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德化淮山饼【汇集20篇】

浏览

4951

文章

40

篇1:当代瓷坛的“德化十老”,个个“身手”不凡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雕塑界的“德化十老”是德化瓷器的大师级人物,我们大部分都是从德化瓷厂走出来,每个人手中都有绝活,现在已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是陶瓷艺术大师。本期的德化陶瓷带你去了解德化十老是谁。

还想要了解》》德化瓷器它美在何处

(一)苏勤明

苏勤明(1910-1969)名其读,又名金读,以字行,清代瓷塑名师及蕴玉瓷庄创始人苏学金之嗣子。一代瓷雕名师,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代表,蕴玉瓷庄第二代传人。1953年入德化瓷厂传艺并任雕塑组组长。1955年其作品入选德国来比锡国际技术展览会。

师承:许友义

徒弟:苏清河、周雅各、许金盾、邱双炯

代表作:苏武牧羊、关汉卿、和平万岁、木兰从军、投笔从戎、卖油郎、长征路上等

(二)陈其泰

陈其泰(1915-1995)又名国泰。一代瓷雕名师,福建省政府任命的德化的第一个民间艺人。1954年被选送杭州美术学院进修;1955年至1964年在福建省德化瓷器研究所工作;1979年至1985年在德化陶瓷科学研究所工作。他在几十年的瓷雕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瓷雕精品,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件,而是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其坦然无私的胸怀,在德化被人们广为颂扬,他的高贵品质深为人们所敬重。

师承:许友义

代表作:达摩、寿星、和合二仙(紫砂泥)、华国锋与矿工等。

(三)许兴泰

许兴泰(1941-2006)福建省陶瓷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父许文君是近代瓷雕名师许友义的主要传人之一。许兴泰1956年进德化瓷厂雕塑组工作,1964年被调到福建省陶瓷研究所担任雕塑设计工作,1974年调回德化瓷厂雕塑车间,1980年担任艺术瓷车间主任兼技术主任,1992年调任德化瓷厂研究所副所长、雕塑设计室主任。许兴泰创作的观音瓷塑,气韵生动,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永远隽美的艺术享受,被大家公认为当代德化观音创作的圣手!

师承:许文君

代表作:渡海净瓶观音(高88cm)、坐石观音(高36cm)、鱼篮观音(高48cm)、渡海观音(高96cm)、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

(四)苏清河

苏清河(1941-201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在长达52年的陶瓷艺术积累中,独创白里透红的特级中国白瓷“莹玉象牙瓷”,并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再现中国传统名瓷孩儿红,恢复失传陶瓷瑰宝,极至珍贵。”苏清河创作的弥勒佛,得其精髓,憨态可掬,人见人爱,尚无人能出其右。

师承:苏勤明、许光益

代表作:三打白骨精、泰国佛、坐岩戏珠弥勒、和合二仙(限量版)、倚麂观音、送子观音、狮头八卦绿釉香炉、九龙贴金黑釉花瓶、浮雕莲花绿釉花瓶。

(五)周雅各

周雅各(1942-2002)德化县城关程田寺格人,祖籍永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德化县政治协商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曾任德化瓷厂艺术瓷车间主任。德化县永成瓷雕工艺美术研究所主人。1956年进德化瓷厂从事陶瓷工艺美术工作,深受当时雕塑组领导、一代瓷塑名师苏勤明等老师傅所称许与器重。作品分别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和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等收藏。

师承:苏勤明

代表作:济公戏蟋蟀、龙头香炉、木兰扳弓、关公坐像、穆桂英挂帅、腾龙花瓶、建白香炉系列。

你可能也喜欢:

德化白瓷的特点:颜白如玉,剔透无暇

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

德化瓷器与景德镇区别:不仅是地域差异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德化黑兔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黑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又称德化黑毛福建兔,属小型皮肉兼用兔,至今仍有打洞穴居的习性。

泉州除了有华南兔外,还有一种泉州本地特有的驯养家兔:小黑。它的长相和一般意义上的小白兔不同,黑耳、黑眼、黑爪、黑毛、黑尾巴。它就是福建古老的地方兔种——德化黑兔,在清朝年间就有驯养记载。

