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悬壶济事典故实用20篇

浏览

1657

文章

777

篇1:坐而待毙什么意思?坐而待毙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0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张松本是张鲁的谋士,曹操击败张卫后让张鲁十分惊恐。此时张松便提议投降,但张鲁就是不肯,此后张松给曹操写秘信让他赶快出兵,等于是出卖了张鲁。最后张鲁无奈只能投降,不过张松干了卖主求荣的事,曹操也并没有因此对他进行奖赏,而是斩首示众。这次介绍的成语“坐而待毙”就和张松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杨松帮着曹操说话,终于帮曹操除掉了庞德这个障碍,后来张鲁逃亡,杨松送密信给曹操,让曹操速速进兵,他做内应。后来张鲁出战不利,再想退回城中,杨松却闭门不纳,于是张鲁遂为曹操所降。

然而随后呢?立了大功的杨松却被曹操拿到集市上给砍了头,这或许并非是杨松卖主求荣的缘故吧。

杨松干的这几件事情好歹也是见不得人的,固然是卖主求荣,然而趋利避害,拿到谁身上不会这样做?再说了,人家杨松好歹是帮了自己个大忙,况且“内应”之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杨松帮了曹操大忙却被曹操杀掉,如此一来,谁还敢再给曹操做内应?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鲁、张卫和曹操。原文如下:

杨松曰:“不如开门投降。”张鲁犹豫不定。卫曰:“只是烧了便行。”张鲁曰:“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锁。是夜二更,张鲁引全家老小,开南门杀出。曹操教休追赶;提兵入南郑,见鲁封闭库藏,心甚怜之。遂差人往巴中,劝使投降。张鲁欲降,张卫不肯。杨松以密书报操,便教进兵,松为内应。操得书,亲自引兵往巴中。张鲁使弟卫领兵出敌,与许褚交锋;被褚斩于马下。败军回报张鲁,鲁欲坚守。

杨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毙矣。某守城,主公当亲与决一死战。”鲁从之。阎圃谏鲁休出。鲁不听,遂引军出迎。未及交锋,后军已走。张鲁急退,背后曹兵赶来。鲁到城下,杨松闭门不开。张鲁无路可走,操从后追至,大叫:“何不早降!”鲁乃下马投拜。操大喜;念其封仓库之心,优礼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阎圃等皆封列侯。于是汉中皆平。曹操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惟有杨松卖主求荣,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在定军山一役中打败张卫,又在南郑收降庞统,令张鲁非常惊慌。谋士杨松提出投降曹操,张鲁却坚决不肯。此后,张鲁将南郑仓库的物品全部封存,自己逃往巴中。曹操进城后,又派人劝降。最终,张鲁归顺曹操,手下文武都得到了曹操的封赏,为由卖主求荣的杨松被曹操斩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杨松口中的“坐而待毙”,意为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后出师表》中的“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小说中提到的张鲁封存仓库物品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张鲁传》载:“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这一举动也令曹操大为欣喜,放弃了追杀张鲁的念头,派人进行劝降。最终,张鲁归顺了曹操。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操将卖主求荣的张鲁谋士杨松斩首示众的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事实上,杨松这个人物并不见诸史料,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这一情节与小说第五十七回中出现的苗泽这一形象一样,都表现出曹操对卖主求荣之人的痛恨之情。

说到张鲁这个人物,还有一件趣事。据《华阳国志》载,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出兵进攻汉中,张鲁兵败,被迫逃往巴中。此时,已经占领益州的刘备派人联系张鲁,希望张鲁能依附自己。此时,张鲁属下的功曹阎圃表示:“赞以大事,宜附讬;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这就给了张鲁两个选择,一是归顺曹操,二是投靠刘备。谁知张鲁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毅然率部归顺了曹操。

张鲁与刘备之前并无过节,为何张鲁会选择曹操而放弃刘备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就两个字:实力。虽然刘备占据了益州,但与强大的曹操相比,强弱分明。归顺了曹操,就意味着日后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而投靠刘备,一切就难说了。张鲁的这番话如果被曹操和刘备听到,估计曹操会哈哈大笑,而刘备只能低头叹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檄愈头风什么意思?檄愈头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患有头疾,一旦发作就会痛不欲生,根本没办法处理朝政,所以曹操身边非常需要一位能为他分担公事的人才。凭借曹操的才能和地位,想要得到他重视的人肯定也有很多,这次一位叫陈琳的人就得到了这个难的的机会。其实曹操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怒杀人,都是被形势所逼,而且当时曹操也没那么大的权利。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檄愈头风”,就跟曹操犯头痛有关,一起来看看曹操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陈琳传》注引《典略》,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是曹操和陈琳。原文如下:

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陈琳负责为曹操赚写文章及各种檄文,起草完后送给曹操。曹操之前患有头痛的疾病,这一天疾病再度发作,卧床读着陈琳所写的文章,不由自主坐起来说道:“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头痛病!”多次赐予他丰厚的赏赐。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檄愈头风”,意为铿锵有力的绝妙诗文,使人读后头脑为之清醒,精神为之振奋。

