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提高儿童的交际能力 经验丰富(精彩五篇)

浏览

172

文章

5

篇1:如何提高儿童的交际能力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给孩子社交的机会都带着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在经历大场面之后,自然就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比如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参加联欢活动,或者把邻居的小朋友都请到家中,让孩子养成热情待客的习惯。

详细内容

1

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交往,这也是提升交际能力必不可失的,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还可以学会如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何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

2

鼓励孩子经常性参加集体活动,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有机会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懂得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如何玩耍。

3

在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前,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以及习惯,让孩子能够成为众多孩子的伙伴,愿意和其他的朋友一起分享玩具,这自然就能够拓展交际能力。

4

还需要培养孩子的情绪状态,告诉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自然更容易被社会认可,消极的情绪应该尽可能的压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提高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有哪些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种儿童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玩具的安全性一直让很多家长堪忧,因此家长在挑选玩具时要主动替孩子把好关。提高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有哪些?且看以下分析。

像一些拆装的小玩具,只要孩子感兴趣,都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多时候,小孩子想要的是父母陪伴一起玩耍,这样的小孩子动手能力不会差的。

可以提高儿童动手能力的玩具:

1.布制玩具不同布料制作的玩具摸起来手感不同,这可以让孩子用触摸的方式来了解各种新事物。而且,布制玩具会让孩子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感到舒适,愿意用双手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2.可以拆装、压扁或折叠的玩具那种可以拆成几块再重新组合回去的玩具能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在锻炼孩子双手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积木、拼图等玩具都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工具。

3.可以发出声音或会唱歌奏乐的玩具有些玩具一碰就会奏乐或发出有趣的声音,它们可以培养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技能,并在音乐中增强创造力、想象力。

4.色彩鲜艳的玩具色彩鲜艳的玩具可以增强视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个头比较大的彩色玩偶或枕头,以及一些绘制有夸张鲜艳图案的物品,可以让孩子学会区分不同的形状和色彩,同时刺激了他们的创造力。

5.彩色积木或者塑料瓶这样的玩具需要孩子去抓握,并刺激他们做出抛物、掉落、紧握等动作,促进手眼的配合能力。需按照玩具形状将其塞入不同洞口的游戏,还可以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6.会和孩子“藏猫猫”的玩具有些玩具能在按动某个按钮时跳出来或"消失",这可以教会孩子懂得因果关系,增进手眼配合能力,同时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内容有小编提供,如有什么不周全之处,还请大家谅解,最后小编恳请大家能多多关注,关注哪些玩具最适合儿童等一些儿童玩具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提高交际能力的技巧

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能跟使你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少走些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快来跟小编一起“”。

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面对纷繁而庞 杂的社会,常常感到迷惑和不安,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地位实在渺小,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对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表现得没有信心。实际上, 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初步掌握些社交心理和社交技巧,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

个人品质的缺陷

自 私——私心过重,精得可怕。或损人利已,或落井下石,或乘人之危,或一毛不拔,使人们与他交往望而却步,甚至化友 为敌。

虚伪——虚情 假意,表里不一。台上握手,台下踢脚;嘴上甜蜜蜜,心中一把刀;平时好,关键时刻踢—脚。

骄傲——自我膨胀,蔑视他人。相互尊重,才能 取得认同。

刁钻——拨弄是非,制造矛盾,破坏团结,破坏人际关系。在一个群体 里,常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散布流言,挑拨离间。他们破坏了群体内的团结。

那么,什么是好的人际关系呢?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美国社会心理学爱舒尔茨认为,一般来讲,人际关系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谦让型。其特征是 “朝向他人”,无论遇见何人,总是想到 “他喜欢我吗?”。

其二是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知道该人力量的 大小,或该人对自己有无用处。

其三,是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干扰, 这样的人,好像什么都与他无关,事事高高挂起,不太关心周围的世界。

什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坏?