早在清代乾隆十二年,泉州就有驯养小黑的记载。《德化县志》称小黑“月一产三四仔”。可见,至少在200年前,德化人就已经开始驯养兔子了。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德化黑兔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德化县现辖行政区域。德化县现辖18个乡镇,202个村(居)委会。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7°55′~118°32′,北纬25°23′~25°56′之间。东与永泰县、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大田县接壤,北与尤溪县相邻。土地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德化黑兔属于闽西南黑兔的一个经济类群,在德化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肉品质,当地群众都习惯称为德化黑兔。现全县存栏35万只,年出栏105万多只,产量2100吨,年产值1.4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德化职校有什么专业

全文共 121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金融贸易、教育和信息技术四个方面。专业主要包括工艺美术、艺术绘画(艺术高考班)、艺术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学前教育、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电子技术应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德化陶瓷博物馆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陶瓷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学府路17号,毗临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0亩,大楼建筑面积5700㎡,为框架结构两层仿古建筑,内设六个展厅及学术报告厅、资料室、库房、监控室等。该大楼自2003年10月动工建设,于2006年10月完工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一楼大厅镶嵌有一幅长13米,宽2.6米,由520块德化白瓷制作而成的高浮雕壁画。博物馆一楼三个展厅固定陈列《德化陶瓷史话》,面积1400平方米,展览以实物为主,配合图片、模型、场景展示,共展出藏品1000多件。该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表现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分为“水土宜瓷、千年窑烟”、“宋元瓷器、崭露头角”、“明代白瓷、独树一帜”、“清代青花、诗情画意”、“海丝瓷路、蜚声宇内”、“民国瓷器、承袭传统”、“瓷国明珠、百花齐放”等七个单元,展览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阐明了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瓷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

2008年3月31日起,我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5月,我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

一、冬时制:

上午:8:00—11:00

下午:14:30—17:00

二、夏时制:

上午:8:00—11:00

下午:15:00—17:30

景点位置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学府路17号

浔中镇:浔中镇位于德化县南部,为德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与龙浔镇隔浐溪相望,东南连三班镇,东与龙门滩镇接壤,北接国宝乡,东北紧挨雷峰镇,西边毗邻盖德乡。全镇设有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8829人,均为汉族。现有党员744名,党委2个,党支部31个,党小组43个。旅外华侨、华裔1.5万多人,还有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德化国宝云龙谷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国宝云龙谷位于中国瓷都德化的中部略偏西南,省道206线旁,距城关15公里,交通便捷。景区按“一带四区”布局,即峡谷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总面积5000亩。

景区内有1200多种高等植物、100多种大型真菌、100多种内陆栖脊椎动物,呈现出戴云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森林氧吧;神奇的九龙溪、神匠的溪中怪石、复杂的原始森林、巧夺天工的大小酒瓮,孕育了旖旎的峡谷风光;荷花、樱花、睡莲、映山红、枫叶、紫薇等四季花草,构成一幅美丽的诗画山水世界;佛岭古村、明代抗倭古堡、云龙宫、朱熹遗迹,保存着浓厚的乡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日月亭、情人潭、鳄鱼滩、雄狮赐福,传唱着古老的情歌;古朴的民俗物品、新奇的植物迷宫、趣味的农耕体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聪明才智;德化黑鸡、德化黑兔、德化梨等土特产品,更是让您过足农家山珍野味瘾……这里是戴云山麓最理想的山水田园休闲旅游驿站。

开放时间:08::00-17::00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农家乐”餐馆、悠谷山庄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德化陶瓷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陶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特定品质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文化典故

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著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德化瓷器与景德镇区别:不仅是地域差异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都是驰名中外的瓷器生产地。