说完了故事,再来说说陈琳这个人。陈琳,字孔璋,徐州广陵郡射阳县人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早年便闻名江淮一带,与后来的江东重臣张昭、张纮关系密切。

东汉末年,陈琳进入京城洛阳为官,担任大将军何进府中的主簿,并力劝何进不要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各路诸侯进京。董卓篡政期间,何琳避祸于冀州,后来加入了袁绍的幕府。大约在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陈琳被曹操俘虏,并从此成为曹操集团的成员。

说起曹操与陈琳之间的故事,不少人很容易想到上面说到的这个“檄愈头风”的成语。不过,后人对这个故事大都有一个误区,误以为是陈琳所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使得曹操直冒冷汗,头痛病不治而愈。之所以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受到文艺作品的误导。从这个故事的历史原貌来看,此事是发生在陈琳投靠曹操之后。这里做一个特别的说明,以免大家再出现这样的认识错误。

这里附带说一句,当年陈琳为袁绍所做的讨曹檄文的确尖锐辛辣,曹操对此耿耿于怀。《三国志•陈琳传》载,陈琳被俘后,曹操曾当面指责他说:“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意思是说你骂我也就算了,何必连我祖宗三代全都问候了一遍呢?幸好曹操爱才,否则的话,陈琳难逃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卓然不群什么意思?卓然不群典故介绍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由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写。《后汉书》编撰的结构十分严谨,大致都是按照时代先后进行排列,所以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刘裕称帝后招揽范晔出仕,不过此后范晔因为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称太守,他也是在这段时期著写的《后汉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卓然不群”,就和范晔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刘虞公孙瓒传》,是作者范晔对汉末东北两大重要人物——刘虞和公孙瓒的设想。原文如下:

自帝室王公之胃,皆生长脂腴,不知稼穑,其能厉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刘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若虞、瓚无间,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大凡帝室王公的后代,大都生长在富贵优裕的家庭环境中,不懂得农业生产。他们中能够磨练品行、约束自己、优异卓绝且超群出众者,还没有听说过。而刘虞却能坚守正道,重视名誉,以忠厚自律,这是多么的美好啊,他不愧为汉朝末年有极具名望的皇室后裔。如果刘虞与公孙瓒之间没有隔阂,两人能同心协力,招抚民众,修缮城池,积蓄力量保护燕、蓟这些富饶之地,同时修整兵器,训练军队,抓住群雄之间的破绽,不依靠天命,致力于人事,要建立古人一样的功业,又会相距多远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范晔文中提到的“卓然不群”,意为优异卓绝,超群出众。这也是由《后汉书》作者范晔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汉末的东北局势也如同中原地区一样错综复杂,与外族入侵的民族矛盾相比,幽州地区的内部矛盾更为激烈,这其中尤以幽州牧刘虞和奋武将军公孙瓒直接的恶斗最为明显。两人在如何处理外族关系及对待国内乱局等重大问题上意见截然相反,最终引发了武装冲突。虽然刘虞死于公孙瓒之手,但公孙瓒最后也被同情刘虞的幽州官吏与袁绍的力量联合起来所消灭,真可谓两败俱伤,谁也没落得个好下场。

其实以当时刘虞的地方管理能力及号召力以及公孙瓒出色的军事才能及强大的军力,两人如果联手,帮助朝廷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可谓易如反掌。如果真能如果,不要说董卓猖狂不起来,各路诸侯想要割据一方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三足鼎立根本就无法实现。只可惜梦想始终是梦想,距离现实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鸡犬升天”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鸡犬升天”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狗吃了仙药也都升了天。后用以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随之发迹。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随之发迹。也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典故

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成体统什么意思?不成体统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不成体统“这个成语大家不会陌生,同“成何体统”的意思相近。但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不成体统”背后发生的典故还有出处。故事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献帝一直被曹操压制挟持,他也想过要反抗,但没以成功。后来汉献帝准备逃出城,跑到一半又被拦截,计划再次落空。可能汉献帝是整个汉朝最憋屈的皇帝了,从上位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成为一名傀儡皇帝。当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故事发生在汉献帝东归期间。故事的主人公为李乐。原文如下:

李乐请帝入杨奉营暂歇。杨彪请帝都安邑县。驾至安邑,苦无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又无门关闭,四边插荆棘以为屏蔽。帝与大臣议事于茅屋之下,诸将引兵于篱外镇压。李乐等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故意送浊酒粗食与帝,帝勉强纳之。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按照小说的情节描述,汉献帝刘协及一众朝臣利用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之际,从长安城逃出,向故都洛阳进发。途中,他们遭遇到郭汜的围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奉率军救驾。此后,董承和杨奉又秘传圣旨,招白波军将领韩暹、李乐和胡才等人率部前来接应。李乐等人出身草莽,对皇帝和朝臣毫不尊重,胡作非为,因此出现了殴骂百官,虐待皇帝,随意任命官员的荒唐之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不成体统”,意为说话、做事不合体制,没有规矩。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献帝东归,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发生在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起因也与小说描述的情节相似。小说中提到的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三人,同样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那么,白波军究竟是一支什么军队呢?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于白波军的记载,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均有出现,它原本是隶属于张燕的叛军,活跃在汉末并州一带。这支军队后来还与董卓的女婿牛辅有过一番激战,后来又向兖州东郡发动过进攻。不过,此后的一段时间,关于白波军的动向却出现了空白。

