘体验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景区品质,通过不懈努力,力争把玉皇养生谷景区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4A级景区。

★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加强,知名度的日益提高,我们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决心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把科技融入到景区旅游中,把智慧旅游融入到各个项目中,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品质。

为打造舒适的休闲、观光、运动、康养环境,我公司将并秉承“运动康养文化旅游开发”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景区建设,努力让景区更美,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山玉皇庙遗址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青山玉皇遗址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玉皇庙遗址位于嘉祥县纸坊镇西焦城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

2012年11月27日,青山玉皇庙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纸坊镇:纸坊镇位于济宁市西南部3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1.9万户、8.3万人、耕地面积6.8万亩。北临日荷高速公路,新石铁路横贯东西,省道嘉金线纵贯南北,济宁机场坐落境内;南北横跨洙水河、洙赵新河、蔡河三大河流,水、陆、空交通便利。境内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山头48座,属鲁西南唯一的小山群,有堪称“世界艺术瑰宝”的国家一级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温村玉皇庙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温村玉皇庙为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温村玉皇庙位于长治市潞城区店上镇温村,时代为明代。

温村玉皇庙为潞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玉皇庙围墙向外延伸,东、西、南、北各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延伸100米。

店上镇:店上镇地处潞城市西北部,镇政府距市区21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32021人,总面积76.05平方公里,良田面积43884亩。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评选出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中,店上镇综合指数61分,位居全国千强镇517名。 店上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今年1至7月份,全镇实现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91%。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君洞道观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老君洞道观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洞道观位于重庆市南岸黄桷桠附近的老君山上,是重庆的重要道观。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清明佳节,香客朝山,游人踏青,道观内香烟氤氲缭绕,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老君洞始建于汉朝三国时期,正式创建于隋末唐初,历时1300多年。原为佛教寺庙“广化寺”,明万历九年(1581年)以尊道教始祖李老君,与大禹庙涂山寺交换,改为道观,名“太极宫”(俗称“老君洞”),曾经一度成为天师道场。

老君洞整个庙宇依山造殿,凿崖成像。主要建筑呈“玄”字型依山盘旋而上。庙区占地300多亩,造像30余尊,有三清殿、灵官殿、三丰殿、玉皇殿、真武殿、吕祖殿、邱祖殿、观音殿及斋堂、客堂、经堂、戏台、戏楼、藏经楼、丹房等,文物古迹以老君洞、三丰洞、纯阳洞、石猴洞、三圣洞、燃灯洞等最具特色。

庙宇慈航殿上雕刻有碑铭“真武传道”,三清殿前石刻有“玉龙捧圣”。岩造图象老君骑青牛,周文王拜相,节子访贤,日月星辰岩上石刻浮雕,文人墨客的题字多在岩壁上,技艺尤为精湛。老君洞道观内多崖刻佛道故事图像,其中以九龙碑和八难岩两处石刻浮雕最具艺术价值。另有摩崖石刻文字多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玉皇顶是泰山最高处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玉皇顶是泰山最高处。

玉皇顶旧称太平顶,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玉皇庙主要建筑还有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玉皇庙立于玉皇顶,拔地通天,直立如削,眺望山下,阡陌纵横,村落相连,但不闻鸡犬之声,远离人间烟火,有一种人间天上的感觉。

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上帝。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相传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便别出心裁,立石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突然,在地下挖得一卷金书玉简,只见上面写到:“武帝刘彻,寿终十八。”武帝看后,心惊胆颤,恍忽中把它倒读为“八十”,以后果然活到八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龙潭道观游览区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龙潭道观游览

龙潭道观游览区位于瓦房店市北部得利寺镇龙潭山上。龙潭山海拔425.3米,分南北两峰,挺拔对峙,风光秀丽。沿山势走向,有始建于隋朝的古城墙,长约4公里,山城有东西二座城门,据险而筑;城内绿树参天,遮天蔽日;山中有一古刹,名曰龙华宫,是辽南地区道教活动中心;山坳处有一碧潭,名叫龙潭,深不可测,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堪称一奇,古复州八景之一的“龙潭灵异”,即指此潭。