这两个地方所生产的瓷器,大多具有很高的实用、艺术、收藏价值,受到业界的好评。

但二者当然也是有些区别的,可不仅仅只是产地不同。就让德化陶瓷来为你比较。

一、制作方法的不同

德化瓷器一般为低温烧制,烧制速度较快,成品色泽亮丽;而景德镇瓷器一般是高温烧制,烧纸时间长,其成品色泽持久,少有变色,褪色情况,并且易于清洗。

二、用料及外观的不同

表面上只是因为二者产地不同,但实际上是因为两地制造瓷器的原料不同,使得烧制的成品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德化瓷器,是用传统德化粘土烧出的,其色泽白而半透明,独具特色,故以被誉为“中国白”的白瓷着称于世;而景德镇瓷器,其使用粘土含铁量较高,虽以景德镇传统的还原焰去烧制,但烧成以后色泽依然不是很白,而是泛着一种特别的青色,这在景德镇代表性的产品大陶瓷花瓶中可以体现。

三、制窑炉和功能性的不同

德化瓷器所使用的窑炉,主要是民窑,生产出的瓷器往往更贴近生活需要,一般是供人们日常使用;而景德镇瓷器生产的窑炉,主要以官窑居多,其功能相对复古,主要走观赏、装饰、收藏路线。

四、艺术性的不同

景德镇的瓷器,大都为手工绘制,其笔触和细致的程度令人叫绝,因此产量相对较低,也导致大多景德镇瓷器价格不菲,尤其是那些出自艺术大师之手的作品。

德化瓷器,也有不少工艺水平优秀的作品,其多集中在人物花鸟方面,非常具有价值,但相比景德镇瓷器的细腻精致,德化瓷器则更多利用贴花的技术,将颜料做成花纸,大量量产,再直接贴在瓷器上,艺术性比起景德镇瓷器,相对还是有些差距。

结束语:作为我国两大着名的瓷器之乡,德化和景德镇的瓷器作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受到广泛的喜爱,虽然二者在制作材料、工艺和功能性、艺术性上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化瓷器与景德镇瓷器,都是我国瓷器产业的杰出代表。

你可能也喜欢:

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点是什么?

德化白瓷的特点:颜白如玉,剔透无暇

德化瓷器的特点,三大特点认识德化瓷

古都古城繁多的陕西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共德化支部旧址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德化支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德化支部旧址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豹尾堂。

早年丁墘村是德化县城西南隅的一个小村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经济落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德化县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所在地和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为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发表了《北伐宣言》。从此,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筹划入闽。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生夫妇,于同年秋返回厦门,受中共厦门总干事会指派到德化,以找伤科拳师治伤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住在城关塔雁街后“吉记”染布店的郑信贵处,以助理店中帐目、协助店员工作为掩护,不断向郑信贵灌输革命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郑信贵感情甚笃。此后,唐生又结识了丁墘村农民张顺月,关系逐渐密切,便到张家住下,受到张顺月的关心和照顾。唐生在熟悉和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或秘密召开会议,或化装外出私访串联,在丁墘一带积极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先后发展了张顺月、郑信贵等一批共产党员。由于开展工作的需要,唐生在德化活动了一个多月回到了泉州,随后又与庄仰山一起来到德化,共同开展工作。

1927年1月,德化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德化支部在丁墘村成立了。支部负责人由中共闽南部委(特委)派来的庄醒民担任,共有党员7名:庄醒民、唐生、庄仰山(女,台湾人),张顺月,苏兴理、林书作、郑信贵。中共德化支部的建立,掀起了德化革命斗争新的一页。

2004年7月1日,位于丁墘村豹尾堂边的中共德化支部陈列室举行了开馆仪式,并被列为德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德化支部陈列室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中共德化支部成立的过程,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德化人民在中-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的革命活动。

信息来源:永春县委党史研究室

丁墘村:丁墘村丁墘位于龙浔镇的南部,东与宝美村相连,南与高阳、大坂毗邻,西连丁溪、英山,北与湖前门居委会相接。有陈、黄、张、李、许等姓氏,1999年末有1240户4720人,辖20个村民小组,有0党员62名,分别住在大洋、霞田、德备、毕石、罗昌洋、埔尾洋、墨苑、山猪坡等自然村落,有大卿宫等古迹。全村土地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德化十八学士茶花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十八学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它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十八学士”是李世民为唐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后世多以此为画题。另有一义为花名,墨兰素花佳品,一茎花最多可开至十八朵,故称十八学士。由于十八学士受到人们的喜爱,福建省德化县也广为种植,2013年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学士茶花为德化县花。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