白波军的再次出现,就发生在献帝东归期间。汉献帝及朝臣利用李傕、郭汜内讧之际逃出长安,遭到郭汜等部的追击。此时,朝臣董承与杨奉秘召白波军李乐等人前来接应。为何白波军会答应这一要求呢?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杨奉曾经是白波军将领之一。在一众白波军故将的支援下,汉献帝终于来到了安邑地区。从此,汉末朝廷又处于白波军的控制之下。

为何白波军对汉献帝的控制很快失败呢?原因与李傕、郭汜一样,同样陷入了内讧之中,这就给了曹操乘虚而入的机会。最终,曹操控制了汉末朝廷。白波军将领中的李乐病逝,胡才则死于仇家之手,杨奉和韩暹被刘备杀死,这支神秘的白波军也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霜降的典故及传统风俗

全文共 2055 字

+ 加入清单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霜降的典故传统风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霜降的典故

曾经有个皇帝叫朱元璋,他曾经过得很不好,四处乞讨,风餐露宿。一天恰逢霜降的节气,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饿晕滚下山坡,幸好被一棵老柿树挡住,才没有摔死。吓醒了的朱元璋惊喜地发现,老柿树上结满了柿子,于是,朱元璋爬上老柿树,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保全了性命。

几年后,朱元璋参加义军,很快便成为一方首领。成为首领后,朱元璋一直苦于管理无方,难以发展。又是一年霜降,朱元璋晚上做梦竟梦到一位神仙站在柿子树下,笑着对他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不久,朱元璋攻下了定远,当他见到定远城中的名士李善长时,猛然想起了晚间的梦,马上重用了他。李善长果然没有辜负朱元璋,很快帮助他的军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朱元璋欲加封李善长为公爵,但是他担心武将们反对,便有意试探。又到一个霜降日,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一班开国武将来到老柿树下,给大家讲起了自己吃柿子救命的往事,讲到动情处,解下自己身上的大红斗篷,披在柿子树上,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柿子当封凌霜侯!诸位武将被朱元璋感动,并没有显露异议。

第二天,朱元璋颁下诏书,册封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六人为公爵,李善长居首位。古代爵封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公爵是最高爵位。后来,“柿子救命”的说法因此延续下来,霜降日吃柿子,也成为霜降节气最主要的民俗。

霜降的传统风俗

在南方地区的霜降风俗有进补的说法,在北方的霜降风俗则有“贴秋膘”的风俗,闽南地区还有吃鸭子的霜降风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风俗,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霜降风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风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霜降风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霜降的农事特征

霜降是重要的农作时期,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此时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霜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霜降后全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田土壤,该种的已经种上了,部分农地将处于冬闲时段。华北地区霜降后,即到了收获大白菜的时候。

霜降对于棉花价格来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是由于霜后的棉花基本比霜前的棉花每公斤要低。由于霜前花的质量比霜后花要好,很多纺纱厂纺的高质量棉纱基本都用霜前花,棉农都力争把棉花在霜降之前采摘上来卖掉。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由于气候逐渐转为寒冷,一旦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很容易形成霜冻,给小麦、油菜等处于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农作物造成冻害,霜冻还会影响棉花的品质,形成“霜后花”或“红花”。

24节气的霜降寓意是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节点,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影响之大。

诗言:“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变成漫山遍野的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会导致疼痛,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秋末时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宜多吃具有生津、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另外搓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三尺巷的诗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三尺巷的诗句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关于三尺巷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认为张英写的,还有的说是傅以渐、王安石、李春烨、余福九、郭朴等等,诗句的个别字也有所不同,但是内容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于三尺巷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他的家人和邻居吴氏因争三尺宽的宅基地发生了争执,双方都不肯相让,家人千里修书给张英,想凭借他的权力帮他们解决掉吴家,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的行为,不仅化解了两家多年来为争执宅基的矛盾,让两家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也造福了乡里,从此一条六尺巷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一时之间传为一段佳话,才有了“三尺巷”的典故,也叫做“六尺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爱情故事?背后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能大家在其他作品或者影视剧中也有看到过这句话,但你知道这背后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吗?在天上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下愿为并生连理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誓言,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爱情就是要这样缠缠绵绵。但这个故事恐怕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些心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典故,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期许,也是一句忠贞不渝的誓言。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可它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