景区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得利寺镇龙潭山上

乘车线路:在大连乘开往普兰店的班车,转乘小巴或出租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玉皇庙山戎墓遗址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玉皇山戎遗址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庙山戎墓遗址位于

延庆区玉皇庙村,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共清理墓穴200余座,出土文物有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陶器、骨蚌器及松石、玛瑙、金铜虎、豹、马饰物等6000余件。经初步鉴定,距今约2800年。为考察古代山戎族的生活年代、地理分布、墓葬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古代兵器制作等都提供了具体的实物资料和珍贵的科学依据,丰富了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发展以及中原文化的研究内容。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饱经风雨的北京最古老的道观都有哪些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至今皇帝们都对于道士有着一定的尊敬以及崇拜,平常百姓怕死,作为皇帝拥有着至高的权利更是害怕死亡。道士们的仙丹往往是皇帝支撑下去的希望。

那么,本期北京文化解析北京最古老道观都有哪些。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着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白云观初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长观,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观,改名为太极宫,金泰和三年(1203),太极宫毁于火。

元初道教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驻太极宫掌管全国道教,遂更名长春宫,为中国北方道教的中心。金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

元代末年,长春宫等建筑毁于兵燹,白云观独存。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前后二殿和一些附属建筑,正统年间又大规模重建和添建,使观之规制趋于完善。明正统八年(1443),正式赐额“白云观”。明末,白云观毁于火。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大规模重修与扩建,今白云观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殿阁规制即形成于此时。以后,在乾隆、光绪年间又有修缮和少量添建。

民国期间,观内建筑大都因年久失修变的残破。解放后,政府于1956年拨款进行修缮,1957年定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文革”期间,白云观再次受到破坏,1981年又拨款全面修葺,并对外开放。

1979年,白云观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结束语】许多爱看电视剧的妹子想必也都对于白云观并不陌生,在清宫剧中同样也是有着很多的白云观身影。

你可能也喜欢: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北京最有名的八大庙会,红红火火闹北京

盘点北京最热闹的夜市在哪儿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四合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五台道观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道教圣地中五台道观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东风路和文林路交会点,南临渭河川,北枕五陵原,东依汉高祖长陵,西牵汉武帝茂陵,地势北高南低,呈黄土沟坡状,海拔430米,为关中五台之首。

中五台道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是九天太一元君庙,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朝廷赐名太清观,并颁发尚书礼部牒(牒文现存咸阳博物馆),明朝时称真武台,后改名为中五台和南五台齐名,时庙高数丈,峻峭如削,游人如织,香火旺盛。据塔尔坡当地老者讲,过去站立在楼台最高处可览咸阳全城景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指这楼台。

1949年5月彭德怀元帅在此设指挥部进行了咸阳解放史上著名的中五台战役,1950年土改时道观依然存在,1953年部分殿堂被改为中五台小学,1964年观内大量建材被拆迁修建渭滨公园亭台,1967年又拆迁部分观内建筑材料修缮塔尔坡小学,1968年文革破四旧道观建筑全部拆毁复垦为耕地,四周夯土全被毁坏。直到1989年金太真道长和信士在遗址修建了吕祖殿和老毋殿,1992年渭城区文物局把中五台定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单位,1995年4月渭城区人民政府批准中五台为宗教活动场所,2003年起经多方筹集资金修复了部分建筑,道观内已建成山门和三殿一楼,其中真武大殿为道观主殿,高24米,重檐飞峙,气势巍峨……从此游人云集,香火不断,千年清观重现辉煌。

中五台历史遗迹丰富,主要有由金大定时颁发“尚书礼部牒”原样雕刻的牒石,记录着该观名称的来由,其文为:“陕西东路转运司京兆府咸阳县,住持九天太一无君庙道士王道法状告:见住本庙,自来别无名额,已纳讫合着钱数,乞立太清观名额。勘会是实须合给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玉皇庙村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玉皇庙村为文化旅游景点。