花卉

地域范围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德化县辖区内的龙浔镇、浔中镇、雷锋镇、三班镇、龙门滩镇、国宝乡、盖德镇一带,东到龙门滩镇朱地村,西到盖德乡宝坑林场,南到三班镇岭头村,北到雷锋镇上寨村,保护范围为7个乡镇、85个村。地理坐标: 东经118°5′19"-118°30′20",北纬25°23′55"-25°41′58"。总保护面积63025公顷,年生产面积666.7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株型紧凑,枝条直立,树型丰满;叶蜡质明显,富有光泽;花蕾分布均匀,花型中等,花瓣属于完全重瓣型,花色艳丽,最为特别的是其花色、花形变异丰富,在同一株上能开放多种花色花形的花朵,常见花色有“五彩”、白色、粉色、红色等,其中以“五彩”十八学士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中国古床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5月,2012年扩建改陈。目前新馆近邻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烟墩山遗址公园的历史文脉,实现了文化的聚集效应,为马鞍山旅游观光增添新的亮点。

新馆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落成开馆,一期展览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三层,5个古床陈列区,共设12个主题馆。德化堂古床馆云集了全国各地300余张古床,数量为全国之冠,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私人古床专题博物馆。德化堂古床馆从明清以来收集了不同材质、不同地区的古床,传承有序,历史脉络清晰,明代金丝楠木床,以其简约大方,比例权衡适度,产生“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清代拔步床有“床中床,罩中罩”的说法,尤以潮州床为经典代表,体现了一种厚重、繁缛、艳丽的风格。集上品材质,雕饰技法圆润老道,吉祥寓意,滋心润神。而民国片床又以其简洁实用、艺术趣味多元化,把中国古床文化推向了又一个高峰。这些古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品种多、地域广、年代久、品相好、内涵深,是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的重要特色。

德化堂古床博物馆中的“德化”一词出自于《周易》“德博而化”。起这样的名字就是希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缘德而来,从德而为,和德而修者济济一堂”,来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德化窑白瓷鉴定要领,搞定名粹就这么简单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至今在历史文物上保存的大多都是一些字画以及烧制而成的瓷器。瓷器最为出名的就是出自于“瓷都”景德镇,不过在不同地区的瓷器也有着很多当地的特色。

那么,本期学习德化瓷器鉴定要领

瓷土和釉料中都含有一定的氧化铁,氧化铁经过1300度高温焙烧后,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但如果胎土和釉料中所含的铁元素含量低于0.75%,经过焙烧即会形成白瓷。

因此,德化窑烧造的白瓷不是将白色的呈色剂添加到胎土或釉料中,而是选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再经过加工,使其含铁量降低,在高温还原的氧化中,洁白的瓷胎加上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造出白度极高的白瓷。

所以在白瓷烧造史上先后出现有“青白釉”、“甜白釉”、“象牙白”等白瓷产品。德化窑生产的白瓷是白而不青,还是由于含氧化硅和氧化钾,玻化程度极佳,胎薄釉片白,产品透光色呈粉黄,这是与别的白瓷不同的地方。

五个鉴定要领:

1、目视表面观察: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

2、迎光观察: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当然,迎光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

3、釉面光亮度观察: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真品釉面温润弱光。

4、从制作工艺上观察: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形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5、从易损的部位上观察:真品在长期收藏过程中,如手指、衣纹、珠粒、牙齿等,尤以精细易损部份常出现的折断、损伤甚至脱落现象,这些伤痕均应为旧痕。新仿品则没有这些特征。

真品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三个要领:一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易损部位有无断裂痕,界面是否为旧痕。二是闻,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个无任何异味器皿中一段时间,然后在房间或办公室内确定无风静止的状态下,将器物迅速从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间,立即用鼻子闻断裂口及其它部位之味道。