你以为连理枝天生就是长在一起的吗?不,不是,至少传说中不是。

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河南封丘。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便心生恶念。为了能时常看到她,康王令人在青堆村东筑一土台望之,名为青陵台。接着他差人访查,得知是此女子是中书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于是康王命韩凭将妻子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凭在台下自杀,息氏亦投台死。

宋康王将其二人分葬于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各生一梓树,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树栖鸳鸯,雌雄各一,声音凄婉感人。宋人哀之,给这棵树起名为「相思树」。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此地时,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他著名的诗篇《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说,相传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流落人间。因其父为玉皇,人们称其女为玉女。她降生在两江之交的地方——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一户农家。玉女长得十分美貌,不仅天姿聪慧,而且心地善良。她与邻居的田姓小伙子自幼一起玩耍,一起放羊,一起长大成人。

后来当地的头人他抓走了玉女,田姓小伙子得知后邀约了几个村子的伙伴前去要人,闹得天翻地覆。这场人间争斗又被玉帝得知,玉帝派出天兵天将,要人间交出玉女。小伙子趁乱救出玉女,二人逃到金沙江边,天地为媒,结为夫妻。玉帝要玉女返回人间,玉女不从,玉帝降洪水于金沙江淹死了二人。洪水退去后,江边长出了连理枝。

钱蕙荪是大家闺秀,其父爱如掌上明珠。蕙荪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美丽出众,且以文才知名。前来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亲总要亲自考试。可就算父亲看过眼的,到蕙荪那里也会被驳回,而且理由十分中肯。惹得表兄梁霞城说她“你的才华,真可以说是上官婉儿再生。”

这个叫梁霞城的年轻人,与蕙荪为中表兄弟,擅长诗词。蕙荪的母亲去世后,后妈对她很约束很严,蕙荪平时循规蹈矩,唯独与霞城表兄十分亲密,二人互相读书请教,整天在小屋里谈诗论文,一点也不避嫌疑。二人互生爱意,可梁霞城的父亲却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表妹为妻。蕙荪知道后,整日哭泣,也未将心意告诉父亲。

后来,钱家回乡养老,霞城也因事到外地。直到有一日,一位姓秦的公子到来,他家世好,样貌好,又有才华,钱父没跟女儿商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直到两家议定互送聘礼时蕙荪才得到一点消息。表哥听说后也匆忙赶回,可木已成舟,二人相顾无言。最终,蕙荪自杀,表哥随她而去,两家人将二人合葬,园中长出了两棵树,枝叶交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十四节气白露古诗词赏析 白露习俗典故介绍

全文共 20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每年到了这时就证明气候已经慢慢转入秋天,准备迎接仲秋节的来临。古时候,人们用四时配五行,秋天属金,金色白,所以就把秋露称之为白露。相信大家在这几天已经稍稍感到凉意了,早晚的温差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白露有哪些习俗,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有关于白露的诗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2019年白露:9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玄鸟归|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白露习俗

祭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吃龙眼

福州地区的人“白露必吃龙眼”。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每逢白露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他们认为在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

白露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后来渐渐销声匿迹。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时,有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

采棉花

古人曾有诗道:“惊寒灯夜短,半枕动鸡鸣;颠倒衣裳去,田间满钟声。”

棉花不论草棉、木棉,都是入秋开花,棉铃渐次开放之后,就可以随时采收了。女子一般在九月收拣棉花,以供纺织,辛勤劳作,昼夜不息。

所谓“促织鸣,棉花盛”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

白露养生

白露到,真正凉爽的秋季就来了,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我们来说一说白露养生的衣食住行:

衣|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早晚及时添加衣服,注意腹部保暖,以护肾气。

食| 白露以后,天气转凉,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如梨、红薯、栗子、大枣等食品。

住|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行|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但外出锻炼要注意动静结合。

白露诗词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抒发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艺术意境。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虽以“怨”为题,却不露“怨”字。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后二句写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全诗无正面描摹,仅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衰荷》

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衰荷》是一首动人的惜荷佳作,对荷魂牵梦绕,藕断丝连.一茎残荷,半蓬枯叶。寄托着人生之惑和别离之痛,残荷之美是悲壮、是孤傲、还是透着愤世?其实都不是,是残荷之傻在静听风声、雨声时仍然切切的牵挂。

《灞上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全诗朴实无华、融情于景、真切感人。初定的秋风秋雨与频频南飞的雁群,渲染出浓浓的秋意;他乡的落叶与寒夜孤灯,烘托出诗人的孤单凄楚;园中滴滴白露与孤单同野僧为邻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是谁说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典故介绍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兄弟手足妻子衣服”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说过,不过放到现在这句话肯定就不对了,因为有歧视女性的意思,不过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让这句话从刘备的口里说出,因为刘备有好几次都抛弃自己的老婆孩子,独自逃跑,所以在刘备的眼里老婆的重要性还不如兄弟。虽然在那个时期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但是把妻子比作是衣服也的确有些过分了。