所谓人际关系的破坏,指人际关系失去平衡,造成人际关系破坏的原因,通常来自两个方面:

管理工作的不足

沟通不 良。 在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和同事之间沟通不良,造成互不了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猜疑,互抱成见,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过分 竞争。任何一个组织,没有竞争则缺乏活力,容易形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消极文化;但内部过分竞争,则会使同事成为对手,处处互留一手、互相戒备,难于互 相帮助、主动协作。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由于正式组织管理不善,凝聚力下降,给非正式组织以很大的生存空间,广大职工在许多非 正式组织的团体压力下活动,往往造成帮派心理,排除异己,打击先进,庸俗关系学盛行,人际关系遭到扭曲和破坏。

政策和领导方式不 当。或者由于分配政策、人事升降政策不合理,造成人际之间的不公平;或者由于领导专断,缺乏民主作风,盛气凌人,使得职工的不满情绪较大,人际关系失去平 衡。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培养良好的个性:如果有不良品 质,即使交游很广,也难得有知心朋友;相反,如果你具有促进人际吸引的优秀品质,就会容易被别人引为知已。

2.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 这些需要概括起来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到对方的个性品质,也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因为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互 补,只索取而不奉献的关系是很难维持的。

3.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进行交往的。交往方法越好,人际关系 越容易维持紧密。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待人接物方面的书籍,有助于理性地理解社会,为走上更广阔的人生之路作好准备。

人际交往技巧:

1.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 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 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要 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 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如是说:

“人性的弱点”:极度的自尊和自己的“第一重要性”。

与人交往不可批评、指责或抱怨,应真诚赞赏和欣赏

要别人喜欢你,留下一 个微笑

最重要的是引起别人内心迫切的渴望,并表示真诚的关切

最重要的是尊 重他,让他认为自己是重要人物,满足他的成就感

卡耐基还说:“记住他的名字,并把他叫 出来!”

从一般的角度讲,在社交时应主要掌握以下心理原 则:

1.是互酬原则。人际交往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因此,在我们的交往中,应该常常 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相反,如果取而不予,就会失去朋友。

2.是自我袒露的原则。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感到 满足,而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再次传染给别的人。

3.是真诚评价的原则。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对人评价的态 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如果恶意诽谤,口是心非,或者阳奉阴违,只会遭致别人的不安与反感。

4.最后是互利性的原则。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就要采用互利的原则,“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节。如果只让一方获利,那么朋友就会远离。甚者 一方从另一方身上获利还进行毁坏他人,那就会成为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提高儿童思维能力的五个阶段

全文共 177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阶段儿童专注力训练

1、吉米诺骨版

2、让儿童看画有线框的图,数出现有几个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序的数据中,按序找到8、12、24这三个数,规定用手指出数据,并叫出声来,越是快就越好。

4、让儿童在纵排的数据中次序找到数字1—10,规定用手指出数据,并叫出声来,越是快就越好。

5、让儿童在置放衣服架的衣橱中数出几个衣服架。(品牌形象鉴别训练法)

第二阶段:专注力、记忆能力协作训练环节

1、找不同训练法

根据让儿童找寻二种材料中间的不同点,进而做到训练专注力和记忆能力的目地。

2、找同样的训练法

找到二种材料(或二种之上材料)中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做到训练作童的专注力和记忆能力的目地。

3、生成训练法

如:(1)爸爸妈妈与儿童一起数一数,每个人依次序数3个数。如爸爸:1,2,3,妈妈:4,5,6儿童:7,8,9。

(2)爸爸妈妈取出一些书,随后与儿童一起齐整地摆放在书架上。规定爸爸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妈妈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着7,八个棋盘,让儿童看一分钟,随后摘掉,再让儿童照原状摆上。

第三阶段:记忆力提高训练

1、信息内容降低训练法

(1)父母在桌子上摆出以下小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随后父母让儿童闭上眼,摘掉水果刀,腕表,杯子,小狗狗,让儿童讲出降低了哪些。

(2)父母先讲过下边第一句话,随后再聊第二句话,让儿童讲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是什么字。