这种方法至少可以印证以下几个问题:1、可以判断出断裂缝是用什么粘合剂胶接;2、根据气味的强弱,可以判定断裂口胶接的大体时间;3、也可以断定除使用各种粘合剂外,还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学药剂。

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异味后,在物品的无上釉部分轻轻舔一下,接触面尽能大些,看是否有异味,一般情况是,凡舌头感觉有轻微“麻”之现象,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过酸性化学药剂浸泡过。

你可能也喜欢:

德化瓷器的特点,三大特点认识德化瓷

瓷都是哪个城市的别称,你知道吗

曾经风靡畅销的明代德化窑瓷器特点

罗列“中国之最”:中国三大瓷都包括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福建历史文化的骄傲,德化窑的特点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多无法割舍的东西,当你不在乎它的时候,它会没有任何的存在感。可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你才会了解它对你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那么,本期了解德化瓷器德化窑的特点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其始于宋代,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以烧造白瓷着称。其“象牙白”可与明永乐时景德镇创烧的甜白瓷相媲美。景德镇的甜白瓷中微微泛青,德化窑则是一种纯白釉器,胎质致密,釉面纯净晶莹、光泽如绢,釉色凝脂、通体透明。

在光照下隐现出肉红或乳白的色调,又称“鹅绒白”,外国更赞为“中国白”。它釉色纯洁莹白,胎与釉浑然一体。结合的非常紧密,釉层和胎质几乎分不清。其优秀作品不以纹饰为主,而刻意追求材料的质地美。

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德化瓷塑极为着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在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着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着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

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

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汉族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你可能也喜欢:

德化瓷器的特点,三大特点认识德化瓷

曾经风靡畅销的明代德化窑瓷器特点

德化白瓷大师有哪些,继承从古至今的技艺

德化瓷器与景德镇区别:不仅是地域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声名远播的德化瓷器,它美在何处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著名景点中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德化瓷器,这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静的的瓷器充满了喜爱,因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收藏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魅力所在吧。

德化县位于中国东南福建省中部,以出产白瓷为主。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瓷土矿藏密布,质地优良,是中国瓷器的着名产地,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

德化瓷器始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进而取得了很大发展,在中国瓷艺中独树一帜。清代德化瓷器的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清人烧制的瓷塑艺术品相继在上海、台湾、日本、英国的博览会上荣获四次金奖。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化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烧造的传统瓷器品种发展到390余种,现代题材的产品也日益增多。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称。种类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德化瓷器中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

明代是德化瓷业史上雕塑工艺最为兴旺的时期,民间的能工巧匠如何朝宗、张寿山、陈伟、林朝景等人,吸收泥塑木雕等传统技艺,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应用瓷器胎釉的质感特点,精心烧制各种形象的道释人物,无论造型神态和细部线条处理都刻划细腻、表现逼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一代宗师何朝宗,德化后所村人,他创作态度严谨认真,刻意求工,一丝不苟,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他的瓷塑成就主要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他雕塑如来观音,达摩等佛像人物,尤以观音作品称着,冠绝一时。

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千年观音,虽未知是何人所作,但其造型也很有特色。该器通高25。8厘米。分上下两段塑造。上部观音结跏跌坐于莲花之上,正身双手台掌作祈祷状,神情肃穆。另有十六手臂自背部上下展开,腕内各执火焰、灵芝、桃实等杂宝法器。下部为海水浪座,左右浮雕二龙,张口吐舌,昂首对峙,龙背各立神像,执笏朝奉。虽然层次复杂,但各部分比例协调,上下两段又以柱状承托隔开空间,处理得体。观音上身虽然集中了莲冠、飘带、披巾、缨珞、玉镯等众多装饰,但以简练的手法增添了华丽的形象,无繁琐之感,达到了造型艺术的整体统一。如此层次复杂,又以上下隔开,在烧成上难度是很高的。

明代工匠高超的瓷塑技艺,一直为后世风范。雕塑人物而外,明代德化窑还生产陈设供器和日用器皿。陈设供器是大宗产品,此类作品的造型主要是仿制商周青铜器和当时所流行的式样。形制大小不一,大者质朴厚重,可作为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典雅,可供案头赏玩。其特点是造型规整,结构合理,装饰不多,气氛庄重,以胎釉的质感取胜。