刘备较有名的一句话叫作“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是在张飞喝醉酒后被吕布夺了城池,张飞独自逃走了,刘备的家眷都在城里。面对关羽的责备,张飞欲自杀,这时候刘备慌忙阻挡说了这句话。后世很多人对刘备的这句话深表怀疑,认为他是在笼络人心,甚至是后来的赵云面前摔阿斗,其实也是这句话的又一验证。

当然,刘备也是男人,也有温柔的一面,比如他在和孙权妹妹刚结婚的时候就和他儿子一样乐不思蜀了,整天和美人亲热,幸亏诸葛亮给赵云留了锦囊计,才让周瑜的计划没得逞,才再次唤醒了刘备的大志。糜夫人跳进自杀,也未见刘备如何悲痛欲绝。并且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家眷多次被陷,但是没见刘备日夜痛哭,但是关羽死后,刘备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关羽死后,刘备整日痛哭,决意伐吴,谁说他也不听,诸葛亮、赵云等苦谏他全然不听,甚至要杀了秦宓,诸葛亮上表进谏,他掷表于地,坚决不听,后来连诸葛亮都没办法了,叹说“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可见刘备态度的坚决。

当然刘备的这个举动被后世证明是错了的,也违背了诸葛亮隆中对时提出的宏伟蓝图,最终他自己也落了个惨败,在白帝城仓促托孤的下场。但是刘备用行动证明了他的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话,虽然留下了千古遗憾,但是却将此话信守了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威风凛凛什么意思?威风凛凛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许褚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典韦死后,许褚就成了曹操的贴身保镖,曾多次立下大功。许褚刚出场时,与典韦大战两次都分不出胜负,从此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将他招至自己麾下。后期曹操对战吕布,许褚先是斩杀吕布大将李封,又同吕布大战二十回合,最后有典韦等人顶替。看得出许褚之勇猛实在世间少有。这次介绍的成语“威风凛凛”就和许诸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发生在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许褚、典韦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典韦手下军土,飞报曹操。操大惊,忙引众将来看。

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分付典韦,今日且诈败。韦领命出战;战到三十合,败走回阵,壮士赶到阵门中,弓弩射回。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次日,再令典韦引百余骑出。壮士笑曰:“败将何敢复来!”便纵马接战。典韦略战数合,便回马走。壮士只顾望前赶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贯姓名。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吕布为争夺兖州展开激战,其间又率部前往汝颍地区扩充势力,并与当地的黄巾余部爆发冲突。大将典韦在追击黄巾贼首何仪之时,来到了葛陂,因言语不和与一位壮士单挑两日不分胜负。曹操闻讯后,亲自赶来观战。当发现这位壮士武艺高强后,起了爱才之意。于是,曹操巧施计策,将这位壮士活捉,并将其招降。这个人,便是猛将许褚。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许褚出现在曹操面前时的英姿,叫做“威风凛凛”, 意为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这段典韦大战许褚及曹操将许褚收降的情节,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在《三国志 典韦传》中,并无典韦与许褚单挑的记载。而在《三国志许褚传》中,许褚加入曹操集团却有着清清楚楚的记载。据该传记载:“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小说作者虚构了典韦战许褚的情节,无疑是为了凸显许褚的高强武艺。

既然许褚单挑典韦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那么曹操为何对许褚另眼相看并委以“宿卫”的重任呢?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历史上的许褚早在投靠曹操之间,已经名满江淮,是该地区著名的侠士。据《三国志许褚传》载:“(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这样一位既有武艺又有队伍的侠士加入,曹操又岂能不另眼相看呢。

曹操将许褚任命为“宿卫”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两人的同乡关系密不可分。据《三国志》载,曹操和许褚一样,都是沛国谯县人氏。曹操在创建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的那一天起,就对谯沛籍属下另眼相看并委以重任。如夏侯渊、夏侯惇、曹仁等人,都是谯沛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作为许褚而言,既有高强的武艺,又是曹操的同乡,曹操自然对其青睐有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问鼎中原”,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成语是企图夺取天下的意思。但是这个成语讲的到底是什么故事,说的主人公又是谁呢?这一点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毕竟很多成语都是根据古代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而且每个故事也都有它的主人公!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说的是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2、问鼎中原的历史典故

“楚王问鼎”一事出自《史记·楚世家》。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但是,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对“楚王问鼎”,学术界存有争论。