第一句:树枝有5只鸟儿,起飞了4只,还剩余1只,之后有1只十分大的鸟飞到树枝来啦。

第二句:树枝有5只鸟儿,起飞了4只,之后有1只飞往树枝来啦。

2、信息内容提升训练法

A.父母先念第一句话,随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讲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空出了是什么字。

第一句话:一辆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两个甜瓜,3张餐桌,5包书和1台电视。

第二句话:一辆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两个甜瓜,两个iPhone,3张餐桌,5包书和1台电视。

3、信息内容增失训练法

父母把以下物件摆放在桌子上,让儿童看一分钟,随后让儿童闭上眼,摘掉尺、杯子、锁匙、轿车;再加iPhone、曲奇饼干、圆珠笔芯、铁夹、火柴盒。

物件:橡皮擦书杯子近视眼镜锁匙乐高积木轿车水果刀录音带直尺钱币

4、动作训练法

(1)父母先后做下边4个手式,让儿童留意看,父母做了后让儿童按序改版出去。

第一个动作:两手握紧拳头。

第二个动作:两手外伸拇指。

第三个动作:两手外伸中拇指和无名指。

第四个动作:两手外伸小指。

(2)父母先后做下边3个动作,让儿童留意看,父母做了后,让儿童按序改版出去。

第一个动作:把一块糖放进杯子里,随后倒进一些冷水,再把杯盖盖上。

第二个动作:用4块乐高积木随意构成一个图型。

第三个动作:用签字笔在水杯上敲一下,在乐高积木上敲几下。

第四阶段:加强记忆力训练环节

1、对偶训练法

这类训练法的作法是:另外让儿童熟记二种互相关系的材料,随后让儿童依据一种材料追忆关联的另一种材料。

2、次序训练法

这类训练法的作法是:让儿童按序熟记一些材料,随后遮挡住材料并逐一把材料內容显出,每显露出来一个材料,让儿童追忆出下边随后的內容。

3、插进训练法

这类训练法的作法是:先让儿童熟记一些材料,熟记完后不立刻让儿童追忆,只是然后让儿童做一些别的的事儿,随后再让儿童追忆前边熟记过的內容。

4、数据训练法

这类训练法的目地是,根据让儿童记忆力很多的数据,做到发展趋势记忆力能力的目地。前边提到过数据是较难记忆力的材料,因此也是一种最好是的训练记忆力能力的材料。

5、频率训练法

这类训练法的作法是:不断向儿童提供一些材料,在其中有一部分材料出現数次,让儿童记牢这种材料出現的频次。

第五环节:多种多样能力协作训练环节

1、找出规律训练法

找出规律训练法是一种训练儿童发觉事情中间的规律性,并熟练掌握这类规律性的方式 。具体方法是:让儿童观查一些材料,使儿童根据这种材料的前后左右次序关联,找到在其中的规律性。

2、托关系训练法

托关系训练法是一种根据让儿童找到二种事情中间的关联,训练儿童的较为、归纳和综合性能力的方式 。

3、找类似训练法

找类似训练是一种根据让儿童找寻一些词中间的关联和了解他们的含意,进而做到训练儿童抽象性能力和分辨能力的方式 。

4、造就能力训练法

造就能力训练法是根据让儿童学习培训一些简易的造就手法,进而提升儿童造就能力,塑造儿童造就观念的训练方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提升小孩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儿童思维能力的方法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让孩子提问,提问是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孩子思维的独立性,比如独立完成作业,独立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家长也要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不可过多约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是太顽皮,家长不必约束,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提高儿童思维能力方法

1.让孩子多提问,提问是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没意义,不会引导,才导致孩子失去了求知、思考、探索的习惯,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翻书、查字典,让他们熟悉解决路径。

2.培养孩子思维的独立性,比如独立完成作业,独立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家长也要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多练习自编应用题、自编故事以及鼓励他用新方法解题等。

3.不可过多约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是太顽皮,家长不必约束,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孩子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可以激发更多更丰富的想象力,这对提升小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