工匠善于利用器形的体积感,器形的轮廓线,以及堆贴上去的兽头、铺首、蟠螭、夔龙等凸出部分富有弹性的弧线,把体积感中最强烈部分安排在显着的部位,甚至不作任何装饰,烘托出浑然一体的古色古香气氛。以习见的香炉供器为例,属于仿古类型的有印花饕餮纹双耳四足方鼎式炉、印花双螭耳三兽蹄足炉、贴花梅花纹双耳三足圆鼎式炉;属于明代典型式样的有:印花云雷纹高筒形罄式三足炉、竹节筒形三足炉、印花回形纹双螭耳宣德炉等。

建白瓷的装饰应用了印花、堆贴、划花和透雕四种手法,因器而异,不落俗套。常见图案是松鹿、松鹤、八仙、螭龙、梅花、盆景和仿古的云雷纹、夔龙纹、饕餮纹等。其中堆贴技法最为普遍,对增强器物的立体视觉起到显着作用。如贴螭壶,圆筒状的壶身左右,一璃为銎,俯首向下翘尾作翻腾状,一螭为流,昂首张口,四足贴壶身作飞跃状,又一小螭居壶盖中央为纽,螭龙追逐嬉戏的生动情态与壶身结合成器,既实用又美观。

以往读到德化瓷器,一概流称之曰“白建”,其实是偏面。就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来说,清代青花瓷器则大大超过建白瓷器。青花瓷器之在清代,不仅供应各地民间的日用需求,而且还供御朝廷宫府,甚至大量地运销南洋群岛以至东非海岸,这都是有出土实物可以为证明的

德化青花瓷器品种,以日用饮食器皿数量最多,陈设供器次之。造型的特点主要从实用结构出发,采取当时流行的形式。器物无论尺寸大小,胎体都比较厚重,未见轻薄者,体现朴实稳重的特点,制作时广泛应用模制轮修。因而趋于规格化的倾向,适应产品多数量大的要求。

明末清初,德化瓷器,由于窑炉结构、配方原料和烧成气氛的变化,由乳白演变为淡青色的白釉,这种色调很类似当时景德镇的白釉,只是釉光比较景德镇白釉刺目,因而又有“填白”或“甜白”之称。胎骨的瓷土淘洗不如建白瓷精细,加上成份有所变化,呈色由“糯米胎”变成普通的白色或灰白色,质地非常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瓷雕烧制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我国民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杰出代表。

通过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烧制出的瓷雕作品,技艺高超又富有美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那么今天的德化陶瓷就为你介绍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这门汉族传统的手工技艺。

德化瓷雕塑烧制工艺可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烧制成品三个过程。

首先是选用德化当地优质白瓷土为原料,精细加工,选用这样的原材料,最终烧制出的瓷器成品,其色泽白而半透明,即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白”。

其次是进行雕塑成型,德化陶瓷的雕塑,是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兼收并蓄,综合了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何朝宗开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将用料雕塑成型,其制作技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另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等到晾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雕塑成型的环节,一般是以模制为主,兼有少量捏制为辅。

最后的步骤,是放入烧瓷窑中,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传统的德化瓷雕,是木柴烧制,与工业化的天然气烧制相比,难度大,成品率低,即便是同一窑,同样的瓷器,烧制出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德化有句话说:一个窑里是不会烧出完全相同的两件瓷器的。

德化瓷雕塑技艺,是我国民窑瓷塑工艺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不受官窑繁琐拘谨的羁绊,取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胎釉坚固致密,其产品器型丰富,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民间陶瓷艺术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反映,是民间陶瓷审美的一个具现化。

结束语:自宋代以来,德化瓷雕塑一直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外销,对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窑业技术的科技进步。

你可能也喜欢:

佛教的上香礼仪及含义是什么?