古文: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再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个“楚子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晋书•王敦传》因而也云:“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问鼎”成了“篡夺”的替代词。 楚王问鼎也叫楚子问鼎。由楚王问鼎也引申出一些词汇,如问鼎中原。 另外,东周战国时期,周赧王也遭遇了一次问鼎的尴尬。秦武王跑洛阳去参见周天子的时候,周赧王在他的要求下带他去看了九州之鼎,武王年轻,天生神力,跑到雍州鼎前高兴地说:“此雍州之鼎也!”说完,举臂欲抱,赧王阻挡不及,武王已经抱起雍州鼎走了好几步,不过鼎实在太重了,后来武王力竭,鼎掉下来砸了他的脚趾头,武王大呼:“痛哉!”就倒地昏迷了,周天子大急,急忙差人把秦武王以最高规格送回秦国,不久,武王就死了,由于武王没有儿子,所以请了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昭襄王继承了王位。昭襄王就是安国君的爸爸,子楚的爷爷,秦始皇的曾祖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典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讲的是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成语意思是在刚开始有所失去,但是最后还是有所收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 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 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 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这是汉光武帝刘秀奖励冯异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们打败赤眉,将士都很劳苦,开始虽然在回溪吃了败仗,但是最终在渑池一战取胜,有失有得,应论功行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辕门射戟什么意思?辕门射戟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辕门射戟应该算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了。当时袁术攻打徐州,同时还约上吕布让他想办法进攻下邳,这才让袁术击败刘备。不过吕布对袁术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后袁术想吕布求亲,这才解除了后顾之忧。不过此后刘备也想吕布发来求救,吕布为了不让袁术消灭刘备于是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吕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刘备和纪灵。原文如下: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

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向东进攻袁术,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刘备回来依附吕布。吕布派刘备驻扎在小沛。吕布自称徐州刺史。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步骑三万人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的部将表示:“将军一直想杀了刘备,现在正好可以借袁术之手。”吕布却说:“不能这样。如果袁术打败了刘备,就将与北方泰山郡的将领联合起来,到时候我们将陷入他的包围之中。因此,不能不救刘备。”

于是,吕布调集了一千步兵和二百骑兵增援刘备。纪灵等人听说吕布来了,都收兵不敢进攻。吕布在小沛城西一里处安营扎寨,派随从请来到了纪灵,纪灵等人来到后与吕布一通饮酒吃饭。吕布对纪灵说:“玄德,是我的弟弟。如今弟弟被诸位围困,我这做哥哥的就不能不前来救援。我天性不喜欢与人争斗,只喜欢调解争夺。”

说完后,吕布命军侯在营门竖起一支大戟。吕布说:“各位请看我设这支戟的小支。如果一箭射中,各位就和解而去。如果我射不中,你们就留下来决战。”于是张弓搭箭射去,正中戟的小支。将士们都震惊不已,一致称赞道:“将军真是天生神威啊!”次日又聚会欢饮,然后各自撤军。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则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辕门射戟”,意为巧妙化解矛盾和纠纷。

说起吕布这个人,后人的看法大都认为他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其实这个看法也未必全对。从“辕门射戟”这个成语故事来看,吕布还是很有战略头脑的。他能看出袁术的真实用意,故此出手救了刘备。

不过,此次吕布救了刘备,并没有令刘备感恩戴德。没过多久,刘备便秘密招兵买马,企图威胁吕布在徐州的地位,之后,刘备又投靠了曹操,并随之向吕布发动进攻,最终还一句话要了吕布的命。难怪吕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望风破胆典故出处介绍 望风破胆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统一北方后也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当时曹操已经算是天下最强,所以他身边时刻有人提醒曹操趁热打铁赶紧把汉中也给拿下算了。但是曹操好像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打起了拖延战,反正吴蜀也不敢贸然进攻自己,如果他们两个联手那胜负也是不好说。这次要讲的成语望风破胆的典故就和这些事件有关,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晔传》,时间是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主人公是刘晔。原文如下:

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晔自汉中还,为行军长史,兼领军。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晔进言说:“明公(曹操)当年以五千步兵起家,诛杀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已经统一了十分之八,威震天下,势力之强盛连海外都为之慑服。如今您攻克汉中,蜀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恐,失去守卫城池的信心和胆量,趁着这个有利时机向蜀中进发,蜀地可不战而胜。

刘备本是一代豪杰,虽有谋略但行动迟缓,他占据蜀地的时日尚短,民心尚未完全依附。现在您攻破汉中,蜀人震惊惶恐,刘备的根基更加不稳。以明公您的英明神武,趁着蜀人气势倾倒之际出兵,必将战无不胜。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发动进攻,刘备任用精于治国的诸葛亮为相,再让勇冠三军的关羽和张飞统率三军,蜀地民心稳定,然后再扼守险要之地,我们就再无机会了。现在如果不进攻蜀地,必定成为日后的大患。”

曹操并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率领大军返回中原。刘晔从汉中回到中原后,被任命为行军长史,兼领军。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刘晔口中的“望风破胆”,意为远地看见对方的威势,就把胆吓破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完全被敌方的气势所吓倒。这也是由刘晔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曹操打败张鲁并占领汉中之后。谋士刘晔建议曹操乘胜追击,向刚刚被刘备占据的益州地区发动进攻。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也是曹魏集团夺取益州的最佳时机。可惜曹操并没有听从刘晔这一正确主张,率主力返回中原,将夏侯渊留在汉中镇守,最终也导致了汉中失守、夏侯渊被杀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并日而食典故出处介绍 并日而食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当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进行了很多神话。不过在正史中诸葛亮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功臣,他的精神起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学过,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其中一个成语并日而食的故事,来看看并日而食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发生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所牵涉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后主刘禅,一个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先来看看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讬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先帝考虑到汉朝与曹魏势不两立,帝王之业不能偏居一隅而安稳,所以嘱咐微臣征讨魏国。以先帝那样明察秋毫的本领估量微臣的才干,知道微臣本领微薄而面对的敌人却是非常强大、但是不去讨伐敌人,帝王之业终将会衰落。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去讨伐贼寇。因此,先帝将讨贼的重任交给了微臣而丝毫都不犹豫。