玉皇庙村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玉渡山风景区、山戎墓陈列馆出入口处,东是野山峡风景区。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州人吕配建玉皇庙,后于庙旁形成村落,村取庙名。当您游览玉渡山、野山峡后,到村中小憩,淳朴的村民会为您准备了丰盛的农家饭菜。坐在村头,妫川美景尽收眼底。可见官厅湖波光粼粼,妫川大地炊烟袅袅。该村的玉皇李子品质独特,久负盛名,属上乘果品。

电 话:69113700;69199141;13716390972;13241384194

地 址:延庆县张山营镇玉皇庙村

交通说明

自 驾 车:八达岭高速到延庆,向北走110国道向下营方向沿指示路标即到。

乘 车:从德胜门乘919路公交车到延庆,转乘去下营方向公交车或小客即到。

玉皇庙村:张山营镇玉皇庙村位于延庆县北山带,地处玉渡山脚下,紧邻古龙路,交通十分便利。该村土地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320亩,村域面积60亩,全村人口150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人,非农业人口1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9万元,人均纯收入7300元。历年获奖情况: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五个好”村党组织;2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鹿泉十方院道观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十方道观位于河北省鹿泉市幸福桥南。据县志载:“金阙宫,即十方院,在西门外……康熙七年( 1668 年),知县唐彝、道人唐国琇、张志贵建。”但是,近年来文物专家发现该庙元辰殿后墙的装饰檐瓦形制是元朝的,据此,该庙可能最早建于元朝。十方院是由道教一贯倡导的“十方丛林”之说,而取名的(东、南、西、北、天、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十个方向组成的)。院内建有斗母殿、龙王殿、祖师堂、四圣殿、十方堂、药王殿、五老殿。

宫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长135米,东西宽32米。为一座四进院古建筑群体。建筑形制严谨,规模宏大,高低错落有致,是鹿泉市规模最大、也是河北省内少有的道教建筑。整个宫观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礼堂效应,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道家文化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十方院南北方向有一条轴线,其主要单体建筑都分布在这条轴上。自北向南依次为:1、黄琉璃布瓦顶的牌楼式建筑三个券门。2、面阔三间、硬山布瓦顶带前檐的三宫殿。3、黄、绿琉璃瓦、五脊歇山顶带四周回廊的灵宫殿。其特点是回廊的檐柱为24根方形石柱,正面都刻有楹联,可惜在文革时期被凿平。4、已改为平顶的玉皇殿,其殿原为前后带廊、起脊瓦顶的过厅式建筑,已于20世纪50年代改为平顶。1997年道教协会搬入后又重建为原来的样式。5、最南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的斗母殿,殿前原有古松两株,其中一株枯死。

中轴上主体建筑的两旁是东、本厢房。西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龙王殿3间、祖师堂6间、四圣殿5间,共14间。其中四圣殿的北部有一石筑阶梯,可通房顶。东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十坊堂3间,药王殿6间,五老殿5间共14间,都为硬山布瓦顶,其中五老殿外为起脊硬山布瓦顶,内部为无梁拱券顶。即人们所称的无梁殿。无梁殿是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它的墙体有半米多厚,冬暖夏凉,现用作河北省道教学院的教室。药王殿前粗壮的唐柏拔地而起,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那棵清乾隆年间栽种的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腊梅,则展露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药王殿和五老殿之间有一小门洞通向西边的跨院,跨院原有西房9间,南房3间,并有过门把西跨院分成南北两院。南院旧有水井一眼,南房也为前后带廊的过厅建筑通向南后院。整座建筑占地近5000平方米。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鹿泉市太平河南路西段(幸福桥南)

乘车线路:石家庄市内乘游5到鹿泉市文化馆下车西行200米路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