广州西关骑楼图片,将历史铭记下来

中原文化的根本问题: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古都古城繁多的陕西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德化早熟梨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早熟梨--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7月以来,德化县早熟梨陆续成熟上市,脆甜多汁的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顺畅且价格高,现场采购、网络订购十分红火。该县辉阳村是早熟梨种植专业村,地处戴云山山麓,远离城市和工业,为原生态种植地,不仅“辉阳梨花”景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田园”称号,而且所产早熟梨被誉为“梨中之王”,目前售价达到20元/kg左右。

德化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早熟梨之乡”称号。

1996年以来,德化县从台湾、山东、浙江等地引进优质早熟梨品种。经过多年实践,德化初步形成了区划科学合理、建园连片集中、果园规格标准、生产生态兼顾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县有10个优质早熟梨科技示范场,2个5000亩以上和4个2000亩以上德化梨生产基地乡镇,总面积3万多亩,产量近万吨。

同时,德化县加强项目引进、品牌建设力度,申请注册了“九仙山”牌果品商标,制定了《德化新世纪梨》产品标准,并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地方标准,促进早熟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德化瓷精华所聚,德化陶瓷博物馆地址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陶瓷是我国传承上千年的艺术,更是有着现如今都令人为之赞叹的魅力。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陶瓷更是其中之一的代表,不同的陶瓷有着不一样的独特。

那么,本期德化瓷器了解德化陶瓷博物馆地址

德化瓷器是瓷国的璀璨明珠。领导曾亲自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高度评价了德化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显赫地位。改革开放古瓷都再展辉煌,被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德化制瓷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对国内外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即有陶瓷生产。唐末五代,出现了陶瓷专着,宋元之世,德化窑的青釉、青白釉、黑釉和白釉瓷,畅销海外。明代,独树一帜的象牙白瓷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盛誉,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艺术达到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峰而垂范后世。

清代,德化青花瓷器争奇斗艳,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苑进入了万花齐放的春天,继承传统工艺,发展现代科技,瓷雕、建白瓷和高白瓷被誉为瓷坛的。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该馆位于唐寨山森林公园内,毗邻陶瓷学院。占地面积82亩,大楼建筑面积5700m2,为框架结构两层仿古建筑,内设六个展厅及学术报告厅、陶吧、资料室、库房、监控室等。该大楼自2003年10月动工建设,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于2006年10月完工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0多件,一楼大厅镶嵌有一幅长13米,宽2.6米,由520块德化白瓷制作而成的高浮雕壁画。博物馆一楼三个展厅有固定陈列《德化陶瓷史话》,该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表现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

分为“水土宜瓷、千年窑烟”、“宋元瓷器、崭露头角”、“明代白瓷、独树一帜”、“清代青花、诗情画意”、“海丝瓷路、蜚声宇内”、“民国瓷器、承袭传统”、“瓷国明珠、百花齐放”等七个单元,展览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阐明了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瓷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一展厅有德化陶瓷产区发展及有关瓷都德化题词的照片;第二展厅有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实物作品;第三展厅有当代名师作品;第四展厅有德化出土、征集的古瓷标本及国内、外德化古瓷器照片。

你可能也喜欢:

曾经最繁华之地:德化窑址在哪里?

德化窑白瓷鉴定要领,搞定名粹就这么简单

德化瓷的新老如何鉴定?全部靠肉眼

德化窑的胎体特征,异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德化瓷器的特点,三大特点认识德化瓷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陶瓷是汉族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盛行于宋代,之后在明代得以巨大的发张。以其中的白瓷最为出名,而且制作细腻,雕刻也精美,更让人喜欢的是因为它的造型生动,所以德化瓷有三大特点能够很快的辨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制作方法

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德化陶瓷业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着成就,器皿类的产品则比较少的受人关注。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产,供内外销的需求,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化陶瓷器皿类的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这两大类器物,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

日常生活用器的造型多沿用传统形式加以演变,或是模拟自然形态加以整合,设计者考虑到造型需要适应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特点,构成了符合其属性与特征的形式语言。

德化陶瓷造型与装饰明显地看到受商、周青铜器和玉器的影响,同时还有明代宣德炉的意味,特别是炉的造型和装饰更为显着。德化陶瓷优秀的传统造型筒形双螭壶、狮首筒形瓶、象耳弦纹尊、犀角杯等,都是其他产区很少见的独特的样式。

白瓷代表

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

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

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

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着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可能也喜欢:

独具黎族特色的黎族陶瓷文化

风水摆件:什么是陶瓷室内喷泉?