微臣接受这一重大使命后,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香,想到要北伐首先必须南征,所以在五月份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这不是微臣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能偏据于蜀中,因此甘冒为难来执行先帝的遗命,而有人却认为这么做是错误的。如今曹魏恰好在西面疲于依附内部的叛乱,又要分兵前往东部战线作战,这正是进攻他们的大好时机。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于这份名为《后出师表》的奏章当中,叫做“并日而食”,意思是两天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形容环境艰苦,后来也被用作生活贫困。不过,这句成语并非诸葛亮首创,而是出自西汉戴圣所撰《礼记·儒行》中的“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并日而食。”

在这份奏章之中,诸葛亮再度提到了北伐的意义,其中阻击为关键的则是“不伐贼,王业亦亡”。由于曹魏地处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远比蜀汉的力量强。如果蜀汉不主动发动进攻,就将是坐以待毙。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一搏,削弱曹魏的实力,进而实现先帝刘备中兴汉室的宏愿。

诸葛亮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历来引起不少争论。但客观地来说,蜀汉国小力弱,实力有限,连平定内乱的南征之战,诸葛亮都要“并日而食”,面对强大的曹魏帝国,想要取胜就必须倾尽举国之力。

纵观诸葛亮的数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取得一定战术效果,但并未取得战略上的胜利,反而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可见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即便如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注定最终会失望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材小用的典故由来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但是孙权并没有看上他。鲁肃不愿埋没庞统的才华,于是就推荐他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上任后,终日借酒浇愁,不理政事。刘备听闻后大怒,便命张飞、孙乾等人去耒阳县巡视。张飞一行人到了耒阳县府衙时,庞统却没有出来迎接。这时候,庞统的同僚跑来告诉张飞他平日不理政事。

张飞听后大怒,想擒拿庞统问罪。孙乾劝他见了庞统,再治罪也不迟。张飞见到庞统后,大骂他荒废政事。结果,庞统淡定自若,用半天时间就把所有堆积的事情做完。张飞看到后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庞统。在与庞统一番交流后,刘备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将其留在了身边,还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杀生之柄是什么意思?杀生之柄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叫杀生之柄,虽然这不是一个常用成语,但是放在古代还是非常出名的,这次就通过三国志里面的一篇故事帮助大家了解这个成语。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在三国中并不是很出名,但是曾为曹操立下过不少功劳,而且还有能力自制军队。而且他还成功击退过一次关羽,也是让曹操刮目相看,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李通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名叫李通。原文如下:

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李通妻子的伯父犯了法,被郎陵县长赵偐收监审判,最终被处以死刑。当时犯人的生死大权都掌握在州牧、郡守的手里。李通说:“我们正与曹公齐心合力,不能因私废公。”他很赞赏赵偐秉公执法、不献媚权贵的美德,与他成了至交。

官渡之战期间袁绍派遣使者授予李通征南将军的官职,刘表也想诱使李通背叛曹操,但都遭到李通的断然拒绝。李通的亲属和部下流着眼泪对李通说:“如今您孤军独守,形势危急。若没有大军前来支援,您将无立锥之地,还不如趁早投降袁绍。”

李通手按剑柄斥责道:“曹公英明有韬略,一定能平定天下。袁绍的势力虽然强大,但他不会用人,终究会变成曹操的手下败将。我宁死也不会有二心。”说罢,李通杀死了袁绍的使者,将袁绍授予的官印送给了曹操,又去攻打郡中的强盗瞿恭、江宫、沈成等人,并将他们的首级献给曹操。此战过后,淮水、汝水一带得到平定,李通也因此被封为都亭侯,升任汝南郡太守。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杀生之柄”,意为决定生死命运的大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定法》中的“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通。他本是荆州江夏郡的一名游侠,后来建立了一支私人武装,并在献帝建安年间投靠了曹操。曹操任命李通为振威中郎将,驻扎汝南郡一带。后来官渡之战爆发,袁绍和刘表争相拉拢李通,都遭到了李通的断然拒绝。不仅如此,李通还平定了汝南郡的叛乱,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

李通一生最为威风的事情出现在江陵之战期间。当时孙刘联盟围攻曹仁镇守的江陵。《三国志李通传》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李通不仅在战斗中击败了名将关羽,同时还打通了与江陵的通道,为后来曹仁的安全撤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是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飞笔点“之”字