独具成熟特色的山东淄博陶瓷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德化黑鸡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黑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化黑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黑鸡是福建省唯一幸存的珍稀品种,因其毛、皮、肉、内脏均为黑色, 德化黑鸡

且肉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含有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而得名,素有“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美容如珍珠”之称。经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测试,该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D、E和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营养成分高于一般土鸡的二、三倍,而脂肪含量却极低,数百年来,农耕食代德化黑鸡一直被当地人选为妇女坐月子时补充营养的上佳滋补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

虽然戴云黑鸡在德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县志记载已有500年历史),但由于该鸡“娇贵难养”,对养殖防疫等多方面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故数百年来,农户只是零星养殖,且数量有限,濒临灭绝。2002年,为保护戴云黑鸡这一珍稀品种,德化县委、县0积极采取措施,在全县现范围内对这一品种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提纯,并上报申请福建省家畜地方品种保护。

德化黑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德化县 《关于界定德化黑鸡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请示》(德政〔2007〕2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德化县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德化陶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赏析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德化陶瓷明代时期是发展最为鼎盛的,期间也培育了大量的德化陶瓷大师,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明代大师何朝宗。而他也有瓷圣的称号。你想要了解他吗?想要看看他到底厉害在哪里吗?本期的德化陶瓷带你去了解。

还想要了解》》德化瓷器图片欣赏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cm,底座径13.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只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明,高4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达摩身披袈裟,前额宽大,鬓发卷曲,双眉紧锁,二目俯视,双手合抱于袖中,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衣袂飘荡。通体施象牙白釉,釉质肥厚滋润。雕工深入锐利,衣纹飘逸流畅,浪花翻卷自如,颇富动感。人像背后刻“何朝宗制”四字阴纹印。

明代德化窑烧造的瓷雕久负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为着名。此像雕刻精湛细腻,线条流畅,更兼以洁白如玉的瓷质,表现出达摩飘洋过海传播佛法的高僧形象,是德化窑之佳作。

德化窑白釉鹤鹿仙人雕像,明,高39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瓷塑人物鹤发童颜,双眼微睁,面带慈祥笑容,身穿宽大鹤氅,怡然自得地盘坐于洞石之上。其头微偏,两臂交叉扶于石桌之上,右手托一经卷,俨然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洞石左侧卧一小鹿,昂头竖耳,凝视老人。洞石右侧立一仙鹤,长腿,曲颈,作寻觅状。鹿与鹤的动静完美结合,给瓷塑增加了不少生气和情趣。通体施白釉。老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记。

何朝宗能够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除与他的高超技巧有关外,也与德化窑使用的瓷土和烧制技术密切相关。首先,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常常呈现出玻璃品相,胎体细密,透光度好。其次,从釉色上看,德化窑使用的胎釉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克服了白瓷纯净度不够的缺憾,其釉色更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烧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利用这种收缩度,使作品立体质感更加突出。

如意观音,现藏于重庆市中国三峡博物馆,高19.1厘米

坐岩达摩,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高33厘米

你可能也喜欢:

当代瓷坛的“德化十老”,个个“身手”不凡

中国十大名校简介,中国十大名校是那几所

荆楚凤图腾?荆楚文化图腾图片大全

快节奏的美国快餐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诏德化碑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南诏德化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南诏德化碑位于苍山下的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当年太和城的国门外。此碑立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碑高3.97米,宽2.46米,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碑文现仅存八百余字,被誉为“云南第一大碑”。碑文内容记述了南诏初期的历史,以及与唐王朝的关系。其书法秀美,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游客可从下关或大理古城乘中巴前往,票价2元。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大理苍山无为寺清碧溪大理宝林寺中和寺大理花甸坝凤眼洞喜州花甸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