唐天宝11年,李白北游蓟州来到独乐寺,恰逢独乐寺观音阁落成。众所周知,李白不但是“诗仙”,而且还有“剑仙”、“酒仙”之称。于是主持命人以好酒款待,当主持请他题匾时,李白已酩酊大醉,但心里明白,乘着酒兴,提笔一挥而就。第二天,当人们把匾额挂上去之后,现场一片哗然,原来“观音之阁”的“之”字上少了一点。这下急坏了主持,急忙跑到李白面前躬身施礼:“先生您看如何是好?”李白一愣,接着便开怀大笑,高声断喝“拿酒来!”此时有人备上两坛酒,笔墨也随之奉上。但见李白抱坛狂饮,直至脸红微醉时,抓起毛笔,蘸满浓墨,眼望大匾,踉跄两步,一个举火烧天,笔脱手而出,只见笔尖不偏不斜,正好点在“之”字头上,此时人群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就是著名的李白飞笔点之字,传为千古佳话。

泥塑金身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路过渔阳,就是现在的蓟县。因为粮草接济不上,陷入困境。李世民心中烦闷,无意中来到一座寺庙,只见庙内香烟缭绕,铜铸神像,栩栩如生,似笑非笑,若有言相告。李世民心中一动,便双膝跪倒,向神像祷告:“李世民率兵东征,路过此地,粮草不济,欲借神明贵体一用,待李世民班师之日,当以十倍金身奉还。”祈祷完毕,叩了三个头,随后命人搬倒神像,化成铜水,铸造钱币。以此解救了燃眉之急。 东征还朝之后,转眼就是一年,此事却没人提起。倒不是李世民故意赖帐,而是实有难处。当初因是急于借用铜像,并没细加考虑,便许诺以十倍金身奉还,如今细细一想,诺大一个金像,恐怕用光金库也不够。 唐太宗正为此事忧虑得寝食不安,忽接大臣魏征的奏折,打开一看,原来正是催促皇帝还愿的。言语很是不恭,明明是在责难,上写“昔万岁东征,粮草困窘,曾于渔阳借一铜像,以筹粮草,并许诺神明,一旦班师,即以十倍泥塑金身奉还。今圣上回銮过载,未践前言,故敢奏闻。臣闻为人主者,上不可失信于天,下不可失信于民……。” 李世民心里有病,正怕人说,一见魏征又来揭他的短,不由心内火起,他耐着性儿看看奏折,忽然发现“十倍泥塑金身”,不禁喜上眉梢,拍案称快。魏征所加“泥塑”字,可真正解决了难题。于是李世民马上发下诏书,营建独乐寺,重塑观音像。

白塔的传说

关于白塔,蓟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 古时候,有户人家为了给重病的儿子冲灾,娶了个媳妇。这媳妇很是贤慧勤劳,但过门不久,丈夫就死了。婆婆非常刁横,对媳妇百般挑剔,非打即骂,媳妇忍气吞声,每天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一天,媳妇挑水回来,婆婆嫌她去的时间长了,就劈头盖脸打了她一顿,还口口声声地嚷着,要把她卖掉。 媳妇心中委屈,一边走一边哭。忽见前边站定一位白须白眉的老者,问她为什么哭,她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老者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支鞭子说:“这支鞭子通着海眼,你回家去,把鞭子放进缸里,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水缸就满了。”媳妇一听,对老者感激不尽,刚要跪下谢恩,老者倏地不见了。 媳妇回到家中一试,果然灵验。不料,这时婆婆领着个人凶神恶煞地走了进来,原来婆婆真的把她卖了。婆婆一见媳妇手中的神鞭,就劈手抢了过去,可是缸里的水还是向外涌。媳妇心中一慌,也忘了怎么停水了。眼看着黑水咕嘟咕嘟往外冒,大街小巷全有水了,整个县城就要淹没了。媳妇急忙拨下铁锅扣在缸上,自己又坐了上去。这时,水涨,缸也长,好不容易水才住了,再一看媳妇,她也变成石头人了。 蓟县人为了纪念这个心地善良,拯救乡亲的好媳妇,就为她修建了这座白塔,取名“金炉宝鼎塔”。

乾隆支顶观音阁

观音阁檐下有八根擎檐柱,这是清乾隆十八年维修时添加的,“乾隆支顶观音阁”的故事在蓟县民间广为流传。相传乾隆当皇帝之前就多次来过独乐寺,并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乾隆十八年,便在观音阁东北处大兴土木,建造行宫,以便谒陵游玩时驻跸。一天中午,乾隆在行宫看书,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看见观音阁东北屋檐倾斜下落,直向行宫砸下,他大呼救命,猛然惊醒,原来是一场噩梦,但乾隆却忐忑不安,想是在佛门圣地动土建行宫,有违天意?为弥补对菩萨的惊动,消灾免难,决定大修独乐寺,特别是在观音阁檐角下支顶了八根擎檐柱,在心理上减少了大阁对行宫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画饼充饥”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画饼充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讲的是魏明帝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选拔人才不要单凭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后用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画饼充饥”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典故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在朝中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明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接着,魏明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务,卢毓推荐了郑冲。魏明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毓推举了阮武和孙邕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